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支撑公共交通美好明天

以人为本,支撑公共交通美好明天

一、以人为本,撑起公交美好明天(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赵跃[2](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黄颜晨[3](2019)在《多源数据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与提升策略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认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人口的增长与用地的集中,往往形成高密度状态。居住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城市空间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高密度城市特点的集中展现区域。因此,高密度城市常伴随着的空间拥挤、设施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在居住空间中常有体现,如何实现高密度状态下居住空间宜居性的提升,对于我国旧城改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学习国内外相关理论与住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思路构建相应的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体系,从空间形态、空间生活、空间联系、空间环境四大角度对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确定,以明确其现状发展状况与问题所在,为后续规划提供足够支撑。为提高评价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时性,本文将在天津中心城区范围内选取典型居住空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本文将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居住空间多源数据收集,分别以城市建筑轮廓数据、POI数据、城市道路数据、相关部门的网络公开统计数据和实地的调研数据对所选的典型居住空间的形态质量、生活水平、联系能力及环境品质进行评价,并通过Arc GIS等分析平台实现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的可视化,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相应的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结果,体现城市数据分析的优越性。最后,本文将以前述评价结果为基础展开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技术框架的构建。以生态发展、问题导向、渐进式改造为理念,从空间布局、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生态格局等角度提出高密度背景下居住空间可能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为居住空间宜居性的提升制定相应策略与保障措施,以期促进高密度城市的更新改造。

史煜[4](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汤素娥[5](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蔡广[6](2019)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时代”,“新问题、新目标、新任务”既是社会演进的逻辑,又是人民奋斗的动力,更是足球革新的源泉。当下是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足球的节点,参透真义,顺势实现校园足球平衡充分地发展,进而促成中国校园足球优秀发展模式的愿景,最终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虽然中国步入新时代,但校园足球的文化制约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从文化分层理论考察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揭示制约的原因,有助于政府引导社会、学校、家庭参与治理,继而促进青少儿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借助SPSS23.0统计软件,以上海市足球特色小学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相关人员为调查对象,田野观察五角场小学,从文化分层的视角展开辨析:一是剖析五角场小学,探索现状,归纳特征,凝炼文化层级的内在关系;二是探讨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公共因子、存在问题、解析原因、消解路径;三是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治理,论及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过程、运行机制、保障及评估。通过比较研究、逻辑推理及实证分析,得出下列结果与结论:(1)五角场小学校园足球,依靠能人治理,高规格、高关心地领导,利用个体成熟的人格品质推动;教练员有一般、权威、先进三类;家长为学习、专业、随意三种;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模式,校领导亲历支持校园足球;推演出文化四个层级的内部逻辑。(2)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物质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互联网+、物质流动、足球场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对公共因子的认识没有显着性差异;供给侧未能及时调整供给,需求侧对供给结果被动接受,双方信息不畅;新中国以来上海注重产品生产,而忽略消费文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忽略足球场地的配套设计和建设。(3)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制度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评估制度;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形成呼应;制度合法但不合情理而滋生懒政,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多有不足,信息不对称。(4)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行为环境、参与情境、行为方式、组织行为、发展理念;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断裂;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行为越轨。(5)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包括立德树人、价值偏态、教育宗旨、自我实现;精神取向断裂抑或融合;伦理趋向为两极化;价值偏向急功近利。(6)树立“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目标,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多元治理主体,履职各异,政府引导协调、社会共建共享、学校协同育人、家庭参与支持;治理方式有合作、协作、协商、协同等;运行过程有规划、决策、投资、操作、评估和反馈六个环节,运行机制包括协商、竞争平衡、监督评估等机制;治理保障为主体健全、常态化制度、法律制度等,评估以体育院校专家、社会人士、家长为主。合而言之,校园足球既受制于文化,又反哺现代文化。研究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引导;社会自我孵化、自觉反思、自愿参与、志愿服务;学校多元并存、组织动员、营造文化、协同教育;家庭正确认识、全程参与、在场支持、亲身陪伴。

