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VB设计应用程序中的“文件”菜单(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宜,周晓宇[1](2012)在《利用VB语言设计气象应用软件编程技巧》文中研究表明气象应用软件的研发在气象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已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曾经主持和参与的多项课题进行归纳汇总,在研发的多个软件中,从"界面设计、资料读取和调用、资料格式转换、程序优化和调整"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了在研发气象应用软件时,利用VB语言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实用性技巧,这些技巧是一线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结晶,对于编程人员用VB语言设计气象软件或其他类型的软件,具有非常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王友刚[2](2010)在《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载货车车架参数化建模和自由度耦合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汽车的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并且它还承受着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对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而车架的系列化结构特点,要求有专用的车架建模系统,以避免大量的重复性操作,提高分析效率。此外,对于车架纵梁、横梁和加强板连接方式即多层板结构的模拟,传统的方法是用耦合或者是MPC184单元。当分网一致时,这些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结果。但当分网不一致时,只有相近的节点才能耦合,增加了某些区域的刚度,导致严重的应力集中,影响结果的正确性。本课题用VB和ANSYS的两种语言(APDL和UIDL)开发了一个车架参数化建模和自由度耦合系统。(1)车架参数化建模系统开发:通过对参数化建模技术进行研究,对不同车架形式提取公共特征,提出了一种车架参数化建模方法。基于此方法,用VB制作了一个可与ANSYS进行链接的参数输入程序。运行此程序,可方便建立车架模型。(2)自由度耦合系统开发:针对多层板结构,提出了基于约束方程的节点与单元内点的自由度耦合算法。算法的主要思想是源面的节点与目标面上的内点进行耦合而内点的位移场可通过其所在单元的角节点来表达,因此此算法又称为多点约束算法(MNCA)。将此算法编写成APDL命令流,在ANSYS的主菜单下通过二次开发添加菜单构成此系统。本课题所开发的车架参数化建模系统通过输入简单的几个参数便可建立起车架的几何模型,输入界面明了,非专业的有限元分析人员也可使用该系统进行车架的建模;自由度耦合系统通过实例证明其算法可靠,运用此算法得出的结果与传统的耦合和MPC184单元相比,应力分布更加合理,没有出现局部的应力集中。
赵德龙[3](2009)在《寒区公路路线CAD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工程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公路设计的设计效率、降低工程设计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是公路设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运用CAD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我国此项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公路CAD技术的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黑龙江省尚无本省自己研发的公路CAD软件,在国内软件行业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黑龙江省地处北寒带和北温带交界地,该区域既有季节性冻土区和也有永冻区,在设计上有特殊的要求,这是其他公路CAD软件没有充分考虑的问题,而且黑龙江省还没有自己研发适合本区域特点的公路CAD软件。本文提出了实用的公路路线CAD辅助设计的实现方法,研发完成了公路路线CAD辅助设计系统软件。主要就是根据黑龙江省的地域特点开发设计的公路路线CAD,该公路路线CAD软件具有寒区地域特色,填补了我国寒区公路路线CAD系统的一项空白。本系统的绘图是基于Autodesk公司的AutoCAD软件平台开发的,本CAD软件具有数据库操作、数字地面模型操作、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制表及绘图等五项功能。采用的编程语言为VB语言。
邵晨[4](2009)在《基于事例的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及标准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焊接生产线的精度及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焊接夹具的设计会直接影响汽车的制造精度和生产周期。汽车焊接夹具不仅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但是,目前的夹具设计过程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周期长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构建一个能支持产品快速制造的生产准备系统,夹具设计要从全局自动化的高度进行变革。根据目前汽车焊接夹具的总体现状以及企业的大量调研,针对焊接夹具设计的经验性、重用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事例的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及标准化,通过建立夹具事例的特征模型进行事例的表示,建立夹具实例编码系统。