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降雨沙坡塌陷机理研究(二)

陡坡降雨沙坡塌陷机理研究(二)

一、降雨与陡坡沙土斜面崩塌机理的研究(Ⅱ)(论文文献综述)

芦宇辰[1](2020)在《面向协作交流的概念图库构建方法研究 ——以陆地水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协作交流是开展多专家合作、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途径。针对复杂地理系统的综合模拟分析,地理学各领域研究者需要通过协作交流来进行思路的碰撞、理念的融合、方案的探索,从而支撑形成更加整体的地理认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辅助专家开展协作交流的工具和平台也日益丰富。然而,现有以分布式协作交流为典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关注于消息交换策略本身,对于梳理地理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交流却少有涉及。地理建模与模拟作为解决地理问题的必要途径,其模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问题的理解。因此,如何在问题梳理过程中降低不同科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障碍,是开展综合地理模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本研究以地理建模活动中多研究者协作交流的实际需求为牵引,以陆地水文为例,将陆地水文知识概念结构化表达作为研究者相互沟通理解的桥梁,通过构建陆地水文概念图库来为研究者提供协作交流媒介。基于所设计和构建的陆地水文概念图库,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和知识表达方法的支撑下,构建面向地理问题理解的协作交流情景,由此辅助多研究者更加高效的开展关于陆地水文知识的交流,推进合作式的陆地水文建模与模拟工作。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构建方法研究。构建服务于陆地水文概念图库建设的水文概念结构化描述框架:提出了一套面向概念图库构建的水文概念分类组织统辖概念使之具有体系;提出了陆地水文概念多维描述结构、研究了陆地水文概念图示关联方法,使陆地水文概念表达既具备形式化的描述信息,又关联形象化的图示资源。基于陆地水文概念结构化描述框架,完成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结构设计。最终通过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 DB实现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结构化存储。(2)基于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协作交流方法研究。以陆地水文概念图库作为多研究者开展协作交流的媒介,以辅助研究者更容易的理解地理问题、更方便的交流地理问题为需求导向,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知识表达方法的支撑下,构建文本交流主导和图示交流主导的协作交流情景,在情景中融入检索与推理机制来支撑跨领域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完善对地理问题的认知,基于认知指导后续建模与模拟阶段的工作。(3)陆地水文概念图库协作交流原型系统的实验验证。通过陆地水文概念图库构建方法研究、基于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协作交流方法研究,本文构建了面向网络的、开放的陆地水文概念图库协作交流原型系统。原型系统一方面支持研究人员对陆地水文概念图库资源进行完善与扩充,另一方面以陆地水文概念图库资源作为研究者协作交流的素材,支持研究者更方便的交流地理问题,完善对地理问题的认知。以通江湖泊概念为例,梳理出以通江湖泊为核心的概念体系框架,基于该框架以鄱阳湖湖体水质污染问题作为交流主题,验证原型系统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本研究一方面能辅助多领域跨学科研究者理解陆地水文知识,弱化由学科知识背景差导致的交流障碍,对地理问题形成整体的认知,为地理建模工作做铺垫。另一方面,本研究以陆地水文为例,开展领域知识概念表达方法的研究也可以为其他学科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经验。

舒和平[2](2019)在《黄土丘陵地区小流域泥石流形成与运动特征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泥石流是黄土丘陵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在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的影响下,中国黄土丘陵地区泥石流灾害频发。兰州市是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开发的一个重点区域,进而开展兰州市黄土丘陵地区的泥石流灾害研究尤为重要。此外针对黄土丘陵地区小流域泥石流形成和运动特征研究较少,这将区内增加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区域安全风险。因此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小流域兰州市大沙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模型、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野外现场模拟试验,量化流域内地质灾害不同等级敏感性面积和不稳定斜坡面积;研究了流域内不稳定斜坡土壤物理特性和水分运动特征,揭示在降雨作用下黄土斜坡的破坏机制和斜坡失稳演变成泥石流的形成过程;最后明晰泥石流运动特征,并修正泥石流冲击力模型,建立适合于黄土丘陵地区的无量纲泥石流冲击力综合关系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通过大沙沟地质灾害敏感性计算发现,1980年到2015年,流域内地质灾害敏感性高等级面积占总面积的44%以上,地质灾害敏感性中等级面积占总面积的34%以上,表明大沙沟流域地质灾害敏感性属于高中等级,流域内斜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野外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工程活动导致流域内78%的斜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且近35年来的土地利用数据显示流域内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因此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了流域内的斜坡稳定性。双环法土壤渗透试验结果表明:流域内各渗透试验点土壤稳定入渗深度、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分别在2738 cm、2.295.28 min/cm和0.441.75 min/cm之间。从流域上游到下游,土壤稳定入渗深度逐渐增加,土壤渗透系数呈递减趋势,流域左岸土壤渗透系数大于右岸土壤渗透系数,沟道两侧土壤渗透系数大于主沟道土壤渗透系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稳定入渗深度顺序为:林地>草地>耕地>沟道泥石流堆积体,渗透试验点的土壤入渗率均随时间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人工降雨诱发斜坡失稳试验发现,在未发生降雨时斜坡不同监测点的土壤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体积含水率和电导率分别在00.1 kPa、00.1 kPa、0.090.14 m3/m3和0.070.39 S/m之间。在试验初期降雨冲刷和雨水入渗引发斜坡产生裂隙和裂缝,土壤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体积含水率和电导率分别增加到0.221.13 kPa、0.253.62 kPa、0.090.36 m3/m3和0.072.05 S/m之间,这时斜坡土体剪切强度逐渐降低,土壤湿重增加,斜坡发生局部破坏。试验中期随降雨时间持续增加,斜坡土体剪切强度进一步降低,土壤孔隙比变小,当土壤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体积含水率和电导率峰值分别达到3.11 kPa、8.85 kPa、0.57 m3/m3和4.96 S/m时,斜坡土体发生大面积破坏,然后他们会发生突然变小的现象。斜坡破坏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雨水侵蚀作用,土体发生碰撞、崩解、造泥作用,最后斜坡失稳形成泥石流。试验末期斜坡土体抗剪强度逐渐恢复,土体密实性增加,土壤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体积含水率、电导率再次出现增加趋势,斜坡土体暂时趋势稳定。利用水槽物理模型对40组不同泥石流容重和不同泥石流混合物重量组合条件下的泥石流运动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泥石流动力粘滞系数、屈服应力和傅汝德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0110.0041 Pa s、0.2530.68 Pa和2.0329.23。泥石流运动速度、泥深峰值、孔隙水压力峰值和冲击力峰值分别在1.233.62 m/s、2.713.4 cm、0.154.5 kPa和1.2328.41 kPa之间。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建立泥深、流速、孔隙水压力和冲击力的峰值与泥石流容重和混合物重量的综合关系式。通过水槽模拟试验结果拟合得到黄土区泥石流冲击力动力和静力模型经验参数分别为5.17和9.99,与土石区泥石流冲击力模型经验参数存在显着差异。新的动力冲击力模型适用于速度较大和傅汝德数较高的泥石流冲击力计算,新的静力模型适用于速度相对较小和傅汝德数较低的泥石流冲击力计算。通过多种模型对比发现新的模型能够更好的计算黄土区泥石流冲击力。最后在新模型基础上建立区内泥石流无量纲冲击力峰值与傅汝德数和雷诺德数的综合关系式。研究成果为黄土地区滑坡泥石流数值模拟提供相关参数;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深了学者对黄土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机理的理解;此外,还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开发提供参考。

