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粮间作与复合种植对作物生态及产量的动态影响

枣粮间作与复合种植对作物生态及产量的动态影响

一、枣粮间作复合种植对作物生态及产量的动态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芳[1](2021)在《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及其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间作农林复合系统由于养分资源高度集中利用,协调作物间地下竞争是间作取得高产的关键,通过改变间作田间结构配置,充分利用间作系统种间生态位交错互补的优势,在时间和空间上互补利用氮素,从而满足作物生长对氮素的需求是提高间作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有效切入点。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设置试验区,在当地常规幼龄枣园种植模式中间作种植棉花,通过改变离树距离和棉花行数,研究氮素含量时空分布差异特征,分析氮素循环关键酶活变化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驱动机理,以期通过利用间作种间优势提高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利用效率,为种间资源竞争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枣棉间作种植模式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较单作种植模式平均分别高2.2%,0.67%,11.5%,间作处理M2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最高,间作不同处理土壤氮素含量差异主要来源于红枣带和棉花带土壤氮素时空分布和含量差异水平上,间作群体对土壤氮素的竞争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互补效应,棉花可从红枣带竞争0-60 cm土层土壤氮素,红枣可从棉花带互补40-100 cm土层土壤氮素。各处理不同作物带随枣树中间种植的棉花行数越多,对土壤氮素的竞争越剧烈。2、枣棉间作种植模式可显着提高土壤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过程关键酶活含量,降低反硝化作用过程关键酶活含量。在间作共生期5月-7月,处理M2可显着提高土壤碱性蛋白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在处理M1下达到最大,处理M3下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在6月-7月表现最高。枣棉间作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碱性蛋白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差异主要来源于棉花带,而土壤羟胺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主要来源于红枣带。3、枣棉间作种植模式对硝化-反硝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显着差异(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在硝化-反硝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组成中占主导地位。处理M3下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整体较高,处理M2下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整体较低。土壤酶活和土壤硝态氮对其中大多数菌门均有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4、枣棉间作系统中,土壤硝态氮和土壤全氮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更为显着,不同形态氮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全氮与反硝化过程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硝态氮与氨化过程中脲酶和碱性蛋白酶之间相关性较高。5、枣棉间作系统总产量显着高于SC和SJ种植模式,随树龄的增加,2020年较2019年间作系统总产量高6.4%。在枣园中距离枣树1.45 m处种植四行棉花可获得最高产量(7694.38 kg/hm2),间作不同种植模式各组分产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枣园中种植棉花对间作系统总产的贡献率高达51.8%。间作不同种植模式棉花相对于红枣的竞争优势逐渐弱化,氮素利用效率逐渐增加。间作不同种植模式中在距离枣树1.45 m处种植四行棉花间作系统总产最高,间作优势随着种植年限增加逐渐增加,棉花相对于红枣的种间竞争力逐渐弱化,氮素竞争量最大,土壤氮素和氨化作用过程关键酶活性大小均显着高于其它间作处理,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优势菌门相对丰度整体较低,抑制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较为显着,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氮利用效率。

黄天忠[2](2020)在《不同油茶间作模式的土壤特性和光合生理及效益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为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提升农林复合种植一体化水平,在油茶林地采用不同作物进行间作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试验于2018年-2019年在贵州省务川县油茶种植基地探究了间作和单作模式对作物的农艺性状、小气候指标、土壤环境、光合生理、干物质积累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油茶林地合理间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单作模式相比,各间作模式有效降低了林内气温,同时提高了林内空气相对湿度。在14:00和16:00,天门冬间作模式下的空气温度显着低于天门冬单作,且分别降低了5.60%和6.22%,同时,白菜间作模式下的气温较白菜单作降低了5.65%和5.73%;油菜间作模式的气温较单作显着降低了5.17%和4.08%;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空气相对湿度较单作显着提高了5.31%和6.18%,在13:00和14:00,马铃薯间作模式的光照强度显着低于单作,且分别降低了4.67%和4.55%。2.各处理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各作物间作和单作模式的土壤pH差异不显着。在生育中期,间作和单作模式下油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显着增加了6.84%和6.13%。在苗期和成熟期,各作物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较CK差异不显着;在成熟期,天门冬间作和单作模式下的碱解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8.77%和9.49%;白菜间作和单作模式的速效钾含量较CK显着增加了9.02%和11.03%。在各作物生育中期,天门冬、马铃薯、油菜和白菜间作模式下的S-SC较CK分别提高了29.97%、35.65%、30.93%和19.72%;各作物间作和单作模式下的细菌数量均显着高于CK,其中,天门冬间作和单作模式的细菌数量较CK分别增加了58.87%和52.57%,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细菌数量达到了8.26(×106CFU/g),较CK显着增加了92.99%。在成熟期,白菜间作和单作模式的放线菌数量较CK显着增加了46.93%和44.96%。3.间作和单作模式对油菜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影响较大。油菜间作模式在10:00和16:00的净光合速率显着低于油菜单作,且分别降低了23.46%和24.58%。油菜间作模式在11:00和14:00的蒸腾速率显着低于油菜单作,且分别降低了14.89%和8.41%。研究表明,间作和单作模式对马铃薯的胞间CO2浓度影响较大,马铃薯间作模式在10:00和15:00的胞间CO2浓度显着小于马铃薯单作,分别减小了13.40%和12.81%。总体来说,各作物单作模式下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不同程度高于间作模式。由回归方程可知,影响油菜和马铃薯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光照强度和气温,而白菜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光照强度。间作和单作模式对马铃薯和油菜的株高、LAI和SPAD值影响显着。