耿钇艺[7](2018)在《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高密度住区普遍存在因人口密度增加和居民需求层次提高而导致高密度居住现实与健康环境需求目标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紧凑发展模式是当下中国城市实现住区空间使用高效率和生活高质量并存的重要途径。1980~2000年间建成的城市既有住区建成环境已出现物质性的老化和结构性的衰退,现存空间环境状况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但这些住区还远没有达到建筑的物质寿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在城市居住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有住区空间环境的更新成为必然。论文以紧凑城市理论为依托,开展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紧凑居住、复合更新策略研究,提升既有住区建成环境的健康适应性,对实现城市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紧凑城市相关理论,完善住区空间层面“紧凑”概念内涵;通过梳理天津市中心区域既有住区空间演进格局、形态特征与紧凑程度变化趋势,总结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需求;基于紧凑居住模式,从户外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角度对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功能评价与居民需求进行深入探讨;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下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提高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生活质量,营造紧凑居住模式的途径,提出促进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多元复合利用的更新策略;最后,基于上述研究,选取天津市碧华里居住区为样本进行实验性改造设计。以既有住区停车空间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停车方式的更新,实现交通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的复合利用,营造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紧凑居住模式。研究成果为实现住区空间高效、生活高质提供精细化科学决策方法,为探索适应城市高密度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紧凑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的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姚进忠[8](2017)在《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残疾人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数量大问题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对象。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是当前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能力为导向对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和制度安排进行研究,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探索性地引入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可行能力为本的残疾人需要研究框架。研究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围绕可行能力的五个核心维度(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经济参与、心理健康、福利保障),对厦门市残疾人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展开实证调研,运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文献档案法收集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实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功能空间多维度考察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在此基础上评估与审视现行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运行的状况,分析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与需要满足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张力,探讨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满足缺失与制度设置缺位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残疾人福利制度如何转型以充分满足现实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基于研究发现对可行能力概念进行本土的扩展讨论。通过分析,本研究发现:一、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政治参与方面,残疾人对于选举这样的政治参与表现的很冷漠,认为这种形式可有可无;而在利益诉求上,残疾人则有着强烈的欲望,可是他们却无法获得有效的利益表达的指导,呈现一种随机和混乱的迷茫状态。社会参与方面,残疾人在社会参与意识中表现出强烈的渴望,但却表述的很隐晦,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需要要被满足存在各种障碍,因而他们在行动上只能无奈接受止步不前。经济参与方面,残疾人的需要主要呈现在就业环境改善和就业能力提升两个方面。他们的经历让他们强烈地需要一个具有公平包容性的就业环境;在就业能力提升上,他们渴望政府和社会可以给他们一个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的培训平台和机会。心理健康方面,残疾人在心理调节方面的需要表现较为内敛,从其话语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强的调节需要,但并没有很强烈地向社会表达,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需求是加强援助体系建设。福利保障方面,当前在残疾政策的可及性上,残疾人渴望消除获得性门槛,能够较为顺利支持残疾人生活;在惠及面上,残疾人希望福利政策可以适度扩展,弥补一些福利真空。二、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现状剖析发现,福利制度安排的理想建构与现实样态存在差异。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安排的应然状况上,国家基于公平优先、尊重人权的政策理念,以公民权利为理论指引,设置各类各级残疾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政策,但在有些维度上仍存在制度空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设置虽然没有明确地具体设置有关提升与扩展残疾人可行能力的制度,但在政策文本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增能意向。国家期待通过促能型的政策,努力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服务目标。