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复合截面的扭波计算

辐射复合截面的扭波计算

一、辐射复合截面的扭曲波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豆丽君[1](2019)在《HIRFL-CSR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精密谱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双电子:复合(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DR)过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原子物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宇宙天体和实验室等离子体中。在基础研究方面,DR过程是研究超精细分裂、同位素位移、电子关联效应、相对论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效应等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应用方面,DR在决定非局域热平衡等离子体的能级布居和电离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精确的共振截面和速率系数对于解释宇宙射线源光谱、诊断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等性质非常重要。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HIRFL-CSR提供了高品质的离子束和电子束,为DR精细谱学的实验研究创造了条件。匹配的理论计算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谱线,分析各个共振峰的共振来源及强度。另一方面,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可以更好得研究电子关联、组态相互作用等物理效应。第一部分我们利用基于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RCI)的FAC程序(Flexible atomic code)研究了简单体系(类锂Xe51+ 和 W71+离子)△n = 0 的DR过程。首先我们详细介绍了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RCI)以及与DR过程相关的理论计算公式(见第二章)。接着我们应用FAC程序研究了类锂Xe51+离子DR过程,其中来自于高里德堡态(n→ ∞)的贡献通过应用基于量子数亏损理论(QDT)的外推法得到。最后我们得到了类锂Xe51+离子的两个线系(2s → 2P1/2,3/2)完整的DR谱,其与ESR上的实验谱以及MCDF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尤其对于标度的共振强度,相比于MCDF理论,FAC结果与实验符合得更好(见第三章)。接着针对作为国际热核聚变ITER装置内壁材料的钨元素(W,Z=74),我们应用同样的方法首次计算了高电荷态类锂W71+离子的储存环电子-离子复合谱,同时讨论了 QED和Breit相互作用对体系的能级结构的重要影响。最后结合等离子体环境给出了相应的等离子体速率系数,其与AUTOSTRUCTURE的结果整体符合得很好。该工作为未来储存环CSRe,上的DR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ITER中聚变等离子体的诊断和识别提供了重要参数(见第四章)。第二部分我们进一步发展了基于短程散射矩阵解析延拓性的R-R-Eigen程序,并应用于强关联类铍Ar14+体系的电子-离子复合过程的研究。具体地,第五章详细介绍了相对论本征通道R矩阵方法,主要包括准完备基靶态的准备、本征通道R矩阵方法、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MQDT)、辐射和自电离几率四个方面。接着第六章应用该方法细致研究了Ar13+离子1.5+分波。基于计算得到的高精度的散射矩阵参数,通过求解MQDT方程并结合高维对称投影量子数亏损图(即JHANGZ图)给出了一系列束缚态的能级位置。此外,根据自电离能区各个通道的相移特性得到了各个自电离态的共振位置和线宽。该工作是DR计算的重要部分,且很好地阐述了高电荷态离子(HCIs)中电子关联效应的重要性。第七章首次应用上述方法研究了类铍Ar14+离子的电子-离子复合过程。在充分考虑电子关联效应的前提下,考虑来自共振态0.5~7.5±分波的贡献,得到了共振能量0~5eV内的速率系数谱线,其与CSRm上的实验结果及AUTOSTRUCTURE结果整体符合地很好。尤其是在近电离阈附近(<0.5eV),我们的计算的与内壳层强关联跃迁(2s2→2p2)相关的三电子复合(TR)与实验符合得更好。通过细致分析,我们得到了各个共振峰的共振来源及其相应的振子强度,很好的解释了实验谱线。该工作一方面验证了我们R-R-Eigen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了类铍强关联体系能级结构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陈展斌,董晨钟[2](2018)在《超精细结构效应对辐射光谱圆极化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和密度矩阵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发展的全相对论扭曲波程序,系统研究了超精细结构效应对纵向极化电子碰撞激发过程以及退激发辐射光谱圆极化特性的影响.计算得到了类氦Sc19+和205Tl79+离子1s21S0→1s2p 3P2超精细结构层次上MF能级的碰撞强度,考察了辐射衰变过程中发出特征光子的极化特性,并分析了E1-M2量子干涉效应以及电子-电子间相互作用的相对论修正对退激发辐射光子圆极化度的影响.

