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冻害及保护

西洋参冻害及保护

一、西洋参冻害及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伟[1](2021)在《林业资源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林业资源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涉及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因此,对林业资源防火以及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从而为林业资源防护工作提供支持。

刘家墉[2](2020)在《林下人参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沾河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方碧陶[3](2020)在《农业农村部发文加强中药材病虫草害防治》文中认为《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3月11日讯:2020年3月10日,农村农业部发布《2020年中药材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也是中药材春季管理的关键时刻。要加强天气检测、土壤墒情、病虫草害防治、科学施肥等,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中药材生产稳定发展。意见提出,春季气温回升,有利于中药材的萌发和生长,但早春气温不稳定,倒春寒、连阴天时有发生,易造成中药材冻害或冷害,各中药材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中药材产区,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做好预案,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如人参、西洋参等多年生北方根类药材,可适当延后去掉防寒物,降低倒春寒对中药材生产的影

郝梦真[4](2019)在《低温胁迫下西洋参DNA甲基化与其品质形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又称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加拿大的大魁北克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等地,80年代在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引种成功,该植物具有显着的低温依赖性,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Ginsenosides),皂苷的含量和产量是评价不同产地西洋参品质的重要指标,而皂苷的生物合成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低温依赖性的植物,环境低温通过诱导植物表观遗传的变化调节基因的表达以适应低温环境,许多研究表明在这种环境与基因互作的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的改变发挥着核心作用。就西洋参而言,低温诱导的DNA甲基化的改变极有可能引起皂苷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这可能是低温环境引起西洋参品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这种机制的阐明有助于西洋参引种的生态适宜性分析及其栽培品的质量控制。为探讨低温诱导西洋参皂苷积累的机理,为西洋参的扩大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进行了两项实验:一是同时采集中国不同产地(包括山东文登、北京怀柔、吉林集安、吉林抚松、黑龙江饶河、陕西汉中)的3年生西洋参,测定其皂苷(包括Rg1、Re、Rb1)的含量和产量,对其产地各种环境因子做主成分因子分析,并对其各种温度因子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是在冬季对西洋参越冬休眠苗施以不同的低温处理时间,然后在其出苗前后的不同发育阶段采集西洋参不同部位的样品,测定皂苷含量和产量、DNA甲基化水平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西洋参皂苷的积累(含量和产量)与环境温度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西洋参皂苷的含量与冬季低温因素具有极显着相关,而西洋参皂苷的产量与夏季高低温因素具有显着相关,这说明西洋参的冬季低温经历是西洋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必要条件,它对西洋参皂苷的积累起着决定性作用。结果还显示,西洋参的DNA甲基化水平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可逆的动态变化,即秋末降温引起西洋参芦头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而春初升温引起西洋参芦头的DNA甲基化水平下降,在西洋参的整个苗期(由春至夏至秋)其叶片和毛根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唯有足够的冬季自然低温经历,西洋参春季苗期嫩叶的DNA甲基化水平才显着下降,并伴随着开花基因PqFT在开花期的高表达和皂苷合成基因PqDDS在绿果期的高表达,而且皂苷最终在其根中积累也大幅增加。因此我们认为,低温诱导的西洋参DNA甲基化的改变,既调控了皂苷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也调控了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相关基因表达,西洋参皂苷的生物合成与其植物生长发育进程密切相关。该研究为西洋参的生态适宜区选择和栽培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沈亮,李西文,徐江,董林林,张乃嘦,藤原直树,陈士林[5](2017)在《人参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及发展策略》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伐林栽参可用林地的逐步限制,农田栽参将成为人参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而无公害生产是未来人参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多年农田栽参研究数据及产区调研结果,该文制订了人参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人参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确定农田栽参栽培用地、无公害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该文提出农田栽参土壤修复,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平台,培育适宜农田栽培的抗逆新品种,建立人参无公害种植产地溯源系统等技术策略,以促进农田栽参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黄瑞贤,李世荣,韩继堂,黄淑敏,夏培琦,王海波,张守霞,穆新元,姜景涛[6](2017)在《靖宇县非林地人参种植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非林地种植人参是参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非林地种植人参包括选地、土壤改良培肥、种子和种栽处理、播种移栽、搭棚和田间管理等技术环节,每项技术环节之间衔接严谨、密切相关,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要按照核心技术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精心细致规范操作,非林地种参可以实现优质高产,并获得可

王汉琪[7](2015)在《不同栽培措施对太子参活性成分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可能影响太子参品质的栽培措施及加工方式的研究,探讨对太子参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福建柘荣县英山乡太子参种植基地以及下村工业园区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太子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太子参进行石灰改土(A)、套种遮荫(B)、密度控制(C)、施肥管理(D)、采收期控制(E)、加工研究(F)以及连作栽培(TR)等措施,与对照组(CK)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措施对太子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太子参产量不同,C组中产量变化浮动较大,E组的产量随时间推迟呈下降趋势。各组均值比较为D组>A组>B组>E组>CK>C组。A组、B组、C组、D组、E组中最高值分别为CK的1.15倍、1.10倍、1.16倍、1.32倍、1.10倍。2、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太子参水分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A组和B组水分含量较为接近;C组和D组的水分含量波动较大。各组均值比较为E组>D组>C组>CK>TR组>B组>A组。A组、B组、C组、D组、E组、TR组中最高值分别为CK的97.90%、98.02%、1.04倍、1.05倍、1.02倍、98.52%。3、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太子参灰分含量达到极显着差异。其中A组的灰分含量较高,B组的灰分含量最低,C组的灰分含量波动比D组的大,E组和F组的灰分含量与CK相比较为接近,TR组灰分含量低于CK。各组均值比较为A组>C组>D组>CK>E组>F组>B组>TR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TR组中最高值分别为CK的1.21倍、83.79%、1.22倍、1.24倍、1.03倍、1.01倍、81.77%。4、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太子参多糖含量达到极显着差异。各组均值比较为TR组>E组>F组>A组>B组>D组>CK>C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TR组中最高值分别为CK的1.07倍、1.05倍、1.16倍、1.23倍、1.25倍、1.35倍、1.20倍。5、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太子参皂苷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其中B组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C组中出现含量最低的处理。各组均值比较为B组>E组>A组>D组>F组>CK>C组>TR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TR组中最高值分别为CK的1.20倍、2.46倍、1.29倍、1.55倍、1.76倍、1.63倍、83.00%。6、对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显示石灰、套种、密度、施肥对微量元素有影响;在采收期处理中,Cd、Cr、Pb、Ca、Co、K差异不显着,其余6种微量元素不同水平间差异显着;在加工处理中,Cr、Ca、Co、Cu差异不显着,其余8种微量元素不同水平间差异显着;在连作处理中,Cr、Li、Co、Cu、Fe差异不显着,其余7种微量元素不同水平间差异显着。Cr元素对于任何处理的差异都是不显着的,即不同的处理措施对Cr元素几乎无影响。在微量元素与活性成分的相关分析中,Cu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Cd与水分呈显着正相关,Co与水分呈极显着正相关;无元素和灰分有直接相关关系;Li、Co与多糖呈显着正相关,无元素与皂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其他元素与活性成分无明显相关关系。7、本次石灰试验将太子参种植地的土壤pH有原来的4.480提升至6.244,虽未达到太子参生长的最适pH,但说明石灰在提高土壤pH上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与CK相比灰分含量、多糖含量与皂苷含量达到显着差异,说明改变土壤酸碱度对太子参品质的提高有一定作用。8、在试验中套种遮荫的B组的灰分、多糖、皂苷含量和CK间存在极显着差异,产量和水分无显着差异。