在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的实然运作状况上,基于经济文化社会的现实,各服务主体在促进提升残疾人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经济参与、心理建设和福利保障这五个方面各有所特色:宏观设置与微观作为互动,保证与推动残疾人政治参与;环境改造与平台建设多维作为,协助与扩展残疾人社会参与;重点突破与全面服务,促进与提升残疾人经济参与;专业引入带动基层自我探索,援助与支持残疾人心理建设;普惠性与针对性结合,提高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三、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下剖析对照残疾人需要和服务供给的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安排在福利分配基础、福利给付形式、福利组织输送和福利目标导向都存在一定的困境,一定程度影响当前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供给质量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这些困境的出路就是对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以可行能力的提升为引导,结合调研的数据提炼,残疾人社会福利改革的可能角度是:个性化走向、优势化导向、整体性治理和生态性思维。从针对性服务提供、能力建设、体系整合、家庭视角的引入进行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与服务体系改革与调整。可行能力理论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特性、供给状况、供需张力与转型可能性的呈现中有强烈的家庭要素,需要和供给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立足于这样的研究发现,将可行能力放置于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延伸的探讨,尝试将可行能力从个人延伸至家庭进行运用,并对家庭可行能力从家庭政治参与能力、家庭社会交往、家庭经济能力、家庭凝聚力、家庭风险应对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解析与实践的操作化,由此提出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满足的政策践行方向。

徐锦庚[9](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认为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丁昀[10](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历史性进程凸显了“完整的人”思想的现实语境,但在研究中,人们过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遮蔽了其应有的价值理性,忽视了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与观照。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导向,强调集体利益和精神需求,忽略了人的合理需要和利益诉求,割裂了人的完整性发展。这些现实处境呼唤“完整的人”思想的指导,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破解这一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完整的人”思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路。从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以“完整的人”思想的内在规定为主线架构整篇论文。“完整的人”和“异化的人”相对应,是人在现实的、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扬弃异化后的理想状态。依据马克思的文本创新性提出,扬弃异化劳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闲暇时间的获得和运用是其生成的空间,合理需要的满足是其生成的动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个性是其生成的过程。劳动、时空、需要、个性构成人的完整性生成的核心要素。当今中国依然存在鄙薄、厌恶劳动的思想流弊,劳动的外部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劳动者主体条件尚待提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的完整性生成面临时空失衡风险,闲暇时间消费化、娱乐化迷失,公共空间窄化,交往互动不足等困境;人类需要满足困境日益突显:需要的“物化”、“消费化”和“工具化”,精神世界容易被膨胀的物质需要侵蚀,精神需要满足出现真空地带,生态需要满足根基被破坏及其难以满足等问题;此外,个性生成仍受一定的依附观念影响,大众化的共性教育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个性培育,单向灌输交往互动不足难以有效助力个性生成。针对以上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劳动相结合,集聚劳动者智慧,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开显交往实践的价值,倡导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导交往主体积极把握闲暇时间,通过积极的交往行动消除空间隔离境况:引导人树立合理的需要满足标准,追求精神需要建构精神家园,提升人们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引导人正确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处理好个性发展与完整性生成的关系,构建培育人的优良个性的合作模式,助推道德法制化建设,培育自觉的规则意识和制度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的优良个性。“完整的人”生成困境并非某一地区、国家,而是全球人类面临的休戚与共的问题,必须全球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在和合共生中前行。

二、以人为本,撑起公交美好明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人为本,撑起公交美好明天(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多源数据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与提升策略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概念与范围
        1.2.1 相关研究概念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1 多源数据理论及其实践
        2.1.2 高密度建设背景下的住区发展研究
        2.1.3 居住空间宜居理论的发展及其评价
        2.1.4 居住空间更新提升实践
    2.2 研究成就与不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体系确定
    3.1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目标与意义
        3.1.1 评价目标
        3.1.2 评价意义
    3.2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选取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2 已有住区评价体系解读
        3.2.3 评价指标筛选
    3.3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3.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与量化
        3.4.1 熵权法
        3.4.2 指标量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源数据支持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
    4.1 多源数据获取及典型评价地块选取
        4.1.1 多源数据特点及其获取
        4.1.2 天津中心城区居住区分布研究
        4.1.3 典型地块选取
        4.1.4 典型地块居住空间范围划定
    4.2 典型地块空间形态质量评价
        4.2.1 建筑密度
        4.2.2 容积率
        4.2.3 绿地率
    4.3 典型地块空间生活水平评价
        4.3.1 商业服务业设施
        4.3.2 教育文化设施
        4.3.3 医疗卫生设施
        4.3.4 社区与便民服务设施
    4.4 典型地块空间联系能力评价