郭大龙[3](2014)在《中能p-He碰撞实验研究与高能电子磁谱仪优化设计》文中提出碰撞引起的原子分子过程,例如激发、电离和电子转移等,在揭示动力学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及实验室和天体等离子体等应用方面都很重要。过去对离子-原子碰撞的研究集中于高能区,对中能区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论文工作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技术,对50-100keV能量范围H+离子与He原子碰撞发生的单电子俘获过程和转移电离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态选择俘获截面、揭示了电子-电子关联作用并鉴别出动力学机制。为了对高能电子进行成像,通过计算和模拟束流动力学,我们对高能电子磁谱仪所涉及的磁铁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单电子俘获过程的研究表明,基态俘获是主要过程,而激发态俘获以及转移激发过程的贡献相对很小。对基态和激发态俘获过程,炮弹小角度散射占主导地位,说明动量主要通过俘获的电子转移,而核-核相互作用对此过程的贡献较小。与基态和激发态俘获相比,转移激发更倾向于在小碰撞参数时发生,核-核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也更重要。通过比较实验角微分截面结果和基于独立电子模型的计算结果,揭示出电子-电子关联效应在基态与激发态俘获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但在转移激发过程中却比较重要。对转移电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炮弹与电子和靶核动量交换占主导地位,电子主要通过炮弹-电子间的两体碰撞出射,两步机制在转移电离过程中比较重要。与考虑束缚能的电子两体碰撞出射特征比较我们发现,转移电离倾向于通过先转移后电离进行,且电子-反冲靶核这一高阶作用可能有贡献。对这里研究的中性化炮弹出射,在前向出射电子能谱上我们没有观察到之前文献中报道的cusp电子的贡献,通过初步分析我们认为对处于基态的中性炮弹出射不存在cusp电子,二次碰撞引起的假符合导致了文献中报道的cusp峰的出现。实验中同时获得了转移电离过程的全微分截面,这为理论提供了最严格的检验。高能电子磁谱仪利用磁铁系统对离子-原子碰撞中的高能电子出射角进行成像。通过对电子磁谱仪所涉及的束流动力学的计算和模拟,我们得到了能够满足成像条件的各种可能磁铁参数组合,经过比较确定了满足最好分辨的磁铁系统。进一步从传输矩阵出发我们对磁铁系统做了优化并提出了将来电子磁谱仪的最优设计参数。

武中文[4](2012)在《高电荷态离子电子碰撞动力学过程中辐射极化特性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电荷态原子在各种等离子体环境的许多碰撞和辐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该领域的学科——高电荷态原子物理,一直是现代原子物理学中最活跃也是最有趣的领域之一。高电荷态原子的辐射谱中包含着反映等离子体信息的大量参数,而谱线的极化特性是其中之一。本文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及其相应程序包GRASP92和RATIP发展的研究电子碰撞激发和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全相对论计算程序REIE06和REDR05,对高电荷态原子在电子碰撞过程(电子碰撞激发和双电子复合)中产生的辐射跃迁谱线的极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这将为谱线形成机制的辨认和各种等离子体环境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论文中,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该工作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本论文中用到的MCDF方法、电子碰撞激发和双电子复合理论。第三章中,我们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RDW)程序REIE06,系统地研究了Breit相互作用对由内壳层电子碰撞激发过程形成的高电荷态类铍Mo38+,I49+,Nd56+,Ho63+,W70+,Bi79+和U88+离子电偶极辐射跃迁谱线1s2s22p1/2J=1→1s22s2J=0的极化特性的影响,发现Breit相互作用使得这些谱线的线性极化度减少,并且随着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这种改变更加显着,对于给定的入射电子能量,不包含Breit相互作用的谱线极化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非常缓慢地增加,而Breit相互作用使得谱线极化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迅速地减小。本文的第四章,利用研究电子碰撞激发和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全相对论计算程序REIE06和REDR05,研究了类Cu到类Se金离子由电子碰撞激发和双电子复合过程形成的辐射跃迁谱线5f→3d的线性极化特性,我们发现由这两种机制形成的同一条谱线的线性极化特性非常不同,因此谱线的极化特性可以用来辨认谱线的形成机制。第五章给出了本论文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杜贵锋[5](2011)在《氩原子和高离化态钨离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和原子(离子)的碰撞激发是最基本的原子物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天体等离子体和实验室等离子体环境中。高精度的电子碰撞激发强度、截面以及速率系数是模拟和诊断各种天体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以及研制X射线激光非常重要的参数。本文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及其相应程序包GRASP92和RATIP发展的研究电子-原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全相对论扭曲波(RDW)方法和计算程序REIE06,详细讨论了电子关联效应对中性氩原子和Breit相互作用对高离化态钨离子的能级结构、辐射跃迁性质以及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影响。本文的第三章,我们主要研究了中性氩原子亚稳态3p54s到激发态3p54p的电子碰撞激发过程。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对中性氩原子已经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工作,但是,由于其具有比较强的电子关联效应和级联效应,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还存在比较大的误差。为了详细讨论电子关联效应对能级和截面的影响,在计算中我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关联模型来描述靶态波函数。结果表明:在低能碰撞区域,关联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能碰撞区域,其影响不是很大。关联效应使得电子碰撞激发截面变小,目前的计算结果与最新的实验结果以及已有的理论结果符合的非常好。第四章,我们系统的研究了关联效应对中性氩原子从亚稳态3p54s到高激发态3p55p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的影响,并且和已有的实验以及理论结果做了比较。计算中我们考虑了三种关联模型来描述靶态波函数,结果表明,对于原子实不交换并且偶极允许的跃迁,考虑了电子关联效应后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对于原子实交换并且偶极禁戒的跃迁,考虑了电子关联效应后的计算结果要小于实验结果,其原因可能是级联效应的贡献比较重要,而在我们的计算中没有考虑级联效应。第五章,我们系统的计算了类铜、类锌、类镓和类锗钨离子3d→5f的激发能、电子碰撞激发截面以及极化度,并且讨论了Breit相互作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电子碰撞激发截面逐渐减小,极化度先增加后减小,大概在2倍阈值左右时,其极化度最大;Breit相互作用对于跃迁能和电子碰撞激发截面几乎没有影响,当入射电子能量大于2倍的阈值时,Breit相互作用使得极化度变小,随着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这种趋势逐渐变大。

