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学校发展趋势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学校发展趋势探讨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学校发展趋向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陈旭[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将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动力,对战略愿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和重要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引领农业进入现代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新格局。没有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更不会有产业兴旺,而农机需求的改变是研判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和进程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判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和结构性变化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机械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机需求作为研究标的,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理论、生产要素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回归分析、Logit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及动态仿真模型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为吉林省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运用系统理论,参考战略管理“HCD”模型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的“ISRS”模型,从智能子系统(I)、服务子系统(S)、配套子系统(R)、生存子系统(S)四个方面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目标,分析二者的联动机理。认为,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2)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基于2004-2018年统计数据,从宏观层面以农机总动力为因变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价格、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农户收入、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自变量,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我国农机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需求主要作用因素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劳动力数量(0.471)、农户收入(0.462)、农机购置补贴(0.025)、农机价格(-0.004),两模型结果相互吻合,说明全国农机装备需求受以上四个因素的影响较大。(3)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田野调查的微观数据,借鉴前文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生产环节(耕地环节、播种环节、收获环节)、不同类型农户(以农为主农户、以农为辅农户)两个层面,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农户农机需求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生产环节来看,耕地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1.1462)、农机购置补贴(0.8623)、道路情况(0.7371)、年龄(-0.7323)、地貌特征(0.4218)、性别(-0.235)、农户人均收入(0.0127)、农业劳动力(0.0061)的影响;播种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3417)、农业劳动力(0.0176)、农户人居收入(0.0123)、年龄(-0.1355)、地貌特征(0.7321)的影响;收获环节农机需求受到农机拥有量(-0.5264)、道路情况(0.5758)和地貌特征(0.7326)的影响。从农户类型分析,以农为主农户农机需求受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拥有量、年龄、受教育程度、道路情况、地形特征影响,结果分别是0.1364、0.2564、-0.6314、-1.2645、0.1453、0.3672、-0.9471;以农为辅农户农机需求受农机购置补贴、年龄、地形特征的影响,结果分别是0.2315、-0.1465、-1.0421。作者认为农机拥有量、农机购置补贴、地形特征、道路情况是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的关键因素,以上指标分别代表吉林省农机基础、自然禀赋、政府行为及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政府行为和基础设施将不断优化,未来农机需求将有所调整和改善。(4)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需求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农机具原值将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分为农机户、I类农机服务组织、II类农机服务组织,并以此构建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模型,基于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类服务组织在农机需求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中影响农机户农机需求的因素包括耕地块数、耕地转入情况、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性别、健康状态、兼职情况以及耕地地貌,结果分别为-0.2543、2.3533、-1.7543、0.8473、0.5433、1.3523、0.0632、-0.2364;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经营性收入比例、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系数分别为0.2846、1.3743、-1.3542、1.1263、0.6423、0.4324、-0.0357、0.5724、1.4164;II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最大块耕地面积、农业收入比例、农机现值、当地劳动力价格、农机购置补贴、年龄、性别、健康状态、耕地地貌,系数分别为0.2746、1.4235、0.7385、-0.3635、0.3432、-0.0264、0.5913、1.4935、-0.1925。结果表明,农业收入比例、劳动力数量、农机购置补贴、健康状态对三类农机服务组织影响较大,可见除政府行为外,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市场化要求更高。而随着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规模扩大,自然禀赋的限制日益减少,这一趋势与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具有良好的辐射性。(5)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预测。基于吉林省2004-2018年农机装备使用情况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组合预测模型,对2019-2023年的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进行趋势预测。进一步依据《吉林省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指标中农业劳动生产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两项指标的目标值添加政策实施水平变量,分别按照1%、3%、5%的增长率构建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控制劳动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7%、7.5%、12.7%,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为4.9%、5.9%以及7%,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1.1%、1.3%。利用动态仿真模型控制粮食综合生产率按照每年1%,3%,5%的增长,农机总动力的年均增长分别为4.8%、7.6%、9.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为1.36%、3.14%以及6.23%,机耕水平的年均增长为0.93%、1.09%、1.28%。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吉林省农机需求发展是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6)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借鉴。对日本和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借鉴日美地少人多、地广人稀的两种农业模式,针对我国及吉林省农业地貌复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重视科研创新体系。综上,基于前文从宏观层面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研究,微观层面影响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需求的因素研究,研判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的发展趋势,同时借鉴日美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作者针对吉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应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加快农业机械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张建锋[3](2020)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文中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步入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以土地承包、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创新以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成为亟待破解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农业劳动力资源弱质化、粮食供给总量紧平衡等现实,着力推进农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渐为社会所认同。