        4.4.1 道路交通可达性
        4.4.2 公共交通系统
        4.4.3 步行系统
        4.4.4 停车场地
    4.5 典型地块空间环境品质评价
        4.5.1 公园绿地与广场
        4.5.2 空气质量指数
        4.5.3 生活垃圾管理
    4.6 典型地块居住空间宜居性综合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评价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
    5.1 以评价结论为基础针对性展开更新提升工作
        5.1.1 更新提升的必要性
        5.1.2 更新提升的针对性
    5.2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技术框架
        5.2.1 空间布局优化
        5.2.2 配套设施完善
        5.2.3 道路交通改造
        5.2.4 生态格局重塑
    5.3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更新提升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政府主导下的制度支持
        5.3.2 公众参与下的活力提升
        5.3.3 信息时代的居住空间建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附录E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3.1 劳动价值论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3.2 劳动精神论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3.3 劳动主体论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3.4 劳动关系论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
        1.1.2 健康中国建设的大势所趋
        1.1.3 青少儿足球事业的内外动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现状
        1.4.2 国外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1.4.3 上海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
        1.4.4 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述评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7 小结
2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2.1 现代足球的历史演进
    2.2 概念界定
        2.2.1 校园足球
        2.2.2 文化
        2.2.3 文化结构
        2.2.4 制约
        2.2.5 文化制约
        2.2.6 治理
    2.3 需求理论
    2.4 制约理论
    2.5 治理理论
    2.6 共生理论
    2.7 小结
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制约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3.1 问卷的理论框架
    3.2 确定问卷内容
    3.3 效度检验
    3.4 条目分析
    3.5 重测信度检验
    3.6 小结
4 个案:五角场小学
    4.1 研究法
        4.1.1 参与观察
        4.1.2 个案访谈
        4.1.3 个案资料的整理
    4.2 五角场小学的概况
    4.3 足球演进历程
    4.4 校园足球的文化结构
        4.4.1 物质文化
        4.4.2 制度文化
        4.4.3 行为文化
        4.4.4 精神文化
    4.5 校园足球发展的特征
        4.5.1 需求趋同
        4.5.2 能人治理
        4.5.3 教练员和家长多元
        4.5.4 政府主导的多元共生关系发展模式
    4.6 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存在问题
        4.6.1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4.6.2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4.6.3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4.6.4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4.7 校园足球文化结构的内在逻辑
    4.8 小结
5 物质文化的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5.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文化因素探微
        5.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互联网+”
        5.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物质流动”
        5.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足球场地”
    5.3 物质文化制约的原因解析
        5.3.1 物质文化制约的供需问题
        5.3.2 物质文化制约的历史追问
    5.4 消解物质文化供给平衡的新思路
        5.4.1 保障物质文化供给侧高效供给
        5.4.2 满足物质文化需求侧充分需求
        5.4.3 解放思想,创建物质文化自信
    5.5 小结
6 制度文化的设计与执行:双轨制
    6.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制度文化因素
    6.2 制度文化制约因素的描述
        6.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制度”
        6.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管理制度”
        6.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保障制度”
        6.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评估制度”
    6.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制度文化的原因剖析
        6.3.1 制度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未能达成相互呼应
        6.3.2 制度造成的情理法彼此冲突,导致资源浪费
        6.3.3 社会主体对制度认识不足,未形成上下共鸣
    6.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度文化弥合的思考
        6.4.1 顶层与基层之间纵横贯通,形成制度互动社会网
        6.4.2 培育社会主体参与能力,充分实现多元协商治理
        6.4.3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耦合,培育人的制度自觉
    6.5 小结
7 行为文化的在场与离场:非均衡
    7.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制约的物质文化因素
    7.2 行为文化制约的公共因子解析
        7.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环境”
        7.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参与情境”
        7.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行为方式”
        7.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组织行为”
