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

一、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珂[1](2021)在《城乡融合趋势下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研究与视觉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开端,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逐步形成城乡融合的趋势背景下,成都市驸马小学因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明、定位不准、内涵挖掘不足、形象塑造缺乏主题、宣传方式和手段单一,导致成都市驸马小学品牌形象含糊不清,与城乡融合发展趋势脱节,无法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美育环境。针对该校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对城乡融合的概念、特征与趋势研究,以及该趋势对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的影响分析,在明确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及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国内校园文化建设相关案例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方法学习,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外延形象符号化提取,以“七彩文化”作为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以卡通化创作形式对“城乡融合”概念进行设计定调,形成学科娃娃、班级娃娃IP形象设计,“七彩学科”插画及《七彩活力少年评价体系》及系列延展设计。最终形成以“七彩文化”为主题,以传统文化当代形式表达和城乡文化主题式演绎为设计理念,具有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特色的系列视觉设计及延展应用。通过城乡融合趋势下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研究,深入挖掘了校园文化内涵,明确了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及定位。通过视觉设计,形成了满足城乡融合趋势需求,且有成都市驸马小学文化内涵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美育环境,也为国内其他同类型学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符合城乡融合趋势要求的校园文化特色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刘婧雯[2](2021)在《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少先队组织的愈加重视,少先队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为显着。如何发挥少先队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少先队组织真正肩负起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2020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修正案)》,将志愿服务写入队章,使其成为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彰显了志愿服务活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意义。开展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培育少年儿童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少先队工作的历史经验,更是在当代社会中促使少年儿童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河北省B市小学在开展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时,重视引导少先队员的角色认知,积极探索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活动形式,活动的参与主体具有较高的支持意愿,这是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经验所在。然而,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也存在缺乏资金、制度保障、活动形式化和活动评价未成体系等现实问题,亟需探索行之有效的对策加以改进完善。对此,从学校、辅导员与少先队员层面分析原因,并尝试出了开展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措施:学校应完善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的顶层设计,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少先队员的活动指导。希望通过以上对策,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内容与形式,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升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宫啸雪[3](2021)在《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绩效研究 ——以J省C市六所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国家对公用经费开支范围的界定为依据,以我国东北地区中部省市六所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为样本,对公用经费支出进行实证研究。在建立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六所样本校的公用经费支出展开测评,通过分析公用经费支出的现实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提升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发展。本研究将公用经费支出分为基础模块、拓展模块和发展模块,通过学校日常运转、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培训有效性和师生满意度对公用经费支出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总体偏低;(2)公用经费仅能实现底线目标,对发展性目标发力不足;(3)公用经费支出范围过于宽泛与模糊,难以进行比较;(4)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财务人员非专业化,压力重;(5)公用经费支出缺乏强力监管,支出不够透明化。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对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进行成本测算,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拨付方式;(2)规范公用经费预算编制。配备公用经费专业财务人员,成立专业队伍;(3)提高经费支出灵活程度。明确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提高经费使用灵活程度、扩大学校经费自主权、保证公用经费的公开透明化;(4)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量化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明确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内容。

虞文敏[4](2020)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城市扩张和农村人口对城市资源需求的提升产生的人口迁移,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农村和城市的边界模糊甚至消除,产生具有特殊属性的城乡结合部区域,区别于“熟人社会”为主的农村和运行机制成熟的城市。人口流动频繁、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城乡结合部成为治安问题频发的重点区域。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园,也成为财产损失、人身侵害等各类案、事件高发的场所。因此,系统化研究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问题的发生规律,对于强化城乡结合部校园治安管理,减少该区域违法犯罪,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工作,以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校园为研究主体,根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防卫空间理论和犯罪机会理论,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围绕问题探究、原因分析、域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层面展开。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主要治安问题有:校外人员针对教师、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学校教工实施违法犯罪方面。从家庭教育、学校和政府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剖析,产生这些治安问题的原因是: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生源复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防配套设施不健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不到位等。国外制定校园安全法律;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提供充足的防控经费和科学的防控设施保障;实施全面科学的校园周界安全防范措施等经验做法对我国校园安保的有借鉴意义。