B组的产量、多糖、皂苷高于CK,分别为CK的1.11倍、1.05倍、2.46倍,水分和灰分含量低于CK,分别为CK的97.90%、83.8%,说明套种对太子参的活性成分积累有一定促进作用。9、太子参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加,但密度过大反而使产量有所下降,产量最高的组合为8cm×10cm;水分含量的大小变化与密度大小变化相反,水分含量最高的组合为16cm×15cm;灰分中密度小的处理其灰分含量高,密度大的处理灰分含量低,但其中密度大小与灰分含量的大小无绝对的负相关;多糖含量大小的变化与密度大小的变化相反,在16cm×15cm上多糖含量最高;皂苷含量在8cm×15cm和12cm×15cm的水平上皂苷含量最高,而在密度最大的C1和密度最小的C6、C8上含量最低,说明适宜的栽种密度有利于皂苷含量的积累。综上,为使太子参产量和有效成分达到最大值,建议太子参的种植密度为8cm×15cm或12cm×10cm。10、D组中相关分析显示灰分、多糖、皂苷含量的高低与N、P、K的施肥量有关,与水分含量无关。N、P、K在2水平上达到产量最高;N和P在1水平上水分含量最高,K在3水平上水分含量最高;灰分中,N在2水平上灰分含量最高,P和K在3水平上灰分含量最高;多糖中,N和P在3水平上多糖含量最高,K在2水平上多糖含量最高;皂苷中各肥料在2水平上皂苷含量最高。建议施肥量为尿素668~1002 kg/hm2,钙镁磷肥1167~2333 kg/hm2,硫酸钾360 kg/hm2.11、不同采收期下的水分和灰分差异不显着,多糖为显着差异,皂苷则为极显着差异。产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下降,E1为E3的1.08倍;采收中期的水分含量最小,早期和后期的水分含量较大,E1为E2的1.02倍;采收中期的灰分含量最高,E2为E3的1.27倍;多糖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下降,E1为E3的1.09倍,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前期与中期、前期与后期差异显着,中期与后期差异不显着;皂苷含量在中期含量达到最大,E2为E1的1.54倍,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前期和后期差异不显着。12、F组的灰分、多糖、皂苷含量差异显着。灰分含量较高的为烘干和晒干,烘干是阴干的1.18倍;阴干的多糖含量最高,其次为烫参,最低的为烘干,阴干是烘干的1.35倍;阴干的皂苷含量最高,烫参最低,阴干是烫参的1.94倍。综上,若考虑活性成分高低则建议采用阴干的加工方式,若考虑实际生产和经济效益则建议采用晒干的加工方式。13、太子参连作会对太子参的成分有影响。在对比中多糖含量呈显着差异,TR组为CK的1.20倍;水分、灰分、皂苷含量对比中,TR组低于CK,分别为CK的98.5%、80.6%、83.2%,说明连作对太子参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李键[8](2013)在《木麻黄化感物质对其幼苗生理特征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其自身或其他植物、微生物或昆虫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利或不利影响的现象,它包括种内的自毒作用及种间的他感作用。化感作用引起的木麻黄二次更新困难已被国内学者所证实,化感物质的积累可导致木麻黄林地力衰退、生产力和防护效益下降。为深入了解木麻黄化感物质作用机制和木麻黄内生真菌对木麻黄化感作用的影响,以期为解决木麻黄二次更新障碍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本文以福建沿海主栽的“惠安1号”木麻黄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分离纯化和鉴定木麻黄小枝中的化感物质,建立木麻黄-内生真菌共生体,研究木麻黄化感物质胁迫对木麻黄(木麻黄EF)和木麻黄-内生真菌共生体(木麻黄EI)水培幼苗的活性氧代谢、保护酶系统、根系活力、根系内源激素、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若干生理过程的影响,并对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和木麻黄-内生真菌共生体水培幼苗小枝差异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1.木麻黄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木麻黄-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建立。采用硅胶柱色谱(CC)、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惠安1号”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小枝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黄酮类和鞣花酸类物质。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M-1)、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M-2)、鞣花酸(M3)、3-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M4)、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M5)。采用HPLC测定M-1、M-2、M-3、M-4 和 M-5 在木麻黄小枝中含量分别为 0.0651%、0.5540%、0.1506%、0.0871%、0.0596%。通过木麻黄种子发芽实验对木麻黄小枝提取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检测,结果表明五种木麻黄小枝提取物均对木麻黄种子的萌发起到了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提取物12.5 mg · L-1、25 mg · L-1、50 mg · L-1、100 mg · L-1、200 mg · L-1、400mg · L-1 处理下木麻黄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进行的排序均为:M-2>M-1>M5>M3>M4,可以推测这五种木麻黄小枝提取化合物对木麻黄存在化感效应,而黄酮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鞣花酸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内生真菌(CGMCC No.6309)不同侵染时间(12,24,36,48,60,72,84,96 h)下菌根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内生真菌菌液浸泡木麻黄幼苗48 h后菌根侵染率即能超过40%,60 h为木麻黄内生真菌侵染木麻黄幼苗根系的适宜时间。2.化感物质对木麻黄幼苗及其与内生真菌共生体活性氧代谢及其清除系统的影响随着化感物质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O2)合成速率、过氧化氢(H20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着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SOD、CAT和POD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随化感物质浓度增加而提前。5种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和EI的3种保护酶活性的抑制强度和O2产生速率、H202及MDA含量的提升强度均表现为M-2>M-1>M-5>M-3>M-4,木麻黄EF幼苗小枝内SOD、CAT和POD对H202和O2等活性氧的清除受化感物质胁迫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在中度(100、50 mg· L-1)轻度(25、12.5 mg·L-1)及短期(0-48h)胁迫下,H202和O2积累速率较慢,保护酶活性峰值出现较晚,保护酶系统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是有效的,但随着化感物质胁迫程度加重和时间延长,保护酶活性下降,清除效率也随之降低,植物体内由此产生过量活性氧引起膜质过氧化,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可能是木麻黄化感物质对木麻黄的毒害机理之一,而内生真菌的侵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木麻黄化感物质的胁迫,在中度(100、50 mg ·L-1)轻度(25、12.5 mg·L-1)及短期(0-48h)胁迫下有明显的效果,其有效浓度和胁迫期与木麻黄EF能够耐受的浓度和胁迫期一致,表明内生真菌对木麻黄EI保护酶系统的提升需要建立在木麻黄保护酶系统合成和降解还未受到不可逆的伤害的前提下。结合木麻黄EF及EI在5种化感物质胁迫下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M-3、M-4对木麻黄的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与M-1、M-2、M-5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与M-3、M-4同属于鞣花酸类化合物,而M-1、M-2、M-5同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有关。3.木麻黄化感物质及与内生真菌互作对其幼苗根系活力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影响随着化感物质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木麻黄EF根系活力除12.5 mg·L-1和25 mg·L-1 M-3和M-4胁迫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外,其余均呈显着下降趋势;M-1、M-2、M-5胁迫下木麻黄EF幼苗根系中赤霉素(GAS)、生长素(IAA)含量均显着下降,脱落酸(ABA)含量显着上升;M-3、M-4轻度胁迫(12.5 mg·L-1、25mg·L-1)和胁迫初期(5d),木麻黄EF幼苗根系内GAS、IA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在M-4轻度胁迫(12.5 mg· L-1)和胁迫初期(5 d),木麻黄EF幼苗根系内AB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其余浓度下GAS、IAA、ABA变化趋势与M-1、M-2、M-5胁迫下一致。内生真菌的侵染不同程度的提升了木麻黄EI的根系活力、GAS、IAA含量,减缓了 ABA的累积,但这过程较为缓慢,虽随着时间的延长木麻黄EIGAS、IAA含量较同处理木麻黄EFGAs、IAA含量提升幅度在增加,但随着化感物质胁迫浓度的增大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木麻黄幼苗GAs、IAA含量所受抑制作用加剧,内生真菌对木麻黄GAs、IAA含量的提升建立在远低于正常的GAs、IAA含量水平上,其调节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的生理代谢活动的能力较为有限;不同化感物质胁迫下对木麻黄EF和EI的根系活力、GAS、IAA含量的抑制强度和ABA的提升强度均表现为:M-2>M-1>M-5>M-3>M-4;木麻黄在鞣花酸类化感物质(M-3、M-4)胁迫下的激素平衡机制与黄酮类化感物质(M-1、M-2、M-5)胁迫下不同,M-1、M-2和M-5胁迫下木麻黄EF通过提高ABA含量来应对化感物质胁迫,而M-3、M-4胁迫下木麻黄EF试图通过提高IAA和GAS含量来应对化感物质胁迫。4.木麻黄化感物质及与内生真菌互作对其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低浓度(12.5 mg ·L-1)M-3、M-4胁迫会导致木麻黄EF和EI小枝的F0下降,Fm、Fv/F0和Fv/Fm上升,但随着胁迫浓度升高木麻黄EF和EI小枝的F0由下降转向升高,Fm、Fv/F0和Fv/Fm由升高转向下降,而M-1、M-2、M-5各浓度胁迫下木麻黄EF和EI小枝的F0均升高,Fm、Fv/F0和Fv/Fm均下降,表明化感物质胁迫降低了木麻黄EF和EI小枝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抑制其PS Ⅱ反应中心活性,影响线性电子的传递,减少了叶绿体激发能从LHCⅡ向PSⅡ传递,降低了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导致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AR)及天线色素耗散速率(Drate)增大,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直至PSⅡ反应中心出现不可逆失活,但木麻黄的自我保护机制在M-3和M-4胁迫下更为有效。