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杠杆装置及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杠杆装置及相关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杠杆装置及有关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温晓敏[2](2021)在《水铳在中国的传播》文中认为水铳(Water Shooter)是明末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的一种激水器具。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两个活塞的往复运动,利用空气压力实现连续喷水的目的。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这样的活塞式压力水器,但有与之机械原理相似的喷水灭火唧筒和用于军事作战的“猛火油柜”等。本论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唧筒的发展历程,探究了水铳传入我国的过程,及其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第一章绪论部分。第二章首先梳理了宋代、明清时期中国唧筒的发展,其中包括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描述的汲卤唧筒,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竹制唧筒、“猛火油柜”,以及《清稗类钞》中描述的唧筒。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唧筒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古代活塞装置与单向阀门装置在技术上有传承性,中国双活塞器具的发明具有先进性。然后又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为例,考察了明末清初时期西方水铳的传入和应用情况。认为水铳作为一种机械技术传入,较我国原有唧筒威力强、射程远,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第三章通过晚清民国时期与水铳相关的报纸、画报、期刊等史料,考察水铳的传入、工作原理、优缺点等相关内容,并从技术层面对水铳的制造过程和使用方法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介绍了由日本传入的木质唧筒(也称“水龙”)及英、法制造的金属水铳(也称“洋龙”)。指出英、法金属水铳较之前木质唧筒增加了空气膛,功效也强于之前的水铳,显示了技术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第四章讨论了水铳对中国机械技术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在中国传播的意义。最后结语部分,比较两次传入水铳的异同,分析水铳的传入在技术上的发展变化情况,探究水铳在中国的使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本文认为,我国古代唧筒在技术上承袭、吸收了单向阀门的元素。中国唧筒与西方早期水铳原理相同,结构相似。西方水铳在结构和材质上逐步改善,经历了人力、蒸汽动力、内燃机动力的过程,呈现了早期水铳、“水龙”、“洋龙”等多种形态。水铳的传入,对中国机械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西方机械技术传入中国的重要案例。

姚慧贤[3](2021)在《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这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优质的物理教学资源。将其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本研究在查阅、分析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认知同化理论、多元文化整合理论等理论,以及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采用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在中学物理教育教学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度和认同度不高;物理教师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普遍不强”,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即有利于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提出了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原则,即科学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归纳出有效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素材的五大途径,即积累文本资料,分类归纳整理;考察文化古迹,实时记录归档;聚焦地方文化,注重民族传承;留心日常生活,发掘科学知识;整理文化素材,匹配中学教材。总结出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策略,即筛选素材内容,深挖物理知识;巧用传统文化,促进情境创设;构建物理模型,加强文理融合;结合自制教具,还原优秀文化;融合文化内涵,开发德育价值。根据上述理论、原则和策略,深入挖掘整理了古建筑、古诗词、传统生产工具、古籍名着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结合教学和研究需要,开发了六个“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案例一:古建筑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古代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和房屋为例,探索了古建筑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带领学生分析古建筑构造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二:古诗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整理了系列应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古诗词;以“声音的特性”“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开展了古诗词在概念教学、习题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实践。借助传统乐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诗情画意的多感官教学情境体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地达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案例三:传统农用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杠杆原理”教学为例,开发了手推车、挑担、火钳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析其构造、构建物理模型、解读工作原理,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历史认同感和自豪感。案例四:古籍名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三国演义》为例,开发了“水淹七军”“草船借箭”“铁索连环”等故事情节的教学资源,完成了“功与能”的概念教学、平抛运动的习题教学、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教学,通过建模分析、数学计算、类比实验分析故事情节,实现文理科融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思维。案例五:传统吊桥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中的创新应用。基于中学物理教学的需要,为还原“唐朝吊桥遗址”的工作原理,在“STS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简单易取、回收价值高的生活材料,带领学生进行物理模型构建、自制教具开发、科学探究实验,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案例六:应用传统文化达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以摩擦力教学为例,通过引入琉璃瓦建筑、古代战争车辆等优秀传统文化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通过解密“秤杆提米”破解地方迷信,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探究,剖析“冰嬉”活动背后的物理原理,帮助学生习得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古往今来在生活中应用“摩擦力”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本论文的创新工作:基于教学和研究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精心选择素材,挖掘其中的物理知识,开发了一系列深受学生欢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设计了六个优秀的教学案例,对应的研究成果已在物理教学专业期刊发表(或被录用)。

