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案例分析

电站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案例分析

一、电站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案例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1](2021)在《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燃煤脱碳发电系统热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矛盾愈发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收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减少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煤炭消费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关键。因此,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势在必行。传统的基于单乙醇胺(MEA)的燃煤电厂碳捕集流程存在一些不足。脱碳后燃煤电站会带来较大的能效惩罚。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可高效利用不同温度品位余热,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可实现中温热的提质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燃煤脱碳发电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废热回收工质,回收脱碳单元废热(二氧化碳冷却热、多级压缩间冷热和抽汽冷却热),通过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抵消部分因脱碳抽汽而降低的机组出功量,降低脱碳过程的能效惩罚;(2)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脱碳单元大量中温废热(二氧化碳冷却热和多级压缩间冷热),产生部分蒸汽供给再沸器,从而节省了汽轮机抽汽,进一步增加机组出功;(3)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汽预热空气,节省出部分烟气加热凝结水/给水,减少回热抽汽,增加机组出功。本研究中详细介绍了案例系统与提出新系统的工艺流程,采用EBSILON Professional 13.0软件和Aspen Plus软件对于案例系统与提出的新系统中的模块进行了模拟,给出了所用模型的基本假设以及能量平衡质量平衡以及技术经济性分析的计算方法,采用发电成本(COE)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COA)来评价比较两个系统的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新系统的发电效率与(?)效率分别达到34.38%和33.36%,发电成本(COE)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COA)分别为$92.21/MWh和$46.27/t CO2,与案例系统相比较均具有优势。

孟守东[2](2021)在《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光伏扶贫发源于中国安徽省,具有见效迅速、收益稳定、带贫精准、风险较小、绿色环保等优点,被中国确定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通过“十三五”期间的推广建设,有效加快了贫困地区增收脱贫进程,成为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创举和标志性工程,为2020年全面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反贫困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安徽)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起因、历程、政策演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光伏扶贫产业的建设模式、工作机制和主要成效。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收益分配、运维管理和综合利用三个维度构建出了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结合模糊评价法根据权重计算出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最大程度保持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以及发电收益分配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努力实现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对继续发展农村光伏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宣传推广光伏扶贫产业发展模式走出国门、辐射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光伏产业和扶贫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加快实现中国乡村振兴和加快发展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安徽)智慧和中国(安徽)方案。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是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安徽)光伏扶贫产业发展历程、政策演变、理论依据、建设模式、工作机制、发展进程、主要作用、监测评估、制约因素等,并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中国首见,对有效促进光伏扶贫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针对光伏扶贫产业发展资金筹措难题,笔者原创提出了扶贫小额信贷自我发展、合伙发展、合作发展、合营发展“一自三合”模式,开辟了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金融资金来源,得到国家肯定并向中国推广。2019年,该模式被IBRD(世界银行)、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IFAD(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WFP(世界粮食计划署)、ADB(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网等7家单位评为首届全球减贫案例最佳减贫案例奖,并收录进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网站——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为破解贫困人口“贷款难、贷款贵、用得好、还得上”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安徽)智慧和中国(安徽)模式。笔者因此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三是积极参与匀光型光伏农业系统的实验与研究,创新了基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分光补光光伏农业技术,有效兼顾了植物生长和光伏发电,对充分利用光伏扶贫电站光伏板下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光伏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电站综合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四是在围绕将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开发成为符合国家要求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科学测算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带来的额外经济收益,研究提出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路径和优化策略,创新了光伏扶贫产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五是阐述了中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现有标准的局限性和制订优化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专用标准的必要性,并基于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行维护情况的调研结果和实证分析,创新提出了可作为管理依据及标准制定基础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绩效监测指标体系。

董贝贝[3](2021)在《CO2混合物热物性及生物能中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S)技术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然而CO2混合物热物性研究存在较多空白,阻碍了CCS各过程的设计、运行和优化。本文旨在通过指出这些空白继而在物性模型的开发上做出一些贡献,这对于CCS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为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碳排放强度需要大规模下降。大力开展碳的负排放技术,尤其是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技术,能够大规模地从环境中移除CO2,对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碳捕集技术应用于生物能源转化过程将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探究将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碳捕集技术(化学吸收)应用于所有可能的生物能源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性。这为碳捕集技术应用于生物能源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促进了BECCS的发展和部署。因此,本文研究内容包含CO2混合物的热物性模型研究以及生物能中化学吸收碳捕集的技术经济性分析两个方面。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CO2/Ar和CO2/N2的热导率,通过与白箱理论模型对比,黑箱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而灰箱模型相对较低。且低温下实验数据的缺失导致了模型的欠拟合,对于小于0.015W/(m·K)的热导率,各模型的预测性能普遍较差。开展实验测量获取更多准确的实验数据对提高模型精度和适用性极其重要,可优先开发和完善黑箱模型中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2)生物质燃烧、焙烧和热解过程通常在生物质或者生物质合成气燃烧后的烟气中进行碳捕集;生物质气化和厌氧发酵过程既可以直接从合成气或者沼气中进行碳捕集,也可以从合成气或者沼气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进行碳捕集。