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与龋齿的关系研究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与龋齿的关系研究

一、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牧[1](2021)在《饮水、深井与氟齿病——全球化视野下清末民初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及影响》文中认为天津平原低平临海,水质咸涩,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不堪饮用。1860年天津开埠建立租界,受全球流行性疾病和卫生革命影响,租界中的西方人出于自身卫生安全而在天津寻找新的清洁水源。他们改革了天津的供排水设施,建立了第一套自来水系统,随后又引入机器钻井技术,发掘深层地下水。然而在新水源投入使用八年后,租界出现儿童氟齿病例,调研显示病因为井水氟化物超标,自此天津成为地域性氟病高发区。这一典型案例体现了全球化对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的影响,其中由人为造成的意外后果,正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与人类目标"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表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复杂性,对当今和未来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何惊雷,宗晨曦,许文昭,高世君,王微微[2](2021)在《关于儿童饮用水中氟摄入研究》文中提出氟元素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氟摄入对牙齿、骨骼有益,而过量则会引发氟中毒,特别在儿童时期,人体受到氟的影响更为剧烈。而饮用水通常作为日常氟摄入的最大单一贡献者,有必要对我国饮用水中的氟含量指标进行更准确界定。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儿童氟中毒情况以及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专家学者对于饮用水中氟的研究和意见,意在对饮用水,尤其是儿童饮用水中氟含量指标的界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乔松慧[3](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吉玉洁[4](2021)在《韩城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前后水质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指出韩城市地处关中盆地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下水是其重要的饮用水水源。有关部门在日常饮用水水质监测中发现当地存在饮水氟超标的不安全饮水问题,并在地方病调查中发现饮水型氟中毒患者,于是开展了降氟改水工程。当地最早实施的改水工程至今已将近30年。本研究在收集韩城市氟病村改水前的水质资料和2020年采取的包括氟病村在内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改水前后氟病村饮水工程水体的水质特征,并采用改进的基于健康风险指数的水质指数法评价了改水前后韩城市饮用水的综合水质,并运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了随机对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韩城市氟病村改水后工程运行良好,水氟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目前现存的饮水型氟中毒患者均出生在氟病村改水之前,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显着降低。通过实施降氟改水工程,提高了氟病村居民的饮水安全。(2)改水前后大部分化学指标在枯水期的浓度均低于丰水期,枯水期的水质较丰水期的水质好。改水前,各个监测点存在个别化学指标超标的现象。改水后,各指标浓度均在饮用水的标准限值内,各化学指标浓度与改水前相比有所降低和改善,特别是改水后水氟浓度明显降低,表明改水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高氟饮水问题。(3)采用基于健康风险指数的水质指数法对研究区饮用水综合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的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指数。同时,健康风险较高的污染物在水质指数法计算中的权重也较大。改水后氟病村的水质综合指数均低于改水前,水质等级有所提高,当地的降氟改水工程在改善水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氟病村的高氟饮水问题。(4)对比改水前后饮用水对人体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改水后的健康风险小于改水前。对比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和基于蒙特卡罗的不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发现大部分不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超标概率要高于确定性健康评价。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非致癌因子F-的浓度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的影响最大,致癌因子Cr6+浓度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总风险指数贡献最大,与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的结果相同。

李渊[5](2020)在《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省处于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汾河流域的饮用水源,包括引水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此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地区。近年来,山西省人口迅速膨胀引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不断恶化,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潜在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汾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分析多种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生态风险和对居民的健康风险。研究发现:1、山西省改善水中的氟化物浓度为0.7–1 mg/L,但在未处理的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为1.8–6.2 mg/L。