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传教士”——约翰·钱伯斯

互联网时代的“传教士”——约翰·钱伯斯

一、网络时代的“传教士”──约翰·钱伯斯(论文文献综述)

杜可风[1](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耿钧[2](2018)在《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行为自2000年前已经出现,后由于双方的战乱以及中亚国家势力的崛起而受到阻隔并日渐衰颓。双方的交往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恢复,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由于中国的羸弱,西方对中国艺术持否定的态度,中国艺术在西方几乎不受重视。20世纪初开始,西方对中国艺术再一次予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艺术史学科之中。在此之后虽然受到二战或两极格局的影响,但双方的交流并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次大幅复兴。作为终端的艺术接受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接受的方式以及最终的接受效果不仅可以检验艺术传播的质量,也可以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作为终端部分的主体对待外来异质文化的态度,以及探索这种异质文化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接受行为的机制。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不仅能够拓展、扩充跨文化的艺术接受理论,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针对西方的接受行为、接受习惯以及接受品位制定符合西方需求的、行之有效的艺术对外传播策略,促进双方文化艺术的深层交流。文章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出发,以艺术品与艺术现象为关注的对象,主要运用艺术理论、结合社会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来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文章以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为研究内容,以中国艺术为媒介与中心,以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接受的历史与案例为素材支持,构建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文章认为,在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主要由西方受众、社会语境、传播媒介、中国艺术四个大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合作互动,共同完成了西方对中国艺术三方面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以及中国艺术深度融入西方文化艺术的进程与范式。文章以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元素与机制类型为宏观章节划分逻辑,第一章通过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引出接受机制的要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讨论作为接受机制要素的社会语境、西方受众、接受媒介的类型及其对接受机制过程的影响;文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讨论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机制以及中国艺术融入西方文化艺术之中的类型与机制。其中最后一章既是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的类型之一,也是接受的结果。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是在宏观视角下考察的结论,因接受史时间悠长、接受国家广泛、接受内容多样、接受事件的细节格局等特征,故针对以上多样化的现象,该模型还有可改善与修正的空间,而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也仍然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楚小庆[3](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秦军荣[4](2014)在《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特指中国高等教育中以汉语文学(用汉语作表意代码的文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专门教育,主要生存于中文系或文学院,不包括大学语文或文学鉴赏等公共素质教育。文学学科知识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形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而文学教育则为民族文化的塑型和延续提供了首要的方式和途径。20世纪初,随着现代性工程在中国的展开,汉语文学教育已然由古典时代的核心地位下降为一种专门教育,并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体制。目前,该学科的教育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遭遇了学科性的危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社会功能泛化、就业适应性缩减,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系统分析其现代性体制在当下遭遇的问题以及内含的各种隐忧,并提出对应之策。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重在解析与本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文学教育、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学科体制等,阐述研究价值,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文学教育的功能是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化的内在根据。因此,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以文学教育三大功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审美意识的升华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实现状况为内在线索,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关系、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性教学制度建立等层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以厘清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的构建过程,大致包括四个时期:雏形期(1904年至“五四”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中新型知识内容、传授方式的出现;发展期(“五四”至1953年),英美大学体制的影响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工程;探索期(1953至1978年),政党意识形态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知识生产、传播方式的规训;成型期(1978年至今),学科知识科层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体制。第三章,主要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以及文学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等方面调查、分析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内含的两大隐忧以及面临的两大困境,重点考察文学教育功能的失调现象。第四章,立足于文学教育的三大功能,重新定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社会学功能、知识学结构和教育学方法,从而设计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的对应之策。在教育学方法方面,提出在语言的游戏与想象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等三大策略。结语部分,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通过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历史进行知识考古,从历史的纵深面和现实的辐射面上揭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探寻、揭橥其发展规律,认真探求其发展路径,对增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丰富大文学科教育理论,推进汉语文学专业的改造实践、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黄仲山[5](2013)在《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审美趣味向来是美学领域一个核心的范畴,在思想史上,关于审美趣味的理论研究跨越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些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对于趣味这一范畴的探讨也涉及到哲学理论、艺术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等领域,审美趣味因此逐渐超越了纯粹美学的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在这个背景下,审美趣味在社会文化中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发展动因以及趣味在各阶层中形成的结构模式等,都隐藏着社会权力的因素。