为此,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在政府层面,强化政府、公安机关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校园治安防控方面的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和重点因素进行的摸排整顿;在校园管理层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园安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管理制度;在家庭教育层面,通过教育宣传优化家庭教育,创新教育监护模式,建立预防涉校案、事件的家庭防线。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事件的特征和规律并且找到与之对应的防范机制,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卞玉婷[5](2020)在《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威海市3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更是进入更高学段学习的必要前提。有利于小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的充分体现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结合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地区小学集聚着来自当地农村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城市家庭(包括“农转非”人口)的小学生,还有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由于该地区小学生所处学校的生源复杂性以及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复杂性,在此环背景下的小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很好的处理学习问题、个人和其他事务,才能为其人生打下良好的根基。本研究在威海市抽选3所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以城乡结合部四、五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研究的完整性,融入了相关教师访谈、家长调查、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观察以及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访谈。综合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调查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并结合理论依据对所调查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本文研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章的第一章、第二章。其中第一章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包括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国外研究现状、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国内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小结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文章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首先进行了研究设计、对相关教师进行了访谈、对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小学生课堂注意力表现情况、从自我选择、自我计划、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四个维度对学生发放问卷以及进行了问卷后的深入访谈,层层深入,比较全面的了解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且根据理论依据做了相关的原因分析,得出该地区小学生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并从四个维度的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详细展开分析并做了相应的归因。第三部分:文章的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研究,主要从学校管理者、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素养;转变城乡结合部小学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学校、教师指导,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指导学生提高自我选择能力,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计划能力,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指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刘晓颖[6](2020)在《农村小学高学段英语朗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B市农村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是小学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朗读在英语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朗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研究以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论文的理论基础,选取B市农村地区小学为调查对象,以英语朗读为调查内容,从态度及重要性的认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指导与评价、学校资源及支持、作业情况、家长参与情况等六个维度通过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小学高学段英语朗读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1.教师重视程度不够;2.教学方法单调,朗读指导不够全面;3.朗读评价方式欠多元化;4.教师课堂使用教学设备种类少。学生方面:1.学生英语朗读面狭窄,朗读态度不佳;英语朗读作业完成质量欠佳。学校方面有:1.学校图书资源配备不足。家长方面:1.家长对于学生英语朗读的参与度低。针对问题分析了其成因:1.教师自身素质不足,师资力量弱,年龄结构不合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2.学生学习存在畏难心理,自主能力差;3.对年轻教师吸纳能力不足,学校资金有限,图书资源更新率低;4.家庭学习氛围差,学生课外朗读资源少,家长文化程度低,缺乏家校沟通。并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1.加强教师教学方法和指导评价方式多元化,丰富课堂内容,严格作业,设置分层作业;1.克服畏难心理,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意识;3.增强学校重视程度,加强教师培训,合理配置学校资源;4.加强家长与学校沟通,并塑造良好家庭氛围。本研究能为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朗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邹晓云[7](2020)在《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小学开始出现,并由于所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复杂性,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城乡结合部小学,往往存在外来务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子女多、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班级里待优生较多。转化待优生成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亟待解决又深感棘手的工作。为此,本研究选择烟台市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作为研究地点,以该学校成功转化待优生的班主任为个案考察对象,通过访谈法收集了四个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在对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策略,以便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提供参考。本研究具体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小学四个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发现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有效的策略为:(1)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着作汲取待优生转化的思想;(2)对待学生公正而严格,对学生充满信任;(3)把握城乡结合部小学待优生的特点,做到全面了解学生;(4)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渠道寻找学生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5)通过自我反思寻求待优生转化的有效方法,如采取作业分层、坚持正面引导、利用榜样的影响力量等;(6)积极利用家校合作进行转化。案例中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所采用的策略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这恰恰反映了每个待优生呈现特点和形成原因的不同。