揭开净化精神安全之谜

揭开净化精神安全之谜

一、揭开洗涤灵安全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任静[1](2020)在《马克思群众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群众观是马克思关于科学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与群众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立场是马克思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坚定群众立场,牢固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遵循。从理论上讲,研究马克思群众观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实践上讲,研究马克思群众观,可以发挥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作用,从而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对马克思群众观进行了探究:第一,研究马克思群众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借鉴。一是从历史维度探寻马克思群众观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30至40年代的欧洲,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还有无产阶级生存状况的恶化,这导致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斗争和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在关注广大劳动群众的生存状况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蕴藏的巨大力量。二是从理论维度探寻对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的社会思想,欧洲的人文主义精神、启蒙思想家的“民权理论”、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思想、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遗产都为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材料。第二,研究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文使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并结合马克思的相关文本梳理了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总结提炼出了马克思在各阶段的群众思想。本文认为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孕育萌发、初步形成、发展成熟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一是孕育萌发时期,即从少年时代到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对群众仅仅是情感上的关怀,虽然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理想信念,认识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也意识到了物质利益的重要性,但是此时的马克思依然信奉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二是初步形成时期,即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与恩格斯合作完成《神圣家族》。这一时期,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影响下完成了对黑格尔的清算,提出了人类解放问题,并将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赋予了无产阶级,明确提出了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论断。三是发展成熟时期,即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一时期,马克思完成了对旧哲学的彻底清算,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在唯物史观基础上阐述了群众观,并实现了马克思群众观与工人运动的直接结合,对欧洲的工人革命运动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四是深化发展时期,即从《法兰西阶级斗争》到《哥达纲领批判》。这一时期,马克思群众观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得到科学论证,并对人类解放历程进行了探索,第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表明了实现群众解放的阶段性和长期性。这一部分通过对马克思群众观发展脉络的梳理,为揭示马克思群众观的内容提供了历史支撑和理论线索。第三,研究马克思群众观的主要内容。一是剖析马克思群众观的核心概念是群众,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群众概念指的是由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组成的推动历史发展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具体构成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动,所以群众是一个不断变动的历史范畴。二是阐释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认为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但是群众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是受制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而且马克思肯定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将群众解放作为其理论的最终归宿,指明了群众解放的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实现路径,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第四,研究马克思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群众观的基本观点,并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将马克思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群众观,形成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观点。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群众观的基础上,将马克思群众观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在指导党的伟大事业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一思想将一以贯之地指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冯娜[2](2020)在《论石一枫小说的精神向度》文中提出70后作家石一枫以“新一代顽主”的创作风格引起文坛关注,学习王朔的戏谑、反讽和自嘲式的狂欢话语使他成为具有辨识度的作家,此后其积极寻找自己的创作方向,关注社会问题,思考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石一枫早期的创作主要以“青春后遗症”式的书写表达对青春岁月的不舍,以社会问题和时代进程为历史背景,观照青年男女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困境,转型之后倾向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揭露时代弊病、批判社会现实,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思考人性的复杂和道德良知的式微,剖析当代人精神层面的生存困境,表现出作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无论是早期的青春文学作品还是转型后的社会问题小说,石一枫都以犀利的视角洞察世事,把握时代的脉搏,令人欣喜的是其自身经验和对北京地域文化的了解,开拓了他的创作视野,对王朔的“顽主”叙事继承并发展,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狂欢中批判病态的社会,引起读者反思。