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思想”解读

“后现代思想”解读

一、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徐良高[1](2021)在《史学原理初认识》文中研究指明一、作为广义历史学一部分的考古学近代兴起的考古学,在研究资料和方法上与依赖文献记载的传统历史学有很大不同,因此有学者主张将考古学与历史学区别开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认为,虽然考古学与传统历史学在研究资料和方法上有所差异,但本质上考古学仍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都是以人类的过去为研究对象,目标都是重建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

刘雪岚[2](2021)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审视与反思:盛宁先生学术访谈录》文中提出本文是对我国着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盛宁先生的学术访谈。内容涉及对西方文论的考察与认识、对新历史主义发展与现状的评说、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再审视,以及对早期美国文论的思考和新见。在访谈中,盛宁先生不仅分享了他的学术理念和治学经验,还对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发表看法,并对年轻学者提出了治学建议与期望。

蒋中直[3](2021)在《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事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后现代思潮的诞生,叙事学与其他学科发生了交叉。伴随着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时间和存在这些困扰当代人的问题阈开始受到后现代学科交叉下形成的空间概念的挑战,根据相关的研究现状,我们发现在哲学,叙事学,建筑学领域出现了所谓的空间转向趋势。在建立在西方价值观体系下的现代建筑学和城市思想的基础下,在近几十年来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有着一部分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并且城市化过程中对中国地域性文化要素的缺失造成城市物质空间与非物质要素的文化、记忆等脱离。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旨在运用现象学的还原思想,首先回顾了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对人与建筑的关系的观点产生的矛盾,并发现了建筑与空间返回身体主体的趋势,引出人直接体验建筑的重要性。面对对建筑的身份和象征化的过度解读,呼吁关注以人的感知作为判断标准的要求,追溯建筑空间的起源,重新审视人与空间的深层关系。然后在叙事学和建筑学等其他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对叙事学的研究实现了从时间叙事到空间叙事的转向。对空间叙事中的空间和叙事分别进行解读和辨析,对从传统的空间到现代主义空间再到建筑现象学的空间的空间理论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对叙事理论进行了研究,对空间与叙事的关联性进行辨析,分析了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趋势。对空间叙事中的物质性要素和非物质性要素的定义进行总结,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辨析,选取了两者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和体验进行详细解读。对城市公共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和事件机制进行了分类,强调了空间叙事中的事件、行为,运动等非物质性要素在城市设计中重要作用,感官是对城市公共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主要感知形式。这些要素引发了人的强烈的知觉体验,对城市意象的塑造和传播起了关键作用。根据空间叙事理论,返回身体主体的人作为空间体验者的还原视角去解析空间叙事物质性基础和非物质性要素,来进行非物质性要素的物质性设计转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城市意象的营造。以空间叙事理论和建筑现象学原理来对空间叙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空间叙事设计方法和设计转译策略,并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非物质性的知觉要素如何通过建筑质料等的物质性要素进行设计转译,完成了城市空间叙事的设计实践,引发人的知觉体验,建构和传播城市意象,强化城市精神与气质。

林令娟[4](2019)在《论格林布拉特自我形塑观》文中认为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形塑理论是基于对托马斯·莫尔、莎士比亚等六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研究而提出来的,同时也是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理论的关键所在。表面上看,格氏“自我形塑”所探究的是十六、十七世纪时个人身份感的形成,以证明自我是在各种诸如教堂、政府、家庭的社会力量中被塑造而成,然而实际上在现代人的自我形成中依旧可以看到这一相似的过程。这种相似性一方面表明人并不具有先天的主体性,自我其实是被建构的产物,同时也显示出格林布拉特对于文艺复兴时期自我问题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就“自我形塑”这一过程而言,格林布拉特认为这种自我身份的形成是能够在文学文本中被察觉和感知的,并且能够以此揭示出这些自我所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在自我形塑理论中,文学文本是形塑得以展开的核心场所,尤为重要的是自我造型并不是一个单向性的过程,其中牵涉到作者、读者、文学文本等多个维度,是各种社会能量的复杂流通之旅。格林布拉特运用了包括格尔茨的人类学以及福柯权力理论等学说来完成理论塑形,不仅意味着格氏理论所具有的跨学科性,更意味着格林布拉特一反之前新批评将文学视为与文化和政治剥离的自足之物的激进姿态。如果说自我形塑理论的核心是人的建构性,那么在消解主体性之后,格林布拉特却又表示出对这一结果的茫然,以至于他甚至提出了即便知晓这个自我是虚构的,也要去坚持的观点,这无疑使得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形塑理论陷入了巨大的悖论之中。本文的目的便是结合后现代思潮背景去考察格林布拉特自我形塑理论及其悖论的意涵,尤其是在现今后人类的语境下,当人的被建构性被放大到极致时,格林布拉特对于主体性是否已然被取消的犹疑就具有了反思这一理论本身的意义,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意味着开启人文主义传统回归信号的可能,当然这种回归是经过反思和批判之后的更高维度的回归,最终指向仍然是非常人文式的对于人类生命完满形式的渴求。