与此同时,随着交易效率的提升,我国农业专业化分工呈现深化趋势,但在区域、产业、具体农事活动方面存在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立足我国小规模农户将长期存在并处于基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国情,在深化专业化分工过程中,探究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农户参与分工与合作的保障,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必要性。本文以农机服务为例,探究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回答“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为什么要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以保障农事活动的有效实现?”问题,并将“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合作”分解为“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如何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匹配什么样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等子问题。文章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农户家庭决策模型、合作及合作行为理论、外包理论、交易成本与交易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交易效率-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合作治理”的基本框架。基于此分析框架,从稻农家庭微观决策出发分析了稻农参与分工与合作的缘由,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关系、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与合作机制、稻农农事活动合作方式选择及合作治理匹配的影响因素;随后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演化历程及现实状况,并基于2004-2017年全国主要稻产区数据、采用FGLS方法验证了技术经济结构变迁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ivprobit模型、内生次序probit模型模型、multi-logit模型分别验证了稻农农机技术使用与否、农机技术使用程度、农机服务合作与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多案例分析专业化分工和稻农合作实现逻辑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单独均无法相对全面解释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缘由,应从合作意愿形成与强化、合作行为实现与开展、合作持续等三个层面具体分析稻农合作的缘由。稻农合作嵌入外部技术经济、制度演化与变迁过程中,是稻农以综合成本最小化、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导向,权衡合作的预期收益增加或预期成本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主体与群体的行为能力及合作能力、主观与客观规范与控制等因素,并与内外部诸多利益相关者互动的结果。规模经济、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信息处理效率等四个视角都是以合作的预期绩效为出发点,只强调了合作预期绩效中的某一方面,未将合作发生置于综合系统中考量,且四个观点间也存在相应的联系。生产要素稀缺引致的生产实现与生产成本降低诉求、生产经营组织制度不均衡诱致的交易成本降低诉求、小农户综合收益最大化导向下的机会成本最小化诉求、交易效率提升与合作的经济可行性得以保障、稻农行为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升、强有力外部推力与助力的存在、新型水稻经营主体的存在与引领、合作分配机制的激励效应与分配的公平性、合作组织的存续发展与合作组织绩效的提升等方面构成了稻农农事活动合作的多维缘由。(2)技术变革与制度变迁对农业专业化分工演进以及农户合作行为选择具有显着的直接、间接影响。(1)制度及制度变革围绕宏观产权制度、产业保护与扶持制度、微观规范与控制制度三个维度,通过影响宏观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合作的微观交易效率,通过改变水稻生产经营主体的资源、资本与要素禀赋结构,直接、间接影响农事活动分工与合作;(2)技术及技术演化围绕生产型技术、交易型技术两个维度,通过改变农事活动的技术经济结构、影响合作的交易效率,进而影响稻农合作动机、合作行为与合作方式的选择;(3)技术、制度协同演化,共同形塑了“小农户家庭内部合作为主与关系型换工合作为辅→农户被动卷入同公社化与合作化生产合作为主→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逐渐深化→农事活动合作市场化与社会化为主”的稻农合作与合作方式演进历程。水稻农事活动中稻农合作治理演进围绕交易属性演化、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两个维度展开。交易属性演变嵌入水稻生产技术、制度与政策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的演化影响技术选择、农事活动的专业化分工,进而影响农事活动的实现方式,最终影响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及治理机制的选择。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演化维度的治理演化主要从“交易效率演进嵌入、经营主体选择”、“混合治理结构嵌入、经营主体选择”两个角度发挥作用。(3)技术经济结构变迁是水稻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的核心诱致因素,四种水稻种属农机服务外包合作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分异。水稻生产经营农事活动合作与合作方式选择嵌入技术经济与制度结构及其共同决定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中。影响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水稻生产经营资源与要素相对稀缺状况、水稻生产经营组织结构的变革、非农就业市场成长与非农就业比较收益状况、农业生产经营公共制度与产业政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嵌入的农村社会关系与社会文化网络等。基于2004-2017年中国粳稻、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四个主要属种及主要种植省份的宏观数据,采用FGLS模型实证发现:(1)农机专用性指标、农地折租成本代表农地租种机会成本、农户自有劳动力价格代表的机会成本、雇工成本等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台均拖拉机动力代表的农机专用性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负向影响。(2)水稻种植现金成本收益率代表的比较收益指标、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可得性、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等三个指标影响出现了分异,现金成本收益率在粳稻、中籼稻种植区对农机服务外包合作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和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农机总动力代表的农机服务可得性在粳稻产区、晚籼稻产区呈正向影响,在早籼稻、中籼稻产区呈负向影响。农户自我完成部分成本在早籼稻、晚籼稻产区呈现负向影响,在粳稻、中籼稻产区呈现正向影响。粳稻、中籼稻的个体效应在省域间存在分异性。(4)农户户主特征、农户社会与经营特征、村域技术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农户农机选择、农机化程度、农机服务合作、农机服务合作程度、农机服务合作方式选择均会产生显着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分别采用probit与工具变量probit模型、次序probit模型与内生次序probit模型、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户户主年龄、留家人员健康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的对数值、农忙时雇工价格、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业机械采用具有显着影响,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显着提升农户农机采用。(2)农业收入占比、主事者年龄、家庭外出劳动力占比、留家人口受教育程度、役畜拥有与否、家庭耕地面积、支农惠农服务可获得程度对农户农机化程度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3)役畜的拥有情况、农户耕地面积、农忙时的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对农户农机及农机合作行为的选择具有显着的影响。(4)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等对农户实现合作程度产生显着影响。(5)基于不同的参照组,农业收入占比、户主的性别、户主年龄、女性劳动力占比、役畜的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值、农地产权改革颁证与否、村域人均劳动力耕地面积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县城最近的距离对数、农户间关系的和谐程度、村域惠农支农服务可得性、获得补贴的金额对数对合作方式产生显着影响。但不同参照组内,显着性有差异。(5)水稻农机服务合作交易治理结构、交易治理机制选择主要受役畜拥有状况、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关系和谐程度、村域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等因素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6年数据,采用multi-logit模型实证发现:(1)农忙时雇工价格对数、村民间关系的和谐程度、离最近县城的距离、从事农业生产3个月以上的劳动力人数、村域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惠农支农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农户选择市场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正向影响。(2)农业收入占比、是否拥有役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农忙时雇工价格、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等对农户不同参照组条件下选择混合治理结构的几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3)农地确权颁证状况、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支农惠农服务可得性状况对不同参照组间农户选择关系治理结构具有显着促进作用。(4)拥有役畜的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获得补贴金额的对数值、支农惠农服务获得性等在不同参照组条件下农户选择一体化治理结构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5)役畜拥有状况、农户家庭耕地面积对数、农户间关系和谐程度、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是农户农机购置与作业合作治理机制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6)确权颁证实现情况、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等对农户选择关系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关联。