基于该系统,对夹具设计事例和相似度的计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支持特征权重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和最近邻实例检索算法,并提出基于零件建立夹具三维标准件库的建库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现代制造环境对夹具设计支持环境的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事例的汽车焊接夹具设计方法,给出了相似度的计算模型,形成支持夹具快速设计的集成环境,为夹具设计及时提供所需的知识。(2)对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 2008二次开发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建立了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应用程序框架,并对Solidworks提供的API类和函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通过大量的总结对比,归纳出了焊接夹具常用企业标准件以及国家标准件,并对焊接夹具常用零部件进行参数化、系列化处理。建立了焊接夹具事例库、定位及夹紧机构零部件库、国家标准件库和企业标准件库。(4)数据库的建立及管理运用Access建立了包含定位元件、夹紧元件等近百种零件的参数数据库,并用三维绘图软件Solidworks创建了相应的三维模型。(5)通过VB编程语言建立了DLL动态链接文件,与Solidworks进行无缝链接,通过插件形式为Solidworks添加菜单,编制了简单明了的用户界面。
程伟华[5](2008)在《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和热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封闭式差动无级变速器是一种应用广泛,具有较好性能的新型无级变速器。目前我国对封闭式差动无级变速器的设计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CAD技术上,开发一套参数化的设计系统对于提高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效率和缩短开发周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无级变速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对无级变速器的关键零部件进行热分析。本文在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基础上,以SolidWorks和VB为主要开发工具,开发了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参数化设计系统,并对无级变速器行星锥盘传动组件进行了热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二维零件图为基础,建立了三维实体零件的模版及工程图。其次,开发了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包括文件浏览、零件参数化设计、无级变速器设计计算、数据库管理、装配和在线帮助模块,其中在零件参数化设计模块中还包括工程图的属性修改功能。最后利用COSMOSWorks有限元分析工具对无级变速器的行星锥盘传动组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可验证零件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最后,在对无级变速器行星锥盘传动组件进行理论热分析的同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组件的热场分布情况。本文对类似设备的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以及利用ANSYS进行热分析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慧敏[6](2007)在《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的方法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主要是水流数值模拟数据的处理和各种图形的绘制。通过逼真、生动的图像或者动画的方式来显示某一时段内整个数据场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利于观察和分析模拟结果。基于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的方法与实现,本文以绘制河流冰塞厚度等值线图、冰塞下水流纵向流速等值线图为例,详细介绍了运用Surfer软件绘制各种图形的方法;重点阐述了用VB编程对Surfer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显示向Surfer数据文件自动转换的过程;介绍了Active自动化技术及其与VB应用程序的接口技术,并利用该接口技术将VB的强大软件开发能力和Surfer软件强大的绘图功能相结合,给出了实现该接口技术的关键代码以及绘制成果图件的实例:冰盖下流速场纵向流速等值线图、三维线框图、流场矢量图等图形,并输出图形与动态显示。通过VB编制绘图界面,绘图任务简单明了,在绘图界面上点击各种功能按钮即可进行绘图,并用combo控件实现在一个接口程序中多种图形的批量绘制,减免不必要的重复编程与操作,节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
黄素霞[7](2007)在《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冲压标准模架库的开发》文中指出近年来,模具工业发展迅速,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生产方面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被认为是现代模具技术的核心和重要的发展方向。Pro/E作为全球最完善的模具设计软件,广泛应用在我国模具行业中。但目前在国内的相关公司和企业中,Pro/E主要是作为一种软件工具,而对于该软件的二次开发却相对严重滞后。所以以CAD/CAM软件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使国外这些软件工具适合我国生产的设计要求,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目前国内在使用国外的CAD软件时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对Pro/E进行开发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利用该软件自带的PROGRAM语句进行开发,第二种是利用Pro/E的Pro/TOOLKIT模块,通过编写C语言代码来进行开发。