王济民[5](2018)在《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消费文化的浸润和景观社会的兴起,都市人以城市为客体的体验成为都市人精神性存在的表征。都市生活与城市竞争不再局限于功能、物质层面,城市的酷与美、快与慢、静与动等特质组合的体验磁场,日益成为居民提升生活质量、游客提升满意度和城市导入流量资源、吸引人才资本、优化品牌形象进而实现超越崛起的重要因素。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的特质和体验是可以通过个性化设计、塑造、经营,进而被认可、被推崇的。适应都市人景观化生存方式,不断改进城市体验,形塑人的精神、心灵,是人本城市发展的方向;论文着眼于城市竞争与可持续发展,倾力营建体验型城市,促进城市系统性增值,也是众多城市谋求超越的重要建构维度。本研究主要在四个方面作了深化或创新:厘清了城市人与都市人的术语差异,凸显了都市人概念的研究价值。基于都市人的主客体二象性,将城市研究从以城市为客体,转向到人城并重,重点探讨了都市人及其现代性、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都市对人心灵空间的形塑。以体验为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梳理了体验的概念、产生的机制,并将体验哲学纳入都市人及城市研究的范畴,以期奠定城市伦理和评判价值。提出了基于IPEC(Image、Position、Event、Culture)范式的四维城市体验路径,从实证出发构建了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模型。以城市意象(Image)、定位(Position)、事件(Event)、文化(culture)为体验维度,以城市空间、经济历史文化等体验界面和体验元素为数据,选择了我国40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了定量研究。首次提出体验型城市的概念,探究了建设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的复合进路。即通过塑造人本城市、发展体验经济、增强城市粘性、提升城市识别度、营造城市记忆空间、保持城市多样性、挖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市品牌,推动体验型城市的建构从初级阶段(City Of Experience)向高级阶段(City For Experience)飞跃。出于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论文还提出了创设巴黎学的倡议。

高雪洁[6](2015)在《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美学研究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形成了诸多与传统艺术哲学存在本质区别的、新的美学理论,而且这种发生转向的美学研究不分中西,在研究实践上都可以被概括为是采用文化视角展开研究的结果。文化概念在使用中其内涵往往千差万别,在美学理论研究转向问题上,文化概念的内涵有其明显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文化在这个问题领域中所选择的内涵不是结构性内涵,而是象征性和描述性内涵。文化的结构性内涵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包括实物形式(如器具、建筑等),也包括社会结构、制度、文字、习惯等,而文化的象征性和描述性内涵则指一切富于意义的符号,既包括静态的成果也包括动态的过程。正是从文化的象征性和描述性内涵出发,美学研究中的审美化理论(研究把非美看作美)、审美文化理论(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非艺术审美)、环境美学(研究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身体美学(研究身体作为审美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应用美学(研究艺术哲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等都可以被概括为美学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发生转向的当代美学研究对象简单地说就是大众审美形态,以电子技术支撑和以消费性为主导的大众审美形态主要包括电子阅读、大众影视审美、同形异质的复制经典、城市中审美以及人对自身的美化等,在这些审美形态中集中具有一边凸显消费性一边又以追求自由为最高目标的特征。发生转向的当代美学研究并非孤立地产生,后现代思潮是其强大的理论资源,在具体层面上大众文化理论则被直接运用到了当代美学理论建构中。当代美学研究将矛头直指艺术哲学,颠覆西方现代美学研究的传统,其根本思想动力正是后现代思潮去本质、去中心精神。清晰地阐释当代审美形态离不开准确地定位大众角色,大众文化理论成为当代美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以文化的视角考察当代审美实践,则大众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对象。在当代美学理论发生文化转向的背后,实际是高度重视大众审美实践的结果。高度重视大众审美实践,也是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大众文化、传媒文化等研究成果广泛且深刻地与美学研究交叉的客观反映。重视大众在审美实践中的角色地位,不是传统方法上将大众看作是与精英对立的群体,从而施以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在当代审美文化实践层面高度重视大众是把大众置于当代审美实践主体的位置上,充分认可其在审美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并尊重大众审美选择形成的潮流,也深切关注大众审美观念的内在成因及意义。总体来说,发生转向的美学研究对大众审美实践高度重视凸显着后现代文化的特征。当代美学理论建构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审美文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审美文化”仍未被统一、清晰地界定,在核心概念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审美文化理论在阐释具体审美形态时就将回避大众审美的主体这一重要对象,因而造成一方面确定了大众审美形态作为理论阐释的对象,一方面仍无法摆脱精英视角居高临下对大众审美的评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在已经借用了诸多理论资源的前提下发掘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需要打破对基本范畴的研究沿着分析特征这一相对封闭的研究思路,而是从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入手,探讨其阐释当代审美形态的可能性,同时把中国古典美学中推崇感悟式、整体化思维运用到对当代审美实践的阐释中去。在当代发生转向的美学研究中,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也将与西方美学产生更多、更深层面的合作。当西方美学理论关注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审美化、身体美学时,其理论建构思路往往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是一致的,而对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理论来说,其理论合理性和有效性建构也往往离不开古典美学思想的强大支撑。从全局的视野看,转向了的美学研究背景下,中国美学古典思想需要一种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美学建构的气魄,发挥古典美学思想在基本范畴阐释、命题阐释等方面对世界美学建构的启示作用。

