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抽检结果公示

电话抽检结果公示

一、电话机抽样检查结果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玲[1](2020)在《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新政权开始接管上海,接管上海旧广播电台即属接管工作之一。上海人民政府通过对不同性质的广播电台采用不同的接管办法,顺利地完成了上海电台新旧性质的转换。其中原上海公营电台被没收,大部分私营电台依旧存在,私营电台的广播内容较之前却有所变化,教育与服务节目需占一定的比例,以配合国家建设等宣传。由于私营电台的商业性质,其经营管理与政府的管制标准存在差距。因此,出于巩固新政权的需要,政府开始有步骤地对私营电台进行改造,首先组织成立具有公私合营性质的联合广播公司;其次,上海人民电台对具有私营性质的联合广播公司进行收购,上海的电台由此改造完成。随着对电台管制步骤的推进,广播节目发生变化,沪剧播音时间随着私营电台的减少和广播周率的合并逐渐下降;另外,为配合社会主义的宣传,沪剧播音剧目中现代戏有所增多。所有电台改造完成后,上海的电台进入国营化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广播电台的管理。广播工作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尤其在大跃进时期、“文革”前夕和“文革”期间,广播电台的政治色彩浓厚。沪剧播音节目也不例外,现代戏占主导地位,经典传统剧目或被积压,或被禁止播出。在“文革”前夕,诸多经典剧目甚至被归入“坏”节目行列,直接限制了沪剧题材的多样化发展,节目驱于单一,广播艺术呈现僵化的特点。在新时期,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广播工作的调整,促进了广播节目的开放。沪剧新剧目的创作、旧剧目的开放以及沪剧新人的培养,为沪剧播音提供了剧目与人才,广播电台亦为沪剧本身及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沪剧播音繁荣景象的背后,由于受到电视媒体、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及听众收听爱好的变化等影响,沪剧播音开始出现了危机。新时期下,沪剧播音出现生机与危机并存的局面。

俞灵灵[2](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冷冰冰[3](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张娣[4](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蒋向勇[5](2014)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省力原则,又称经济原则,是驱动和指导人类语言行为的一条基本法则。经济原则在语言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缩略语的大量使用。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研究经历了从修辞学到词汇学的转变。即便在词汇学领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在其界定和分类上徘徊不前。后来虽然有学者从经济省力的角度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进行了研究,但他们主要从言者角度去讨论省力,而且基本上忽视了缩略语经济性所导致的理据性的磨蚀。另有一些学者对缩略语的构造理据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构造原则,但构造汉语缩略语最为明显的取首原则却被忽视,并且遗憾的是,这些构造原则均是以描述为主,缺乏合理的解释。此外,一些学者还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法功能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但他们只关注缩略语生成前后词性的转变,而完全忽视其意义上的变化,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更是少有学者探讨。尽管学者们承认现代汉语缩略语的意义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但并无学者专门就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进行过研究。至于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更是仅有部分学者零星地进行过探讨。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研究语言不能脱离人类认知这一重要决定因素的影响,将缩略语视作独立于人类认知之外的纯粹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注定难以深入。鉴于过往研究的不足,我们认为有必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深入地研究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语义建构以及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我们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以及概念隐喻理论,采取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数据分析论证的方法来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实用缩略语词典》、《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以及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服》为代表的主流报纸。通过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语料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确立现代汉语缩略语的构造原则,并挖掘各种构造原则背后的认知理据;分析不同类型汉语缩略语的意义建构过程,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的认知参照活动模式加以验证;探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方式,发掘其语义拓展背后的认知机制。我们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语义建构及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理据部分,我们主要从宏观的语用和认知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了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和认知转喻理据。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部分主要揭示其生成的简缩法则、借形缩略语的经济理据以及缩略语经济性和理据性的竞争。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转喻理据部分,我们进一步探讨了缩略语是基于什么样的认知机制来实现经济省力的。此外,我们还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构造原则及其认知理据。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部分则揭示了缩合式缩略语、拼缀式缩略语和节略式缩略语基本意义的不同建构方式,并进一步探讨了现代汉语缩略语转喻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建构过程及其认知机制。在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的语义拓展部分,我们基于对缩略语语料的分析,详细研究了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语义拓展的方式及影响其语义拓展的认知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汉语缩略语在转喻认知和隐喻认知交互作用下的复杂语义的拓展过程。通过对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理据、语义建构以及生成之后语义拓展的研究,我们主要有以下发现:1.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是基于转喻认知的有理据性行为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汉语缩略语生成的理据是经济省力。但经济性不能单方面从缩略语创造者的角度去考虑,而是要兼顾理解者的方便,实现双方共同的经济性。此外,经济性必然会带来理据性的磨蚀,因此缩略语生成时在满足经济性条件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使其语义透明,理据性强。