周莉[6](2010)在《电子与高电荷态离子碰撞的双电子复合与碰撞激发过程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对电子与离子的碰撞问题的理论研究和相应的原子数据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这一研究与天体物理、X射线激光以及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可为我们研究所正在进行的电子束离子阱(EBIT)的实验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数据。本工作采用了全相对论扭曲波近似计算方法。在细致考虑了各种物理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下,对若干离子和类氩等电子系离子开展了双电子复合(DR)和共振激发(RE)的理论研究。一、我们细致计算了类钴钽离子基态的DR速率系数。(1)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类Co钽(Ta)离子通过七个类Ni离子双激发组态系列,即3s23p63d3/233d5/26n′l′,3s23p53d10n′l′,3s3p63d10n′l′,3s23p63d84ln′l′,3s23p53d94ln′l′,3s3p63d94ln′l′(n′≤25)和3s23p63d85ln′l′(n′≤9)对DR速率系数的贡献,计算中包括了相同n′不同l′的所有组态间的相互作用;(2)仔细分析了不同组态速率系数随l′和n′的变化,由此给出了l′的截断值;(3)对高n′组态贡献用能级到能级的方法外推;(4)在辐射退激的计算中包括了所有可能的辐射跃迁道(RS和NRS)对DR的贡献,以及级联衰变(DAC)过程对DR速率系数的影响;(5)与其他的理论计算作了比较,表明我们的计算更为精确;(6)给出了精确度较高的拟合公式。这一工作已在《Chinese Physics B》发表,见附录。同时本人也参与了课题组关于类钴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选取十个类钻等电子系离子Kr9+,Mo15+,Ag20+,Xe27+,Pr32+,Dy39+,W47+,Au52+,Kr58+和U65+进行了精确的能级到能级的计算。给出了细致计算得到的各类钴离子基态DR速率系数的拟合,得到了速率系数随核电荷数Z和电子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讨论了BM公式的适用性。这一工作已在《Journal of Physics B》发表,见附录。二、我们细致系统地计算了原子序数Z=26-92的类氩等电子系离子基态的DR速率系数。(1)计算中考虑了类氩等电子系离子通过包括两种不同芯激发Δn=0和Δn=1的六个类K离子双激发组态系列3s23p53dn′l′,3s23p54ln′l′,3s3p63dn′l′,3s3p64ln′l′,2s22p53s23p63dn′l′和2s2p63s23p63dn′l′(n′≤20)对DR的贡献。包括了相同n′不同l′组态间的相互作用;(2)计算和讨论了不同Z离子各种芯激发的l′的截断值和DR速率系数随主量子数n′和DAC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不同Z离子的n′-3标度律对高n′组态计算的适用性;(3)比较了不同Z、不同芯激发在不同温度下对总的DR速率系数的相对贡献;(4)将计算结果与其他若干离子的理论值、实验值和BM公式作了比较;(5)拟合了所有这些类氩等电子系离子DR速率系数,给出了相应各离子的拟合参数。这一工作已整理成文,将投稿《Journal of 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Ra-diative Transfer》。三、我们研究了类氩铁的碰撞激发过程并细致计算了类氩铁的能级,振子强度,190条能级间的碰撞强度和有效碰撞强度,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与其他理论数据做了比较。计算中包括了如下一些组态的贡献:3s23p6,3s2p53d,3s3p63d,3s23p43d2,3s3p53d2,3p63d2,3s23p33d3,3s23p54l,3s3p64l,3s23p43d4l,3s3p53d4l,3s3p43d3,3s23p23d4,3s3p33d4,3s23p33d24l和3s3p43d24l。计算中考虑了这些组态的相互作用。在上述三方面的工作中主要研究特色是:①这些计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背景。②在我们计算中不仅是全相对论计算而且细致考虑了各种主要物理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相比其他理论,我们计算更为精确。其中大量类氩等电子系离子的DR速率系数的系统计算还未见过报导。③根据应用需要给出了相应的精度较高、应用方便的拟合公式。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子与分子数据联合体项目的资助。

施军[7](2009)在《Z箍缩高温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Z箍缩喷气靶实验研究中,气体内爆产生高温等离子体辐射的X射线光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如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密度和离化度等,这些参数通常都是依据辐射光谱强度比与谱线轮廓进行诊断。X射线极化光谱学是基于相互正交方向的X射线强度比对等离子体进行研究,极化X射线对电子分布及磁场非常敏感,能够提供等离子体各向异性的信息,与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紧密相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0576041)的资助下,首次研制出X射线极化晶体谱仪,并在Z箍缩“阳”加速器上进行实验,探测等离子体电子温度,首次对X射线极化度进行了诊断研究。X射线极化光谱理论可以依据塞曼效应进行分析,在磁量子数变化ΔMJ=0或ΔMJ=±1的情形下会发生塞曼跃迁并辐射极化光谱。X射线极化度的理论计算方法通常有光子密度矩阵法及多极辐射场法两种,其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极化度会随着碰撞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减小,并逐渐趋近于零。从理论上分析X射线入射至晶体物质的反射及折射强度,推导出X射线的折射率表达式,计算出X射线的布儒斯特角约45°,检测X射线极化度的理想情形即要求X射线以布儒斯特角入射至晶体表面。晶面间距、半高宽、峰值衍射率和积分反射率是决定晶体性能的基本参数。晶面间距与被衍射X射线波长相对应,晶面间距较大的晶体既能使长波辐射发生衍射,又能使短波辐射发生衍射,但在短波段的角色散能力较低。表面处理可以改变半高宽、峰值衍射率和积分反射率。对不同类型的晶体谱仪进行分析,研制了极化晶体谱仪各部分结构:晶体分析器、闸板阀、转接法兰、胶片暗盒等,并研究了铝膜的透射率与其密度、厚度以及X射线波长之间的关系,铝膜透射率随X射线波长的增大有一定波动,而不是单调变化。极化晶体谱仪研制完成之后,在Z箍缩“阳”加速器装置上进行X射线探测实验,以诊断等离子体状态。实验成功得到理想的X射线信号,谱仪的光谱分辨率(λ/Δλ)可以达到1000以上。在此重点研究Z箍缩X射线极化度及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诊断。系统地探讨了利用实验数据计算X射线极化度的三种方法,采用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得到类氦共振线w及互组合线y的极化度数据。同时也分析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三种探测方法,利用实验数据结合共振线与伴线比值测温法理论来诊断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测量结果为9601060eV。研究极化度与Z箍缩打靶功率的关系以及极化度对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诊断的影响,打靶功率高时X射线极化度会降低;而探测Z箍缩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时,晶体衍射面与Z箍缩电场方向的角度变化会影响最终诊断结果,具有各向异性的等离子体都有类似特性,因此依据谱线强度比得到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密度的诊断结果需要利用谱线极化度加以修正。

