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广义边界条件的板模型迁移算子谱

具有广义边界条件的板模型迁移算子谱

一、板模型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论文文献综述)

周宏月[1](2019)在《考虑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的微纳谐振器件热弹性阻尼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作为MEMS/NEMS器件的典型代表,微纳机械式谐振器(Micro/Nano-mechanical resonator)是一种实现机械能与磁能、电能、光能等能量转换的器件。为了提高微纳谐振器件的测量精度、信噪比、灵敏度和分辨率等性能参数,以及获得高品质因子(Quality factor),针对阻尼机理的研究属于关键科学问题,亦是研究的核心和难点。作为一种本征阻尼机制,热弹性阻尼是决定微纳谐振器件品质因子上限的关键因素,且无法通过制造方法被彻底地消除。当微纳谐振器工作在超低温、超高频等极端工况下时,基于经典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建立的热弹性阻尼模型,已经无法精确地估计谐振器中的热弹性阻尼值。因此,建立考虑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的广义热弹性阻尼解析模型,并以此揭示热弹性阻尼谱的新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工程意义。作为MEMS/NEMS领域最为常见的三种基础结构,微纳梁、微纳环和微纳板被广泛地应用于传感系统或者驱动系统的核心组件。本文以微纳梁、微纳板和微纳环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单/双相位迟滞理论),建立了以级数形式表达的广义热弹性阻尼解析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如下:一,以矩形/圆形截面微纳梁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单/双相位迟滞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建立温度梯度控制方程,然后采用试函数正交积分法求解出只考虑沿梁厚度方向的一维温度场函数,最后基于能量法推导出广义热弹性阻尼模型。结果显示,矩形和圆形截面微纳梁的广义热弹性阻尼模型具有统一表达形式。文中主要讨论了本文模型的收敛性、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对温度场函数的影响,以及相位迟滞时间、材料选择和平衡温度对热弹性阻尼谱的影响。研究表明,本文模型结果同已有数值模型结果完全一致,但是本文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热弹性阻尼谱在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影响下的单峰、双峰和多峰特征。二,以矩形和圆形微纳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克希霍夫-拉夫(Kirchhoff-Love)薄板振动理论和单/双相位迟滞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建立了微纳板中广义热弹性阻尼解析模型。通过比较模型表达式后发现,板的热弹性阻尼模型不依赖于板的形状,并且同梁的阻尼模型相比,多了一个包含泊松比的常系数。因此,板的热弹性阻尼谱同梁的热弹性阻尼谱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此外,本文模型适用于任意振动模态下的圆形板。三,以矩形截面微纳圆环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相位迟滞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分别考虑了仅沿环厚度(径向)方向的一维热传导,以及同时沿厚度和切向的二维热传导问题,首次建立了矩形截面圆环的二维广义热弹性阻尼解析模型。研究显示,以相位迟滞时间表征的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强烈地影响微纳环的热弹性阻尼谱特性。此外,微纳环和梁的一维广义热弹性阻尼模型具有统一表达形式,而对于二维热传导问题,热弹性阻尼结果依赖于模态阶次。本文所有模型可以很好地表征基础结构微纳谐振器件在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下的热弹性阻尼谱新特性,能够为工作在极端工况下的谐振器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凌军,王胜华[2](2018)在《具结构化的细菌种群模型的生成半群问题》文中认为在L1空间上,研究了在一般边界条件下具结构化的细菌种群模型,讨论了这类模型相应的迁移算子生成正C0半群,并且证明了该正C0半群是不可约的。