卢娜娜[7](2013)在《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的主题是从后结构主义的视角考察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发现其思想中的后结构主义特质,并进而挖掘出麦克卢汉给传播学带来的影响,摆正其在传播学中的位置。马歇尔·麦克卢汉生于加拿大,接受过系统的英国文学教育,如果沿着既定的学术路线走下去,也许他会是一位有名的文学批评家,然而他却冒着被指责“侵犯学术领域”的风险开启了媒介研究之路,带着一种迥异的思想进入了传播学研究领域,开创了传播学研究新范式。麦氏虽几经浮沉,但现随电子媒介兴起再次受到关注,其理论价值可见犹在。麦氏思想深邃奇异,学界研究甚多,本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并引入后结构主义的考察视角来解读麦氏媒介理论,并最终发现麦氏给传播学乃至整个西方思想史带来的影响及意义。西方思想中存在思辨和经验两大体系,麦氏将带有思辨体系自身反思特性的思想带入北美并在传播学领域做出理论建树,不仅打破了北美传播学领域内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二元对立的局面,为传播学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而且麦氏带着这种思想进入北美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嫁接”了思辨流派和经验流派这两个西方思想传统,对整个西方思想史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由于后结构主义是本文的切入点,故文章先对后结构主义做了梳理,指出现代性是中世纪的反思,后结构主义则是反思现代性的理论基础,整个西方思想史就是在反思中逐渐发展的。本文运用的后结构主义并非仅限于法国结构主义这个流派的层面,而是用之指称那种反传统的精神气质,即后结构主义代表的是一种反抗理性至上主义、反抗传统形而上思维、反对二元对立以及反对“主体性”的思想倾向。其次,通过考察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及其思想渊源,发现麦氏思想中带有的与后结构一致的思想精神气质。一方面通过分析麦氏既成理论、文本表达、理论构建方式三个方面发现麦氏思想中的后结构特质,另一方面通过纵向上的思想渊源考察进一步为此观点提供明证。同时,本部分特别强调了本研究的态度:并非给麦氏扣上“后结构主义者”的帽子,而只是提供一种“解读”的视角。最后,因麦氏的思想特质最终是以传播学领域内的理论建树呈现出来的,由此本部分考察了麦氏将这种后结构式思想带入传播学领域而产生的影响—开启新的研究范式,弥补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偏颇,成为一种介于经验和思辨之间的“折中”之法,开拓了传播学的研究视域、丰富了传播学的方法论。本研究不敢说全面参透麦氏理论,但窃望能以已之力为麦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之可能,期望通过这种哲学化角度的考察,达到对麦氏理论更深刻的解读与借鉴,并进一步明确麦氏在传播学领域乃至整个西方思想史中的位置。