张洋[8](2009)在《类镍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与共振激发过程的研究》文中认为电子与离子碰撞激发和复合截面以及相应的速率系数的理论计算在天体物理、等离子体及X激光的研究中非常重要,上述理论工作又与目前我所正在开展的电子束离子阱(EBIT)实验工作紧密联系,可直接为一些实验测量提供理论计算,进行比较。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本文用相对论多组态扭曲波玻恩交换近似理论对类镍离子共振激发(Resonance excitation,RE)和双电子复合(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DR)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具体包括:一、类镍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全相对论系统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以类镍Kr、Nd和U离子作为讨论的对象考察了由细致计算所得到的双激发态的DR速率系数随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变化的情况,从而在保证足够高的计算精度下确定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的截断值;2)考察了考虑级联辐射退激(DAC)时,对应三类(Δn=1,Δn=2和Δn=3)不同芯激发系列的DR速率系数随被俘获电子的主量子数n’的变化情况,并发现在考虑DAC的影响后,有些系列不再遵循n,-3标度律;3)针对某些系列不再遵循n,-3标度律的情况,我们发展了一套包含DAC效应的外推方法,并且统计了外推部分对总速率系数的贡献;4)研究了DAC效应对总DR速率系数的影响。5)以类镍Kr、Nd和U离子为例讨论了各芯激发对总速率系数的贡献;6)选取类镍等电子系的13离子开展了系统性的计算,给出了速率系数随离子价态和电子温度变化的拟合公式。7)最后,将本工作得到的DR速率系数与他人的理论计算值及半经验的Burgess-Merts(BM)公式进行了比较并对BM公式的适用性作了评价。以上成果已向Eur.Phys.J.D期刊投稿。二、类镍离子共振激发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以类镍Kr、Nd和U离子作为讨论的对象考察了由细致计算所得到的双激发态的RE速率系数随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变化的情况2)考察了考虑级联辐射退激(DAC)时,对应三类(Δn=1,Δn=2和Δn=3)不同芯激发系列的RE速率系数随被俘获电子的主量子数n’的变化情况,并且我们发展了一套包含DAC效应的外推方法。3)研究了辐射损失和DAC效应对共振激发的影响(目前的R矩阵方法还无法处理级联辐射过程),经过分析,包括辐射损失和级联退激对于总的共振激发速率系数有相当大的影响;4)细致研究了各芯激发过程对RE速率系数的贡献;5)以类镍Kr、Nd和U离子为例研究了共振激发对总激发速率系数的贡献,发现这种贡献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够忽略的;6)以Mo的类镍离子为例,就共振激发的速率系数与他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上述工作内容的部分结果已被J.Quant.Radiat.Spect.Transfer期刊接收,即将发表(见附录)。本文的第一章为引言,简单介绍了本研究工作的意义、现状、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第二章介绍了本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所使用的计算程序和方法。第三章详细介绍类镍离子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速率系数的计算结果。第四章详细介绍类镍离子的共振激发过程的速率系数的计算结果和分析讨论。