本文使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利用程序和Pro/TOOLKIT的功能开发了Pro/E用户菜单和接口程序。以VC++数据库为后台,通过数据库接口技术,利用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并把数据库应用程序通过Pro/TOOLKIT开发工具集成到Pro/E中,从而实现通过Pro/E用户界面访问VC++数据库,将功能强大的Pro/E与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机结合起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利用Pro/E建立了冲压模架样品库;利用VC++语言数组建立了冲压模架参数数据库;利用VC++开发了数据库应用程序:利用Pro/TOOLKIT和DLL技术开发Pro/E接口应用程序,实现了Pro/E用户对VC++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
朱成实,鲍艳秋,吴琼,曾祥福[8](2006)在《用VB开发SolidWorks的一种简单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述了用VB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一种简单方法,该方法将信息提取技术、编程计算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克服了以往编程绘图程序编写复杂的困难,实现了计算和绘图的自动化。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
赵仕元[9](2006)在《基于SolidWorks的标准件参数化模型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缺少标准件库的不足,运用面向对象的参数化特征造型方法,结合OLE Automation技术,遵照CAD标准件图形文件编制总则,为SolidWorks建立起一个基于特征的标准件库,从而完善为SolidWorks用于机械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扩展。论文的主要工作有: 1 根据标准件的特点,对其功能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种类的划分和参数设定,完成了基于特征的表达方法和各类标准件结构尺寸参数库的设计;运用SolidWorks提供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通过基于COM组件的二次开发,完成了普通标准件、轴承标准件、导柱类模架的参数化三维造型。 2 研究了人机交互标准件信息输入的方法和相应的界面设计方法,实现了标准件设计信息的全面准确无二义性描述和输入。 3 建立了设计模型的工程属性库,将模型文档的工程属性进行归纳,并将它们作为模型文件的自定义属性保存在模型文件指定的配置属性里。 4 按照一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要求,将一组离散的零件(子装配体)按合理的工艺流程,用各种必要的方式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装配体,实现了设计模型的装配自动化,并实现了冲压模具标准模架的设计装配自动化。 在标准件库的实现上,采用VB作为二次开发工具,Access为数据库实现工具,基本实现了标准件库的预期功能。实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思想正确,软件界面友好,运行快速可靠。
唐述灿[10](2006)在《面向对象的图示化供配电智能CAD系统研究》文中指出CAD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减轻设计人员劳动,因此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CAD技术进入到了智能CAD阶段。在电气工程领域,供配电CAD技术比较落后,现有的供配电CAD系统只能提供单纯制图和简单计算的功能,无法满足设计人员的需要。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高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和变电所的设计,存在着大量的制图和分析计算工作。本文分析了供配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利用面向对象技术为供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站所、设备、线路建立了对象模型,各个对象封装了电气参数属性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操作,因而设计工作就转化为对各个对象的操作。利用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对象和图元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实现了数据处理、计算分析和绘图的一体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存在着大量的规则,也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循,因此在供配电CAD系统中构建了专家系统,把这些规则和经验转化为“条件—结论”的知识形式储存到知识库中,推理机在设计过程在中读取这些知识,由条件匹配得到结论,由结论而进行计算机自动处理,实现智能化的设计和校验。另外,本文还提出了用节点表和支路表构建供配电系统的拓扑模型,在供配电CAD系统中实现了针对辐射配电网的潮流、短路计算和可靠性分析。供配电智能CAD系统以VB和AutoCAD、Access作为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供配电系统CAD的一体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本文最后以某开关电器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实例表明了系统模型及程序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二、用VB设计应用程序中的“文件”菜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VB设计应用程序中的“文件”菜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载货车车架参数化建模和自由度耦合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车架几何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基于ANSYS的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参数化建模 |