从宏观的认知角度来看,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是“部分的语言形式代替完整的语言形式”的概念转喻。正是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认知才使得我们可以用缩略语来代替原式,实现表达上的经济。从微观的认知角度来看,汉语缩略语的构造理据同样是概念转喻。汉语缩略语构造时的取首原则其实是一种位置突显。从认知的角度看,首先,居首的位置常常是最为重要、最容易引起注意和最容易记忆的;其次,首字处于突显位置,在还原时易于联想记忆、扩展激活,具有更好的启动效应。缩略语构造时的语义显豁原则其实是一种语义突显,保留意义显豁的成分可以增强语义透明度,方便解读者理解。避歧原则可以被视为一种词形突显,按避歧原则生成的缩略语相对容易激活,还原时所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对较少。缩略语构造的取首原则、语义显豁原则和避歧原则,其实质都是一种突显,都是将最为突显的部分保留,以这一突显的“部分”去代替“整体”。2.现代汉语缩略语基于概念整合和概念转喻来完成语义建构汉语缩合式缩略语和拼缀式缩略语诞生之初对于人们而言往往是新词语,因此它们的语义建构是由缩略语解构的语素充当认知参照点,激活相关词汇概念进行概念整合的结果。整合的结果还可能发生进一步的整合,从而实现缩略语隐喻意义的建构,也可能充当认知参照点实现缩略语转喻意义的建构。节略式缩略语因其保留下来的往往是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单位或者是单音节的语素,无法进行概念整合,因此其语义建构是一个以高度突显的缩略语为参照点,引导通达其原式的推理还原过程。语境在缩略语的语义建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提示和限制作用。3.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之后还会通过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来实现其语义拓展对认知经济性的追求促使人们基于现有的缩略语,不断拓展其语义。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是汉语缩略语语义拓展背后的认知机制。相对于隐喻拓展而言,汉语缩略语语义的转喻拓展更多,这印证了认知语言学派关于转喻是更为基本的意义拓展方式的主张。此外,在缩略语的语义拓展过程中转喻和隐喻常常交织在一起,既有基于转喻的隐喻拓展,也有基于隐喻的转喻拓展,体现了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关系。从认知的角度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进行研究,有助于发现隐藏于其生成、语义建构和语义拓展背后的认知规律,拓宽了其研究范围;我们的研究还丰富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并可以为今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以为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翻译、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相关词典的编撰提供参考。现代汉语缩略语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尽管我们努力做到系统的研究,但难免挂一漏万。此外,我们采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缩略语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性,我们的结论有待今后进一步的验证。

王闪闪[6](2014)在《我国自主品牌网站(英文版)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跨文化传播和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国外众多品牌通过网络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其中品牌网站中文版是其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相应地,我国自主品牌要想真正走出去,为国外用户知晓和认可,就必须利用好网络这个重要渠道建立并完善自主品牌网站英文版必要而迫切目前,关于品牌网站的研究以行业类和个案类居多,比如对汽车行业品牌网站的研究,对中国石油集团品牌网站的研究等等,而对自主品牌网站英文版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对品牌网站英文版进行了详细研究,并试图提出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本文在对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企业网站和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自主品牌对外传播进行分析后,以定量的方式对品牌网站英文版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品牌网站英文版存在的问题本文共抽取家电酒类汽车服装食品袜子/纺织品乳业饮品鞋业医药家具制造/木制品和日化等12个行业,46个自主品牌,从网站英文版拥有率网站与企业契合度及整体信息架构指标网站信息指标网站互动指标网站特色指标和企业英文版网站获取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样本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品牌网站建设情况,本文还选取海尔波司登网站英文版及可口可乐优衣库网站中文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品牌网站英文版的发展对策

刘永涛[7](2011)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是构成设计学的三大主干。在当代中国,设计批评的发展对于设计艺术教育、实践、产业发展和设计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设计学的内涵、范畴、理念以及设计产业发展、教育实践的融合、冲突、更新、发展与变革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集中和突出。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视野,对中国当代设计和设计批评现状、思潮以及重大批评事件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对其中体现的特征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为促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本文在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对当代设计以及设计批评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立足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制约设计和设计批评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中共十四大、高校大规模扩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对中国设计产生深刻影响的时间节点为标志,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界定,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分析了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本文重点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归纳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一些重要思潮,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以及“为中国而设计”等命题体现了设计批评的民族情怀;由奢侈包装、建筑设计、装帧设计等引发的设计批评,体现了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设计师及其广告创意能力也引发了广泛批评;关于“工艺美术”论辩,对数字设计以及智能设计的关注,体现出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其次,对关于北京西客站、国家大剧院、奥运“鸟巢”、奥运标志设计、央视新大楼、上海世博会的批评等中国当代重大设计批评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总结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本文围绕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以及怎样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产品智能化等六个方面对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如矛盾分析原则、适宜性原则、民族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伦理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未来性原则等等。