章燕辉[4](2021)在《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文中研究说明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着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着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冯锦[5](2020)在《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木材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材料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材料科学和建造技术的发展,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文化如何在当代传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所探讨的“斜梁”构造,最早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这种历经千年、简单而科学的木构造在其形态特征、构造方式和实用功能等方面,对于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山西和四川等地的古建筑做了多次实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梳理了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斜梁构造,并分类讨论其构造特征及文化内涵。试图发掘斜梁构造的特征在传承发展中的渊源与其历史必然性,并针对其如何更好地在现代木结构体系中重新焕发传统之美进行思考和探索。本文也重点剖析了现代木结构中与斜梁构造形态特征类似的梁结构与木桁架结构,将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设计,并结合现代木结构的构造方式进行实验性设计,最终完成了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木结构空间装置。

谢真莲[6](2020)在《基于抛石机攻城项目的表现性评价初探》文中提出新时代致力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而评价是一剂助推“燃料”,可以助推科技核心素养教育向前发展。兴华国际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它不同于其他科技类竞赛,类似于竞技体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科技文化娱乐活动,它既是运动会更是一种创新性表现性评价模式。抛石机攻城项目是科技运动会中的一项科学与趣味并存的探究活动,也是一项评测学生在高阶认知上的表现性评价任务。目前在抛石机项目上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是从教学和NGSS的角度来研究,对于抛石机在表现性评价的研究相对缺乏。学生在抛石机项目的比赛过程中,面向真实的情境和问题,所展现的育人价值仍值得深入研究。因此笔者选择从抛石机项目的表现性评价角度出发,制定评价量表和访谈提纲,研究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运用和表现。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表现性评价研究的文献,梳理了表现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完成了文献综述;其次,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访谈法,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下,确定学生的表现性评价重要要素确定,进而根据PTA量表和设计的访谈内容,将学生在抛石机攻城中的表现进行评定;最后得出参赛学生的表现性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访谈内容和PTA量表,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在访谈的学生中,92%的学生知道抛石机的投杆运用了杠杆原理,但其中60%的学生并不了解抛石机运用的杠杆为费力杠杆,说明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2)学生的科学态度可以分为对抛石机的科学兴趣、抛石机的总结反思以及抛石机的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对抛石机拥有较高科学兴趣,但在赛后却很少进行正式的反思和总结,学生普遍在比赛结束以后没有继续制作抛石机,出现的原因主要为学业繁忙;在合作解决问题中,大多数参赛学生都能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但有的参赛选手在真正的比赛过程中出现分工混乱的表现,建议在分工的过程更需要进行自我预估以及重视合作。(3)科学技术和工具是实现抛石机作品的重要手段,更好的完善作品需要更加精细的工具和技术。在访谈学生中,学生都能利用工具制作出符合规定的参赛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3D打印和雕刻机改进结构和瞄准部分。最后,是本论文的研究总结和展望,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继续论证和修订,如研究的方法应该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结合起来;学生的样本量和多样性需增加。

黄晓智[7](2020)在《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改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2020年教育部对中考进行改革之一就是取消考纲,中考的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而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尝试通过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教学实践,同时实现教学质量的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升。本研究关注的两个问题为:(1)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否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效果?(2)如何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让物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物理。在研究过程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情境认知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比研究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五种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理论上,论述了“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概念、理论基础、必要性、可行性和教学原则。在实践中总结出八种策略,每一种策略都有实际的案例,并通过教学案例,呈现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流程,为“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借鉴。为了验证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教学情境实践效果,笔者选取了所任教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其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实验班运用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通过分析两个班实验前、中、后三次的成绩,发现实验班的成绩明显提高。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发现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教学实践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和能力起到较大地促进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的科学素养,对改善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参考。