1.3.2 基于约束方程的节点与内点的耦合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图形界面设计语言及ANSYS二次开发 |
2.1 图形界面设计语言 |
2.1.1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结构 |
2.1.2 过程和模块的概念 |
2.1.3 Visual Basic基本语句 |
2.1.4 控件设计 |
2.2 ANSYS用户界面设计语言 |
2.2.1 UIDL的结构体系 |
2.2.2 UIDL开发方法 |
2.2.3 汉化用户界面 |
第三章 载货车车架参数化建模系统开发 |
3.1 车架参数化设计方法分析 |
3.2 载货车车架参数化设计 |
3.2.1 车架参数的存储 |
3.2.2 关键点的建立 |
3.2.3 关键点号的存储 |
3.2.4 车架拓扑关系的建立 |
3.3 参数化建模系统设计 |
3.3.1 参数化建模系统 |
3.3.2 参数输入 |
3.3.3 修改数据文件 |
3.3.4 重新生成模型 |
3.3.5 镜像 |
3.4 参数化建模系统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约束方程的节点与单元内点的自由度耦合算法 |
4.1 工程背景 |
4.2 基于约束方程的节点与单元内点的自由度耦合算法 |
4.3 不同连接方式的自由度耦合方程 |
4.4 目标点及相关单元的确定 |
4.5 基于形函数的目标点位移自由度 |
4.6 单元局部坐标系下节点与单元内点的自由度耦合方程 |
4.6.1 局部坐标系中投影点位移场 |
4.6.2 局部坐标的方向余弦 |
4.7 整体坐标系下节点与单元内点的自由度耦合方程 |
4.8 实例验证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参数化建模系统和自由度耦合系统开发 |
5.1 参数化建模界面的开发 |
5.2 创建车架参数化建模系统和自由度耦合系统菜单 |
5.3 车架参数化建模系统功能块详细介绍 |
5.3.1 参数输入功能块 |
5.3.2 修改数据文件功能块 |
5.3.3 重新生成模型功能块 |
5.3.4 镜像功能块 |
5.4 自由度耦合系统功能块 |
5.4.1 面与面耦合 |
5.4.2 线与面耦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寒区公路路线CAD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公路路线CAD发展概述 |
1.2.1 国外公路CAD的发展概况 |
1.2.2 我国公路CAD的应用概况 |
1.3 本文的贡献 |
1.3.1 本CAD软件对计算机性能要求比较低 |
1.3.2 本CAD软件支持二次成图技术 |
1.3.3 本CAD软件图形占用空间比较小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寒区公路路线CAD系统软件的设计 |
2.1 路线平面设计 |
2.1.1 程序功能 |
2.1.2 路线平面设计程序 |
2.1.3 平面设计程序流程框图 |
2.1.4 路线平面设计程序设计 |
2.1.5 绘制路线平面图程序设计方法 |
2.2 路线纵断面设计 |
2.2.1 程序功能 |
2.2.2 纵断面程序设计 |
2.2.3 程序设计流程框图 |
2.2.4 路线纵断面设计程序设计示例 |
2.2.5 绘制路线纵断面图程序设计方法 |
2.3 路线横断面设计 |
2.3.1 程序功能 |
2.3.2 横断面程序设计 |
2.3.3 横断面程序设计流程框图 |
2.3.4 路线横断面设计及土石方数量计算程序设计 |
2.3.5 绘制路线横断面图程序设计方法 |
2.4 计算机自动生成设计表 |
2.4.1 VB调用Excel自动制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支持 |
2.4.2 VB调用Excel自动制表的程序设计方法 |
2.5 计算机自动成图 |
2.5.1 计算机自动成图程序设计的常用方法 |
2.5.2 利用VB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的程序设计方法 |
2.5.3 利用AutoCAD脚本文件进行自动成图的程序设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区公路路线CAD设计系统主控窗体设计 |
3.1 主控制窗体设计 |
3.1.1 主控窗体设计 |
3.1.2 创建系统工程文件 |
3.1.3 添加对象的引用 |
3.1.4 添加外部部件 |
3.1.5 添加窗体及模块文件 |
3.2 浏览路径窗体vb_path.frm设计示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路路线CAD设计系统数据文件创建 |
4.1 概述 |
4.1.1 程序功能 |
4.1.2 寒区公路路线CAD设计系统所需数据文件资料 |
4.2 数据文件创建/编辑程序设计方法 |
4.2.1 主控窗体使用的控件 |
4.2.2 控件设置 |
4.3 数据文件创建/编辑程序窗体菜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区公路路线CAD系统功能及程序运行流程 |
5.1 寒区公路路线CAD软件的服务面向 |
5.1.1 两阶段初步设计阶段 |
5.1.2 施工图设计阶段 |
5.1.3 可行性研究阶段 |
5.1.4 在高等院校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
5.2 系统功能说明 |
5.3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
5.4 公路路线CAD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方法及步骤 |
5.4.1 两阶段初步设计 |