山西省分别有10%、1.3%和0.06%的儿童存在患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症的风险。对于一些儿童存在高氟风险的特定地区,应给予更多的健康关注,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2、太原市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1–5.7 mg/L。50%的饮用水样品显示氟化物浓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小日摄入量(0.5 mg/L),37.53%的氟化物浓度范围为0.5–1.0 mg/L,12.37%的氟化物浓度高于1.0 mg/L。由于郊区(煤矿和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所在地)水资源利用率高于城市,郊区需要更多的地下水保护政策。3、2010–2017年,人为因素引起土地利用变化,F和As增加趋势显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地下水中氟化物和砷的浓度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上升。太原市大部分地区健康风险较低,太原市南部地区健康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砷浓度波动比氟化物浓度波动大。4、2009–2018年,高浓度地下水污染物主要分布在植被指数(NDVI)较低的地区。随着植被覆盖的增加,地下水中高浓度污染物出现的频率较低。5、引黄工程水化学指标总体上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中游河段水质较差,有80%的年平均值接近污染边缘,下游河段总磷和总氮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等问题,需要重视铜和锌对水生生物的潜在破坏作用。

张婕[6](2020)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茶氟暴露与尿氟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成年居民茶氟暴露水平、饮茶型氟中毒患病现况及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开展现况调查,对居民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确认甘肃省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和制定干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少数民族县为调查现场,通过典型抽样方法抽取成年居民719人,8-12岁儿童1351人。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入户调查、入校调查方式,面对面访问开展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饮茶习惯、氟中毒患病情况及饮茶型氟中毒相关知晓程度等相关信息;入户调查中,采集调查对象家庭成员尿液、茶叶和主食样品。在学校调查中检查氟斑牙患病情况,收集儿童尿样。氟离子含量检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操作。采用描述性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尿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共纳入成年居民719人,其中男性351人(48.82%),女性368人(51.18%),年龄范围16~90岁,平均年龄51.94±14.22岁;86.37%的居民有饮茶习惯,以茯砖茶为主(53.30%),饮茶方式主要为奶茶(56.84%);居民尿氟含量检测中位数为2.928mg/L,波动范围在0.191~25.512mg/L之间。调查对象每日总摄氟量为5.270mg,其中茶源性摄氟量为4.587mg;8-12岁儿童1352例,尿氟含量检测中位数为1.342mg/L,波动范围在0.2111~5.703mg/L之间。(2)氟斑牙检出结果:根据《WS/T208-2001》氟斑牙诊断标准,成人氟斑牙检出率为31.99%,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9.22%。(3)成人尿氟水平单因素差异分析结果:不同人口学特征:年龄、人均年收入、民族、职业、BMI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饮食习惯:大米(r=-0.170,P<0.001)、蔬菜(r=-0.100,P=0.009)、青稞(r=0.201,P=0.001)、牛肉(r=0.121,P=0.009)、羊肉(r=0.208,P<0.001)、牛奶(r=0.156,P=0.002)、奶制品(r=0.175,P=0.015)等的摄入量不同,尿氟含量明显不同;饮茶习惯:是否饮茶、饮茶方式、茶叶种类、茶叶消耗量、茶氟含量均会明显影响尿氟水平(P<0.05);知晓情况:知晓氟元素、饮茶型氟中毒、茶叶中氟含量较高时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但依然会继续喝茶者,尿氟水平较高(P<0.05)。(4)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单因素差异分析结果:尿氟水平与年龄(r=0.349,P<0.001)、民族(rs=0.680,P<0.013)、是否饮用茶叶(rs=0.404,P<0.001)及氟斑牙情况(rs=0.290,P<0.001)具有相关性。(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民族、知道茶叶氟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但依然会继续喝茶、日常青稞消费是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饮茶人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氟含量水平的影响因素有茶叶消耗量、民族和茶种类;8-12岁儿童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民族、饮茶量以及氟斑牙。结论(1)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普遍有饮用砖茶的习惯,饮茶方式以奶茶为主。(2)甘肃省部分少数民族(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地区成年人、8-12岁儿童茶氟暴露水平较高,氟斑牙检出率较高,结合饮水氟含量、茶氟含量以及人群日均摄氟量及其来源,可以初步判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为潜在的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区,应进一步加强氟骨症调查工作。(3)民族、饮茶、知道茶叶中氟含量较高对身体有影响后还会饮茶、茶叶种类为砖茶和茶叶消耗量是成人尿氟水平的危险因素;年龄、民族(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蒙古族)是儿童尿氟水平的危险因素。