宋云云[8](2020)在《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各界对综合型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工程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正日益突出。STEM教育和工程教育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正逐步得到国内学者的认可和关注,STEM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不断深入发展,也为在初中教育阶段融入工程教育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国内对工程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尚未有系统具体的研究方案,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高等工程教育人才的输送和培养。初中阶段可作为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起始阶段,在初中教学阶段渗透工程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工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工程课程和日后跻身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学习物理不仅要探究物理原理、概念,也离不开工程技术、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等方方面面。因此,从培养初中生工程综合技能,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综述和教材分析,设计出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从STEM教育及工程教育的兴起出发,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STEM教育及工程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论证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工程、工程教育以及K-12阶段工程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通过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分析,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可用于工程教育渗透的教学素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工程教育的渗透提供基础。为了解初中生物理学习情况和工程素养储备情况,笔者对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一线初中物理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虽然教材本身蕴含丰富的工程教育资源,但实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教师只重视理论却忽视了实践,学生工程素养储备缺失,并分析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在对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进行分析以及课堂实践观察的基础上设计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具体可行性教学策略,即创建多样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挖掘工程教育素材,加深学生工程认知;抓住演示实验契机,启蒙学生工程意识;模仿设计从做中学,培养学生工程技能的策略。第五部分根据制定的教学策略,以初中物理中《物体的浮与沉》、《杠杆》为例进行渗透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案例设计,并利用实习机会对教学案例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实践,考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符合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分析对应了何种教学策略。第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对工程教育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该如何实施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并进行了前景展望。笔者希望基于以上对融入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构建和教学案例设计,能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教学的新视角。

刘祖丰[9](2020)在《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中的设计智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在传统造物史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给中国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古人通过传统的造物思想和科学技术创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的器具,鲜活地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和精神。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论文通过六个层次来进行系统阐述。首先绪论中,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综述、研究方法与内容、创新点等问题;然后物之由来,即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概念和分类,并详细论述了中国智慧之于传统日用生活器具这一理论依据;其次设计思想在传统日用生活器具设计中的体现,即经过提炼得出“物用、事宜、工巧、人本”四点设计方法的智慧;之后围绕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制作原理分析了相关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并以力学、光学、数学原理三个方面对传统日用生活器具中的科学原理进行了案例分析,描述造物过程中蕴含的科技智慧;最后所造之物的传承与创新,即传统日用生活器具在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传统日用生活器具中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现代日用产品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模式,阐述了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中的设计智慧在现代日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全面系统的来研究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把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基础的建设性研究。通过美学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独有的价值、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并且对日用生活器具中的科学制作原理进行总结分析与深化,弥补了日用器具设计中科学制作原理相关研究现状的不足。本文对中国传统日用生活中的设计智慧进行挖掘,对现代工业日用生活产品设计提供思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发扬具有一定的意义。

刘力昊[10](2020)在《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参考。初中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时期,物理的启蒙教育对中国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和全民科普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力学是初中物理中最难、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本文以《两套常用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对比研究》为题,结合中美两国课程标准,对两套教材力学部分在整体内容、实验部分、数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中国2012版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和第六章、八年级下册;美国初中主流教材《科学探索者》中《运动、力与能量》一册。通过阅读文献、对比研究和文本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比发现:1.美国《科学探索者》在每个板块所涉猎的知识点要丰富得多,更倾向于科普,向学生科普更加多元丰富的知识,降低知识点的难度,浅尝辄止,力求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复杂概念分解分层讲解,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教材插图丰富多彩,更易提升学习兴趣、有助理解概念;习题设置略为死板。中国人教版《物理》教材对每个小知识分解得更细致,讲述得更加详细,挖掘更加深入。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倾向于将基础物理的基本功打扎实;教材插图要传达的信息清晰明了,但多用漫画缺少了一点感染力;课后习题类型多元化,设问不难但是有深度,需要结合本节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含金量极高。2.实验方面来说《美国探索者》所设计的实验与生活紧密相连,倾向于让学生从生活中自己提取问题和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实验既总结出了物理规律,也解决了生活中问题。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的实验选材更加多元,测量方法更严谨,规律呈现更完整,实验设计兼具了严谨性、生活化和前沿性,多元化的设计让学生能在学校体验严谨的科学探究,在家里能利用身边物品对实验创新,同时通过当前热门科技产品与中学物理实验接轨。3.《科学探索者》对数学技能培养更为重视,在教材中设置数学技能相关的板块,中国的教材简化了数学技能的讲解,缩短了每节课的课程时间,提高了课程中物理知识的容量,看似提高了教学效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难度加大。最后比较了两套教材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中国教材相比《科学探索者》存在着过分区分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缺少数学方法指导、缺少创作课题研究、课本上的实验与各地办学条件不匹配几个方面的不足,给中国教材编写工作者一点借鉴。还从认真研究多种教材、合理改变教学顺序、改进探究实验、适当进行数学技能教学、适当补充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几个方面对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给出建议。

