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预设、语境与教学

阅读的预设、语境与教学

一、预设、语境与阅读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杨慧莹[1](2021)在《语用关联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模式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在商务领域人们需要掌握大量信息,以适应商务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变化,这就需要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相关资料获取即时资讯。如何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是阅读者们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从语用关联角度对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模式进行探析,旨在有效提高商务英语语篇阅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以便成功进行商务交际,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陈会玲[2](2021)在《高中小说课文的语用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郭笑甜[4](2021)在《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名着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改写本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进行系统的易读度研究。以往易读度研究多聚焦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心理认知因素,忽视了语言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意义为核心,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语篇功能是语言在意义选择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语篇的使能功能,由包括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的组篇系统表征,涉及语篇间意义关联、概念意义、人际意义等语篇的意义关系。基于语篇功能的研究可以将各种意义关系有机地关联起来,从整体性的视角阐释语篇意义。本研究从语篇功能出发,选取《三国演义》原着及其三个分别主要面向外国学习者、国内小学生和青少年读者的改写本为例,分析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境中不同的组篇选择即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研究不同体现形式和语篇易读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体现形式产生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即组篇系统上的差异涉及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四个子系统。原着和改写本互文系统的差异涉及原着和改写本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的语篇内互文三个方面。主位和信息系统的差异涉及小句主述结构、语篇的超主位和宏观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结构、信息单位的意义六个方面。衔接系统的差异涉及及物性、语气、时态、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搭配九种衔接手段。比如改写本中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数量均明显少于原着,在三个改写本中,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少,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居中,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多。原着和改写本之间不同的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大多影响到语篇的易读度。根据其涉及层面,和易读度相关的因素可分别归入小句及以下层面和语篇层面,具体包括:涉及小句及以下层面的语篇内词句互文、小句主述结构、信息结构、时态手段、指称手段、替代、省略、重复和搭配;涉及语篇层面的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语篇内正副文本互文、宏观主位和超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单位的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的意义关联,语篇语气关联、时间关系、指称链和连接关系。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三个改写本在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具有不同的易读度。其中,词汇-语法层和语境层的语篇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义层的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篇易读度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不同排序说明易读度研究不仅要注重形式特征如字词量、句长等的研究,更需关注和意义相关的因素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小句等语法单位,更要注重语篇。语篇是语言系统在适应语境过程中调整出的意义的最佳组织模式。通过对语篇生成机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的原因在于语境,涉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说,原着和改写本在宏观层面的语场上基本一致。但原着和改写本分别涉及了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即不同身份的改写者和读者,语旨明显不同。而语旨的不同引起了语式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读者,原着和不同改写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进一步引起了更精密层级上语场的变化。语场、语旨和语式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不同时代的阅读需求、不同读者人群的文化背景也潜在地制约着语篇。改写本在生成过程中为适应语境的不同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帮助改写者认识改写过程中组篇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易读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语篇功能视角下改写遵循的普遍原则,包括情景性、交互性、意义一致性、渐进性、显化、具体化、聚焦和文化适用八条原则。本研究表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汉语易读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从意义视角对易读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为汉语易读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名着改写、阅读材料编写和分级等提供借鉴。