综合F0、Fm、Fv/F0、Fv/Fm、qP、qN、ΦPSⅡ、Prate、Drate及LPAR分析,50mg· L-1可能是木麻黄幼苗耐M-3和M-4胁迫的阈值,低于此浓度的胁迫处理虽然对叶绿素荧光参数有一定影响,但大多与对照差异不显着,表明木麻黄幼苗对轻度的M-3、M-4化感物质胁迫有较好的自我保护机制,而M-1、M-2和M-5胁迫对木麻黄的光合机构伤害更为严重。内生真菌对中低浓度的化感物质胁迫所导致的木麻黄小枝F0的提升和Fm、Fv/F0、Fv/Fm的下降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对不同化感物质缓解效果存在差异。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木麻黄EF和木麻黄EI小枝的10个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和EI的胁迫程度均表现为:M-2>M-1>M-5>M-4>M-3。木麻黄EI的黄酮类化感物质(M-1、M-2、M-5)胁迫程度综合值与鞣花酸类化感物质(M-3、M-4)胁迫程度综合值之间的差别大于木麻黄EF,这可能跟内生真菌更能有效缓解鞣花酸类化感物质胁迫对木麻黄光合机构的损伤有关。5.木麻黄化感物质及与内生真菌互作对其幼苗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采用50mg·L-1 M-2对木麻黄EF和木麻黄EI进行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Oh、12h、24h、36h和48h提取木麻黄小枝总蛋白,使用了 IEF/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结果表明:木麻黄EF中0h、12 h、24 h、36 h和48 h时段的蛋白表达谱蛋白点总数分别为1592、1627、1631、1611、1624,木麻黄EI中,0h、12 h、24 h、36 h和48 h的蛋白表达谱蛋白点总数分别为1612、1634、1617、1640、1631。其中,EF和EI组间匹配差异各时间对应变化情况为Oh下调蛋白为12个上调21个,12h下调蛋白53个,上调蛋白51个,24h下调蛋白15个,上调蛋白6个,36 h下调蛋白53个,上调蛋白20个,48 h下调蛋白36,上调蛋白47。而组内差异各时间对应分析情况是,木麻黄EF随时间增加差异蛋白数为18、54、73、99,其中下调蛋白数为11、32、46、72,上调蛋白数为7、22、27、2,木麻黄EI随时间增加差异蛋白数为65、48、76、62,其中下调蛋白数为31、33、54、38,上调蛋白数为34、15、22、24。内生真菌侵染和M-2胁迫下木麻黄的基因表达调控体系发生了变化,木麻黄EF和木麻黄EI蛋白对M-2胁迫具有不同的表达响应特点,木麻黄EI差异蛋白的上调和下调表达蛋白数量多于木麻黄EF,表明木麻黄EF的分子响应比较迟钝,也可能与内生真菌提高了木麻黄EI的抗性机制有关。对61个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共鉴定出20个蛋白质点,鉴定成功率为32.78%,对成功鉴定的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确定了亚精胺合成酶、磷酸甘油酸激酶、ATP依赖Clp蛋白酶同源物CD4B,热休克70 kDa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与化感胁迫相关的蛋白。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小枝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在木麻黄EF和木麻黄EI中均有明显的规律和差异,与木麻黄EF相比,木麻黄EI的蛋白质表达体现了更好的调节代谢、光合、呼吸、活性氧清除、调控基因和胁迫信号传导能力,具有更强的抗胁迫性,这也与生理试验的结果相印证,至于内生真菌的侵染和木麻黄生理代谢活动能力的提高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汪涛[9](2012)在《杭菊品质比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头状花序入药,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药用菊花在长期的人工栽培中,历史上逐渐形成了杭菊,亳菊,滁菊,贡菊,怀菊,济菊,祁菊等8大品系。杭菊品系是目前引种范围最广且使用量最大的品系。本文从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品质比较入手,通过不同产地杭菊栽培类型植物学特征;内在活性成分的动态生理积累;土壤、气象因子对植物形态、内在活性成分的影响;以及不同品质杭菊种苗对其后期植株生长影响及成分差异等,重点研究杭菊品系的品质形成。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32个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药用菊花中总黄酮、木犀草苷,槲皮苷,绿原酸,3,5-0-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差异显着。以总黄酮,木犀草苷,槲皮苷,绿原酸,3,5-0-咖啡酰奎宁酸等5个成分作为药用菊花品质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药用菊花主成分值F,多成分品质指标的药用菊花变为可比较的主成分值。经比较,其中大白菊(江苏射阳)F最高,为4.054;祁菊(河北安国)F值最低为-2.314。2.用扫描电镜对12个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特征进行比较,观测药用菊花叶片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药用菊花的叶片主要特征:叶下表皮气孔大小、气孔密度、表皮毛长度和密度、腺体数量等均存在差异,这些叶片微观特征的差异可以作为鉴别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的依据。对30个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叶片主要活性成分总黄酮、木犀草苷、槲皮苷、绿原酸、3,5-0-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进行比较,不同栽培类型间药用菊花叶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着,且不同产地相同栽培类型杭菊之间差异亦显着。3.对不同产地杭菊栽培类型进行主要外部形态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杭菊栽培类型主要外部形态:植株、叶片、头状花序等特征呈现显着差异。杭菊栽培类型整个花期中,主要活性成分存在动态积累变化的过程,花期Ⅲ “舌状花开放50%、管状花开放30%”或花期Ⅳ “舌状花开放70%、管状花开放50%”,杭菊主要活性成分积累达到花期最高值。4 土壤、气象因子与杭菊栽培类型植株、叶片、及头状花序等植物形态特征有相关性,Mg、Ca、P元素对杭菊生长具有促进作用,Fe、Cr元素具有有抑制作用;高pH值对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速效钾具有抑制作用。土壤、气象因子与杭菊栽培类型主要活性成分有一定相关性。降水量与植株生长成反比,日照时数对其起正向促进作用。对于杭菊中活性成分,有机质利于杭菊黄酮类成分积累,速效钾成分对其积累具有抑制作用。5.通过主成分分析法、K-均值聚类法对杭菊栽培类型进行分级,欧式距离数学公式修正,以地径α、株高β对杭菊种苗进行分级,种苗标准为:A: α ≥ 0.35 cm, β≥20.43 cm; B: 0.35>α≥0.28cm,20.43>β≥18.54cm; C: α<0.28cm,β<18.54cm。级苗在生长期植物形态学指标上,优于B、C等级;在后期,头状花序产量和主要活性成分,A级苗同样具有优势。因此种苗品质是杭菊品质的基础。

黄宇[10](2012)在《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有毒天然药物资源,是一种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的树种。福建省泰宁县是我国雷公藤最大的生产基地。虽然雷公藤生产技术已日益成熟,但是生产中还存在着病害重、栽培方式和施肥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行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非常迫切。为达到雷公藤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为促进中药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本文对福建道地中药材雷公藤GAP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对雷公藤GAP基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接着收集国内雷公藤种质资源,对其进行良种选育和优良品种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同时进行了雷公藤施肥效应分析、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光合特性及抗低温冷害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位于泰宁县16个雷公藤主要分布区的土壤养分综合得分排名较前的为:梅口乡大洋村(江坑)、上青乡崇际村下蓝坑、杉城镇长兴村,综合得分依次为1.7174、1.0247、0.7638。而利用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法,排名较前的为:梅口乡大洋村、杉城镇胜一村(支农坑)、龙湖乡官田村、杉城镇长兴村;两种方法得出杉城镇邱洪村玉溪工区的均为最低。土壤养分年动态变化中,2009-2011年,雷公藤的主要种植区长兴村、玉溪工区、支农坑、江坑的土壤pH值、全钾、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大致呈现逐年上升的情况,其余的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江坑的土壤pH值、全钾含量在这3年中均处于最高,分别为5.75,4.22g·kg-1;支农坑的土壤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在这3年中均处于最高,最高值依次为0.55g·kg-1,103.62g·kg-1;长兴村的土壤水解氮含量在3年中均处于最低,在2011年的最低,仅32.11mg·kg-1。2、2011年1月-9月,雷公藤的主要种植区长兴村的pH值偏高,变化范围在5.24-5.69。长兴村、玉溪工区、支农坑、江坑全钾含量在2月-6月间变化范围不大,较为平缓;均在1月最低;其中江坑的土壤全钾含量在4月份达到最高,达60.35g·kg-1,支农坑的最低,仅0.94g·kg-1。长兴村、玉溪工区、江坑的土壤全磷含量较支农坑而言变化平缓;其中支农坑的土壤全磷含量处于最高,在6月份高达0.28g·kg-1。主要种植区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大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月最低,以玉溪工区的最低,为5.37mg·kg-1。长兴村和玉溪工区的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江坑的土壤全氮含量在2月处于最高,达4.29g·kg-1。3、位于泰宁县长兴村、江坑、支农坑的这3个雷公藤主要种植基地环境现状良好,基地及周边无工矿企业,无任何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良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下,江坑、支农坑、长兴村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33、0.28、0.40,均小于0.5,土壤耕层内无有毒离子和倾倒物富集,无重金属污染。基地灌溉水水质环境各项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大气环境各项监测项目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总评适宜雷公藤种植。对长兴村的水源进行动态监测发现,由于2011年泰宁县发生特大洪灾后,水中悬浮物、挥发酚、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出现短暂性异常外,分别达232.47mg·L-1、49.7mg·L-1、276.33mg·L-1,在灾后恢复6-12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符合国家标准。但长兴村水中铜(Cu)的含量总是偏高,有的甚至高达38.997mg·L-1。4、对雷公藤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六六六、DDT、五氯硝基苯、艾氏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在雷公藤根和叶中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相应标准的浓度限值。