(7)离最近县城的距离对数、村民间的关系和谐程度、超过3个月的劳动力人数对农户选择契约治理机制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8)农业收入占比、拥有役畜的状况、家庭农户耕地面积对数、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离最近县城的距离等对农户选择混合治理具有显着影响。推进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优化合作方式与合作治理,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1)调整合作规制的着力点,将着力点置于外在交易成本的降低与交易效率的提升、水稻生产经营技术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创业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育成长等方面;(2)优化与完善相应的规制政策:(1)改善水稻产业发展的宏观技术与制度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水稻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组织制度创新的制度与政策体系;一方面强化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农业(水稻)”进程,降低组织创新与市场型交易的交易成本。(2)优化水稻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经济结构。一方面着力推进水稻农事活动技术变革,提高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标准化;一方面着力推进农地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的组织与治理创新,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的职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3)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与新型主体发育成长。一方面着眼于优化水稻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的制度与产业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的制度成本、风险成本和初创成本;一方面着眼于从供给端推进水稻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成长,为水稻规模经营主体的发育成长提供技术经济支撑。(4)推进农村协同治理与社会关系网络重塑。一方面着眼于推进农村治理的主体与机制创新,构建主要利益相关者间协同、多元机制协调与共生的治理体系,将水稻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嵌入农村治理创新过程中;另一方面着眼于重塑农村社会文化与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农村传统的非正式制度的继承与优化、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型契约与法治文化的培育,实现农村传统优秀文化同现代市场经济契约与法治文化的有效衔接,降低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交易成本。

唐绪元[4](2020)在《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农业机械推广显得格外重要。而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是否健全,则又是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本论文试对农机推广的概念进行辨析、对制度与模式进行梳理分析,结合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既有状态,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经验,通过对湖南省衡阳市当前农机推广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经费投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详细探究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的对策和发展,最终构建起与湖南基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平台和服务体系。本文研究认为,当前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主要存在着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农机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乏力、各地区农机普及水平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分析湖南省农机推广实际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转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对农机化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湖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

王瑞[5](2019)在《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机理与培养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机化人才的成长与培养是农业系统工程问题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是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由“依靠物质的投入向更加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处于人才培养由注重单项技术技能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2010年开始,教育部、农村农业部等相继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及其2.0版本。以此为契机,构建科学合理的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对于解决当前高层次农机化人才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及培养体系的研究是农业系统工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有机子系统。本文的研究体系以物理-事理-人理(WSR)的系统方法论为参照,以意图(Desire)、调查(Investigation)、目标(Objective)、模型(Model)、协调(Coordination)、建议(Proposal)的系统化思维为引导,在分析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的概念和内涵前提下,将研究的主要内容框定为开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阶段教育上,以农业系统工程、统计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人才测评理论、定性统计方法、系统聚类分析、DEMATEL方法等系统分析手段,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展开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现状调研分析,辨识分析影响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各要素,构建了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并开展了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第一,从农业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借鉴人才素质测评的能力素质模型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了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目标体系,系统分析并总结出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本文选取A大学入选“卓越计划”的农机化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在对其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和专业认证中的毕业要求进行对比分析中发现:在以毕业要求为基本指标的评价体系中,学生往往出现“重视高学分课程,轻视低学分课程”和“重视专业课程,轻视通识教育”的趋势,而与工程教育认证的“短板”效应相反,综合素质测评对于学生的能力素质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评测,但其评测结果更多用于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上,并未对学生是否能够达到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有强制性限制。根据教育现象学、教育生态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工程教育认证等相关理论,本文作者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卓越认证体系中对学生毕业要求,以及能力素质模型等相关理论,运用系统归纳法,构建了知识特征、能力特征、素质特征(含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共计3大类23个指标的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目标体系。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对其成长内生动力的成因——成长目标定位、成长规律遵循、个人价值需求、人才创新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二,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分类描述了内外部环境对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影响,并对构建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各要素进行了辨识分析。从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环境、教育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指出我国农机化事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农机化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各类推进农机化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成果显着,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另一方面,农机化人才流失的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现有的农机化人才储备不足,供需双方的矛盾突出的问题也影响了农机化未来的发展水平。