回族没有饮用砖茶的习惯,因此回族儿童尿氟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李仪,桂腾越,燕倩,莫韵娴,王盘江,李松[7](2019)在《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贵阳市6个主要饮用水源地(百花湖、南明河、阿哈水库、红枫湖、沙老河水库和花溪水库)水中的氟化物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中氟离子浓度平均为0.61±0.17 mg·L-1。阿哈水库水中氟离子含量最低,为0.31 mg·L-1;南明河水中氟离子含量最高,为0.85 mg·L-1,约为阿哈水库的2.74倍。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参照,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离子含量均满足Ⅰ类水要求(≤1.0 mg·L-1)。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的非致癌风险在2.46×10-9/a~6.75×10-9/a之间,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的每日推荐饮用量为2.82~7.74 L,每日通过饮水摄入的氟量为0.62~1.70 mg,长期饮用并不会导致氟摄入量过高。

杨婷婷[8](2019)在《山西省儿童窝沟封闭项目的实施现况和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山西省口腔医务人员和居民对窝沟封闭的认知情况和应用情况;2、调查山西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术后1年、2年患龋情况和封闭剂的保留情况,评价窝沟封闭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3、探讨适合我省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模式,为我省制定相关的口腔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1、调查山西省口腔医务人员及居民对窝沟封闭的认知和应用情况:采用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山西省11个地市随机抽取3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20名22-60岁口腔医务人员,60名22-60岁居民。以自填式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口腔问卷调查,了解口腔医务人员基本情况、窝沟封闭工作现状以及对窝沟封闭的认知情况,了解居民基本情况以及对窝沟封闭的知晓情况。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的形式进行数据录入,使用IBM 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窝沟封闭知晓率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2、调查山西省儿童窝沟封闭实施1年、2年后封闭剂的保留情况:采用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窝沟封闭项目数据库中,等比例抽取山西省11个地市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接受过窝沟封闭的7-9岁儿童,在封闭后1年、2年对其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的保留、脱落及患龋情况进行复查。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的形式进行,采用IBM 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空间分异性分析采用q-Statistic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窝沟封闭认知和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1)单因素分析显示,口腔医务人员窝沟封闭知晓率在城乡、男女、年龄、工作类型机构、受教育程度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工作年限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6.676,P<0.05),其知晓率随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居民窝沟封闭知晓率在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城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2=9.008,P<0.05),城市高于农村,在不同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2=43.451,P<0.05;?2=50.252,P<0.05),处于22-30岁年龄段的居民知晓率最高,为51.4%,46-60岁年龄段的居民知晓率最低,为32.5%,居民知晓率随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居民知晓率最高,为51.6%。(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乡、年龄、受教育程度是被调查居民知晓窝沟封闭的有利因素。2、窝沟封闭实施效果评价(1)窝沟封闭术后1年、2年的第一恒磨牙完全保留率分别为81.63%,75.11%,部分保留率分别为13.43%,14.19%,完全脱落率分别为2.88%,5.30%,患龋率分别为2.06%,4.46%,龋均分别为0.07,0.16。(2)单因素分析显示:窝沟封闭术后1年性别,城乡之间封闭剂保留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窝沟封闭术后2年性别,城乡之间封闭剂保留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055,P<0.05;?2=15.079,P<0.05),且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术后1年、2年封闭剂保留率在不同牙面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2=131.519,96.922,P<0.05),面封闭剂的保留率都明显高于颊/腭面;术后1年、2年封闭剂保留率在不同牙位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空间分异性分析结果显示:窝沟封闭术后2年封闭剂保留率的空间分层异质性程度大于术后1年,山西省术后2年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由北向南呈现增加的趋势;水氟含量、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分别对术后1年、2年封闭剂保留的空间分布起主要作用。结论:1、窝沟封闭认知和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1)窝沟封闭已作为常规防龋措施纳入到临床实践,大多数口腔医务人员对临床使用窝沟封闭持积极态度。(2)口腔专业人员需要定期对口腔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更新,加强低年资医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以提高其对窝沟封闭的认知。(3)大众窝沟封闭知识欠缺,口腔医务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大众宣传窝沟封闭及口腔卫生保健常识,提高大众对于窝沟封闭的认知度,确保儿童恒磨牙在萌出早期进行窝沟封闭预防措施,降低龋齿出现的概率。2、窝沟封闭实施效果评价(1)山西省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免费窝沟封闭实施效果基本得到保证,随着时间延长封闭剂会磨损脱落,故需随访复查,及时重新封闭。(2)性别、地区、牙面对封闭剂的保留率有影响,口腔医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窝沟封闭操作,保证这项操作的质与量。(3)建议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口腔医务人员、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口腔疾病防治体系,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升。