生物质燃烧的规模最大,但烟气中CO2浓度较低;生物质厌氧发酵的规模最小,但沼气中CO2浓度最高;生物质气化的规模和合成气中的CO2浓度都较高;生物质焙烧和热解的规模和烟气中CO2浓度都较低。(3)对于MEA和氨水这两种碳捕集系统,能耗主要受CO2浓度的影响,且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生物能源转化过程中的碳捕集成本也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两种吸收剂下,五种生物能源转化过程的碳捕集能耗与成本大小排序均为:热解过程的碳捕集>气化联合循环燃烧过程的碳捕集>燃烧过程的碳捕集>气化过程的碳捕集>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捕集。(4)综合考虑能耗和成本,无论是采用MEA还是氨水,从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和沼气中进行碳捕集有很大的发展潜能。MEA系统:3.77-4 MJ/kg CO2;53-63 USD/t CO2,氨水系统:3.17-3.78 MJ/kg CO2;53-62 USD/t CO2。(5)较低CO2浓度下氨水系统的碳捕集能耗和成本高于MEA系统:碳捕集率为90%的情况下,采用氨水和MEA从热解过程中进行碳捕集的能耗和成本分别高达7.08MJ/kg CO2;337 USD/t CO2和4.58 MJ/kg CO2;224 USD/t CO2。较高CO2浓度下氨水系统碳捕集能耗小于MEA系统,而碳捕集成本相当:碳捕集率为90%的情况下,采用氨水和MEA从沼气中进行碳捕集的能耗和成本分别低至3.17 MJ/kg CO2;53 USD/t CO2和3.77 MJ/kg CO2;53 USD/t CO2。(6)综合考虑能耗和成本,当从气化合成气或者沼气中捕集CO2时,选用氨水溶液可以降低能耗;当从热解气、沼气或者气化合成气燃气轮机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捕集CO2时,选用MEA既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降低碳捕集成本。

赵青[4](2021)在《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水电工程造价作为评判水电工程价格的社会尺度,对水电工程前期立项、后期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电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与否,与水电工程定额关系甚为密切。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随着全国水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电建设科技持续进步,四新技术不断涌现,现行的水电工程定额子目设置不能如实反映项目施工工艺特征和资源消耗情况,不利于水电项目前期投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单价编制。因此依托水电工程已建或在建项目,开展补充定额的编制和研究,一直是行业定额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和倡导的基础性工作。论文采用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专家调研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补充定额编制常用的两类方法,通过两个补充定编制案例,分析总结出传统定额编制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当前定额编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总结各类编制方法优缺点基础上,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补充定额编制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编制补充定额。并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导井施工为例,利用该算法模型,分析提出大直径机钻导井补充定额,为后续类似工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通过查阅水利、水电、交通等行业定额编制相关文献,对工时研究法、经验统计法等两类定额编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针对定额原始数据异常值产生原因及影响,重点对莱以特,格拉布斯和狄克逊3种粗大误差判别准则进行分析比较,在满足定额编制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合适的误差处理方法获取补充定额基础数据。(2)论文通过剖析四川去学和山东沂蒙两个水电项目定额编制案例,发现传统定额编制方法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一方面传统方法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且编制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忽略定额编制人员的配置和资料的积累,传统方法缺乏详实的实践资料。因此研究新形势下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的编制方法极为迫切和必要。(3)建立了蒙特卡罗模拟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模型。论文在前面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水电建筑工程定额编制方法研究课题上汲取经验,着重研究有限样本数据情况下补充定额编制问题。提出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通过已有的有限样本预测整体消耗量的设想,在分析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基本思想和误差改进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模型。(4)实例验证与分析。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质资料和施工资源配置为基础,运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反井钻机机械台时消耗量进行模拟,并分析模拟结果的精度,一方面验证所建立的蒙特卡罗定额编制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改进的可行性;同时利用该算法模型,计算各工序主控机械台时消耗量,分析并提出了大直径机钻导井施工各项资源消耗量。(5)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发现,将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运用到补充定额编制工作中是合理可行的。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可以利用已知的有限样本数据预测整体的消耗量,有效减少定额观测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定额编制效率,切实解决当前定额编制中广泛存在的“小样本、贫信息”问题。此外,研究表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的误差可以通过减小样本标准差σ或方差σ2来改善,对提高模拟数据精度是有效的。因此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编制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相对传统定额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定额编制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付晓旭[5](2021)在《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在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指出放开发电、售电等属于竞争性环节的价格,管住输电、配电等属于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明确意见。在电力体制与国企“双重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需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促进资本优化配置,提高运营效率,改进国有企业机制。论文以国有电网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业务投资领域选择、投资成效分析和运营优化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分析了国企混改指导政策与推进途径。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电网企业层面三个维度出发,梳理了国有企业混改的相关政策;研究了国企混改分类、分层、各类资本参与的途径,提出了混改的基本流程,旨在为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模式研究提供框架。(2)构建了电网企业适合混改业务的经济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竞争性配售电、分布式能源微网、电动汽车充电等混改业务类型;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电网企业发展混改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的经济性评价模型。(3)构建了电网企业微网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分析了光伏选址、电动汽车充电、储能等业务投资可行性;分析了微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计算了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基于风电光伏等不确定性,引入CVaR方法和鲁棒随机优化理论,构建了微网业务多情景投资运营优化模型。(4)构建了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分析了冷热电综合能源市场交易业务模式;构建了冷热电综合能源运营优化模型;选取典型示范工程开展实例分析,分析了电网企业投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盈利情景,以及风电与光伏发电等综合利用效果等。(5)构建了电网企业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对配售电混改业务经营模式进行梳理;以资产利用率为投资优化目标,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增量配电业务投资优化模型;基于博弈分析,构建电网企业售电业务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6)构建了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组合运营成效排序评价模型。建立了电网企业混改业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与序关系分析法给指标集成赋权,构建了组合混改业务的成效排序评价模型。