在马铃薯成熟期,间作模式下的株高较马铃薯单作显着降低3.13%;在马铃薯淀粉积累期,间作模式的LAI和SPAD值较单作显着降低15.21%和3.36%。同时,在油菜终花期和成熟期间作模式下的株高显着低于单作;油菜蕾薹期和初花期间作模式下的LAI显着低于油菜单作,初花期和终花期间作模式的SPAD值较油菜单作显着降低了6.45%和4.42%。另外,在白菜结球期,间作模式的株高显着低于白菜单作,且间作模式下白菜莲座期和结球期的SPAD值较单作分别降低6.67%和4.68%;天门冬在移栽后335d,天门冬间作模式的根茎粗和株高较单作显着降低了5.25%和5.68%。4.不同种植模式对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终花期和成熟期间作模式的地上部干物质较单作显着减少了10.59%和11.36%,同时间作模式初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的根干重较单作分别减少了17.15%、9.59%和16.91%。马铃薯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间作模式的茎叶干重较单作显着减少了7.85%和8.02%。在白菜结球期,间作模式地上部干物质较单作分别减少了4.07%。天门冬在移栽后240d和300d,间作模式的地上部干物质较单作显着减少了5.80%和6.52%。同时各作物成熟期全磷积累量差异不显着;间作和单作模式下马铃薯地上部的全氮积累量显着高于地下部,且分别增加了78.95%和72.54%。5.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综合说明间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同时,各作物间作模式下的经济效益排序为:天门冬>白菜>马铃薯>油菜。

李超楠[3](2020)在《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文中指出为了探究适合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在不同的滴灌水肥调控措施下,分析灌水、施肥两个条件对土壤的养分和水分空间分布、苹果和大豆生理生长特性、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在大豆4个关键需水期进行灌水,肥料随灌溉水施入,每次设置不同灌水上限和施肥水平,4个灌水量上限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Fc)的60%(W1),70%(W2),80%(W3)和90%(W4),3个施肥水平:纯N 59.40 kg·hm-2(F1),92.00 kg·hm-2(F2),124.32 kg·hm-2(F3),对照处理(CK)整个生育期不灌水不施肥,仅在播种前施入基肥。结果表明:(1)滴灌水肥调控下,2年间各试验处理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了7.52%—24.59%和1.20%—21.94%。水平方向上,0—6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总体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大先降后升,最小值出现在1 m处;竖直方向上,不同生育期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肥调控措施对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耗水量受灌水量影响最大,2年间各试验处理耗水量较CK增大了13.8%—30.10%和3.53%—35.53%。(2)滴灌施肥有效提高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的含量。施肥的影响大于灌水和两者交互作用。总体上,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质各试验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提高了37.40%—68.53%,23.83%—63.52%和1.97%—26.95%。水平方向上,土壤养分均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竖直方向上,土壤铵态氮和有机质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铵态氮在W3和W4灌水水平下最大值出现的土层出现了逐渐下移的趋势。土壤硝态氮在高水高肥处理下逐渐向下层累积,发生淋溶。说明过多的水肥会加剧土壤硝态氮的淋失,不利于作物生长。(3)滴灌水肥调控提高了苹果和大豆的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值均为W3F2处理。苹果和大豆Pn和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总体上呈“U”型曲线。总体上,苹果和大豆的SPAD值、Pn和Tr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W3灌水水平和F2施肥组表现较好。Pn与距树行距离呈显着正相关,随树行距离增大变化显着;SAPD值和Tr与距树行距离呈正相关;LUUE随树行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无显着相关性。2年间,大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期增速逐渐减小。除2019年结荚期外,大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均出现在W3F2处理,对水肥的响应规律与大豆和苹果的SPAD值、Pn和Tr相同。滴灌水肥调控增加了大豆和苹果的根长密度,其中最大根长密度均为W3F2处理。苹果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行0.5—1.0 m,0—40 cm土层内;大豆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行1.75—2.5 m,0—20 cm土层。轻微水分胁迫促使根系生态位分离,苹果40—60 cm根长密度增大。(4)2年试验期间,W3F2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最优,综合两个生长季可得出该处理较其余各处理增大了10.88%—99.37%和8.00%—70.02%。肥料偏生产力(PFP)2年间最大值分别出现在W3F1和W4F1处理。PFP与产量相似,2019年各试验处理均较2018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说明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肥料的增产作用逐渐增大。本研究表明优良的滴灌水肥调控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苹果和大豆的生理生长,缓解种间竞争,但是过量的灌水施肥会导致根区养分淋失,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间作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灌水上限为80%田间持水量,92.00 kg·hm-2的氮肥量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能促进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李恩慧[4](2020)在《冬小麦间套作苜蓿的土壤与作物产量效应》文中研究表明间套作作为一种多元化种植模式,通过苜蓿与小麦间套作种植能够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水资源,改善土壤中因施肥不当造成的养分累积现象,提高土壤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整个生长期内不仅收获了小麦,缓解了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而且增加了饲草料,丰富了农田产出作物,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改善了当今人民膳食习惯,确保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田间试验,阐明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与养分、作物产量与养分吸收效率的变化状况,以期为粮草间套作种植体系以及新时代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于晋西南东杜村设置田间试验,以冬小麦与苜蓿为研究对象,设立小麦单作、苜蓿单作与小麦苜蓿间套作三种种植模式。通过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SPSS等软件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水分与养分、作物产量与养分吸收效率以及系统作物种间竞争能力。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从土壤水分来说,不论哪种种植方式,小麦返青期与休耕期土壤含水量均高于麦收期,且土壤含水量依次为小麦单作>小麦苜蓿间套作>苜蓿单作。小麦苜蓿共生期水分消耗远高于小麦地休耕苜蓿单独生长期。间套作种植系统水分利用率较小麦单作提高19.81%~28.28%,较苜蓿单作提高20.37%~63.28%,水分当量比为1.31~1.71,因此小麦与苜蓿间套作种植具有显着的水分优势。