郭慧莉[3](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瓦背形坡面侵蚀发育过程研究》文中指出瓦背形坡面在黄土丘陵区普遍存在,该地形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降低耕地质量。该特殊地貌发生侵蚀过程中侵蚀物质、能量及形态是如何演变如何分布等科学问题还亟待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瓦背形坡面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模拟降雨和构建实体模型的条件下采用照片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了瓦背形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侵蚀方式的比例、侵蚀贡献率及时空分布;量化了坡面沟道发育过程中各侵蚀形态指标的时空变化;探究了形态指标与产流产沙量及流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整个浅沟系统侵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沟槽深度为10-30 cm,此阶段实测沟槽平均深度的变化范围为29.3-28.4 cm;第二阶段,沟槽深度为30-50 cm,此阶段实测沟槽平均深度的变化范围为31.6-39 cm。将浅沟沟槽内的侵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下切侵蚀速率>沟壁扩张速率>溯源侵蚀速率;第二阶段(中期),沟壁扩张速率>下切侵蚀速率>溯源侵蚀速率;第三阶段(后期),下切侵蚀速率>溯源侵蚀速率>沟壁扩张速率。(2)沟道密度和沟道割裂度均随降雨场次的增加而增大。沟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51-1.96,沟道割裂度的变化范围为0.08-0.27。斜坡段宽深比大于3,陡坡宽深比小于1。表明斜坡段侧蚀大于下切侵蚀,陡坡段与之相反。(3)对比计算侵蚀量与实测侵蚀量,第一次计算误差最大为22.75%,后六次误差均小于10%,前五场降雨误差为正值,后三场为负值。因此,照片三维重建技术可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4)在8场降雨中,沟蚀对总侵蚀的贡献率为72.87%;浅沟侵蚀对总沟蚀的贡献率随降雨场次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为49.39%。沟槽侵蚀沟的平面面积对侵蚀沟总面积的贡献率为44.68%。(5)侵蚀形态特征指标与平均产流量可拟合为二次函数,判定系数分别为0.941和0.988,沟密度和沟道割裂度可以与平均产沙量很好的拟合为三次函数,判定系数分别为0.955和0.976。平均流速与侵蚀形态特征指标及含沙量均为正相关关系,判定系数分别为0.707、0.731和0.71。

李为乐[4](2019)在《典型强震同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是诱发山区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次强震(M>6.0)可以触发数百至数万处地质灾害,同震地质灾害直接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可以占到整个地震损失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此外,强震还会造成大面积山体震裂松动和大量崩塌滑坡松散固体物质堆积于沟谷和斜坡坡麓,在震后强降雨条件下很容易重新复活,引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更大的损失。一次强震事件引起的震后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频率一般会远远超出震前水平,并持续数年甚至上百年。2008年汶川Ms 8.0级特大地震发生10余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2010年玉树Ms 7.1级、2013年芦山Ms 7.0级、2014年鲁甸Ms 6.5级、2017年九寨沟Ms 7.0级和2017年西藏米林Ms 6.9级等多次强烈地震,强震呈现出频发态势,严重威胁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同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震后地质灾害灾害链效应与长期效应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研究仅针对某一研究区域的单次地震,而对不同发震机制和地质环境背景下的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对比研究相对较少,震后地质灾害动态演化机制和规律、灾害链效应与长期效应方面的研究还多处于定性评价,长时间序列的定量研究还非常匮乏。本研究基于光学遥感影像对1920年海原Ms 8.5级地震、2008年汶川Ms 8.0级地震、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2014年鲁甸Ms 6.5级地震、2017年九寨沟Ms 7.0级地震、2017年西藏米林Ms 6.9级地震、2018年日本北海道Mw 6.6级地震和印度尼西亚帕卢Mw 7.5级地震8次强震同震地质灾害进行了编目建库,并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逻辑回归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了逆冲型和走滑型强震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实现了汶川地震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及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同震地质灾害48小时快速预测评价。最后,通过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对比解译和现场监测,对汶川地震强震区绵远河流域震后滑坡、泥石流特征、演化规律和主河泥沙搬运和河床演化特征以及震后植被恢复态势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建立了国内外8次不同震级、不同发震断层类型强震同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数据库,统计发现同震地质灾害总面积和分布范围与地震震级均符合幂函数关系,发震断层性质和产状等对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强度有较大影响。震级相同条件下,逆冲断层型地震同震地质灾害数量要显着多于走滑型断层地震,断层倾角越大同震地质灾害越发育。(2)同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地震因素、地形因素和地层岩性三类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其中,地震烈度、地震峰值加速度、距发震断层距离等地震因素主要控制同震地质灾害的宏观分布规律,地形坡度、坡向、距水系距离等地形因素主要控制同震地质灾害的微观分布规律(具体发生部位),而地层岩性因素主要控制同震地质灾害的类型。具体表现为:(1)同震地质灾害分布密度与地震烈度总体表现为正相关。同震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地震烈度≥VII度的区域,地震烈度<VII度的区域很少有同震地质灾害分布。大型同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地震烈度≥VIII度区。地震烈度≥IX度的区域均具备了发生滑坡所需的动力条件,同震地质灾害呈现出集中高密度分布的特点。(2)同震地质灾害分布密度与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也总体表现为正相关。PGA≥0.1g便可触发大量同震地质灾害,对于大部分地震PGA≥0.2g的区域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显着升高。(3)发震断层对同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带状控制作用且不同震级发震断层的影响宽度不一样。震级≥Mw7.5的地震发震断层影响范围可达0~10 km,震级≥Mw6.5的地震发震断层影响范围一般为0~5 km,震级<Mw6.5的地震发震断层影响范围一般为0~2 km。逆冲型地震同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上下盘”效应。(4)强震同震地质灾害均表现出在特定海拔高程范围内集中分布的特点。同震地质灾害较发育的高程范围均对应地震区河流由底部峡谷向上部宽谷过渡的区域。这些地形过渡和转折部位长期遭受重力卸荷作用,岩体相对破碎且临空条件好,因而在地震作用下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5)同震地质灾害主要为岩质滑坡时,其发育密度表现出随地形坡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且主要发育在25-45°坡度范围。同震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震液化导致的土质滑坡时,同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坡度<20°的区域,>20°的区域同震地质灾害相对稀少。(6)同震地质灾害在特定区域会表现出显着的方向效应。“方向效应”显着区斜坡具有以下典型特征:斜坡的走向近垂直或平行于发震断裂且一般为陡峭而单薄的山体。(7)同震地质灾害除了表现出沿发震断层呈现带状分布特征,还表现出沿主干河流线状分布的特征。水系对同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影响范围在距离主要水系0~1 000 m。(8)地层岩性主要对同震地质灾害的类型有控制作用。岩浆岩、灰岩、白云岩等硬岩中主要发育崩塌灾害,千枚岩、板岩、变质砂岩等软岩中主要发育浅层滑坡,而巨型岩质滑坡主要发生在“上硬下软”岩层中。(9)强震会导致砂土液化并触发大量低角度流态型滑坡,初步研究认为其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土体物质成分、土体饱水程度等因素影响。(3)选取地震峰值加速度、距发震断层距离、地形坡度、海拔高程(坡高)、地层岩性、距离水系距离为评价因子,基于逻辑回归方法实现了汶川地震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芦山地震地质灾害快速预测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逆冲地震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快速评价模型,实现了鲁甸地震同震地质灾害48小时快速预测评价,并向社会发布,为震后重灾区圈定、重点救援区确定、救援通道选择以及临时和过渡安置点安全选址提供了重要支撑。(4)汶川地震同震崩塌、滑坡在绵远河流域共产生了约4.0×108m3的松散固体物质,为震后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按照物源供给和起动方式,将震后泥石流分为大型滑坡堆积体起动型、支沟物源起动型、分散物源起动型和震裂山体滑坡起动型。震后5年,绵远河主河泥沙搬运总量为1.31×107m3,假设搬运速率保持不变,将所有可搬运固体物质全部搬运至主河河道需要23~46年。(5)汶川地震对绵远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较震前降低了约20%。震后10年来流域内植被整体呈现逐年恢复的态势,最高植被覆盖率达95.1%,略低于震前的98.7%。研究区植被要恢复到震前覆盖水平,尚需要一定时间。