除雷公藤叶的铜含量偏高外,达25.00mg·kg-1,其根中的Pb、Cd、Cu、As、Hg残留量均低于国家相应标准的浓度限值。该检测结果能够保证雷公藤药材的用药安全性。5、利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内酯醇提取工艺可得,甲醇浓度78.64%,料液比1:35.96,超声时间39.1min,层析氧化铝用量9g,预测可获得雷公藤内酯醇最大提取率达0.0192%。根据雷公藤32个种源的叶生物量、叶和根内酯醇含量这3个聚类分析,进行雷公藤优良种源的选择,32个种源的平均叶生物量为132.0g,其中福建三明泰宁的叶生物量和根内酯醇含量均最高,分别达200.6g,26.37mg·kg-1,福建三明大田的叶内酯醇含量最高,达17.25mg·kg-1。选出三者兼备的优良种源如下:福建三明泰宁、福建三明大田、福建三明清流、福建南平武夷山、浙江丽水景宁,其得分依次为2.7733、2.6880、2.2472、2.0626、2.0041。6、对5a、6a、7a、8a、9a的雷公藤不同组织内酯醇含量分析发现,即将脱落的叶片的内酯醇含量(简称“落叶”)较其他组织高,其中7a的含量最高,达74.92mg·kg-1;各年生落叶的平均内酯醇含量是叶的2.72倍。花的内酯醇含量最低,其中7a的最低,仅9.19mg·kg-1。同一年生的雷公藤枝内酯醇含量为主枝>侧枝,在7a达到最高,主枝高达22.78mg·kg-1,侧枝高达17.05mg·kg-1。各年生根系的内酯醇含量为主根>须根>根芯,其中7a的主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45.09mg·kg-1。5a、6a、7a的根皮内酯醇含量高于主根,而8a、9a的反之,其中7a的根皮内酯醇含量高达46.87mg·kg-1。7、在11月至1月间,用粗度为0.5-0.7cm的插条,以黄壤土或珍珠岩+黄壤土(1:2)为扦插基质,经100mg·L-1速效生根粉浸泡1h的扦插方法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扦插成活率高达88.0%。扦插成活率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8,说明温度越高,雷公藤的扦插成活率越低。8、采用L9(4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的影响,可得光照条件下,处理2的组培苗内酯醇含量最高,达59.44mg·kg-1,其综合得分最高,达0.8536;遮光条件下,处理4的内酯醇含量高达50.49mg·kg-1,其综合得分最高,达0.8542。遮光时,经0.5mg·L-1赖氨酸和1.0g·L-1酵母提取物处理的雷公藤组培组合效果最好。但无论光照还是不光照,添加1.0g·L-1酵母提取物均有利于雷公藤组织培养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生。经前体物质处理的组培苗在光照和遮光条件下平均内酯醇含量分别为33.22mg·kg-1、31.40mg·kg-1,平均全株生物量分别为2.4506g、2.2504g,分别比CK高出了1.36倍、1.24倍。9、雷公藤根N、K、Ca、Mg含量在1-3月均较低,根的P含量在各个月份普遍较低;其中根N、K、Ca含量均低于10g·kg-1,根的P和Mg含量均低于1g·kg-1。雷公藤叶N、K、Mg含量会明显高于根的,叶中P含量略高于雷公藤根。9a的根和叶中N含量均在4月最高,分别达22.31g·kg-1、31.69g·kg-1;1a的根和叶中Ca含量均在9月达到最高,分别为15.01g·kg-1、26.70g·kg-1;5a根P含量在2月最高,达1.37g·kg-1;2a根K含量在6月最高,达24.03g·kg-1;5a根Mg含量在4月最高,达7.63g·kg-1。2a叶P含量在9月最高,达1.31g·kg-1;5a叶K含量在4月最高,达61.27g·kg-1;9a叶Mg含量在4月最高,达6.90g·kg-1。10、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定植6a后的雷公藤叶生物量以及叶、根内酯醇含量与氮磷钾施肥量的三因子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雷公藤叶生物量的最优施肥方案为:尿素51.4-68.6kg·hm-2,过磷酸钙70.8-97.9kg·hm-2,硫酸钾111.0-154.1kg·hm-2,执行这套方案,雷公藤叶生物量Y=437.3-456.1g,是对照生物量的1.7-1.8倍。影响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顺序为N>P>K,N肥对于提高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作用较大。应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由此推求最优施肥方案,尿素66.3-86.4kg·hm-2,过磷酸钙93.9-119.1kg·hm-2,硫酸钾124.0-164.1kg·hm-2,可得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Y=90.462-110.541mg·kg-1,是对照内酯醇含量的4.2-5.1倍。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的最优施肥方案为:尿素55.2-77.6kg·hm-2,过磷酸钙60.6-78.5kg·hm-2,硫酸钾69.9-87.8kg·hm-2,执行这套方案,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Y=47.474-53.661mg·kg-1,是对照根内酯醇含量的1.73-1.96倍。11、喷施药剂的1年生雷公藤幼苗平均株高和最长藤长分别为40.62cm、28.09cm,均高于对照;其中喷施复合微生物菌剂浸出液(P7)的根生物量最高,600倍液国光氨基酸叶面肥(P11)的次之,分别为43.70g、39.83g,是对照(P16)的4.22倍、3.84倍。经过喷施药剂处理的根、枝、叶内酯醇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52.167mg·kg-1、16.677mg·kg-1、51.281mg·kg-1,均比对照高。喷施药剂影响内酯醇含量的顺序为雷公藤叶>根>枝;处理11的全株内酯醇含量最高,达164.84mg·kg-1。喷施0.2%磷酸二氢钾(P2)在根系粗度0.1-0.2cm、0.2-0.4cm、0.4-0.6cm和4.0-6.0cm这4个粗度的分布最多,分别累积达461.583cm、134.345cm、53.907cm、9.479cm,分别是对照的3.96、3.82、3.22、4.55倍。喷施600倍液国光氨基酸叶面肥(P11)处理在根系粗度在0-0.1cm、0.6-0.8cm、0.8-1.0cm、1.0-2.0cm、2.0-4.0cm之间和大于6.0cm的分布最多,分别累积达4.407cm、48.884cm、37.078cm、90.644cm、65.002cm和2.014cm,分别是对照的3.79、2.80、2.66、2.77、3.55和21.84倍;可见,喷施600倍液国光氨基酸叶面肥和0.2%磷酸二氢钾(P2)最有利于根系生长,且根系最为发达。12、以种植株行距1.5m×2m的造林密度最佳,其叶内酯醇含量最高,达21.43mg·kg-1,有利于促进雷公藤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在雷公藤造林模式上,建议以雷公藤×厚朴混交模式和纯林模式为主;雷公藤×厚朴的混交模式中雷公藤根和叶平均内酯醇含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8.86mg·kg-1、35.61mg·kg-1。混交厚朴和杉木平均胸径分别为5.36cm、16.01cm,比对照高出18.92%、35.79%;厚朴平均树高高出纯林22.35%。13、采用L16(45)的正交试验,研究1年生的雷公藤灌溉情况。结果表明,土温大小为:6月>5月>11月>12月;5-8月间各灌溉处理的植株含水率大小大致为5月>6月>7月>8月,平均含水率分别为77.39%、72.07%、67.08%、65.22%。各灌溉处理的植株水势大小大致为10月>9月>8月>6月,平均水势分别为-1.874MPa、-1.875MPa、-2.147MPa、-2.906MPa。经过灌溉处理可以提高雷公藤根和叶内酯醇含量,处理16的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高达28.20mg·kg-1,处理13的叶内酯醇含量高达14.51mg·kg-1,各灌溉处理的平均根重为9.53g,平均根数大约在7.5根,平均根长为15.5cm。综合得分排名较前的为:处理3(即3-4月灌溉量20mm,5-6月灌溉量20mm,7-10月灌溉量60mm,11-12月灌溉量30mm),得分1.8722。14、用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有利于促进雷公藤生长,其根和叶内酯醇含量最高,分别达14.62mg·kg-1、12.77mg·kg-1。经过喷施药剂处理的雷公藤叶片病情指数均比对照低,其中喷施400倍液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病情指数最低,仅为14.56%;经过喷施药剂处理的雷公藤根和叶的平均内酯醇含量均比对照高。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平均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17.18mg·kg-1。15、雷公藤根和叶的内酯醇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8年生的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35.48mg·kg-1;6年生的叶高达21.60mg·kg-1;故确定雷公藤根可在种植7年后采挖;叶在6年后采摘最好。7年生的雷公藤植株,在10月底,根内酯醇含量开始大幅度上升,12月时达到最高,达36.87mg·kg-1,建议采挖根的最佳时期在秋季末至冬季初,确定叶的采摘在每年7-8月。16、随着烘干温度的上升,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0℃烘干的根内酯醇含量最高,达30.26mg·kg-1;三种烘干方式对雷公藤药材质量的影响不大,仅对水分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对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着水平。不同干燥方式对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着水平,建议采用烘干箱干燥或混合交叉干燥方式进行烘干。17、雷公藤光饱和点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6月,1-3a雷公藤的光饱和点很大,大小顺序为:1a<3a<2a;其中以2a的最高,达4650.757μmol·m-2·s-1。大体上,雷公藤光补偿点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月,1-3a雷公藤的光补偿点很大,大小顺序为:1a>2a>3a;其中以1a的最高,达61.001μmol·m-2·s-1。1a、3a雷公藤的光补偿点在10月均达到最低,其中以3a的最低,仅13.608μmol·m-2·s-1。1a、2a雷公藤各个月之间的胞间CO2浓度和气孔限制值大致上大小排序为:10月>8月>6月>4月。1a雷公藤各个月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8月>6月>4月>10月。1a雷公藤各个月之间的蒸腾速率和2a的水分利用效率大致上大小排序为:8月>6月>10月>4月。18、以1a的雷公藤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外施脱落酸(ABA)溶液5、10、15、20、25mg·L-1,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并进行连续7d的低温胁迫处理。研究表明,喷施15-20mg·L-1的ABA能提高雷公藤幼苗的抗冷性,有效地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的积累,使雷公藤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减弱了低温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的影响;当ABA浓度为15mg·L-1时,其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最低,分别为45.74%和153.28nmol·g-1,脯氨酸含量比对照高出72.99μg·g-1;当ABA浓度为20mg·L-1时,幼苗冷害程度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经ABA处理的SOD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明显的“双峰”趋势,POD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单峰”趋势,当ABA浓度为15、20mg·L-1时,CAT酶活性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19、喷施20mg·L-1的ABA能减缓低温下雷公藤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的下降幅度,提高幼苗叶片的光合能力。低温处理6d后,随ABA浓度的上升,雷公藤叶片的初始荧光(Fo)下降,最大荧光(Fm)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先下降后上升,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Pn、Gs、qP、Fm和Fv/Fm均在20mg·L-1ABA处理时达到峰值。不同浓度ABA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随着光化光强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光化光强度(PAR)达到395μmol·m-2s-1时,各处理的rETR达到最高值,其中25mg·L-1和20mg·L-1ABA处理分别比对照高17.1%和5.2%。雷公藤叶片ΦPSⅡ的光响应曲线均随光化光强度升高而下降,qN的光响应曲线呈相反趋势。