(2)从土壤养分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后,因苜蓿根系发达,与小麦根系在土壤中形成了一个养分集聚区域,进而成为两种作物摄取养分的主要来源。在小麦苜蓿共生期间套作种植后因苜蓿生长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经过整个生长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又显着降低。土壤剖面氮素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小麦苜蓿生长前期间套作种植系统因苜蓿对小麦的竞争关系显着降低了0-60cm层土壤氮素含量;随着小麦苜蓿生长进入旺盛期氮素消耗逐渐增大,根际土壤逐渐进入缺氮阶段;小麦地休耕后土壤氮素又得到了恢复,此时土壤中的硝态氮随其剖面垂直淋失并导致氮素在深层土壤中出现了累积现象,间套作种植后又因苜蓿的继续生长规避了土壤剖面氮素淋失风险,提高了土壤氮素的利用率。0-100cm层土壤磷素由于苜蓿的生长而显着降低,间套作后不仅减缓了磷素的大量消耗,而且提高了根际周围土壤磷活性,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仍需施用磷肥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苜蓿生长也消耗了0-60cm层土壤钾素含量,间套作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作物对其钾素的消耗,并降低了60-200cm层土壤钾素含量,在生产实践中仍需施用钾肥。(3)从作物养分含量与吸收效率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后既提高了小麦植株(籽粒和茎叶)氮含量,又提高了小麦茎叶磷含量,较小麦单作茎叶氮含量提高了8.0%~12.5%,磷含量提高了14.3%~35.7%,籽粒氮含量提高了8.5%~14.0%。相比小麦单作,间套作种植复合系统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10.7%~17.4%;相比苜蓿单作,间套作复合系统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32.8%~74.3%,磷素积累量提高了34.4%~76.3%,钾素积累量提高了40.7~74.4%。间套作种植复合系统作物植株氮素吸收效率比小麦单作提高了10.8%~17.2%,比苜蓿单作提高了20.0%~49.5%;植株磷素与钾素吸收效率比苜蓿单作分别提高了33.3%~76.5%、40.8%~74.6%。因此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有利于提高系统作物植株养分含量与吸收效率。(4)从作物产量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因两种作物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效应,导致小麦籽粒产量比其单作降低了19.68%~46.50%,生物量降低了28.32%~38.76%,苜蓿生物量降低了13.64%~19.27%。但间套作复合系统作物产量显着提高,较小麦单作提高了14.64%~32.14%,较苜蓿单作提高了21.13%~63.60%,实现了系统作物产量优势,可为粮草间套作种植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5)从系统作物种间竞争能力来说,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作物净增产1710.39~4251.19kg·hm-2,土地当量比高达1.34~1.67,相比单作种植,具有显着的间套作优势。间套作系统中苜蓿对小麦种间相对竞争能力(Aaw)为-0.55~(-1.33)且小于0,苜蓿对小麦竞争率(CRaw)为0.49~0.68且小于1,表明随着苜蓿种植年限与人为管理措施的干预使苜蓿的竞争能力逐渐减弱,在小麦苜蓿间套作种植中小麦仍具有产量优势。故冬小麦与苜蓿间套作种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地力,增加了作物产出,发展了畜牧业,转变了农业结构,满足了新时代人类粮食需求。

蔡明[5](2020)在《宁夏半干旱区马铃薯燕麦间作复合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间作和施氮对宁夏半干旱区马铃薯、燕麦氮素吸收、积累与转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宁夏南部山区主栽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和燕麦‘燕科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燕麦生长发育、植株氮素吸收、积累及转运、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土壤理化性状、保护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间作、施氮及其交互作用可促进马铃薯、燕麦的生长,两年均以间作150 kg·hm-2处理表现最优。在马铃薯、燕麦生长前期,间作平均株高、茎粗增加46.52%~62.01%、8.13%~23.57%,56.90%~90.50%、28.40%~43.31%;间作和施氮可有效促进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间作施氮150kg·hm-2处理干物质积累参数表现最佳,施氮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要优于间作。2.间作和施氮在马铃薯、燕麦生长前期可通过提高马铃薯、燕麦保护酶活性来抵御外界逆境,后期由于间作营养竞争加之植物衰老,间作模式较单作保护酶活性降幅较大。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均随生长发育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施氮150kg·hm-2和225 kg·hm-2表现最佳。马铃薯生长前期和燕麦生长后期,种植模式及交互作用对保护酶的影响显着。燕麦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均在成熟期达到最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灌浆期达到最大,燕麦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抽穗期活性最低,施氮有助于提高燕麦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作施氮150 kg·hm-2较对照显着增加50.61%。3.间作和施氮可促进马铃薯、燕麦植株氮素吸收、分配与积累,交互作用在生长后期对氮素积累的影响显着,两年均以施氮150 kg·hm-2和225 kg·hm-2促进效果显着。成熟期,单作和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全株平均氮素积累量较对照增加10.38%~28.89%、10.76%~31.04%;开花期,单作和间作模式下燕麦穗含氮量较对照增加1 1.00%~53.74%、12.45%~39.38%。间作和施氮更有利于马铃薯氮素收获指数、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显着降低氮肥偏生产力,施氮150 kg9hm-2效果最佳且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显着。4.间作和施氮改善了马铃薯、燕麦耕层土壤的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提高了土壤理化性状,可以实现土壤和植株的氮素平衡。间作和施氮对0-40 cm的耕层土壤氮素含量变化影响显着,块茎形成期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以单作马铃薯较高,耕层以施氮150 kg·hm-2和225kg·hm-2较高,间作模式下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大,后期马铃薯吸收速效性氮能力强于燕麦,马铃薯土壤氮残留量低于燕麦。两年土壤pH、速效钾、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均较播种前有所增加,间作和施氮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效果明显,施氮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较大。5.基施和追施肥下,间作和施氮处理马铃薯、燕麦各器官对15N积累量、Ndff、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能力均有所不同。单作基施处理下肥料氮对马铃薯、燕麦生殖器官的全氮量的贡献较高,追施间作处理肥料氮对马铃薯块茎全氮量的贡献高,燕麦追施下对生殖器官的贡献弱于营养器官。单作和间作模式下基施,马铃薯块茎、燕麦叶15N积累量最高,在施氮225 kg·hm-2处理下积累量最大。马铃薯、燕麦来源于土壤氮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肥料氮,单作和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块茎、燕麦穗土壤氮积累量均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有所降低。可见,基追氮肥促进马铃薯、燕麦土壤氮素和肥料氮吸收平衡,增强植株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和转运。6.马铃薯燕麦间作优势明显,且燕麦的营养竞争能力要强于马铃薯,施氮对间作优势和营养竞争有明显的影响。间作和施氮能促进马铃薯、燕麦产量及品质提升,经济效益明显。单作和间作模式下马铃薯、燕麦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施氮150 kg·hm-2马铃薯产量(33635.10kg·hm-2,36796.05 kg·hm-2)及效益(23478.45 元/hm2,24546.75 元/hm2)最佳。2018和2019年,单作和间作模式下施氮150kg·hm-2马铃薯产量较对照增加10.29%、31.23%,18.22%、13.43%;燕麦产量较对照增加89.98%、66.84%,1.07%、21.24%。间作模式下各施氮处理下马铃薯粗蛋白、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糖略高于单作,燕麦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与马铃薯表现相反,施氮对马铃薯、燕麦品质的影响要高于种植模式。