本文试图通过权力的视野来观照审美趣味,分析不同阶层的趣味面貌,结合趣味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趣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个体精神性和社会文化性、审美自适性与文化共通性等方面的关系来探寻审美趣味背后权力关系的真相,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一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符合审美发展规律的趣味文化的存在形态。本文在结构上共分六章,第一章首先从审美趣味理论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开始进行梳理,侧重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理论中权力视野的解读,重点分析思想史上对趣味理论形成重大影响的三个代表性人物:休谟、康德和布尔迪厄,探讨这些思想家们对权力话题有意或无意的伸张与遮蔽,以及背后特定的文化语境;本文在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审美趣味与审美权力的关系,从理论本身和历史的维度来研究其中纷繁复杂的纠结与缠绕关系;第三章则从权力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审美趣味的权力结构在社会文化中所体现的几种二元对立模式,其中牵涉到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得到普遍关注的几个论域,即西方与东方、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等文化上的关系模式,以及相对应的各种形态的中心主义观念,我们可以从彼此对立与斗争态势的考察中,进一步厘清审美趣味在各个层面的权力关系;第四章是从艺术领域来分析审美趣味与权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了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权力因素、艺术高低之分和雅俗之辨的实质、经典传承过程中权力的播撒以及从趣味的标准问题所导出的批评的标准问题;第五章是联系社会生活来理解审美趣味与权力的关系,尤其关注消费社会中人的生活趣味的新变化,另外还对时尚与趣味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解读;最后,本文在第六章试图结合当下社会趣味的发展现状,从审美的和社会的角度对趣味对于个人选择以及社会教育方面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评述,并且尝试一种有价值的符合社会正义和审美规律的趣味形态建构。

王丽芳[6](2007)在《“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详细、客观的“护理学发展史”专题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护理专业,激发学习者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和对“护理学发展史”专题的研究兴趣。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护理的不断发展,批判性思维、循证观念等新的护理理念与方法也不断的增加,“护理学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把这些新观点、新方法与传统的护理学观点、工作方法及时的传授给学习者,让其对护理专业有个更深更广的认识。专题学习网站由于其自身特点,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系统的学习资源,并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和创新意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也是当今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研究重点,基于“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利用教学网站创设教学情境,对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教学网站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作了探索和分析,以寻求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实现高等教育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了解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的理论基础。根据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指导从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思想、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专题网站的选题分析来设计“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在Microsoft的windows 2000 server开发环境下,选用了Microsoft.Net开发平台;出于网络安全或服务方面的考虑,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动态网页发布技术采用最新的ASP.Net;WEB服务器采用IIS5;选用Flash mx 2004制作动画;网页设计使用Photoshop cs和Dreamweaver MX 2004来原型开发构建“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在“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运行稳定后,根据网站的设计目标,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13名专家,包括护理专家8名和教育技术专家5名对网站内容知识、技术稳定性、网页艺术与创意、易用性与学习功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网站内容丰富、合理、技术适宜、稳定。“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改革应用试验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我校2005级护理本科生共133人,采取完全随机对照试验,使用SPSS11.5软件随机生成数字按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67人和对照组66人。分别是基于《“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学生为试验组(网络组),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为对照组(课堂组),对以上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试验结束后评价工具有闭卷知识测验试卷、专题学习内容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和基于该网站网络学习环境的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学生对客观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发展史的自我认知情况、情感接受程度、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调查所得数据,将其分类录入EXECL表,并对缺省数据或无效答题的问卷进行剔除和整理,并用SPSS11.5软件,获取样本的相应特征数,观察样本数据是否有异常性,进行样本均值分析以及采用计量方程进行回归分析,来判定各个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1.“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构建了“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网站整体结构及模块划分合理,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资源丰富更新快,功能齐全,技术性强,可以满足教学、科研和科普学习的需要。网站的界面简洁、美观、友好,符合阅读习惯,便于操作,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网站的版面安排设计合理,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网站的技术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较强的学习功能;网站的学习内容可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总容量达到3G,符合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151”工程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要求。网站具有开放性,可在校内和校外通过互联网输入网址(网址为http://jxzy.smu.edu.cn/hlfzs/)进行访问。2.“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评价护理专业专家及教育技术专家对网站开发效果的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得分分别为(分):知识丰富与合理2.36±0.31,技术适宜与稳定1.24±0.07,网页艺术与创意1.22±0.11,易用性与学习功能3.20±0.32:学生对基于网站的网络学习环境的评价八个一级指标得分分别为(分):技术支持0.75±0.15,教学设计0.78±0.16,学习内容1.68±0.25,网站设计1.67±0.38,灵活性1.38±0.38,交互性0.69±0.24,教师支持0.88±0.40,学习评估0.39±0.43分,总分为8.22±0.13。调查结果表明专家对网站的开发效果评价和学生对基于网站的网络学习环境的评价,均一致且较高,说明网站的各项设计与建设均达到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151”工程要求。3.基于“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改革应用试验结果(1)两组学生试验前在学历、已修课程、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学习能力之间是均衡的;在试验前一周调查了解两组学生对网络常识与技术、网络教学的了解、网络教学的认可、网络教学的特点四个方面的认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95,P=0.694,P=0.759,P=0.927),但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教学的了解不多。