二、西洋参冻害及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洋参冻害及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业资源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资源防火及病虫害防治重要性
2 林业资源防火对策
    2.1 加强林业资源防火意识的提升
    2.2 重视火源的有效控制
    2.3 加强防火投入
3 林业资源病虫害防治对策
    3.1 加强初期防治,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3.2 重视生物防治
    3.3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3.4 重视森林植物检疫工作
4 结束语

(4)低温胁迫下西洋参DNA甲基化与其品质形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西洋参皂苷类成分与产地温度因子的相关性
    仪器与试剂
    材料与方法
        1 不同产地的气候差异分析
        1.1 不同产地气候因子的获取
        1.2 不同产地气候因子的比较
        2 不同产地皂苷类成分含量和产量的测定
        2.1 样品采集
        2.2 样品前处理
        2.3 色谱条件
        3 相关性分析方法
        3.1 主成分因子分析
        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1 不同产地气候因子的比较
        2 不同产地的西洋参的人参皂苷含量
        3 不同产地的西洋参的人参皂苷产量
        4 相关性分析结果
        4.1 主成分分析结果
        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温度处理对西洋参皂苷类成分的影响
    材料与仪器
    方法
        1 温度处理
        2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3 色谱分析
    结果
        1 不同温度处理人参皂苷含量
        2 不同温度处理人参皂苷产量
    讨论
第三部分 温度处理对西洋参DNA甲基化的影响
    仪器与试剂
    材料与方法
        1 温度处理
        2 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3 DNA甲基化水平的测定
    结果
        1 不同温度处理西洋参的DNA甲基化水平
        2 西洋参DNA甲基化、皂苷积累和个体发育的相关性
    讨论
第四部分 温度处理对西洋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仪器
    方法
        1 西洋参总RNA提取
        2 cDNA合成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4 基因表达量与皂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5)人参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参无公害农田栽培对生态环境要求
    1.1 生境条件
    1.2 适宜产区
    1.3 土壤条件
2 种植方法
    2.1 整地
    2.2 土壤改良
        2.2.1 休闲改良
        2.2.2 土壤消毒
    2.3 播种和移栽
        2.3.1 种子处理
        2.3.2 播种
        2.3.3 移栽
3 田间管理
    3.1 早春防寒及畦面消毒
    3.2 覆膜和调光
    3.3 除草松土
    3.4 扶苗培土
    3.5 灌溉及排水
    3.6 追肥
    3.7 摘蕾、疏花和疏果
    3.8 秋季覆盖及防寒
4 病虫害防治
    4.1 人参用药准则及常用农药种类
    4.2 病害种类及防治
    4.3 虫害种类及防治
5 采收与质量控制
    5.1 采收与处理
    5.2 质量控制
6 人参无公害农田栽培研究方向
    6.1 开展农田栽参土壤修复技术研究
    6.2 建立农田栽参病虫害综合防治平台
    6.3 开展农田栽参抗逆新品种选育
    6.4 建立人参无公害种植产地溯源系统

(6)靖宇县非林地人参种植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地
    1.1 原则
    1.2 前茬
    1.3 产地环境
2 土壤停耕休闲改良培肥
    2.1 土壤休闲
    2.2 土壤改良
        2.2.1 掺入火山砂
        2.2.2 土壤调酸
    2.3 土壤培肥
        2.3.1 施入腐熟秸秆堆肥
        2.3.2 施入人参营养素
3 土壤灭菌杀虫
    3.1 土壤消毒
    3.2 化学药剂杀菌除虫
4 土壤微生态环境调理
    4.1 施入生物有机肥
    4.2 施入人参重茬剂
    4.3 施用微生物菌剂
5 施底肥
    5.1 施入苏子和豆饼肥
    5.2 施用化学肥料
6 作床
7 播种和移栽
    7.1 种子处理
    7.2 种苗处理
    7.3 播种
    7.4 移栽
    7.5 畦面覆盖
8 田间管理
    8.1 盘架搭棚和夹防风障
    8.2 盖雪和撤雪
    8.3 防止“桃花水”
    8.4 清理作业道
    8.5 撤出防寒物
    8.6 田间消毒
    8.7 接雨和苫棚
    8.8 松土及除草
    8.9 摘蕾疏花
    8.1 0 追肥
        8.1 0. 1 畦面追肥
        8.1 0. 2 叶面追肥
        8.1 0. 3 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
    8.1 1 调光控温
    8.1 2 水分调节
    8.1 3 病、虫、鼠害防治
    8.1 4 越冬防寒

(7)不同栽培措施对太子参活性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太子参简介及生态学特性
        1.1.1 太子参简介
        1.1.2 太子参生态学特性
    1.2 质量控制
        1.2.1 中药材活性成分质量控制
        1.2.2 太子参的活性成分及其质量控制
    1.3 太子参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1.3.1 太子参的药理作用
        1.3.2 太子参的应用
    1.4 太子参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太子参栽培管理对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1 土壤pH对太子参的影响
        1.4.1.2 密度对太子参的影响
        1.4.1.3 施肥对太子参的影响
        1.4.1.4 套种遮荫对太子参的影响
        1.4.1.5 采收期对太子参的影响
        1.4.1.6 不同加工方式对太子参的影响
        1.4.1.7 连作对太子参的影响
        1.4.2 太子参的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4.3 太子参成分测定的研究进展
        1.4.3.1 多糖
        1.4.3.2 皂苷
        1.4.3.3 微量元素
    1.5 小结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3.1 土壤酸碱度对太子参活性成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3.2 套种遮荫对太子参活性成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3.3 密度对太子参活性成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3.4 施肥对太子参活性成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3.5 采收期对太子参活性成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3.6 加工方式对太子参活性成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3.7 连作对太子参活性成分影响的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土壤pH值测定
        2.4.2 水分测定
        2.4.3 灰分测定
        2.4.4 太子参多糖测定
        2.4.5 太子参总皂苷测定
        2.4.6 微量元素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太子参总体分析
        3.1.1 太子参产量比较
        3.1.2 太子参水分含量比较
        3.1.3 太子参灰分含量比较
        3.1.4 太子参多糖含量比较
        3.1.5 太子参皂苷含量比较
        3.1.6 太子参微量元素分析
    3.2 不同处理水平下太子参差异比较
        3.2.1 不同土壤酸碱度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3.2.2 不同遮荫条件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3.2.3 不同密度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3.2.4 不同施肥水平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3.2.5 不同采收期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3.2.6 不同加工方式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3.2.7 连作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太子参的产量比较
        4.1.2 太子参的水分含量比较
        4.1.3 太子参的灰分含量比较
        4.1.4 太子参的多糖含量比较
        4.1.5 太子参的皂苷含量比较
        4.1.6 太子参的微量元素比较
        4.1.7 不同处理下太子参的比较分析
        4.1.7.1 石灰改土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1.7.2 套种遮荫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1.7.3 密度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1.7.4 施肥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1.7.5 采收期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1.7.6 加工方式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1.7.7 连作对太子参成分的影响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木麻黄化感物质对其幼苗生理特征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木麻黄研究概况
        1.1.1 引种及良种选育
        1.1.2 抗逆境生理
