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艳,张家扬,李凯,孙婧,饶静秋,周佳,杨泽鹏,施德山,张文文,管振华,崔亮伟[1](2021)在《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变迁》文中提出兽类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为掌握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变迁及其影响因素,2019年8月16日—9月4日和2019年12月4—12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屏边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外3个林场周边的5个乡镇17个自然村进行了兽类多样性调查。共访谈到屏边县兽类7目19科58种,其中疑似消失动物(7年以上未见) 3目6科7种,现存动物7目18科51种。尽管保护区内现有兽类多度和重点保护物种多于保护区外,但是保护区外还分布有9种国家重点保护兽类,须采取必要的管护措施。屏边县兽类经历了2个物种消失期(1960—1986年、1999—2012年),第1个时期主要与偷猎、林权改革和公路修建有关;第2个时期保护区内外分别与旅游开发和草果种植有关。此外,社区访谈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现有兽类多样性及其近期变化,访谈对象首选上山频率高、上山时间长和受过教育的人员,如护林员和过去的猎人。

胡为安[2](2020)在《基于合成NPP-VIIRS年度数据的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扶贫脱贫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扶贫力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成为政府和人民关心的热点。以往贫困问题研究多依赖于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的经济统计数据,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人为因素的干扰,数据更新也存在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虽然有基于夜间遥感数据研究我国贫困问题的文献,但多停留在贫困识别,评估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研究引入夜间灯光遥感技术研究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在弥补了以往研究缺陷的基础上,不仅丰富了NPP-VIIRS年度数据,也为研究贫困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对592个重点贫困县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比目前流行的夜间灯光数据,选取部分NPP-VIIRS原始月度数据按照平均法合成年度数据;利用标准年度数据对合成年度数据中的负值、不稳定光源和背景噪声进行消除,基于数学统计分析法剔除极高值,以2019年的合成年度数据为基准数据进行连续性校正,最终合成了长时间序列的NPP-VIIRS年度夜间灯光数据,并对合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构建区域灯光指数模型,选取重庆市作为样本区域进行灯光指数与县域发展水平相关验证分析,并选择二项式函数作为拟合模型,从时空角度揭示了贫困县和集中特困地区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NPP-VIIRS年度数据合成方法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通过将合成数据与其他3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多方面对比验证,表明合成数据质量可与官方发布的年度数据相媲美。(2)区域灯光指数与县域发展水平相关性较高,其中与GDP拟合效果最佳,拟合优度达0.8789。(3)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总体灯光强度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虽然与省会城市的县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朝着逐渐缩小的态势发展。(4)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体灯光强度增长变化趋势明显;多数山区均属中速增长型,快速发展型的集中连片地区是六盘山区和大别山区;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标准差椭圆收缩的有6个地区,扩张的有8个。

