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学实验内容

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学实验内容

一、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工实验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赵博石[1](2021)在《基于“微更新”理念的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景观再生研究 ——以保定化工二厂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阶段,中小城市中大量工企业正进行转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留下了大量废弃棕地阻碍城市的有机发展。本文从微更新的角度研究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的再生,总结微更新实践体系,以此激发棕地活力,实现棕地多元复兴。笔者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微更新”、“化学性棕地”“棕地再生”等概念做出界定,分述国内外棕地再生相关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指出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景观再生的困境。其次利用案例分析法学习国内外微更新实例,深入分析并总结微更新的基本原则、应用类型及目标。通过上述部分归纳“微更新”理念应用于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再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实践体系并总结出具有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最后通过田野调查法对保定化工二厂展开调研,并将实践体系及策略建议应用于化工二厂的再生设计。本文主要的策略成果分为以下四方面:提升空间品质——改善棕地公共空间等物质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户外活动场所;重组空间秩序——提升棕地建筑物、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关联性,营造开放的空间秩序;重构空间功能——植入多元功能的同时引入多业态,使用者在形式多样的空间内,通过游乐、交往互动活动,进行人与人间心理、情感的深层次体验,从而获得空间认同感及社会群体的地域归属感;延续空间文脉——在尊重工业文化、集体记忆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为自发性活动提供条件,推动棕地及周边区域的活力再生。本文主要研究意义主要是:分析传统棕地再生方式的不足及微更新理念在棕地再生中的可行性;明确政府引领、公众参与的上下共治参与机制,构建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应用实践体系;预估在棕地辐射半径范围内,微更新方式能够产生的积极效应;通过实证研究,落实“微更新”实践体系及策略,并对化工二厂再生产生的综合效益及场地价值进行评价,以期为其他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的景观再生起到借鉴作用。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韩旭[3](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晶晶[5](2020)在《苯酚类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与决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有效应对苯酚类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泄漏事故,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下问题:(1)传统TiO2光催化剂由于对可见光响应能力低、电子-空穴易复合,因而导致降解苯酚类污染物效率低;(2)泄漏场景复杂,众多泄漏处置方案和药剂选择困难,泄漏处置与决策有效性低;(3)应急准备不充分,评价机制和方法滞后。因此,本文以苯酚及苯酚类衍生物为例,围绕危化品泄漏处置与处置方案决策两条主线,提升危化品泄漏处置与应急准备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氧化石墨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光催化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特征污染物。本文用水热法合成无毒的钒酸铋-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聚苯胺复合物(BiVO4-GO-TiO2-PANI)。主要发现为:与 BiVO4-GO(BVG)和BiVO4-GO-TiO2(BVGT)相比,BVGTA 与聚苯胺(PANI)复合,PANI 添加量为0.03g时,展现出更强的光催化氧化能力。首先,在实验条件下模拟处理亚甲基蓝(MB)和苯酚污染物,经暗箱吸附2小时、可见光辐照3小时后,BVGTA对亚甲基蓝(MB)和苯酚的降解率分别达到大约85%和80%,BVG、BVGT和BVGTA的光催化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32)。其次,复合上PANI之后,BVGTA降解亚甲基蓝(MB)的表观速率常数(kapp)最大,达到 1.06×10-2 min-1,分别是 BiVO4-GO(BVG)和(BiVO4-GO-TiO2,BVGT)的1.63倍和2.94倍;同样,BVGTA降解苯酚的表观速率常数(kapp)最大,达到8.86×10-3min-1,分别是BiVO4-GO(BVG)和BiVO4-GO-TiO2(BVGT)的1.2倍和1.96倍,上述说明BVGTA复合上聚苯胺PANI之后大大提升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能力,PANI添加量为0.03g时,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再次,BVGTA经过五次光催化氧化循环实验后,光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0.07g剂量的BVGTA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最后,经改良的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也叫晕圈法)的实验结果表明BVG,BVGT和BVGTA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近乎无毒。(2)基于氧化石墨烯-无机纳米复合物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特征污染物。本文用自组装法常温合成一系列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纳米针状复合物,发现使用不同碱源对孔结构影响较大:NaOH做碱源得到微孔氧化亚铜-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Cu2O-GO-TiO2,Cu2OGT-A);三乙胺(TEA)做碱源得到介孔氧化铜-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CuO-GO-TiO2,CuOGT-B)。在这些复合物中,Cu2OG-A最大比表面积达到228.72m2/g,介孔CuOGT-B表现出最强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氧化性能。实验模拟处理多种有机污染物经暗箱吸附2小时,可见光辐照3小时后,介孔CuOGT-B对阳离子荧光染料番红O(SO)、阴离子偶氮染料活性黑B(RBB)、苯酚类衍生物没食子酸(G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91%,81.61%,和83.87%。