因而,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并无定法,班主任对待优生的积极转化有赖于他们深入学生内心,根据学生身上的特点和原因去寻找适合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步智华[8](2020)在《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研究》文中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需要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在实际习作教学中却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生不重视习作、课下不注重阅读和积累,课上不注重听讲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来说,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招生复杂,其家长多为当地的村民或者外来务工打工人员,他们文化素质不高、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甚至对于孩子的学习不重视等,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习作问题更突出,如习作缺乏真实情感、习作素材缺乏积累、习作语言平淡等问题。本论文主要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研究入手,以安居中心小学为例,指出城乡结合部小学习作存在问题以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除引言和结语外,本论文分为四章。引言部分从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第一章是城乡结合部的含义、现状以及小学生语文习作现状。这一部分从城乡结合部含义、现状以及小学生语文习作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是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根据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习作现状,具体指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这一部分具体指出影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的具体原因。第四章是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提升对策。这一部分主要从加强家校联系、注重习作素材的积累、改善习作教学方和注重习作互动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教学改革的建议。笔者希望对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专家等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的重视以及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的重视,衷心希望能解决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使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水平得到提高。

吴秀华[9](2020)在《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管理研究 ——以柳州市L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乡结合部学校因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和复杂的生源,给教育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如何处理这些难题,是每一个城乡结合部学校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最基本部分,如何科学高效地管理班级,是解决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问题的首要之选。城乡结合部初中的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复杂性。其中,学生家庭背景呈现复杂多样化,家长主要是: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本区偏远农村村民,以及少量市民。家长普遍是初中以下学历文化水平,教育意识和教育素养都比较匮乏。留守儿童、离异儿童、单亲儿童家庭也比较多。在此家庭背景下导致很多家长不重视子女教育或者没有时间监管子女,造成很多学生存在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爱缺失的现象,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差,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基于此,笔者选择了柳州市城乡结合部L中学班级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首先以文献研究法梳理总结了专家学者对班级管理理论、班级管理实践、城乡结合部学校和学生的研究,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别从班级管理理念、班级管理内容、班级管理方式、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个人能力提升、家长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六个维度来调查研究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以此发现班级管理存在的六个突出问题:班主任管理工作缺乏理论指导、班级制度建设不健全、班级管理方式传统随意、班主任工作缺乏激情、任课教师对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够、班级管理缺乏家长的协助。并从班主任缺乏理论学习的契机和动力、班主任不重视班级制度建设、班级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班主任工作缺乏动力、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双向互动不够、家长班级管理工作配合不到位,这六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以下建议: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落实班级制度建设、实施科学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激励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唐艺祯[10](2020)在《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及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核心素养”意在描绘信息时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规定着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并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落实到中小学校的课堂中中,即是学科课程育人的问题。核心素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实施核心素养对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务之急就是要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教师。本研究就是基于此,探究培育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水平。本研究通过梳理核心素养和教师胜任力的相关文献,形成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结构,在此结构基础上,分为理论认知、教学实践和反思判断这三个维度,并由此进行问卷和访谈设计,形成“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调查问卷”和“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访谈提纲”,并面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放问卷,并对重庆市六所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探究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现状。首先,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和访谈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核心素养教育理论认知、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教学创新性、管理评价存在相应的问题。而且教师核心素养教育个体之间还存在差异,具体问题表现为:不同学段、职称、地区、婚姻状况的教师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知、教学实践和反思判断这三个维度上胜任力表现水平不一。其次,针对调查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众多,且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不一;教师自身主观判断各异,不同中小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教育的认识不一;教师同事的相互影响大,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水平不一;学校领导的引领差异,教师的综合创新能力不一;学校提供的保障力度不同,教师的工作环境不一;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以及工作安排的影响,教师核心素养教学的积极性不一;学生生源差异和家长支持力度的差异,影响教师核心素养教学质量;社会环境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同,使得教师教育活动开展状况不一。最后,对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培育路径进行现状调查,现有的十二项培育路径中,发现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同伴互助和个人自主研修这三条最为有效,而且通过培育路径效能差异的分析,发现教师的性别、教龄、学段、学校区位、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岗位都与相应的培育路径有显着差异。通过发现当前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培育路径的不足,并针对所调查的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水平现状,提出如下建议:通过网络教育+面授培训,以解决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识问题;通过专家专业讲座,发挥专家引领作用,解决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问题;通过教师专业共同体和教师自学等形式,解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能力问题;通过把教育技术纳入管理评价中来,解决核心素养教育评价能力的问题;尊重教师个体差异,促进教师自主抉择,以解决教师核心素养教育的自觉性问题。