翟羽佳[3](2020)在《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在不断向前推进,特色小镇的提出与建设为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旅游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对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及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经过近几年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大力建设,各地也都分别培育出一批以发展旅游为主、产业特色显着、宜居宜业和富有活力的小镇,并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地区在进行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时出现盲目跟风、急于求成、定位不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已建成的一些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能力不足,不能以一个健康的形态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为避免各地对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盲目跟风以及为已在规划建设中的旅游特色小镇找出提升小镇未来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通过对与特色小镇、旅游特色小镇以及旅游发展潜力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梳理,结合当前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从旅游产业发展要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以及旅游发展保障条件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的因素;在总结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旅游学与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征询相关专家意见,从产业发展潜力、旅游发展潜力和发展保障潜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随之,选取云南省的弥勒可邑小镇、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和屏边滴水苗城三个省级旅游特色小镇为案例地做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各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然后运用统计学中的多目标线性函数法对三个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进行测评并对指标体系中各层次的发展潜力测评结果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小镇中,弥勒可邑小镇发展潜力值最高、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次之、滴水苗城发展潜力得分值最低;最后,根据对三个旅游特色小镇各层级发展潜力测评结果的详细分析,从产业发展、旅游发展以及小镇系统功能完善等几个方面为三个旅游特色小镇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吕进锋[4](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蔡佳慧,赖庆奎,张静[5](2020)在《云南省屏边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指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广大农民创造财富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面临重大机遇。根据屏边县的实地调研概况,对屏边县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对屏边县集体经济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潘迪[6](2019)在《屏边县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文中提出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中国想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使得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育活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针对各个地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有较大的差别。而为了满足各个名族、地区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老师进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任职。所以在这些地区初任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的教育发展。因此,关注不同地区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了解不同地区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寻找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不断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此次的调查是基于屏边苗族自治县,当地的教学发展具有明显的民族区域地理、民族文化差异,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征也对屏边地区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此次的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初入职教师为调查对象,从教师专业能力、专业发展方式、专业素质构成、专业发展环境需求设计问卷,从实地研究法展开调查,通过使用调查表进行多维度测量和利用统计分析收集客观数据,监测所研究问题的衡量情况;找出制约初入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调查可以发现,原因有初入职青年教师主观上缺乏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教学专业发展的方式单一,实际教学质量效果不理想;客观上是校园文化氛围不足;校本支持不够,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健全,对初入职教师针对性不强。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初入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笔者从初入职的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学习培训以及思想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学校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从管理、考核、帮助初入职教师进行培训以及学校教学资源等方面给予初入职教师一定的偏向,帮助他们能够更快地提升自己专业发展,给更多的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李娜[7](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严研[8](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说明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张瑶瑶[9](2019)在《民族文化旅游视野下屏边苗族花山节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文化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并日益成为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发展的新兴驱动力。开发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日益受到政府、居民以及企业的重视,并成为一些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助推器。本文从民族文化旅游视角出发,以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动力机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个案分析,提出对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思考。全文共分为五部分,主体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阐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界定概念等。第一部分是对场域的研究。对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所依托的环境进行总结概述,其中包括对屏边县城的地脉区位、历史文脉、社会经济状况介绍;对花山节举办的团坡水库花山场和滴水苗城花山场的活动场地进行介绍,了解花山节发生发展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使用田野调查民族志的方法对花山节节日起源与传说、花山节节庆活动现状进行了深描,并对其内涵和节日价值进行了具体解析,从而详细窥探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内在精神特质。第三部分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对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动力都不会独立发挥作用,都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的合力中,每一种动力都要有其他动力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形成某一种运动趋势,动力之间相互连结、相互制约,使得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动态行为。屏边苗族花山节正是处于推力系统、拉力系统、和支撑系统三者的共同作用下,经历文革“破四旧”也没有中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焕发生机。在对动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屏边苗族花山节目前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提出笔者的建议思考。最后进行总结,屏边苗族节庆的发展应该重视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针对发展动力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创新花山节发展模式,加强社会资金支持、完善健全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科学打造屏边花山节旅游精品路线、深度开发花山节旅游衍生品,满足市场需求、优化开发环境,规范旅游市场等五个方面进行完善。

路飞,王群[10](2018)在《屏边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城市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屏边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源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森林屏边、美丽苗乡"的主题定位和"一核两廊三带四区多斑块"的总体布局,并且,分别从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文化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方面提出重点建设内容,以期为森林城市建设起到引导作用。

二、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点
2 方法
    2.1 社区访谈
    2.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社区访谈对象
    3.2 兽类变迁
        3.2.1 物种组成
        3.2.2 兽类多度变化
4 讨论
    4.1 兽类多度变化可能的原因
    4.2 有效访谈对象的选取
    4.3 管护建议