罗聪[6](2021)在《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性能评估及经济性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为了控制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排放,燃煤电厂普遍投运了超低排放技术,2019年超低排放机组容量8.9亿千瓦。然而从技术层次来看,污染物控制技术的运用情况尚不明确,超低排放系统运行成本与环保电价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关研究。超低排放系统内换热装备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从区域层次来看,国内外学者针对电力行业的评估研究主要从污染物排放的角度展开,忽略了污染物减排流程的性能。本研究建立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前后污染物控制技术数据库,编制了典型超低排放系统运行成本谱图。探究了不同超低排放技术的适用性。针对典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进行了物质流分析、能效评估以及4E综合评估(能、?、环保性能、经济性综合评估)。针对全国煤电行业,进行了从污染物减排到排放全流程多维度的评估,同时提出了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的经济性优化策略。首先,调研了超低排放前后燃煤机组污染物控制技术。超低排放改造开始前,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SCR脱硝技术的燃煤机组容量占调研机组容量的比例分别为84.7%及95.2%。超低排放改造之后,长三角地区115台燃煤机组中,投运湿式电除尘器燃煤机组的容量占调研机组容量的比例为57.4%。建立了污染物控制技术的成本评估模型以及投资成本函数库。编制了典型100-1000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运行成本谱图,根据环保电价补贴划分成了4个区间。当超低排放电价补贴为0时,600MW以及1000MW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仍然可以实现经济性运行。对基于石灰石-石膏法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空塔及双塔技术的设计入口SO2浓度均值分别为1692及4851mg/m3(95%置信度水平)。其次,针对典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进行了物质流分析、能效评估以及4E评估。对于660MW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前后协同除尘效率均值由79%增长至94%,PM脱除性能显着提升。对于660MW机组,基于监测数据的实时排放因子2,、,及,的分布范围为0.0001-0.301 g/kg、0.053-0.835 g/kg及0.0048-0.08 g/kg。对于1000MW机组,2,、,及,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55-0.404 g/kg、0.073-0.797 g/kg及0.0002-0.0547 g/kg。建立了基于监测数据的超低排放系统能效评估模型。对于1000MW燃煤机组,随着机组负荷从50%增加至100%,超低排放系统的能耗由13542k W增加至19104k W,单位发电量CO2排放从10.4g/k Wh下降至8.2g/k Wh;发电过程碳排放占比为98.42%-98.7%,超低排放系统碳排放占比为1.3%-1.58%。基于能分析、?分析、经济性分析及环保性能分析,建立MGGH对于超低排放系统性能影响的4E评估模型。设计工况下(660MW),烟冷器对数平均温差为36K,?效率为81.3%。LLTESP的SO3脱除效率为86%,MGGH系统年运维成本为157.9万元。最后,建立了超低排放情景下全国煤电行业基础数据库,涵盖100MW及以上的燃煤机组共计2157台,共计8.6亿千瓦。在超低排放情景下,SO2、NOx及PM的年削减量分别为2284万吨、754万吨及34370万吨。煤电行业的平均SO2、NOx控制成本分别为1453.2-12306.5元/t、3035-9675元/t。考虑到排放因子的波动,SO2、NOx及PM排放量的范围分别为430~558kt、638~941kt及64~96kt。煤电行业结构性优化策略“上大压小”能够降低污染物控制成本。在实现相同发电量的情况下,如果用3台1000MW燃煤机组替代10台300MW燃煤机组,SO2、NOx及PM控制年运行成本下降幅度分别为20.7%、27.6%及34.4%,碳排放下降7.1%。平均SO2控制成本对于电价和吸收剂价格的敏感度分别为0.3-0.61及0.0225-0.192。

汤易[7](2020)在《面向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优化规划及经济性量化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能源的供给和消费向更为清洁、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储能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必备环节,能够在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提供节点支撑,也是支持绿色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电力储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外部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在技术标准制定、统筹发展规划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由于当前电力储能成本原因,在现行的电价机制和配套政策下,储能应用收益平衡难度较大,在系统中的定位也有待进一步分析。本文从电力储能外部支持政策和技术路线两个层面出发,对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典型应用模式、经济性综合量化评估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际工作场景作为验算案例。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梳理了国家及地方近十年储能相关政策,总结了分布式储能典型应用场景及运营模式;二是考虑了分布式储能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收益,建立了分布式储能经济性综合评估方法;三是发展了台州沿海岛屿储能规划方案,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研究了分布式储能配置问题与可靠性提升成效;四是研究了台州分布式光伏高渗透园区的分布式储能配置方案,分析了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整体建设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协调配合方案。上述研究涉及的具体算例设置均采用了当地电网实际生产运行参数,由此得到的经济性综合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技术与政策方面的建议。

张芳[8](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张力[9](2020)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文中提出作为解决世界能源短缺、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9年,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120.6万辆,占到全球销量的54.6%,虽然较2018年的125.6万辆稍低,但仍然保持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与整车密切关联的动力电池产业、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也获得发展,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2.2GWh,占全球的54%;新增公共充电基础设施21.6万台,占到全球新增的72%。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技术创新推动下的市场化应用与积极推广。商业模式作为将技术创新价值传递到市场的重要媒介,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汽车与氢燃料、无人驾驶、5G、无线充电等各类新技术加速融合的今天,新技术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更多跨行业、新兴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加入,商业模式也突破了企业的界限,上升到了产业层面。以政策支撑、战略引导为代表的社会因素,和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市场代表,也将面临社会和技术全要素跃迁的系统问题,动态研究这个功能系统的路径演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将以此切入点,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出发,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路径演化。本研究首先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概念,综述了社会技术系统、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社会技术系统和商业模式的关系、社会技术系统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等研究成果。第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技术、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总体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根据理论研究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实践,将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置于统一系统之中,构建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提出“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同时,解析了模型要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内涵和范围,论述了构成要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作用。第四,通过采集33个Q样本,32个P样本,运用Q方法对“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分类研究。第五,运用多层次分析框架构建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下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在路径分析基础上,再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之间的转化原因以及演化条件进行研究。