二、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融合趋势下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研究与视觉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创新性
2 城乡融合的概念、特征及趋势分析
    2.1 城乡融合的概念
    2.2 城乡融合的特征
    2.3 城乡融合的趋势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城乡融合趋势对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3.1 外部影响
    3.2 内部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4.1 存在问题
    4.2 改进建议
    4.3 本章小结
5 城乡融合趋势下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构想
    5.1 设计构想
    5.2 本章小结
6 城乡融合趋势下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实践
    6.1 设计思路
    6.2 设计定位
    6.3 设计表现
    6.4 设计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2)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少先队工作的历史经验
        1.1.2 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所在
        1.1.3 基于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活动现状的思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志愿服务活动
        1.4.2 少先队活动
        1.4.3 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
    1.5 研究思路及设计
        1.5.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工具设计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调查
    2.1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认知
        2.1.1 少先队员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
        2.1.2 少先队员的角色认知
    2.2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保障
        2.2.1 志愿服务活动的物质保障情况
        2.2.2 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保障情况
        2.2.3 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观意愿保障
    2.3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
        2.3.1 志愿服务活动频次与时间
        2.3.2 志愿服务活动主题
        2.3.3 志愿服务活动设计
        2.3.4 志愿服务活动指导
        2.3.5 志愿服务活动评价
    2.4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效果
        2.4.1 志愿服务活动收获
        2.4.2 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效果
    2.5 河北省B市不同地区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差异
        2.5.1 在角色认知层面不同地区学校的队员具有差异
        2.5.2 在物质、制度和意愿保障层面不同地区的学校具有差异
        2.5.3 在活动过程的各方面不同地区的学校均具有差异
        2.5.4 在活动效果上城市和农村地区优于城乡结合部
第三章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经验、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经验
        3.1.1 重视引导少先队员的角色认知
        3.1.2 较高的支持意愿保证活动开展的积极性
        3.1.3 探索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活动形式
    3.2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3.2.1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资金和制度保障
        3.2.2 志愿服务活动设计环节的参与度低
        3.2.3 志愿服务活动前辅导员指导相对缺失
        3.2.4 志愿服务活动过程存在形式化现象
        3.2.5 志愿服务活动评价未成体系
    3.3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学校缺乏志愿服务活动的顶层设计
        3.3.2 辅导员的能力和精力难以满足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需要
        3.3.3 少先队员能力不足且学业压力较大
第四章 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改进策略
    4.1 完善志愿服务活动顶层设计
        4.1.1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保障
        4.1.2 探索高效的志愿服务活动模式
        4.1.3 建立紧密的合作网络
    4.2 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
        4.2.1 规范辅导员的选聘
        4.2.2 安排辅导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训
        4.2.3 重视辅导员工作保障
    4.3 加强对少先队员的志愿服务活动指导
        4.3.1 教育少先队员建立全面的志愿服务活动认知
        4.3.2 引导少先队员关注真实服务需求
        4.3.3 提供少先队员活动能力锻炼机会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绩效研究 ——以J省C市六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梳理
        (一)公用经费投入:钱如何来
        (二)公用经费支出:钱到哪去
        (三)公用经费管理:钱怎么管
        (四)公用经费支出绩效:效果如何
        (五)研究评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
        (二)公用经费支出
        (三)绩效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3E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调查表法
        (三)访谈法
        (四)问卷法
    三、研究对象
        (一)对象选取
        (二)研究工具及变量
    四、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 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质、对象及内容
        (一)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质
        (二)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与内容
    二、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评价指标的原则
        (二)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投入-产出类型
        (三)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公用经费支出导向的学校效能
第四章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一、问卷信度检验
    二、数据分析与处理
        (一)样本校学生现状描述及差异分析
        (二)样本校学生不同维度现状描述及差异分析
        (三)样本校教师现状描述及差异分析
        (四)样本校教师不同维度现状描述及差异分析
第五章 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情况
    一、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拨付原则与收入
        (一)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拨付原则
        (二)样本校公用经费收入情况
    二、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项目与现状
        (一)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项目
        (二)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现状