Cu2OG-A和CuOGT-B的光催化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52)。Cu2OGT-A和CuOGT-B对阴阳离子染料和苯酚类衍生物多元酚的降解无选择性。Cu2OGT-A和CuOGT-B降解RBB的表观速率常数(kapp)分别为1.72 × 10-3 min-1和1.81 × 10-3 min-1,介孔CuOGT-B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氧化性能。经过五次光催化氧化循环实验后,光催化性能未明显降低。0.07g剂量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苯酚衍生物GA初始浓度范围在10-4—10-5mol/L时,光催化降解效果较好,GA初始浓度在10-5mol/L时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3)基于动态模糊灰色关联度多准则群决策法筛选苯酚类泄漏处置技术。在复杂场景下,决策者推演泄漏事故可能演变的情景态势,提出技术、物资材料、工程、经济、社会与环境六个评价指标,结合德尔菲法和动态区间三角模糊加权平均算子(DITFWA)对三个不同时空的专家评价值进行集成,形成一种扩展的动态灰色关联度多准则群决策方法。实证部分,本文以苯酚泄漏事故处置决策为例,验证此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当苯酚泄漏发生到第一时空时,备选方案1和2最优,当苯酚泄漏发生到第三时空,备选方案11优于其它备选方案。实证结果显示:多时空动态决策问题更有利于应对苯酚类泄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4)基于流程挖掘技术提升危化品泄漏应急准备效果,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准备能力。首先采用模糊挖掘算法重构应急准备流程分析工作流,以此考察目标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其次利用社会网络挖掘方法分析应急准备流程参与者的组织结构,考察参与者彼此合作的协调性。通过一系列基于流程挖掘的技术手段从工作流(目标应急预案中的任务是否有效执行)和组织结构(应急准备中参与者彼此合作协调性)两方面分析危化品泄漏事故准备流程,分析应急准备流程的主要偏差,发现影响应急响应能力的“瓶颈”。在实证分析中,论文根据苯酚泄漏应急预案为脚本进行演练,运用流程挖掘技术分析应急演练产生的事件日志数据。分析发现该化工企业在应急准备实操中存在的问题,三个主要流程偏差应予纠正。流程挖掘技术为评价危化品泄漏应急准备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使整个应急准备过程透明化,能从中获取丰富的预先未知的流程细节,便于应急管理者和应急预案制定者洞察当时实况,发现应急准备流程中的偏差。更重要的是,该技术能使应急管理者和应急预案制定者优化应急准备流程,不断改进应急预案,通过对应急预案反复演练、分析和完善,有针对性地提升应急救援所需的专业能力。本文研究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从泄漏物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技术、泄漏处置技术决策和应急准备评价三方面构建化工企业危化品泄漏事故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对确保化工企业生产与公共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黄兴凯[6](2020)在《新型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可以替代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显得尤为迫切。氢能因为诸多自身优势(如能量密度高、燃烧产物只有水等),成为下一代能源发展的热门候选者之一。目前,基于现有工艺手段所制备的氢气往往需要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参与(煤气化,石油裂解等工艺),但是这些过程涉及到高温高压等操作条件,过程中会产生温室气体一二氧化碳。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发展问题。因此发展新型制氢工艺成为成众多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如利用一次性可再生能源(风能、光能、水能)产生的电力进行电解水制氢,可以实现制氢过程无碳和无污染物排放。再比如利用硼氢化钠、氨硼烷、甲酸等含氢化合物进行催化分解产氢也可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制氢的目标。但在上述方式制氢过程中,往往需要价格昂贵、储量稀缺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很难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制氢。因此,开发廉价的电催化产氢催化剂势在必行。本论文以设计、制备以及探究高效、稳定、低成本、储量丰富的用于电解水析氢反应(HER)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为目标,以提高新型制氢工艺(电解水制氢和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效率,制备清洁、高纯度的氢气为出发点,发展了一种高效、稳定、廉价的Co/Mo基非贵金属三维(3D)自组装催化剂体系的研究策略,设计、合成并探究可用于HER的3D自生长的CoP/NPC/TF电极、界面化的异质结催化剂CoP/CoMoP和界面化处理的Mo基催化剂MoS2-MoP/NC异质结构催化剂及可用于催化硼氢化钠产氢的CoP纳米线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oP/NPC/TF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及其HER性能研究采用水热以及低温磷化方法,在钛箔上生长了一层以垂直排列的CoP纳米棒阵列为核心,N,P共掺杂碳(NPC)作为壳层包覆在CoP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纳米阵列催化剂(CoP/NPC/TF),用于HER的高效电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在酸、碱性溶液中,CoP/NPC/TF仅需要91和80 mV的过电势即可驱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电化学测量和理论计算表明,CoP纳米棒核和多孔 NPC壳的协同作用显着提高了 HER性能,因为引入多孔 NPC壳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而且还提高了样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电导率和耐久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进一步揭示了CoP/NPC中N原子和P原子之间的所有C原子都是最有效的活性位点,大大提高了 HER性能。这项工作为设计和合成低成本、高效且稳定的CoP基电催化剂提供了有效的策略。2)CoP/CoMoP异质结阵列的构筑及其HER性能研究实验上首先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生长一定量碱式碳酸钴纳米阵列(CoCH)作为前驱体,然后经过二次水热手段在CoCH表面生长适量CoMoO4纳米片,得到CoCH/CoMoO4前驱体材料,随后进行低温磷化处理,得到在泡沫镍上生长的CoP/CoMoP异质结构电催化剂。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CoP和CoMoP之间的界面作用,CoP/CoMoP具有非常有效的HER活性和强健的循环稳定性,尤其是在碱性电解质中具有优于商用Pt/C的高催化活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明,CoP和CoMoP之间的界面可以通过促进CoMoP上的H2O离解和CoP上的H吸附来改善HER的活性,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此外,具有P缺陷的CoMoP可以防止CoMoP和CoP的活性位点被OH*堵塞,进而增强HER的活性。