最后选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典型案例:深圳大巴融资租赁、长沙百度自动驾驶电动出租车、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上海EVCARD分时租赁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内容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提出的“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包含生产端参与、消费端参与、产业政策三个社会要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或服务两个技术要素,以及市场竞争要素共6大一级要素17个二级要素。该模型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划分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并且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本文的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2)根据Q分析结果,本文得到了三种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类型:社会因素主导型、技术因素主导型、“社会-技术”双驱动型。其中“社会-技术”双驱动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中具体包含了“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生产端参与类型、“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消费端参与类型以及“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市场竞争调节类型三个子分类。(3)搭建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表明:三种商业模式创新类别下包含五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即社会要素主导驱动的创新路径(P1)、技术要素主导驱动的创新路径(P2)、“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生产端参与的创新路径(P31)、“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消费端参与的创新路径(P32)、“社会-技术”双驱动下市场竞争调节的创新路径(P33)。(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分析表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随着产业发展存在先后顺序,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存在。P1和P2多在社会技术系统还不完善的时期出现,即新兴产业发展初期。P31、P32、P33路径在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下受到“社会-技术”共同作用。各条创新路径总体受到大环境、体制层和技术利基自上而下的影响。当某个要素影响减弱时,上一级要素直接作用于下一级要素。(5)通过应用系统动力学对社会因素主导型、技术因素主导型、“社会-技术”双驱动型三大类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之间的转变的原因以及演化条件分析表明:(1)外部大环境增强直接影响到技术要素时,转化成了技术要素主导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2)当技术利基增强,依靠生产端和消费端从未成熟的技术利基发展成为成熟技术利基时,社会要素主导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转化成了以“社会-技术”双驱动的创新类型。(3)从技术要素主导转向“社会-技术”双驱动创新类型的条件是不受大环境影响,技术利基从未成熟发展为成熟,产业链得到创新,技术创新通过社会因素强化商业模式创新。(6)案例分析表明:深圳大巴融资租赁、长沙百度的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上海EVCARD分时租赁等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实例,验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划分的科学性以及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

杨萌[10](2020)在《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环境下,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力灵活性资源调控的市场机制成为焦点问题。本文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分别从市场机制、供给侧策略和需求侧策略的角度,围绕激励电力灵活性资源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及供给侧和需求侧响应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市场机制设计的角度,分别就我国“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下尚未建立和正在建立电力现货市场的两种现实情况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运行面临的调峰问题和爬坡等问题,设计了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总体架构,为分阶段、系统性地建立灵活性资源市场激励机制提供了一种实现路径。具体分析了在我国现货市场建立前,调峰市场的属性及其设计前提,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参与的调峰市场机制及其向现货市场过渡的方案,并以算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力市场发展预期,构建了一种电能量现货市场与多种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的联合出清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电能量、向上调频服务、向下调频服务、向上旋转备用服务、向下旋转备用服务、向上非旋转备用服务、向下非旋转备用服务等7个不同交易品种的联合出清。算例验证该模型可以体现不同灵活性资源的技术特点和经济价值,并适应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消纳。从供给侧的角度,为提高灵活性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调频服务需求量化模型。基于对现有调频服务需求量化方法的对比分析,针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复杂场景,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预测调频服务需求。通过分离调频服务对应的时间分量,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得到假设无调频措施介入情况下的潜在频率偏差,并以此为依据预测系统对于调频服务的短时需求,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在线快速的准实时调频需求预测。从需求侧响应分析的角度,为广泛吸纳新型灵活性资源,分别针对不同规模的需求侧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投标行为,提出了结合生产计划的工业电力用户双层报价决策模型,以及基于条件约束的集成商资源集成报价决策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决策模型能够为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现货价格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能够在本文所提出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中得到有效激励。论文提出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有利于激励需求侧参与辅助服务竞争,改进有功辅助服务调控手段,优化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出清模式,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充裕度和辅助服务能力,进而促进电力市场高效运营。

二、电站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案例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站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案例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燃煤脱碳发电系统热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吸收剂的开发
        1.2.2 脱碳单元流程优化
        1.2.3 脱碳过程与电站系统的集成研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系统流程介绍
    2.1 1000MW常规脱碳燃煤电站简介
    2.2 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燃煤脱碳发电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建模与验证
    3.1 初始条件给定
    3.2 系统模拟与模型验证
        3.2.1 系统模拟流程
        3.2.2 模型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4.1 能量分析方法
    4.2 (?)分析方法
    4.3 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拟结果与分析
    5.1 集成单元模拟结果
    5.2 系统性能分析
        5.2.1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热量
        5.2.2 整体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5.2.3 系统能量流动、分布与转化特性分析
        5.2.4 系统(?)流分布特性
    5.3 技术经济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光伏发电
        1.2.2 光伏扶贫产业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4.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反贫困理论
    2.2 产业发展理论
        2.2.1 产业政策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4.1 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
        2.4.2 光伏产业政策研究方面
        2.4.3 光伏扶贫模式研究方面
        2.4.4 光伏扶贫案例研究方面