石一枫一边关注当代人的精神力量,直面不同时代的现实问题,一边建构文学的“应然世界”,寄予现实新的希望和精神动力,在个体坍塌的精神废墟上透进光亮。本论文首先以石一枫早期的青春系列作品为研究对象,从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等方面把握石一枫独特的写作风格,通过少男少女的成长历程探询当下新一代青年的精神图景,用浪漫主义的感伤基调表达青春难再的惆怅,探索石一枫早期创作在懵懂的尝试中已然对社会问题表现出的观照和反思;其次对石一枫转型后的现实主义写作进行了深入探究,他以更为深刻尖锐的力度表达对社会黑幕和时代病的批判,以人物形象的分析为切口,剖析不同群体的精神困境以及与现实抗争的求索意志,集中表现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最后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本融合等多个维度展开勘探,以石一枫对社会问题的披露为着力点,深入分析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单向度的成功观对人的精神异化,思考他对现实的人文关怀和理性哲思。

公月敏,赵永泉[3](2019)在《温室冬春茬番茄优质高效种植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北方各省、市、区正在大量发展日光温室,设施结构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提高,配套栽培技术也在日益完善,冬春茬番茄正在迅速得到发展,这样一来既可填补供应期的空白,又能满足市民和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同时还可以为种植者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丰产、抗寒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

范苏娜[4](2017)在《高度规整的层状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苯胺因独特的掺杂/脱掺杂特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可逆的电化学性质和优异的物理性能成为最具前景的导电聚合物。制备不同纳米结构的聚苯胺、提高现有性能、扩展应用范围,依然是目前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论文通过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在无任何模板和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在ITO导电基底表面制备了具有周期性纳米层状结构的非晶聚苯胺薄膜,并确定了最佳的电化学聚合条件;随后,对其结构和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在普通硅片表面制备了由线性分子链组成的具有规整纳米层状结构的聚苯胺单晶,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追踪,证明了掺杂酸是决定聚苯胺形貌特征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生长基底则直接决定了最终产物的取向结构和晶体结构;最后,系统研究了纳米层状聚苯胺薄膜经退火处理和在高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提出了制备高度取向的层状聚苯胺薄膜的新方法。

王猛[5](2017)在《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及其相关烹饪技术,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前学者研究蒙古族饮食史、文化史以及烹饪技术史的重要专题。从现存文献资料看,学术界对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前人对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及其所蕴藏的具体烹饪技术与相关烹饪知识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对史籍文献的分析与考古资料的利用亦存在一些疏漏。基于此,本文在前贤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史籍文献资料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首次从技术史角度梳理了蒙古族各类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的历史演变脉络,并结合实地调查,对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工艺流程、烹饪技术、经验法则、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考察。具体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笔者从技术史角度出发,通过对相关史籍文献和内蒙古与蒙古国历年考古出土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解读,对蒙古族各类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的历史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发现古代蒙古族对诸多饮食制作技艺及其相关工艺流程的描述,皆采用较为简单的文字表达,加之古人并未对这些饮食制作技艺的使用效果给予确切说明,进而致使我们很难依其记载内容抽离出较文字层面更为深入的烹饪知识及技术体系,即未能把史籍记载信息提升为理性认识。另外,笔者通过对现存文献资料的翻检发现,蒙古族食用并制作粮食食品的具体时间应为蒙古族统一草原前,饮茶习俗的起始时间不会早于元代,这一结论对当前部分学者提出的元代前蒙古族尚未食用粮食食品以及饮茶习俗早于元代前就流传于蒙古族日常饮食中的观点进行了纠正。第二,依据现存文献资料,在初步了解和认识古代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以及具体烹饪技术的基础上,笔者对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包头市希拉穆仁草原、通辽市兴安盟等地区牧民保留的一些传统饮食制作技艺进行了实地调查。笔者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式,采用记录、拍照与录像等手段,对流传于上述地区的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进行了详实考察,这一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史籍记载信息的分析与研究,更为我们整理蕴藏于蒙古族饮食制作过程中的烹饪刀工技术、烹饪火候技术以及原材料加工技术等相关烹饪知识提供了重要实物素材。更为重要的是,对现存一些传统而又濒临消亡的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整理和记录,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保护和后人研究这些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及其相关烹饪技术提供了较为难得的文字资料与影像素材。第三,古代蒙古族饮食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烹饪技术较多,现存部分蒙古族烹饪技术便是对古代传统的继承和延续,是我们研究古代蒙古族烹饪技术发生及演变的较好素材。通过对现存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的跟踪调查,对牧民们长期积累和总结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归纳,详细考察记录了牧民们对各种烹饪技术及其使用效果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现代实验成果,对牧民们总结出的部分实践经验与烹饪知识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中的不足和优势,并提出具体改进方法。第四,在中国资深烹饪大师张清教授以及草原牧民们的指导下,对古今蒙古族部分饮食制作技艺(如奶豆腐制作技艺、奶皮子制作技艺、手把肉制作技艺、蒙古肉粥与饺子等制作技艺)进行了亲自学习与制作,从技术史角度对这些饮食制作技艺以及具体操作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使用这些制作技术所要发挥的作用与目的做出了解释和说明。