(2)两组学生试验后即时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课后即时考试成绩总分、专题知识得分和相关知识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3)课堂组学生与网络组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学习效果调查结果在统计归纳以后列入下表,相关检验指标显示两组调查结果从总分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说明试验组总体教学效果与对照组相当。其中一级指标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和部分二级指标均p<0.05,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认知领域包括一般认知和深入认知方面高于课堂组(P=0.044,P=0.021,P=0.018)技能领域包括护理内涵的领悟程度与资料搜索与创新学习方面,试验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01,P=0.004,P=0.000)。但一级指标情感领域方面试验组和课堂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4)网络组学生在实验前后对网络学习的认可度比较:从网络教育灵活性来看,实验前后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实验前网络组学生的预期过低,通过网络学习后,学生加深了对网络教学灵活性的认知,于是纠正了先前错误的预测:其次,就交互性来看,网络组学生在实验前后无太大差异,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实验前较为熟悉网络的互动交流技术(如BBS,QQ,MSN,E-MAIL等),因而实验对此认知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此外,信息素养方面实验后学生较试验前也有所提高:最后,学习内容来看,实验前学生对网络教学的认可度也低于实验后,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网络授课的模式在实验前并未认识深刻,通过教学对其认知起到了加深的作用。(5)对网络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首先通过虚拟变量设置总体样本(包括传统授课与网络授课的所有学生),结果显示网络授课与考试成绩呈正相关,同时利用04级的样本,也得到了一致稳健的结果。网络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能力锻炼体现在三个层次,即认知领域X1、情感领域X2与技能领域X3,同样回归分析网络教学环境下三层次能力与学生成绩的相关性。总体回归结果中,X2和X3表现良好(显着为正),而X1不显着。直观来说,学生对待专题学习网站和护理发展史的喜爱程度越高,越能解释其考试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对本专题学习网站在心理上的接受和认可很重要,这是本专题网站建设前的预期效果,从实证回归来看,也部分证明了本研究的预期,学生在情感投入、和对护理发展史价值取向的提升,最终促进了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冲动和情感反应,从而影响到对此的测试成绩。X3作为技能变量,也直接体现05护理本科生在这次网络学习中的能力锻炼,回归结果显示该变量高度显着为正,这意味着能力的提高,尤其通过护理发展史网站的学习,学生对待护理内涵的领悟加深,在掌握护理理论和工作方法上的突破,资料搜索与创新学习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这些均反应在其测试成绩上,也是本研究所预期的效果。结论:1.构建了“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网站的整体结构及模块划分合理,资源丰富且更新快,功能齐全,技术性强,艺术性高,可以满足教学、科研和科普学习的需要。2.基于“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改革应用效果好(1)能满足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深入了解,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知识。(2)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蕾[7](2006)在《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从自然观、文化观以及城市观的角度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全面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一种基于本土意义的现代建筑理论,特别是建构本土理论的现代人文模式,以寻求对现代本土建筑的性质、意义及发展方向的进行根本性阐释,并从哲学大众批判的角度分析了“本土精神”现代社会学意义及在当代全球语境中的特征。 以文明的本土性这一宏观背景为前提,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现代本土建筑的理论体系与设计实践进行阐述和分析: 上篇“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包括第1、2章。第1章“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地理差异与地区文明的角度,对本土建筑作为特殊的人类人文景观进行探讨,包括建筑本土性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与同类概念之间的辨析,论述由相关学科(建筑地区学、建筑比较学、人文地理学、现象学存在论)所建立起的本土建筑的立论背景。并进一步对本论文的“本土性”进行时空特征的分析,确立了本土建筑研究的两个视角:建筑单体观与建筑人居观。第2章“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是具有历史回顾性与文献性的一章。历史线索部分在文化生态学的大视野下,综观东西方建筑文明的黎明与发展,注重每一个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建筑缘地性的本土差异,以及文化传播现象所带来的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总结了几点关于传统聚落由建筑单体到聚落群体形成的一般性规律,揭示了本土建筑中所蕴涵的突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人文的重大意义,这一部分构成了现代建筑本土理论的历史蓝本。理论线索部分主要对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主义”与“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思潮进行了历史发展的梳理,认为批判的地区主义建筑在本质上是对现代建筑与传统地区建筑进行了一体两面的分析与综合,其理论的进步意义在今天是显而易见的。本论文在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也成为对现代本土建筑进行再阐释的借鉴,第2章为本土建筑框架体系的理论确立正本清源。 中篇“理论体系与设计解析”部分,包括第3、4、5章,即进入本文的论述重点,与理论核心。第3章“本土建筑的自然观”,论述了建筑与自然互动机制的主要方面,后着重分析了适宜技术作为实现建筑本土自然体系的中间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既而提出了本土建筑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章“本土建筑的文化观”是本篇的重点。首先在确立本土建筑的基本文化体系的基础上,以文化的时空运动为主脉,探讨并演绎了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主要针对我国)。继而认为本土建筑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行整合是必要而可行的,时空整合的最终维度是现代性。为了拓展现代本土建筑创作多方面的文化形态,在本章本土建筑的文化美学表述部分,从建筑形式的语言性、艺术性、事件性三个方面,深化了本土建筑丰富的现代人文内涵,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本土性就等同于“乡土论”、“形式论”的谬误,认为现代建筑的本土观念是完全能够适应现代人居需求的一种现代创作理念,是今后可持续建筑发展的重要人文趋向。本章最后讨论了本土建筑的社会价值重建问题,认为在现代快速城

王正[8](2005)在《翻译中的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作翻译是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从古代的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到现代的基于互联网的集体分工翻译,从科技翻译、政治翻译到文学翻译,合作翻译在翻译实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传递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作品需要通过合作翻译的方式来完成,以便满足读者的及时需要。在翻译实践上,合作翻译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一些新的模式。然而对于这一重要的现象,翻译界却很少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目前的少数研究大多停留在简单分类上如张德让(1999:25-27)以及对翻译史的回顾如郑延国(1995:23-26)和翻译家对合作翻译项目的回忆,如程镇球(2001:212)和叶君健(1998:436-441),而更多的翻译家则对合作翻译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如Newmark(2001:158),这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合作翻译的研究。 合作翻译着眼于当今世界的翻译实践,旨在保证翻译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翻译时间,加快出版周期,是一种当今普遍采用的翻译方式。对这一重要的翻译模式置之不理或者以不屑的态度来看待合作翻译,显然不不能够推动合作翻译的研究和发展,也无益于合作翻译质量的提高。因此本研究在翻译研究领域内率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合作翻译这一特殊的翻译形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各种合作翻译模式,如口译加笔受模式、主译加辅译模式以及集体分工模式。口译和笔受模式是指由通晓源语的人进行口述,由他人进行记录整理并进行润色而进行翻译的一种合作模式。在外语人才匮乏的古代佛经翻译时期,这种模式曾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达到了很高的质量水平。然而这种合作模式严重依赖于口译人员的语言和翻译水平,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旦口译人员自身对原文理解错误或表述不清,则无论经过多么严密而细致的审校程序,依然无法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基本要求。由于这种合作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我国外语人才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现在这种模式已经无处可寻。 主译加辅译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合作翻译模式,以一人为主译,进行执笔翻译,另一人负责对译稿进行审校。这种合作模式结合了两名译者的智慧,能够优势互补,比独立翻译更能够有效保证译文的质量,因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杨宪益夫妇就通过这种翻译模式翻译了不少经典作品。当然,这种合作模式没有对译文本身的分工包