这种异质结构的CoP/CoMoP可以为设计和构建用于HER的高效协同电催化剂提供有效的界面工程策略。3)MoS2-MoP/NC异质结构筑及其HER性能研究采用原位磷化策略,通过掺入P源将MoS2的部分磷化,合成了 N掺杂碳封装的MoS2-MoP异质结催化剂(MoS2-MoP/NC)。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说明在MoS2与MoP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界面工程电极,在碱性电解液中MoS2-MoP/NC表现出类似商业Pt/C的催化活性,随着测试电压逐渐增大,MoS2-MoP/NC进一步展现出超越商业Pt/C的性能。而且在连续稳定性测试后也表现出非常稳定的耐久性。实验结果证明,在碱性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稳定性测试,MoS2和MoP之间的界面不但可以有效提高HER的催化活性,而且表面的碳层可以提高MoS2-MoP材料的导电性和稳定性。4)CoP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硼氢化钠产氢应用的研究通过低温水热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一维自组装多孔CoP纳米线催化剂,综合实验证明该样品对催化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和还原4-硝基苯酚为4-氨基苯酚反应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催化反应中,CoP纳米线催化剂在反应中展示出优异的氢气生成速率(HGR=4028 mL min-1 g-1)。所制备的多孔CoP纳米线在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反应方面表现出比其他报道的催化剂更出色的催化性能(knor=743 s-1g-1)。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的CoP纳米线在硼氢化钠水解制氢和4-硝基苯酚的还原反应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张贵彬[7](2020)在《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一直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寄予厚望,发展现代农业亦是大势所趋。高校农学院利用其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输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高校科研建筑中重要的一类,农学院系建筑在使用特点、功能需求、空间设计、造型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校园建筑的特点。然而,目前缺乏相应指导该类建筑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在设计过程中,给业主、建设者、设计单位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建成的项目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急需对农学院系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作为团队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团队的研究,尝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人员使用特点、建筑功能需求、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全面深度有层次地剖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研究范围及内容,制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农学院系的性质及特点进行论述。简要介绍了农学学科发展及教学特点,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研及研究,总结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功能分析及空间设计的研究提供评价标准及设计依据。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参考国内农学院系建筑设计,从功能需求及规模、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设计要点及设计模式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研究总结。对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肖遥[8](2020)在《化工过程安全评价信息标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石化工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工艺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对于工艺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为了保证工厂能够进行安全生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于工艺安全做了诸多研究,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对反应设备进行危害分析。过程危害分析对于主动识别潜在的安全问题并建议可行的缓解措施非常重要。在现有的过程危害分析技术中,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是原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安全分析方法。传统的危险与可操作性方法以头脑风暴形式展开的,将分析的结果以文档形式存储,使得大量的分析案例无法得到共享和复用,同时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分析结果也只有对应的分析软件才能识别,同样存在难于复用、共享的问题,造成大量数据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针对于现有的化工过程安全分析数据的共享与复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层间接液化项目油品合成设备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报告数据为基础,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石油化工行业数据共享和复用问题,第一种方法是利用知识本体可共享和复用的特性,以自然语言技术抽取报告中数据来构建领域知识本体,并存储在OWL文件中,再利用Protege软件对知识本体进行可视化,方便知识管理和知识验证,最终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表达项目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文本数据,可以实现石化行业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数据的共享和复用;第二种方法是构建石油化工行业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的知识图谱,同样可以达到数据共享和复用的目的,命名实体识别是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重要部分,本文主要的工作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数据进行命名实体识别,为构建知识图谱的构建打下基础,最终,通过实验对比可知,本文提出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在本领域较现有的模型具有较好的命名实体识别效果。