        2.4.5 研究述评
第3章 光伏扶贫的发展
    3.1 光伏扶贫政策规定
        3.1.1 中国光伏扶贫主要政策
        3.1.2 安徽省光伏扶贫主要政策
    3.2 实施机构及流程
        3.2.1 组织实施机构
        3.2.2 项目实施流程
    3.3 光伏扶贫发展历程
        3.3.1 萌芽发端阶段(2013.6—2014.9)
        3.3.2 探索试点阶段(2014.9—2016.3)
        3.3.3 推广建设阶段(2016.3—2017.5)
        3.3.4 规范提升阶段(2017.5—2019.12)
        3.3.5 巩固拓展阶段(2019.12至今)
    3.4 光伏扶贫发展现状
        3.4.1 装机容量及纳入国家补助目录情况
        3.4.2 资金投入情况
        3.4.3 电站并网情况
        3.4.4 发电收益情况
        3.4.5 收益分配情况
        3.4.6 电站运维管理情况
    3.5 光伏扶贫调研检测情况
        3.5.1 合规性检查
        3.5.2 建设资金筹措
        3.5.3 发电收益分配
        3.5.4 电站发电性能
        3.5.5 电站安全性能检测
        3.5.6 关键设备质量检查
        3.5.7 施工质量检查
        3.5.8 运维能力评估
    3.6 光伏扶贫效果
        3.6.1 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3.6.2 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3.6.3 推进农村新能源发展
第4章 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分析
    4.1 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分析
        4.1.1 资金筹措机制
        4.1.2 建设管理机制
        4.1.3 运行维护机制
        4.1.4 收益分配机制
        4.1.5 综合利用机制
    4.2 光伏产业扶贫模式分析
        4.2.1 户用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2 村级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3 集中式光伏电站扶贫模式
        4.2.4 有益贫作用的商业光伏电站模式
        4.2.5 不同类型光伏扶贫电站模式比较
第5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1 层次分析法及其计算步骤
        5.3.2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各层指标权重确定
    5.4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糊综合评价
        5.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5.4.2 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结果
第6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
    6.1 电站建设质量均衡性不够
        6.1.1 关键设备质量
        6.1.2 施工质量
    6.2 发电和安全性能可靠性不够
        6.2.1 电站发电性能
        6.2.2 电站安全性能
    6.3 运行维护管理科学性不够
        6.3.1 发电能力检测和评估结果
        6.3.2 低效电站运维方面原因分析
    6.4 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性不够
        6.4.1 建设资金不够到位
        6.4.2 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6.4.3 收益分配不够科学
        6.4.4 系统应用不够充分
    6.5 运行维护标准操作性不够
    6.6 运维机构队伍专业性不够
    6.7 综合利用开发统筹性不够
        6.7.1 光伏农业发展有待加快
        6.7.2 碳排放权交易有待开拓
第7章 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强化光伏扶贫资产管理
        7.1.1 精准确权
        7.1.2 有序清欠
        7.1.3 强化光伏扶贫电站改造
        7.1.4 建章立制
    7.2 完善运维管理机制
        7.2.1 建立健全运维管理架构
        7.2.2 构建光伏物联网
        7.2.3 完善并推广应用监测系统
        7.2.4 开展运维管理工作考核
    7.3 加强发电收益科学分配
        7.3.1 明确发电收益分配方式
        7.3.2 强化公益岗位开发管理
        7.3.3 提高智能管控效率
    7.4 制订完善运维标准
        7.4.1 制订电站运行维护专用标准必要性
        7.4.2 制订运维专用标准及指标体系
    7.5 开展综合利用
        7.5.1 发展光伏农业
        7.5.2 开展碳交易
    7.6 有效防范风险
        7.6.1 创设光伏保险产品
        7.6.2 研究电站废弃物回收利用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现光伏扶贫电站持续稳定高效发电
        8.1.2 实现电站发电收益科学精准分配
        8.1.3 实现电站综合利用有效开展
        8.1.4 实现电站监督考核方式创新完善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8.3.1 助力中国(安徽)乡村全面振兴
        8.3.2 加快“走出去”步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4-2020年中国光伏扶贫主要政策摘编
附录二 2013-2020年安徽省光伏扶贫主要政策摘编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CO2混合物热物性及生物能中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暖与负排放技术
        1.1.2 生物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碳排放
        1.1.3 CO_2捕集技术和分离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O_2混合物的热物性
        1.2.2 化学吸收碳捕集
    1.3 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选题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二氧化碳混合物热导率的模型开发
    2.1 物理理论模型(白箱模型)
    2.2 机器学习模型(黑箱模型)
    2.3 物理模型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灰箱模型)
    2.4 模型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用乙醇胺溶液进行碳捕集的性能研究
    3.1 化学吸收法进行碳捕集的性能模拟
        3.1.1 采用化学吸收进行碳捕集的生物碳源
        3.1.2 Aspen Plus软件介绍
        3.1.3 模拟条件
    3.2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2.1 模型的建立
        3.2.2 模型的验证
    3.3 模型的规模扩大计算
        3.3.1 贫溶剂流量计算
        3.3.2 塔的直径计算
        3.3.3 塔的高度计算
    3.4 碳捕集性能分析
        3.4.1 碳捕集能耗分析
        3.4.2 碳捕集成本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用氨水进行碳捕集的性能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1 模型的建立
        4.1.2 模型的验证
    4.2 模型的规模扩大计算
        4.2.1 贫溶剂流量计算
        4.2.2 塔的直径计算
        4.2.3 塔的高度计算
    4.3 碳捕集性能分析
        4.3.1 碳捕集能耗分析
        4.3.2 碳捕集成本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种吸收剂碳捕集的技术经济性对比分析
    5.1 碳捕集能耗对比
    5.2 碳捕集成本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4)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定额发展和应用现状
        1.2.2 国内定额研究发展历程
        1.2.3 国内定额编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预期成果
        1.4.2 创新点
2 水电工程施工补充定额编制及原始数据误差处理
    2.1 定额编制基本理论
        2.1.1 工程定额的概念
        2.1.2 定额水平的概念及内涵
    2.2 施工定额的编制
        2.2.1 施工定额的编制程序
        2.2.2 人工补充定额编制
        2.2.3 机械补充定额编制
    2.3 补充定额编制常用方法
        2.3.1 用工作时间研究的方法编制补充定额
        2.3.2 用经验统计定额资料编制补充定额
    2.4 定额原始数据的来源
    2.5 原始数据特点
    2.6 原始数据的误差及处理
        2.6.1 观测数据的误差
        2.6.2 误差的分类及性质
        2.6.3 粗大误差的判别及剔除
        2.6.4 3种判别准则的比较
    2.7 本章小结
3 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存在问题及改进研究
    3.1 现行水电工程定额使用情况
    3.2 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实践案例分析
    3.3 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存在问题分析
        3.3.1 传统水电定额编制方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3.2 水电工程建管模式变革加剧传统定额编制方法的局限性
        3.3.3 定额站工作经费没有稳定来源,行业相关人员实操经验不足
    3.4 补充定额编制方法改进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水电工程施工定额编制模型研究
    4.1 蒙特卡罗模拟基本思想
        4.1.1 蒙特卡罗模拟基本原理
        4.1.2 蒙特卡罗模拟理论基础
        4.1.3 蒙特卡罗模拟算法的基本思路
    4.2 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误差和使用注意事项
        4.2.1 蒙特卡罗模拟算法的误差及收敛性