最后,对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等渠道路径,从批评家、设计师、民众和主流媒体、互联网、展会、国际话语能力以及理论研究、教学改革等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尤其是根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推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发展,更需要我们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陈静玲[8](2011)在《集聚效应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文中指出中国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培育了大量的优秀民营企业,而这些民营企业则分布于中国东部众多中小城市的县域和乡镇之中。随着这些民营企业的迅速成长,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平台已逐渐不能支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于是部分民营企业开始考虑将其总部搬到大城市去。尽管如此,很多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总部选址的意愿并不强烈。从而,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如何进行总部选址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不论是企业总部选址的理论研究,还是产业集群的理论探讨,都没有能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解答。因此,本文试图引入产业集群集聚度理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迁移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来分析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如何进行总部选址,挖掘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及其集聚度的高低对民营企业总部选址决策的影响,从而对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的总部选址决策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初步构建了关于集聚效应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理论抽样选取了侨兴集团、百得集团和新南方电器等三家典型产业集群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进行案例研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采取内容分析、资料编码和模型匹配分析等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运用多重数据间的三角验证等方法保证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其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研究命题,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最后获得以下几点结论:第一,集群集聚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集群中民营企业的总部选址决策。第二,集聚企业间的生态依赖性、制度依赖性和空间依赖性与产业集群的内集聚度越高,集群中的民营企业就越倾向于将总部留在产业集群中,反之则相反。第三,产业集聚效应的资源获取比较优势、集群创新比较优势和市场效率比较优势与产业集群的外集聚度越高,则集群中的民营企业就越倾向于将总部留在产业集群中,反之则相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最终的选址决策必须考虑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影响。这也映射了中国众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对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总部选址规律的认识,本文的研究结论既能够为民营企业总部选址决策提供理论指引,也能够为中国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建议。

洪凯[9](2006)在《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技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明确阐述了创新的现时代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每一种类型的创新都是对传统的挑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变革。创造者的科学思维对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创新,就需要有创造力,创新思维则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把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设计技巧结合起来并应用到科学实践和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能使创新工作取得更高的效率,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文章在思维的规律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总结和探索,并就创新思维的特征和原则以及它对创新设计的辅助作用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就创新设计技法也作了一定的归纳和演绎。创新思维有利于促进设计技术和方法的改进与提高是本文所阐述的主旨。设计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创造的特性也是设计的特性。基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的设计将不囿于传统的设计框架。创新最终体现为一定的社会价值,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价值,这些特性与工程设计的特性是完全一致的。文章结合大量创新设计案例阐述了创新思维对提高设计活动创新性的指导意义,并利用现代设计工具软件(Solidworks)就一个概念产品(水上自行车)的建模设计过程,体现了创新思维和设计技法对创新实践的支持作用。

王征[10](2006)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通过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和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如何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政策建议。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论文共分7章,逻辑体系如下:第一章首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特征、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分析了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等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紧密相关的国际规则。第三章是理论模型分析部分,通过产业保护模型、供应曲线保护模型和需求曲线保护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对欧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鉴于欧盟是一个国家联合体,既有整体对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又有内部之间需要协调消除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进行了单独分析。