二、中国古代的杠杆装置及有关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的杠杆装置及有关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框架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一、工具、机械、机器
        二、建造中的装置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三、宗教的变革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二、媒介材料:木材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一) 水车与风车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二、代表性人物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章节小结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 设计竞赛环节
        (二) 公众辩论环节
        (三) 施工指导环节
        (四) 建造施工环节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章节小结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章节小结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一) 妆花
        (二) 妆花织机
        (三) 白局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水铳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研究综述
    3 本文工作
    4 创新之处
第2章 明末清初西方水铳的传入
    2.1 中国古代唧筒
        2.1.1 唧筒雏形
        2.1.2 唧筒的出现
        2.1.3 唧筒的使用
    2.2 明末清初西方水铳的传入
        2.2.1 《泰西水法》中“恒升车”和“玉衡车”
        2.2.2 《远西奇器图说最录》中的救火水铳
        2.2.3 其他史料中对水铳的记载
        2.2.4 水铳在中国的应用
第3章 晚清民国时期水铳的传入
    3.1 晚清时期水铳的传入
        3.1.1 《西学原始考》中的“水龙”
        3.1.2 报纸、期刊中的“水龙”
    3.2 民国时期水铳的使用及原理介绍
        3.2.1 “水龙”的使用
        3.2.2 “腕力唧筒”“蒸汽唧筒”的原理介绍
第4章 水铳在中国的影响
    4.1 水铳对中国机械技术的影响
    4.2 水铳在中国社会中引起的反响
    4.3 水铳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