曹琦[6](2019)在《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在滴灌条件下,为探索与干旱区环塔里木盆地荒漠绿洲带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枣农间作模式,本课题从小气候角度出发,对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两种枣棉间作模式(M1、M2)和三种枣苜间作模式(P1、P2、P3)以及单作枣园(CK)、单作棉田(CK1)、单作苜蓿地(CK2),在水平方向上(枣棉间作为a1、a2、a3,枣苜间作为b1、b2、b3)和垂直方向上(冠底、冠中、冠顶、1 m处)开展了小气候、地温、土壤含水量、生长、产量等指标观测,对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细致的分析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日变化影响为CK1>M1>M2,CK2>P3>P2>P1;水平方向上为CK1>a3>a2>a1和CK2>b3>b2>b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的趋势,均低于对照。2.各间作模式中日平均气温在水平方向均呈倒“V”形态。枣棉间作模式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表现为a3>a2>a1>CK1,垂直方向上为1 m>冠顶>冠中>冠底,CK1>M1>M2,M2较CK1降温1.43℃;空气湿度表现为冠中>冠底>冠顶>1 m,M2>M1>C K1,M2较CK1高6.91%。枣苜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影响与枣棉间作模式的影响一致。3.各间作模式中地表面最高温度在各生育时期呈现CKI>M1>M2、CK2>P3>P2>P1的趋势,地表面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是M2>M1>CK1、P1>P2>P3>CK2。地温日变化整体表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地温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4.不同时刻不同间作模式与风速的变化没有直接影响,但是CK1明显大于M1、M2,CK2明显大于P1、P2、P3。风速的降低值与对照风速之间有显着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枣棉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略大于枣苜间作模式,但M1、M2之间,P1、P2、P3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间作系统CO2浓度整体表现为M1>M2、P3>P2>P1,水平方向上a3>a2>a1、b3>b2>b1,垂直方向上1 m>冠顶>冠中>冠底。6.枣棉间作和枣苜间作各模式中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对照,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变大。7.间作苜蓿对枣树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会造成轻微减产,但是间作棉花会严重的影响枣树的产量。8.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整体高于单作模式,在枣棉间作模式中M1模式最优,在枣苜间作模式中P2模式最优。

张西亮[7](2019)在《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小豆单作存在经济效益低,连作易患病虫害造成减产、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研究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农田小气候以及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河北省平原区的玉米-小豆间作最佳种植模式,为小豆与玉米间套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三分厂进行,以玉米品种农大372和小豆品种保红947为试验材料,设玉米-小豆2:4、3:3和4:2三种间作模式,以及玉米和小豆单作,共5个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小豆间作会使小豆株高增高,茎粗变细。在结荚期,玉米-小豆2:4、3:3和4:2间作模式小豆株高与单作小豆相比增加3.36%,9.56%和9.65%,小豆茎粗与单作小豆相比减少1.59%,1.24%和9.56%;在鼓粒成熟期,玉米-小豆2:4、3:3和4:2间作模式较单作小豆分别增加1.46%,2.97%和6.15%,茎粗较单作小豆分别减少1.05%,1.22%和10.65%。2玉米-小豆各间作模式下小豆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单作。随着间作玉米行数的增加,对小豆遮阴的加重,使小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在鼓粒成熟期,与2:4、4:2间作模式相比,单作模式小豆干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5.62%,52.79%,但小豆单作比3:3间作小豆干物质积累减少5.84%。3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下小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各生育时期均低于单作小豆。在盛花期,单作小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最高,单作小豆净光合速率比各间作小豆处理高约40.48%-79.32%,气孔导度较各间作小豆处理高48%-77.55%,蒸腾速率(Tr)较各间作处理高23.64%-37.03%,各处理之间差异极显着;但单作小豆胞间CO2浓度最小,与各间作处理小豆相比,单作小豆比各间作处理降低25.91%-40.27%。结荚期光合指标均有所下降,结荚期各光合指标与盛花期结果类似。4玉米-小豆间作会影响农田小气候,玉米-小豆间作能够降低小豆株间温度和增加相对株间湿度的。在2:4、3:3和4:2间作模式下,小豆株行间气温较单作小豆低1.1℃,2℃,2.7℃;各间作处理小豆株间相对湿度与单作小豆相比,分别高出1.77%,3.55%和5.54%;各间作处理小豆株间光照度与单作小豆相比,分别高出13.11%,30.19%和72.5%。5间作会影响小豆产量。间作模式下小豆产量均显着低于单作,不同间作小豆产量比单作分别下降41.52%,55.41%和82.82%。除4:2的土地当量比小于1之外,另外两种间作模式均大于1,合理的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6玉米和小豆间作模式的群体经济效益高于单作种植模式。玉米-小豆3:3间作的总产值最高为21555.45元/hm2,较小豆和玉米单作分别高4.36%和11.35%,玉米-小豆3:3间作的纯收入为19693.45元/hm2,较小豆单作和玉米单作分别高出10.23%和22.44%。玉米小豆3:3,2:4的土地当量为1.13和1.07,均高于玉米单作和小豆单作,两种模式使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13%和7%。本研究认为,玉米-小豆3:3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最好,显着高于其他间作处理和单作处理。