李艳[9](2019)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低龄儿童龋流行病学调查及菌斑微生物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研究新疆3-5岁汉族和维吾尔族低龄儿童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两民族重度低龄儿童龋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在防治后的演替,为当地儿童龋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和人口分布统计,分别选择南、北疆人口比重最大的喀什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城市喀什和伊宁市城乡,共26所幼儿园1727名35岁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记录患龋率、龋均、充填率及龋齿牙位分布情况,并对社会环境及经济状况、饮食、口腔卫生习惯及口腔保健行为等差异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集重度低龄儿童龋和健康对照组儿童乳磨牙龈上菌斑,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样性分析;同时,对重度低龄儿童龋组进行龋齿充填治疗和口腔保健指导,一年后随访,以同位点和方法采集并对比分析菌斑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相关关系。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采集数据的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1)1727名被调查儿童的低龄儿童龋(ECC)患病率78.2%,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患病率41.2%。在民族分布上,汉族儿童ECC及SECC患病率(78.7%,42.6%)和维吾尔族儿童(77.9%,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按民族因素分层比较,两民族儿童在不同年龄的ECC和SECC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5岁年龄组患病率较高;汉族儿童在城乡间的SECC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农村儿童患病率(52.3%)较高;维吾尔族儿童在不同区域的ECC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伊宁市患病率(84.7%)较高。2)乳磨牙和上颌乳中切牙患龋比例最高,且分布有民族差异,其中,维吾尔族儿童乳磨牙患龋率较高,而汉族儿童乳前牙患龋率较高。3)龋齿充填率为1.72%,其中,汉族儿童充填率高于维吾尔族儿童,城市儿童充填率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年龄、农村生活、母亲受教育水平低下、母乳喂养、儿童看护者患龋、经常睡前进食以及缺乏口腔专科诊疗等因素是汉族儿童ECC和SECC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地域、家庭收入低、儿童看护者患龋、高频率的含糖饮食、经常睡前进食、不刷牙或刷牙年龄较晚以及缺乏口腔专科诊疗等因素是维吾尔族儿童ECC和SECC患病的危险因素。5)研究共获得3219033条优质序列,按照97%的相似性聚类得到18928个OTUs,归属于11个菌门,20个菌纲,30个菌科,58菌目,117菌属和443个菌种。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两民族儿童龈上菌斑菌群的构成及多样性有差异性,健康对照组儿童菌斑微生物多样性高于SECC组儿童。6)物种分类中放线菌属、球杆菌属、嗜血杆菌属、Terrahaemophilus是汉族SECC儿童中丰度较高的优势菌属,而链球菌属和韦荣菌属是维吾尔族SECC儿童中丰度较高的优势菌属。7)多种放线菌和Terrahaemophilus aromaticivorans是汉族儿童SECC组中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菌种,而殊异韦荣菌、中国链球菌、月神新月形单胞菌和多种放线菌是维吾尔族儿童SECC组中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菌种。8)重度低龄儿童龋组中,Leptotrichia shahii、多种普氏菌、Alloprevotella tannerae及Selenomonas sputigena的丰度在维吾尔族儿童组明显高于汉族儿童;而Actinomyces gerencseriae、Actinomyces johnsonii、Actinomyces massiliensis、Neisseria elongate、Kingella oralis、Kingella denitrificans、的丰度在汉族儿童组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儿童。9)龋病防治一年后,龋病儿童菌斑微生物的丰度呈现明显健康趋势的演替,而继发龋儿童的菌群丰度与防治前相近或增高。结论:1)新疆3-5岁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ECC及SECC患病率高,发病年龄早,充填率低;2)汉族和维吾尔族间低龄儿童龋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但相关危险因素对低龄儿童龋的影响存在民族差异性;3)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龈上菌斑菌群的构成及多样性在患龋状态及民族间存在显着性差异;4)良好的龋病防治可以促进菌斑微生物发生健康趋向的演替。

候鹏飞,舒为群[10](2017)在《饮用水氟浓度与儿童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卤族微量元素,其性质活泼,安全范围小,对人体健康影响是把双刃剑。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高,同时近年来由于纳滤以及反渗透等净水技术的日益普及,导致水中矿物质严重缺乏。儿童是氟的敏感人群,该文综述了氟的生理作用、暴露途径、饮用水氟浓度与儿童健康效应的关系,总结出儿童摄入氟的最主要途径为饮用水,且低剂量氟与龋齿的发病有着负相关关系,同时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指数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但高浓度氟暴露会引起儿童的诸多毒性效应。该综述推荐将0.51.0 mg/L定为我国儿童饮用水的适宜浓度,以保证龋齿的预防以及避免产生毒性作用的危害。