        1.1.3 防护效益观测
        1.1.4 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1.1.5 病虫害防治
    1.2 化感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2.1 水分和养分
        1.2.2 光合和呼吸
        1.2.3 活性氧代谢及保护酶
        1.2.4 生长调节物质
        1.2.5 细胞分裂及膜透性
        1.2.6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1.3 木麻黄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木麻黄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来源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木麻黄小枝提取物分离方法
        2.1.4 木麻黄小枝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
        2.1.5 生物检测方法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木麻黄小枝提取物的鉴定
        2.2.2 木麻黄小枝提取物的含量
        2.2.3 木麻黄小枝提取物对木麻黄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讨论
3 木麻黄内生真菌侵染条件选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与培养
        3.1.2 菌根侵染状况测定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4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幼苗及其与内生真菌共生体活性氧代谢及清除系统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4.1.2 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和木麻黄EI小枝内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4.2.2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小枝内H_2O_2含量的影响
        4.2.3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小枝内MDA含量的影响
        4.2.4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小枝内SOD活性的影响
        4.2.5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小枝内CAT活性的影响
        4.2.6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小枝内POD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5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幼苗及其与内生真菌共生体根系活力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5.1.2 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活力的影响
        5.2.2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生长素(IAA)的影响
        5.2.3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赤霉素(GAS)的影响
        5.2.4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脱落酸(ABA)的影响
    5.3 讨论
6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幼苗及其与内生真菌共生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6.1.2 测定方法
        6.1.3 木麻黄化感物质胁迫程度评价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暗适应下化感胁迫对木麻黄小枝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6.2.2 光适应下化感胁迫对木麻黄小枝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6.2.3 木麻黄化感物质胁迫程度评价
    6.3 讨论
7 化感物质对木麻黄幼苗及其与内生真菌共生体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7.1.2 仪器与试剂
        7.1.3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小枝蛋白质点的检测
        7.2.2 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小枝蛋白质表达谱差异显示分析
        7.2.3 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小枝差异蛋白的MALDI-TOF-TOF/MS鉴定
    7.3 化感物质胁迫下木麻黄EF和木麻黄EI差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杭菊品质比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药用菊花研究进展
        1 药用菊花的本草考证
        2 药用菊花栽培历史沿革及种质形成
        2.1 药用菊花栽培历史沿革
        2.2 药用菊花植物学特征
        2.3 药用菊花及种质资源
        3 药用菊花药理研究
        4 药用菊花分子水平研究
    第二节 杭菊资源及品质研究进展
        1 杭菊种质资源分布
        2 杭菊植物学特征比较
        3 杭菊主要药理作用
        3.1 抗菌作用
        3.2 抗病毒作用
        3.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4 抗氧化活性
        3.5 抗衰老作用
        3.6 抗肿瘤作用
        4 杭菊品系活性成分研究
        4.1 黄酮类成分
        4.2 咖啡酸类
        4.3 挥发油
        4.4 其他活性成分
        5 杭菊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
        5.1 黄酮成分的药理作用
        5.2 咖啡酸衍生物药理作用
        6 环境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
        6.1 土壤无机元素和土壤肥力对药用植物品质的影响
        6.2 气象因子对药用植物品质影响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品质评价比较
    第一节 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及试剂
        2 方法
        2.1 供试溶液制备及测定
        2.2 标准品溶液及标准曲线制备
        2.3 总黄酮含量测定
        2.4 木犀草苷、槲皮苷、绿原酸和3,5-O-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总黄酮含量比较
        3.2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木犀草苷含量比较
        3.3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槲皮苷含量比较
        3.4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绿原酸含量比较
        3.5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3,5-O-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比较
        4 讨论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品质综合评价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2.1 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主要活性成分测定
        2.2 主成分分析相关算法及步骤原理
        2.3 药用菊花品质综合主成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表皮特征及活性成分比较
    第一节 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表皮特征比较
        1 材料、仪器及试剂
        1.1 材料
        1.2 仪器及试剂
        2 方法
        3 结果及分析
        3.1 叶片表皮特征
        3.2 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表皮特征差异比较
        3.3 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表皮腺点差异比较
        4 讨论
    第二节 杭菊与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1 材料、仪器及试剂
        1.1 材料
        1.2 仪器及试剂
        2 方法
        2.1 供试溶液制备及测定
        2.2 标准品溶液制备
        2.3 总黄酮含量测定
        2.4 木犀草苷、槲皮苷、绿原酸和3,5-O-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总黄酮含量比较
        3.2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木犀草苷含量比较
        3.3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槲皮苷含量比较
        3.4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绿原酸含量比较
        3.5 不同产地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3,5-O-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比较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产地杭菊外部形态与品质比较
    第一节 不同产地杭菊外部形态比较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杭菊植株及叶片指标比较
        3.2 不同产地杭菊头状花序指标比较
        4 讨论
    第二节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主要活性成分(药典)动态积累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及试剂
        2 方法
        2.1 供试溶液制备
        2.2 标准品溶液制备和标准曲线制备
        2.3 木犀草苷、槲皮苷、绿原酸和3,5-O-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木犀草苷含量动态积累
        3.2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槲皮苷含量动态积累
        3.3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绿原酸含量动态积累
        3.4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3,5-O-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动态积累
        4 讨论