(3)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古建筑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3 古诗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4 传统生产工具在中学物理教学的应用
    2.5 古籍名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3章 理论依据
    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2 建构主义理论
    3.3 认知同化理论
    3.4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3.5 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4.1 学生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对象选取
        4.1.2 问卷有效性检验
        4.1.3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4.2 教师访谈
        4.2.1 访谈思路
        4.2.2 访谈对象的选取和访谈实施
        4.2.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3 调查结论
第5章 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原则、途径和策略
    5.1 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目标
        5.1.1 有利于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5.1.2 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思维
        5.1.3 有利于学生经历科学探究
        5.1.4 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态度与责任
    5.2 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
        5.2.1 科学性原则
        5.2.2 价值性原则
        5.2.3 创新性原则
        5.2.4 趣味性原则
    5.3 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素材的途径
        5.3.1 积累文本资料,分类归纳整理
        5.3.2 考察文化古迹,实时记录归档
        5.3.3 聚焦地方文化,注重民族传承
        5.3.4 留心日常生活,发掘科学知识
        5.3.5 整理文化素材,匹配中学教材
    5.4 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素材的策略
        5.4.1 筛选素材来源,深挖物理知识
        5.4.2 巧用传统文化,促进情境创设
        5.4.3 构建物理模型,加强文理融合
        5.4.4 结合自制教具,还原优秀文化
        5.4.5 融合文化内涵,开发德育价值
第6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6.1 案例一:古建筑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6.1.1 古代道路——以“力的作用效果”为例
        6.1.2 古代桥梁——以“力的三要素”为例
        6.1.3 古代水利工程——以“连通器原理”为例
        6.1.4 古代房屋——以“力的分解”为例
        6.1.5 反思与小结
    6.2 案例二:古诗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6.2.1 教学资源开发及应用
        6.2.2 基于古诗词的概念教学——以“声音的特性”为例
        6.2.3 基于古诗词的习题教学——以“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
        6.2.4 基于古诗词的实验教学——以“探究声音的特性”为例
        6.2.5 反思与小结
    6.3 案例三:传统农用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6.3.1 教学资源开发及应用
        6.3.2 省力杠杆——以手推车为例
        6.3.3 等臂杠杆——以挑担为例
        6.3.4 费力杠杆——以火钳为例
        6.3.5 反思与小结
    6.4 案例四:古籍名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6.4.1 教学资源开发及应用
        6.4.2 概念教学——以“水淹七军”为例
        6.4.3 习题教学——以“草船借箭”为例
        6.4.4 实验教学——以“铁索连环”为例
        6.4.5 反思与小结
    6.5 案例五:传统吊桥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中的创新应用
        6.5.1 “吊桥模型”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6.5.2 “吊桥模型”教具在杠杆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6.5.3 “吊桥模型”教具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6.5.4 反思与小结
    6.6 案例六:应用传统文化达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6.6.1 渗透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观念
        6.6.2 对接传统文化,培养科学思维
        6.6.3 剖析传统文化,探究科学真理
        6.6.4 普及传统文化,提升核心素养
        6.6.5 反思与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传统文化引入物理课堂可行性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综述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小结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2.4.1 缘起——“一字师”
        2.4.2 实践——科技训诂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小结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3.3 人才培养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3.3.2 人才培养结果
    小结
结语与展望
    1. 结语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附录2 李志超先生着作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课题研究状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组织框架
    章节小节
第一章 斜梁构造概述
    第一节 我国传统木结构中的斜置构件
        一、传统木结构建筑
        二、传统木结构的斜置构件
    第二节 斜梁构造发展及现状
        一、斜梁构造起源
        二、斜梁构造形态演变
        三、斜梁遗构现状调研
    第三节 斜梁构造功能性概述
        一、构造形态的人文内涵
        二、构造形态的功能需求
    章节小结
第二章 斜梁构造逻辑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传统民居中斜梁构造分析
        一、彝族传统民居
        二、淮河流域地区传统民居
        四、其他地区传统民居
    第二节 庙宇建筑中斜梁承檩构造分析
        一、眉山报恩寺大殿
        二、芦山青龙寺大殿
    第三节 传统木结构中斜梁节点构造方式解析
        一、绑扎搭接
        二、穿插搭接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与启示
    第一节 现代木结构概述
        一、现代木结构建筑用材
        二、现代木结构类型
        三、现代木结构构造方式
    第二节 斜梁构造相关的现代木结构类型
        一、梁结构的分类与结构类型特征
        二、梁结构构造方式及其应用
        三、木桁架结构的分类与历史沿革
        四、木桁架结构的组成及杆件受力原理
    第三节 现代木结构建筑中“斜梁”构造的营造思维
        一、现代木结构与传统木结构的联系
        二、斜梁构造表现形式的转化
        三、构造中传统形态符号的转译
        四、结构形态提取与表现
        五、构造形式的空间意向表达
    章节小结
第四章 基于斜梁造的现代木结构装置实验设计
    第一节 实验设计相关背景阐述
        一、实验性设计来源于目的
        二、实验性设计流程与计划目标
        三、设计选址与环境分析
        四、场地实调分析
    第二节 设计依据与实验建造
        一、形态生成来源
        二、结构系统设计策略
        三、空间形态生成方式
    第三节 实验设计效果表现
        一、设计说明
        二、实验设计图示表达
        三、效果呈现
结语
    第一节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展望与思考
    第三节 本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基于抛石机攻城项目的表现性评价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兴华国际青少年科技运动会
        (三)抛石机攻城项目简介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
第二章 表现性评价文献
    一、概念界定
        (一)表现性评价
        (二)PTA量表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探究学习
        (三)深度学习
        (四)多元智力理论
    三、表现性评价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第三章 表现性评价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一、表现性评价工具开发原则
        (一)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一致性原则
        (二)小组合作原则
        (三)评价主体多样化原则
        (四)发展性原则
    二、表现性评价评分规则设计
        (一)表现性评价规则
        (二)表现性评价质量标准
    三、抛石机攻城项目的表现性评价规则设计
        (一)课程标准中的要素划分
        (二)抛石机攻城PTA量表
第四章 抛石机攻城表现性评价实施
    一、评价对象
    二、实施过程
        (一)抛石机PTA要素编码表
        (二)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抛石机攻城项目赛事规则
附录2:抛石机攻城项目
附录3:参赛学生访谈设计表
附录4: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5:学生总结反思
致谢

(7)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3 研究的问题、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的问题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概念界定
        2.1.1 教学情境
        2.1.2 生活化教学情境
    2.2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2.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2.4 情境认知理论
第3章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3.1.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3.1.2 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1.3 学生社会生存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3.2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可行性
        3.2.1 八、九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
        3.2.2 物理学科的特点
第4章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原则、策略
    4.1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原则
        4.1.1 主体性原则
        4.1.2 探究性原则
        4.1.3 合作性原则
    4.2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策略
        4.2.1 通过生活化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4.2.2 利用生活实例,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4.2.3 师生共同制作生活化教具
        4.2.4 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4.2.5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4.2.6 通过互动式魔术表演,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4.2.7 通过有趣的故事或漫画,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4.2.8 以课外生活实践形式,拓展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
第5章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实例研究
    5.1 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流程
    5.2 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分析
        5.2.1 《杠杆》教学设计与分析
        5.2.2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与分析
第6章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
    6.1 实验设计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假设
        6.1.3 实验时间
        6.1.4 实验对象
        6.1.5 实验变量控制
    6.2 实验结果分析
        6.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前中后测试成绩对比
        6.2.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调查分析
        6.2.3 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访谈分析
第7章 研究总结、反思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反思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
    附录2 《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研究与实践》的问卷调查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致谢