此外,通过将亲自学习所掌握的具体制作技艺与史籍文献记载信息相比较,发现现今部分蒙古族饮食制作技艺较古代蒙古族传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为简单和实用。从探究古今蒙古族饮食制作技艺及其相关烹饪技术的基础上可知,基于多元民族饮食文化共融的历史背景下,古今蒙古族饮食及其制作技艺很难自成体系,时至今日亦是如此,即当前社会各界并未对蒙古族饮食及其制作技艺所属菜系或流派给予确切说明。另外,还需一提的是,古今蒙古族饮食制作技艺的产生及其传承与其固有的生态环境、生产水平、饮食习俗及饮食结构紧密相连,正是在这种传统生活、生产模式的框架内,产生了朴素、简便而又实用的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其不仅具有典型的蒙古族特色,而且亦融入与吸收了诸多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元素,即糅杂了诸多非蒙古族人士的贡献和智慧,这亦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制作技艺的共同特点。然若当前人们能够对古今蒙古族饮食制作技艺与多民族饮食制作技艺相互交流的制作技艺部分加以对比考察,一定程度上会将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对研究蒙古族饮食制作技艺的发生与演进也有很大帮助。

张瑞芳[6](2016)在《论冯唐的小说创作 ——以“万物生长三部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冯唐作为70年代作家,因其写作语言虎虎生风,写作风格奇巧,作品偏离主流价值,不断挑战大众审美与文化禁忌,争议不断。作为冯唐小说的代表,“万物生长三部曲”是我们探析冯唐小说创作特点的重要文本,它由《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三部小说按照物理时间顺序组成,以成长为主题,通过对三个不同生活阶段的描写,表现出在那个尚未形成新的鲜明特征的时代中,主人公秋水的身心成长历程。除此之外,作品还流露出浓重的时间流逝感和无常感。而冯唐在颠覆传统成长的同时,他在“万物生长三部曲”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特点更加引人瞩目。对于他具体的创作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丰富的写作技法,二是个人化的写作策略,三是冯唐遭遇的叙事困境。本文以“万物生长三部曲”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这些方面条分缕析。首先,在写作技法层面,分析细节聚焦、意识流手法、反讽和象征技法在小说中的诸多运用。其次,针对冯唐极具风格的个人化写作策略,本文着重从小说的话语特征、叙事和性主题等方面来作具体阐述,包括语言上体现出的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意象和意境的奇幻美妙,以及散文性的叙事结构和与之相反的强烈叙事节奏。最后,客观地对冯唐的小说创作中面临的叙事困境进行剖析,以期为文学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尝试。冯唐堪称近年文坛中的奇葩,对其小说创作的分析和探讨,对写作研究而言,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张培培[7](2015)在《中国小麦福豫三号和罗马尼亚小麦Fundulea 900成株抗叶锈QTL定位》文中指出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一种世界性病害。通过生产实践证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然而,当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具有小种专化性,这种抗性容易随着生理小种的变异而丧失,最终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因而,寻找抗叶锈病基因,尤其是慢叶锈的基因,对于培育持久抗病品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定位福豫三号/郑州5389 F2:3群体中的成株抗叶锈QTL位点;二是对Fundulea 900/Thatcher F2:3群体中的成株抗叶锈QTL位点进行分子作图,得到如下结果:1.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在福豫三号/郑州5389 F2:3群体中共定位了3个慢叶锈QTL位点,分别位于1BL、2BS和7BL染色体上,暂命名为QLr.hbu-1BL,QLr.hbu-2BS和QLr.hbu-7DL,这3个位点均来自抗病亲本福豫三号。2.QTL位点QLr.hbu-1BL位于1BL染色体上,该位点被证明是Lr46,能够在所有的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12.0-19.2%的表型变异。位于2BS染色体上的成株抗叶锈QTL位点QLr.hbu-2BS为主效QTL位点,三个环境中表达稳定,贡献率为22.3-38.9%,该位点可能为一个新的QTL位点。位于7BL染色体上的成株抗叶锈QTL位点QLr.hbu-7BL效应微小,受环境影响大,只能在2012年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4.1-4.3%的表型变异,效应微小,该位点可能为Lr68,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小麦品系中检测到Lr68的存在。3.王翠芬在Fundulea中发现了Lr34基因的存在,本研究在Fundulea 900/Thatcher群体中检测到了3个成株慢叶锈QTL位点,分别位于1BL、2DS和7DS染色体上,分别暂命名为QLr.hebau-1BL、QLr.hebu-2DS和QLr.hebu-7DS。QLr.hebu-7DS证明是Lr34,其来自于亲本Fundulea 900,该位点具有很大的遗传效应,能够在所有的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35.3-72.8%的表型变异;第二个成株慢叶锈QTL位点QLr.hebau-1BL能够在2012年和2013年环境中均检测到,解释了4.6-11.4%的表型变异,源自亲本Fundulea 900,该位点是Lr46。4.Lr34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遮盖了其他基因的表达,本研究把含有Lr34的株系剔除,重新构建了不含有Lr34的70个株系进行QTL分析,QLr.hebau-1BL(Lr46)能在三个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20.4-23.4%的表型变异,较Lr34存在时贡献率要大,且检测环境增多,表明Lr46的表达水平受到Lr34的抑制;检测到的另一个成株抗叶锈QTL位点QLr.hebu-2DS位于2DS染色体上,该位点来自感病亲本Thatcher,能在2012年和2013年环境中检测到,贡献率为20.4-23.4%,该位点位置与抗叶锈病基因Lr22b(来自Thatcher)接近,Lr22b在中国对叶锈菌已丧失抗性,该位点的抗性可能是由Lr22b的残留抗性提供。

韩柳莎[8](2014)在《中国小麦品种兰天9号成株抗叶锈QTL作图》文中研究说明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ir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目前防治小麦叶锈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小麦的抗叶锈性按抗病类型可以分为:主效基因抗病性和微效多基因抗病性。小麦品种兰天9号是由兰州农校选育的冬小麦品种,具有良好的农业性状。田间表现为丰产、稳产、抗寒、抗旱、抗小麦叶锈和条锈病,适应性广。先前的试验表明,兰天9号苗期对我国大多数叶锈菌小种表现感病,成株期对小麦叶锈则表现为明显的慢锈性。因此,兰天9号可能含有成株慢锈基因,本试验拟对兰天9号的慢锈性进行QTL分析。本试验将抗病亲本兰天9号和感病亲本辉县红进行杂交自交,得到的一个具有197个家系的F2:3群体,2010-2011,2011-2012,2012-2013连续三年在河北保定种植,并利用3个叶锈菌生理小种分别为THTT、THTS、THTQ的混合菌种进行田间接菌、调查最终发病严重度作为表型数据。利用1232对SSR引物在抗病亲本兰天9号和感病亲本辉县红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并利用多态性引物对整个F2:3群体检测,构建连锁图谱,检测结果作为基因型数据。结合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构建抗病基因的遗传图谱,利用QTL分析软件Map Manager QTXb20和QTL Icimapping3.2进行QTL分析,确定群体中所含慢锈QTL的数目、位置和效应,最终对QTL进行定位和分析。本试验在F2:3群体中能检测到5个QTL,其中位于2B染色体上的QTL暂命名为QLr.hbau-2BS,在连续三年的数据结果中都被检测到。三年间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9.1%、6.0%、9.1%。其它4个QTL只在一个年份间被检测到,包括1B染色体上两个暂命名分别为QLr.hbau-1BL.1、QLr.hbau-1BL.2,4B上一个暂命名为QLr.hbau-4BS,3A上一个暂命名为QLr.hbau-3A,分别在2011-2012年度和2012-2013年度数据结果中检测到,解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11.7%、7.7%、8.5%、5.6%。其中QLr.hbau-1BL.1来源于感病亲本辉县红,其余四个QTL来源于兰天9号。由上述结果可知:兰天9号与辉县红杂交群体的成株慢锈性由多个微效QTL控制。2011-2012年度中找到的QTL最多,解释的严重度也最大,达到了31.8%。另外两个环境分别检测到1个和2个QTL,解释的严重度分别为9.1%和16.8%。因此,将来还要筛选更多的SSR标记或者利用高通量的SNP标记方可检测到更多的QTL。本试验中找到的QTL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小麦分子育种的理论基础,对利用持久抗病品种来有效防治小麦叶锈病有积极的作用。