杨宁选[9](2009)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研究电子与原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文中研究指明电子与原子(离子)的碰撞激发是原子物理学中的基本过程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温度和密度范围的等离子体中。高精度的电子-原子(离子)碰撞激发的强度、截面以及速率系数是模拟和诊断各种天体等离子体、实验室等离子体以及研制X射线激光非常重要的参数。本文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及其相应程序包GRASP92和RATIP发展的研究电子-原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全相对论扭曲波(RDW)方法和计算程序REIE06,对氦原子与类氦离子,锂原子,氮离子,类氖离子以及类Ni、类Cu、类Zn金离子的能级结构、辐射跃迁性质以及电子碰撞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包括:第一,系统计算了氦原子2 3S亚稳态到2 3P、3 3S、3 3P和3 3D激发态的碰撞激发截面和微分截面,并与实验结果及其它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目前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精度;以类氦Fe24+、Xe52+和U90+离子为例,详细讨论了Breit相互作用对碰撞激发截面的影响;以类氦Fe24+离子为例,初步研究了电子碰撞激发中的辐射级联过程。第二,系统计算了锂原子1s22s基态到1s22p、1s23s、1s23p、1s23d、1s24s、1s24p、1s24d和1s24f激发态及1s2s2、1s2snp(n=2-5)、1s2sns(n=3-5)、1s2pns(n=3-5)和1s2pnp(n=3-5)激发态的碰撞激发截面和微分截面。在内壳层电子的激发中,取分波数κ=125 ;另外,我们还详细研究了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锂原子内壳层电子能损谱。第三,以N+离子为例,研究了电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中电子关联效应对速率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Z的离子以及低能的碰撞中关联效应对速率系数的影响比较大,考虑更多的关联通常会使计算的速率系数减小。第四,以中Z类氖离子(Z=50~57)为例,讨论了强组态相互作用对碰撞强度的影响,讨论了沿等电子系列变化时,类氖离子的与X射线激光跃迁有关的碰撞激发截面随原子序数Z的变化行为;研究了中Z类氖离子涉及等离子体诊断的3C与3D跃迁线的强度比值随原子序数Z的变化特性。第五,由于金元素(Z=79)是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中常用腔体材料,其Au49+、Au50+、Au51+离子的吸收谱线常被用来诊断惯性约束聚变高温等离子体的状态,因此我们系统计算了类Ni、类Cu和类Zn金离子基态3s、3p、3d和4s电子激发到nl(n=4、5;l=s、p、d、f)壳层的激发能和碰撞强度。总之,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的现象和物理规律。通过与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结果的进一步比较,证明目前的方法在处理靶态波函数时,可以很好地考虑电子关联效应,因此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对任意复杂原子或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研究中。另外,目前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用来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中的散射电子的角分布以及极化参数等问题。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CSR)和上海电子束离子阱(EBIT)等先进的大型实验装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目前发展的理论方法通过与相关高精度实验的密切结合,必将在我国的电子碰撞激发方面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段斌,吴泽清,王建国[10](2009)在《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Ⅰ)》文中认为利用经过评估的原子结构和动力学参数,针对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局域和非局域热动平衡状态,计算了等离子体中的特征发射光谱,并分析其随等离子体温度密度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离子特征谱线的共振线强度比值、伴线与共振线强度比值对等离子体温度变化很敏感,而特征谱线的线形函数对等离子体密度变化较敏感.这些性质可以用来诊断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状态.

二、辐射复合截面的扭曲波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辐射复合截面的扭曲波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HIRFL-CSR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精密谱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概述
    1.2 双电子复合过程
        1.2.1 电子-离子复合过程的物理图像
        1.2.2 DR过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3 DR过程的实验方法
        1.2.4 DR过程的理论方法
    1.3 本文的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基于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RCI)的双电子复合计算
    2.1 Flexible Atomic code(FAC)简介
    2.2 理论方法
        2.2.1 波函数与哈密顿量
        2.2.2 局域中心势的选择
        2.2.3 Dirac方程的求解
        2.2.4 角向积分和哈密顿矩阵元
        2.2.5 径向积分
        2.2.6 辐射跃迁速率
        2.2.7 自电离速率
    2.3 双电子复合过程的计算公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类锂Xe~(51+)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双电子复合谱:精细结构计算
    3.3 高里德堡态的能量和共振强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类锂W~(71+)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能级与辐射跃迁
    4.3 双电子复合谱
    4.4 高里德堡态的能量和共振强度
    4.5 等离子体速率系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相对论本征通道R矩阵方法(R-R-Eigen)的双电子复合计算
    5.1 引言
    5.2 理论方法
        5.2.1 准完备基方法准备靶态
        5.2.2 本征通道R矩阵方法
        5.2.3 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MQDT)
        5.2.4 面向DR过程的共振位置、自电离和辐射跃迁过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类硼Ar~(13+)离子1.5~+分波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散射矩阵即MQDT参数的计算
    6.3 束缚能级与散射矩阵精度
    6.4 自电离态的共振位置及线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类铍Ar~(14+)离子电子-离子复合过程的研究
    7.1 引言
    7.2 类硼Ar~(13+)离子2.5~+分波的理论研究
        7.2.1 MQDT参数
        7.2.2 束缚能区JHANGZ图
        7.2.3 自电离能区JHANGZ图
    7.3 Ar~(14+)离子的电子-离子复合共振谱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简历
致谢