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构建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采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以及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通过前文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8大类,29个影响因素的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构成要素。以教育生态学的相关原理为基础,基于DEMATEL方法,对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辨识。通过专家评定给出定量化的分析数据,按照DEMATEL方法的规则构建了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矩阵,并分别计算出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原因度等各项综合影响指数,获得对构建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起到重要影响的各要素数据。本文研究表明:培养制度建设是构建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首要任务,强化以跟踪评价和监督反馈为代表的质量体系建设是实现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和独立条件,应考虑更广泛的采取以科研实践核心内容为代表的探究式方法,并努力满足卓越农机化学生的成长需求。第三,以OBE(Objective Based Education)的工程教育理论引入,系统分析了成长目标体系与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选取入选“卓越计划”的四所高校农机化专业为对象,分别设计了基于培养状态和成长导向为核心的问卷,发放回收有效问卷239份,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和系统聚类和定性统计分析。在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多重频率统计后发现,当前学生对于成长和培养目标的认知较弱,其外部成就动机尚未转化为内部成就动机,导致成长动力不足。原有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学生成长目标体系之间呈现结构性矛盾。针对此问题,本文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通过借鉴新供给经济学中关于后发优势的描述:从技术模仿、技术扩散带来的红利,到逐渐红利收敛的趋势,这种收敛压力在供给侧观察视角下,应当是在每一次供给侧创新完成之后的一个稳定时期中,追求随技术革命开启新的时代。总结得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应由高等教育内部主动发起,影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于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从农机化行业、高等教育、农机化专业教育逐层递进,分析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即应着重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立足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目标和发展特征,构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作为考察目标输出,从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等5个维度设计改革途径。在确保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完善培养过程和环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国际化质量保障等方面综合推进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第四,探索构建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吉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全国第一个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农机化专业,为本文实证研究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吉林大学农机化专业201 1年进入卓越工程计划,并率先启动了从培养方案设计到课程结构内容调整,从条件保障建设到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改革计划。更为重要的是,其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且持续性的过程。该专业开展教学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对本文的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启发。本文结合该专业的实践经验,在农机化人才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供需结构性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出农机化行业和高校专业教育上的结构性问题,并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对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进行了分析。该专业在开展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思和经验,也对本文的研究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反馈。尤其是,作为国家农机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牵头单位之一,该专业的改革方案对全国高校的同类专业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车雯[6](2018)在《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基础性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机械装备的需要趋向于高质量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农业主产区的新疆而言,机械化水平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因素,在本文的研究中,是以石河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阅读与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新疆石河子在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农业机械装备行业优势得到凸显,由此出现了新的一批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包括天露、天佐、科神以及天振等;与此同时,新疆石河子将全国规模最大的生产棉花机械公司、全国最大的生产节水器的公司、全国最大的生产引犁公司以及全国规模最大的精量播种机械公司集中了起来。产值约占全疆农机装备制造业产值的40%,这都夯实了石河子作为农业机械装备大市的优势地位,但是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农机产业园在发展规化中面临龙头企业缺少、品牌建设不足、人才欠缺等诸多劣,同时面临市场严峻的挑战,据此,石河子农机产业园应该在发展规划中,立足于科学化的项目总体定位、项目规划构想,合理确立发展建设方向与发展建设思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上游与下游的企业,为农机产业的产品制造与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物资供给、公共服务等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大幅提高,这也就成为农机产业园促进关联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同时要为农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从产业优惠政策、人才技术队伍、农机龙头企业、关联产业等方面提供保障。

周银坤[7](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段震华[8](2018)在《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果园产业逐渐成为了果农收益的主要来源,随着果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果园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丘陵果园受限于地形条件,机械化作业程度相对较低,尤其采摘、修剪、套袋等作业环节仍然采用人工爬梯、踩凳子等登高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在起伏不平的坡地作业,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果园升降作业平台是一种辅助果农完成果园作业的半自动化装备,虽然目前出现一些结构简单的升降平台,但在作业范围、地形适应性和作业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大多用于平原等地势平坦的地区作业,而适用于丘陵果园复杂地形和果树种植环境的机型较少。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丘陵地形作业的果园升降机械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为此,本文开展了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和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标准化丘陵果园种植模式并实地测量果树园艺几何参数,结合现有机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目标。对比不同结构形式的升降平台,选定折臂机构为升降形式,根据果树几何特征参数及果树作业空间大小,基于坡地作业稳定性,设计最大升降高度为1.2m,最大回转作业半径为1.4m。对升降装置主要部件进行了设计,包括升降臂杆、支撑底座、载人工作台、调平机构、液压元件等。根据升降臂与作业参数设计值的关系,确定了升降下臂长度为590 mm,升降上臂长度为900mm,并确定了升降油缸的安装位置和主要尺寸参数;设计了一侧开门的载人工作台,其前端通过调平装置与升降臂连接,调平装置采用油缸伸缩和回转驱动旋转的方式分别实现载人工作台前后、左右单独调平,以降低调平作业对整机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25°的调平范围要求设计了结构参数,使得升降平台具有丘陵不平地形作业的能力;通过静力分析,对升降臂进行了抗弯强度校核以保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确定了连杆结构参数;对液压元件进行设计与选型,回转驱动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形式,综合液压回路并根据升降装置各部件位置完成了油路连接;设计操控装置有升降、回转和调平作业共10个按钮,并安装于载人台前侧护栏。(2)基于通用履带底盘参数,分析了升降装置安装位置参数之间的取值关系;研究了升降平台重心位置与整机越障能力、行驶能力以及坡地作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设计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和Recurdyn动力学仿真,确定了升降装置的安装位置设计参数和重心位置设计参数,升降装置安装在距离底盘纵向中心线偏左90 mm、距离底盘台面后缘670 mm的位置,此时升降平台自身重心位置相对履带底盘中心偏后59.3 mm、偏右37.7 mm,距离地面高度为645.7 mm。