张倩[9](2004)在《诊断与防治:网络教学病理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讨论网络教学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从考察我国网络教学发展现状出发,以教学病理学为理论支撑,分析了我国网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并从网络教学较之于传统教学的可能优势中引出网络教学的潜在弊病,对这些弊病与问题作出诊断分析,提出防治的原则与对策,以期促使我国网络教学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从研究现状的介绍与分析出发,阐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网络教学概述首先,在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教学概念研究的综述的基础上,从广义和狭义分别对网络教学进行定义。其次,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教学进行大致分类。最后,从结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网络教学病理学的理论渊源这部分主要交代了本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方法论,具体阐述了教学疾病、教学病理和教学病理学等基本概念,并将网络教学病理现象初步分为显性和隐性,其中显形病理又划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大类。 第四部分:网络教学的显性病理分析首先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教学实践现象。其次,在现象介绍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网络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主要又从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方面考察了目前我国网络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六个问题:质量监控与社会认可的问题、资源开发与共享的问题、非产业化运作的问题、教师素质问题、学生适应性问题、指导理论缺失的问题。 第五部分:网络教学的隐性病理分析本部分从网络教学的可能优势的角度切入网络教学自身潜在的一些弊病,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网络教学的五大隐患。 第六部分:网络教学弊病的防治原则及对策针对我国网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中的隐患,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五条防治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和政策性建议。 第七部分:结语

盛英[10](2004)在《网络与作家的出场》文中认为网络时代的来临使文学内部外部硝烟四起。这是一场不小的骚乱:从大的文化环境到读者群到作家群再到抒写的对象都已与前三个媒介时代有了极大的区别。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在媒介时代的这个颠峰时刻遭遇质疑。而作家作为文学四要素中主体的一环,在历经千年职业化的路程中,又终于卸下了神圣的光环,走下神龛回归民间。无论是作家的身份、功能还是书写方式,似乎都印证了麦克卢汉的“重新部落化”的预言。文学从历史中走来,是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之上的重新开始。那么网络又是如何见证和促进这一过程的呢?网络在作家的出场中又起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呢?其实,在网络发展的短短时间里我们是无法给出一个确切或唯一的答案的,而只能从文学的现状中摸索出一丝线索,并在与前三个媒介时代的比较中,理出一些头绪,也许这样才能更接近“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的命题。

二、网络时代的“传教士”──约翰·钱伯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的“传教士”──约翰·钱伯斯(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四、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与接受机制概述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概述
        一、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轫期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展期
        三、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高峰期
        四、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错位期
        五、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回归与再发展期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概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宗教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作为中国与基督教历史联系佐证的中国艺术
        二、作为中国文明包容性佐证的中国艺术
    第二节 经济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西方各国经济实力差异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中西经济实力对比与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态度
    第三节 政治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种族主义视角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战争关系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三、和平关系对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
        四、意识形态差异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认知瓷器艺术的影响
        二、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园林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受众及其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作为接受主体的西方受众的主要类型
        一、商人
        二、传教士
        三、政客
        四、文化名人
    第二节 西方受众打造的中国艺术接受通道
        一、艺术市场
        二、文化交流
        三、文化教育
        四、文化迁移
    第三节 西方受众的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一、话语权主体的偏向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时代之眼”与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偏向
        三、个人经历对西方受众认知及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播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手抄书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手抄书的受众小众化现象
        二、手抄书媒介的内容失真性
    第二节 印刷媒介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为寻找中国及中国艺术提供精神动力与智性支持
        二、为西方受众提供中国艺术的图文本文与创作素材
        三、识字率的提升与中国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电力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电力媒介克服空间距离的优势
        二、电力媒介提供真实的中国艺术影像
    第四节 网络媒介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直接引入
        一、商业贸易方式
        二、文化掠夺方式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改造
        一、功能配适的改造原则
        二、审美配适的改造原则
    第三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模仿
        一、对中国艺术品制作工艺的模仿
        二、对中国艺术品外形的模仿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一、对中国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弹性复制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元素的借用与糅合
        三、图像的跨媒介流通
    第五节 西方受众艺术接受过程中误读的三种范式