杨娜[5](202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语文的阅读教学不是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是以教师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而是学生和教师共阅读实践、同思考体验的活动。基于此,教师和学生要用对应的思维看待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偏失任何一方的阅读教学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小学语文对应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对应的阅读教学中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以对应教育为基础,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应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对应思维和主体意识,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从阅读教学的环境、阅读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教学的过程、阅读教学的方式以及阅读教学的评价六个维度对Q市M小学的学生和教师们展开调查,以了解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从上述六个维度分别给教师和学生提出对应的改造建议,以期改善小学教师和小学生的阅读教学现状,提高教师对应阅读教学的能力和增强学生对应阅读学习的意识。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设计、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调查设计与实施,主要阐述了调查目标的确定、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方法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调查数据的处理。第三部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单阅读教学。具体表现为:阅读教学环境封闭、阅读教学目标单一、阅读教学内容孤立、阅读教学过程简单、阅读教学方式片面以及阅读教学评价空泛。第四部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简单教育。一是阅读教学环境封闭的原因:教师对教学环境的认识不足、学生内心不愿参与阅读教学;二是阅读教学目标单一的原因:教师受应试教育目标的影响、学生阅读教学目标意识不强;三是阅读教学内容孤立的原因:教师阅读教学专业能力不足、学生自身阅读学习能力较低;四是阅读教学过程简单的原因:教师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意识不高;五是阅读教学方式片面的原因: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重视不足、学生阅读学习对话素养不高;六是阅读教学评价空泛的原因:教师怕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学生怕挑战教师的教学权威。第五部分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造:对应阅读教学。笔者也是从六个维度分别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对应的改造建议。一是营造和谐的阅读教学环境,实现物理和心理的结合:教师要改变阅读教学的环境、学生要培养阅读对话的意识;二是确立清晰的阅读教学目标,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目标意识;三是整合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实现文本与生活的融合:教师要更新专业的教学能力、学生要提高阅读的学习能力;四是转变简单的阅读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对应:教师要树立对等的师生观念、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五是采用多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实现形式与效果的共赢:教师要引起阅读对话的重视、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对话素养;六是进行具体的阅读教学评价,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参照: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李轩[6](2021)在《中学语文《战国策》选篇语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欣欣[7](2021)在《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说对于人审美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小说文本的解读,能实现主体间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小说文本解读的核心在于对主体间心灵的“撬动”,引导主体发现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在解读中,主体形成自我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构建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与审美体验等认知结构。在主体间对话交流中,实现意义理解的重构。在研究力图对小说文本解读本原问题深入探索,实现对小说文本解读本体论价值的探析。进一步揭示小说文本解读与人的审美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人审美素养发展中的小说文本解读之可为。基于解读主体的角色差异,小说文本解读包括生活场域中的一般读者的解读行为,也包括教学场域中,以教师与学生为特定主体的解读行为。本研究观照的是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问题。从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实然状况来看,小说文本解读主体间因错位、断层等关系的存在无法形成主体间性地对话关系,对话与体验并未真正发生,导致“物”与“我”无法形成合一地审美状态。小说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亟待从“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关系中探明对话的本质,寻求有效对话的策略,实现小说文本解读的主体间对话的回归。本研究以巴赫金对话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研究模型。形成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是什么——小说文本解读对话为什么——小说文本解读对话如何实施”的研究理路。采用文献、案例分析、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形成了对对话本质、对话发生机制、对话实施策略相融合的螺旋式研究线索。研究中,力求回应“对话理论何以促进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理论如何促进小说文本解读”、“小说文本解读有哪些实施策略”等困境问题,以实现对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本质的回归。探讨巴赫金对话理论与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内在联系,成为本篇论文的最大创新之处。前两章内容主要从学理视角切入,寻求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小说文本解读的适切点及必要性,揭示了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本质。以此,回应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应然表征”的问题,即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论文第一章,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概释入手,完成了主体间的“自我”与“他者”的哲学阐释。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审美都是在“自我”与“他者”的主体间性关系中形成的意义构建。本章着意表达了“自我”与“他者”间不仅是对话关系,也具有对话性关系,对于自我内对话的基本样态也是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话主体关系的把握中,必须回归到求解人的本质、追寻人的奥秘、解码人的特征上来,只有全面理解人,才能更好地展开对话。