王小健[9](2020)在《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知识管理,即企业灵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融合和利用的活动。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知识挖掘方法,能够帮助石化企业更好地做出指标预测、风险分析和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体验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多源信息处理手段,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只能处理单一来源的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局限了石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探索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从而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对企业员工的性格、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更好地帮助石化企业提升其知识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信息表示和行为建模方法;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员工社群分析方法;第四,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客户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层次化聚类的石化企业垂直分类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组实验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分析的知识管理新方法的情况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有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高林琼[10](2020)在《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工业直接影响着国防建设、农业建设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技术与产业的发展革新。近代化学工业在我国起步于晚清洋务运动期间,后来随化学科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近代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化学工业在民国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出现大量的民族化工业,奠定了我国化工业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化学工业会学术组织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国首个化学工业学术组织——中华化学工业会于1922年创立,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发起创立,该学会聚集了国内大量的化工方面专业人才,不仅促进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形成,还培养了大批化学工业人才,为化工学科和化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华化学工业会除创办会刊《化学工业》外,于1946年创办了《化学世界》,是国内较早的普及化学、化工知识的重要期刊。本文以《化学世界》所载材料为基础和线索,对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进行历史调查,运用文献考证、比较分析以及个案分析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化学世界》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对《化学世界》中有关该学会的各类活动以及普及化学、化工业知识的资料进行梳理和解读,论述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普及化学、化工知识和技术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查阅大量研究文献,梳理论述了国内学术界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的现状以及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现状,指出学术界在对1946-1952年这个时段和对《化学世界》研究的缺失,阐述了对这时段及其杂志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创新之处。(2)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历史调查和梳理,并对该学会会刊的发展情况、年会的开展情况以及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化学、化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化学、化工业在民国时期整体发展状况,为本文的专题研究提供了历史背景。(3)对《化学世界》的创办与发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着重对《化学世界》所载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中所载活动与事件进行追踪调查,梳理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化学普及工作。在科普活动方面,包括化学工业新闻的传播、开设化工讲座、翻译外国化工文献等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化学世界》成为促进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刊载了学会成员大量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化学化工实践上,学会成员为化工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咨询,不仅组织化工学者参与实践学习,还协助化工企业开展了多次化工展览活动,有效促进了科研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工产业经济建设方面的贡献。(4)通过《化学世界》对中华化学工业学会在战后经济建设中所工作的考察,发现中华化学工业会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化学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近代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会对化工科研方面的突出成果较少,但学会成员在会刊上发表的化工类文章对于化学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化工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二、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工实验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工实验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更新”理念的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景观再生研究 ——以保定化工二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球环境恶化