二、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饮水、深井与氟齿病——全球化视野下清末民初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津城的水源局限
二、全球化影响与天津的水源变革
三、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影响
四、氟齿病的发现及应对
五、结语

(2)关于儿童饮用水中氟摄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氟对人体影响
    1.1 儿童龋齿与氟牙症
    1.2 中国氟牙症概况
2 儿童饮用水中氟含量的限值探索
3 结论

(3)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调研概述
    2.2 分析方法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韩城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前后水质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饮水安全问题
        1.2.2 饮用水中的氟
        1.2.3 水质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
        1.2.4 不确定性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规划与人口
        2.2.2 经济概况
第3章 韩城市饮水改水工程与地方病
    3.1 饮用工程基本情况
        3.1.1 历史供水情况
        3.1.2 历史水氟含量
    3.2 改水工程基本情况
        3.2.1 改水工程
        3.2.2 供水基本现状
    3.3 地方性氟中毒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氟病村改水前后水质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1 采样点的布设
        4.1.2 样品采集
        4.1.3 监测指标及分类
        4.1.4 样品测定
    4.2 改水前化学指标分析
        4.2.1 枯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4.2.2 丰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4.2.3 枯水期和丰水期指标对比
    4.3 改水后化学指标分析
        4.3.1 枯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4.3.2 丰水期样品理化参数分析
        4.3.3 枯水期和丰水期指标对比
        4.3.4 水化学特征
    4.4 改水前后水质特征
        4.4.1 微生物指标
        4.4.2 毒理学指标
        4.4.3 一般化学指标
    4.5 小结
第5章 改进的水质综合评价
    5.1 评价方法
        5.1.1 水质评价方法
        5.1.2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5.1.3 健康风险权重模型(HRWM)
    5.2 确定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5.2.1 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5.2.2 改水前确定性健康风险
        5.2.3 改水后确定性健康风险
    5.3 水质评价结果
        5.3.1 水质评价标准
        5.3.2 改水前水质
        5.3.3 改水后水质
        5.3.4 改水前、后综合水质对比
        5.3.5 HRWM与EWM对比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Monte-Carlo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6.1 不确定性分析
        6.1.1 不确定性来源和分类
        6.1.2 健康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6.2 Monte-Carlo法
        6.2.1 蒙特卡罗模拟的基本步骤
        6.2.2 基于蒙特卡罗的不确定性分析
    6.3 健康风险评价
        6.3.1 基于Monte Carlo的枯水期健康风险
        6.3.2 基于Monte Carlo的丰水期健康风险
        6.3.3 与确定性健康风险对比
    6.4 敏感性分析
    6.5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5)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研究现状
        1.1.1 氟化物的来源和危害
        1.1.2 氟化物对人体的影响
        1.1.3 中国高氟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1.1.4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去除
    1.2 饮用水中砷的研究现状
        1.2.1 砷的来源和危害
        1.2.2 砷对人体的影响
        1.2.3 中国高砷地下水的分布特征
        1.2.4 饮用水中砷的去除
    1.3 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
        1.3.1 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
        1.3.2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1.3.3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1.4 生态风险评价
        1.4.1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1.4.2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1.5 健康风险评价
        1.5.1 健康风险评价
        1.5.2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1.6 人类活动对饮用水中化学指标的影响
        1.6.1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6.2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6.3 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样品分析