        一、对中国艺术品去语境地使用
        二、对艺术品中承载的中国图像信以为真
        三、对东方下属各个区域文化符号的混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含义的接受
    第一节 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理论基础
        一、文化社会学的含义建构理论及其建构机制
        二、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
    第二节 西方政治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古罗马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的含义建构
        二、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欧洲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三、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政客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第三节 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古罗马时代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二、中世纪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三、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四、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五、20世纪理性认知时期建构中国艺术的艺术性含义
    第四节 西方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19世纪袪魅期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二、20世纪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融合视角下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吸收与利用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参与西方民族建构与认同进程的中国艺术
        一、17至18 世纪欧洲世界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中的中国艺术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世界观建构与民族自觉中的中国艺术
    第三节 佐证西方新生艺术合法性的中国艺术
        一、为英国自然审美哲学合法性做辩护
        二、为洛可可艺术合法性做辩护
        三、为工艺美术运动合法性进行佐证
        四、为后印象派的视觉合法性佐证与辩护
    第四节 为西方艺术创作提供借鉴的中国艺术
        一、为西方艺术表现材质提供借鉴
        二、为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提供借鉴
        三、为西方艺术创作与设计提供元素借鉴
    第五节 作为流行文化表达窗口的中国艺术
        一、作为政治诉求表达窗口
        二、作为社会理想表达窗口
        三、主观型关系建构下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中国艺术
        四、客观型关系中西方流行文化下的中国艺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1.英文文献
    2.中文文献(外文翻译版)
    3 中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4)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解析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上)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功能
        一、“文学教育”释义
        二、“文学”释义
        三、“文学教育”的复合型功能
    第二节 中国前学科时代的文学教育
        一、古典人文教育
        二、古典人文教育的知识学整一性
        三、文学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四、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古典学特征
    第三节 学科化文学教育在西方的出现
        一、艺术自律:英语文学教育学科化的理论基石
        二、“文学”在英语中的含义
        三、英语文学教育学科化的开端
    第四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雏形期
        一、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中关乎文学教育之课程的设置
        三、《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中国文学”课程的出现
        四、《奏定大学堂章程》与“中国文学门”的设置
        五、《大学规程》之“文学门”与“国文学类”
        六、京师大学堂与“中国文学门”
        七、雏形期汉语文学专业化教育的合法化依据
第二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下)
    第五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发展期
        一、分类教育与文学教育的专门化趋向
        二、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设置
        三、选科制、学分制与学位体系初步形成
        四、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功能指向
    第六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探索期
        一、苏联模式与汉语文学教育的专业性建制
        二、“三统一”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体制化趋向
        三、文学教育功能的萎缩与扭曲
    第七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成型期
        一、审美文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身份的现代确认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的定型
第三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之隐忧及当下困境
    第一节 隐忧之一:学科知识边界模糊
        一、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未完成性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机构组成方式带来的困惑
    第二节 隐忧之二:社会功能泛化
        一、当下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空泛性
        二、当下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内涵的知识化、理论化倾向
    第三节 困境之表现:就业适应性缩减
        一、文学大类专业与其他本科专业大类就业率趋势之比较
        二、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市场渐趋缩小的原因
第四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对策设计
    第一节 社会学功能的定位
        一、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精神之用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工具之用
    第二节 知识学结构的修缮
        一、课程设置要兼顾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二、关于文学阐释方法的思考
    第三节 教育学方法的设计
        一、在语言的游戏与想像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
        二、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三、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结语: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展望
    一、徘徊在学科性与跨学科性之间
    二、文学教育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三年以来的科研成果统计
后记

(5)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审美趣味理论权力维度的伸张与遮蔽:从休谟、康德到布尔迪厄
    第一节 休谟的趣味标准:无争辩原则与标准性原则的矛盾
        一、 经验与理性的交织碰撞:英国启蒙时期的趣味理论
        二、 休谟关于趣味标准的观念
        三、 休谟趣味理论的影响与批判
    第二节 康德的趣味判断:功利与无功利的悖论
        一、 康德趣味判断的理论来源
        二、 康德的趣味判断理论
        三、 康德趣味判断理论的影响与批判
    第三节 布尔迪厄的趣味社会学批判:区隔与支配的真相
        一、 布尔迪厄趣味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二、 布尔迪厄的趣味“区隔”理论
        三、 布尔迪厄趣味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 审美趣味与权力的纠结与缠绕
    第一节 趣味与权力:从个体精神性到社会支配性
        一、 作为精神性范畴的审美趣味
        二、 审美趣味能力与感官优劣论
        三、 审美趣味:走出精神个体性的过程
    第二节 隐性“区隔”与显性支配:审美趣味与审美权力的双向建构
        一、 审美趣味:作为一种隐性影响力
        二、 审美权力:作为一种显性支配力
        三、 审美趣味与审美权力的双向建构