(3)中能p-He碰撞实验研究与高能电子磁谱仪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原子分子物理学概述
    1.2 反应显微成像谱仪的发展
    1.3 原子碰撞动力学研究历史和现状
        1.3.1 电子俘获过程
        1.3.2 转移电离过程
        1.3.3 转移电离过程机制
        1.3.4 电子-核韧致辐射基本过程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技术
    2.1 反应显微成像谱仪
        2.1.1 位置灵敏探测器
        2.1.2 飞行时间谱仪
        2.1.3 数据获取系统
        2.1.4 超音速气体靶
    2.2 基本运动学
    2.3 数据处理
        2.3.1 原始位置和飞行时间信息
        2.3.2 动量重构
        2.3.2.1 反冲离子
        2.3.2.2 电子
    2.4 谱仪动量及能量分辨
        2.4.1 反冲离子动量分辨
        2.4.1.1 p_yz的分辨
        2.4.1.2 p_x的分辨
        2.4.1.3 靶的初始温度对反冲离子动量分辨的影响
        2.4.2 电子动量分辨
        2.4.2.1 p_yz的分辨
        2.4.2.2 p_x 的分辨
        2.4.2.3 电子的能量分辨
    2.5 高能电子磁谱仪
第三章 理论方法
    3.1 跃迁几率
    3.2 波恩近似
        3.2.1 一级波恩近似下的单电离
        3.2.2 Oppenheime-Brinkman-Kramers 近似下的电子俘获
    3.3 扭曲波计算
    3.4 半经典
第四章 结果和讨论
    4.1 P-HE单俘获过程
        4.1.1 态选择截面
        4.1.2 角微分截面
    4.2 P-HE转移电离过程
        4.2.1 动力学机制
        4.2.1.1 电子动量分析
        4.2.1.2 反冲离子纵向动量分析
        4.2.2 全微分截面
        4.2.2.1 电子的全微分截面
        4.2.2.2 反冲离子的全微分截面
        4.2.3 ECC 电子出射分析
第五章 电子磁谱仪涉及束流光学的计算和模拟
    5.1 基于 MIRKO 的束流动力学计算
    5.2 基于 MATHEMATICA 的束流动力学模拟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两体碰撞动力学关系
附录二 实验室坐标系和炮弹坐标系中电子能量转换关系
附录三 考虑束缚能时两体碰撞动力学关系
作者简历
发表文章

(4)高电荷态离子电子碰撞动力学过程中辐射极化特性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电荷态原子物理简介
    1.3 与高电荷态原子相关的原子过程
    1.4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
        1.4.1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背景知识
        1.4.2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物理图像
        1.4.3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研究意义
        1.4.4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5 双电子复合过程
        1.5.1 双电子复合过程的背景知识
        1.5.2 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物理图像
        1.5.3 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研究意义
        1.5.4 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
    1.7 本文的基本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方法
    2.1 原子结构基本理论
        2.1.1 引言
        2.1.2 单组态 Hartree-Fock 近似
        2.1.3 变分原理
        2.1.4 自洽场
        2.1.5 原子结构能级
        2.1.6 多组态计算
    2.2 多组态 Dirac-Fock 方法
        2.2.1 Dirac-Coulomb 哈密顿量
        2.2.2 组态波函数(CSFs)
        2.2.3 原子态波函数(ASFs)
        2.2.4 哈密顿矩阵及能量变分
        2.2.5 径向 Dirac 方程及其求解
        2.2.6 角系数
        2.2.7 连续电子波函数
    2.3 多组态 Dirac-Fock 方法的修正
        2.3.1 Breit 相互作用
        2.3.2 量子电动力学修正
        2.3.3 原子核有限体积效应
    2.4 电子碰撞激发的理论方法
        2.4.1 电子碰撞激发体系波函数的构造
        2.4.2 电子碰撞激发强度和总截面
        2.4.3 电子碰撞激发磁子能级截面
        2.4.4 电子碰撞激发微分截面
        2.4.5 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
    2.5 双电子复合的理论方法
        2.5.1 双电子复合截面及共振强度
        2.5.2 Auger 衰变率
        2.5.3 辐射衰变率
        2.5.4 双电子俘获磁子能级截面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Breit效应对类Be离子EIE形成谱线极化度的影响
    3.1 引言
    3.2 线性极化度的计算
    3.3 靶态波函数的描述
    3.4 Breit 相互作用对类铍离子激发能的影响
    3.5 Breit 相互作用对类铍离子碰撞激发总截面和磁能级截面的影响
    3.6 Breit 相互作用对线性极化度的影响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类Cu到类Se金离子EIE和DR中谱线的极化度
    4.1 引言
    4.2 线性极化度的计算
    4.3 类 Cu 到类 Se 金离子 3d-5f 激发能的比较
    4.4 类 Cu 金离子 3d-5f 碰撞激发截面的比较
    4.5 类 Cu 到类 Se 金离子的 3d-5f 电子碰撞激发截面
    4.6 EIE 过程形成的类 Cu 到类 Se 金离子谱线 3d-5f 的极化度
    4.7 DR 过程形成的类 Zn 到类 Se 金离子谱线 3d-5f 的极化度
    4.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5)氩原子和高离化态钨离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发展
    1.3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物理图像
    1.4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实验研究
    1.5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1.7 本文的基本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方法
    2.1 引言
    2.2 靶态波函数的计算
        2.2.1 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
        2.2.2 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的修正
    2.3 入射和散射电子波函数的求解
    2.4 碰撞体系波函数的构造
    2.5 电子碰撞参数的计算
        2.5.1 碰撞激发截面的计算
        2.5.2 微分截面的计算
        2.5.3 速率系数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氩原子从亚稳态3p~54s到3p~54p的碰撞激发
    3.1 引言
    3.2 氩原子的能级结构
    3.3 靶态波函数的描述
    3.4 低能情况下的电子碰撞激发
    3.5 高能情况下的电子碰撞激发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子关联效应对氩原子亚稳态3p~54s到3p~55p碰撞激发截面的影响
    4.1 引言
    4.2 靶态波函数
    4.3 关联效应对激发截面的影响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类 Cu、类 Zn、类 Ga 和类 Ge 钨离子电子碰撞激发
    5.1 引言
    5.2 类Cu、类Zn、类Ga和类Ge钨离子3d→5f的激发能的比较
    5.2 类 Cu、类 Zn、类 Ga 和类 Ge 钨离子 3d→5f 的激发能的比较
    5.4 类Cu、类Zn、类Ga和类Ge钨离子3d→5f的极化度
    5.5 Breit 相互作用对钨离子 3d→5f 激发截面以及极化度的影响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已完成和发表的主要论文