        2.1.4 数据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
        2.2.2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2.2.3 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时间分布格局
        2.2.4 儿童患病风险分析
        2.2.5 饮水氟摄入对儿童的健康风险分析
    2.3 讨论
        2.3.1 氟化物的时空动态分析
        2.3.2 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分析
        2.3.3 各地氟化物浓度的比较
    2.4 小结
第三章 城乡饮用水源中氟化物的分布差异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3 样品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地下水氟浓度的描述性统计
        3.2.2 地下水氟化物的时间动态
        3.2.3 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动态
        3.2.4 健康风险评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地下水中氟和砷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1.3 数据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2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地下水中氟和砷的浓度
        4.2.3 健康风险评价
        4.2.4 氟砷暴露的健康风险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植被覆盖变化与饮用中氟和砷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概况
        5.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5.1.3 数据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和NDVI关系
        5.2.2 地下水中砷浓度和NDVI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引黄工程其他水质指标的时空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域概况
        6.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1.3 样品分析
        6.1.4 数据分析
    6.2 实验结果
        6.2.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
        6.2.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
        6.2.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
        6.2.4 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6.2.5 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
    6.3 讨论
        6.3.1 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的探讨
        6.3.2 水化学指标的时间分布的探讨
        6.3.3 水质指数的时空差异的探讨
        6.3.4 引黄工程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的探讨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茶氟暴露与尿氟水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
        1.1.1 全球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状况概括
        1.1.2 中国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概况
        1.1.3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概况
    1.2 饮茶型氟中毒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地方性氟中毒的表现及机理研究
        1.3.1 地方性氟中毒对人体的影响
        1.3.2 地方性氟中毒与环境及饮食
        1.3.3 地方性氟中毒机理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调查现场及对象
        2.1.1 调查地点选择
        2.1.2 调查对象选择
    2.2 调查内容
        2.2.1 流行病学调查
        2.2.2 实验室检测
        2.2.3 氟斑牙检测
        2.2.4 人群总氟摄入量计算
    2.3 调查方法
    2.4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基本情况
        3.1.1 家庭基本情况
        3.1.2 人口学特征
        3.1.3 临床症状及疾病情况
        3.1.4 饮食习惯
        3.1.5 饮茶习惯
        3.1.6 氟元素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3.2 入户采集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
        3.2.1 水氟、食品氟含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3.2.2 茶氟值含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3.2.3 成人尿氟水平实验室检测结果
        3.2.4 成人氟斑牙检测结果
        3.2.5 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实验室检测结果
        3.2.6 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测结果
        3.2.7 茶源性摄氟量与人群总摄氟含量
    3.3 不同特征居民尿氟含量差异
        3.3.1 基本特征
        3.3.2 饮食习惯
        3.3.3 饮茶习惯
        3.3.4 氟元素知晓情况