王翠芬[9](2013)在《中国小麦周麦22及罗马尼亚小麦Fundulea 900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作图》文中提出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范围特别广是一种世界性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严重时可达40%甚至更大。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减轻小麦叶锈病危害最经济、有效并且安全的方法是培育和利用抗叶锈品种。小麦的抗叶锈性共分为两种:苗期抗叶锈性和成株抗叶锈性。一般苗期抗叶锈性为单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其抗性容易被克服;成株抗叶锈性,一般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抗性较持久。因而,想要全面充分地了解小麦的抗叶锈性,就必须在这两种时期(苗期以及成株期)对小麦进行研究,对具有成株抗叶锈性的小麦材料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在苗期用叶锈菌流行小种FHDQ接种抗病亲本周麦22,感病亲本中国春及其杂交、自交获得的F1、F2代群体及F2:3家系,鉴定结果显示F2代群体符合3抗病:1感病的理论比例,F2:3家系符合1纯合抗病:2抗感分离:1纯合感病的理论比例,表明周22对生理小种FHDQ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LrZH22。连续两年在田间用混合叶锈菌小种接种抗病亲本Fundulea900与感病亲本Thatcher及其杂交、自交得到的F2:3家系,结合分子标记对其进行QTL分析。1.利用SSR技术与BSA(分离群体分组法)分析周22与中国春杂交、自交得到的F2代群体和F2:3家系,进行抗叶锈基因分子定位,作图软件Map ManagerQTXb20用于抗病基因的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周22携带的显性抗病基因LrZH22位于2BS染色体,该基因与位于2BS染色体上的6个SSR标记barc55、gwm374、gwm148、gwm410、barc183和wmc474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2.5cM到12.6cM,其中在LrZH22两侧最近的SSR标记为barc55和gwm374,遗传距离分别为2.5cM和4.7cM。2.目前定位于2BS染色体上的已知抗叶锈基因有Lr13、Lr23、Lr48、Lr16和Lr35。苗期用13个叶锈菌种对周22、RL4031(Lr13)和RL6012(Lr23)进行抗叶锈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Lr13和Lr23几乎对所有供试叶锈菌小种表现为感病,其抗性与LrZH22不同,并且通过温敏试验进一步证明Lr13与LrZH22不同;Lr16对所有供试叶锈菌小种表现为感病,其抗性与LrZH22不同;Lr48与Lr35为成株抗病基因对温度不敏感,而LrZH22具有温敏性,并且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差异。由此可知LrZH22可能为新的抗叶锈病基因。3.以Fundulea900与Thatcher杂交获得的188个F2:3家系为材料,连续两年进行田间抗叶锈鉴定,选取5个超抗病家系和5个超感病家系组成抗感小群体,利用1300对SSR标记和1个STS标记在亲本和抗感小群体间进行筛选,选取在亲本和小群体间具有多态性的标记检测F2:3家系。运用Map Manager QTXb20和QTL Ici Mapping3.1,进行连锁作图和QTL分析,结果找到一个QTL位点与Lr34连锁,通过分子标记检测证实该位点为Lr34定位于7DS上,2010-2011年度可解释81.21%的表型变异;2011-2012年可解释64.64%的表型变异。

赵丽娜[10](2013)在《23个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抗叶锈性评价及鄂恩1号苗期抗叶锈病基因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分布范围广,条件适宜时可造成40%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同时严重影响着小麦籽粒的品质。由于病原菌新致病小种不断产生或者次要小种上升为流行小种,致使抗叶锈病基因不断“丧失”抗性。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锈病最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因此,广泛开展抗病基因的鉴定、聚合多个抗病基因和品种培育成为有效防控小麦叶锈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任务。小麦微核心种质是现代小麦育种的重要亲本来源,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苗期基因推导、成株期鉴定、分子辅助鉴定和系谱分析,初步明确了火球等23个种质材料的抗叶锈性,推导其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鄂恩1号由湖北省鄂西州红庙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对叶锈病有较好的抗性。本研究以抗病亲本鄂恩1号与感病亲本Thatcher杂交获得的F1、F2代群体和F3代家系为材料,利用基因推导、抗性遗传分析和SSR分子标记定位技术对鄂恩1号中抗叶锈病基因进行分子定位。以上研究为小麦微核心种质的抗叶锈性评价提供基础信息,并为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苗期选用12个具有鉴别能力的小麦叶锈菌对23个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基因推导。火球、Atlas66、碱麦、小佛手、白条鱼、老齐麦、金黄麦、凤麦11、同家坝小麦、红花麦、中国春、山红麦、红和尚头、尕老汉、山麦等15个材料对供试的菌株均表现高侵染型,不能确定测试的这些品种是否含有近等基因系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克丰3号、白朗灰麦、府麦、郑引4号与任何一个近等基因系对供试菌株的反应型模式都不同,推测其可能含有未知抗叶锈病基因;烟农15可能含有Lr1、Lr17和未知抗叶锈病基因;云麦34可能含有Lr15;木宗卓嘎可能含有Lr14a、Lr32和未知抗叶锈病基因。2.成株期选用10个小麦叶锈菌的混合菌对23个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白朗灰麦、木宗卓嘎、金黄麦和云麦34成株期对供试菌株的反应型为“;”或“;1”,属于近免疫类型;百农3217的反应型为“;3”,平均严重度为30%,属于中抗型。中国春反应型为“34;”,平均严重度为50%,属于感病类型。其它17个种质材料反应型为“;3”“;4”或“;2”,严重度均在10%以下,属于高抗类型。3.利用24个分别与Lr1、Lr2c、Lr9、Lr10、Lr16、Lr19、Lr20、Lr21、Lr24、 Lr25、Lr26、Lr28、Lr29、Lr32、Lr34、Lr37、Lr38、Lr42、Lr48和LrZH84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对23个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分子检测,在23个小麦微核心种质中扩增出Lr1、Lr10、Lr26、Lr34、Lr37、Lr2c、Lr16、Lr32、Lr42和LrZH84等10个基因的特异性片段,说明测试材料含有这些基因。