        7.2.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发展理念”
    7.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行为文化的因由探赜
        7.3.1 多阶行动层脱节,各层分工不明确,且横向联系或断裂
        7.3.2 责任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文化资本闭合,经济资本凝固
        7.3.3 足球生态环境被污化,人文异化、物理污染、行为越轨
    7.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行为文化认同的路径
        7.4.1 面向上海未来,重塑人文精神,净化生态足球
        7.4.2 正视球场暴力,塑造校园明星,建立诚信机制
        7.4.3 多阶有机衔接,各层角色明确,横向资本共享
    7.5 小结
8 精神文化的历时与现时:难融合
    8.1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
    8.2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精神文化因子厘清
        8.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立德树人”
        8.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价值偏态”
        8.2.3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教育宗旨”
        8.2.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自我实现”
    8.3 制约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文化的缘由探骊
        8.3.1 社会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精神取向或断或合
        8.3.2 现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伦理趋向为两极化
        8.3.3 时代转型: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价值偏向急功近利
    8.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精神文化养成的进路
        8.4.1 文质文化精神促进小学生的自我实现
        8.4.2 和合文化伦理塑造小学生的立德树人
        8.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上海小学生的价值观
    8.5 小结
9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主体治理
    9.1 “海派足球文化”的公共利益目标厘定
        9.1.1 校园足球发展的多元目标
        9.1.2 “海派足球文化”公共利益目标的解析
    9.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的主体廓清
        9.2.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构成的实然
        9.2.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治理主体
        9.2.3 上海市小学校园足球治理多元主体分工
    9.3 构建上海小学校园足球的多元主体治理的方式
    9.4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过程及运行机制
    9.5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及评估
        9.5.1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保障
        9.5.2 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评估
        9.5.3 创建上海校园足球多元主体治理的保障与评估模式
    9.6 小结
10 结论、建议、创新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建议
    10.3 创新
    10.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介绍信
附件二:家长访谈提纲
附件三: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四:问卷
附件五:上教育部公示海市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附件六:个案调查部分记录
附件七:学习、工作经历及科研成果

(7)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存量挖潜,增量提质
        1.1.2 研究背景
        1.1.2.1 我国人口膨胀带来的资源压力
        1.1.2.2 住宅建设存量提质时代的到来
    1.2 既有住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2.1 量——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容量严重不足
        1.2.2 质——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健康适应性不足
        1.2.3 质——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人群趋向两极化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概念界定
        1.4.1 既有住区
        1.4.2 住区户外公共空间
        1.4.3 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利用
    1.5 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1.1 文献研究方法
        1.5.1.2 实地调研方法
        1.5.1.3 ArcGIS技术
        1.5.1.4 实证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创新思路
        1.5.3.1 从微观住区层面界定紧凑居住模式内涵,效率和质量共存
        1.5.3.2 从空间复合角度解决城市既有住区居民居住层面迫切需求的难题
第二章 基于紧凑概念内涵的住区空间效率与质量研究
    2.1 紧凑城市理论溯源
        2.1.1 “紧凑城市”理论起源——从阻止城市蔓延到多维度发展
        2.1.2 “紧凑城市”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2.1.3 “紧凑度”评价方法——从单指标到多指标评价法
    2.2 紧凑概念内涵——从“空间效率”到“空间效率和质量”
        2.2.1 “紧凑”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
        (1)紧凑
        (2)密集(集聚)
        (3)集约
        (4)紧缩、高密度
        2.2.2 概念解读——从紧凑城市理论出发界定紧凑概念内涵
        2.2.3 概念解读——从住区空间层面界定紧凑概念内涵
    2.3 住区层面紧凑居住模式研究现状
        2.3.1 住区空间紧凑化研究现状
        2.3.2 住区空间有关“效率”和“质量”视角的相关研究
        2.3.2.1 住区研究中的“效率”问题
        2.3.2.2 住区研究中的“质量”问题
    2.4 发展动态解析
        2.4.1 研究时效向未来化发展
        2.4.2 研究范围向微观层面发展
        2.4.3 研究范式向系统化发展
        2.4.4 研究成果向普适化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城市住区发展述略
    3.1 天津住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
        3.1.1 住房建设起步期(1980年以前)
        3.1.1.1 社会背景