苏金鹏[3](2018)在《非对称结构对桨—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潜艇艇体结构的声学优化设计是进一步提高潜艇的声隐身性能,更好地发挥潜艇战略作用的有效手段。以往针对艇体内部对称结构如环筋、隔舱壁等对艇体的振动声辐射影响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而对整艇声振耦合特性影响显着的非对称结构如推力轴承基座等的研究、特别是对相关影响机理的研究不足。本文围绕艇体非对称、非均匀结构对螺旋桨激励下桨-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特性的影响,综合应用了解析、半解析、数值以及试验方法,建立了从耦合单梁、曲梁一维振动模型到梁-非对称组合壳体振动及声辐射模型,再到复杂壳体-梁等耦合水下振动声辐射计算模型,系统地开展了相关影响规律及其数学物理机理的理论与试验研究。首先,将艇体的振动沿轴向和周向分解,从一维结构入手研究:针对艇体及轴系-艇体耦合系统振动沿轴向的分解,基于变分原理,推导建立了截面质量突变的耦合直梁模型、带有集中偏心单元的直梁模型以及轴系-非对称艇体双梁模型,利用波数展开方法对非对称结构引起的波型耦合、集中单元引起的剪切波能量集中机制进行了研究;针对艇体的周向振动,基于广义壳体理论和哈密尔顿原理,建立了考虑纵向、剪切、弯曲三向变形耦合且带有集中非对称单元的环形曲梁模型,解析地研究了非对称结构引起的结构周向波数的耦合特性,从数学及物理机制上揭示了非对称结构引入的波数耦合特性及其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接着,基于广义变分原理建立了轴系-非对称艇体耦合振动半解析模型,综合从一维结构研究中获得的物理机制,对艇上非对称结构对艇体及轴系艇体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不同波数能量输入及周向和轴向能量集中引起的各周向波数间的耦合分析,揭示了产生相关影响的原因;利用结构半解析模型与声场边界元的耦合,建立起艇体水下声振耦合分析模型,对艇体不同周向模态及轴向模态的辐射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艇体表面均方振速各波数能量分量与艇体远场辐射声功率的关系。然后,基于揭示的艇体周向波数及轴向模态耦合贡献机理,开发了基于数值计算或试验测试的波数-频率域分析方法。开发的方法适用于从波数耦合贡献机制上分析复杂非对称结构对桨-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响应影响规律。利用该方法,针对大尺度潜艇缩比模型分析了艇上关键非对称结构如推力轴承基座等的影响并揭示了相关影响的产生原理。最后,针对建立的潜艇缩比模型、并结合非对称结构研究对比需要,引入对称基座和非对称艇体模型,进行了水下振动和声辐射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模型间水下辐射声压的比较,基于测试数据和数值计算数据获得的艇体表面振速波数-频率域谱的相互对比印证,并将测试所得结构模态识别与波数贡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中所给出的非对称影响规律和揭示的相关机理,也证明了本文基于数值计算数据或试验数据的波数-频率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针对艇上非对称结构对整艇螺旋桨激励下中低频水中振动与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系统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明确了非对称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相关机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意义和工程指导意义。

马江山,吴红星,袁邓彬[4](2015)在《一类具抽象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算子理论,研究了板模型中具抽象边界条件的各向异性、连续能量的迁移算子的谱问题.运用预解算子等方法,证明了|Imλ|||K(λ-BH)-1K||(|Imλ|→+∞)在区域Γξ中有界,得到了该迁移算子AH的谱在该区域中由有限个具有限代数重数的离散本征值组成.

吴红星,袁邓彬[5](2014)在《板模型中迁移半群的本质谱》文中研究指明为得到迁移半群的本质谱半径,在Lp(1≤p<∞)空间中,采用线性算子理论研究了板模型中带周期边界条件的连续能量及非均匀介质的迁移半群的本质谱,运用半群方法证明了这类迁移算子AH生成C0半群和其Dyson-Phillips展开式的第2阶余项的紧性,得到了该迁移算子生成的半群V(t)和streaming算子BH生成的半群U(t)有相同的本质谱半径.

吴红星,马江山[6](2014)在《板模型中带周期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分布》文中提出在Lp(1≤p<∞)空间中,首先利用线性算子理论讨论了一类带周期边界条件下非均匀介质的迁移方程,其次采用半群等方法证明了迁移算子AH产生C0半群,证明了该半群产生的二阶余项的紧和弱紧性,最后得到了该迁移算子在区域Γ中仅由有限个具有限代数重数的离散本征值所组成。

吴红星,张慧慧,袁邓彬[7](2012)在《一类具非正则条件的迁移算子A的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L1空间中讨论了一类具非正则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在扰动算子K是非正则和m>3的条件下,证明了该C0半群V(t)的Dyson-Phillips展开式的余项R2m+1(t)在L1空间中弱紧,从而得到了文献[3]的主要结果,并得到了C0半群U(t)和C0半群V(t)有相同的本质谱型。