5.4.2 施工图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事例的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及标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焊接夹具设计现状 |
1.1.3 CAD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 |
1.1.4 课题的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本课题研究思路 |
1.2.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solidWOrksAPI以及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
2.1 用VB开发Solidworks的原理 |
2.2 SolidworksAPI二次开发中的术语 |
2.2.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rient object program) |
2.2.2 对象(object) |
2.2.3 类(class) |
2.2.4 属性和方法(property&methods) |
2.2.5 数据的抽象 |
2.2.6 数据封装 |
2.3 程序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
2.3.1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技术) |
2.3.2 ActiveXAutomation—ActiveX自动化技术 |
2.3.3 DLL动态连接库 |
2.3.4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技术 |
2.3.5 OLE Automation技术 |
2.3.6 数据库技术 |
2.3.7 参数化设计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事例的焊接夹具设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3.2.1 设计思想与目标 |
3.2.2 零部件库的总体结构 |
3.3 夹具方案规划 |
3.3.1 基于事例推理思想的原理 |
3.3.2 基于事例推理思想的特点 |
3.4 夹具事例检索 |
3.5 夹具事例描述编码 |
3.6 事例检索策略 |
3.7 夹具方案规划中的相似度计算 |
3.7.1 产品信息实例知识的表达 |
3.7.2 相似度计算问题 |
3.7.3 工件信息相似度计算 |
3.7.4 夹具事例的冲突裁决 |
3.7.5 实例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焊接夹具零部件库设计 |
4.1 焊接夹具元件分类 |
4.2 机构的标准化、参数化 |
4.3 标准件编码原则 |
4.4 焊接夹具零部件库的开发思路 |
4.5 开发焊接夹具零部件库的方法和步骤 |
4.5.1 开发零部件库的方法 |
4.5.2 基于Solidworks的零部件库二次开发步骤 |
4.6 零部件参数数据库的建立 |
4.6.1 VB与access数据库连接 |
4.7 用户界面设计 |
4.7.1 下拉菜单设计 |
4.7.1.1 下拉菜单编制程序 |
4.7.1.2 创建SolidWorks插件 |
4.7.2 对话框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参数化驱动的零部件模型建立 |
5.1 特征与参数化 |
5.2 参数化系统设计思想的关键技术 |
5.2.1 参数化建模的两种方法 |
5.2.2 两种实现方法对比 |
5.3 具体实现方法 |
5.3.1 直接在VB环境中通过编程实现(尺寸驱动法) |
5.3.2 利用SolidWorks中的宏录制命令辅助编程(程序驱动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 |
6.1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
6.2 数据库的创建 |
6.3 数据库的操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及导师简历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和热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CAD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3.1 CAD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1.4.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三维CAD造型及参数化技术 |
2.1 三维几何造型的方法及优势 |
2.1.1 三维几何造型的方法 |
2.1.2 三维几何造型的优点 |
2.2 特征建模技术 |
2.3 参数化绘图与尺寸驱动开发技术 |
2.3.1 参数化设计 |
2.3.2 参数化设计的几种方法 |
2.3.3 参数化造型技术的特点 |
2.4 本课题采用的基于三维CAD系统的参数化设计策略 |
2.5 小结 |
3 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 |
3.1 系统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的选择 |
3.1.1 三维CAD软件的选择 |
3.1.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3.1.3 数据库管理工具的选择 |
3.2 利用VB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 |
3.2.1 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方式 |
3.2.2 OLE技术 |
3.2.3 SolidWorks的API类层次结构 |
3.3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想 |
3.3.1 系统开发要求 |
3.3.2 二次开发的总体思想 |
3.4 系统开发的方法 |
3.4.1 数据库开发的关键技术 |
3.4.2 自定义属性 |
3.4.3 零件三维模型实时预览 |
3.4.4 选择和遍历技术及配合关系的实现 |
3.4.5 创建SolidWorks菜单插件 |
3.5 小结 |
4 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参数化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的结构 |