第五章对美国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分析,同样也选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分析。由于这两个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具针对性,因此主要对其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分析。第六章主要分析中国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情况,结合了大量数据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和产业受到的影响具体分析。在深入剖析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第七章结合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和受到国外问题产品影响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建立该体系提出建议。

二、电话机抽样检查结果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话机抽样检查结果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理论方法与史料来源
    四、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接管与改造时期的沪剧播音(1949-1953)
    第一节 上海旧广播电台被接管前后
        一、政府对旧广播电台的接管办法
        二、旧广播电台被接管后的播音情况
    第二节 私营电台改造时期的沪剧播音
        一、从私营到公私合营时期
        二、私营电台改造完成之际
    小结
第二章 政治运动频繁时期的沪剧播音(1954-1976)
    第一节 上海电台国营化初期的沪剧播音
        一、广播工作的改进与沪剧播音
        二、沪剧播音的回升
    第二节 大跃进与调整时期的沪剧播音
        一、广播大跃进与沪剧播音
        二、广播工作的调整与沪剧播音
    第三节 “文革”前夕及“文革”期间的沪剧播音
        一、“文革”前夕沪剧播音革命化
        二、“文革”时期的沪剧播音
    小结
第三章 市场化时期的沪剧播音(1977-1990)
    第一节 广播电台节目调整与改革
        一、广播节目的改观
        二、综合文艺节目的创办
    第二节 沪剧播音与听众反映
        一、沪剧播音剧目变化
        二、沪剧播音新人辈出
        三、听众收听爱好的变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缘起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2.1.1 不再囿于时空
        2.1.2 集个性化数据
        2.1.3 具有聚合效应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2.2.1 表现形式迥异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3.1.2 以案由为参数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4.2.1 是否为前提
        4.2.2 标准之厘定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5.1.1 填补一般条款
        5.1.2 明晰认定标准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5.2.1 严格适用程序
        5.2.2 加强说理论证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5.3.1 提升审判级别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5.3.3 建立案例族谱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目次
作者简介

(3)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界定及分类研究
        2.1.1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界定研究
        2.1.2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分类研究
        2.1.3 本研究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界定
        2.1.3.1 汉语缩略语和简称是部分重合关系
        2.1.3.2 汉语缩略语不包含数字统括语
        2.1.3.3 汉语缩略语不包括字母词
        2.1.3.4 汉语缩略语不包括合音词
        2.1.4 本研究对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分类
        2.1.4.1 缩合式缩略语
        2.1.4.2 拼缀式缩略语
        2.1.4.3 节略式缩略语
    2.2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生成理据研究
        2.2.1 汉语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研究
        2.2.2 汉语缩略语生成的构造原则研究
    2.3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属性和语法功能研究
        2.3.1 汉语缩略语的属性研究
        2.3.2 汉语缩略语的语法功能研究
    2.4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研究
    2.5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概念隐喻理论
        3.1.1 概念隐喻的运作方式
        3.1.2 隐喻作为意义拓展的重要手段
    3.2 概念转喻理论
        3.2.1 概念转喻的运作方式
        3.2.1.1 整体ICM和部分之间的互相转指
        3.2.1.2 整体ICM内部分之间的互相转指
        3.2.2 转喻作为一种认知参照现象
        3.2.3 转喻作为词义拓展的重要机制
    3.3 概念整合理论
        3.3.1 概念整合理论的运作方式
        3.3.2 概念整合作为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
    3.4 本研究中的理论框架
第四章 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的认知理据
    4.1 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
        4.1.1 缩略语生成的简缩法则
        4.1.2 借形缩略语生成的经济理据
        4.1.3 缩略语的经济性导致理据性的磨蚀
    4.2 缩略语生成的认知转喻理据
        4.2.1 语言本身基于形式转指概念
        4.2.2 语言形式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
    4.3 缩略语的构造理据
        4.3.1 取首原则及其认知理据
        4.3.1.1 缩略语构造的取首原则
        4.3.1.2 取首原则的认知理据
        4.3.2 语义显豁原则及其认知理据
        4.3.2.1 缩略语构造的语义显豁原则
        4.3.2.2 语义显豁原则的认知转喻理据
        4.3.3 避歧原则及其认知理据
        4.3.3.1 缩略语构造的避歧原则
        4.3.3.2 避歧原则的认知理据
    4.4 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1 缩合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1.1 截搭型概念整合
        5.1.1.1 “一对一”式概念整合
        5.1.1.2 “一对多”式概念整合
        5.1.2 截搭型概念整合基础上的糅合型整合
        5.1.3 截搭型概念整合基础上的认知参照模式
    5.2 拼缀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2.1 截搭型整合
        5.2.2 截搭型概念整合基础上的糅合型整合
    5.3 节略式缩略语的语义建构
        5.3.1 简单认知参照模式下的语义建构