张传美[8](2010)在《板几何中一类具抽象边界条件的迁移方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泛函分析、算子理论和半群理论等现代分析方法,研究了板几何中一类具抽象边界条件下各向异性、连续能量、均匀介质的迁移方程,获得了该方程相应的迁移算子A的谱分析和迁移方程解的时间渐近行为等一系列新结果。主要结果叙述如下:1.算子(λ-B)-1K的幂在Banach空间Xp(1<p<∞)上是紧的或在Banach空间X1上是弱紧的(B是Streaming算子,K是碰撞算子)2.设K是Xp(1≤p<∞)上的正则算子,则对任意r∈[0,1),有在上一致成立;3.迁移算子A的谱在右半平面某区域r中仅由有限个具有限代数重数的离散本征值组成;4.抽象Cauchy问题解的稳定性,即:Vε>0,(?)M>0,使得其中V(t)为由迁移算子A产生的C0半群,本征值{{λ,λ2…λn,λn+1}按实部递减排列,Pi和Di分别表示λi(1≤i≤n)对应的射影算子和幂零算子。

吴红星[9](2007)在《板几何中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方程研究》文中指出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Lehner-Wing和Jorgens的开创性工作以来,迁移方程解的构造性理论研究已成为数学界、物理界和工程技术界都非常感兴趣的课题。本文运用算子理论、半群理论和现代分析数学等方法研究了板几何中周期(广义)边界条件下具各向异性、连续能量、(非)均匀介质的迁移方程,获得了该方程相应的迁移算子A的谱分析等一系列好的结果。其主要结果叙述如下:1.在第一部分绪论中,我们介绍了迁移理论的研究进展;2.第二部分,LP(1≤p<∞)空间对板几何中广义边界条件下一类具各向异性、连续能量、非均匀介质的迁移方程进行研究,证明了该迁移算子A产生C0半群和该C0半群的Dyson-Phillips展开式的二阶余项在Lp(1<p<∞)空间上是紧的和在L1空间是弱紧的,从而获得了该算子在区域Γ中仅有有限个具有限代数重数的离散本征值,并且证明了其占优本征值的存在性;3.第三部分,在L2空间对板几何中周期边界条件下一类具各向异性、连续能量、均匀介质的迁移方程进行研究,证明了该迁移算子A在带域Pas(A)中无复本征值和仅由有限个具有限代数重数的实离散本征值组成等结果。

郑远广,王胜华[10](2006)在《板模型中一类带广义边界条件具各向异性迁移算子的谱》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在板模型中一类带广义边界条件具各向异性、单能、均匀介质迁移算子A的谱,证明了其生成的c0半群Dyson-Ph illips展开式的二阶余项是紧的,从而得到迁移算子A的一些谱性质。