4.结合对23个小麦微核心种质进行的基因推导、分子检测和成株期鉴定,结果表明,除中国春表现感病外,其余22份种质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火球、老齐麦、凤麦11、山红麦、红和尚头、府麦、尕老汉和郑引4号含Lr34和未知抗性基因,中国春含Lr34,碱麦和小佛手含Lr1和Lr34,同家坝小麦和红花麦含Lr34和Lr32,克丰3号含有Lr10、Lr34、Lr16和Lr32,Atlas66含有Lr1、Lr2c和Lr32,烟农15含Lr1,可能含有Lr17,白条鱼含Lr26、Lr16、Lr42和LrZH84,木宗卓嘎含Lr26,可能含Lr14a,金黄麦含Lr1、Lr34和Lr32,云麦34含Lr26、Lr37和LrZH84,可能含有Lr15,百农3217含Lr1和Lr16,白朗灰麦和山麦可能含有未知抗叶锈基因。这些小麦微核心种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抗叶锈基因,具有较好的抗叶锈性,是抗叶锈育种的重要资源。5.利用12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生理小种苗期接种鄂恩1号及35个已知抗叶锈基因品系,进行抗叶锈鉴定,结果表明鄂恩1号中的抗叶锈基因与所有已知基因的抗谱不同,推测鄂恩1号可能携带新的抗叶锈病基因。6.用叶锈菌流行小种FHNQ接种抗病亲本鄂恩1号、感病亲本Thatcher及其杂交获得的F1、F2代群体及F3家系,鉴定结果表明鄂恩1号对FHNQ表现高抗,侵染型为“;”,Thatcher表现高感,侵染型为“4”。F2代群体中225株表现抗病,侵染型为“;2”;60株表现感病,侵染型为“34”级,卡方测验符合3R∶1S的理论比例。F3家系符合1纯合抗病∶2抗感分离∶1纯合感病的理论比例,表明对小种FHNQ反应中,鄂恩1号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为1个显性主效抗叶锈病基因,暂时命名为LrE1。7.利用SSR技术和分离群体分组法(BSA)分析F2代群体和F3代家系,进行抗叶锈基因分子定位,作图软件MapManager QTXb20用于抗病基因的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鄂恩1号携带的显性抗病基因LrE1位于7BL染色体,该基因与位于7BL染色体的7个SSR标记Xgwm344、Xgwm146、Xwmc10、Xwmc70、Xwmc273、Xbarc50和Xbarc32连锁,遗传距离为2.6cM到30.5cM,其中距离LrE1最近的SSR标记为Xgwm344,遗传距离为2.6cM。8.目前定位于7BL染色体的已知抗叶锈基因有Lr14a、Lr14b、Lr68、LrBi16和LrFun。LrE1不同于已知的7BL染色体上的抗叶锈基因Lr14a、Lr14b、Lr68、LrBi16和LrFun, LrE1可能是一个新的抗叶锈病基因。

二、揭开洗涤灵安全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揭开洗涤灵安全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阶级分析法
        1.3.3 理论与实践结合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群众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借鉴
    2.1 马克思群众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伴随着无产阶级生存状况的恶化
        2.1.2 阶级斗争的发展促进无产阶级发展壮大
        2.1.3 工人运动的兴起凸显群众的力量
    2.2 马克思群众观的理论借鉴
        2.2.1 欧洲人文主义精神
        2.2.2 启蒙思想家的“民权”理论
        2.2.3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思想
        2.2.4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
第3章 马克思群众观的形成与发展
    3.1 马克思群众观的孕育萌发
        3.1.1 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理想信念
        3.1.2 自我意识的觉醒
        3.1.3 从追求“精神自由”到关注贫困群众的“物质利益”
    3.2 马克思群众观的初步形成
        3.2.1 初步阐释群众是政治主体
        3.2.2 发现人类解放的主体——无产阶级
        3.2.3 初步对群众主体地位做全面论证
        3.2.4 明确提出群众是历史主体
    3.3 马克思群众观的发展成熟
        3.3.1 把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归结为“实践”
        3.3.2 在唯物史观基础上阐述群众观
        3.3.3 马克思群众观与工人运动的直接结合
    3.4 马克思群众观的深化发展
        3.4.1 马克思群众观在革命实践总结中得到深化发展
        3.4.2 马克思群众观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得到科学论证
        3.4.3 人类解放历程的探索
第4章 马克思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4.1 群众的内涵
        4.1.1 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群体
        4.1.2 群众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
        4.1.3 群众是不断变动的历史范畴
    4.2 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4.2.1 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4.2.2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2.3 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
        4.2.4 历史人物的作用
    4.3 群众的解放
        4.3.1 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是实现群众解放的前提
        4.3.2 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群众是实现群众解放的依靠力量
        4.3.3 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群众解放的领导力量
        4.3.4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群众解放的路径
        4.3.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群众解放的最终目标
第5章 马克思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实践意义
    5.1 马克思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5.1.1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1.2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作标准
        5.1.3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1.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1.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2 马克思群众观中国化的实践意义
        5.2.1 群众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5.2.2 群众利益得到保障
        5.2.3 依靠群众创造了历史伟业
        5.2.4 群众路线得到贯彻落实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论石一枫小说的精神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青春物语和成长之痛
    第一节 迷茫的抗争坚守
    第二节 沉重的成长之殇
    第三节 浪漫的青春期冀
第二章 边缘个体的精神焦虑
    第一节 孤独游荡的零余者
    第二节 卑琐的“鸵鸟心态”
    第三节 隐忍的求索意志
第三章 穿透世相的精神观照
    第一节 式微的道德发问
    第二节 复杂的人性探索