4.2 系统界面的设计 |
4.2.1 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 |
4.2.2 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 |
4.3 零件参数化设计模块的设计 |
4.3.1 引用对象库 |
4.3.2 定义零件的尺寸变量 |
4.3.3 输出盘的参数化设计程序 |
4.4 文件浏览模块的设计 |
4.5 无级变速器设计计算模块的设计 |
4.6 数据库管理模块的设计 |
4.7 装配模块的设计 |
4.8 帮助模块的设计 |
4.9 插件程序的设计 |
4.9.1 插件程序的开发 |
4.9.2 加载菜单插件 |
4.10 小结 |
5 系统运行过程及基于COSMOSWorks的有限元分析 |
5.1 支撑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平台 |
5.2 系统运行举例 |
5.2.1 输出盘参数化设计举例 |
5.2.2 其他零件参数化设计举例 |
5.2.3 齿轮零件的建模 |
5.2.4 三维装配实例及对装配方法的探讨 |
5.3 基于COSMOSWorks的无级变速器行星锥盘传动组件有限元分析 |
5.4 小结 |
6 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行星锥盘传动组件的热分析 |
6.1 引言 |
6.2 行星锥盘传动组件的理论热分析 |
6.2.1 接触区椭圆长短轴半径的计算 |
6.2.2 节点偏移量和力极距的计算 |
6.2.3 摩擦传动效率的计算 |
6.3 ANSYS10.0中热分析的有限元算法及相关理论 |
6.3.1 ANSYS的热分析及藕合场种类 |
6.3.2 传热学基本理论 |
6.3.3 瞬态热分析有限元法 |
6.3.4 摩擦生热在ANSYS10.0中的计算方法 |
6.4 行星锥盘传动组件的热分析 |
6.5 模型分析结果 |
6.6 小结 |
7 结论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的方法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流数值模拟及其计算方法与软件 |
1.1.1 水流数值模拟的数值方法 |
1.1.2 水流数值模拟软件 |
1.2 水流数值模拟结果后处理 |
1.3 河流冰塞水流数值模拟结果后处理 |
1.3.1 河流冰塞问题 |
1.3.2 河流冰塞水流数值模拟进展 |
1.3.3 河流冰塞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 |
1.4 现有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的软件及优缺点 |
1.5 Surfer软件 |
1.5.1 Surfer软件概述 |
1.5.2 Surfer软件的结构特点 |
1.5.3 Surfer软件的主要功能 |
1.5.4 Surfer软件的二次开发 |
1.5.5 Surfer软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
1.6 研究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7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基于Surfer软件的主要技术方法 |
2.1 网格化数据文件 |
2.1.1 创建一个XYZ数据文件 |
2.1.2 数据文件插值 |
2.2 网格化方法 |
2.2.1 Kriging法 |
2.2.2 函数方法网格化文件 |
2.3 白化文件的编辑和使用 |
2.3.1 白化文件的生成 |
2.3.2 白化文件的修改 |
2.4 图形的绘制 |
2.4.1 等值线图 |
2.4.2 基面图 |
2.4.3 线框图 |
2.4.4 矢量图 |
2.4.5 张贴图和分类张贴图 |
2.4.6 横断面图 |
2.4.7 底图 |
2.5 综合制图与图形整饰 |
2.5.1 三维图形的旋转 |
2.5.2 图形的覆盖 |
2.5.3 上下堆叠图形 |
2.5.4 数字化方法 |
2.5.5 图形的输出 |
2.6 Surfer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 |
2.6.1 在[.GRD]文件中计算给定位置(X,Y)处的Z值 |
2.6.2 计算包含在等高线间的区域面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urfer软件在河流冰塞研究中的应用 |
3.1 具有冰盖的弯道水流速度场模拟 |
3.2 水内冰冰花上浮率的三维数值分析 |
3.2.1 计算情况概述 |
3.2.2 绘图方法介绍 |
3.2.3 结论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B对Surfer软件二次开发实现水流数值模拟结果可视化 |
4.1 用VB对Surfer软件二次开发的基本原理 |
4.2 Surfer软件的Automation技术 |
4.2.1 自动化对象 |
4.2.2 Surfer自动化对象的方法和属性 |
4.3 网格化数据文件 |
4.3.1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4.3.2 利用Surfer软件自动化批量网格化文件 |
4.3.3 利用Surfer软件自动化控制网格间隔 |
4.4 白化文件的自动生成和批量修改 |
4.4.1 利用Surfer软件自动化生成白化文件 |
4.4.2 利用Surfer自动化一次性替换白化值 |
4.5 图形属性的设置和修改 |
4.6 图形的输出与自动显示 |
4.7 图形的绘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B调用Surfer软件实现水流数值模拟结果可视化的应用 |
5.1 用VB和Surfer软件实现河流冰塞多种图形的绘制 |
5.1.1 图形的自动生成与显示 |
5.1.2 用combo控件在一个接口界面上做出多种类型的图形 |
5.2 用VB和Surfer软件模拟非定常速度场 |
5.2.1 概述 |
5.2.2 图形的自动生成和显示 |
5.2.3 调控Surfer软件动态演示图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冲压标准模架库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冲压模具企业技术现状 |
1.2 模具标准件库的研究现状 |
1.3 参数化设计的概述 |
1.3.1 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
1.3.2 参数化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