        4.2.2 蒙特卡罗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4.3 建立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的蒙特卡罗模拟算法模型
        4.3.1 原始数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
        4.3.2 建立概率分布函数模型
        4.3.3 分析拟合数据概率分布并检验
        4.3.4 按消耗量数据的概率分布进行抽样
        4.3.5 蒙特卡罗模拟结果与精度分析
        4.3.6 蒙特卡罗方法的误差与改进
    4.4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介绍
        5.1.1 反井钻机钻井技术在水电工程的应用
        5.1.2 依托项目工程概述
        5.1.3 反井钻机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
        5.1.4 定向钻施工高精度导孔
        5.1.5 反井钻机施工导井
    5.2 大直径反井钻机钻导井补充定额编制
        5.2.1 补充定额编制准备工作
        5.2.2 原始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
        5.2.3 异常值的判别与剔除
        5.2.4 分析数据频率拟合概率分布
        5.2.5 建立经验公式降低模拟技术误差
        5.2.6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模拟
        5.2.7 模拟结果精度分析
        5.2.8 确定反井钻机钻导井补充定额资源消耗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现状
        1.2.2 混改业务经济性评估研究现状
        1.2.3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研究现状
        1.2.4 电网企业业务投资分析研究现状
        1.2.5 电网企业新型业务运营模式研究现状
        1.2.6 电网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企混改指导政策与推进途径分析
    2.1 国企混改指导政策
        2.1.1 国家层面混改指导政策
        2.1.2 地方政府层面混改指导政策
        2.1.3 电力公司层面混改政策与协议
    2.2 国企混改推进途径分析
        2.2.1 国企混改分类推进途径
        2.2.2 国企混改分层推进途径
        2.2.3 国企混改多类资本参与途径
    2.3 央企混改基本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类型及经济性分析模型
    3.1 引言
    3.2 电网企业适合混改的业务类型分析
        3.2.1 国家电网公司混改业务类型
        3.2.2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3.2.3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
        3.2.4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
        3.2.5 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3.3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SWOT分析模型
        3.3.1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优势分析
        3.3.2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劣势分析
        3.3.3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机会分析
        3.3.4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威胁分析
        3.3.5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SWOT综合分析
    3.4 电网企业混改业务经济性分析
        3.4.1 经济性分析模型
        3.4.2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经济性分析
        3.4.3 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经济型分析
        3.4.4 综合能源业务经济性分析
        3.4.5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经济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网企业微网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分布式能源微网混改业务运营模式分类
    4.3 分布式能源微网混改业务主体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1 能源生产商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2 能源转换商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3 能源存储商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3.4 能源消费者及其运营分析模型
    4.4 分布式能源微网混改业务投资分析
        4.4.1 光伏业务投资分析
        4.4.2 储能业务投资分析
    4.5 微网混改业务运营模式与收益分析模型
        4.5.1 微网混改业务运营模式
        4.5.2 微网混改业务效益分析模型
    4.6 微网混改业务多情景运营优化模型
        4.6.1 微网业务运营优化模型
        4.6.2 微网业务运营典型情景设置
        4.6.3 微网不同典型情景日内运营优化结果
        4.6.4 微网不同典型情景全寿命周期运营优化结果
    4.7 随机不确定因素下微网业务多主体运营优化模型
        4.7.1 微网混改业务多投资主体运营约束
        4.7.2 微网混改业务多投资主体运营优化模型
        4.7.3 随机不确定性因素下多主体投资业务优化模型
        4.7.4 算例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网企业综合能源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5.1 引言
    5.2 综合能源混改业务模式分析
        5.2.1 冷热电综合能源业务模式
        5.2.2 购售电一体化业务模式
        5.2.3 冷热电联供差价套利业务模式
    5.3 冷热电气综合能源优化模型
        5.3.1 冷热电气能源出力模型
        5.3.2 冷热电气能源运营优化模型
        5.3.3 基础数据
        5.3.4 优化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网企业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1 引言
    6.2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混改方式分析
        6.2.1 增量配电业务混改方式
        6.2.2 竞争性售电业务混改方式
    6.3 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6.3.1 增量配电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6.3.2 竞争性售电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6.3.3 算例分析
    6.4 竞争性配售电混改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4.1 增量配电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4.2 竞争性售电业务投资运营优化模型
        6.4.3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运营成效排序评价模型
    7.1 引言
    7.2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的条件/环境分析
        7.2.1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
        7.2.2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7.2.3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
    7.3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7.3.1 分布式能源微网业务运营模式
        7.3.2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运营模式
        7.3.3 竞争性配售电业务运营模式
    7.4 电网企业不同混改业务运营成效排序评价模型
        7.4.1 运营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7.4.2 指标赋权模型
        7.4.3 理想物元可拓评价模型
        7.4.4 实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性能评估及经济性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1.1.2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1.1.3 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现状
        1.1.4 燃煤电站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污染物控制技术经济性评估研究进展
        1.2.2 污染物控制技术能效评估研究进展
        1.2.3 换热装备性能评估研究进展
        1.2.4 物质流能量流分析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2.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经济性评估
    2.1 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2.1.1 超低排放改造前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2.1.2 超低排放改造后燃煤机组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2.2 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成本评估模型
    2.3 超低排放情景下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投资成本函数
    2.4 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经济性评估