    第三节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黄酮类成分动态积累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及试剂
        2 方法
        2.1 供试溶液制备及测定
        2.2 标准品溶液及标准曲线制备
        2.3 总黄酮含量测定
        2.4 总木犀草素、总槲皮素、总芹菜素和总刺槐素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总黄酮含量动态积累
        3.2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总木犀草素含量动态积累
        3.3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总槲皮素含量动态积累
        3.4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总芹菜素含量动态积累
        3.5 不同产地杭菊花期总刺槐素含量动态积累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气象因子对杭菊品质的影响
    第一节 土壤、气象因子对杭菊形态特征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2.1 不同产地杭菊植物形态学参数测定
        2.2 不同产地土壤、气象因子测定
        2.3 杭菊植物形态学特征与土壤、气象因子的关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杭菊植物形态学参数
        3.2 不同产地土壤、气象因子测定结果
        3.3 土壤、气象因子与杭菊形态特征相关性
        3.4 气象因子与杭菊形态特征的关系
        4 讨论
    第二节 土壤、气象因子对杭菊活性成分品质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2.1 不同产地杭菊主要活性成分
        2.2 不同产地土壤、气象因子测定
        2.3 杭菊植物形态学与土壤、气象因子的关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杭菊主要活性成分测定
        3.2 不同产地土壤、气象因子测定结果
        3.3 不同产地土壤、气象因子与杭菊主要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产地气象因子与杭菊主要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菊种苗质量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1 材料、试剂及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及试剂
    2 方法
        2.1 杭菊种苗分级
        2.2 杭菊生长期指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杭菊种苗分级结果
        3.2 杭菊不同级别种苗生产期形态特征比较
        3.3 不同等级杭菊种苗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4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
致谢

(10)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本草考证
    2 资源及分布
    3 品种鉴别
        3.1 原植物鉴别
        3.2 生物学特性
        3.3 药材鉴别
        3.4 药材规格
        3.5 易混淆种的鉴别
    4 栽培技术研究
        4.1 育苗技术
        4.2 良种选育
        4.3 田间管理技术
        4.4 施肥
        4.5 病虫害防治
        4.6 采收加工
    5 生物技术研究
    6 中药材 GAP 研究
    7 中药材 GAP 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7.1 中药材 GAP 生产基地的大气质量标准监控
        7.2 中药材 GAP 生产基地的水质标准监控
        7.3 中药材 GAP 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控
    8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研究
        8.1 雷公藤内酯醇
        8.2 雷公藤红素
        8.3 药理作用
    9 光合特性研究
    10 低温胁迫研究
    11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技术路线
        11.1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1.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雷公藤 GAP 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产地基本情况
        1.1.1 雷公藤种植基地的地理位置
        1.1.2 基地的气候气象
        1.1.3 基地的植物及生物资源
        1.1.4 基地的自然灾害
        1.1.5 社会经济概况
        1.1.6 农业污染概况
        1.1.7 产地水资源概况
        1.2 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2.1 土壤采样点设置及点数
        1.2.2 土壤采样时间及层次
        1.2.3 土壤养分分析
        1.2.4 土壤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1.2.5 土壤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1.2.6 土壤质量现状评价模式
        1.3 灌溉水质量评价
        1.4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1.5 雷公藤质量评价
        1.5.1 植株采样点的设置
        1.5.2 农药及重金属残留量的测定
        1.5.3 雷公藤药材安全性评价
        1.6 数据分析
        1.6.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6.2 相关性分析
        1.6.3 主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地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2.1.1 土壤养分分析
        2.1.2 产地土壤质量评价
        2.1.3 产地灌溉水质量评价
        2.1.4 产地空气质量评价
        2.2 泰宁雷公藤药材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土壤养分评价
        3.2 产地生态环境评价
        3.3 雷公藤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雷公藤药材质量控制及优良种源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雷公藤内酯醇提取工艺优化
        1.1.1 样品的处理
        1.1.2 仪器与试剂
        1.1.3 提取方案的优化
        1.1.4 内酯醇的 HPLC 测定
        1.1.5 内酯醇含量的计算
        1.1.6 数据处理
        1.2 优良种源选择
        1.2.1 雷公藤种源采集
        1.2.2 雷公藤生物量的测定
        1.2.3 雷公藤根内酯醇的测定
        1.2.4 雷公藤优良种源的选择
        1.3 内酯醇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1.3.1 雷公藤不同组织部位取样
        1.3.2 群体内不同个体取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公藤内酯醇提取工艺优化
        2.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1.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2.1.3 提取率的影响面分析
        2.1.4 稳定性试验
        2.1.5 精密度试验
        2.1.6 重复性试验
        2.1.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2 雷公藤优良种源选择
        2.2.1 雷公藤优良种源所在地气象因子分析
        2.2.2 雷公藤种源叶生物量和内酯醇含量比较
        2.2.3 雷公藤种源聚类分析
        2.2.4 优良种源选择
        2.2.5 雷公藤种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2.3 内酯醇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2.3.1 雷公藤不同组织内酯醇含量分析
        2.3.2 群体中不同个体内酯醇含量分析
    3 讨论
        3.1 雷公藤内酯醇提取工艺优化
        3.2 雷公藤优良种源选择
        3.3 内酯醇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雷公藤优良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扦插繁殖
        1.1.1 试验地概况
        1.1.2 扦插材料的选取与制备
        1.1.3 插床设置与管理
        1.1.4 试验设计
        1.1.5 指标测定
        1.2 组织培养
        1.2.1 外植体的选择
        1.2.2 主要试验仪器和试剂
        1.2.3 培养基
        1.2.4 培养条件
        1.2.5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的影响
        1.2.6 雷公藤组培苗内酯醇的提取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雷公藤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2.1.1 基质对插条苗木质量的影响
        2.1.2 扦插时间对苗木的影响
        2.1.3 插条粗度对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2.1.4 不同激素处理对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2.2 雷公藤优良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2.2.1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内酯醇的影响
        2.2.2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苗生物量的影响
        2.2.3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培的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扦插繁殖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2 前体物质对雷公藤组织培养的影响
第五章 雷公藤施肥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雷公藤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动态研究
        1.1.1 大田山地试验地概况
        1.1.2 不同生育时期养分积累规律研究
        1.2 专用肥试验
        1.2.1 供试材料
        1.2.2 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1.3 叶面肥试验
        1.3.1 盆栽试验地概况
        1.3.2 试验设计
        1.4 指标测定
        1.4.1 植株生长指标的测定
        1.4.2 叶绿素含量指数测定
        1.4.3 植株内酯醇含量的测定