在体验、唤醒理解、审美经验及教学分析等维度的阐述中,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中的必要性得以澄明。研究中,实现了对小说文本解读“双声”与“复调”意蕴的阐释,“双声与复调”是对话理论的外显形式,也是其内涵的具体表征,无论是“微型对话”还是“大型对话”,都要通过揣摩与统觉这一共通性路径得以阐释。通过对小说文本解读者与小说解读对象审美关系的梳理,为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本质的澄明奠定基础。第二章,承接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研究成果的迁移,进入到了小说文本解读多重对话互动的应然表征分析。本章内容以“视域融合”理论为逻辑起点,从小说文本解读主体间性的表征描述到文本间性的阐释,再到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教学语言的深入分析,形成了对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理性探析。研究中,厘清了教师、学生、文本及教科书编者等视域融合要素的关系,为“复调”课程中视域融合的设计、实施、评价提供了理论分析。在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文本媒介及教学语言分析中,阐述了对话的生成点,凸显了对话的核心问题。如何发生对话,怎样推进对话,何种教学语言能完成对话,怎样能实现对话的“共情”,都需要在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研究中进行探究。“对话”是语言的真正生命,是与主体参与者共生的交往关系,小说文本解读的本质就在于其对话的本质。基于对对话理论的分析,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双声”对话的体验与“复调”课堂的唤醒理解又呈现怎样的意蕴?都需要深入阐述才能透视出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对话本质内涵。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应以审美经验的习得为旨归,并不断构建小说文本解读者与小说解读对象的审美链接,形成互文性的共识,最终实现主体间意义理解的视域融合。在主体间对话中形成各自的前理解,并迁移到新的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对话场域。接下来的两章内容,分别从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实然问题呈现,以及对话的原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澄明了对话的外部行为与内部机制表现。通过对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机制的阐述,回应了“小说文本解读与对话理论融合的原因表征”,即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第三章,基于以上对小说文本解读的应然描述,主要呈现了在实然状况中,主体间性出现“错位”、文本间性出现“断层”、小说文本解读对话出现“失语”等问题,都亟待小说文本解读寻求对话本质回归来解决。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形成割裂状态,使小说文本解读无法真正实现对话。在这样的交往状态下,对话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能促进小说文本解读者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小说文本解读的共时性对历史性的消解,只有通过时空对话才能实现消解的解除。第四章,主要从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两个视角,对小说文本解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语言学视角来看,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自生自发秩序”语言系统、语言与言语立体网络、体裁与语调体系等方面。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主要关涉到主体间的认知对话机制、先验联想推进对话机制、“身心同体”结构对话机制等。基于不同心理学理论与小说文本解读的关系梳理,能清晰地把握主体内部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表征行为,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场域中对话真正发生。最后两章内容,主要基于对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小说文本解读的基本策略。在策略分析基础上,对该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状况进行了评述,澄明了该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中的“盲点”问题。以此,回应了“小说文本解读对话如何实施”的问题,即回答了“怎么样做”的问题。第五章,基于前面关于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是什么”问题的呈现,以及对“为什么”问题的探析,创新性地提出了“视域融合”、“理解共生”、“‘双声与复调’构建”、“‘文化场域’构建”等实施策略。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小说文本解读教学构建了“自我”与“他者”的教育共同体,开发了小说文本对话单元,形成了对话的课堂文化。四个策略之间也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实现了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构建起小说文本解读教学的立体式网络。第六章,主要对于巴赫金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中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任何理论的使用都存在“盲点”,对话理论本身具有结构消解性,而教学场域中的小说文本解读需要有相对的结构性。二者之间关系如何处理,只有通过小说文本主体间“和而不同”的解读关系才能实现。对于小说文本的阐释要规避“过度阐释”的越位问题,同时关注小说文本解读“最近发展区”的空位问题。对话理论强调“狂欢化”思维,而对于小说文本的现实对话,又要做到“狂欢”有度。总之,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本质的回归,需在“张弛有度”的理论把握中实现小说文本解读对人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

刘倩[8](2020)在《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倾向的影响,往往停留于浅层字词句和文章大意的理解,与真实生活情境脱离,零散问题和封闭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解决高中语文教学“浅层化”问题,为语文教师提供实施教学策略的新思路,有利于重构语文的学科价值。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老大难”问题。因而,文言文理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探讨的重要领域,借助深度学习理论改善高中文言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目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是通过整合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文言作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围绕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高投入、高认知和高参与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促使高中生传承民族文化并培育民族精神,带动语言、审美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探究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涉及到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即“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如何”。