    第三节 社会权力结构转型中的审美趣味:历史的维度
        一、 前现代——趣味与政教的合谋
        二、 现代——趣味的分化与独立
        三、 后现代——趣味的颠覆与碎片化
第三章 权力关系域下趣味的几种二元对立模式
    第一节 东方与西方
        一、 东方概念的历史与价值演变
        二、 东方趣味的被侮辱、被损害与被忽视
        三、 文明的冲突与趣味的冲突
        四、 对立思维还是对话思维
    第二节 男性和女性
        一、 男性的精神支配权
        二、 趣味基于性别区分的心理基础
        三、 性别诱惑中的男性趣味
        四、 对男性趣味中心论的解构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
        一、 审美改造观念与人的趣味尺度
        二、 人的本质观与人类中心论批判
        三、 动物美学的趣味依据
    第四节 城市和乡村
        一、 城市化兴起与城乡趣味关系
        二、 城市趣味批判与乡村趣味乌托邦
        三、 构建城乡趣味的连续性
第四章 趣味与权力:艺术之辨
    第一节 艺术发展与权力演进
        一、 艺术独立品格的追求与放弃
        二、 艺术家权威的维护与践踏
        三、 艺术品崇拜与光晕的消失
    第二节 高低之分和雅俗之辨
        一、 艺术定义和艺术区分观念
        二、 艺术的高低之分
        三、 艺术的雅俗之辨
    第三节 经典传承与权力播撒
        一、 经典形成过程中的权力游戏
        二、 经典建构与解构背后的权力因素
    第四节 趣味的标准与批评的标准
        一、 文艺批评中趣味的个体性与时代性因素
        二、 大众批评的话语暴力
        三、 精英批评的“三俗”体滥用
第五章 生活图景与趣味认同:生活之思
    第一节 日常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
        一、 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二、 对日常生活批判的反思
        三、 消费图景下的趣味分层
    第二节 时尚的批判与趣味的批判
        一、 趣味与时尚的结合与排斥
        二、 时尚的阶层性与趣味的阶层性
        三、 时尚对强势趣味文化的推进
第六章 重构趣味社会结构与价值标准
    第一节 大众趣味权力化批判的反思
        一、 文化偏移论与反乌托邦危言
        二、 大众概念的误读与两种观点的错位
        三、 不在场的尴尬与强势的假象
        四、 语境还原与立场纠偏
    第二节 走向大众,而不是趋向大众
        一、 隔绝大众与趋向大众的两种极端
        二、 理解大众与走向大众
    第三节 审美教育何为:一种基于审美的思考
        一、 审美趣味的来源:天资和教育
        二、 审美教育与趣味权力结构再生产
    第四节 趣味关系何以合理:一种基于正义的解读
        一、 社会正义与趣味关系
        二、 唯权力论的歧途和价值重建新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6)“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专题学习网站的概述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提出背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认知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终身教育理论
    五、艺术理论
第二章 “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
    一、“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思路与详细设计
        (一)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思想
        (二)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
        (三) “护理发展史”专题网站的详细设计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
        (一) 技术支持及所选开发工具
        (二) 开发过程
    三、专题学习网站的评价
        (一) 测评的条件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分析与讨论
    四、小结
第三章 教学应用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试验条件
        (三) 评价工具
        (四) 实施方法
        (五) 统计分析
    二、样本统计和测评结果
        (一) 样本(学生)的一般资料
        (二) 实验前两组对网络教育的认知比较
        (三) 课堂组学生与网络组学生学习效果的比较
        (四) 网络组学生实验前后对网络学习的评价比较
    三、专题学习网站测试成绩与学习影响因素实证回归与结果
        (一) 全样本回归——网络教学的效果检验
        (二) 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回归分析
    四、讨论
结论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1.2 研究的基本语境与范畴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6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上篇 理论基础与历史轨迹
    第1章 本土建筑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与学科维度
        1.1 概念辨析
        1.1.1 “本土”的基本概念辨析
        1.1.1.1 地点
        1.1.1.2 场所
        1.1.1.3 本土
        1.1.2 本土建筑的现代再阐释
        1.1.2.1 时空维度
        1.1.2.2 人居内涵
        1.1.2.3 动态发展
        1.1.2.4 文化多样
        1.1.2.5 程度各异
        1.1.3 本文本土建筑的遴选标准
        1.1.4 本土、地区、地域、地方
        1.1.4.1 相异点
        1.1.4.2 相同点
        1.2 现代本土建筑内涵的学科维度
        1.2.1 传统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1.1 地理差异与区域文明
        1.2.1.2 地图中的城市与建筑
        1.2.2 现代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2.1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
        1.2.2.2 朱利安.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
        1.2.2.3 新区域地理学:环境结构与地域体
        1.2.2.4 时间地理学
        1.2.3 人居环境学视角下的本土建筑
        1.2.3.1 聚落.聚居.人居环境
        1.2.3.2 现象学与存在论
        1.3 现代本土建筑研究的立论基础
        1.3.1 比较的方法
        1.3.2 时间的比较:古代、工业与后工业文明
        1.3.3 空间的比较:混杂、矛盾中的全球、本土
        1.3.4 时空的一体:关联、断裂中的现代、本土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本土建筑的发展历程:历史轨迹与理论线索
        2.1 本土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
        2.1.1 聚落的起源
        2.1.1.1 聚落
        2.1.1.2 聚落形成
        2.1.2 建筑与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2.1.2.1 古埃及建筑与永久纪念城市
        2.1.2.2 冲积盆地的苏美尔文明
        2.1.2.3 古代印度建筑:谟亨约-达罗古城
        2.1.2.4 片段、雕刻与石头的光影
        2.1.2.5 罗马城与火山灰
        2.1.2.6 成熟的建筑型制与空间尺度
        2.1.2.7 米开郎琪罗比例与罗马风
        2.1.3 关于传统聚落的几个研究点
        2.1.3.1 地形与聚落总体布局
        2.1.3.2 聚落内在空间秩序
        2.1.3.3 表象与符号
        2.1.3.4 聚落精神
        2.2 本土建筑发展的理论线索
        2.2.1 本土理论的倪端:艺术模仿论
        2.2.1.1 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
        2.2.1.2 民族主义复兴
        2.2.1.3 社会改良的乌托邦——匠物交融
        2.2.2 本土建筑理论的发展:自然有机的建筑
        2.2.2.1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与草原神话
        2.2.2.2 阿尔瓦.阿尔托与地方人情建筑
        2.2.2.3 勒.柯布西耶与乡土风格纪念化
        2.2.3 批判的形成:质疑密斯空间
        2.2.3.1 现代建筑的普适性
        2.2.3.2 功能主义人文价值的质问
        2.2.3.3 斯特林与厄斯金
        2.2.3.4 十人小组
        2.2.3.5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2.4 本土建筑风格确立:国际风格狂潮之后
        2.2.4.1 路易斯.芒福德与加州海湾建筑
        2.2.4.2 地区主义理论的发展
        2.2.4.3 佐内斯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
        2.2.4.4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的七点主张
        2.2.4.5 批判地区主义与本土内涵比较
        2.3 本章小结
中篇 体系建构与设计解析
    第3章 本土建筑的自然观:技术策略与生态机制
        3.1 建筑与自然
        3.1.1 自然的摹仿与象征
        3.1.2 自然的征服与隔离
        3.1.3 自然的觉醒与回归
        3.1.3.1 相互关联的危机
        3.1.3.2 施韦兹与敬畏生命思想