二、板模型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板模型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的微纳谐振器件热弹性阻尼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纳机械谐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1.2.1 谐振器简介
        1.2.2 谐振器的品质因子参数
        1.2.3 谐振器的简化模型
    1.3 微纳谐振器的阻尼机制
        1.3.1 阻尼分类
        1.3.2 热弹性阻尼机制
    1.4 微纳谐振器中热弹性阻尼的研究现状
        1.4.1 热弹性阻尼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1.4.1.1 傅里叶理论模型
        1.4.1.2 非傅里叶理论模型
        1.4.2 热弹性阻尼实验研究现状
        1.4.3 本课题组关于热弹性阻尼的研究成果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1.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2 本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热弹性阻尼机理和当前微纳谐振器中热弹性阻尼模型
    2.1 引言
    2.2 热传导理论介绍
        2.2.1 经典傅里叶热传导理论
        2.2.2 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
        2.2.2.1 单相位迟滞(SPL)模型
        2.2.2.2 双相位迟滞(DPL)模型
    2.3 热弹性理论介绍
        2.3.1 经典温度梯度控制方程
        2.3.2 单相位迟滞温度梯度控制方程
        2.3.3 双相位迟滞温度梯度控制方程
        2.3.4 相位迟滞时间定义
    2.4 热弹性阻尼计算方法
        2.4.1 能量法
        2.4.2 复频率法
    2.5 当前经典傅里叶热弹性阻尼模型
        2.5.1 梁的两个经典傅里叶热弹性阻尼模型
        2.5.2 板的傅里叶热弹性阻尼模型
        2.5.3 环的傅里叶热弹性阻尼模型
    2.6 当前广义热弹性阻尼模型
        2.6.1 梁的广义热弹性阻尼模型
        2.6.2 板的广义热弹性阻尼模型
        2.6.3 环的广义热弹性阻尼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单相位迟滞理论的微纳梁热弹性阻尼机理与模型
    3.1 引言
    3.2 微纳梁单相位迟滞热弹性阻尼(SPL-TED)模型
        3.2.1 当前微纳梁SPL-TED模型
        3.2.2 矩形截面微纳梁SPL-TED模型
        3.2.3 圆形截面微纳梁SPL-TED模型
    3.3 仿真与讨论
        3.3.1 本文SPL-TED模型的讨论
        3.3.2 矩形截面梁SPL-TED模型的仿真与讨论
        3.3.2.1 本文SPL-TED模型同Zener模型的对比
        3.3.2.2 本文SPL-TED模型同K-O模型的对比
        3.3.2.3 材料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
        3.3.2.4 矩形截面梁温度场函数
        3.3.3 圆形截面梁SPL-TED模型的仿真与讨论
        3.3.3.1 圆形截面梁的热弹性阻尼谱
        3.3.3.2 平衡温度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单相位迟滞理论的微纳板热弹性阻尼机理与模型
    4.1 引言
    4.2 微纳板单相位迟滞热弹性阻尼(SPL-TED)模型
        4.2.1 矩形板的SPL-TED模型
        4.2.2 圆形板的SPL-TED模型
    4.3 仿真与讨论
        4.3.1 板的热弹性阻尼谱
        4.3.2 材料对热弹性阻尼谱的影响
        4.3.3 圆形板和矩形板的温度场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单相位迟滞理论的微纳环热弹性阻尼机理与模型
    5.1 引言
    5.2 微纳环单相位迟滞热弹性阻尼(SPL-TED)模型
        5.2.1 一维SPL-TED模型
        5.2.2 二维SPL-TED模型
    5.3 微纳环SPL-TED模型讨论
        5.3.1 微纳环SPL-TED模型讨论
        5.3.2 圆环模型和梁模型的讨论
    5.4 仿真与讨论
        5.4.1 单相位迟滞热弹性阻尼谱特征分析
        5.4.2 材料对热弹性阻尼谱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双相位迟滞理论的微纳谐振器件热弹性阻尼机理与模型
    6.1 引言
    6.2 微纳器件双相位迟滞热弹性阻尼(DPL-TED)模型
        6.2.1 微纳梁DPL-TED模型
        6.2.1.1 矩形截面梁DPL-TED模型
        6.2.1.2 圆形截面梁DPL-TED模型
        6.2.2 微纳板DPL-TED模型
        6.2.2.1 矩形微纳板DPL-TED模型
        6.2.2.2 圆形板的DPL-TED模型
        6.2.3 微纳环DPL-TED模型
        6.2.3.1 微纳环的温度梯度控制方程
        6.2.3.2 微纳环一维DPL-TED模型
        6.2.3.3 微纳环二维DPL-TED模型
    6.3 DPL-TED模型的讨论
    6.4 仿真与讨论
        6.4.1 矩形截面微纳梁的DPL热弹性阻尼谱
        6.4.1.1 本文DPL-TED模型与G-W-R模型的比较
        6.4.1.2 本文DPL-TED模型收敛性分析
        6.4.1.3 热弹性阻尼分量
        6.4.1.4 λ 值对热弹性阻尼谱的影响
        6.4.2 圆形截面微纳梁DPL热弹性阻尼谱
        6.4.2.1 热弹性阻尼谱的双峰特征
        6.4.2.2 温度场函数
        6.4.2.3 平衡温度对热弹性阻尼的影响
        6.4.3 微纳板的DPL热弹性阻尼谱
        6.4.4 微纳环的DPL热弹性阻尼谱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7.1.1 本文创新点总结
        7.1.2 本文研究成果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微纳梁DPL-TED模型的MATLAB仿真程序
附录 B 微纳板DPL-TED模型的MATLAB仿真程序
附录 C 微纳环DPL-TED模型的MATLAB仿真程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2)具结构化的细菌种群模型的生成半群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准备知识
3主要结果