李健胜[8](2012)在《《论语》与现代中国》文中研究表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起初被视为儒家传记类作品。两汉以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论语》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之时,《论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科举制盛行的明清时期,《论语》是儒学文本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经典。近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经学体系的崩解,《论语》逐步失去了维持其经典地位的政治与文化基础,《论语》所体现的儒学思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然而,综观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历史过程,《论语》仍在学术、思想、政治等领域发挥着作用。思考《论语》对现代中国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既是《论语》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往世经典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张力与互动关系的重要学术领域,而现当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则具体而微地体现了《论语》对现当代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五四”新文化派反对儒学的独尊地位,《论语》也被视为导致中国落后的传统文化因素之一。在《论语》文本定位问题上,“五四”新文化派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们“还原”式的文本定位,把《论语》拉下了圣坛,将它与其他诸子作品等而视之,同时也让《论语》摆脱了辅翼、证明《春秋》或《周易》的从属地位,使《论语》在文本及学理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地位,为《论语》学研究开拓了全新局面。在思想阐释方面,“五四”新文化派的核心观点是:孔孟之道已不合于现代生活,《论语》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语录也与现代观念格格不入。“五四”新文化派对《论语》的解析和批判,进一步打破了《论语》的神性地位,也为引入民主、科学等“现代性”理念扩充了认知空间。现代新儒家认为《论语》是中国人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的主要精神资源,故而应当大力弘扬而非毁弃之。在《论语》的文本定位问题上,现代新儒家视其为反映孔子思想的“圣经”,而建构新儒学思想体系时,他们往往视其为辅翼和证明《周易》或《春秋》所反映孔子思想的论据来源。在思想阐释方面,他们不仅对《论语》中颇有争议的孔子语录做出使之合理化的解释,还认为“现代性”理念早已蕴含在《论语》中。20世纪20年代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基本成为学界主流,而现代新儒家秉持的理念曾一度边缘化。1949年以来,一些秉持唯物主义史学观的学者以阶级斗争理念解析和批判《论语》。20世纪80年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及其启蒙理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家的观点日益受到学者和一些政治人物的青睐。当下,在后现代思潮和文化消费与媒体介入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观点更为多元,而在“儒学热”、“国学热”背景下,大陆儒学复兴派把儒学和传统文化绑到一起,以此来巩固他们在重构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地位。通过分析现当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笔者认为在“现代性”语境下阐释经典文本首先应当充分考虑阐释者自身的政治立场对阐释活动的作用、意义及其影响。其次,应当尊重阐释对象的独立性,同时建构起相应的历史视域,不能单纯地就经典解释经典。最后,还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于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融通。在此基础上,以史学研究方法为基准,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导向,建构起具有现代意义的经典解释学,以此来细究往世经典的“文本”价值,挖掘传统文化及其人文意义,进而之使成为一门发现智慧、丰富人性的学问,并使人们逐步形成理解差异、尊重多元、懂得包容、潜心创造的良好的文化心态。此外,在“国学热”背景下,《论语》及其他儒学经典所传达出的思想不应当成为中国人自我异质的一个借口,也不能以复兴“国学”之名,使之沦为保守、落后的民族文化理念的保护伞。无论怎样强调民族、国家的异质性因素,都不应当抹杀文化上求同意识的重要意义,因为任何伟大的文明都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封闭和保守不是出路;无论在人文领域还是在政治层面,中国的“现代性”建构需遵循“因地制宜”外,“与时俱进”是更为重要的考量与原则。

王立志[9](2012)在《后现代、刑事和解及公共政策》文中指出"后现代"是对肇始于启蒙时代,以总体性思维和理性主义为标志的"现代"的反思和反动。刑事和解则是多元视角中的一种平等对话机制,和后现代有着天然的联系。后现代以公共政策为中介,对刑事和解进行自我限以求在国家刑法主导,刑罚在场的情况下实现和解目标。中国刑法应当认真面对后现代思潮,使刑法呈现出人文学科应有的风貌,并积极促进刑法理论变革以回应社会实践之需要。

宋涛[10](2011)在《后现代叙事策略与电视剧《武林外传》》文中提出后现代叙事策略在文艺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元叙事原则的解构和颠覆,后现代文化表征在当代影视作品中最突出的表现是2006年首播的80集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解构经典、颠覆传统,在狂欢中体现出后现代作品的虚无性,是该剧最为突出的表述特征。