        1.1.2 城市发展转型下棕地再生的困境
        1.1.3 传统再生方式的弊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微更新
        1.2.2 化学工业及化工厂
        1.2.3 棕地与化学性棕地
        1.2.4 棕地再生
        1.2.5 中小城市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棕地再生的相关研究
        1.3.2 微更新的相关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微更新理念在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再生中的应用分析
    2.1 微更新理念应用于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再生的可行性
        2.1.1 微更新符合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再生需求
        2.1.2 微更新与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再生方法契合
        2.1.3 微更新应用于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的优势
    2.2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要素
    2.3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指导理论
        2.3.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应用原则
        2.4.1 以人为本原则
        2.4.2 小规模、渐进式原则
        2.4.3 有机更新原则
        2.4.4 多元参与原则
    2.5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主体及参与机制
        2.5.1 微更新的主体
        2.5.2 微更新的参与机制
    2.6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应用类型
        2.6.1 被污染的自然环境
        2.6.2 公共空间
        2.6.3 工业建筑
        2.6.4 基础设施及构筑物
    2.7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应用目标
        2.7.1 实现棕地的多元复兴
        2.7.2 延续棕地的场所精神
        2.7.3 激发和引导后续开发建设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的实践策略研究
    3.1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修复技术
        3.1.1 生态修复技术
        3.1.2 植被重建技术
    3.2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微更新实践流程
    3.3 现状状况梳理
        3.3.1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现状的认知
        3.3.2 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问题研究
    3.4 潜力与限制分析
    3.5 结构化分析
        3.5.1 系统拆解
        3.5.2 图层叠加处理
        3.5.3 结构系统具化
    3.6 节点选取分析
        3.6.1 节点选取原则
        3.6.2 节点初选
        3.6.3 节点筛选
    3.7 节点微更新实践策略
        3.7.1 分期建设过程调控策略
        3.7.2 生态环境共生恢复策略
        3.7.3 景观形态提升策略
        3.7.4 结构分区优化策略
        3.7.5 人文精神传承策略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保定化工二厂景观再生实践
    4.1 保定化工二厂项目概况
        4.1.1 区位环境分析
        4.1.2 项目背景
        4.1.3 历史沿革
        4.1.4 文化特色
    4.2 现状问题分析
        4.2.1 自然条件及环境污染问题
        4.2.2 构建物及基础设施问题
        4.2.3 公共空间问题
        4.2.4 交通系统及功能结构问题
        4.2.5 场所精神及文化内核问题
        4.2.6 需求调研分析
    4.3 潜力与限制分析
        4.3.1 场地潜力
        4.3.2 发展定位
    4.4 结构化分析
        4.4.1 结构拆解
        4.4.2 结构图层叠加
        4.4.3 结构系统具化
    4.5 节点选取
        4.5.1 节点初选
        4.5.2 节点筛选
    4.6 微更新设计策略
        4.6.1 自然环境污染治理
        4.6.2 关键节点更新改造
        4.6.3 疏通线性系统,重塑功能结构
        4.6.4 多元参与共治,延续文脉精神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致谢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2.2 创造力的测评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2.6 文献述评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4 小结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4.1.1 固着效应
        4.1.2 收敛思维
        4.1.3 知识壁垒
        4.1.4 约束思维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4.4 小结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5.1.1 培养目标
        5.1.2 培养过程
        5.1.3 评价指标
        5.1.4 支撑条件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假设提出
        5.2.2 实验对象选取
        5.2.3 实验流程介绍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2.1 培养目标
        6.2.2 培养过程
        6.2.3 评价指标
        6.2.4 支撑条件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3.1 培养目标
        6.3.2 培养过程
        6.3.3 评价指标
        6.3.4 支撑条件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4.1 培养目标
        6.4.2 培养过程
        6.4.3 评价指标