        5.3.2 复杂认知参照模式下的语义建构
    5.4 汉语缩略语语义建构的本质
        5.4.1 认知参照模式和概念整合互为基础
        5.4.2 整合与分解的辩证统一
    5.5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汉语缩略语生成后的语义拓展
    6.1 基于概念转喻的语义拓展
        6.1.1 范畴典型成员转指范畴
        6.1.2 范畴转指范畴成员
        6.1.3 同一ICM内相邻概念之间的转指
        6.1.4 动作与语义角色之问的互相转指
        6.1.4.1 语义角色转指动作
        6.1.4.2 动作转指语义角色
        6.1.5 范畴属性转指范畴
        6.1.6 范畴转指范畴属性
    6.2 基于概念隐喻的汉语缩略语语义拓展
        6.2.1 基于相似性隐喻的缩略语语义拓展
        6.2.2 基于创造相似性隐喻的缩略语语义拓展
    6.3 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下的缩略语语义拓展
        6.3.1 转喻义基础上的隐喻拓展
        6.3.2 隐喻义基础上的转喻拓展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我国自主品牌网站(英文版)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2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企业网站
    2.1 用户体验
    2.2 企业网站
3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自主品牌对外传播
    3.1 跨文化传播
    3.2 自主品牌对外传播的意义
    3.3 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
4 互联网时代品牌网站英文版研究及问题提出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结论
    4.3 研究对比分析
    4.4 品牌网站英文版存在的问题
5 国内外知名品牌网站对比及品牌网站发展对策
    5.1 国内知名品牌英文版网站分析——以海尔波司登为例
    5.2 国外知名品牌中文版网站分析——以可口可乐优衣库为例
    5.3 品牌网站英文版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 入选“年度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 500 强”企业全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附件 2 2013(第 19 届)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
附件 3 2013 年入选“世界品牌500 强”榜单的中国自主品牌

(7)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
        1.3.1 当代设计
        1.3.2 设计批评
第2章 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
    2.1 政治环境: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
    2.2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与消费社会趋向
    2.3 文化环境:乡土式微与文化软实力命题
    2.4 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进绿色设计
第3章 理想与现实的抵牾:从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看设计批评的价值
    3.1 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的梳理与反思
        3.1.1 1980——1992年的设计:回顾与思考
        3.1.2 1993——1999年的设计:共识背后的反思
        3.1.3 新世纪以来的设计:创造与自觉
    3.2 中国当代设计发展与设计批评
        3.2.1 当代设计发展和设计批评的关系
        3.2.2 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其特征规律
    4.1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概述
    4.2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
        4.2.1 "中国制造"和民族设计成为关键词
        4.2.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4.2.1.2 "为中国而设计"的民族情怀
        4.2.2 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
        4.2.2.1 由奢侈包装引发的批评
        4.2.2.2 由建筑设计引发的批评
        4.2.2.3 由装帧设计引发的批评
        4.2.3 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
        4.2.3.1 设计教育:跨越的逻辑与悖论
        4.2.3.2 关于设计大展乱象的批评
        4.2.4 对设计师及创意能力的广泛批评
        4.2.5 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
        4.2.5.1 "工艺美术"论辩——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史的浓墨重彩
        4.2.5.2 批评的敏感:从数字设计到智能设计
    4.3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中的重大事件
        4.3.1 关于北京西客站的批评
        4.3.2 关于国家大剧院的批评
        4.3.3 关于奥运"鸟巢"的批评
        4.3.4 关于北京奥运设计的批评
        4.3.5 关于央视新大楼的批评
        4.3.6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设计批评
    4.4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
        4.4.1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
        4.4.2 受重大设计项目驱动
        4.4.3 专业批评作用日益凸现
        4.4.4 公众批评的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4.4.5 文化自觉意识逐步树立
第5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及反思
    5.1 批评无为
        5.1.1 缺位的批评
        5.1.2 逐利的批评
        5.1.3 精神贫血的批评
        5.1.4 理论旅行的批评
        5.1.5 缺乏理想的批评
    5.2 标准模糊
        5.2.1 标准缺失——设计批评何以可能
        5.2.2 生产环节预设标准的制约
        5.2.3 科技进步使分工越来越细
        5.2.4 人人都有评价权力的悖论
        5.2.5 设计批评学术规范的不确定
    5.3 渠道不畅
        5.3.1 集团批评背后的利益博弈
        5.3.2 主流渠道的匮乏和网络渠道的无序
    5.4 教育欠缺
        5.4.1 教育理念的问题
        5.4.2 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5.5 体制问题
        5.5.1 缺乏批评的表达和接受机制
        5.5.2 缺乏批评的监管和仲裁机制
        5.5.3 缺乏识别文化侵略的抵制机制
第6章 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
    6.1 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
        6.1.1 产品智能化
        6.1.2 分工精细化
        6.1.3 设计人性化
        6.1.4 发展多样化
        6.1.5 需求理性化
        6.1.6 设计民主化
    6.2 设计批评要发挥什么功能
        6.2.1 如何描述
        6.2.2 如何判断
        6.2.3 如何鉴赏
        6.2.4 如何批判
        6.2.5 如何预测
        6.2.6 如何引领