二、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意义的变革
        1.1.2 知觉现象学与返回身体主体
        1.1.3 叙事的空间转向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空间叙事
        1.2.2 知觉
        1.2.3 城市公共空间
    1.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3.1 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1.3.2 建筑现象学的理论研究
    1.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空间叙事的理论基础
    2.1 空间叙事中的空间
        2.1.1 传统空间思想
        2.1.2 现代主义的空间思想
        2.1.3 建筑现象学空间思想
    2.2 空间叙事中的叙事研究
        2.2.1 叙事性的空间转向趋势
        2.2.2 叙事与空间的关系
        2.2.3 空间意识与叙事活动
第三章 空间叙事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
    3.1 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关联性辨析
    3.2 空间叙事的物质性要素
    3.3 空间叙事的非物质性要素
    3.4 空间叙事的材料和体验
        3.4.1 建筑材料
        3.4.2 知觉与建筑体验
第四章 空间叙事的事件机制
    4.1 城市公共空间中发生的事件
        4.1.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类型
        4.1.2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参与形式
    4.2 城市空间叙事的运行机制
        4.2.1 城市空间叙事中的事件感知
        4.2.2 城市意象
第五章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策略
    5.1 空间叙事的设计转译
        5.1.1 文学与空间
        5.1.2 电影与空间
    5.2 非物质性要素设计转译策略
        5.2.1 异质拼贴
        5.2.2 系统叠加
        5.2.3 符号重现
        5.2.4 形象隐喻
    5.3 城市意象的营造和传播策略
        5.3.1 城市意象的营造策略
        5.3.2 城市意象的传播策略
第六章 城市公共空间叙事设计实践
    6.1 设计背景
        6.1.1 设计目的和意义
        6.1.2 场地分析
        6.1.3 事件分析
    6.2 设计策略
        6.2.1 设计策略分析
        6.2.2 节点分析与设计
    6.3 设计表达
        6.3.1 设计整体表现
        6.3.2 设计节点表现
    6.4 设计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4)论格林布拉特自我形塑观(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格林布拉特学术概要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情况
        (二)国内研究情况
    第三节 本论文的逻辑线索及结构安排
第一章 塑造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
    第一节 自我问题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重塑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
第二章 自我形塑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自我形塑”中的作者维度
    第二节 “自我形塑”中的读者维度
    第三节 “自我形塑”中的文本维度
第三章 自我形塑的悖论
    第一节 无奈的自我悖论
    第二节 对主体性否定与再度确认的原由
    第三节 矛盾背后的潜在诉求
第四章 后人类语境下对“自我形塑”的再思考
    第一节 后人类的自我建构性
    第二节 重启人文主义传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文本阅读与城市阅读研究综述
        1.2.2 用户体验研究综述
        1.2.3 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理论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研究创新点
2 都市人
    2.1 从城市到都市
        2.1.1 城市与都市
        2.1.2 都市:现代化的城市
    2.2 城市人与都市人
        2.2.1 城市与城市人
        2.2.2 都市人
        2.2.3 同为主体与客体的都市人
    2.3 都市人所处的场域与心灵图景
        2.3.1 社会发展的都市化倾向与后现代流动空间
        2.3.2 景观社会与日常审美生活化
        2.3.3 欲望、享乐与当代都市人
    2.4 城市的语境呈现及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2.4.1 城市建筑的语境呈现
        2.4.2 城市对都市人心灵空间的形塑
3 体验
    3.1 “体验”的概念
        3.1.1 “体验”的词语史
        3.1.2 “体验”的概念史
    3.2 体验的产生机制和类型
        3.2.1 体验的产生
        3.2.2 体验的极致
        3.2.3 体验的分类
    3.3 体验哲学
        3.3.1 体验哲学的提出
        3.3.2 体验哲学即生命哲学
        3.3.3 以体验为哲学基础的城市研究
4 体验城市和城市体验
    4.1 体验城市
        4.1.1 体验城市的四种面向
        4.1.2 体验城市诸种路径
    4.2 城市体验
        4.2.1 城市体验的特性
        4.2.2 城市体验的共性
        4.2.3 城市体验的测度与比较
    4.3 城市声誉悖论
        4.3.1 遗产中的遗憾