        2.4.1 机组容量对超低排放技术路线运行成本的影响
        2.4.2 多因素作用下超低排放系统运行成本谱图
    2.5 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运行差异性分析
        2.5.1 超低排放情景下单塔与双塔脱硫技术适应性及经济性分析
        2.5.2 NOx超低排放技术经济性评估
    2.6 本章小结
3.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与?流研究
    3.1 研究框架与研究对象
    3.2 基于系统流程网络的物质流、能量流与?流模型
    3.3 典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物质流、能量流分析
        3.3.1 典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污流分析及污染物排放特征
        3.3.2 典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系统能效评估
    3.4 换热装备对超低排放系统性能影响的4E评估
        3.4.1 评估模型
        3.4.2 基础参数
        3.4.3 综合评估
    3.5 本章小结
4.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多维度评估及经济性优化策略研究
    4.1 全国煤电行业基础数据库构建
    4.2 方法学
    4.3 全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多维度评估
        4.3.1 全国煤电行业污染物削减量分析
        4.3.2 全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成本评估
        4.3.3 全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排放量测算
        4.3.4 全国煤电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效益评估
    4.4 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经济性优化策略研究
        4.4.1 “上大压小”策略对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经济性及碳排放的影响
        4.4.2 运行参数优化对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经济性的影响
        4.4.3 价格对煤电行业污染物控制经济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面向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优化规划及经济性量化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我国储能发展现状及典型场景运营模式
    2.1 储能的界定及研究范围
    2.2 我国储能政策情况
        2.2.1 国家层面储能政策
        2.2.2 地方层面储能政策
    2.3 我国储能发展现状
        2.3.1 总体规模
    2.4 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及模式
        2.4.1 电源侧场景下的典型应用模式
        2.4.2 电网侧场景下的典型应用模式
        2.4.3 用户侧场景下的典型应用模式
    2.5 分布式储能接入配网侧的典型运营机制
        2.5.1 输配电成本监管模式
        2.5.2 竞争性业务模式
3 分布式储能全寿命周期综合评估方法
    3.1 电力储能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组成
    3.2 电力储能全寿命周期的收益组成
    3.3 分布式储能的综合经济性评估方法
4 面向供电可靠性的海岛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
    4.1 大陈岛基本情况介绍
    4.2 以可靠性为目标的海岛型配网分布式储能规划
        4.2.1 配电网可靠性分析原理、方法及指标
        4.2.2 线路、风电场及分布式储能数学模型
        4.2.3 负荷模型及其削减策略
        4.2.4 布式储能选址定容算法介绍
    4.3 大陈岛地区案例参数
    4.4 大陈岛地区分布式储能规划算例分析
    4.5 大陈岛地区储能配置经济性测算
5 支撑可再生能源的园区分布式储能规划研究
    5.1 分布式电源及储能配置方法
        5.1.1 影响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限制条件
        5.1.2 支持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技术措施
        5.1.3 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对储能的需求
        5.1.4 支撑分布式电源的储能规划思路
    5.2 金属可再生园区分布式储能规划方案
        5.2.1 园区社会经济及电网情况分析
        5.2.2 园区分布式储能建设必要性
        5.2.3 园区分布式储能规划主要条件设置
        5.2.4 园区分布式储能配置方案
    5.3 金属可再生园区储能配置经济性测算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成果
    6.2 后续工作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8)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1.5 产业创新理论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7.1.2 实证结果分析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1 理论假设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7.2.4 假设检验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3.1 新能源汽车
        1.3.2 新能源汽车产业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2.1.1 社会技术系统
        2.1.2 社会技术系统转型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
        2.2.1 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研究
        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
        2.2.3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研究
        2.2.4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2.3 商业模式研究
        2.3.1 商业模式理论研究
        2.3.2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3.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研究
        2.3.4 商业模式创新与其他变量的研究
        2.3.5 社会技术系统下的商业模式研究
        2.3.6 社会技术系统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研究
    2.4 研究评述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商业模式现状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
        3.1.1 新能源汽车产业阶段划分
        3.1.2 第一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2年之前)
        3.1.3 第二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3-2015)
        3.1.4 第三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6年之后)
    3.2 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3.2.1 第一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3.2.2 第二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3.2.3 第三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3.3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3.1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特点
        3.3.2 当前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4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
    4.1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构建
    4.2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关键要素
        4.2.1 社会要素:政策和利益相关者
        4.2.2 技术要素:新技术和新产品
        4.2.3 竞争要素:资源和战略的竞争
    4.3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要素关系
        4.3.1 支撑作用:社会要素正向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4.3.2 中介作用:新产品或服务中介技术创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4.3.3 调节作用:竞争程度调节商业模式创新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分类研究
    5.1 Q方法的研究步骤
    5.2 样本的采集
        5.2.1 陈述观点样本
        5.2.2 测试样本
    5.3 商业模式创新分类的数据分析
        5.3.1 Q排列的相关性分析
        5.3.2 Q排列的因子分析
    5.4 商业模式创新分类的结果
        5.4.1 社会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5.4.2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5.4.3 “社会-技术“双驱动型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不同类别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研究
    6.1 多层次分析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