        3.1.3.3 整体环境伦理思想
        3.1.4 回归自然的理论进程
        3.1.4.1 西姆.范.德.莱恩研究所
        3.1.4.2 约翰.托德与生态设计原则
        3.1.4.3 盖娅运动与《盖娅住区宪章》
        3.1.4.4 绿色城市与自然建筑运动
        3.2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互动体系
        3.2.1 基地、场地与地形
        3.2.1.1 因势而治,完善地景
        3.2.1.2 契入城市,激活地段
        3.2.2 材料因素
        3.2.2.1 木材的工艺与装饰
        3.2.2.2 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3.2.3 气候因素
        3.2.3.1 生物—气候建筑的理论与探索
        3.2.3.2 建筑“皮肤”的“呼吸”与透过性
        3.3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技术机制
        3.3.1 适宜技术内涵
        3.3.2 适宜技术特征
        3.3.2.1 适宜技术的分散性
        3.3.2.2 适宜技术的分层性
        3.3.2.3 技术的适宜性
        3.3.3 适宜技术实现的途径和原则
        3.3.3.1 适宜技术的实现途径
        3.3.3.2 适宜技术的实现原则
        3.3.4 适宜技术的本土内容
        3.3.4.1 本土技术的适宜化:地方工艺与现代形式
        3.3.4.2 适宜技术的本土化:现代工艺与地方形式
        3.3.5 对传统及国外建筑的技术借鉴
        3.3.5.1 覆土建筑
        3.3.5.2 现代自维持住宅
        3.3.6 其他国家本土建筑创作的借鉴
        3.3.6.1 哈桑.法赛与泥砖技术
        3.3.6.2 查尔斯.柯里亚与气候调节
        3.4 本土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原则
        3.4.1 提倡本土的建构性原则
        3.4.1.1 建构的适宜技术内涵
        3.4.1.2 以技术有机体从事建构
        3.4.2 能源高效利用原则
        3.4.2.1 被动式太阳能设计
        3.4.2.2 高效能立面与生物气候屋顶
        3.4.2.3 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
        3.4.3 传统技术革新与新旧技术结合原则
        3.4.3.1 传统的技术模式
        3.4.3.2 乡土技术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3.4.4 高技术建筑的文脉主义原则
        3.4.4.1 高技术建筑的场地性文脉
        3.4.4.2 高技术建筑的历史性文脉
        3.4.4.3 本土建筑的高技术潜力
        3.4.5 类生命的本土建筑与仿生
        3.4.5.1 形态有机与基因
        3.4.5.2 新陈代谢与自调节
        3.4.5.3 仿生——现代本土建筑的新形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本土建筑的文化观:运动特征与美学表述
        4.1 建筑与文化
        4.1.1 建筑文化现象
        4.1.1.1 分异与变迁
        4.1.1.2 发展与停滞
        4.1.1.3 整合与认同
        4.1.2 建筑文化理论
        4.1.2.1 “科学的文化理论”
        4.1.2.2 文化归因主义
        4.1.2.3 文化整合论
        4.1.2.4 文化相对主义
        4.1.3 建筑文化现代本土消融
        4.1.3.1 建筑文化的国际趋同
        4.1.3.2 消费文化的兴起
        4.2 本土建筑的文化体系构成
        4.2.1 广义的文化内涵
        4.2.1.1 “器”—形态表征
        4.2.1.2 “道”—价值观念
        4.2.1.3 “道器转化”—物质化的意识
        4.2.2 文化的体系构成要素
        4.2.2.1 经济形态
        4.2.2.2 社会制度
        4.2.2.3 民族意识与宗教神话
        4.2.2.4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4.2.2.5 方言体系与风俗习惯
        4.2.2.6 概念辨析:方言性—民族性—传统性
        4.3 本土建筑的文化运动特征
        4.3.1 建筑文化的时间运动
        4.3.1.1 恒常与变异
        4.3.1.2 类推与创新
        4.3.1.3 “视阈融合”
        4.3.1.4 历史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两条基本途径
        4.3.2 建筑文化的空间运动
        4.3.2.1 内核与外缘
        4.3.2.2 传播与变异
        4.3.2.3 强势文化消蚀弱势文化
        4.3.2.4 全球视阈的本土观:整合的文化间域
        4.3.3 现代视阈的本土观
        4.3.3.1 现代:“全球—本土”机制
        4.3.3.2 混杂:全球价值与本土经验
        4.3.3.3 批判:本土性的存在维度
        4.3.3.4 认同:本土性的发展规律
        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表述
        4.4.1 美学与语言的统一
        4.4.1.1 作为语言
        4.4.1.2 符号构型与原发意识
        4.4.1.3 结构主义历史观
        4.4.1.4 信码的转化
        4.4.1.5 原型类推与语言的批判
        4.4.1.6 类型与秩序:马里奥.博塔
        4.4.2 美学与直觉的统一
        4.4.2.1 作为艺术
        4.4.2.2 逻辑与情感:大众的艺术
        4.4.2.3 解释与移情:大地的艺术
        4.4.2.4 消解与重构:安藤忠雄
        4.4.3 美学与现实的统一
        4.4.3.1 作为事件:回到建筑现象学
        4.4.3.2 斯蒂文.霍尔的叙事空间
        4.4.3.3 场景与自然:路易斯.巴拉干
        4.4.4 本土建筑文化的美学批判
        4.4.4.1 此在与诗意栖居
        4.4.4.2 存在、理解与大众批判
        4.5 本土建筑的当代社会价值与重建
        4.5.1 所谓“价值”
        4.5.2 价值体系与“群我”结构
        4.5.2.1 群我同化
        4.5.2.2 群我冲突
        4.5.2.3 群我合一
        4.5.3 本土建筑的现代社会价值特征
        4.5.3.1 平等的理想
        4.5.3.2 解释.接受.期待视野
        4.5.4 从两个历史街区改造论价值重建
        4.5.4.1 济南芙蓉街的保护性改造
        4.5.4.2 从石库门到新天地
        4.5.4.3 综合价值的重建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的本土观—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5.1 城市的本土内涵
        5.1.1 人居环境中的“聚”与“居”
        5.1.2 建筑作为城市的子系统
        5.1.3 城市研究的理论发展
        5.1.4 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
        5.1.4.1 经济与社会因素
        5.1.4.2 自然与文化因素
        5.2 城市的时空维度与人居结构
        5.2.1 城市的空间维度
        5.2.1.1 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
        5.2.1.2 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
        5.2.1.3 结构空间与社会空间
        5.2.2 人居结构的空间理论
        5.2.2.1 秩序——人居的地标与基体
        5.2.2.2 繁杂——人居的社会权利空间
        5.2.2.3 重建——人居的公共秩序
        5.2.3 城市的时间维度
        5.2.3.1 时间结构
        5.2.3.2 城市的四度空间——历史性
        5.2.3.3 历史性城市
        5.2.4 人居结构的时间理论
        5.2.4.1 机制:城市机能的时间积累
        5.2.4.2 类型:建筑与城市的人居参照
        5.2.4.3 原型:城市功能的人居演化
        5.2.5 城市的文脉
        5.2.5.1 文脉与结构
        5.2.5.2 拼帖的城市
        5.2.6 城市的人居场景
        5.2.6.1 缔造情境化空间
        5.2.6.2 缔造事件性空间
        5.3 城市的认知特征
        5.3.1 认知主体的差异性
        5.3.2 空间主体性与城市活力
        5.3.2.1 可意象城市
        5.3.2.2 适宜城市标准
        5.3.2.3 城市活力的衰落
        5.4 城市人居要素的人文思考
        5.4.1 城市步行街道
        5.4.2 城市交通与速度
        5.4.3 城市景观
        5.4.3.1 城市纹理
        5.4.3.2 环境容量
        5.4 城市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5.4.1 提倡整体式城市设计
        5.4.1.1 整体原则——系统整合与结构转换
        5.4.1.2 平衡原则——体系自容与形态演替
        5.4.1.3 稳固原则——文化内核与环境容量
        5.4.3.4 认知原则——公众参与社区设计
        5.4.2 城市本土化的空间发展对策初探
        5.4.2.1 提取城市“功能聚合单元”
        5.4.2.2 “居合型”城市空间
        5.4.2.3 “聚合型”城市空间
        5.5 本章小结
下篇 实践反思与观念应对
    第6章 我国本土建筑的实践与转向
        6.1 我国本土建筑实践中的两次引进与三次转向
        6.1.1 第一次转向:从“准国际式”转向“大传统”民族式
        6.1.1.1 “大传统”与“小传统”
        6.1.1.2 50~60年代:“民族形式”建筑与“大传统”
        6.1.2 第二次转向:“小传统”初见倪端