本研究围绕这三个问题,将从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筛选出的文言文关键能力作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手段,分析一般学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然后选取“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班按照“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对照班按照人教版教材进行传统教学,搜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分数和访谈资料等,采用准实验研究论证其效果。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分别指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的设计过程展示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设计策略,即“内容进阶-目标聚焦-情境运用-反馈建构”,“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收到良好效果,呈现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的实施策略,即“深度阅读-阶梯目标-认知冲突-输出检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理念体现语文课堂变革的本质,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加强教研组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娄鑫[9](2020)在《生成性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输入轻输出是英语教学的一大误区,这使得很多学生会读不会写。而阅读和写作关系密切,“以读促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读后续写题型的出现更是掀起“读写结合”研究的热潮。但文献梳理的数据显示:读后续写的相关研究多聚焦在协同效应、互动引导和写作的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等维度,忽略了其教学中生成性因素多的特点,且缺少行动研究。因此,本文结合读后续写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两轮行动: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进问题及对策,重点梳理如何在课堂实践中结合生成性教学与读后续写,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生成性教学对英语读后续写中的“读”有何影响?2.生成性教学对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写”有何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对笔者授课的长沙县DJ中学高一1901班学生进行了为期10周的行动研究。第1周进行前测,根据结果制定第一轮行动计划;2-5周实施第一轮行动;第6周分析数据、反思问题并及时调整行动计划;7-10周实施第二轮行动;第10周进行后测。相关数据经过统计与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生成性教学对“读”的影响体现在态度、方法和思维上:在兴趣的激发下,学生对题型的认知更全面,阅读态度更积极;学生习得多种阅读策略,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节线索;学生依据选择性注意和自身认知,从不同角度主动构建文本意义,阅读更具自主性、理性和思辨性,原作者思维、英语思维和审美能力更强。生成性教学对“写”的影响体现在词、句、篇章三个层面,学生内化和模仿优美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续作的用词更准确、句式更多样、文本风格与原文融合度较高,连接词的使用数量增加,丰富性、准确性和连贯性得分明显提升。同伴交流和评判既限制不合理的续写又拓宽续写思路,续作的合理性、连贯性和创新性得分提升。两轮行动研究结束后,学生读后续写的平均成绩从6.3分提高到13.2分。由于时间关系,本行动研究只开展了两轮,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和后续的研究中得以不断改进。

姚舜禹[10](2020)在《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强调读者以独立自主的阅读姿态,以文本作为基础,主动进行质疑、分析、推论、区辨、判断的阅读方式,注重阅读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我国对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相比西方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尽管能意识到文言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所具有的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充分适宜性,但整体而言,其一方面缺乏对文言文区别于白话文独有思辨空间的深刻体认;另一方面缺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结构化视角,对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目标、内容、方法三者的逻辑构成及联结方式鲜有系统化的研究。因之,文本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廓清思辨及思辨性阅读的概念,并回溯20世纪后期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语境,在笼统的心理学之外基于文学批评的模式阐明思辨性阅读的理论基础,从而更为合理地论述思辨性阅读的内涵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其次,立足于文言文本体特征的角度,从语言系统、文体分类、语词修饰和文化成分四个方面厘定文言文区别于白话文所独有的立体性思辨空间,从最为核心的本体论的角度论证开展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以及综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文言文独有思辨特质的内在规约说明进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接着,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市五所高级中学的近500名学生和近1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更为客观有效地掌握目前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现状,为之后的教学结构构建提供更为坚实的实践性理据。最后,在理论梳理、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之上尝试进行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入手,阐明三者之间外部具体的联结方式和内部微观的逻辑构成,并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文本细读、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备课案例针对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每一要素给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二、预设、语境与阅读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设、语境与阅读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语用关联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用关联理论的回顾与分析
二、关联语境下的商务英语语篇阅读理解程序
    (一)商务关联语境的认知