李艳红[8](2019)在《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效应分析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间作是一种提高复种指数、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一项主要农业措施。玉米∥花生是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具有高产高效、共生固氮、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土壤环境等优点。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山东省玉米科技示范园和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选用紧凑密植夏玉米品种登海618及早熟高产花生品种花育22号为供试材料,玉米和花生密度分别为105 000株hm-2、180 000穴hm-2,2015年设置3种种植方式(单作玉米、单作花生、间作玉米花生(行比4:6))和2个氮素处理(N240:控释尿素240 kg N hm-2,N0:不施肥),2016年进行玉米花生轮作种植(单作玉米轮种、单作花生轮种、间作玉米轮种、间作花生轮种),肥料处理同2015年。在高产高密度条件下,系统分析单作、间作及轮作的产量效应,从群体产量与经济效益、植株性状、光合特性及衰老、氮素吸收利用及根际土壤特性等方面,深入探讨间作系统产量效应的生理生态基础和轮作对作物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间作种植模式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间作对玉米花生两作物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间作显着提高了夏玉米的产量、降低了花生的产量,从整个体系看本试验的玉米花生系统有产量间作优势2.42–3.40 t hm-2,且LER达到1.17–1.20。此外,间作亦显着增加了玉米成熟期的收获穗数和行粒数,降低了空杆率。对于花生,间作显着降低了成熟收获期的饱果率。间作显着提高了玉米净面积的生物产量,降低了花生生物产量。同时,间作提高了玉米成熟期各器官的干物质重量并显着增加了玉米单株籽粒干物质重量及群体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间作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且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和分配增多,产量升高。对于花生,间作降低了其总干物质重量,提高了根干重及根冠比,表明间作促进了光合产物向花生地下部分运输和积累。间作系统不仅有籽粒产量优势、生物产量优势,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间作系统两年净产值分别较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高2507¥hm-2和5046¥hm-2。施氮和轮作对玉米和花生的产量、产量构成、生物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均有促进作用,且能有效缓解花生处于间作劣势地位的不利影响。但两因素对作物的影响不同,如对两作物产量的影响,施氮提高玉米和花生产量两年平均分别为13.6%、9.6%,而轮作对玉米和花生产量提高6.6%和4.3%。2.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光合性能的影响间作显着改善了夏玉米受光条件,提高了玉米穗位叶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冠层透光率和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叶片RuBP羧化酶及PEP羧化酶活性提高,同时降低13C同化物在茎秆和其他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促进了其向籽粒的分配。而对于花生,间作降低了花生倒三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提高了叶绿素b含量,对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与对玉米的影响一致,降低了RuBP羧化酶及PEP羧化酶活性。施氮及轮作改善了作物的光合性能,但两者对作物的改善效果不同,前者的提高幅度大于后者。间作玉米生育后期较高的光合性能,为籽粒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衰老特性的影响间作显着提高夏玉米生育后期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三种酶活性分别提高13.8%、19.8%和15.6%,显着提高开花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12.1%,降低了MDA含量,自开花期至蜡熟期,间作玉米穗位叶MDA含量下降5.3%–12.8%,表明间作降低了穗位叶膜脂过氧化程度,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而对于花生,间作显着降低了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叶片MDA含量。施氮和轮作对作物衰老特性的调控效应不同,施氮显着提高玉米蜡熟期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和开花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玉米穗位叶和花生倒三叶MDA含量;轮作延缓了两作物生育后期叶片的衰老,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但对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4.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影响间作显着提高玉米单株氮素积累量、群体吸氮量及花后氮素积累量,同时提高了穗位叶氮代谢酶活性、氮收获指数、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极显着提高了夏玉米氮肥农学效率,降低了氮转运量,使玉米营养器官中保持较高的氮素积累,延长叶片的功能防止早衰,有利于植株生育后期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对于花生,间作降低了花生的吸氮量、氮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同时降低了叶片氮代谢酶活性,不利于花生氮素的吸收和运转。从整个间作系统看有氮吸收间作优势,且氮吸收当量比大于1。施氮和轮作均提高夏玉米、花生氮素积累量和GS、GDH、GOGAT活性,施氮降低玉米和花生氮收获指数和氮利用效率,轮作提高了玉米花生间作氮优势及氮吸收当量比,施氮对作物的调控效应较轮作的大。夏玉米功能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积累量的提高、氮转运量的降低可能是产量优势的原因之一。5.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间作提高了土壤中的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同时间作系统土壤有较高的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各处理间无显着差异。同时,间作对土壤微生物亦有显着影响,单作花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共生固氮菌含量最多,其次是间作系统,单作玉米中最少,且间作土壤中细菌和共生固氮菌较单作玉米中显着提高,分别提高34.5%和251.0%,间作土壤中真菌含量较单作花生显着提高168.6%。表明,间作系统中花生生物固氮作用增加了间作土壤共生固氮菌含量。施氮、轮作对玉米和花生土壤均有改善作用,但两者对土壤调控的效应不同,施氮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显着,而轮作对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显着。

马亮[9](2018)在《干旱区滴灌枣-棉间作系统蒸发蒸腾量及地下竞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枣-棉间作是农林复合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已成为果树建园初期解决农林用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存在地下争夺水肥资源、地上争夺光热资源,种间竞争关系复杂,有关干旱区滴灌间作系统种间地下竞争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区的枣-棉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运用大型蒸渗仪对间作系统的蒸发蒸腾规律进行研究,采用挖掘法结合DT-SCAN根系分析系统明晰根系分布特征,并进一步运用生态位理论明确种间地下竞争关系,旨在为干旱区间作系统种植结构及灌溉制度优化、田间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包含以下方面:(1)在生育期内,单、间作系统中枣、棉根区土壤含水率随时间推移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垂直方向上,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均呈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表层(0~20cm)最大,间作模式下的变异系数显着小于单作,表明间作系统因地表遮蔽效果显着,使土壤水分稳定性高于单作模式。