        6.1.2.1 “大传统”转向“小传统”
        6.1.2.2 60、70年代的本土性实践与主要艺术特征
        6.1.2.3 “后现代建筑”的引进
        6.1.3 第三次转向:从“形式本土”论转向“场所本土”论
        6.1.3.1 地域主义和新乡土主义思潮
        6.1.3.2 80年代多元化的民族形式建筑
        6.1.3.3 从“形式本土论”到“场所本土论”
        6.2 现阶段我国本土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6.2.1 理论研究存在实践上的断层
        6.2.2 设计领域的“趋同”
        6.2.3 盲目追求高标准\唯“洋”至上
        6.2.4 经济社会因素的忽视
        6.2.5 先锋实践研究欠缺
        6.3 我国本土建筑的发展建议
        6.3.1 注重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优化性整合
        6.3.1 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性融合
        6.3.3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灵活性结合
        6.3.4 几点具体的建议
        6.4 对我国建筑非本土高层居住模式的空间解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1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深层次的环境战略
        7.1.1 本土建筑的整体理论体系
        7.1.1.1 建立整体的本土观
        7.1.1.2 系统的整合与优化
        7.1.2 本土建筑理论的整体理念
        7.1.2.1 整体自然生态观
        7.1.2.2 整体经济技术观
        7.1.2.3 整体社会人文观
        7.1.2.4 整体城市区域观
        7.2 本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7.2.1 以开放促进发展
        7.2.1.1 对建筑系统的开放
        7.2.1.2 对区域与城市开放
        7.2.2 以多价适应发展
        7.2.2.1 建筑体系的多价性
        7.2.2.2 社会价值的广泛性
        7.2.3 以实践衡量发展
        7.2.3.1 立足科学的实践性
        7.2.3.2 立足社会的实践性
        7.3 本土建筑的非设计应对
        7.3.1 注重设计的前期策划
        7.3.2 设计师对运做的正确定位
        7.3.3 社会参与和用后评估
        7.4 结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翻译中的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翻译中合作的必要性
    1.2 合作翻译的理论研究综述
2 翻译中的合作模式回顾
    2.1 口述加笔受的合作翻译模式
        2.1.1 口述加笔受模式在佛经翻译上的应用
        2.1.2 口述加笔受模式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2.1.3 口述加笔受模式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2.1.4 口述加笔受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2.2 主译加辅译的合作翻译模式
        2.2.1 主译加辅译合作模式的应用
        2.2.2 主译加辅译合作模式的分析
    2.3 集体分工协作的翻译模式
        2.3.1 佛经翻译中的集体分工协作
        2.3.2 现代翻译活动中的集体分工协作模式
        2.3.2.1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背景和历史
        2.3.2.2 《毛泽东选集》合作翻译的组织工作和质量要求
        2.3.2.3 其它集体分工协作翻译活动简述
    2.4 其它翻译合作模式简述
    2.5 现有翻译模式小结
3 网络时代翻译合作模式的纵深发展
    3.1 基于互联网的分工包干式合作翻译活动
    3.2 基于互联网的互动交流式合作翻译
        3.2.1 机助翻译软件辅助的互动交流式合作翻译
        3.2.2 互联网Wiki技术辅助的互动交流式合作翻译
    3.3 小结
4 合作翻译的理论模式研究
    4.1 译者的主体性与合作翻译的局限性
        4.1.1 译者的主体性研究
        4.1.2 词汇层面的差异
        4.1.3 对原作和作者的解读差异
        4.1.4 语言风格的差异
        4.1.5 翻译策略的差异
    4.2 合作翻译的互文性视角
        4.2.1 互文性的概念和分类
        4.2.2 互文性给合作翻译研究带来的启示
        4.2.3 合作翻译的理论模式
5 合作翻译的流程研究
    5.1 本地化给合作翻译的启示
        5.1.1 本地化与翻译
        5.1.2 本地化给合作翻译带来的启示
    5.2 项目管理在合作翻译中应用的可行性
        5.2.1 项目的概念和特征
        5.2.2 翻译是一种项目活动
    5.3 合作翻译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5.3.1 合作翻译项目的范围管理
        5.3.1.1 翻译的过程研究
        5.3.1.2 合作翻译的过程研究
        5.3.2 合作翻译项目的时间管理
        5.3.3 合作翻译项目的质量管理
        5.3.4 合作翻译项目的沟通与信息管理
        5.3.5 合作翻译项目的其它管理层面
    5.4 合作翻译的操作模式分析
6 结论
    6.1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
    6.3 合作翻译的前景展望
参考书目
附录

(9)诊断与防治:网络教学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现状
    1.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章 网络教学概述
    2.1 网络教学的概念
    2.2 网络教学的分类
    2.3 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
        2.3.1 网络教学的结构特征
        2.3.2 网络教学的内容特征
        2.3.3 网络教学的方法特征
第三章 网络教学病理学的理论渊源
    3.1 基本概念
    3.2 网络教学疾病的分类
第四章 网络教学的显性病理分析
    4.1 外源性病理
        4.1.1 质量监控与社会认可
        4.1.2 资源开发与共享
        4.1.3 非产业化运作
    4.2 内源性病理
        4.2.1 教师素质欠缺
        4.2.2 学生适应性不足
        4.2.3 指导理论缺失
第五章 网络教学的隐性病理分析
    5.1 自由与约束的失衡
    5.2 情感与体验的缺失
    5.3 浮躁的学习态度和无深度的思维
    5.4 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
    5.5 民族文化的衰落
第六章 网络教学弊病的防治原则及对策
    6.1 原则篇
        6.1.1 主动占领--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6.1.2 理清观念--正确对待网络教学
        6.1.3 提高质量--强化网络教学的服务观
        6.1.4 以德制网--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6.1.5 正本清源--强化网络安全立法
    6.2 对策篇
        6.2.1 政府
        6.2.2 专家
        6.2.3 教师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网络与作家的出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当文学遭遇网络
    1 、 引子
    2 、 初相遇
    3 、 联姻
    4 、 磨合
二、 网络与世界、文本、读者
    1 、 文化语境
    2 、 文本语境
    3 、 读者语境
三、 作家的出场
    1 、 作家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功能
        (1) 第二、第三媒介时代:白天不懂夜的黑
        (2) 第四媒介时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3) 冰心VS卫慧
    2 、 作家的书写方式
四、 结语
五、 注释
六、 参考书目
七、 参考文献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网络时代的“传教士”──约翰·钱伯斯(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D]. 耿钧. 东南大学, 2018(05)
  •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4]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 秦军荣. 武汉大学, 2014(06)
  • [5]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D]. 黄仲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6]“护理发展史”专题学习网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王丽芳. 南方医科大学, 2007(04)
  • [7]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 ——现代本土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研究[D]. 李蕾. 同济大学, 2006(09)
  • [8]翻译中的合作模式研究[D]. 王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02)
  • [9]诊断与防治:网络教学病理研究[D]. 张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4)
  • [10]网络与作家的出场[D]. 盛英. 暨南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互联网时代的“传教士”——约翰·钱伯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