(2)基于合成NPP-VIIRS年度数据的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夜间灯光数据校正进展
        1.2.2 夜间灯光应用研究进展
        1.2.3 贫困测度研究进展
        1.2.4 基于夜间灯光的贫困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经济现状
    2.2 数据来源
        2.2.1 夜间灯光数据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年度数据的合成与对比验证
    3.1 灯光数据分析
    3.2 年度数据合成
        3.2.1 年度均值影像合成
        3.2.2 负值消除
        3.2.3 不稳定光源与背景噪声消除
        3.2.4 极高值消除与连续校正
    3.3 合成结果对比验证
        3.3.1 目视解译对比
        3.3.2 像元DN值对比
        3.3.3 经济参量拟合能力对比
第四章 基于合成年度数据的重点贫困县发展状况分析
    4.1 基于夜间灯光的贫困测度
        4.1.1 区域灯光指数模型构建
        4.1.2 区域灯光指数
    4.2 灯光指数与县域发展水平的关系
        4.2.1 社会经济参量选择
        4.2.2 样本区域选取
        4.2.3 相关性分析
    4.3 国家重点贫困县发展状况分析
        4.3.1 贫困县灯光提取与分析
        4.3.2 各省重点贫困县分析
        4.3.3 与省会城市的灯光强度变化对比分析
    4.4 夜间灯光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
        4.4.1 分区域的贫困县发展变化分析
        4.4.2 贫困县灯光强度时空动态变化
第五章 基于合成年度数据的连片贫困地区发展状况分析
    5.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变化分析
    5.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夜间灯光强度占比分析
    5.3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灯光强度变化率对比
    5.4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标准差椭圆转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特色小镇
        2.1.2 旅游特色小镇
        2.1.3 旅游发展潜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3 旅游系统理论
        2.2.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旅游产业发展要素
        3.1.1 产业发展状况
        3.1.2 旅游资源
        3.1.3 旅游需求
        3.1.4 区位交通条件
    3.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3.2.1 经济发展水平
        3.2.2 生态环境条件
    3.3 旅游发展保障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全面性原则
        4.1.3 典型代表性原则
        4.1.4 可操作性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选择
    4.3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
        4.3.2 指标权重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实证研究
    5.1 案例地选择与概况分析
        5.1.1 案例地选择
        5.1.2 弥勒可邑小镇基本概况
        5.1.3 屏边滴水苗城基本概况
        5.1.4 曲靖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基本概况
        5.1.5 三个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5.2 案例地发展潜力测评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2.3 综合评价模型
    5.3 三个旅游小镇发展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5.3.1 状态层发展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5.3.2 综合潜力测评结果分析
    5.4 三个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4.1 弥勒可邑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4.2 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4.3 屏边滴水苗城发展潜力提升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少数民族文化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2.1.3 空间
        2.1.4 教育空间
        2.1.5 教育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2.2.3 文化功能论
        2.2.4 空间生产理论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3.1.2 空间生产理论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3.2.1 教育空间生态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7.4 本章小结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10.2 研究创新
    10.3 研究不足
    10.4 研究展望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英文类
附录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附件D 调查问卷
    附录E 指标体系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附件G 调研计划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云南省屏边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屏边县概况
3 屏边县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主要模式
    3.1 发展模式
        3.1.1 园区+企业+农户模式
        3.1.2 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
        3.1.3 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3.1.4 合作社+基地+农户
    3.2 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与评价
    3.3 典型案例分析
4 屏边县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4.1 集体经济发展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大
    4.2 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不规范
    4.3 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4.4 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
5 发展集体经济的对策
    5.1 完善集体经济相关制度,加强“三资”管理
    5.2 发挥好乡村能人的带头作用
    5.3 强化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好农村资源
    5.4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6 结语