        4.3.2 悖论不悖
5 城市体验四维模式
    5.1 城市意象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5.1.1 城市意象与城市体验
        5.1.2 城市意象导向下的城市体验感知
    5.2 城市定位对城市体验的影响
        5.2.1 城市定位
        5.2.2 城市定位与城市体验的关系
        5.2.3 不同城市定位下的城市体验营造
    5.3 城市事件
        5.3.1 城市事件的多元性
        5.3.2 城市事件的功能性
        5.3.3 城市事件的体验性
    5.4 城市文化
        5.4.1 城市文化的形成、个性与传播
        5.4.2 城市文化与都市人
        5.4.3 城市人本体验与文化回归
6 构建体验型城市
    6.1 体验型城市及城市体验化
    6.2 使命
    6.3 构建体验型城市的路径与策略
        6.3.1 城市意象维度策略
        6.3.2 城市定位维度策略
        6.3.3 城市事件维度策略
        6.3.4 城市文化维度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城市体验可行性评价
    7.3 城市体验局限性评价
    7.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当代美学理论文化转向的表现
    第一节 国内审美文化研究成果丰富
        一、审美文化的内涵
        二、与审美文化理论似而不同的生活美学
    第二节 国外视角多样的美学研究
        一、丹托主张的“艺术终结”论
        二、韦尔施集中阐释的审美化理论
        三、舒斯特曼建构的“身体美学”
        四、环境美学等应用美学
第二章 当代美学理论文化转向的动因
    第一节 科技发达的当代总体背景
    第二节 技术和消费时代促生的新型审美形态
        一、五种类型
        二、两个特征
    第三节 西方经典美学阐释力降低
        一、西方经典美学的主要特征
        二、当代美学理论与艺术关系发生改变
        三、经典美学理论阐释力被挑战
第三章 当代美学理论文化转向的理论资源
    第一节 后现代思潮作为总体理论背景
        一、现代性特征的两个暗示
        二、现代性思维下形成的美学理论
        三、后现代思潮的特征
    第二节 大众文化理论成果的直接影响
    第三节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启示
        一、几个重要概念的辨析
        二、整一化美学思想适于新型审美形态
        三、感悟式美学思维适于重释审美经验
    第四节 从“文化”视角切入的理论建构方法
        一、文化的一般定义
        二、描述性定义突出关注动态的视角
        三、文化的价值内涵关注目标和方向
第四章 当代美学理论文化转向的实质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 当代美学理论文化转向的实质
        一、建构非艺术本体的美学理论
        二、对审美无功利的再认识
        三、重拾整体化的美学建设方法
    第二节 美学研究文化转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由大众审美是否为无意识行为引起
        二、审美文化主体缺少话语权
        三、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价值仍待发掘
        四、一个尝试打通中西美学的范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本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麦克卢汉理论简述
    第一节 现代性、后现代思潮、后结构主义溯源及关联探究
        一. 现代性:对中世纪之反思
        二. 后现代思潮:现代性之反思
        三. 后结构主义:后现代思潮之理论基础
    第二节 麦克卢汉理论简介
第三章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后结构主义解读
    第一节 后结构主义:代表着对传统的反叛精神
        一. 批判“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
        二. 后结构主义反叛之体现
        三. 后结构主义对“形式和内容”的重新界定
        四. 后结构主义:一种颠覆?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基于后结构思想的研究
        一. 麦氏媒介理论的内涵
        二. 麦氏的研究路径
        三. 麦克卢汉,一位后结构主义者?
第四章 麦克卢汉思想气质的缘起与流变
    第一节 缘起:思想渊源与社会现实基础及思潮底色
        一. 文学新批评学派渊源:麦氏的继承与偏离
        二. 伊尼斯:麦氏关注“媒介形式”的直接引导者
        三. 社会现实基础及思潮底色
    第二节 流变
        一. 麦克卢汉的后现代气质与波兹曼的现代气质
        二. 麦克卢汉留下的财富:关注形式的视点和后结构的思想气质
第五章 麦克卢汉带给传播学的影响:引入新的思想气息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研究”:思辨和经验的折中之法
        一. 传播学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的哲学底色及局限
        二. 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范式:一种思辨和经验的折中之法
    第二节 麦克卢汉媒介分析范式对传播学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语》与现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2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第2章 《论语》及其文本地位的历史流变
    2.1 《论语》书名、编纂及其传本
        2.1.1 《论语》书名及成书时间
        2.1.2 《论语》的编纂:“子思编定《论语》”说质疑
        2.1.3 《论语》的不同传本
    2.2 《论语》文本地位的历史流变
        2.2.1 传记作品身份下的《论语》