    6.3 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
        6.3.1 矛盾分析原则
        6.3.2 适宜性原则
        6.3.3 民族性原则
        6.3.4 时代性原则
        6.3.5 审美性原则
        6.3.6 科学性原则
        6.3.7 功能性原则
        6.3.8 伦理性原则
        6.3.9 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
        6.3.10 前瞻性原则
第7章 关于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的思考
    7.1 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
        7.1.1 增强批评家的批判性思维
        7.1.2 增强设计师的自律
        7.1.3 培育民众的审美和批评意识
    7.2 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
        7.2.1 强化主流媒体平台
        7.2.2 重视互联网的日常政治学意义
        7.2.3 塑造基于国情的展会渠道
        7.2.4 增强国际话语能力
    7.3 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
        7.3.1 构建设计批评学
        7.3.2 加强理论研究
        7.3.3 深化教学改革
    7.4 促进设计批评的文化自觉
        7.4.1 各美其美: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
        7.4.2 美人之美: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
        7.4.3 美美与共: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8)集聚效应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1.3 研究问题的确定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企业总部
        1.2.2 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
        1.2.3 集聚效应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的研究概况
        2.1.1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2.1.2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2.2 产业集群集聚度与总部选址
        2.2.1 产业关联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产业集中度
    2.3 产业集群区位竞争优势的理论解释
        2.3.1 钻石模型理论
        2.3.2 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2.3.3 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
        2.3.4 产业集聚的范围经济
    2.4 企业迁移理论与总部选址
        2.4.1 新古典区位理论
        2.4.2 路径依赖与空间锁定
        2.4.3 决策行为理论
        2.4.4 企业总部选址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的成长及总部选址
    3.1 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的成长分析
        3.1.1 中国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
        3.1.2 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的成长
    3.2 产业集群特征的影响
        3.2.1 空间集聚特征的影响
        3.2.2 专业化与合作网络特征的影响
        3.2.3 社会文化特征的影响
    3.3 产业集聚效应为民营企业创造优势
        3.3.1 成本优势
        3.3.2 资源优势
        3.3.3 区域品牌优势
    3.4 生命周期理论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
        3.4.1 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区位选择
        3.4.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下民营企业区位选择
        3.4.3 民营企业成长阶段与总部选址决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
    4.1 产业集群集聚度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的分析
        4.1.1 产业集群层次结构
        4.1.2 产业集群的内集聚度与外集聚度
        4.1.3 产业集群集聚度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
    4.2 集聚企业行为特征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的分析
        4.2.1 产业集聚生态特征分析
        4.2.2 产业集聚的制度化特征分析
        4.2.3 产业集聚的空间锁定分析
    4.3 产业集聚竞争优势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的分析
        4.3.1 产业集聚效应的资源获取优势
        4.3.2 产业集聚效应的集群创新优势
        4.3.3 产业集聚效应的市场效率优势
    4.4 总部经济对民营企业总部的吸引
    4.5 理论模型初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及案例研究过程
    5.1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5.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1.2 案例企业的选择
    5.2 数据收集方法
        5.2.1 多重证据来源
        5.2.2 证据链
        5.2.3 案例研究资料库的建立
    5.3 信度与效度
        5.3.1 信度
        5.3.2 构念效度
        5.3.3 内部效度
    5.4 案例描述及资料编码
        5.4.1 侨兴集团
        5.4.2 百得集团
        5.4.3 新南方电器
        5.4.4 资料编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案例分析及命题提出
        6.1.1 集聚企业行为特征对民营企业总部选址的影响
        6.1.2 集聚区域竞争优势对民营企业总部选址的影响
    6.2 理论模型的完善
    6.3 研究结果的讨论
        6.3.1 产业集群集聚度的影响
        6.3.2 企业层面因素的影响
        6.3.3 产业层面因素的影响
        6.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导言
    1.2 创新与科学思维
    1.3 创新与能力
        1.3.1 创造力概念
        1.3.2 创造力结构模型
    1.4 创新的目的——解决问题
    1.5 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维规律与创新原则
    2.1 思维科学范畴
    2.2 创新思维特征
        2.2.1 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
        2.2.2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综合形式
        2.2.3 创造性思维发生的机制
    2.3 创新思维原则
    2.4 创新思维方法与艺术的特点
    2.5 创造者的非逻辑思维
        2.5.1 非逻辑思维的确立
        2.5.2 非逻辑思维方法与艺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技法训练
    3.1 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开发
    3.2 创新思维的类型
    3.3 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