    三、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模块分解
        (一)基础模块
        (二)拓展模块
        (三)发展模块
第六章 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有效性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偏低
        (二)公用经费仅能实现底线目标,对发展性目标发力不足
        (三)公用经费支出范围过于宽泛与模糊,难以进行比较
        (四)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财务人员非专业化,压力重
        (五)公用经费支出缺乏强力监管,支出不够透明化
    二、对策建议
        (一)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二)规范公用经费预算编制
        (三)提高经费支出灵活程度
        (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地调查法
        1.3.3 案例分析方法
    1.4 理论基础
        1.4.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理论
        1.4.2 防卫空间理论
        1.4.3 犯罪机会理论
2 概念界定
    2.1 城乡结合部
    2.2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
    2.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
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主要治安问题
    3.1 校外人员针对教师、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3.1.1 针对出入校园人员的极端暴力事件屡有发生
        3.1.2 非法侵害校园人员财物案件频发
    3.2 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3.2.1 校园欺凌行为明显多于城区
        3.2.2 侵害学生财物案件占比较高
    3.3 学校教工实施违法犯罪方面
        3.3.1 故意伤害学生案件易发
        3.3.2 猥亵、强奸学生案件时有发生
4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4.1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复杂
        4.1.1 校园周边征地拆迁导致无业人员剧增
        4.1.2 校园周边房租低廉吸引大量流动人口集聚
        4.1.3 校园周边小型不正规娱乐服务场所数量较多
    4.2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生源复杂
        4.2.1 大量留守儿童集中就读
        4.2.2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多
    4.3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防配套设施不健全
        4.3.1 技防设施不到位
        4.3.2 物防设施不到位
        4.3.3 人防措施不到位
    4.4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工作不到位
        4.4.1 政府相关部门对校园治安防控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不到位
        4.4.2 对涉校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到位
        4.4.3 对校园周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不到位
        4.4.4 基层警力不足,护学岗、校园警务室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5 国外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经验借鉴
    5.1 制定校园安全法律
    5.2 建立专门的校园警察机构
    5.3 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
    5.4 提供充足的防控经费和科学的防控设施保障
    5.5 实施全面科学的校园周界安全防范措施
6 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治安防控的具体路径
    6.1 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校园及其周边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6.1.1 加大对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安全防控的支持力度
        6.1.2 加大城乡结合部社会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6.1.3 强化校园周边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管控
    6.2 强化公安机关校园安全防控职能
        6.2.1 强化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的整治
        6.2.2 加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管理
        6.2.3 加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界的巡逻防控
        6.2.4 加强对校内安保人员的指导
        6.2.5 加强校园周边的群防群治工作
        6.2.6 加大对城乡结合部涉校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6.3 强化校园安防措施,健全安全管理模式
        6.3.1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校园安全防范措施
        6.3.2 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6.3.3 完善校园事故追究责任制,提高教职工安全意识
        6.3.4 加强教师安全防范教育,提升教师队伍建设
        6.3.5 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6.4 强化家庭教育,创新教育模式
        6.4.1 强化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家庭的监护责任
        6.4.2 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创建社区教育机制
        6.4.3 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共建共管合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威海市3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时代性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特殊性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依据
第二章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国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认识
        二、国外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第二节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认识
        二、国内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第三节 文献综述小结
        一、国内外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总结
        二、本研究目的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对相关教师的访谈总结与分析
        一、访谈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内容总结
        四、访谈内容分析
    第三节 对相关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父母的基本情况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四、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家长对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了解与认识情况
    第四节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堂观察情况与分析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堂观察情况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堂观察分析
    第五节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自我选择
        二、自我计划
        三、自我调节
        四、自我教育
    第六节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选择能力缺乏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计划能力不足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不稳定
        四、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欠缺
第四章 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对策
    第一节 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素养