(6)电子与高电荷态离子碰撞的双电子复合与碰撞激发过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电子与离子碰撞的基本物理过程及其研究意义
        1.1.1 电子与离子碰撞的基本物理过程
        1.1.2 双电子复合和碰撞激发过程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完成情况
第二章 双电子复合和共振激发过程的理论概述
    2.1 DR和RE过程示意图
    2.2 DR共振强度及计算公式
    2.3 RE共振强度公式
    2.4 截面和速率系数公式
第三章 高电荷态类Co钽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3.1 影响类Co钽离子DR速率系数精确计算的一些物理因素的细致讨论
        3.1.1 各个组态DR速率系数随l′的变化
        3.1.2 七个双激发组态系列的DR速率系数随n′的变化和DAC效应
    3.2 类Co钽基态的DR计算结果和与其他理论的比较
        3.2.1 各个组态系列的DR速率系数
        3.2.2 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的比较
    3.3 计算结果的拟合
    3.4 类钴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的理论研究
    3.5 结论
第四章 类氩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4.1 不同Z的等电子系离子的DR速率系数随角动量l′和主量子数n′的变化
        4.1.1 不同Z的等电子系离子的DR速率系数随角动量l′的变化
        4.1.2 不同Z的等电子系离子的DR速率系数随主量子数n′和DAC的变化
    4.2 速率系数计算结果讨论和与其他理论和实验比较
        4.2.1 不同Z、不同芯激发在不同温度下对总的DR速率系数的相对贡献比较
        4.2.2 不同类氩离子总的DR速率系数在低温下随Z的变化
        4.2.3 类氩钨的计算值的比较
        4.2.4 与BM公式的计算值的比较
        4.2.5 与类氩铁的实验值的比较
    4.3 类氩等电子系离子DR速率系数的拟合
    4.4 结论
第五章 类氩铁的碰撞激发过程
    5.1 能级
    5.2 振子强度
    5.3 碰撞强度
    5.4 有效碰撞强度
    5.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已发表与将投稿论文目录
致谢

(7)Z箍缩高温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X 射线极化光谱学诊断意义
    1.3 X 射线极化光谱学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X 射线极化光谱理论
    2.1 塞曼效应
    2.2 极化度理论计算分析
        2.2.1 光子密度矩阵计算
        2.2.2 光子密度矩阵法计算极化度结果
        2.2.3 多极辐射场计算
        2.2.4 多极辐射场法计算结果
    2.3 极化度与电子束能量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晶体与X 射线作用理论及特性
    3.1 X 射线散射
    3.2 X 射线折射
    3.3 布儒斯特角
        3.3.1 E_0 垂直于入射平面
        3.3.2 E_0 平行于入射平面
        3.3.3 布儒斯特角
    3.4 晶体
        3.4.1 晶面间距
        3.4.2 半高宽和峰值衍射率
        3.4.3 积分反射率
        3.4.4 积分反射率标定
        3.4.5 常用的衍射晶体及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极化晶体谱仪研制
    4.1 晶体谱仪
        4.1.1 平面晶体谱仪
        4.1.2 凸面晶体谱仪
        4.1.3 凹面晶体谱仪
    4.2 晶体谱仪主要机构
        4.2.1 晶体分析器
        4.2.2 闸板阀
        4.2.3 转接法兰
        4.2.4 胶片暗盒
        4.2.5 滤光膜
    4.3 极化晶体谱仪
        4.3.1 晶体布拉格角
        4.3.2 极化晶体谱仪
        4.3.3 瞄准对中检测
    4.4 本章小结
5 Z 箍缩极化实验研究
    5.1 Z 箍缩
        5.1.1 Z 箍缩类型
        5.1.2 喷气式Z 箍缩
        5.1.3 研究Z 箍缩等离子体目的
    5.2 晶体检测实验
        5.2.1 分光晶体衍射实验
        5.2.2 晶体分析器
        5.2.3 晶体分析器尺寸检测
        5.2.4 晶体分析器光谱分辨率检测
    5.3 在“阳”加速器装置上的极化实验
        5.3.1 单晶体分析器旋转法极化实验
        5.3.2 采用极化晶体谱仪进行极化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诊断分析
    6.1 高温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诊断方法
        6.1.1 相对强度法测温
        6.1.2 斜率法测温
        6.1.3 利用共振线与伴线测温
    6.2 电子温度诊断
        6.2.1 理论分析
        6.2.2 电子温度探测实验诊断
        6.2.3 温度诊断
    6.3 极化度实验计算
    6.4 X 射线光谱极化实验结果分析
        6.4.1 单晶体旋转法极化实验分析
        6.4.2 极化晶体谱仪实验分析
        6.4.3 Z 箍缩极化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类镍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与共振激发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电子与离子碰撞的基本物理过程及其研究意义
        1.1.1 电子与离子碰撞的基本物理过程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双电子复合和共振激发过程及其理论方法
    2.1 双电子复合(DR)的基本物理过程、截面和速率系数计算公式
    2.2 共振激发(RE)的基本物理过程、共振强度、截面和速率系数计算公式
        一、RE过程示意图
        二、RE和ES共振强度公式
        三、截面和速率系数公式
    2.3 FAC程序包及其理论方法简介
        2.3.1 FAC程序包简介
        2.3.2 理论方法简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类镍等电子系离子的DR过程的系统性研究
    3.1 各种物理因素对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影响
        3.1.1 类镍和类铜离子细致能级随离子核电荷数Z的变化
        3.1.2 DR速率系数随角动量量子数l′的变化
        3.1.3 DR速率系数随主量子数~(n′)的变化
        3.1.4 外推规律对总DR速率系数的贡献
        3.1.5 DAC对总DR速率系数的影响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芯激发对总速率系数的贡献
        3.2.2 类镍等电子系离子速率系数的拟合
    3.3 与其它理论值的比较
        3.3.1 与Behar比较
        3.3.2 与BM公式比较
    参考文献
第四章:类镍离子共振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4.1 各种物理因素对共振激发过程的影响
        4.1.1 速率系数随l″的变化
        4.1.2 对外推规律的讨论
        4.1.3 辐射损失和DAC对共振激发速率系数的影响
    4.2 计算结果与讨论
        4.2.1 芯激发对RE的贡献
        4.2.2 RE对总激发速率系数的贡献
        4.2.3 类镍Mo离子激发速率系数与其它理论计算值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与已投稿论文目录
致谢