李卓儒[5](2019)在《震区急陡沟道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冲出量研究》文中指出汶川地质环境在震后变得更加脆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活动强烈,其中泥石流成为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震后泥石流的特征主要有:数量急剧增加、频率变高、规模增大、临界激发雨量降低等。在这些众多泥石流灾害中,有一类泥石流的活动和成灾规模较为典型和特殊,这类泥石流沟震前发育程度低,少有泥石流发生,汶川地震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物源,导致这类泥石流活动性急剧增加,降雨诱发后冲毁公民建筑,阻塞河道。这类泥石流沟流域面积小,沟道十分陡峻,纵比降通常在300‰以上,具有沟谷汇水条件形成暴流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丰富水源,但由于沟道陡直使得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又与坡面型泥石流类似,具有一泄到底快速堆积的特点,由于在物源量上远超坡面泥石流的规模,一旦成灾其摧毁力极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汶川强震区泥石流流域地形地貌特征的统计分析,初步定义流域面积<5 km2、沟道平均纵比降>300‰、流域完整性系数<0.4,且泥石流沟道两岸坡度≥35°的沟谷型泥石流为急陡沟道泥石流。虽然这类泥石流流域面积不大,但是一旦成灾破坏力远大于同等规模的一般沟沟谷型泥石流,研究其运动特征及冲出量对此类泥石流的防治及危险性评价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力学分析、回归统计、数值模拟三种方法对这类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及冲出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以汶川震区43条急陡沟道泥石流的流域面积(A)、相对高差(H)、沟道纵坡降(J)、沟道纵向长度(L)以及流域内崩滑堆积体面积(AL)作为冲出量的影响因子,探究这类泥石流的冲出量预测模型。通过相关分析,与冲出量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列为崩滑堆积体面积、流域面积、相对高差、沟道纵向长度、沟道纵比降,前三项相关性系数大,后两项相关性系数小,故选择前三项作为冲出量的拟合参数,建立了V=14.3571H0.2797A0.2367AL0.2731的急陡沟道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并用震区另外4条急陡沟道泥石流进行了验证,最后对拟合的预测公式精度进行分析,通过验证及误差分析可知用该模型预测汶川震区急陡沟道泥石流的冲出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分别使用三维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与二维流场模拟软件FLO-2D分别对烧房沟和瓦窑沟三种降雨频率下(P=2%,P=5%,P=10%)泥石流冲出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速度场分布、流场分布、冲出范围、冲出量、冲出距离、堆积扇形态等数据,并将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8.13”、“7.10”泥石流进行对比,分析其误差。模拟结果显示冲出距离、冲出量、冲出范围均与降雨频率正相关,数值模拟软件预测精度大于回归统计模型,三维数值模拟软件适合研究急陡沟道泥石流的运动特征,二维数值模拟软件更适合研究该类泥石流的冲出量。通过ANSYS CFX数值模拟发现急陡沟道泥石流的沟道坡度大,沟道堆积物起动类似于坡面泥石流,降雨条件下,泥石流沟道堆积体内形成孔隙水压和渗透压,使得泥石流沟道堆积体强剪强度持续降低,最终沟道堆积体沿潜在滑面剪切破坏。流域上游快速汇流形成山洪,山洪的高动水压类似“消防管”效应冲刷形成流通区中的沟道堆积体,山洪携带沟道物源最终发展为泥石流。

高清洋[6](2017)在《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现象频繁,严重威胁堤防安全和航道稳定。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延伸推动,两岸的人口和资源越来越密集,航运量也不断提升,防止崩岸的频繁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索崩岸发生的内在机理,开展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归纳和分析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频发河段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借助理论分析及物理试验等手段展开自然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定性描述了崩岸过程中水下岸坡表面的冲刷演变过程并定义了坡脚区域;从防治崩岸的角度出发展开护岸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对比和分析了不同护岸结构(散体护岸和排体护岸)的冲刷演变特征,不同守护宽度及不同重点守护区域(坡趾区域和坡脚区域)的守护效果,得到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护岸布置形式。具体结论如下:1.自然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表明,水流冲刷过程中岸坡近水面附近演变形成月牙型沙波,与月牙型沙波相连的坡趾方向演变为带状沙波,两种沙波平顺连接;崩岸过程中部分岸坡泥沙将沿月牙型沙波、带状沙波的波谷深槽,自近水面附近向坡趾方向剧烈地横向输移;水下坡脚区域以月牙型沙波为输沙载体,且持续发生纵向、横向输沙。2.护岸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水流条件下,散体护岸在特定守护区域内的守护时效相对较短,排体护岸更适合持久守护某一特定区域;在相同护岸结构及相同重点守护区域的情况下,随着护岸宽度的增大,守护效果更为明显;在相同护岸结构及相同守护宽度的情况下,重点守护坡脚区域的守护效果更为明显;自近水面附近向坡趾方向延伸守护水下岸坡表面三分之二的布置形式,相对更为经济、有效,但采用排体护岸结构时,此类布置形式的护岸表面将出现坡折点现象,持续冲刷坡折点不断上移,不利于护岸结构的持久稳固,威胁岸坡稳定性。

王玉军[7](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吴锦忠[8](2016)在《临潼骊山重力侵蚀特征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重力侵蚀是一种土壤侵蚀类型。长期以来,由于重力侵蚀具有随机性和非连续性等特征,使得对重力侵蚀的研究相对水力侵蚀而言较为滞后;临潼骊山地区独特的地貌类型,使该地区重力侵蚀较为严重;骊山不仅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且骊山山区村落众多,村民经营农业生产活动,因此,骊山是一个人类活动的热点地区;骊山重力侵蚀不仅危害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骊山地区重力侵蚀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本课题选择研究骊山地区重力侵蚀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骊山重力侵蚀发生的相关因子,分析这些因子是如何在重力侵蚀中发挥作用的,从而解释骊山各类重力侵蚀的形成机理。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重力侵蚀基础研究,而且对于骊山地区土壤侵蚀灾害防治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重力侵蚀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重力侵蚀的基础数据难以通过定点观测法有效获取,因此,本次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自然地理学经典研究方法——野外实地考察法。通过设计典型考察路线,在研究区获取足够量的重力侵蚀相关的样本,并记录这些样本相关的基础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年代,以及重力侵蚀点位的坐标、高程、类型、规模等等。完成野外工作之后,结合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地质图等,通过GIS平台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编辑、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操作,获得骊山重力侵蚀的各类有用信息。通过对考察数据与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或结论。(1)将骊山重力侵蚀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崩塌、滑坡和泻溜。根据侵蚀物质的差异,又将三大类侵蚀细分为六小类,分别为岩质崩塌、土质崩塌、岩质滑坡、土质滑坡、沙质泻溜和土质泻溜。(2)重力作用是发生重力侵蚀的直接原因,而其它多种因子作用为重力作用提供了条件,这些因子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主导因子和诱导因子。(3)本研究对各类主导因子和诱导因子在重力侵蚀中的作用做了详细分析,认为最高主导因子为物质结构因子(主要包括节理与层理),高主导因子为物质属性因子(主要是指岩土体的岩性或土质);强诱导因子为风化作用与道路建设。认为重力侵蚀的发生是以内部主导因素为基础,外部因素诱导为关键的土壤侵蚀类型。(4)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并总结了骊山重力侵蚀的数量特征、规模特征、分布特征等。骊山重力侵蚀数量特征为崩塌>泻溜>滑坡,岩质崩塌数量最多,岩质滑坡数量最少。骊山重力侵蚀规模特征为各类重力侵蚀规模跨度十分悬殊;土质滑坡是骊山地区发育面积最广的重力侵蚀类型;体积规模比较为:岩质崩塌>沙质泻溜>土质崩塌>土质泻溜,且岩质崩塌总量远大于土质崩塌,沙质泻溜总量远大于土质泻溜。骊山重力侵蚀分布特征为在垂直方向上分布高度总体表现为土质泻溜>沙质泻溜>岩质滑坡>岩质崩塌>土质滑坡>土质崩塌,在低海拔处以土质崩塌为主,在中海拔处以土质崩塌和岩质崩塌为主,在高海拔处以沙质泻溜与岩质崩塌为主;水平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岩质崩塌、沙质泻溜以及岩质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骊山山地地貌中,而土质崩塌、土质滑坡以及土质泻溜则在空间分布上相对较为分散,遍布整个研究区,在山地地貌向丘陵地貌过渡的区域是土质侵蚀的易发区域;规模分布特征表现为骊山山地地区中心部分重力侵蚀规模并不大,规模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骊山山地与黄土丘陵过度地带上,或者骊山山地与洪积平原过度地带上;此外,道路两侧是各类侵蚀多发地段,河谷出山口位置处是岩质崩塌较为严重的地区,河流中上游两岸是沙质泻溜和土质滑坡最常见的位置。骊山地区重力侵蚀类型有不同的灾害特征,总体表现为以岩质崩塌和土质滑坡为主的灾害特征。本研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骊山重力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张伟锋[9](2015)在《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内有人类居住和工程活动的山岭地区,几乎都有滑坡灾害发生。