对升降平台的坡地作业稳定性进行了验证,仿真得到整机纵向向上停驻、横向向右停驻,载人台满载在最大升降高度和最大伸出水平作业半径时的倾翻角分别为24°和23.6°、23°和22.4°,说明所设计的升降平台在20°以内坡地能保证极限位置时的作业稳定性,基于坡地作业稳定性的升降装置作业参数设计和结构设计等过程合理,也验证了所确定的升降装置在通用履带底盘上的安装位置参数合理。开展了载人台调平作业对整机重心位置及坡地作业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三种调平作业时,调平前后整机重心位置的变化量和倾翻角大小;结果表明,调平前后整机的重心变化量很小,载人台沿坡面向下范围和向上范围时,倾翻角差值分别在0°~2°之间和0°~1°之间,说明了所设计的载人台调平装置在调平过程中对整机重心位置和坡地作业稳定性影响较小,相比现有的果园升降平台,调平性能更好,达到了设计要求。研究了载人台在升降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并得到升降、回转作业的轨迹方程组,计算出竖直平面内的纵向作业范围为1.9m2,结合水平面内的横向作业范围设计值3.6 m2,相比于其他机型,该折臂式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在作业范围上有明显的优势。(3)加工并组装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开展了样机性能研究,并对主要设计目标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平地时,载人工作台最大升降高度为1.22 m,最大离地高度为2.12 m,起升高度大于0.62 m时,可进行360°回转作业,此时升降下臂起升0.44 m,升降上臂起升0.18 m,360°回转最大作业半径为1.42 m,最大作业范围为3.7m2,调平装置可完成25°的前后、左右单独调平作业,且误差≤0.4°,升降、回转和调平作业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各作业动作稳定、慢速,且满载回转时整机有良好的稳定性;整机在不同路面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平地和坡地行驶性能,空载和满载时直线行驶35 m的跑偏量分别为1.1 m和0.97 m,均小于果园作业限定值1.2 m。此外,研究了升降平台在坡地作业时的倾翻稳定性,基于作业参数建立了倾翻临界角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对不同升降形式的履带果园升降平台具有通用性,可为此类升降机械倾翻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通过重心轨迹分析对前文坡地作业稳定性研究结果和倾翻角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折臂升降机构的作业特点,分析得到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坡地停驻位置参数β1、载人台回转位置参数β2、升降高度h和负载大小m;对各作业参数取值进行倾翻试验,并通过仿真得到不同工作状态时的最小倾翻临界角约为21°,相比其他机具,有更好的丘陵坡地倾翻稳定性;通过建立响应曲面分析了各因素之间对稳定性的交互作用,研究了坡角与最大回转半径之间的关系,20°以内的丘陵坡地条件下,该升降平台能在任意坡地完成最大半径360°回转作业,能够以3.7 m2的最大作业范围对果树进行作业,达到了设计目标,该分析同时可为同类果园机械的设计及坡地作业性能研究提供参考。(4)对样机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分析了升降臂存在的结构刚度不足的问题,并确定升降臂在作业中所允许的最大位移量,进行8种典型工况下的升降臂ANSYS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将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表现,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初步的改进方案,最后再次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改后升降臂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改进方案可行;设计了整机前后安装的蛙式支腿,以提高坡地条件差时的驻机作业稳定性;对液压系统回路及部分部件进行了改进,保证各液压元件均能在坡地条件下正常作业,且互不干扰。通过对部件改进,不仅提高了整机性能,而且为丘陵果园实际操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5)开展了升降平台丘陵果园田间试验。其中,改进后的升降臂杆在不同地形、各个工况下的作业动作均有良好的作业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的改进效果;升降平台能在丘陵起伏不平的路面条件下正常行驶,且能跨越宽度为511 mm的平地沟道和高度128mm的台阶,越障性能满足丘陵果园最宽为500mm的平地沟道和最高为100mm的垂直障碍的作业条件;果树标准化修剪后,整机能顺利在行间行走及转向;通过升降平台驻机后静态作业和动态作业试验,表明了手刹装置具有良好的驻车效果,也验证了整机在湿滑、泥泞、松垮等坡地条件作业时,辅助支腿对提高驻机作业稳定性、倾翻稳定性的必要性。提出了丘陵果园作业效率指标,并针对果树不同生长期和不同作业环节,开展了采摘和修剪作业范围、作业效率试验,整机距离果树1.5m停驻时,采摘作业的采净率可达79.1%,而对于果树竖直平面内的中间冠层,有较好的修剪能力;升降平台模拟辅助修剪作业及两次采摘作业的效率相比纯人工作业分别提高了42%、45%和47.2%,实际采摘收获作业中,机具可提高作业效率为45.8%,达到了设计目标。该折臂式升降平台辅助采摘的作业效率为148.5 kg/h,油耗约为2kg/h。通过田间试验,改进后的升降平台具有良好的丘陵果园作业效果,能在标准化果园中顺利行驶通过,坡地驻机时另有辅助支腿以提高作业稳定性和安全性,相比于现有的机型,该升降平台具有大的作业范围和更好的丘陵坡地作业稳定性,能适应丘陵果园复杂的地面条件,通过模拟试验及实际作业,该折臂式果园升降平台能有效辅助果农完成采摘、修剪作业,能一定程度提高果园作业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孙喆[9](2017)在《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林业局曾多次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而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但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林业机械普及和利用率较低,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还十分薄弱。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创新驱动“三元四维”模型,并以此为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尝试分析了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其次总结并借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经验;最后论述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并针对制度、技术、人才培养、文化环境的创新动力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以期为我国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黄秀华[10](2016)在《安徽省涡阳县农机化学校培训工作现状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对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有着极大的帮助。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在于教育,这就需要县级农机化学校发挥其自身特点,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驾驶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机化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学校发展趋向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学校发展趋向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3.1 评价模型
        3.1.1 DPSIR概念模型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评价指标体系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3.3.3 综合权重计算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4.2 计算权重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5.2 计算权重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4.2.1 计量模型说明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5.3 科技人才策略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2)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机服务组织
        2.1.3 农机户
        2.1.4 农机需求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产要素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规模经济理论
        2.2.5 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关系研究
    3.1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逻辑关系分析
        3.1.1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
        3.1.2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保证
        3.1.3 农机需求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动力
    3.2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3.2.1 乡村振兴的系统分析
        3.2.2 农机需求的系统分析
        3.2.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系统耦合
    3.3 乡村振兴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制
        3.3.1 HCD模型原理
        3.3.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系统“ISRS”模型
        3.3.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机需求的联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农机需求状况的宏观视角分析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脉络
        4.1.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4.1.3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4.2 农机需求主导影响因素的确定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4.2.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4.2.3 数据描述性分析及预处理