        1.4.4 植株根系形态的测定
        1.4.5 植株全 N、P、K、Ca、Mg 含量的测定
        1.4.6 光合指标测定
        1.5 数据分析
        1.5.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5.2 分析方法
        1.5.3 DRIS 诊断法的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时期雷公藤 N、P、K、Ca、Mg 的动态变化
        2.1.1 不同生育时期雷公藤根的动态变化
        2.1.2 不同生育时期雷公藤叶的动态变化
        2.2 施肥对雷公藤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
        2.2.1 施肥对雷公藤营养生长的影响
        2.2.2 施肥对雷公藤生物量的影响
        2.2.3 施肥对雷公藤叶内酯醇的影响
        2.2.4 施肥对雷公藤根内酯醇的影响
        2.2.5 施肥对雷公藤 N、P、K、Ca、Mg 的影响
        2.2.6 雷公藤 DIRS 营养诊断
        2.3 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生理代谢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3.1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2.3.2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2.3.3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内酯醇的影响
        2.3.4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根系的影响
        2.3.5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 N、P、K、Ca、Mg 的影响
        2.3.6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叶绿素的影响
        2.3.7 喷施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2.3.8 叶面肥对雷公藤幼苗影响的综合分析
        2.3.9 雷公藤叶面肥 DIRS 营养诊断
    3 讨论
        3.1 雷公藤 N、P、K、Ca、Mg 的动态变化
        3.2 专用肥试验效果分析
        3.3 叶面肥试验效果分析
        3.4 DRIS 营养诊断评价
第六章 高产优质雷公藤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造林密度试验
        1.2 不同造林模式试验
        1.3 合理灌溉水试验
        1.3.1 试验方法
        1.3.2 土壤水分特性和含水率测定
        1.3.3 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1.3.4 植株水势和含水率的测定
        1.3.5 雷公藤内酯醇含量测定
        1.3.6 雷公藤根系分析
        1.4 雷公藤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1.4.1 土壤消毒试验
        1.4.2 药剂处理预防雷公藤苗期病害的试验
        1.5 雷公藤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1.6 雷公藤干燥方法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的影响
        2.1.1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生长的影响
        2.1.2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2.1.3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的综合评价
        2.2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的影响
        2.2.1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2.2.3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生物量的影响
        2.2.4 不同造林模式混交树种生长状况的比较
        2.2.5 不同造林模式混交树种蓄积的比较
        2.2.6 不同造林模式下雷公藤综合评价
        2.3 合理灌溉对雷公藤的影响
        2.3.1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土壤的影响
        2.3.2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雷公藤生长的影响
        2.3.3 不同灌溉水处理下雷公藤植株含水率的变化
        2.3.4 不同灌溉水处理下雷公藤植株水势的变化
        2.3.5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雷公藤内酯醇的影响
        2.3.6 不同灌溉水处理对雷公藤根系生长的影响
        2.3.7 不同灌溉水处理的综合评价
        2.4 雷公藤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4.1 不同年龄雷公藤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4.2 苗床土壤消毒对雷公藤的影响
        2.4.3 苗期药剂处理对雷公藤的影响
        2.5 雷公藤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2.5.1 不同树龄内酯醇含量分析
        2.5.2 不同季节雷公藤组织内酯醇含量的变化
        2.6 雷公藤干燥方法研究
        2.6.1 不同干燥温度对雷公藤根内酯醇含量的影响
        2.6.2 不同干燥方式对雷公藤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造林密度对雷公藤的影响
        3.2 不同造林模式对雷公藤的影响
        3.3 合理灌溉对雷公藤的影响
        3.4 雷公藤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3.5 雷公藤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3.6 雷公藤干燥方法研究
第七章 光合特性和低温胁迫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光合特性研究
        1.1.1 供试材料
        1.1.2 光合指标的测定
        1.1.3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1.1.4 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的计算方法
        1.1.5 表观量子效率
        1.1.6 数据处理
        1.2 低温胁迫
        1.2.1 低温处理
        1.2.2 测定方法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响应曲线、表观量子效率
        2.1.1 雷公藤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月变化
        2.1.5 表观量子效率
        2.1.6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季节变化
        2.2 雷公藤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2.2.1 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2.2.2 蒸腾速率的日变化
        2.2.3 气孔导度的日变化
        2.2.4 胞间 CO2浓度的日变化
        2.2.5 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
        2.2.6 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2.3 外源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的生理响应
        2.3.1 幼苗耐冷性鉴定
        2.3.2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3.3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叶片 MDA 含量的影响
        2.3.4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3.5 不同浓度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4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2.4.1 ABA 对低温胁迫下雷公藤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2.4.2 ABA 处理对低温下雷公藤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3 不同 ABA 浓度对快速光曲线的影响
        2.4.4 ABA 处理雷公藤叶片对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的影响
    3 讨论
        3.1 雷公藤的光响应曲线
        3.2 雷公藤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3.3 外源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的生理响应
        3.4 ABA 对低温下雷公藤幼苗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简介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致谢

四、西洋参冻害及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业资源防火及病虫害防治对策[J]. 郭文伟. 中国林副特产, 2021(06)
  • [2]林下人参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沾河林区为例[D]. 刘家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3]农业农村部发文加强中药材病虫草害防治[J]. 方碧陶.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05)
  • [4]低温胁迫下西洋参DNA甲基化与其品质形成的关系[D]. 郝梦真. 青岛大学, 2019(02)
  • [5]人参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及发展策略[J]. 沈亮,李西文,徐江,董林林,张乃嘦,藤原直树,陈士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7)
  • [6]靖宇县非林地人参种植关键技术[J]. 黄瑞贤,李世荣,韩继堂,黄淑敏,夏培琦,王海波,张守霞,穆新元,姜景涛. 人参研究, 2017(02)
  • [7]不同栽培措施对太子参活性成分的影响[D]. 王汉琪.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8]木麻黄化感物质对其幼苗生理特征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影响研究[D]. 李键.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3)
  • [9]杭菊品质比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汪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10]雷公藤GAP关键技术研究[D]. 黄宇.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西洋参冻害及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