        6.4.4 支撑条件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5.1 培养目标
        6.5.2 培养过程
        6.5.3 评价指标
        6.5.4 支撑条件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7.5 小结
8 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8.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苯酚类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与决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C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分析
        1.2.2 危化品泄漏处置技术及材料(药剂)
        1.2.3 深度处理及水环境修复技术
        1.2.4 泄漏处置决策技术
        1.2.5 危化品泄漏应急准备
        1.2.6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物BVGTA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苯酚泄漏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主要实验设备
        2.2.3 制备过程
        2.2.4 仪器及样品表征
        2.2.5 光催化氧化性能测试
        2.2.6 毒性测试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1 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2.3.2 光催化氧化性能与机理分析
        2.3.3 毒性测试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基高比表面积多孔针状复合物Cu_2O-GO-TiO_2和CuO-GO-TiO_2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特征污染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主要实验设备
        3.2.3 制备过程
        3.2.4 仪器及样品表征
        3.2.5 光催化氧化能力分析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3.3.2 光催化氧化性能与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苯酚泄漏处置方案的动态模糊GRA法筛选和评价技术
    4.1 引言
    4.2 苯酚泄漏处置技术评价和筛选体系
        4.2.1 建立苯酚泄漏处置技术储备库
        4.2.2 苯酚泄漏事故处置技术评价指标
    4.3 研究方法
        4.3.1 预备知识与基本概念
        4.3.2 扩展的动态模糊灰色关联度多准则群决策法
    4.4 案例分析
        4.4.1 案例描述
        4.4.2 案例计算
        4.4.3 案例备选方案评估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流程挖掘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准备过程改进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总体框架
        5.2.2 事件日志数据的生成
        5.2.3 流程挖掘
    5.3 实证研究
        5.3.1 苯酚泄漏应急准备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作者及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新型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电解水概述
        1.2.1 发展历史
        1.2.2 电解水机理
        1.2.3 电解水技术简介
    1.3 析氢电极材料及其研究现状
        1.3.1 贵金属电催化剂材料
        1.3.2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材料
        1.3.3 自组装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材料研究现状
    1.4 其他新型产氢方式发展现状
    1.5 本论文选题背景以及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CoP/NPC/TF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材料制备
        2.2.4 样品表征方法
        2.2.5 电化学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物理表征结果与分析
        2.3.2 电化学表征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oP/CoMoP异质结阵列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和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材料制备
        3.2.4 样品表征方法
        3.2.5 电化学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物理表征结果与分析
        3.3.2 电化学表征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oS_(2)-MoP/NC异质结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材料制备
        4.2.4 样品表征
        4.2.5 电化学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物理表征结果与分析
        4.3.2 电化学表征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P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硼氢化钠产氢应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药品和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材料制备
        5.2.4 样品表征方法
        5.2.5 硼氢化钠水解产氢方法
        5.2.6 对硝基苯酚加氢还原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物理表征结果与分析
        5.3.2 硼氢化钠产氢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3.3 对硝基苯酚加氢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名词缩写对照表
致谢
学术成果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7)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关于高校农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1.3.2 关于高校系馆楼建筑设计的研究
        1.3.3 关于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框架
第二章 农学院系教学特点及其建筑认知