        3.1.1.2 存在问题
        3.1.2 住房建设发展期(1981年~1992年)
        3.1.2.1 时代背景
        3.1.2.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3.1.2.3 存在问题
        3.1.3 居住密度上升期(1993年~2001年)
        3.1.3.1 时代背景
        3.1.3.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3.1.3.3 存在问题
        3.1.4 空间质量提升期(2002年~至今)
        3.1.4.1 时代背景
        3.1.4.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3.1.4.3 存在问题
    3.2 天津住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小结
    3.3 天津市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需求
        3.3.1 “量”——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容量不足带来的更新需求
        3.3.2 “质”——建成环境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带来的更新需求
        3.3.3 “质”——抵抗孤独,构建全龄宜居住区带来的更新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4.1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筛选
    4.2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4.2.1 交通空间
        4.2.1.1 停车空间
        4.2.1.2 街道空间
        4.2.2 公共活动空间
        4.2.2.1 集散型活动空间
        4.2.2.2 小微型活动空间
        4.2.3 景观空间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紧凑视角下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5.1 交通空间的复合更新
        5.1.1 停车空间的复合更新
        5.1.1.1 增量——立体停车模式
        5.1.1.2 提质——空间错峰使用
        5.1.2 街道空间的复合更新
        5.1.2.1 增量——提升路网密度
        5.1.2.2 提质——关注步行利益
    5.2 公共活动空间的复合更新
        5.2.1 增量——空间混合布局
        5.2.2 增量——空间共享模式
        5.2.3 提质——重构社交网络
    5.3 景观空间的复合更新
        5.3.1 增量——提高对自然环境利用效率
        5.3.2 提质——开放置入并完善后期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实证设计研究
    6.1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6.1.1 研究样本
        6.1.2 数据采集
        6.1.2.1 住区现状情况
        6.1.2.2 居民对住区环境整体认知
        6.1.2.3 公共空间活动轨迹
    6.2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规划设计探索
        6.2.1 人车错峰使用坡体原型设计
        6.2.2 原型植入住区改造设计
        6.2.3 住区宅前空间复合更新改造设计
        6.2.4 改造前后对比
    6.3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的现实意义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类
    学位论文
附录 天津市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功能品质及需求状况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8)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残疾群体规模扩大
    二、残疾社会观念变迁
    三、残疾福利制度转型
    四、残疾福利供给困境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社会福利中的残疾研究
    一、残疾概念的演进研究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理念演变研究
    三、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研究
第二节 社会福利中的需要理论
    一、社会福利中需要涵义争论
    二、社会福利中需要类型争论
    三、需要满足的路径研究
第三节 可行能力的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
    一、可行能力的理论起源
    二、可行能力的概念与理论发展
    三、可行能力框架下福利状态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定性方法的选择
    二、定性方法中的资料收集
    三、定性方法中的资料分析与整合
    四、研究资料的信度与效度
    五、残疾人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需要
第一节 残疾人政治参与需要
    一、残疾人形式化的选举投票需要
    二、亟需表达与回应的利益诉求需要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参与需要
    一、残疾人隐约的社会参与强意识
    二、残疾人无奈消极的社会参与弱行动
第三节 残疾人经济参与需要
    一、残疾人公平就业环境建构的需要
    二、实用性的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需要
第四节 残疾人心理建设需要
    一、待唤的残疾人心理求助需要
    二、残疾人专门心理援助体系建设的需要
第五节 残疾人福利保障需要
    一、残疾人福利保障政策实施的合理优化需要
    二、残疾人福利保障项目的扩展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供给
第一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的应然设计
    一、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供给制度设置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供给制度设置的特点
第二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的实然运作
    一、残疾人福利提供体系构建梳理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的现实运作
    三、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制度现实运作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困境与改革
第一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制度困境剖析
    一、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分配基础两难
    二、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给付形式之惑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组织输送之困
    四、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导向偏差
第二节 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福利制度改革论证
    一、残疾人福利供给的个性化走向
    二、残疾人福利供给的优势化导向
    三、残疾人福利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四、残疾人福利供给的生态性思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讨论:可行能力的扩展