    第三节 裂变的资本欲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温室冬春茬番茄优质高效种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2 育苗
    2.1 播种前准备
    2.2 种子处理
    2.3 播种
    2.4 苗期管理
3 定植
    3.1 定植前准备
    3.2 定植方法及密度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度调节
    4.2 提高光照强度
    4.3 支架和植株调整
    4.4 防落花落果
    4.5 疏花疏果打底叶
    4.6 肥水管理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
    5.2 防治基本原则
    5.3 病害
    5.4 虫害
6 采收

(4)高度规整的层状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前言
    1.1 导电聚合物
        1.1.1 聚乙炔
        1.1.2 聚吡咯
        1.1.3 聚噻吩
    1.2 聚苯胺
        1.2.1 聚苯胺的结构
        1.2.2 聚苯胺的掺杂机理和掺杂方式
        1.2.3 聚苯胺的导电机理
        1.2.4 聚苯胺的性质及应用
        1.2.5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1.3 不同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制备
        1.3.1 聚苯胺微/纳米球的制备
        1.3.2 聚苯胺纳米线的制备
        1.3.3 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
        1.3.4 聚苯胺纳米管的制备
        1.3.5 其他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制备
    1.4 层状聚苯胺的制备及应用
        1.4.1 简介
        1.4.2 层状聚苯胺的制备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技术及理论
    2.1 电化学沉积技术
    2.2 X射线分析技术
        2.2.1 X射线反射率技术
        2.2.2 X射线漫反射技术
        2.2.3 X射线掠入射衍射技术
    2.3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介
    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简介
    2.5 拉曼光谱简介
    2.6 紫外-可见光谱简介
    2.7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
    2.8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简介
    2.9 热重分析简介
第3章 层状非晶聚苯胺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ITO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3.3.2 层状非晶聚苯胺的制备
    3.4 层状聚苯胺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经盐酸掺杂的聚苯胺的形貌与结构
        3.5.2 经硝酸掺杂的聚苯胺的形貌与结构
        3.5.3 经硫酸掺杂的聚苯胺的形貌与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层状非晶聚苯胺的结构及二维生长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铂电极的预处理
        4.3.2 ITO导电玻璃的预处理
        4.3.3 苯胺单体的预处理
        4.3.4 不同聚合时间的层状非晶聚苯胺的制备
    4.4 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层状非晶聚苯胺的结构
        4.5.2 层状非晶聚苯胺的二维生长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层状聚苯胺晶体的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5.2.2 实验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硅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5.3.2 层状聚苯胺晶体的制备
    5.4 层状聚苯胺晶体的结构表征
    5.5 结果与讨论
        5.5.1 掺杂酸种类对聚苯胺晶体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5.5.2 聚合电位对聚苯胺晶体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5.5.3 聚苯胺晶体的结构
        5.5.4 聚苯胺晶体的二维生长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层状聚苯胺薄膜的热稳定性
    6.1 引言
    6.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6.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6.2.2 实验设备
    6.3 实验方法
    6.4 层状聚苯胺的性能表征
    6.5 结果与讨论
        6.5.1 层状非晶聚苯胺的热稳定性研究
        6.5.2 层状聚苯胺晶体的热稳定性研究
        6.5.3 聚苯胺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性能
        6.5.4 层状聚苯胺的潜在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存在的不足
2 蒙古族酒的制作技艺考
    2.1 元代蒸馏酒制作技艺
        2.1.1 元代蒸馏酒的命名
        2.1.2 元代蒸馏酒制作技艺
        2.1.3 锡林浩特的蒸馏酒制作技艺调查
        2.1.4 结语
    2.2 元代发酵型米酒酿造技艺考
        2.2.1 蒙古族米酒的悠久历史
        2.2.2 锡林浩特的发酵型米酒制作技艺调查
        2.2.3 蒙古族传统发酵型米酒的酿造条件
        2.2.4 结语
3 蒙古族肉食品制作技艺考
    3.1 传统手把肉加工技艺调查及其风味分析
        3.1.1 蒙古族手把肉制作技艺的历史沿革
        3.1.2 蒙古族手把肉制作工艺调查及其风味分析
        3.1.3 蒙古族手把肉的食用习俗
    3.2 蒙古族烤全羊制作技艺考
        3.2.1 元代蒙古族烤全羊制作技艺考
        3.2.2 蒙古族传统烤全羊制作技艺调查
        3.2.3 内蒙古烤全羊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
4 蒙元粮食种植的历史源流与现今粮食食品加工技艺考察
    4.1 蒙古族耕种粮食的源流考
        4.1.1 蒙古族统一草原前蒙古高原的农耕情况
        4.1.2 蒙元帝国蒙古族耕种粮食的情况
        4.1.3 古今蒙古族粮食食品种类之比较
    4.2 尚存蒙古族粮食食品制作技艺的调查
        4.2.1 蒙古饺子、肉粥和羊肉面的历史概述
        4.2.2 蒙古饺子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其制作技术
        4.2.3 蒙古肉粥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其制作技术
        4.2.4 羊肉面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其制作技术
        4.2.5 结语
    4.3 蒙古族糌粑传统制作技艺调查
        4.3.1 新疆蒙古族发展现状与饮食习俗
        4.3.2 新疆蒙古族糌粑传统制作技艺调查
        4.3.3 新疆蒙古族糌粑与西藏糌粑的异同
        4.3.4 新疆蒙古族糌粑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5 蒙元乳食品制作技艺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调查研究
    5.1 蒙元乳食品及其制作技艺考
    5.2 兴安盟蒙古族乳食品制作技艺调查
        5.2.1 奶豆腐的制作技艺