滑坡灾害以其造成的人员伤亡众多、经济损失巨大,具有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和渐变影响持久的特点,在自然灾害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扩展和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加之受全球极端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滑坡灾害越来越频繁,已成为仅次于地震的第二大地质灾害类型。地震滑坡虽然发生频度低,然而一旦发生,无论在规模、面积,还是造成的灾害损失方面,远比其它因素诱发的滑坡猛烈,其危害性更为巨大。地震滑坡与地震同样具有突发性,并难于预测,地震滑坡的研究也多为灾后研究,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受滑前滑坡原型研究程度影响很大。因此,开展地震滑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虽然滑坡灾害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被广泛研究,且日益成熟,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对规模巨大、成因机理独特、运动过程复杂、且广受关注的单体地震滑坡的系统工程地质研究,往往涉及很少,但作为滑坡学科的典型案例研究,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本文以“5.12”汶川地震触发的规模最大的滑坡—大光包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滑前地形、地质资料收集整理,滑后现场系统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物探、测试与试验等手段,查明大光包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地貌、滑体结构、滑面位置和滑带性状等,基于滑坡体运动特征的现场调查与资料汇总分析,结合滑坡运动过程的物理模拟试验,分析并验证大光包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建立了大光包滑坡系统的工程地质档案。研究成果即是可信的滑坡事件历史记载,可作为地震滑坡的典型案例,又在滑坡研究的方法途径和系统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包括:(1)编绘了系大光包列滑坡工程地质图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大光包滑坡要素定量数据。通过对大光包滑坡开展1:2000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剖面调绘,结合物探、坑槽探、平硐及浅孔钻探等工作,编绘了滑坡工程地质系列图件,查明了大光包滑坡的平面和空间形态、滑坡地貌、滑体结构、滑面位置、滑带性状和堆积体特征等,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滑坡要素定量数据,揭示了滑坡发育背景条件、堆积地貌特征、滑坡植被分布、岩性分布以及堆积体结构特征等及其成因,提出大光包滑坡是受强震和特定地形条件、岩体结构条件(层间剪切错动带和两组陡裂结构面)控制的巨型“楔形体”失稳,滑坡从启动破坏到停积用时仅2min。(2)根据滑坡体的运动、堆积过程,结合滑坡的组成要素和地貌特征,建立了滑坡通用的工程地质分区指标体系。滑坡工程地质分区对提升滑坡认识,统计滑坡运动特征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大光包滑坡地形、地貌、堆积结构的工程地质测绘,和滑坡破坏过程的运动分析,将其化分为滑坡断壁区、主滑堆积区和次滑堆积区3个大区,并进一步划分为10个小区。(3)建立了一套滑坡运动迹象与滑坡运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滑坡运动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光包滑坡滑动面擦痕、标志性地物滑前-滑后空间位置变化、滑坡堆积体植被倾倒特征、滑坡体表部块石优势倾向和滑坡裂缝等运动现象的系统调查和分析研究,确立了滑坡的运动方向、滑动距离、运动速度、运动特征值等滑坡运动特征基本参数。(4)地貌学与运动动力学相结合,提出了滑坡新的地貌要素及其概念。根据大光包滑坡典型的地貌特征(包括堆积体结构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提出了滑坡垄岗、“滑坡核”、滑坡挤压丘、滑坡沟槽和拆离滑动面等滑坡要素新概念,它们是滑坡运动、堆积过程的地貌表现。(5)综合大光包滑坡发生过程的访谈实录、滑坡运动特征的地质现象调查和滑坡运动过程物理模拟试验成果,指出大光包滑坡运动过程中存在前缘锁固段岩体剪断迸射并伴随巨大声响、滑坡边缘冲击气浪、滑坡扬尘和“急刹车效应”运动堆积等独特的滑坡地质现象,且滑坡变形破坏过程具有显着的阶段性;根据上述典型地质现象的成因分析结果,对大光包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坡体震动拉裂-滑体边界形成阶段→锁固段剪断-滑体快速启动阶段→主滑体高速滑动阶段→“急刹车”制动和超覆运动堆积阶段→拆离滑动、流动阶段→滑坡断壁次级崩滑阶段等6个主要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为主滑体的变形破坏过程,第6阶段为次级滑体的破坏运动阶段。(6)基于大光包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典型运动迹象的调查和分析、滑带土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以及前人关于滑坡动力学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揭示了大光包滑坡快速启动、高速滑动和“急刹车”制动的独特动力学机制。大光包滑坡主滑体的骤然启动机制,可概括为地震动荷载作用、间隙水压力和“锁固段效应”等三个方面;滑带土峰残强降效应、“空隙水气压力效应”、“岩石自我润滑”作用和“滚动摩擦效应”等是滑坡高速滑动的主要原因;其“急刹车”制动机制可概括为碰撞解体作用和侧向拆离滑动作用等两个方面;大光包滑坡快速启动、高速滑动和“急刹车”制动机制,均包含了多种作用或“效应”,它们共同作用造就大光包滑坡独特的动力学现象。

王自高[10](2015)在《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四纪大型松散堆积体是一种成因多样、组分复杂、结构无序、土石混杂堆积的特殊地质体,与岩(土)体相比,构成堆积体的物质成分变异性很大,且空间结构较为复杂,其衍生地质灾害具有多发性、复发性和随机性特点,受到了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新的重要研究对象。西南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区河谷地带地质灾害发育,大型堆积体分布广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包括水利水电资源开发、矿山开采、交通建设等)越来越强烈,其强度已超过国内、外其他地区,与堆积体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是工程开发建设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对西南地区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特性、稳定性及其成灾特点与防治措施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具有探索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研究、探索西南山区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灾害问题及其预防治理措施,作者先后参与了20几个涉及大型堆积体问题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及堆积体稳定性专题研究工作,参与了野外地质调查、现场试验、成果审核、处理方案评审及堆积体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同时,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大型堆积体分类研究。结合西南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特征对堆积体进行系统分类。(2)大型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结合西南地区河谷堆积体发育分布特征,对堆积体的成因机制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3)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技术研究。结合大量工程实践,对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实验手段与方法、以及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与分析。(4)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包括堆积体界面形态、物质构成、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强度特征等。(5)大型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研究。包括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失稳模式及堆积体变形的时空效应等。(6)大型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研究。包括堆积体稳定性特征、堆积体工程边坡稳定、库岸再造稳定、地基稳定分析评价及堆积体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探讨等。研究紧密结合西南地质环境特征及深切河谷地区水电工程建设实际,以堆积体工程地质分类为基础,以工程地质勘察及试验研究为手段,以大型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为核心,以大型堆积体稳定问题分析为主线,依托已建、在建或正在进行前期勘测设计的大型水电工程,对20几个典型的大型堆积体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来研究大型堆积体在工程建设活动(如工程开挖、地基处理、水库蓄水等)条件下的变形稳定性、地质灾害成灾特点及及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对30余项西南河谷地带大型堆积体专题研究资料、150余项技术文献资料和相关规程规范及学术交流资料的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在堆积体工程地质分类、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分析、勘察技术方法、工程地质特性、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近年来西南地区水电工程(包括边坡工程、地基工程及水库工程)典型堆积体地质灾害成灾特点、处理措施及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总结,提出了大型堆积体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措施建议。