    2.1 农学院系学科发展历程
    2.2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及特点
        2.2.1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
        2.2.2 农学院系的教学特点
        2.2.3 农学院系的科研特点
    2.3 农学院系建筑认知
        2.3.1 农学院系建筑类型划分
        2.3.2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建筑案例调研
        2.3.3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调研访谈
        2.3.4 农学院系建筑现状问题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学院系建筑功能需求
    3.1 功能需求的确定
        3.1.1 功能需求的影响因素
        3.1.2 功能需求的确定方法
        3.1.3 功能需求的归类整理
    3.2 功能空间的种类及规模
        3.2.1 研究实验空间
        3.2.2 教学空间
        3.2.3 办公空间
        3.2.4 公共交流空间
        3.2.5 服务空间
    3.3 功能需求整体规模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学院系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4.1 实验空间的设计
        4.1.1 实验室家具
        4.1.2 实验室单元设计
        4.1.3 实验室类型设计
    4.2 空间组合的方式
        4.2.1 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
        4.2.2 实验室与研究室
        4.2.3 整体空间组合
    4.3 功能空间的组织
        4.3.1 功能分区设计
        4.3.2 功能流线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及环境设计
    5.1 农学院系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5.1.1 舒适的实验空间
        5.1.2 丰富的公共空间
        5.1.3 宜人的绿化空间
    5.2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设计
        5.2.1 彰显农学特征
        5.2.2 符合地域特点
        5.2.3 实现文化传承
        5.2.4 体现时代发展
        5.2.5 倡导绿色节能
    5.3 农学院系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5.3.1 与校园环境结合
        5.3.2 与温室大棚结合
        5.3.3 与围合庭院结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学院系建筑发展趋势与总结
    6.1 农学院系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6.1.1 基于功能配置的发展趋势
        6.1.2 基于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6.1.3 基于造型与环境的发展趋势
    6.2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案例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调研案例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调研案例三: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调研案例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调研案例五: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8)化工过程安全评价信息标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石油化工过程HAZOP数据标准化研究现状
        1.2.2 命名实体识别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知识本体与命名实体识别相关概念介绍
    2.1 知识本体
    2.2 命名实体识别相关模型介绍
        2.2.1 机器学习模型
        2.2.2 词向量模型
        2.2.3 深度学习模型
第三章 基于知识本体的HAZOP信息标准化研究
    3.1 引言
    3.2 自然语言技术
    3.3 基于知识本体的HAZOP信息标准化框架构建
        3.3.1 数据处理
        3.3.2 句法分析
        3.3.3 相似度计算
        3.3.4 数据存储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3.4.1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3.4.2 数据存储
        3.4.3 数据可视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工过程安全评价信息标准化研究
    4.1 引言
    4.2 知识图谱的定义与架构
        4.2.1 知识图谱的定义
        4.2.2 三元组表示
        4.2.3 知识图谱的架构
    4.3 命名实体识别问题建模
    4.4 DCNN-BILSTM-CRF模型构建
    4.5 实验
        4.5.1 实验数据与实验环境
        4.5.2 词分布式表示
        4.5.3 实验评价指标
        4.5.4 模型训练
        4.5.5 模型参数选择
        4.5.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9)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1.2 知识管理的经济价值
        1.1.3 石化企业的知识管理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2 理论与方法综述
    2.1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
        2.1.1 背景介绍
        2.1.2 企业知识管理相关概念
        2.1.3 国外主流知识管理思想
        2.1.4 利用知识挖掘提高组织资本和企业竞争力
    2.2 国内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2.2.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进展
        2.2.2 基于多源知识发现实施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管理方法
        2.3.1 多特征融合统计学习方法
        2.3.2 多源异构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2.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化管理方法
    2.4 文本语料分析基本方法
        2.4.1 技术挑战
        2.4.2 文档处理和分词
        2.4.3 数据降维及语义分析
        2.4.4 文本语料分类和聚类
    2.5 小结
3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3.1.1 石化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与创新要素