(9)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研究电子与原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物理图像
    1.4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实验研究
    1.5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理论研究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方法
    2.1 引言
    2.2 靶态波函数的计算
        2.2.1 多组态Dirac-Fock 理论方法
        2.2.2 多组态Dirac-Fock 理论方法的修正
    2.3 入射和散射电子波函数的求解
    2.4 碰撞体系波函数的构造
    2.5 电子碰撞参数的计算
        2.5.1 碰撞激发截面的计算
        2.5.2 微分截面的计算
        2.5.3 速率系数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He 原子及类 He 离子碰撞激发
    3.1 引言
    3.2 He 原子碰撞激发截面和微分截面的计算以及比较
    3.3 Breit 相互作用对碰撞激发截面的影响
    3.4 碰撞激发过程中的辐射级联效应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Li 原子碰撞激发
    4.1 引言
    4.2 Li 原子碰撞激发截面和微分截面的计算以及比较
    4.3 Li原子内壳层电子的碰撞激发截面
        4.3.1 激发能的比较
        4.3.2 碰撞激发截面
    4.4 Li原子内壳层电子能损谱
    4.5 Li原子内壳层电子微分截面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NII 离子碰撞激发
    5.1 引言
    5.2 靶态波函数的描述
    5.3 NII 离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类 Ne 离子碰撞激发
    6.1 引言
    6.2 Ba~(46+)离子激发能和碰撞激发截面的计算以及比较
    6.3 类氖等电子系列离子电子碰撞激发截面的变化特性
    6.4 强组态相互作用对碰撞截面的影响
    6.5 类Ne 离子3C 与3D 线碰撞强度比值变化特性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类 Ni、类 Cu 和类 Zn 金离子碰撞激发
    7.1 引言
    7.2 靶态波函数的描述
    7.3 类Cu 金离子碰撞激发截面的计算以及比较
    7.4 类Ni、类Cu 和类Zn 金离子激发能的计算以及比较
    7.5 类 Ni、类 Cu 和类 Zn 金离子碰撞强度的计算以及比较
    7.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8.2.1 辐射衰减和干涉效应
        8.2.2 等离子体环境中电子碰撞激发
        8.2.3 电子碰撞电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I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会议摘要

(10)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Ⅰ)(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子参数计算和评估
    1.1 原子结构和辐射动力学参数
    1.2 碰撞动力学参数
        1.2.1 电子碰撞激发和退激发过程
        1.2.2 电子碰撞电离和三体复合过程
        1.2.3 辐射复合过程
        1.2.4 双电子复合过程
2 等离子体的辐射光谱强度
    2.1 局域热动平衡模型
    2.2 碰撞辐射模型
    2.3 非局域热动平衡模型
3 等离子体辐射线形
4 总结

四、辐射复合截面的扭曲波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HIRFL-CSR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精密谱的理论研究[D]. 豆丽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9(09)
  • [2]超精细结构效应对辐射光谱圆极化特性的影响[J]. 陈展斌,董晨钟. 物理学报, 2018(19)
  • [3]中能p-He碰撞实验研究与高能电子磁谱仪优化设计[D]. 郭大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4(10)
  • [4]高电荷态离子电子碰撞动力学过程中辐射极化特性的理论研究[D]. 武中文.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4)
  • [5]氩原子和高离化态钨离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研究[D]. 杜贵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4)
  • [6]电子与高电荷态离子碰撞的双电子复合与碰撞激发过程理论研究[D]. 周莉. 复旦大学, 2010(03)
  • [7]Z箍缩高温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研究[D]. 施军. 重庆大学, 2009(10)
  • [8]类镍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与共振激发过程的研究[D]. 张洋. 复旦大学, 2009(02)
  • [9]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研究电子与原子(离子)碰撞激发过程[D]. 杨宁选.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10]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Ⅰ)[J]. 段斌,吴泽清,王建国.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01)

标签:;  ;  ;  ;  ;  

辐射复合截面的扭波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