        2.2.2 儒家经典身份下的《论语》
第3章 《论语》与“五四”
    3.1 《论语》与“孔家店”
        3.1.1 “五四”新文化派的相关言论
        3.1.2 反对者的声音
        3.1.3 时代回应与历史意义
    3.2 胡适视域中的《论语》
        3.2.1 从早期经历看胡适对《论语》的态度
        3.2.2 胡适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3.2.3 胡适开创的新范式及其影响
第4章 《论语》与现代新儒学
    4.1 熊十力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一
        4.1.1 熊十力对《论语》的文本定位及其变化
        4.1.2 熊十力对《论语》相关内容的阐释
    4.2 马一浮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二
        4.2.1 马一浮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4.2.2 《论语大义》的基本主旨
        4.2.3 《论语大义》的诠释特点
    4.3 冯友兰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三
        4.3.1 作为“哲学史史料”的《论语》
        4.3.2 作为“新理学”材料的《论语》
    4.4 钱穆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四
        4.4.1 钱穆对《论语》文本地位和研读方法的思考
        4.4.2 钱穆对《论语》相关内容的阐释
第5章 《论语》在新中国的命运沉浮
    5.1 “文革”前的《论语》研究
        5.1.1 《论语》研究的一些进展
        5.1.2 赵纪彬的《论语新探》及其阐释特点
    5.2 当《论语》遭遇“文革”
        5.2.1 “文革”中的“批孔”运动
    5.3 新时期的《论语》研究
        5.3.1 “拨乱反正”后的反思与研究
        5.3.2 《论语》注释范本:《论语译注》及其影响
        5.3.3 “《六经》注我”式的典范型读本:《论语今读》及其“现代性”
    5.4 “儒学热”、“读经热”背景下的《论语》阐释
        5.4.1 “儒学热”、“读经热”的源起与演进
        5.4.3 李零的两个《论语》读本及其论争
第6章 港台学者关于《论语》的文本定位
    6.1 港台新儒家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1.1 牟宗三、唐君毅的相关认识
        6.1.2 徐复观的相关认识
        6.1.3 杜维明的相关认识
    6.2 毛子水、林在勇、南怀瑾等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2.1 毛子水、林在勇、林安悟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2.2 南怀瑾对《论语》的文本定位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影响
第7章 《论语》与中国的“现代性”
    7.1 《论语》与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现代性”
        7.1.1 学术贡献与理论困境
        7.1.2 不同的“现代性”想象
    7.2 《论语》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
        7.2.1 如何推进“现代性”语境下《论语》阐释
        7.2.2 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后现代、刑事和解及公共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现代的出场 (3)
    (一) 后现代与现代
    (二) 后现代的“破”———向总体性开战
    (三) 后现代的“立”———尊重差异性 (他异性) (1)
二、后现代对刑事和解的诠释
    (一) 刑事和解话语的复兴
    (二) 现代性所倡导的理性主义及个人主义消灭了刑事和解
    (三) 后现代与刑事和解的勾连———平等对话机制的构建
        1.后现代对刑事法律关系的多主体化的认识———对话者的存在。
        2.后现代对刑事法律关系主体关系的认识———对话的平等性。
三、公共政策———国家对刑事和解的接纳及后现代对刑事和解的自我限制
四、后现代应该走进中国刑法 (2)

(10)后现代叙事策略与电视剧《武林外传》(论文提纲范文)

一、 解构
二、狂欢
三、虚无

四、对“后现代思潮”的一种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史学原理初认识[J]. 徐良高. 三代考古, 2021(00)
  • [2]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审视与反思:盛宁先生学术访谈录[J]. 刘雪岚.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1(01)
  • [3]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蒋中直. 东华大学, 2021(01)
  • [4]论格林布拉特自我形塑观[D]. 林令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城市体验与体验型城市构建研究[D]. 王济民. 武汉大学, 2018(03)
  • [6]当代美学理论的文化转向[D]. 高雪洁.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7]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D]. 卢娜娜. 南京大学, 2013(08)
  • [8]《论语》与现代中国[D]. 李健胜.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9]后现代、刑事和解及公共政策[J]. 王立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3)
  • [10]后现代叙事策略与电视剧《武林外传》[J]. 宋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标签:;  ;  ;  ;  ;  

“后现代思想”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