        3.1.2 提升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方法
    3.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3.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3.2.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的基本要素
    3.3 基于多源信息的石化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与检验方法
        3.3.1 知识管理方法实施框架
        3.3.2 研究维度、效度及其检验方法
    3.4 小结
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员工行为建模
    4.1 网络社会化行为建模面临的挑战
    4.2 网络社会化行为的特点与数据维度
    4.3 问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和总体思路
        4.3.1 词汇范畴分析
        4.3.2 数据收集
        4.3.3 总体框架
    4.4 员工行为建模方法
        4.4.1 员工属性信息建模
        4.4.2 工作行为建模
        4.4.3 网络行为建模
    4.5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与知识管理
        4.5.1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和求解
        4.5.2 指标分析和知识管理
        4.5.3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研究小结
    4.6 企业员工的社群分析
        4.6.1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的研究背景
        4.6.2 企业员工行为的时间分布建模
        4.6.3 社群发现
        4.6.4 相似度学习及特征权重学习
        4.6.5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研究小结
5 基于多源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5.1 客户关系管理(CRM)
    5.2 石化企业客户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管理思路
    5.3 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
    5.4 基于商业行为分析的企业客户分类方法
    5.5 小结
6 实验研究与算例分析
    6.1 多源信息融合实验
    6.2 员工社群发现
    6.3 员工社群类型的知识发现及讨论
    6.4 企业客户信息搜集和指标相关性建模
    6.5 企业分类实验评测
    6.6 知识管理效果评估-以企业员工管理为例
    6.7 实验讨论和小结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研究
        1.3.2 对《化学世界》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创新之处
2 中华化学工业会及其会刊的发展历程
    2.1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立与发展
    2.2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与发展
        2.2.1 早期创刊阶段(1923-1925年)
        2.2.2 战前顺利发展阶段(1929-1936年)
        2.2.3 抗战期间的艰难阶段(1937-1945年)
        2.2.4 抗战胜利后维持阶段(1946-1952年)
    2.3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学术年会状况
        2.3.1 学会初期的年会
        2.3.2 北伐胜利后至抗战前的年会状况
        2.3.3 抗战期间年会状况
        2.3.4 抗战胜利后的年会状况
    2.4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中国化学、化工状况
        2.4.1 抗战时期化学研究情况
        2.4.2 抗日战争时期化学研究成果
        2.4.3 抗战胜利后的化学研究概况
3 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会对化学化工知识的普及
    3.1 《化学世界》的创办及发展
    3.2 《化学世界》中化学、化工知识普及的内容
        3.2.1 介绍普及化工知识与技术
        3.2.2 开辟化工知识的专门讲座:讲座的专题性
        3.2.3 翻译外国化工着作,引进化工技术
        3.2.4 国外化工业发展概括与新技术的介绍
        3.2.5 介绍化学化工史知识
    3.3 小结
4 从《化学世界》看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
    4.1 《化学世界》对战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的总结
    4.2 《化学世界》对大陆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4.3 《化学世界》对台湾地区化工企业及其技术的报道和介绍
    4.4 小结
5 中华化学工业会战后服务于中国化工业发展
    5.1 普及农业化工知识与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5.2 普及材料知识与技术,促进材料工业的发展
    5.3 普及“医药新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工实验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更新”理念的中小城市化学性棕地景观再生研究 ——以保定化工二厂为例[D]. 赵博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苯酚类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与决策技术研究[D]. 赵晶晶.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6]新型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 黄兴凯.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7]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D]. 张贵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化工过程安全评价信息标准化方法研究[D]. 肖遥.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9]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D]. 王小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抗战胜利后中华化学工业学会的化学普及工作 ——基于《化学世界》的考察[D]. 高林琼. 东华大学, 2020(01)

标签:;  ;  ;  

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学实验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