    (二)语用关联文化内涵的构建
    (三)关联语境中词汇含义的判断
    (四)关联语境中句子结构的解析
三、结论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1.5 研究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中国古典名着及其改写本
        2.2.1 中国古典名着的研究
        2.2.2 中国古典名着改写本的研究
    2.3 易读度
        2.3.1 传统易读度研究
        2.3.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2.4 语篇功能
        2.4.1 语篇功能理论的建立
        2.4.2 语篇功能理论的发展
        2.4.3 语篇功能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语篇功能的表征系统:组篇系统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
        3.2.1 系统的思想
        3.2.2 功能的思想
        3.2.3 层次的思想
        3.2.4 语篇的思想
        3.2.5 语境的思想
        3.2.6 适用的思想
    3.3 组篇系统的层次性
    3.4 互文
        3.4.1 语篇间互文
        3.4.2 语篇内互文
    3.5 主位
        3.5.1 小句的类型及其主位
        3.5.2 多重主位
        3.5.3 超主位和宏观主位
        3.5.4 主位推进模式
    3.6 信息
    3.7 衔接
        3.7.1 及物性
        3.7.2 语气
        3.7.3 时态和语态
        3.7.4 指称
        3.7.5 替代和省略
        3.7.6 连接
        3.7.7 重复和搭配
    3.8 小结
第四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互文方式对比
    4.1 引言
    4.2 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1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2.2 原着及其改写本与其他语篇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4.3 语篇内互文方式对比
        4.3.1 词句互文对比
        4.3.2 正副文本互文对比
        4.3.3 图文互文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主位和信息对比
    5.1 引言
    5.2 主位系统对比
        5.2.1 小句主述结构对比
        5.2.2 语篇主位系统对比
    5.3 信息系统对比
        5.3.1 信息结构对比
        5.3.2 信息单位的意义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衔接手段对比
    6.1 引言
    6.2 及物性对比
    6.3 语气对比
    6.4 时态和语态对比
        6.4.1 时态对比
        6.4.2 语态对比
    6.5 指称对比
        6.5.1 指称类型及密度对比
        6.5.2 指称衔接纽带及衔接链对比
    6.6 替代和省略对比
        6.6.1 替代对比
        6.6.2 省略对比
    6.7 连接对比
    6.8 重复和搭配对比
        6.8.1 重复对比
        6.8.2 搭配对比
    6.9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引言
    7.2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功能对比
        7.2.1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
        7.2.2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和易读度的关系
    7.3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差异的原因
        7.3.1 语境对语篇生成的制约
        7.3.2 语境对改写本的影响
    7.4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研究的启示
        7.4.1 古典名着改写的原则
        7.4.2 在阅读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引言
    8.2 研究发现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国演义》原着与改写本的部分语料
    附录2 英汉人名对照表
    附录3 英汉术语对照表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阅读的重要性
        2.对应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3.小学阶段进行对应阅读教学的特殊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1.阅读教学的环境
        2.阅读教学的目标
        3.阅读教学的内容
        4.阅读教学的过程
        5.阅读教学的方式
        6.阅读教学的评价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标的确定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1.调查学校的选择
        2.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3.访谈对象的选择
        4.课堂观察对象的选择
    (三)调查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
        3.课堂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
    (四)调查数据的处理
        1.阅读教学环境的现状
        2.阅读教学目标的现状
        3.阅读教学内容的现状
        4.阅读教学过程的现状
        5.阅读教学方式的现状
        6.阅读教学评价的现状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简单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环境封闭
        1.师生共处的物理环境封闭
        2.师生共处的心理环境封闭
    (二)阅读教学目标单一
        1.教师阅读教学目标唯知识导向
        2.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不清晰明确
    (三)阅读教学内容孤立
        1.教师孤立进行阅读内容的教学
        2.学生孤立进行阅读内容的学习
    (四)阅读教学过程简单
        1.教师掌握阅读教学的主动权
        2.学生被教师主导的阅读教学
    (五)阅读教学方式片面
        1.教师发起的阅读教学对话形同虚设
        2.学生参与的阅读教学对话应付了事
    (六)阅读教学评价空泛
        1.教师主体所作的评价简单趋同
        2.学生主体所作的评价单一肯定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简单教育
    (一)阅读教学环境封闭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教学环境的认识不足
        2.学生内心不愿参与阅读教学
    (二)阅读教学目标单一的原因分析
        1.教师受应试教育目标的影响
        2.学生阅读学习目标意识不强
    (三)阅读教学内容孤立的原因分析
        1.教师阅读教学专业能力不足
        2.学生自身阅读学习能力较低
    (四)阅读教学过程简单的原因分析
        1.教师受传统师生观念的影响
        2.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意识不高
    (五)阅读教学方式片面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重视不足