第一节 残疾人需要呈现与供给的家庭化
    一、残疾人需要呈现中的家庭元素
    二、残疾人福利供给中的家庭元素
    三、残疾作为家庭事务的对话
第二节 基于家庭的可行能力扩展与残疾人需要满足
    一、中国人生活中的家庭概念
    二、基于家庭的可行能力理论对话
    三、残疾人个体一家庭可行能力转化与需要满足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呈现
    二、可行能力框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供给现状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供需困境剖析与改革走向
    四、可行能力的扩展讨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残疾人访谈概况表
附录2 残疾人相关服务人员访谈概况表
附录3 残联系统工作人员概况表
附录4 残疾人访谈提纲(访谈提纲1)
附录5 残疾人服务人员访谈提纲(访谈提纲2)
附录6 残联系统工作人员访谈提纲(访谈提纲3)
附录7 残疾人社会政策文件列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深刻把握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完整的人”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完整的人”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关系
        三、马克思坚信人的完整性生成不断呈现出新的前景和希望
    第二节 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内在规定性
        一、扬弃异化劳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
        二、闲暇时间的获得和运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空间
        三、合理需要的满足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动力
        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个性即“完整的人”生成的过程
第二章 “完整的人”思想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路
    第一节 “完整的人”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特的育人视角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审视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选择
        三、“完整的人”生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四、马克思“完整的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劳动实践论,倡导劳动光荣的理念,校正人的惰性和寄生性
        二、坚持马克思的时空观,珍惜节约时间,拓展发展空间
        三、坚持满足合理需要,避免人的物本化倾向,引导精神超越
        四、坚持社会关系本质论思想,丰富和完善人的个性
第三章 从“完整的人”视角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第一节 劳动维度困境
        ―、当今依然存在鄙薄、厌恶劳动的思想流弊
        二、当今中国人的劳动仍处于一定的异化中
        三、全社会尚待形成尊重劳动与劳动者的风尚
        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思想道德素质尚待提升
    第二节 时间空间困境
        一、当今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失衡风险
        二、闲暇时间消费化、娱乐化迷失
        三、育人公共空间窄化
        四、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互动不足
    第三节 需要满足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很好回应需要异化问题
        二、精神世界容易被膨胀的物质需要侵蚀
        三、精神需要满足断裂和真空地带问题
        四、人类生态需要满足根基被破坏及其难以满足问题
    第四节 个性培育困境
        一、个性生成仍受一定的依附观念影响
        二、大众化的共性教育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个性培养
        三、单向灌输交往互动不足难以有效助力个性化生成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完整的人”生成路径
    第一节 构建助力于人的完整性生成的和谐劳动关系
        一、引导人们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自觉性
        二、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与劳动者的良好风尚
        三、教育引导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节 以积极的交往实践拓展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
        一、交往实践之于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人的完整性生成时空有重要价值
        二、引导交往主体有效把握闲暇时间
        三、引导人以积极的交往行动消弥空间隔离的境况
    第三节 正确引导合理需要及其满足
        一、引导人确立合理的需要满足标准
        二、引导人们更多追求精神需要,建构精神家园
        三、提升人们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
        四、引导人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第四节 形塑人的优良个性
        一、引导人正确认识个性发展与完整性生成的关系
        二、培育人的合作精神
        三、培育自觉的规则意识和制度化意识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的优良个性
结语 全人类携起手来,在和合共生中前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四、以人为本,撑起公交美好明天(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多源数据下的高密度城区居住空间宜居性评价与提升策略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黄颜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4]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6]上海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的文化制约及治理研究[D]. 蔡广.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7]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D]. 耿钇艺.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可行能力、需要与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实证研究[D]. 姚进忠. 南京大学, 2017(05)
  • [9]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10]思想政治教育与“完整的人”生成研究[D]. 丁昀.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以人为本,支撑公共交通美好明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