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取得了具有一定理论创新,并能指导大型堆积体工程勘察与试验、变形稳定性分析及进行有效工程处理的经验方法和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根据西南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堆积体地质特征,按堆积体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粒度组成、结构特征及空间形态特征等进行的工程地质分类,并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简明实用、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首次提出了河谷型大型堆积体三级分类及基于稳定性评价为基础的工程地质综合分类方案。(2)结合对西南地区河谷堆积体空间发育分布规律及动力地质作用的分析与总结,首次提出了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灾变成因、多期成因及混合成因机理与时空演化特征。(3)基于对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勘察与试验的实例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水电工程不同设计阶段及不同成因大型堆积体勘察技术要求,以及“3S”等新技术为指导,地质测绘为基础,工程物探为辅助,工程勘探为重点,试验研究为支撑、各种手段相互验证”的综合勘察技术方法。(4)对不同成因大型堆积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及渗透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堆积体物质成分多样性、结构特征不均一性、力学性质差异性及材料介质非连续性等土石混合堆积物特点,提出了堆积体物理力参数选取的综合比较分析方法及典型堆积体抗剪参数参考值,并分析和探讨了堆积体强度特征。(5)在总结不同成因的大型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开挖牵引型、加载推移型、库水作用型、暴雨渗透型、地震促发型、洪水冲刷型及综合诱导型”等七种大型堆积体诱发变形失稳的基本模式,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提出了堆积体变形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6)对堆积体稳定性影响因数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堆积体具有天然稳定性、潜在不稳定性、动态稳定性及空间稳定性特征;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堆积体工程边坡、库岸再造及地基稳定的安全控制标准及分析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大型堆积体地质灾害成灾特点,探讨了大型堆积体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措施。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对西南山区河谷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及矿山工程建设中大型堆积体的勘察、设计、治理与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西北乃至东南亚目前正在开发或即将开工建设的大量类似工程也具有参考或借鉴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更具有广泛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降雨与陡坡沙土斜面崩塌机理的研究(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雨与陡坡沙土斜面崩塌机理的研究(Ⅱ)(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协作交流的概念图库构建方法研究 ——以陆地水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作交流方法研究
        1.2.2 地理知识结构化表达方法研究
        1.2.3 地理知识图示表达研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支持协作交流的技术与知识表达方法
    2.1 协作交流在地理综合研究中的应用
        2.1.1 协作交流的内涵
        2.1.2 基于网络的协作交流技术
        2.1.3 地理研究中的协作交流
    2.2 服务于协作交流的知识表达方法
        2.2.1 本体的知识表达与推理方法
        2.2.2 知识图谱的相关理论与推理方法
        2.2.3 本体与知识图谱对协作交流的支持
    2.3 陆地水文知识构成元素——陆地水文概念的内涵
        2.3.1 概念的形成与内涵
        2.3.2 地理概念的形成与内涵
        2.3.3 陆地水文概念的形成与内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构建方法研究
    3.1 面向陆地水文概念图库构建的概念结构化描述框架
        3.1.1 描述框架分析与总体设计
        3.1.2 面向图库建设的水文概念分类组织
        3.1.3 陆地水文概念的多维描述结构
        3.1.4 陆地水文概念的图示关联表达
    3.2 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结构设计
        3.2.1 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组织结构设计
        3.2.2 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物理模型设计
    3.3 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存储与应用
        3.3.1 数据库的选取
        3.3.2 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结构化存储方案设计
        3.3.3 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陆地水文概念图库的协作交流方法研究
    4.1 协作交流需求分析与协作交流情景设计
        4.1.1 面向地理问题理解的协作交流需求分析
        4.1.2 文本交流主导的情景
        4.1.3 图示交流主导的情景
    4.2 文本交流主导的陆地水文概念图库检索方法
        4.2.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支撑的检索设计
        4.2.2 基于分词的检索信息提取方法
        4.2.3 基于词频统计与词云的交流信息可视化方法
    4.3 图示交流主导的陆地水文概念图库多维度推理方法
        4.3.1 知识表达技术支撑的推理设计
        4.3.2 语义维度的推理
        4.3.3 几何形态维度的推理
        4.3.4 属性特征维度的推理
        4.3.5 演化过程维度的推理
        4.3.6 要素关系维度的推理
        4.3.7 空间位置维度的推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型系统与案例验证
    5.1 原型系统
        5.1.1 系统设计目标
        5.1.2 系统架构设计
        5.1.3 陆地水文概念条目的构建工具
        5.1.4 支持信息检索的文本交流工具
        5.1.5 支持多维度推理的绘图工具
    5.2 案例验证
        5.2.1 以通江湖泊为核心的概念框架体系
        5.2.2 基于通江湖泊概念框架体系的案例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黄土丘陵地区小流域泥石流形成与运动特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敏感性研究
        1.2.2 斜坡破坏过程研究
        1.2.3 泥石流运动特征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论文创新点
        1.3.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植被与土壤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
    2.3 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与研究区选择
        2.3.1 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
        2.3.2 研究区选择
    2.4 降水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2.4.1 研究区降水特征
        2.4.2 极端降水与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2.5 研究方法
        2.5.1 地质灾害敏感性模型
        2.5.2 野外采样与试验
第三章 大沙沟流域地质灾害敏感性研究
    3.1 大沙沟土地利用情况
        3.1.1 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
        3.1.2 土地利用变化
    3.2 地质灾害点数据库建立和诱发因子分析
        3.2.1 地质灾害点数据库的建立
        3.2.2 地质灾害诱发因子分析
    3.3 地质灾害敏感性结果
        3.3.1 地质灾害敏感性模型参数
        3.3.2 地质灾害敏感性结果对比分析
        3.3.3 地质灾害敏感性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大沙沟流域土壤物理性质与水分运动特性研究
    4.1 土壤物理特征
        4.1.1 沟道土壤颗粒特征
        4.1.2 渗透试验区土壤物理特性
    4.2 土壤水分运动特性
        4.2.1 土壤稳定入渗深度
        4.2.2 土壤渗透系数分布规律
    4.3 流域土壤渗透系数和影响因素分析
        4.3.1 流域土壤渗透系数
        4.3.2 土壤渗透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典型黄土斜坡破坏过程模拟和泥石流形成研究
    5.1 物理模型构建
        5.1.1 相似比分析
        5.1.2 试验装置
        5.1.3 监测系统
    5.2 模拟降雨试验过程特征
        5.2.1 模拟降雨过程
        5.2.2 体积含水率
        5.2.3 温度
        5.2.4 电导率