        2.学生阅读教学对话素养不高
    (六)阅读教学评价空泛的原因分析
        1.教师怕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
        2.学生怕挑战教师的教学权威
四、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造:对应阅读教学
    (一)营造和谐的阅读教学环境,实现物理和心理的结合
        1.教师要改变阅读教学的环境
        2.学生要培养阅读对话的意识
    (二)确立清晰的阅读教学目标,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目标意识
    (三)整合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实现文本与生活的融合
        1.教师要更新专业的教学能力
        2.学生要提高阅读的学习能力
    (四)转变简单的阅读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对应
        1.教师要树立对等的师生观念
        2.学生要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
    (五)采用多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实现形式与效果的共赢
        1.教师要引起阅读对话的重视
        2.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对话素养
    (六)进行具体的阅读教学评价,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参照
        1.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2.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实测)
    附录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关于六年级《七律·长征》的案例分析
        案例二:关于五年级《猎人海力布》的案例分析
        案例三:关于四年级《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案例分析
        案例四:关于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案例分析
        案例五:关于二年级《玲玲的画》的案例分析
        案例六:关于一年级《秋天》的案例分析
致谢

(7)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的必要性
    第一节 对话理论的基本概释
        一、对话理论的历史脉络梳理
        二、自我与他者:主体间性阐发
        三、双声与复调:对话性阐扬
        四、揣摩与统觉:共通性阐证
    第二节 基于对话理论解读小说文本的必要性阐释
        一、体验:小说文本解读的“双声”对话意蕴阐释
        二、唤醒理解:小说文本解读的“复调对话”
        三、审美经验:小说解读者与小说解读对象间审美对话
        四、对话理论视域中的小说文本解读教学分析
第二章 小说文本解读多重对话互动的应然表征
    第一节 主体间性表征: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视域融合
        一、视域融合的要素: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
        二、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视域融合设计
        三、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视域融合实施
        四、文学阅读教学对话视域融合评价
    第二节 文本间性表征: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文本媒介特征
        一、小说文本解读中召唤结构的透视
        二、小说文本解读的互文性共识
    第三节 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教学语言分析
        一、教学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师生对话点生成
        二、对话共情:价值主体意义构建的应有之义
        三、激活对话的教学语言氛围营造
第三章 小说文本解读中对话的实然问题呈现
    第一节 主体间性错位:各主体间对话冲突缺失
        一、小说文本解读中,对作者原意的追求倾向
        二、小说文本解读主体性角色的缺位与异化
    第二节 文本间性断层:文本间的剥离状态
        一、小说文本的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的割裂
        二、小说文本解读的共时性对历时性的消解
        三、小说文本解读中的“类文学”现象
    第三节 教育场域中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失语”描述
        一、小说文本解读中师生对话生成点的走偏
        二、小说文本解读中的师生“假对话”现象
第四章 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机制分析
    第一节 语言学视域下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机制
        一、体系保障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自生自发秩序”语言系统
        二、动力协调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话语立体网络
        三、载体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体裁与语调体系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机制
        一、主体间的认知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认知语境系统
        二、先验联想推进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图式“理解推理”系统
        三、“身心同体”结构对话机制:小说文本解读的具身认知系统
第五章 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策略
    第一节 视域融合策略:构建自我与他者教育共同体
        一、自我与他者教育共同体的个性化学习系统
        二、“T-S”理解型共同体构建
        三、“S-S”质疑型共同体构建
    第二节 理解共生策略:创设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情境
        一、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情境的特征描述
        二、小说文本解读对话情境构建策略
    第三节 “双声与复调”构建策略:开发小说文本主题对话单元
        一、“四能统整”式小说文本解读对话体系
        二、“三位一体”式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系统
    第四节 “文化场域”构建策略: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课堂文化
        一、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文化品格构建
        二、理解与意义:实现理解共融,生成对话意义
        三、意象与意境:主体间审美与情感的对话
        四、倾听与交流:构建小说文本解读的对话场域
第六章 对话理论应用于小说文本解读的局限性
    第一节 对话理论的结构消解与小说文本解读的相对结构性关系处理
        一、主体间实现“和而不同”的文本解读关系
        二、实现小说文本的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的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共通性”把握
        一、规避小说文本解读“过度阐释”的越位问题
        二、回应小说文本解读对话的“最近发展区”空位问题