    3.4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成人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全人群尿氟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4.2 饮茶人群尿氟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5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3.5.1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8-12岁儿童尿氟水平相关分析
        3.5.2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水氟、茶氟、尿氟及居民总摄氟量
    4.2 成人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
    4.3 尿氟水平与人口学特征
    4.4 尿氟水平与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
    4.5 尿氟水平与饮茶习惯及茶氟暴露
    4.6 尿氟水平与氟元素相关知识知晓
    4.7 尿氟水平影响因素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样的采集
    1.2 水样中氟化物含量测定
    1.3 水样中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19-20]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含量
    2.2 贵阳市不同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含量差异
    2.3 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健康风险评价
3 结论

(8)山西省儿童窝沟封闭项目的实施现况和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山西省口腔医务人员及居民对窝沟封闭认知和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口腔医务人员窝沟封闭认知情况
        2.2 居民窝沟封闭认知情况
        2.3 居民窝沟封闭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口腔医务人员窝沟封闭认知和应用情况
        3.2 居民窝沟封闭认知情况
    4 结论
第二部分 山西省窝沟封闭实施效果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的估计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描述性分析
        2.2 窝沟封闭保留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统计分析
        2.3 窝沟封闭保留情况的空间分层异质性分析
    3 讨论
        3.1 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情况
        3.2 窝沟封闭剂的保留与性别、地区之间的关系
        3.3 窝沟封闭剂的保留与牙面、颌位之间的关系
        3.4 窝沟封闭剂保留的空间分异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
    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9)汉族和维吾尔族低龄儿童龋流行病学调查及菌斑微生物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3-5岁汉族和维吾尔族低龄儿童龋病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抽样设计
    1.2 口腔检查
    1.3 问卷调查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汉族和维吾尔族重度低龄儿童龋牙菌斑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龈上菌斑样本采集
    1.3 牙菌斑基因组DNA提取
    1.4 高通量测序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龋病治疗前后汉族和维吾尔族儿童牙菌斑菌群微生物的对比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处理
    1.2 龈上菌斑样本采集
    1.3 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1.4 数据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10)饮用水氟浓度与儿童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氟的生理及健康损害作用
2 氟的暴露途径
3 饮用水氟的剂量—效应关系
    3.1 低浓度氟饮用水对儿童龋齿的预防作用
    3.2 氟摄入过量的有害效应
        3.2.1 一般毒性效应
        3.2.2 靶器官毒性效应
        3.2.2. 1 骨骼的损害
        3.2.2. 2 肝和肾脏的损害
        3.2.2. 3 神经功能的损害J.CALDERO'N
4 结语

四、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饮水、深井与氟齿病——全球化视野下清末民初天津地下水资源开发及影响[J]. 曹牧. 清史研究, 2021(06)
  • [2]关于儿童饮用水中氟摄入研究[J]. 何惊雷,宗晨曦,许文昭,高世君,王微微. 饮料工业, 2021(03)
  • [3]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韩城市饮水型氟病区改水前后水质及健康风险评价[D]. 吉玉洁. 长安大学, 2021
  • [5]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D]. 李渊. 山西大学, 2020(12)
  • [6]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茶氟暴露与尿氟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 张婕. 兰州大学, 2020(01)
  • [7]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中氟化物含量与健康风险评价[J]. 李仪,桂腾越,燕倩,莫韵娴,王盘江,李松.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8]山西省儿童窝沟封闭项目的实施现况和效果评价[D]. 杨婷婷.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9]汉族和维吾尔族低龄儿童龋流行病学调查及菌斑微生物的对比研究[D]. 李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2)
  • [10]饮用水氟浓度与儿童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J]. 候鹏飞,舒为群. 职业与健康, 2017(09)

标签:;  ;  ;  ;  ;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与龋齿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