        5.2.5 孔隙水压力
        5.2.6 土压力
    5.3 斜坡破坏模式与机制
        5.3.1 斜坡破坏模式
        5.3.2 斜坡破坏机制
    5.4 斜坡失稳后泥石流形成过程
    5.5 小结
第六章 小流域泥石流运动过程和特征模拟研究
    6.1 物理模型构建
        6.1.1 泥石流运动流速场
        6.1.2 相似比分析
        6.1.3 泥石流无量纲冲击力关系式
    6.2 泥石流冲击力模型
    6.3 试验设置和流体属性
        6.3.1 试验装置
        6.3.2 试验监测系统
        6.3.3 试验材料
        6.3.4 试验步骤和流体属性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泥石流运动基本形态和试验结果
        6.4.2 速度
        6.4.3 泥深
        6.4.4 孔隙水压力
        6.4.5 冲击力
        6.4.6 最大峰值分析
        6.4.7 速度与泥深关系
        6.4.8 泥石流冲击力模型参数修正
        6.4.9 泥石流无量纲泥深和无量纲冲击力的综合关系式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和项目参与情况
致谢

(3)黄土丘陵沟壑区瓦背形坡面侵蚀发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浅沟的概念
        1.2.2 浅沟的发育过程及形态特征
        1.2.3 降雨侵蚀动力因子和地形因子对浅沟侵蚀的影响
        1.2.4 浅沟侵蚀动力学机制研究
        1.2.5 侵蚀过程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瓦背形坡面侵蚀发育过程研究
    3.1 瓦背形坡面侵蚀形态发育过程及量化研究
        3.1.1 浅沟坡面侵蚀形态变化过程
        3.1.2 浅沟沟槽侵蚀沟道几何参数变化规律
    3.2 形态特征指标
        3.2.1 沟道密度
        3.2.2 沟道割裂度
        3.2.3 沟道密度与沟道割裂度的时空分布
        3.2.4 浅沟沟槽侵蚀沟宽深比
        3.2.5 浅沟沟槽侵蚀沟平面面积变化规律
    3.3 小结
第四章 瓦背形坡面侵蚀时空分布研究
    4.1 瓦背形坡面产流产沙时空分布研究
        4.1.1 瓦背形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分析
        4.1.2 照片三维重建技术计算侵蚀量的精度评估
        4.1.3 瓦背形坡面沟道侵蚀量的时空分布
    4.2 两侧沟坡及沟槽侵蚀过程研究
        4.2.1 沟蚀对浅沟系统总侵蚀量的贡献率
        4.2.2 沟槽侵蚀沟及沟坡沟道侵蚀对总侵蚀贡献率的分析
    4.3 形态特征指标与浅沟系统产流产沙量的相互影响
        4.3.1 沟密度和沟道割裂度与浅沟系统产流产沙量回归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瓦背形坡面流速时空分布
    5.1 流速的时空分布研究
        5.1.1 浅沟系统两侧沟坡流速的时空分布
        5.1.2 浅沟沟槽内流速的时空分布
    5.2 流速与形态特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3 流速与含沙量的相关性分析
    5.4 小节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瓦背形坡面侵蚀形态发育过程及量化研究
        6.1.2 瓦背形坡面侵蚀时空分布研究
        6.1.3 瓦背形坡面流速时空分布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典型强震同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规律研究
        1.2.2 强震后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典型强震地质灾害编目
    2.1 1920年海原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1.1 海原地震概况
        2.1.2 海原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2 2008年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2.1 汶川地震概况
        2.2.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3 2013年芦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3.1 芦山地震概况
        2.3.2 芦山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4 2014年鲁甸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4.1 鲁甸地震概况
        2.4.2 鲁甸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5 2017年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5.1 九寨沟地震概况
        2.5.2 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6 2017年西藏米林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6.1 米林地震概况
        2.6.2 米林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7 2018年日本北海道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7.1 北海道地震概况
        2.7.2 北海道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8 2018年印度尼西亚帕卢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2.8.1 帕卢地震概况
        2.8.2 帕卢地震地质灾害编目
第3章 强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
    3.1 海原地震大型滑坡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
        3.1.1 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1.2 与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1.3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1.4 与斜坡高度的关系
        3.1.5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1.6 与坡向的关系
        3.1.7 与黄土厚度的关系
        3.1.8 小结
    3.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2.1 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2.2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
        3.2.3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2.4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2.5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2.6 与坡向的关系
        3.2.7 与距离水系距离的关系
        3.2.8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3 芦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3.1 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3.2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
        3.3.3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3.4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3.5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3.6 与坡向的关系
        3.3.7 与距离水系距离的关系
        3.3.8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4 鲁甸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4.1 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4.2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
        3.4.3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4.4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4.5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4.6 与坡向的关系
        3.4.7 与距离水系距离的关系
        3.4.8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5 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5.1 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5.2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
        3.5.3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5.4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5.5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5.6 与坡向的关系
        3.5.7 与距离水系距离的关系
        3.5.8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6 米林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6.1 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3.6.2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