1.4 本课题的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据库基础数据的处理 |
2.1 数据库建立的总体方案 |
2.2 开发平台的参数设置 |
2.3 冲压模架库程序设计数据的确定 |
2.3.1 冲压模架的数据采集的程序介绍 |
2.3.2 冲压模架的组成及参数的实现 |
2.3.3 上模座参数及C语言的实现 |
2.3.4 下模座参数及C语言的实现 |
2.3.5 导柱参数及C语言的实现 |
2.3.6 导套参数及C语言的实现 |
2.4 冲压模架程序中数据的初始化 |
2.4.1 冲压模架程序中的变量选择 |
2.4.2 冲压模架库数据的录入 |
2.5 冲压模架库数据的检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冲压模架库程序的设计 |
3.1 建立冲压模架库程序的流程图 |
3.2 冲压模架库的编写消息文件 |
3.3 冲压模架库程序菜单的设计 |
3.3.1 冲压模架库的Pro/TOOLKIT的C函数 |
3.3.2 Pro/E中添加冲压模架库菜单的实现 |
3.4 Pro/TOOLKIT中UI对话框的设计 |
3.4.1 关于模架的对话框 |
3.4.2 冲压模架选择对话框 |
3.4.3 冲压模架示例图片显示对话框 |
3.5 冲压模架所用全局变量的定义及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压模架库建立自定义函数的确定 |
4.1 冲压模架库的显示消息函数 |
4.2 冲压模架库的复制文件函数 |
4.3 冲压模架库的清除编辑框内容函数 |
4.4 为冲压模架库的编辑框设置内容函数 |
4.5 冲压模架库获得路径的函数 |
4.6 冲压模架库的字符替换函数 |
4.7 冲压模架库的菜单动作函数 |
4.8 冲压模架库的示例图片显示对话框函数 |
4.9 冲压模架库处理用户选择的函数 |
4.10 冲压模架库的更新尺寸函数 |
4.11 冲压模架库的重生函数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四类标准模架库的开发及应用 |
5.1 后导柱模架的创建 |
5.1.1 上模座的创建 |
5.1.2 下模座的创建 |
5.1.3 导柱的创建 |
5.1.4 导套的创建 |
5.1.5 装配图的装配 |
5.2 其它模架的创建 |
5.2.1 中间导柱模架的创建界面 |
5.2.2 对角导柱模架的创建界面 |
5.2.3 四导柱模架的创建界面 |
5.3 冲压模架库安装包的开发 |
5.3.1 冲压模架安装包的制作程序 |
5.3.2 冲压模架安装包中添加文件和文件夹引用 |
5.3.3 冲压模架安装包的设置部分 |
5.3.4 冲压模架安装包中屏幕部分 |
5.3.5 冲压模架安装包制作的其它部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SolidWorks的标准件参数化模型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AD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1.1 产品设计创新与CAD技术 |
1.1.2 CAD的发展现状 |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标准件库发展现状 |
1.2.3 课题的意义 |
1.2.4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SOLIDWORKS和SOLIDWORKS API |
2.1 总体介绍 |
2.2 SOLIDWORKS功能介绍 |
2.2.1 零件设计 |
2.2.2 曲面设计 |
2.2.3 钣金设计 |
2.2.4 装配设计 |
2.2.5 数据交换接口和二维设计系统 |
2.3 SOLIDWORKS应用程序开发接口 |
2.3.1 SolidWorks API二次开发中的术语 |
2.4 SOLIDWORKS API对象概述 |
2.5 SOLIDWORKS API变量类型定义及对象语法 |
2.5.1 SolidWorks API变量类型定义 |
2.5.2 VB对象的语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立标准件库的原理 |
3.1 开发语言 |
3.1.1 delphi |
3.1.2 visual c++ 6.0 |
3.1.3 Visual Basic 6.0 |
3.1.4 Visual Basic.net |
3.2 标准件应用程序开发技术 |
3.2.1 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设计 |
3.2.2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技术 |
3.2.3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技术 |
3.2.4 ActiveX对象技术 |
3.2.5 尺寸驱动原理 |
3.2.6 数据库技术 |
3.2.7 使用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技术 |
3.2.8 使用ADO对象访问数据库技术 |
3.3 标准件应用程序开发流程 |
3.3.1 标准件建模并记录宏程序 |
3.3.2 确定标准件的主要结构尺寸 |
3.3.3 修改宏程序中标准件的主要结构尺寸为变量 |
3.3.4 设计标准件应用程序界面 |
3.3.5 如何在solidworks界面中执行应用程序 |
3.4 建立轴承标准件库 |
3.4.1 分析结构特征,建立轴承实体模型 |
3.4.2 建立轴承库 |
3.4.3 关键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冲模导柱模架标准件参数化设计 |
4.1 冷冲模导柱模架标准件的参数化设计 |
4.1.1 冷冲模的结构 |
4.1.2 对角导柱模架标准件设计流程 |
4.2 零件添加自定义属性程序设计原理 |
4.2.1 零件自定义属性程序设计的必要性 |
4.2.2 零件自定义属性程序设计的思路 |
4.2.3 关键程序代码 |
4.2.4 给模架标准件之下模座添加自定义属性 |
4.3 SOLIDWORKS自动装配原理 |
4.3.1 装配的概念 |
4.3.2 装配几何约束的表达 |
4.3.3 三维实体的几何变换 |
4.3.4 SolidWorks API中的自动装配流程 |
4.3.5 程序运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标准件资源管理系统 |
5.1 标准件类型和具体尺寸选择 |
5.2 建立标准件应用程序操作界面相关技术 |
5.2.1 在列表框控件(ListBox)中添加项目 |
5.2.2 在组合框控件(ComboBox)中添加项目 |
5.2.3 用图片框控件(picturebox)显示参数化的标准件三维图形 |