        一、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专业素质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对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改进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第二节 转变城乡结合部小学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学校设立家长课堂
        二、教师与家长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三、学校主动加强家校合作
    第三节 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指导学生提高自我选择能力
        二、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计划能力
        三、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四、指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精心创设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二、积极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三、精准提升校园制度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农村小学高学段英语朗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B市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农村小学、城乡结合部小学、城市小学
        二、小学高学段
        三、英语朗读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英语朗读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关于英语朗读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克拉申的监控理论
        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二章 农村小学高学段英语朗读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的实施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第二节 调查的统计分析
        一、态度及重要性认识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课堂指导与评价
        四、学校资源及支持力度
        五、作业情况
        六、家长参与情况
        七、城乡对比统计图
第三章 农村小学高学段英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学方法单调,朗读指导不够全面
        三、朗读评价方式欠多元化
        四、教师课堂使用教学设备种类少
        五、学生英语朗读面狭窄,朗读态度不佳
        六、英语朗读作业完成质量欠佳
        七、学校图书资源配备不足
        八、家长参与度低
    第二节 成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学校方面
        四、家庭方面
第四章 农村小学高学段英语朗读教学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教师方面
        一、丰富朗读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
        二、指导方式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三、丰富课堂朗读内容
        四、严格要求英语朗读作业,设置分层作业
    第二节 学生方面
        一、克服畏难心理
        二、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意识
    第三节 学校方面
        一、加强教师和学校对英语朗读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合理配置学校资源
        四、增强家校联系,加强家校教育合力
    第四节 家庭方面
        一、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二、塑造良好家庭氛围,培养良好朗读习惯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査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7)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待优生内涵
        (二)待优生分类
        (三)待优生特点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
        (五)待优生转化的策略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城乡结合部
        (二)待优生
    五、理论基础
        (一)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二)学生主体发展观
    六、研究的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案例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二)亲历案例研究
    二、研究点的选取与背景
        (一)抽样方法与研究点的选取
        (二)研究地区D镇的背景介绍
        (三)研究学校生源情况的背景介绍
    三、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访谈法
        (二)访谈的主要阶段
    四、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可靠性
        (二)研究伦理
第二章 案例分析
    一、Z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案例分析
        1.在阅读教育名着中领悟信任的力量
        2.全面深入理解学生的表现和原因
        3.重新认识单一说教方式的不足
        4.注重与学生内心世界的沟通
        5.有目的地提供同学间交往的方法与机会
        6.帮助父母更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7.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任务分层
        (三)案例反思
    二、Y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案例分析
        1.注意不用语言伤害学生
        2.深入分析学生表现背后的原因
        3.帮助学生解决实质上的问题
        4.沙盘游戏协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
        5.鼓励学生交朋友并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
        6.化解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学会感恩
        7.促进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并学会正确解决困难
        (三)案例反思
    三、J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案例分析
        1.帮助家长认识和反思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2.引导学生学会坚持
        3.关注学生学习伙伴,指导学生交往
        4.树立学习目标,恩威并施,以鼓励为主
        5.制定班级制度,在班集体中转化待优生
        6.发挥家委会的正面力量与家长沟通合力关注学生成长
        (三)案例反思
    四、M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案例分析
        1.在阅读教育名着中领悟情感引导的力量
        2.认真分析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3.放大优点,委以“重任”,增强待优生的自信
        4.对待优生寄予厚望,让他在自我实现中获得成功体验
        5.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6.有章可循,让学生尽快理解老师
        7.给予特殊学生适当关爱
        (三)案例反思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策略
    一、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着作汲取待优生转化的思想
    二、对待学生公正、严格,对学生充满信任
    三、把握城乡结合部小学待优生的特点,做到全面了解学生
    四、多渠道寻找学生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五、进行待优生转化方法的自我反思
    六、积极利用家校合作进行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8)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习作概念界定
        (二)《新课标》对小学生习作的要求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观察法
第一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含义、现状以及语文习作现状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含义、现状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含义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现状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现状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习作调查表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习作的访谈