        4.2.4 农机需求影响因素关联度排名
    4.3 我国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数据检验
        4.3.3 回归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5.1 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5.2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及需求特征
        5.2.1 吉林省农户农机使用现状
        5.2.2 吉林省农户农机需求特征
    5.3 农户农机需求分析
        5.3.1 样本描述
        5.3.2 农户农机需求描述性统计
    5.4 农业生产环节对农机需求的影响
        5.4.1 研究假设
        5.4.2 模型构建
        5.4.3 回归结果分析
    5.5 农户农机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的农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6.1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发展现状
    6.2 吉林省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特征
    6.3 农机作业服务主体农机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数据样本描述
        6.3.2 模型构建
        6.3.3 计量方法介绍
        6.3.4 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的预测研究
    7.1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指标体系构建
        7.1.1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7.1.2 农机需求水平指标体系设计
    7.2 吉林省农机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7.2.1 组合预测原理
        7.2.2 组合预测确定最优权重
        7.2.3 单一预测模型介绍
    7.3 吉林省农机需求水平预测
        7.3.1 农业机械装备需求体量预测
        7.3.2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预测
        7.3.3 农业机械化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预测
    7.4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拟
        7.4.1 吉林省农机需求动态仿真模型构建
        7.4.2 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模型的参数评估
        7.4.3 吉林省农机需求政策效应动态仿真分析的情景分析
    7.5 吉林省农机需求趋势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8.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经验
        8.1.1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8.1.2 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8.2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启示
        8.2.1 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8.2.2 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加大力度培养新农人,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9.2.2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村生产方式转变
        9.2.3 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
        9.2.4 推进农村生产性基础建设,保障农机化生产外部环境
        9.2.5 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稳定农机装备市场平衡
        9.2.6 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推进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农机化发展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3)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研究及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研究数据与论文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其治理的理论分析
    3.1 理论假定
    3.2 稻农合作的缘由
    3.3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的关系
    3.4 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3.5 稻农合作治理及影响因素
第4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治理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考察
    4.1 技术与制度演化嵌入的水稻农事活动服务专业化分工状况
    4.2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及合作方式演进与现状
    4.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演进与现状
    4.4 小结
第5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影响因素—基于水稻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
    5.1 问题提出
    5.2 稻农合作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5.3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合作的影响因素
    5.4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农机服务合作选择的宏观模型
    5.5 宏观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6.1 问题的提出
    6.2 现有相关的研究
    6.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6.4 稻农农机服务合作及合作方式选择的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实证
    7.1 问题提出
    7.2 相关研究的现状
    7.3 稻农合作治理结构选择的理论模型
    7.4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结构影响因素实证
    7.5 基于2016年CLDS数据的稻农农机服务合作治理机制影响因素实证
    7.6 小结
第8章 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基于多案例的比较
    8.1 问题提出
    8.2 相关的研究现状
    8.3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模式的主要案例
    8.4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主要模式的比较
    8.5 农事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合作深化的实现逻辑
    8.6 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9.1 研究结论
    9.2 推进专业化分工与稻农合作深化的政策含义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4)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学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业机械推广
    2.2 农机推广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2.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2.3 农机推广的理论框架
        2.3.1 农业机械推广理论来源构架
        2.3.2 组织化的农机推广框架模型
3 湖南省农机推广现状分析
    3.1 湖南农机推广既有成就
        3.1.1 农机拥有量及使用情况
        3.1.2 农机人力财力投入情况
    3.2 湖南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
        3.2.2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
        3.2.3 农机推广网络和服务建设亟待加强
        3.2.4 农机创新和成果转换机制乏力
        3.2.5 湖南各地区农机普及的差异性
    3.3 湖南省农机推广问题产生的根源
        3.3.1 多山和丘陵的地理位置的因素
        3.3.2 政府机构重视和扶持与否的因素
        3.3.3 研发销售和购买经费不足的因素
        3.3.4 农机推广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因素
4 国内外农机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内农机推广经验
        4.1.1 台湾农机推广经验
        4.1.2 南方丘陵地区农机推广经验
        4.1.3 山东省农机推广经验
    4.2 国内农机推广的启示
        4.2.1 我国农机化水平呈现出不平衡性
        4.2.2 健全制度、因地制宜和可持续性
    4.3 发达国家农机推广的经验
        4.3.1 美国农机推广经验
        4.3.2 日本农机推广经验
    4.4 国外农机推广的启示
        4.4.1 农机推广被视为公益事业予以重视
        4.4.2 构建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
        4.4.3 建立稳定的农机推广保障体制
        4.4.4 注重促进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
5 完善湖南省农机推广的政策与建议
    5.1 优化农机推广的政策环境
        5.1.1 健全法律保障
        5.1.2 加大资金投入
        5.1.3 落实既有政策
        5.1.4 深化政府公益性服务
    5.2 健全农机推广的运行机制
        5.2.1 构建务实长效的推广机制
        5.2.2 加强市场监管
    5.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机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5.3.1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
        5.3.2 加强农机推广培训
        5.3.3 构建农、科、教结合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