5.2.4 窗口与窗口之间的连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面向对象的图示化供配电智能CAD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CAD 技术概述 |
1.1.1 CAD 技术的发展 |
1.1.2 传统CAD 技术的不足和智能CAD 技术的发展 |
1.2 供配电系统设计概述 |
1.2.1 供配电系统组成 |
1.2.2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内容 |
1.2.3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要求 |
1.3 供配电CAD 概述 |
1.3.1 供配电CAD 的特点 |
1.3.2 现有供配电CAD 系统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2章 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和特点 |
2.1 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
2.1.1 用需要计算法进行负荷计算 |
2.1.2 无功补偿 |
2.2 变电所的选址定容 |
2.2.1 变电所的位置选择 |
2.2.2 变电所变压器选择 |
2.3 供配电线路设计 |
2.3.1 线路类型选择 |
2.3.2 接线方式选择 |
2.3.3 线路截面的选择 |
2.4 技术经济比较 |
2.4.1 技术指标内容 |
2.4.2 经济计算内容 |
2.4.3 技术经济比较与方案确定 |
2.5 供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特点 |
第3章 供配电系统的拓扑描述与分析模型 |
3.1 供配电系统的拓扑模型 |
3.1.1 节点和支路编号方法 |
3.1.2 拓扑模型的形成 |
3.2 供配电系统的分析模型 |
3.2.1 基准值的选取 |
3.2.2 标幺值阻抗计算 |
3.3 供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
3.3.1 潮流计算模型 |
3.3.2 前推回代过程 |
3.4 供配电系统三相短路计算 |
3.4.1 基于相关矩阵求转移阻抗 |
3.4.2 三相短路计算 |
3.5 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4章 供配电 CAD 图形平台的开发 |
4.1 图形平台开发途径的选择 |
4.2 用VB 对 AutoCAD 进行二次开发 |
4.2.1 AutoCAD 对象模型 |
4.2.2 VB 与AutoCAD 的连接 |
4.2.3 用VB 创建新的下拉菜单和工具栏 |
4.3 用VB 对 AutoCAD 进行电气定制 |
4.3.1 创建电气图元库 |
4.3.2 创建电气元件下拉菜单和工具栏 |
4.4 电气绘图中AutoCAD 与数据库的动态链结 |
第5章 供配电 CAD 系统的智能建模与设计 |
5.1 供配电CAD 系统中的面向对象技术 |
5.1.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5.1.2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建模 |
5.1.3 供配电系统的对象类库设计 |
5.1.4 供配电系统对象之间的关系 |
5.2 供配电CAD 专家系统 |
5.2.1 专家系统简介 |
5.2.2 供配电CAD 专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5.2.3 供配电CAD 专家系统的知识 |
5.2.4 供配电CAD 专家系统推理机 |
5.3 主要计算分析功能模块设计 |
5.3.1 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模块 |
5.3.2 总变电所选址模块 |
5.3.3 导线截面选择校验模块 |
5.3.4 变压器选择模块 |
5.3.5 电网计算模块 |
5.4 供配电智能CAD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5.4.1 Access 数据库的开发方法 |
5.4.2 数据表设计 |
5.4.3 从数据库中生成报表 |
5.5 系统运行实例分析 |
5.5.1 系统运行环境 |
5.5.2 实例运行 |
5.5.3 运行结果分析 |
结论 |
1 总结 |
2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用VB设计应用程序中的“文件”菜单(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VB语言设计气象应用软件编程技巧[A]. 张新宜,周晓宇. S8 大气探测与仪器新技术、新方法, 2012
- [2]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载货车车架参数化建模和自由度耦合系统开发[D]. 王友刚. 山东理工大学, 2010(12)
- [3]寒区公路路线CAD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赵德龙. 黑龙江大学, 2009(S1)
- [4]基于事例的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及标准化[D]. 邵晨. 北京化工大学, 2009(S1)
- [5]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和热场分析[D]. 程伟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
- [6]水流数值模拟后处理的方法与实现[D]. 赵慧敏.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
- [7]基于Pro/Engineer的三维冲压标准模架库的开发[D]. 黄素霞. 燕山大学, 2007(03)
- [8]用VB开发SolidWorks的一种简单方法[J]. 朱成实,鲍艳秋,吴琼,曾祥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10)
- [9]基于SolidWorks的标准件参数化模型库研究[D]. 赵仕元.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10]面向对象的图示化供配电智能CAD系统研究[D]. 唐述灿. 湖南大学, 2006(06)
标签:solidworks论文; 机械设计软件论文; 参数化设计论文; 标准件论文; cad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