        3.6.3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6.4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6.5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6.6 与坡向的关系
        3.6.7 与距离水系距离的关系
        3.6.8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7 北海道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7.1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
        3.7.2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7.3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7.4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7.5 与坡向的关系
        3.7.6 与距离水系距离的关系
        3.7.7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8 帕卢地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8.1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
        3.8.2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
        3.8.3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
        3.8.4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3.8.5 与坡向的关系
        3.8.6 与距离水系距离的关系
        3.8.7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3.9 强震同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对比
        3.9.1 强震地质灾害数量、规模与分布范围
        3.9.2 与地震烈度的关系对比
        3.9.3 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关系对比
        3.9.4 与距发震断层距离的关系对比
        3.9.5 与海拔高程的关系对比
        3.9.6 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对比
        3.9.7 与坡向的关系对比
        3.9.8 与距水系距离的关系对比
        3.9.9 与地层岩性的关系对比
第4章 强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与快速预测
    4.1 前言
    4.2 汶川地震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4.2.1 评价模型
        4.2.2 评价因子选择与量化
        4.2.3 回归分析
        4.2.4 易发性评价结果与精度评价
    4.3 芦山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快速预测评价
        4.3.1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对比分析
        4.3.2 芦山地震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快速预测
        4.3.3 讨论
    4.4 鲁甸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快速预测评价
        4.4.1 评价因子选取与量化
        4.4.2 评价模型构建
        4.4.3 预测评价结果
    4.5 小结
第5章 强震地质灾害后效应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同震地质灾害
    5.3 震后泥石流灾害
        5.3.1 主要泥石流灾害事件
        5.3.2 文家沟泥石流发生历史和演化特征
        5.3.3 小岗剑滑坡泥石流发生历史和演化特征
    5.4 震后主河泥沙淤积与河床演化特征
        5.4.1 震后主河泥沙搬运量
        5.4.2 流域泥沙搬运时间估算
        5.4.3 震后河床演化特征
    5.5 震后植被恢复态势
        5.5.1 实验数据与方法
        5.5.2 实验结果
    5.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震区急陡沟道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冲出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泥石运动特征研究
        1.2.2 泥石流冲出量的研究
        1.2.3 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急陡沟道泥石流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急陡沟道泥石流定义
    2.3 急陡沟道泥石流流域特征
        2.3.1 形成特征
        2.3.2 活动特征
    2.4 典型急陡沟道泥石流流域特征
        2.4.1 烧房沟泥石流概况
        2.4.2 瓦窑沟泥石流概况
    2.5 急陡沟道泥石流运动特征
        2.5.1 泥石流运动方式
        2.5.2 “消防管”冲刷效应分析
第3章 基于回归统计法的急陡沟道泥石流冲出量研究
    3.1 急陡沟道泥石流冲出量影响因子分析
        3.1.1 急陡沟道泥石流冲出量影响因子选择
        3.1.2 冲出量与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3.1.3 冲出范围、距离与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3.2 泥石流冲出量模型构建
        3.2.1 冲出量模型的构建
        3.2.2 模型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急陡沟道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
    4.1 基于CFX的急陡沟道泥石流三维数值模拟
        4.1.1 CFX原理
        4.1.2 流变模型选取
        4.1.3 三维模型的建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4.1.4 模拟参数厘定
        4.1.5 集水位置的选取与监测点设置
        4.1.6 模拟结果分析
    4.2 基于FLO-2D的急陡沟道泥石流二维数值模拟
        4.2.1 FLO-2D原理
        4.2.2 流变模型
        4.2.3 模型建立与输入
        4.2.4 模拟参数厘定
        4.2.5 防灾工程的设置
        4.2.6 模拟结果分析
    4.3 急陡沟道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方法适用性分析
        4.3.1 回归统计的优点与不足
        4.3.2 数值模拟的优点与不足
        4.3.3 适用性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研究的意义
    1.2 崩岸研究现状
        1.2.1 崩岸形态学研究
        1.2.2 水沙动力过程研究
        1.2.3 岸坡稳定性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频发河段特征分析
    2.1 崩岸分布河段的地质构造及地貌特征
    2.2 岸坡砂土层土体条件
        2.2.1 土体粒径
        2.2.2 土体抗冲性
    2.3 岸坡平均坡度
    2.4 岸坡附近水流结构
        2.4.1 纵向水流
        2.4.2 次生流
    2.5 护岸工程段崩岸
    2.6 沙波的影响
    2.7 小结
第三章 自然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方案
    3.1 前人崩岸试验方案
    3.2 试验布置及步骤
        3.2.1 试验装置
        3.2.2 试验参数设定
        3.2.3 试验步骤
    3.3 小结
第四章 自然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
    4.1 崩岸阶段
    4.2 崩岸区域水流特性
    4.3 岸坡沙波分布区域
    4.4 崩塌土体下滑阶段
    4.5 崩塌土体形态尺度关系
        4.5.1 崩塌土体长宽比
        4.5.2 崩塌土体宽高比
        4.5.3 竖轴涡漩与崩塌土体的长度关系
    4.6 月牙型沙波
        4.6.1 月牙型沙波形态特征
        4.6.2 月牙型沙波附近输沙情况分析
        4.6.3 月牙型沙波与崩岸的关系
    4.7 小结
第五章 护岸岸坡条件下崩岸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设计及方案试验
        5.1.1 护岸结构
        5.1.2 护岸布置形式
        5.1.3 散体护岸试验崩岸阶段
        5.1.4 排体护岸试验崩岸阶段
    5.2 护岸条件下岸坡横向变形
    5.3 不同护岸结构的冲刷演变特征对比分析
    5.4 不同守护宽度的守护效果对比分析
    5.5 不同重点守护区域的守护效果对比分析
    5.6 关于坡折点的探讨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科研项目目录)

(7)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临潼骊山重力侵蚀特征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研究
        1.2.2 重力侵蚀概念与分类研究
        1.2.3 重力侵蚀机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
        2.1.2 地貌
        2.1.3 水文
        2.1.4 气候
    2.2 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概况
    2.3 水土流失现状
3 骊山重力侵蚀调查
    3.1 野外调查方案
    3.2 调查路线
    3.3 典型重力侵蚀野外识别特征
    3.4 调查数据
4 骊山重力侵蚀类型
    4.1 研究区重力侵蚀分类
    4.2 类型特征
        4.2.1 崩塌类型特征
        4.2.2 滑坡类型特征
        4.2.3 泻溜类型特征