    5.4 优化农机化装备结构,调整区域布局
        5.4.1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机械区域布局
        5.4.2 不断改善农机性能和质量
        5.4.3 充分利用农机展览会的契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调查问卷
致谢

(5)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机理与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5.3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及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卓越农机化人才相关涵义的界定
        2.1.1 人才的含义
        2.1.2 卓越工程人才的含义及其特征
        2.1.3 卓越农机化人才的含义
    2.2 人力资源管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2.2.1 人才成长理论
        2.2.2 能力素质理论
        2.2.3 素质测评理论及其应用
    2.3 高等教育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2.3.1 教育现象学视阈下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2.3.2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3.3 教育评价的目标激励理论
    2.4 工程教育认证及卓越认证理论及实践
        2.4.1 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2.4.2 卓越工程认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环境影响分析
    3.1 卓越农机化人才的发展状态
        3.1.1 我国农机化人才基本状况
        3.1.2 我国高校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现状
    3.2 影响高校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3.2.1 社会环境
        3.2.2 技术环境
        3.2.3 政治环境
        3.2.4 教育环境
    3.3 影响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
        3.3.1 专业教育环境
        3.3.2 校园文化环境
        3.3.3 人际环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分析
    4.1 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评价
        4.1.1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评价
        4.1.2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理论的学生成长评价
        4.1.3 卓越农机化人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4.2 卓越农机化人才的成长目标
        4.2.1 成长目标的定位
        4.2.2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才成长目标体系
    4.3 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描述性统计的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态势分析
    5.1 我国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状态分析
        5.1.1 我国卓越高校农机化专业分布
        5.1.2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培养状态分析
        5.1.3 基于学生成长导向的培养体系状态分析
    5.2 高校农机化人才培养的供给矛盾分析
        5.2.1 基于人才层次的供给矛盾分析
        5.2.2 基于社会认知的矛盾分析
        5.2.3 基于专业教育的供给矛盾分析
    5.3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分析
        5.3.1 供给侧改革理论概述
        5.3.2 农机化行业人才供给的结构性问题
        5.3.3 高校农机化专业培养体系的结构性问题
        5.3.4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的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DEMATEL方法的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系统分析
    6.1 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原则
        6.1.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6.1.2 内涵建设的原则
        6.1.3 目标导向的原则
        6.1.4 质量优先的原则
        6.1.5 强化协同的原则
    6.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培养体系因子影响分析
        6.2.1 指标体系构建
        6.2.2 直接影响矩阵构建
        6.2.3 综合影响矩阵构建
        6.2.4 综合影响指数的计算
    6.3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卓越农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吉林大学农机化专业为例
    7.1 背景介绍
    7.2 培养目标的设计
    7.3 建设原则与方法
        7.3.1 专业特征的交叉性
        7.3.2 培养规格的复合性
        7.3.3 质量体系的系统性
        7.3.4 保障条件的协同性
    7.4 课程体系构建
        7.4.1 核心理念
        7.4.2 优化原则
        7.4.3 实践探索
    7.5 建设内容与成效
        7.5.1 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7.5.2 教学资源进一步充足
        7.5.3 培养过程进一步完善
        7.5.4 学生发展进一步全面
        7.5.5 质量保障进一步国际化
        7.5.6 跟踪反馈进一步提升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创新点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6)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机产业园区建设与与运作的文献综述
        1.2.2 农机产业园区发展中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1.2.3 农机产业园区发展中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
第2章 新疆农业及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2.1 新疆农业发展概况
        2.1.1 新疆农业发展历程及概况
        2.1.2 新疆农机产业发展历程及概况
    2.2 新疆农机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2.2.1 农机开发技术水平低,相关政策支撑力差
        2.2.2 企业用地与资金受限,影响企业发展
    2.3 乌昌石地区相关产业园发展情况
    2.4 石河子农业及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2.4.1 石河子农业发展现状
        2.4.2 石河子农机市场现状
        2.4.3 石河子农机行业发展现状
第3章 石河子农机产业园项目规划
    3.1 项目的简要介绍
    3.2 项目的内容
        3.2.1 立项依据
        3.2.2 项目意义
        3.2.3 项目的内容及目标
        3.2.4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3.2.5 需求预测与分析
        3.2.6 完成项目采用的方法
    3.3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3.4 政府支持与管理
        3.4.1 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与投资方向
        3.4.2 当地政府对该项目的鼓励措施与支持
        3.4.3 该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4章 对于建设农机产业园的保障措施
    4.1 制定和实施产业优惠政策
    4.2 加大人才技术队伍建设
    4.3 建立农业园区对我区的影响
        4.3.1 引进农机龙头企业
        4.3.2 培养与应用龙头企业
    4.4 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4.4.1 科学合理性的规划布局
        4.4.2 优化农机产业园产业结构的开发模式
    4.5 搭建农机产业园产业互动的平台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8)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我国果园机械化发展现状
    1.3 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关键部件设计
    2.1 丘陵果园果树种植特点及几何参数测量
    2.2 拟解决的问题及设计要求和目标
        2.2.1 拟解决的问题
        2.2.2 设计要求和目标
    2.3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2.3.1 升降结构方案确定
        2.3.2 整机结构组成
        2.3.3 工作原理
    2.4 升降装置设计
        2.4.1 升降装置结构组成
        2.4.2 升降高度及作业半径参数确定
        2.4.3 折臂连杆升降机构设计
        2.4.3.1 升降底座设计
        2.4.3.2 升降臂杆设计
        2.4.3.3 升降油缸安装位置确定
    2.5 载人工作台设计
    2.6 调平装置设计
        2.6.1 调平原理
        2.6.2 结构设计
    2.7 升降臂强度校核
        2.7.1 升降臂受力分析
        2.7.2 升降臂所受最大弯矩分析
        2.7.3 升降臂抗弯强度校核及连杆设计
    2.8 液压系统设计
        2.8.1 液压油缸设计
        2.8.2 回转驱动及液压马达设计
        2.8.3 液压泵设计及动力输入传动比确定
        2.8.4 液压回路综合及其他液压部件设计
    2.9 操控装置设计
    2.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升降装置安装位置确定及坡地作业稳定性验证
    3.1 基于整机性能的升降装置安装位置确定
        3.1.1 安装位置参数关系分析
        3.1.2 重心位置对越障性能及行驶性能的影响分析
        3.1.2.1 越障性能分析
        3.1.2.2 行驶性能分析
        3.1.3 Recurdyn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直线行驶仿真及安装位置参数确定