(3)非对称结构对桨—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C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非对称结构对一维结构振动影响的研究
        1.2.2 艇体内部结构对轴系-艇体振动声辐射特性影响的研究
        1.2.3 轴-艇振动与声辐射的试验研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非对称结构对轴系-艇体轴向波动特性的影响规律
    2.1 引言
    2.2 一维非对称非均匀结构的耦合控制方程的建立
        2.2.1 非耦合单直梁模型
        2.2.2 弯曲-剪切-纵波耦合直梁模型
        2.2.3 集中单元模型
    2.3 求解及算例验证
        2.3.1 各模型波动特性的求解
        2.3.2 算例验证
    2.4 非对称非连续结构引起的波型耦合与能量集中效应
        2.4.1 弯曲-剪切-纵波耦合对直梁波动特性的影响
        2.4.2 耦合波能量集中对直梁波动特性的影响
        2.4.3 波型耦合对双梁耦合波动特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对称结构对艇体周向波数耦合特性的影响规律
    3.1 引言
    3.2 力学模型
        3.2.1 模型介绍
        3.2.2 基于变分原理的能量泛函方程的建立
        3.2.3 控制方程的推导与动力学响应的求解
        3.2.4 不同波数模态和各波数耦合对振动响应的贡献
    3.3 算例验证
    3.4 非对称质量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3.4.1 非对称结构对系统振动响应关于周向波数收敛性的影响
        3.4.2 非对称结构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
        3.4.3 轴对称集中结构对系统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结构对轴系-艇体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
    4.1 引言
    4.2 非轴对称组合加筋壳体动力学模型
        4.2.1 力学模型
        4.2.2 不同外力输入的广义外力波数分量的分析
        4.2.3 壳体表面均方振速、波数-频率谱求解
        4.2.4 算例验证
    4.3 非轴对称结构对组合壳体模型振动特性的影响
        4.3.1 均匀线激励下连续与集中非对称结构的影响
        4.3.2 点激励下连续与集中非对称结构的影响
    4.4 轴系-非对称艇体耦合模型
        4.4.1 力学模型
        4.4.2 数值算例验证
        4.4.3 非对称结构对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非对称结构对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特性的影响规律
    5.1 引言
    5.2 艇体水下模态辐射特性
        5.2.1 基于广义变分原理-边界元法的声振耦合计算方法
        5.2.2 艇体结构模态水下模态辐射特性
    5.3 复杂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波数域分析方法
        5.3.1 基于半模态缩减的耦合有限元-边界元方法
        5.3.2 耦合系统艇体湿表面波数-频率谱
    5.4 模型介绍
    5.5 艇上非对称结构对整艇声振耦合响应的影响
        5.5.1 非对称推力轴承基座的影响分析
        5.5.2 艇体非对称质量、纵筋的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对称结构对桨-轴系-艇体振动声辐射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模型
    6.3 试验装置及测试过程
    6.4 试验结果分析
        6.4.1 数值模型的验证
        6.4.2 波数-频率域分析方法验证及非对称基座的影响分析
        6.4.3 艇上非对称结构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奖励

(5)板模型中迁移半群的本质谱(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准备知识
2 主要结果
3 结论

(6)板模型中带周期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相关知识
2主要结果

(7)一类具非正则条件的迁移算子A的谱(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知识
2 算子A的谱分析

(8)板几何中一类具抽象边界条件的迁移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空间
    2.2 算子
    2.3 预解算子式
第三章 预备定理
    3.1 辅助定理1
    3.2 辅助定理2
    3.3 辅助定理3
    3.4 辅助定理4
    3.5 辅助定理5
    3.6 辅助定理6
第四章 迁移算子的谱分析
    4.1 等价定理
    4.2 算子A的谱
第五章 迁移方程解的渐近稳定性
    5.1 准备知识
    5.2 在空间X_1上方程解的稳定性
    5.3 在空间X_p上方程解的稳定性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板几何中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方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一类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
    2.1 引言
    2.2 准备知识
    2.3 C_0半群
    2.4 二阶余项的紧性
    2.5 迁移算子的谱
第三章 一类具周期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
    3.1 引言
    3.2 准备知识
    3.3 等价的积分算子
    3.4 迁移算子的谱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板模型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非傅里叶热传导效应的微纳谐振器件热弹性阻尼模型研究[D]. 周宏月. 东南大学, 2019(05)
  • [2]具结构化的细菌种群模型的生成半群问题[J]. 凌军,王胜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8(03)
  • [3]非对称结构对桨—轴系—艇体水下声振耦合特性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苏金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一类具抽象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问题[J]. 马江山,吴红星,袁邓彬.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2015(04)
  • [5]板模型中迁移半群的本质谱[J]. 吴红星,袁邓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0)
  • [6]板模型中带周期边界条件的迁移算子的谱分布[J]. 吴红星,马江山.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7]一类具非正则条件的迁移算子A的谱[J]. 吴红星,张慧慧,袁邓彬.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 [8]板几何中一类具抽象边界条件的迁移方程[D]. 张传美. 南昌大学, 2010(04)
  • [9]板几何中具广义边界条件的迁移方程研究[D]. 吴红星. 南昌大学, 2007(06)
  • [10]板模型中一类带广义边界条件具各向异性迁移算子的谱[J]. 郑远广,王胜华.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6(06)

标签:;  ;  ;  ;  ;  

具有广义边界条件的板模型迁移算子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