        6.1.1 多层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构建
        6.1.2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特征分析
    6.2 社会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6.2.1 大环境急剧变化
        6.2.2 体制层改变
        6.2.3 技术利基不成熟
        6.2.4 政策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特征
    6.3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6.3.1 技术变革的大环境
        6.3.2 新兴技术出现
        6.3.3 体制层分裂
        6.3.4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特征
    6.4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6.4.1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生产端参与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6.4.2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消费端参与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6.4.3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市场竞争调节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6.5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类型的演化与评价
        6.5.1 商业模式创新从社会主导向技术主导的演化
        6.5.2 商业模式创新从社会主导向“社会-技术”双驱动的演化
        6.5.3 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主导向“社会-技术”双驱动的演化
    6.6 本章小结
7 案例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典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1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案例
        7.1.1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概况
        7.1.2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2 长沙百度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案例
        7.2.1 百度的自动驾驶项目概况
        7.2.2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3 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案例
        7.3.1 比亚迪发展电动汽车概况
        7.3.2 比亚迪整车销售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4 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案例
        7.4.1 薛家岛充换电站的概况
        7.4.2 薛家岛换电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5 上海EVCARD分时租赁案例
        7.5.1 EVCARD的概况
        7.5.2 EVCARD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管理实践的启示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1-2019年中国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节选)
附录B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研究调查与访谈
附录C 样本的相关系数表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电力系统有功辅助服务与灵活性资源需求
        1.2.1 电力辅助服务的概念与分类
        1.2.2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系统的灵活性需求与应对
    1.3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及其研究现状
        1.3.1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
        1.3.2 国外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研究与实践
        1.3.3 我国辅助服务补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1.3.4 国内外有功辅助服务市场出清模型研究与应用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架构设计
    2.1 概述
    2.2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要素分析
        2.2.1 供求机制
        2.2.2 竞争方式
        2.2.3 价格机制
    2.3 电力市场设计对灵活性的传统激励措施
    2.4 基于新需求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改进思路
        2.4.1 引入新型灵活性资源
        2.4.2 改进既有辅助服务品种
        2.4.3 新增辅助服务品种
    2.5 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总体框架
        2.5.1 市场主体
        2.5.2 时间设置
        2.5.3 网络模型
        2.5.4 交易品种设置
        2.5.5 市场出清目标
        2.5.6 组织方式
    2.6 小结
第3章 可再生能源参与的我国调峰市场机制设计
    3.1 概述
    3.2 调峰市场的设计前提及其属性分析
    3.3 调峰交易机制现状
    3.4 可再生能源参与的调峰交易机制设计
    3.5 可再生能源参与的调峰交易出清模型
    3.6 调峰机制向现货市场的过渡
    3.7 算例验证
    3.8 小结
第4章 面向灵活性的电能与有功辅助服务市场联合出清模型
    4.1 概述
    4.2 电力灵活性资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4.3 机组组合模型对灵活性资源利用率的影响与改进思路
    4.4 面向灵活性的日前市场电能与辅助服务联合出清模型
    4.5 算例验证
    4.6 小结
第5章 调频服务需求量化的数据驱动模型
    5.1 概述
    5.2 数据驱动的有功辅助服务量化方法
    5.3 基于HMM的调频服务需求量化模型
        5.3.1 调频服务需求的分布特征与模型选择
        5.3.2 隐马尔可夫模型
        5.3.3 HMM参数估计
        5.3.4 隐藏状态解码
        5.3.5 数据驱动的有功辅助服务需求预测流程
    5.4 算例验证
    5.5 小结
第6章 需求侧资源参与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的投标决策模型
    6.1 概述
    6.2 新型有功辅助服务资源
        6.2.1 需求侧资源
        6.2.2 储能技术
        6.2.3 可再生能源
        6.2.4 虚拟电厂
    6.3 工业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投标决策模型
        6.3.1 参与需求响应的工业用户特点
        6.3.2 工业用户短期生产调度模型
        6.3.3 工业用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投标决策模型
    6.4 集成商投标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的决策模型
        6.4.1 集成商投标辅助服务市场的决策过程
        6.4.2 辅助服务产品的可用性等效概率
        6.4.3 集成商投标辅助服务市场的机会约束模型
    6.5 算例验证
        6.5.1 工业用户辅助服务市场投标决策算例
        6.5.2 集成商投标有功辅助服务市场算例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电站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案例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耦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燃煤脱碳发电系统热经济性研究[D]. 刘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中国光伏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安徽的实证分析[D]. 孟守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
  • [3]CO2混合物热物性及生物能中化学吸收碳捕集技术经济分析[D]. 董贝贝.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4]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 赵青.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电网企业混改业务投资分析及运营优化研究[D]. 付晓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性能评估及经济性优化策略研究[D]. 罗聪. 浙江大学, 2021(09)
  • [7]面向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优化规划及经济性量化评估研究[D]. 汤易. 浙江大学, 2020(02)
  • [8]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9]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D]. 张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的有功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设计与出清模型研究[D]. 杨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标签:;  ;  ;  ;  ;  

电站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案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