第二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中存在问题
    一、习作内容缺乏真实情感
    二、习作积累相对匮乏
        (一)缺乏生活的积累
        (二)缺乏观察的积累
        (三)缺乏阅读的积累
        (四)缺乏练笔的积累
    三、所学习的习作方法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
    四、习作素材过于陈旧、毫无新意
    五、习作中语言过于直白平淡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一)父母离异,老人过度溺爱
        (二)父母文化素质低,不重视孩子学习
    二、教师自身原因
        (一)教学观念落后,因循守旧
        (二)没有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相结合
    三、小学生自身原因
        (一)小学生缺乏习作兴趣
        (二)小学生缺乏阅读和积累
    四、社会原因
        (一)社会风气影响,不重视学生语文的学习
        (二)教学条件简陋,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第四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提升对策
    一、加强家校联系,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和交流
        (一)丰富习作素材积累
        (二)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二、注重习作素材的积累
        (一)观察与感受生活
        (二)广泛阅读
    三、改善习作教学方法,提升学生习作水平
        (一)更新习作教学理念
        (二)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三)培养学生写日记、小练笔等习惯
        (四)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四、注重习作互动评价
        (一)生生互动
        (二)师生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管理研究 ——以柳州市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本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五) 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 柳州市区及农村学校的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 L中学的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城乡结合部L中学初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班级管理工作缺乏理论指导
    (二)班级制度建设不建全
    (三) 班级管理方式传统随意
    (四) 班主任工作缺乏激情
    (五) 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够
    (六) 班级管理缺乏家长的协助
四、城乡结合部L中学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班主任缺乏理论学习的契机和动力
    (二) 班主任不重视班级制度建设
    (三) 班级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四) 班主任工作缺乏动力
    (五)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双向互动不够
    (六) 家长班级管理工作配合不到位
五、提高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一) 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
    (二) 落实班级制度建设
    (三) 实施科学班级管理模式
    (四) 提高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五) 激励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六) 激发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及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教育
        2.胜任力与教师胜任力
        3.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
        4.教师胜任力培育
    (三)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关键能力的研究
        2.国内关于核心素养及其教育的研究
        3.国外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4.国内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5.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1.核心素养
        2.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工具
        1.问卷
        2.访谈
    (二)调查对象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调查对象的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总体评估
        2.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维度分析
        3.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个体差异
三、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问题及归因
    (一)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存在的问题
        1.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知整体不高、目标存在偏差
        2.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能力偏低、目的性认识模糊
        3.核心素养教学创新性发展不平衡、示范和综合创新相对不足
        4.核心素养教育管理评价的主观性强、重视程度不够
        5.教师个体核心素养教育层次复杂、存在诸多内部差异
    (二)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问题的归因
        1.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
        2.教师自身存在的主观影响
        3.教师同事之间的相互影响
        4.学校保障力度以及工作安排的影响
        5.学生差异和家长支持的影响
        6.社会环境对教师的支持力度
四、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培育路径
    (一)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培育路径的现状
        1.现有培育路径的总体评估
        2.现有培育路径的效能差异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培育路径
        1.网络教育培训+面授:解决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识问题
        2.专家专业讲座+引领:解决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问题
        3.教师专业共同体+自学:解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能力问题
        4.教育技术+评价:解决核心素养教育评价能力的问题
        5.尊重个体差异+自主抉择:解决核心素养教育的自觉问题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四、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融合趋势下成都市驸马小学校园文化研究与视觉设计[D]. 李珂.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河北省B市小学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婧雯. 河北大学, 2021(02)
  • [3]城乡结合部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绩效研究 ——以J省C市六所学校为例[D]. 宫啸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的治安防控研究[D]. 虞文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5]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威海市3所小学为例[D]. 卞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农村小学高学段英语朗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B市农村小学为例[D]. 刘晓颖.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7]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D]. 邹晓云. 鲁东大学, 2020(01)
  • [8]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语文习作研究[D]. 步智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9]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管理研究 ——以柳州市L中学为例[D]. 吴秀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及培育研究[D]. 唐艺祯.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