水平方向上,单作枣树距树干距离越远根区土壤含水率越低,在距树干75cm范围内,土壤水分下降趋势缓慢:距树干75cm-175cm范围内,下降幅度显着,滴灌带布设距离对土壤水分分布起决定性作用。间作枣树土壤含水率变化受灌水量影响,距树干75cm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率高于75cm以外的6%以上。(2)单作枣树蒸发蒸腾量峰值(4.42mm/d)出现在花期,间作系统峰值(6.79mm/d)出现在幼果期,间作系统蒸发蒸腾量峰值较单作高出53.6%,且出现的生育期较单作延迟。对比FA056-PM以及ASCE-PM模型在西北干旱区以小时和日步长计算的ET0结果,ASCE-PM预测ET0(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值与蒸渗仪实测值更接近,更适合干旱区的ET0计算。当无法获取太阳辐射值时,由Angstrom公式以日照时数计算日ET0误差最大,修正Angstrom公式中的回归常数as、bs以提高计算精度,当日均日照时数大于9小时as、bs修正值分别为0.21和0.36;小于9小时as、bs修正值分别为0.13和0.60,该参数可适用于北纬45°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对准确计算ET0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各处理枣树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双峰曲线,在14:00时和18:00时出现峰值,16:00时出现低谷,即“光合午休”。各生育期内单作枣树Pn值均较间作处理高17.69%以上,间作处理中当枣树亏缺灌溉时,枣树在花期与果实膨大期Pn明显降低,光合速率受到抑制;棉花亏缺灌溉对棉花光合作用抑制最明显。各处理枣树的Pn(光合速率)、Tr(蒸腾速率)、WUE(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指标随树龄增长均显着增大,单作枣树的增幅更为明显。(4)单作枣树地下生物量各项指标均优于间作枣树各处理,其中,2014、2015、2016年枣树根长较间作分别高出47.96%、9.65%、40.53%。单作枣树幼果期根长分别是花期和果实发育期的3.34倍和1.16倍;果实发育期根重和根径分别是花期和幼果期的21.87倍、7.28倍和2.31倍、1.32倍;根系生物量呈现出随树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2016年的根长较2014年和2015年分别增加283%和194%。间作枣树幼果期根系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吸收根数量增长显着;果实发育期枣树根重增长显着,分别是花期和幼果期的19.26倍和4.59倍,根径增长分别是1.73倍和1.26倍,根系聚集区出现下移的趋势。间作枣树年际间根系生长呈现随树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2016年各处理根长均较2015年分别增长151%、136%和146%,根系分布由水平0-40cm扩散至0-80cm范围内,垂直深度由50cm延伸至60cm。(5)间作系统各处理年内不同生育阶段枣树根系均呈现随生育期推移向棉花方向扩散的趋势,水平方向距树干20-60cm范围内,枣-棉间作系统根系重叠度高,争夺水分最为激烈;枣树根系水平分布范围从2014年的距树干0-40cm扩散至2016年的0-80cm范围内,枣树根长占重叠区内总根长比例由39.91%增加至65.12%。生育期内,枣-棉间作系统中充分灌溉的枣树水平方向竞争力指数均大于棉花,差异不显着(P>0.05);亏缺灌溉的枣树水平方向竞争力指数显着大于棉花(P<0.05),表明亏缺灌溉显着提高了枣树的水分竞争能力,棉花亏缺灌溉对种间的竞争力影响较小。年际间水平方向枣树竞争能力呈现出随树龄增加而增强的趋势。垂直方向上,年内不同生育阶段枣树棉花的竞争力指数变化不尽相同:枣树竞争力随生育期推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棉花竞争力呈现随生育期的推移而增大的趋势;年际间枣树的竞争力始终处于弱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

段志平[10](2018)在《枣麦(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分析研究枣麦(棉)间作条件下间作农作物的光合特性、产量形成及间作系统中的农田小气候变化,选取两行一年生枣树间种植4行棉花(Int-4)与种植2行棉花(Int-2)的两种枣棉间作模式,两行一年生枣树间种植10行小麦,距离枣树不同间距90cm(D1)、110cm(D2)、130cm(D3)的枣麦间作模式。分别测定间作麦棉与单作麦棉全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产量与产量构成。同时测定枣麦间作与枣棉间作系统中农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变化。通过研究枣麦(棉)间作系统中间作农作物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揭示枣麦(棉)间作系统中地上部光合特性的竞争机制,为合理布局间作模式、提高间作系统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枣棉间作系统1.枣棉间作模式中,间作棉花的叶绿素含量与单作棉花相比差异不显着,在棉花生育期前期,间作棉花的Pn、Gs、Tr及Ci与单作棉花相比无显着差异。随着生育时期的后移,在棉花花铃期,间作条件显着降低了棉花的光合作用,单作棉花的Pn、Gs及Tr显着高于间作棉花,Ci显着低于单作棉花,在棉花吐絮期,间作条件对棉花的光合特性影响并不显着。而在不同的枣棉间作模式中,间作棉花的光合特性变化差异不显着。2.在棉花生育期前期,间作条件对棉株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基本没有影响,而随着生育时期的后移,间作条件下棉株株高、LAI、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不同的间作模式下棉株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一定的差异,Int-2的棉株株高、LAI、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Int-4。3.间作显着降低了棉花的产量,与单作相比,Int-4与Int-2的产量分别降低41.98%和48.72%,但复合模式中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Int-4间作模式中土地当量比为1.12,Int-2间作模式中土地当量比为1.045。另间作棉田中收获株数及成铃数下降,而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影响并无明显变化。4.与单作棉田相比,Int-4和Int-2系统内的平均气温分别降低1.285℃、0.815℃。而间作模式可产生增湿效应,Int-4和Int-2枣棉间作系统内的平均相对湿度为50.65%和49.50%,分别比对照(46.18%)高4.47和3.32个百分点。防风效应分析表明,Int-4与Int-2枣棉间作系统的防风效能分别达到27.53%和24.51%。枣麦间作系统1.在小麦生育期前期,间作对小麦的叶绿素含量无影响,在小麦生育期后期,间作显着降低了小麦的叶绿素含量,而距离枣树不同间距的小麦,其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差异。间作系统与单作小麦相比,拔节期和抽穗期的Pn、Gs、Tr和Ci无显着性变化;在开花期、灌浆期间作D1处理与单作D0处理间的光合特性差异显着。不同离树间距小麦的光合特性相比,距离枣树越近的小麦受到枣树的遮荫影响越大,灌浆期间作小麦D1与D3处理之间的Pn、Gs、Tr和Ci均存在显着性差异。2.枣麦间作模式中,小麦的株高、LAI及干物质积累受到间作枣树的影响,尤其在抽穗期之后,间作条件明显降低了小麦株高、LAI及干物质积累,距离枣树越近,小麦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越低。3.枣树显着降低小麦的产量,与单作相比,离树不同行距的小麦产量均有所降低,且距离枣树越近,小麦产量越低。单作小麦D0的产量比不同离树间作小麦D1、D2、D3分别高47.00%、35.17%、23.23%,但枣麦间作系统中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值为1.395,其土地利用率显着高于单作小麦。同时间作枣树影响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距离枣树越近,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越低。4.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系统内的平均气温降低1.085℃,其平均相对湿度为49.21%,比对照(39.78%)高9.43个百分点。而防风效应分析表明,间作枣麦系统的防风效能为32.49%。结论:枣农间作条件下农作物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受到枣树的遮荫影响,但枣麦间作更有利于土地利用率的提高,此外由于北疆地区枣树平均树高较矮,因此可适当增加农作物种植密度,进而可获得更高的产量。另枣农间作具有良好的农田小气候效应,相比而言,枣麦间作模式中的农田小气候变化更为明显。