5 骊山重力侵蚀机理
    5.1 重力侵蚀力学机制分析
        5.1.1 崩塌力学分析
        5.1.2 滑坡力学分析
        5.1.3 泻溜力学分析
    5.2 骊山重力侵蚀影响因子类型分析
    5.3 主导因子与诱导因子
        5.3.1 主导因子
        5.3.2 诱导因子
    5.4 骊山重力侵蚀影响因子数量结构
    5.5 不同重力侵蚀类型及其影响因子
6 骊山重力侵蚀数量、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
    6.1 数量特征
    6.2 规模特征
    6.3 分布特征
        6.3.1 垂直分布特征
        6.3.2 水平分布特征
        6.3.3 规模分布特征
        6.3.4 特殊分布特征
        6.3.5 灾害分布特征
7 骊山重力侵蚀防治对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研究现状
        1.2.2 高速滑坡研究现状
        1.2.3 地震滑坡研究现状
        1.2.4 大光包滑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课题完成的工作量
    1.4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大光包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质构造
        2.2.3 地层岩性
        2.2.4 斜坡结构特征
        2.2.5 气象水文条件
第3章 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勘察及成果分析
    3.1 滑坡发生过程实录
    3.2 滑坡工程地质测绘与勘探
    3.3 滑坡基本特征
    3.4 滑坡地貌
    3.5 滑坡结构
    3.6 滑坡裂缝
    3.7 滑坡堆积体地表植被分布特征
    3.8 滑坡堆积体岩性分布特征
    3.9 滑体边界及滑带土
        3.9.1 滑体边界与滑动面
        3.9.2 滑带土物理力学参数
    3.10 滑坡破坏及运动过程分析
第4章 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分区
    4.1 分区概述
    4.2 滑坡断壁区(I区)
        4.2.1 后缘断壁区(Ⅰ1区)
        4.2.2 北侧断壁区(Ⅰ2区)
        4.2.3 南侧断壁区(Ⅰ3区)
    4.3 主滑堆积区(Ⅱ区)
        4.3.1 主堆积区(Ⅱ1区)
        4.3.2 上游拆离堆积区(Ⅱ2区)
        4.3.3 下游流动堆积区(Ⅱ3区)
        4.3.4 门槛石沟抛射漫流堆积区(Ⅱ4区)
    4.4 后部凹陷区或次滑堆积区(Ⅲ区)
        4.4.1 大光包山顶滑动堆积区(Ⅲ1区)
        4.4.2 北侧断壁滑动堆积区(Ⅲ2区)
        4.4.3 后缘断壁崩滑堆积区(Ⅲ3区)
第5章 大光包滑坡运动特征调查与分析研究
    5.1 滑坡擦痕分布调查
    5.2 典型地物滑前-滑后空间位置变化
    5.3 滑坡堆积体植被倾倒特征调查
    5.4 滑坡体表部块石倾向调查
    5.5 滑坡堆积体坡向、坡度调查
    5.6 滑坡其它运动特征调查
    5.7 滑坡运动特征参数分析
第6章 大光包滑坡运动过程物理模拟研究
    6.1 试验及装置概况
    6.2 试验过程、现象及结果分析
第7章 大光包滑坡形成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探讨
    7.1 滑坡变形破坏过程
    7.2 滑坡动力学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图件
附录B 大光包滑坡典型特征照片

(10)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堆积体成因与分类
        1.2.2 堆积体综合勘察技术
        1.2.3 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1.2.4 堆积体变形破坏模式
        1.2.5 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1.2.6 堆积体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分类
    2.1 西南地质环境特征
    2.2 堆积体要素分类
        2.2.1 规模大小分类
        2.2.2 形成时间分类
        2.2.3 成因类型分类
        2.2.4 结构特征分类
        2.2.5 物质组成分类
        2.2.6 稳定状态分类
        2.2.7 堆积地点分类
        2.2.8 动力成因分类
        2.2.9 动力地质作用类型分类
    2.3 工程地质分类
        2.3.1 按粒度组成分类
        2.3.2 按结构特征分类
        2.3.3 按空间形态特征分类
    2.4 工程地质综合分类
第3章 大型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
    3.1 堆积体空间发育分布特征
        3.1.1 河谷堆积
        3.1.2 断裂活动带堆积
        3.1.3 特殊岩性组合堆积
    3.2 大型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
        3.2.1 动力地质作用分析
        3.2.2 大型堆积体综合成因分析
        3.2.3 大型堆积体时空演化特征
    3.3 典型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
        3.3.1 河流深厚覆盖层(堆积体)
        3.3.2 大型冰水堆积体
        3.3.3 大型混合堆积体
第4章 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勘察与试验研究
    4.1 地质勘察内容与要求
        4.1.1 不同设计阶段堆积体勘察要求
        4.1.2 不同成因堆积体勘察要求
        4.1.3 不同地点堆积体勘察要求
    4.2 地质勘察技术手段与方法
        4.2.1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4.2.2 工程地质勘探
        4.2.3 工程物探
        4.2.4 3S技术
        4.2.5 综合勘察技术
    4.3 大型堆积体试验研究
        4.3.1 试验内容与要求
        4.3.2 工程实例分析
    4.4 大型堆积体工程勘察经验总结
第5章 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5.1 堆积体界面特征
        5.1.1 堆积体界面形态特征
        5.1.2 堆积体界面结构特征
    5.2 堆积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5.2.1 不同成因堆积体
        5.2.2 不同地点堆积体
        5.2.3 典型堆积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5.3 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
        5.3.1 物理力学特性参数
        5.3.2 堆积体渗透特性
        5.3.3 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与选择
        5.3.4 工程实例分析
    5.4 堆积体强度特征
        5.4.1 堆积体强度影响因数分析
        5.4.2 堆积体剪切强度特征
        5.4.3 堆积体动力强度特征
第6章 大型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研究
    6.1 大型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6.1.1 堆积体变形特征与失稳模式
        6.1.2 典型堆积体变形特征与诱发机理分析
        6.1.3 大型堆积体变形的时空效应
    6.2 大型堆积体稳定问题分析
        6.2.1 堆积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6.2.2 堆积体稳定性特征
        6.2.3 堆积体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
        6.2.4 堆积体水库岸坡稳定性分析
        6.2.5 堆积体地基稳定性分析
    6.3 大型堆积体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探讨
        6.3.1.大型堆积体地质灾害成灾特点及危害
        6.3.2 大型堆积体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降雨与陡坡沙土斜面崩塌机理的研究(Ⅱ)(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协作交流的概念图库构建方法研究 ——以陆地水文为例[D]. 芦宇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黄土丘陵地区小流域泥石流形成与运动特征模拟研究[D]. 舒和平. 兰州大学, 2019(02)
  • [3]黄土丘陵沟壑区瓦背形坡面侵蚀发育过程研究[D]. 郭慧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典型强震同震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后效应研究[D]. 李为乐.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5]震区急陡沟道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冲出量研究[D]. 李卓儒.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长江中下游河道基于坡脚冲刷的崩岸试验研究[D]. 高清洋. 长沙理工大学, 2017(12)
  • [7]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临潼骊山重力侵蚀特征及其机理研究[D]. 吴锦忠.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3)
  • [9]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研究[D]. 张伟锋.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10]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大型堆积体工程地质研究[D]. 王自高.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陡坡降雨沙坡塌陷机理研究(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