        5.2.2 黄油和奶干的制作技艺
        5.2.3 奶皮子的制作技艺
    5.3 当前蒙古族传统乳食品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
6 蒙古族传统奶茶制作工艺及其茶文化
    6.1 蒙古族的茶起源
    6.2 兴安盟蒙古族传统奶茶制作工艺调查
        6.2.1 制作工艺流程
        6.2.2 具体制作技术
    6.3 蒙古族传统奶茶的标准化制作技艺及其相关要求
        6.3.1 烹饪方法
        6.3.2 原料及要求
        6.3.3 烹饪器具
        6.3.4 制作工序
        6.3.5 盛装
        6.3.6 质量要求
        6.3.7 营养指标(表 6-1)
        6.3.8 最佳食用方式
    6.4 蒙古族的茶文化探析
7 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其改进对策
    7.1 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的特点
        7.1.1 制作技艺的经验化
        7.1.2 制作工艺的简单化
        7.1.3 烹制过程的粗放化
        7.1.4 烹饪方法的多元化
    7.2 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其改进对策
        7.2.1 蒙古族烤肉制作技艺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7.2.2 蒙古族煮肉食品制作技艺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7.2.3 蒙古族发酵食品制作技艺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论冯唐的小说创作 ——以“万物生长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万物生长三部曲”的主题
    第一节 作为成长小说的“万物生长三部曲”
        一、成长与“肿胀”
        二、对经典成长小说的颠覆
    第二节 无奈的时间流逝感
第二章“万物生长三部曲”的写作技法
    第一节 丰富的细节聚焦
    第二节 叙述中的反讽修辞
    第三节 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第四节 象征技法的运用
第三章 个人化的写作策略
    第一节 极具风格的话语特征
        一、古典与现代的熔铸
        二、意象与意境的奇妙
    第二节 独特的个体叙事
        一、散文性的叙事结构
        二、强烈的叙事节奏感
    第三节 突出的性主题
第四章 冯唐的叙事困境
    第一节 精神内核不明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模糊缺失
    第三节 性话语的狂欢及单一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7)中国小麦福豫三号和罗马尼亚小麦Fundulea 900成株抗叶锈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小麦叶锈病简介与危害
    1.2 抗锈性的研究简史及方法
        1.2.1 常规杂交法
        1.2.2 基因推导法
        1.2.3 非整倍体分析法
        1.2.4 遗传标记法
    1.3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类型
        1.3.1 主效基因抗性和微效基因抗性
        1.3.2 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
        1.3.3 苗期抗性和成株抗性
        1.3.4 慢锈性
        1.3.5 几种抗病性的关系
    1.4 QTL作图
        1.4.1 QTL作图原理及条件
        1.4.2 作图群体的选择
        1.4.3 QTL作图的统计方法
        1.4.4 QTL定位的统计软件、阈值设置及作图精度
    1.5 国内外抗叶锈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1.5.1 抗叶锈病基因的定位
        1.5.2 中国小麦品系(种)中抗叶锈病基因的定位
        1.5.3 抗叶锈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2 小麦材料及菌种
        2.2.1 供试小麦材料
        2.2.2 供试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
    2.3 试验方法
        2.3.1 菌种的繁殖
        2.3.2 温室苗期基因推导
        2.3.3 成株期叶锈性的鉴定
        2.3.4 小麦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2.3.5 DNA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2.3.6 抗感小群体的建立及PCR反应
        2.3.7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3.8 连锁分析和遗传作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福豫三号/郑州 5389F2:3 群体结果
        3.1.1 苗期抗病基因的鉴定
        3.1.2 福豫三号/郑州5389群体田间表型分析
        3.1.3 福豫三号/郑州5389群体的QTL分析
        3.1.4 QTL位点上位性分析
    3.2 FUNDULEA 900/THATCHER F2:3 群体结果
        3.2.1 Fundulea 900/Thatcher F2:3 家系的田间表型分析
        3.2.2 群体成株抗性QTL分析
        3.2.3 非等位QTL位点间的上位性分析
4 讨论
    4.1 福豫三号/郑州5389群体
        4.1.1 小麦叶锈病的鉴定方法
        4.1.2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4.1.3 QLr.hbu-1BL
        4.1.4 QLr.hbu-2BS
        4.1.5 QLr.hbu-7BL
        4.1.6 育种中的应用
    4.2 FUNDULEA 900/THATCHER F2:3 群体
        4.2.1 Lr34 和Lr46 基因的互作
        4.2.2 QLr.hebau-2DS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作者简介
致谢

(8)中国小麦品种兰天9号成株抗叶锈QTL作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叶锈病
    1.2 小麦抗叶锈基因的类型
    1.3 小麦抗叶锈遗传的研究方法
        1.3.1 常规杂交法
        1.3.2 基因推导法
        1.3.3 染色体定位法
        1.3.4 分子标记法
    1.4 小麦品种慢叶锈抗病性研究和 QTL 作图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主要仪器和供试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小麦品种
        2.2.2 供试菌种
    2.3 试验方法
        2.3.1 小麦叶锈菌的培养和扩繁
        2.3.2 群体的田间种植和叶锈菌接种
        2.3.3 成株期抗叶锈鉴定
        2.3.4 小麦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3.5 DNA 浓度测定
        2.3.6 PCR 扩增和 PCR 产物的电泳检测
        2.3.7 分子标记筛选
        2.3.8 构建连锁图和成株 QTL 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兰天 9 号/辉县红群体的最终严重度及统计学分析
    3.2 SSR 标记筛选与遗传图谱构建
    3.3 叶锈成株抗性 QTL 定位与作图
4 讨论
    4.1 微效 QTL 的特点
    4.2 与已知基因的比较
    4.3 成株 QTL 在育种中的应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9)中国小麦周麦22及罗马尼亚小麦Fundulea 900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作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小麦主效抗叶锈基因的鉴定方法及应用