二、枣粮间作复合种植对作物生态及产量的动态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枣粮间作复合种植对作物生态及产量的动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及其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技术方案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方法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时空迁移分布特征
    3.1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全氮迁移时空带动态影响
    3.2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硝态氮迁移时空带动态影响
    3.3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铵态氮迁移时空带动态影响
    3.4 间作不同田间结构配置氮素竞争量化
    3.5 小结
第4章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循环关键酶活性变化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氨化过程关键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硝化过程关键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反硝化过程关键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4.4 间作共生期棉花红枣土壤酶活性的变异系数
    4.5 小结
第5章 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功能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5.1 硝化-反硝化过程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相对丰度
    5.2 不同种植模式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群落多样性分析
    5.3 根际土壤功能微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相关关系
    6.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表现
    6.2 不同种植模式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产量与土壤氮素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结果与讨论
    7.2 主要结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不同油茶间作模式的土壤特性和光合生理及效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小气候的研究进展
    1.2 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土壤特性的研究进展
        1.2.1 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1.2.2 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土壤微生物的研究
        1.2.3 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1.3 油茶林下复合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1.3.1 油茶国内研究现状
        1.3.2 油茶国外研究现状
    1.4 农林复合种植模式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1.5 林下复合种植经济效益的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3.1 田间试验设计
        2.1.3.2 栽培管理措施
    2.2 研究方法
        2.2.1 植株农艺性状的测定方法
        2.2.2 小气候指标的测定方法
        2.2.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2.2.4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方法
        2.2.5 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的测定方法
        2.2.6 土地当量比(LER)和收入的计算方法
        2.2.6.1 LER的计算方法
        2.2.6.2 收入的计算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间作模式对植株各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间作和单作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 间作和单作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3.1.3 间作和单作对白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3.1.4 间作和单作对天门冬株高和根颈粗的影响
    3.2 不同作物间作和单作模式对小气候指标的影响
        3.2.1 不同作物间作和单作的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
        3.2.2 不同作物间作和单作的气温日变化
        3.2.3 不同作物间作和单作的光照强度日变化
    3.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1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3.1.1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的影响
        3.3.1.2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土层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3.3.1.3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土层通气孔隙度的影响
        3.3.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3.2.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影响
        3.3.2.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全钾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3.2.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1 不同间作模式对S-SC和 S-UE活性的影响
        3.4.2 不同间作模式对S-CAT和 S-ACP活性的影响
    3.5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6 土壤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3.6.1 土壤化学性质与微生物间的相关性
        3.6.2 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间的相关性
    3.7 不同间作模式作物光合生理及相关分析
        3.7.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的Pn、Tr、Gs和Ci日变化的影响
        3.7.1.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3.7.1.2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3.7.1.3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气孔导度日变化的影响
        3.7.1.4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胞间CO2浓度日变化的影响
        3.7.1.5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光合日均值的差异比较
        3.7.2 不同作物Pn与小气候指标的回归分析
    3.8 不同间作模式的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
        3.8.1 间作和单作对各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8.1.1 油菜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变化