    第三节 小说文本解读中理想的“狂欢”与现实的“对话”
        一、理想的狂欢化情境
        二、小说文本解读中现实的对话样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困境:高中语文教学的浅层化现象
        (二)学科诉求:语文学科价值的重构
        (三)理论启示: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
    二、研究问题
        (一)问题选择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问题的阐述
    三、研究的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二)教学策略
        (三)文言文教学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语文学科本质及语文教育的演进
        (一)语文学科的本质
        (二)语文教育的演进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及困境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三、教学策略的转变及理论基础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二)教学策略的转变
        (三)教学策略转变的理论基础
    四、深度学习理论相关研究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二)深度学习的本质及特征
        (三)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
        (四)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五、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一)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三)语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四)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六、研究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的阐述
        (二)论文框架
    二、质化为主的研究取向
    三、研究方法的确立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准实验研究法
    四、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结果分析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结果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的结果分析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的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分析
        (二)学生学习课堂观察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停留在浅层分数目标,忽视语文素养的深层目标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文本范畴,缺乏文言关键能力的总体设计
        (三)教学活动固化于串讲和分析,难以形成文言整体语感
        (四)教学评价囿于知识评判,缺乏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的指导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典型案例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策略提炼
    一、尝试和探索:“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一轮设计
        (一)第一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一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二、调整和改进:“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二轮设计
        (一)第二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二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三、提升和应用:“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三轮设计
        (一)第三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三轮重点课时教学设计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策略的提炼
        (一)内容设置层级点
        (二)目标挖掘能力点
        (三)情境统摄探究点
        (四)评价贯穿表现点
第六章 “择生与择死”单元教学效果分析及实施策略提炼
    一、“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效果调查
        (一)访谈结果分析
        (二)学生习作改进过程分析
    二、A班与B班教学效果的对比情况调查
        (一)测试结果分析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三)情境性测试结果
    三、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探究文本价值,实现文言文内容的深度理解
        (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迁移能力,逐步实现文言文关键能力目标
        (三)学生在积极言语活动中学习兴趣增加,明确文言文古为今用的价值
        (四)学生总结创设整体语境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实施策略提炼
        (一)阅读探寻着力点
        (二)目标针对阶段点
        (三)对质激发兴趣点
        (四)输出注重思维点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
        (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归纳
        (三)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提炼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进建议
        (一)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
        (二)加强教研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三)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生成性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读后续写教学的重要性及困境
        二、生成性指导读后续写教学的合理性
        三、行动研究的优越性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生成性教学
        二、读后续写教学
        三、行动研究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生成性的相关研究
        二、读后续写的相关研究
        三、生成性教学在读后续写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测验法
    第三节 研究步骤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收集分析数据
        三、归纳结论和启示
        四、制定行动计划
        五、汇报研究发现
第二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第一节 行动目标:理解原文,模仿表达
    第二节 课堂实例和分析
        一、把握主旨线索