        1.1.1 基因推导法
        1.1.2 常规杂交法
        1.1.3 染色体定位
        1.1.4 分子标记
    1.2 近年国内外抗叶锈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3 QTL 定位的方法
        1.3.1 方差分析法(ANOVA)
        1.3.2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 IM)
        1.3.3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
        1.3.4 QTL 定位的混合线性模型方法
    1.4 小麦成株慢锈基因的定位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周麦 22 抗叶锈基因的基因推导和分子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1.2 小麦材料及菌种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推导
        2.2 周麦 22 中抗叶锈基因的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2.3 连锁分析与遗传作图
        2.4 温敏试验
    3 讨论
        3.1 LrZH22 的抗性来源
        3.2 定位于 2BS 染色体上的其它基因与 LrZH22 的比较
        3.3 抗叶锈基因 LrZH22 的连锁作图
        3.4 田间抗性
        3.5 新的抗病基因开发的意义
        3.6 展望与计划
第三章 罗马尼亚小麦 Fundulea 900 慢叶锈性 QTL 作图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1.2 小麦材料与菌种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F_(2:3)家系的成株抗性鉴定
        2.2 群体成株抗性 QTL 分析
    3 讨论
    4 计划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10)23个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抗叶锈性评价及鄂恩1号苗期抗叶锈病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小麦抗锈病遗传研究的发展历史
    2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表达
    3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的研究方法
        3.1 经典遗传杂交法
        3.2 基因推导法
        3.3 染色体定位
        3.3.1 单体分析法
        3.3.2 缺体分析法
        3.3.3 端体分析法
        3.4 遗传标记
        3.4.1 形态标记
        3.4.2 细胞标记
        3.4.3 生物化学标记
        3.4.4 分子标记
    4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5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23 个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抗叶锈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供试试剂
        1.1.1 主要仪器
        1.1.2 供试试剂
        1.2 试验材料
        1.2.1 小麦材料
        1.2.2 菌种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的纯化及扩繁
        1.3.2 田间鉴定及成株期抗叶锈性评价
        1.3.3 苗期抗病性鉴定及基因推导
        1.3.4 DNA 的提取
        1.3.5 DNA 的浓度测定
        1.3.6 抗叶锈病基因分子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23 个小麦微核心种质的苗期抗叶锈性鉴定和基因推导
        2.2 23 个小麦微核心种质田间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
        2.3 23 个小麦微核心种质的分子检测
    3 讨论
        3.1 基因推导和分子标记检测的优缺点
        3.2 研究创新性
        3.3 基因鉴定
        3.4 基因聚合
    4 结论
第二章 鄂恩 1 号苗期抗叶锈病基因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供试试剂
        1.1.1 主要仪器
        1.1.2 供试试剂
        1.2 试验材料
        1.2.1 小麦材料
        1.2.2 菌种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的纯化及扩繁
        1.3.2 苗期基因推导
        1.3.3 F2群体苗期抗叶锈鉴定
        1.3.4 F3家系苗期抗叶锈鉴定
        1.3.5 叶片总 DNA 的提取
        1.3.6 DNA 浓度的测定
        1.3.7 建立抗感池
        1.3.8 SSR 标记筛选
        1.3.9 PCR 反应
        1.3.1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3.11 连锁分析和遗传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推导
        2.2 鄂恩 1 号中抗叶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2.2.1 F_2代群体苗期抗性鉴定
        2.2.2 F_3代家系苗期验证
        2.3 连锁分析与遗传作图
    3 讨论
        3.1 LrE1 与位于 7BL 染色体上其它基因的比较
        3.2 鄂恩 1 号在培育持久抗叶锈病育种方面的应用
        3.3 开发新的抗病基因的意义
    4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揭开洗涤灵安全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群众观研究[D]. 任静. 辽宁大学, 2020(07)
  • [2]论石一枫小说的精神向度[D]. 冯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温室冬春茬番茄优质高效种植技术[J]. 公月敏,赵永泉. 吉林蔬菜, 2019(01)
  • [4]高度规整的层状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范苏娜. 吉林大学, 2017(11)
  • [5]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研究[D]. 王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12)
  • [6]论冯唐的小说创作 ——以“万物生长三部曲”为例[D]. 张瑞芳.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7]中国小麦福豫三号和罗马尼亚小麦Fundulea 900成株抗叶锈QTL定位[D]. 张培培.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8]中国小麦品种兰天9号成株抗叶锈QTL作图[D]. 韩柳莎.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9]中国小麦周麦22及罗马尼亚小麦Fundulea 900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作图[D]. 王翠芬.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 [10]23个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抗叶锈性评价及鄂恩1号苗期抗叶锈病基因定位[D]. 赵丽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标签:;  ;  ;  ;  

揭开净化精神安全之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