(8)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STEM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1.2 工程教育重要性日益显现
    1.2 国内外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发展的国内外现状研究
        1.3.1 国外发展现状综述
        1.3.2 国内发展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观察法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工程
    2.2 工程教育
    2.3 K-12工程教育
    2.4 理论基础
        2.4.1 活动教学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工程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 教材中涉及工程内容的分析
        3.1.1 初中物理知识中涉及的工程内容
        3.1.2 教材中工程内容所处栏目的分析
    3.2 初中生物理学习情况及工程素养储备情况调查
        3.2.1 调查的目的及对象
        3.2.2 调查问卷的编制
        3.2.3 问卷的有效性分析
        3.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3.1 学生物理学习情况
        3.3.2 工程素养储备情况
    3.4 教师个别访谈
        3.4.1 访谈提纲的设计
        3.4.2 访谈对象的确定
        3.4.3 初中一线物理教师访谈分析
    3.5 调查结果与结论
第4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工程教育的教学策略
    4.1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目标
    4.2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特点
    4.3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原则
    4.4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4.4.1 创建多样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4.2 挖掘工程教育素材,加深学生工程认知
        4.4.3 抓住演示实验契机,启蒙学生工程意识
        4.4.4 模仿设计从做中学,培养学生工程技能
    4.5 总结
第5章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5.1 初二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5.1.1 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
    5.2 初三物理教学案例设计
        5.2.1 以《杠杆》为例
    5.3 总结与反思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6.2.1 加强理论及实践研究,为工程教育渗透奠定基础
        6.2.2 合理规划教师培训,保障工程教育开展的有效性
        6.2.3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搭建工程教育课外活动平台
        6.2.4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工程教育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和工程素养储备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中的设计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生存时空
    2.1 “日用生活器具”的概念
    2.2 日用生活器具的分类
    2.3 中国智慧之于传统日用造物设计
        2.3.1 儒、道、墨家思想对传统造物的影响
        2.3.2 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审美法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日用生活器具中蕴含的设计思想
    3.1 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特征
    3.2 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造物之思
        3.2.1 以简胜繁
        3.2.2 物尽其用
        3.2.3 施巧于物
        3.2.4 人的尺度
    3.3 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日用之道
        3.3.1 巧适
        3.3.2 致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设计原理及制作
    4.1 权重衡平——力与重量
        4.1.1 权衡器具设计与杠杆力学原理
        4.1.2 天平衡器与等臂杠杆原理
        4.1.3 杆秤与不等臂杠杆原理
    4.2 散玉毫光——光与影
        4.2.1 釭灯的热气流原理
        4.2.2 走马灯光的光直线传播原理
    4.3 数理器具——测量与数学
        4.3.1 七巧板的数学基础
        4.3.2 算盘结构的科学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统日用生活器具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
    5.1 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影响
        5.1.1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5.1.2 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
        5.1.3 精神思想的转变
    5.2 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传统日用生活器具的传承与创新
        5.2.1 造型
        5.2.2 功能
        5.2.3 材料与工艺
        5.2.4 操作方式
        5.2.5 情感意蕴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 A:图表索引及来源
附录 B:传统日用生活器具分类表

(10)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由来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5 文章创新点
2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内容对比
    2.1 中美两国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比
    2.2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内容对比
3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实验部分比较
    3.1 实验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影响
    3.2 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3.3 力学实验中实验设计和探究方法的对比
    3.4 实验在教材力学部分中的作用对比
    3.5 通过实验呈现出物理定律和规律
4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中数学方法的比较
    4.1 数学对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学习的影响
    4.2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中数学方法的处理方式比较
5 总结与启示
    5.1 两套教材力学部分的特点
    5.2 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力学部分可商榷的地方
    5.3 总结
    5.4 对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教学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古代的杠杆装置及有关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水铳在中国的传播[D]. 温晓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姚慧贤.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4]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D]. 章燕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传统木构中斜梁构造在现代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冯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基于抛石机攻城项目的表现性评价初探[D]. 谢真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研究与实践[D]. 黄晓智.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宋云云. 扬州大学, 2020(05)
  • [9]中国传统日用生活器具中的设计智慧研究[D]. 刘祖丰.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力学部分对比研究[D]. 刘力昊.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国古代杠杆装置及相关知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