        3.1.3.1 仿真条件与过程
        3.1.3.2 仿真结果分析及安装位置参数确定
    3.2 升降平台坡地作业稳定性验证
        3.2.1 极限作业位置稳定性验证
        3.2.2 调平作业对整机重心及作业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和验证
    3.3 升降装置纵向作业范围确定
        3.3.1 基于图解法的载人台作业轨迹分析
        3.3.2 纵向理论作业范围确定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4.1 柴油机-齿轮泵传动比验证试验及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4.1.1 传动比试验方法
        4.1.2 传动比试验结果与分析
        4.1.3 Amesim液压系统仿真
    4.2 升降、回转、调平性能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3 调平精度试验
        4.2.3.1 倾翻试验台设计
        4.2.3.2 试验方法
        4.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重心位置参数验证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行驶性能试验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5 静态倾翻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4.5.1 基于作业参数的倾翻临界角数学模型建立及静态倾翻稳定性分析
        4.5.2 倾翻稳定性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4.5.2.1 不同作业参数倾翻稳定性试验
        4.5.2.2 影响因素响应曲面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改进
    5.1 升降装置改进
        5.1.1 升降臂杆问题分析
        5.1.2 升降臂杆改前有限元静力分析
        5.1.3 升降臂杆改进方案确定
        5.1.4 升降臂杆改后有限元静力分析
    5.2 辅助支腿的设计
        5.2.1 支腿选型
        5.2.2 支腿安装方式确定
        5.2.3 支腿结构参数设计
    5.3 液压系统及部件改进
        5.3.1 液压回路调整
        5.3.2 其他部件改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升降作业平台丘陵果园田间试验
    6.1 试验目的
    6.2 试验条件
    6.3 试验内容
        6.3.1 升降臂作业稳定性试验
        6.3.1.1 试验方法
        6.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2 越障性能试验
        6.3.2.1 试验方法
        6.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3 园艺通过性能试验
        6.3.3.1 试验方法
        6.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4 坡地行驶性能试验
        6.3.4.1 试验方法
        6.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5 坡地驻机稳定性试验
        6.3.5.1 试验方法
        6.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6 辅助支腿性能试验
        6.3.6.1 试验方法
        6.3.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7 采摘、修剪作业范围试验
        6.3.7.1 试验方法
        6.3.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8 采摘、修剪作业效率试验
        6.3.8.1 试验方法
        6.3.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1.1.2 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1.1.3 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
        1.1.4 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综述
        1.2.1 林业机械
        1.2.2 林业机械化
        1.2.3 相关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创新理论概述
    2.2 创新驱动理论
    2.3 创新驱动主体
    2.4 创新驱动要素
    2.5 创新驱动的“三元四维”模型
第3章 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分析
    3.1 建国后林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3.1.1 初创起步阶段(1952-1965)
        3.1.2 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6)
        3.1.3 恢复振兴阶段(1977-1991)
        3.1.4 快速发展阶段(1992至今)
    3.2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初步成效及发展趋势
    3.3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存问题
        3.3.1 主体管理部门模糊,发展规划“高悬”
        3.3.2 政府采买及补贴政策尚未健全
        3.3.3 林业机械产品不成体系,发展不平衡
        3.3.4 行业管理混乱,研发力量薄弱
        3.3.5 人才供给不足,机械利用率低下
        3.3.6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3.4 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3.4.1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功能失位
        3.4.2 缺乏宏观调控,扶持政策有待健全
        3.4.3 技术创新能力需不断加强
        3.4.4 人才培养与建设机制亟待完善
        3.4.5 创新观念滞后,文化环境改善势在必行
第4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4.1 建国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4.1.1 行政主导阶段(1949-1980)
        4.1.2 体制转换阶段(1981-1994)
        4.1.3 市场化引导阶段(1995-2003)
        4.1.4 依法促进阶段(2004-2010)
        4.1.5 全面发展阶段(2010-)
    4.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4.2.1 政府扶持,创新制度体系建设
        4.2.2 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机实力
        4.2.3 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4.2.4 完善推广服务工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的基本结论
    5.2 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
        5.2.1 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5.2.2 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5.2.3 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用
    5.3 技术创新引领
        5.3.1 积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5.3.2 搭建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5.3.3 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5.4 制度创新保障
        5.4.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5.4.2 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
        5.4.3 规范行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5.5 人才培养创新支撑
        5.5.1 强化人才培养
        5.5.2 推进学科建设
        5.5.3 完善扶持激励机制
    5.6 文化环境创新推动
        5.6.1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5.6.2 推进产学研联合共赢
        5.6.3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安徽省涡阳县农机化学校培训工作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徽省涡阳县农机化学校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2 安徽省涡阳县农机化学校培训工作对策分析
    2.1 以市场为导向, 提高农机化学校硬件水平
    2.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2.3 创新农机化学校培训模式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学校发展趋向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农机需求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D]. 陈旭.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稻农的合作及其治理 ——以农机服务为例[D]. 张建锋. 西南大学, 2020(04)
  • [4]湖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问题研究[D]. 唐绪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卓越农机化人才成长机理与培养体系研究[D]. 王瑞. 吉林大学, 2019(08)
  • [6]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D]. 车雯.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7]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丘陵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段震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D]. 孙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安徽省涡阳县农机化学校培训工作现状与思考[J]. 黄秀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11)

标签:;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学校发展趋势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