(6)屏边县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序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三)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核心概念界定
        1、初入职教师
        2、教师专业发展
        3、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二 学术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收集归纳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价值
        1、已有研究的不足
        2、本文的价值
三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对象
        2、问卷调查的过程
        3、问卷调查的目的
        4、问卷调查的内容及题型统计说明
    (二)访谈调查
        1、访谈调研内容设计
        2、自编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访谈提纲
    (三)初入职教师基本情况问卷统计
    (四)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特性解析
        1、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需要
        2、教师专业技能发展需求
        3、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需求
    (五)初入职教师专业成长方法需要特性解析
        1、培训式需求
        2、研究需求的程度很高
        3.对评价的需求是矛盾的
    (六)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特点分析
        1、专业成长对空间、机遇和时间的需要
        2、专业发展中对学校组织管理支持的需求
五 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校因素
        1、学校组织管理影响因素
        2、学校专业发展资源影响因素
        3、学校工作方式的作用
        4、学校活动方式及效果影响因素
        5、学校评价因素
    (二)教师个人影响因素
        1、个人知识基础影响因素
        2、个人学习能力影响因素
        3、个人对教育的情感影响因素
六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现状存在矛盾
        2.初入职教师专业知识建构和生成意识较弱
        3.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带有被动接受倾向
        4.激励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欠缺
        5.大学师范教育培养方式与现实基础教育发展不相适应
        6.教师培训价值内涵要“以需为本”
        7.专业发展环境是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终极问题的前提
    (二)建议
        1.加强学校建设,为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坚定专业发展信念,推广教学实践的学习方法
        3.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自觉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4.从学校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校本培训作用
        5.教学评价体系要有针对性
结束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7)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选点理由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二)彝族宗教研究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四、彝族传统文化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二、区域历史背景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一、语言服饰
        二、饮食起居
        三、婚恋家庭
        四、岁时节日
    小结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第一节 贝玛溯源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小结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二、山、石、火、树崇拜
        三、其他信仰习俗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一、濮拉人的一天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一、祭年仪式
        二、祭龙仪式
    小结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一、洪水神话叙事
        二、叙事结构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二、葬礼的程序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一、春节祭祖
        二、清明祭祖
        三、七月半祭祖
        四、冬至祭祖
    小结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一、自然因素病因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三、锁斋的“病”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一、忙碌的锁斋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一、叫魂仪式
        二、驱鬼仪式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1.1.2 精准扶贫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4 “十三五”规划
        1.1.5 工业反哺农业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分析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2.1.3 城镇化理论
        2.1.4 短板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2.2.2 聚集经济理论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3.2.2 索洛增长模型
        3.2.3 A-K模型
        3.2.4 拉姆齐模型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模型方法选择
        5.1.2 方法理论综述
        5.1.3 理论模型
    5.2 模型求解
        5.2.1 模型
        5.2.2 数据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5.2.4 面板回归
        5.2.5 回归结果分析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9)民族文化旅游视野下屏边苗族花山节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五)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屏边苗族花山节节日形成语境
    (一)田野点概述
    (二)屏边苗族花山节的活动环境
二、屏边苗族花山节节日民俗志
    (一)屏边苗族花山节起源与传说
    (二)屏边苗族花山节的活动内容
    (三)屏边苗族花山节的内涵及价值研究
三、民族文化旅游视野下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推力系统
    (二)拉力系统
    (三)支持系统
四、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一)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问题分析
    (二)屏边苗族花山节发展的对策探究
结论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屏边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屏边县资源特点
    1.1 区位特点
    1.2 森林资源特点
    1.3 文化资源特点
2 规划思路
    2.1 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
    2.2 规划主题定位
    2.3 规划目标确定
        2.3.1 总体目标
        2.3.2 分期目标
        2.3.3 具体目标
3 规划总体布局
    3.1 上位规划布局分析
    3.2 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布局
4 重点工程规划

四、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屏边兽类多样性现状及其变迁[J]. 李波艳,张家扬,李凯,孙婧,饶静秋,周佳,杨泽鹏,施德山,张文文,管振华,崔亮伟. 野生动物学报, 2021(03)
  • [2]基于合成NPP-VIIRS年度数据的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状况研究[D]. 胡为安.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3]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评价研究 ——以云南省三个旅游特色小镇为例[D]. 翟羽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云南省屏边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蔡佳慧,赖庆奎,张静. 绿色科技, 2020(02)
  • [6]屏边县初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D]. 潘迪. 云南大学, 2019(02)
  • [7]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9]民族文化旅游视野下屏边苗族花山节的发展研究[D]. 张瑶瑶.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10]屏边县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研究[J]. 路飞,王群.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5)

标签:;  ;  ;  

屏边苗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