        3.3.1 激智类思维创新技法训练
        3.3.2 形象思维创新技法训练
        3.3.3 目标驱动类思维训练
        3.3.4 立体思维创新技法训练
        3.3.5 灵智类思维训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概念产品(水上自行车)设计过程的创新技法应用
    4.1 现代设计的主要特征
    4.2 概念设计
        4.2.1 概念设计的内涵
        4.2.2 概念设计的特征
        4.2.3 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ACD(Computer-Aided Conceptual Design)
        4.2.4 系统设计、创新设计与概念设计的相互关系
        4.2.5 产品概念设计建模技术
        4.2.6 概念产品设计流程
    4.3 概念产品设计的创新技法应用
        4.3.1 产品概念设计相关要素
        4.3.2 概念产品创新设计选题分析
        4.3.3 水上自行车研究现状
    4.4 确定概念产品设计特征的创新技法应用
        4.4.1 利用检核表法辅助拟定概念产品设计特征
        4.4.2 本设计案例的运动方案确定
        4.4.3 相关结构参数的确定以及结构建模
    4.5 概念产品基于设计特征的计算机辅助建模实现
        4.5.1 计算机辅助建模工具软件
        4.5.2 零件建模
    4.6 设计可行性评价及相关解决方案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课题工作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范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有关内容
        一、协议的产生
        二、协议的基本结构和目标
        三、协议的相关内容
    第二节 《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的有关内容
        一、协议的产生
        二、协议的基本结构和目标
        三、协议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部分均衡分析模型
        一、产业保护模型
        二、供给曲线位移模型
        三、需求曲线位移模型
    第二节 模型的扩展
        一、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位移模型
        二、大国模型和小国模型的比较
第四章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研究
    第一节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情况
        一、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总体构成
        二、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发展趋势
        三、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管理体系
    第二节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程序
        三、标签、包装方面
        四、绿色技术壁垒
        五、其它有关规定
        六、欧盟消除成员国间技术壁垒的做法
    第三节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关案例——欧盟与秘鲁的沙丁鱼贸易争端
        一、争端涉及的事项
        二、争议问题及其解决
        三、几点启示
第五章 美国和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第一节 美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一、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
        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
        三、标签方面
        四、绿色技术壁垒
        五、其它技术性壁垒
    第二节 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一、技术法规和标准
        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合格评定
    第三节 相关案例分析——欧盟诉美国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案例背景
        二、各方主张及结果
        三、简评
第六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正面推动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实施TBT 的具体表现
        四、我国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源
    第二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商品流向分析..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总体趋势分析
        二、类别分析
    第三节 对我国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对技术壁垒
        二、企业应对技术壁垒
第七章 构建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建立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必要性
        一、一些产品的进口对我国人民和动植物健康、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
        二、一些产品的进口对我产业造成冲击
    第二节 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总体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己具基本雏形
        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三节 如何构建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一、我国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应遵的原则
        二、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四、电话机抽样检查结果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电台与沪剧播音研究(1949-1990)[D]. 张慧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3]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4]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5]现代汉语缩略语的认知研究[D]. 蒋向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6]我国自主品牌网站(英文版)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D]. 王闪闪.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7]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 刘永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8]集聚效应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D]. 陈静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9]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技法研究[D]. 洪凯. 东南大学, 2006(04)
  • [10]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与实证分析[D]. 王征.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电话抽检结果公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