        二、模仿词句表达
    第三节 行动总结和反思
第三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第一节 行动目标:发散思维,生成写作
    第二节 课堂实例和分析
        一、深化互动,谋篇布局
        二、挖掘创意,语言升级
    第三节 行动总结和反思
第四章 效果和反思
    第一节 实施效果
        一、题型认知清晰,阅读态度积极
        二、主题理解准确,阅读策略多样
        三、文本互动深入,阅读思维理性
        四、用词准确具体,模仿生动传神
        五、句式丰富多样,语言协同拉平
        六、语篇连贯一致,内容合理创新
    第二节 教学启示
        一、激发兴趣,求同存异
        二、松弛有度,自然生成
        三、多维互动,深度解读
        四、语言模仿,内容创造
    第三节 研究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前测题目
致谢

(10)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思辨性阅读的定义、理论基础与内涵
        一、思辨性阅读的定义
        二、思辨性阅读的理论基础
        (一)读者反应批评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
        三、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一)思辨什么
        (二)为何思辨
        (三)如何思辨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区别于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主体:更强调学生以独立自主的姿态阅读文本
        二、教学目标:更突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
        三、教学内容:更注重“言”“文”统一,整体建构
        四、教学方法:更重视运用聚焦思辨的问答法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必要性:“一体四面”的文本特点与课程标准的双重要求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是基于文言文本特点的必然选择
        二、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是课程标准规约下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可行性:文言文本具有广阔的思辨空间
        一、文言与白话之间存在微妙复杂的关联
        二、文体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暗示与规约
        三、语词细节对作者情志的遮蔽
        四、丰富传统文化成分的蕴藏
第三章 目前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现状及分析——以南京市五所高中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问卷发放和回收的基本情况
        三、问卷的内容及设计思路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学生卷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高中生对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整体认识
        (二)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目的
        (三)高中生对于教材文言文本思辨特质的认知程度
        (四)高中生进行文言文思辨性阅读学习的方法
        (五)高中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学习评价的自我标准
        二、教师卷的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于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认知
        (二)教师在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之前目标制定的侧重
        (三)教师对教材文言文本思辨特质的认知及文本研读方式
        (四)教师在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开展时教学方法的整合及运用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
    第一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目标样态的构建
        一、使能性目标:学生思辨意识的唤醒
        二、教学性目标
        (一)通过推理与解释,建构个体原生的文言言语经验
        (二)通过分析与论证,发展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通过辨析与评价,形成对传统文化隐质的辨证理解
    第二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内容样态的构建
        一、主干内容:文言文本之“实”
        (一)反思文本成见:思辨的起点
        (二)解释文本细节:思辨的基点
        (三)分析文本逻辑:思辨的重点
        (四)建构文本旨归:思辨的结点
        二、枝叶性内容:与文言文本相关的思辨支撑材料
        (一)相关史料
        (二)其他关联性文本
    第三节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样态的构建
        一、贯穿“质疑、激疑、解疑”的线索性方法——问答法
        (一)指向文本成见、细节的呈现性提问和理解性提问
        (二)针对文本逻辑的分析性提问
        (三)紧扣文本旨归的评价性提问
        二、引导学生针对文言文本进行辩论与论争的支撑性方法——讨论法
        三、引入思辨支撑材料,转化思辨空间的辅助性方法——讲授法
结语
附录A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B 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中文期刊文献类
    三、外文期刊文献类
    四、学位论文类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四、预设、语境与阅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语用关联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模式探析[J]. 吴艳,杨慧莹.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1(05)
  • [2]高中小说课文的语用教学研究[D]. 陈会玲. 西南大学, 2021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D]. 郭笑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简单性问题研究 ——以Q市M小学为例[D]. 杨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中学语文《战国策》选篇语境教学研究[D]. 李轩. 宁夏大学, 2021
  • [7]基于对话理论的小说文本解读研究[D]. 赵欣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8]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 刘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生成性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行动研究[D]. 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文言文思辨性阅读课堂教学结构研究[D]. 姚舜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阅读的预设、语境与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