        3.8.1.2 白菜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变化
        3.8.1.3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变化
        3.8.1.4 天门冬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变化
        3.8.2 间作和单作对成熟期植株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9 不同间作模式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3.9.1 不同间作模式作物的产量和LER
        3.9.2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气候指标的影响
    4.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3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4.4 不同间作模式对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4.5 不同间作模式对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4.6 不同间作模式作物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5 结论
6 本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6.1 创新点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版图

(3)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农林复合系统概述
        1.2.1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
        1.2.2 农林复合系统水肥调控研究
    1.3 滴灌施肥研究进展
        1.3.1 滴灌施肥技术的发展
        1.3.2 滴灌水肥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灌水与施肥量设定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水分的测定
        2.3.2 土壤养分的测定
        2.3.3 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
        2.3.4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1 耗水参数的计算
        2.4.2 水分利用的计算
        2.4.3 硝态氮累积量的计算
        2.4.4 肥料偏生产力的计算
        2.4.5 水肥处理综合评价的计算
        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3.1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布的影响
    3.3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的影响
    3.4 滴灌施肥下耗水参数的变化特征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4.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4.1 滴灌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4.3 滴灌施肥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小结
        4.4.2 讨论
5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5.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地上部分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5.1.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1.2 苹果光合日变化
        5.1.3 大豆光合特性
        5.1.4 光合指标与距树行距离的关系
        5.1.5 滴灌水肥调控对大豆生长指标的影响
    5.2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根系的影响
        5.2.1 滴灌水肥调控对苹果根系分布的影响
        5.2.2 滴灌水肥调控对大豆根系分布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6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
    6.1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的影响
    6.2 滴灌水肥调控对间作系统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滴灌灌水施肥量优化
    6.4 小结与讨论
        6.4.1 小结
        6.4.2 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
致谢

(4)冬小麦间套作苜蓿的土壤与作物产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间套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 间套作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1.2.3 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4 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2.1 大田试验调查采样
        2.2.2 室内实验测定与分析
        2.2.3 种间竞争能力评定
    2.3 数据处理
3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分布规律
    3.2 不同时期土壤储水量变化与消耗特征
    3.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全量养分元素的影响
        4.2.1 土壤剖面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4.2.2 土壤剖面全磷含量分布特征
        4.2.3 土壤剖面全钾含量分布特征
    4.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4.3.1 土壤剖面速效氮含量分布特征与累积量变化情况
        4.3.2 土壤剖面速效磷含量分布特征
        4.3.3 土壤剖面速效钾含量分布特征
5 小麦/苜蓿间套作对作物养分与产量的影响
    5.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植株养分N、P、K含量的影响
        5.1.1 小麦与苜蓿植株氮含量及其作物携出氮量
        5.1.2 小麦与苜蓿植株磷含量及其作物携出磷量
        5.1.3 小麦苜蓿植株钾含量及其作物携出钾量
    5.2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5.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与构成要素
        5.3.1 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5.3.2 苜蓿生物量
        5.3.3 不同种植模式下系统作物总产量
    5.4 间套作种植模式中作物种间竞争能力评定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宁夏半干旱区马铃薯燕麦间作复合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间作系统施氮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2.2 间作系统中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规律
        1.2.3 间作系统中肥料氮的转化与运移
        1.2.4 间作系统施氮对间作系统产量、品质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思路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材料
        2.3.2 马铃薯燕麦间作施氮水平大田试验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生育期记录
        2.4.2 取样方法
        2.4.3 土壤理化性质
        2.4.4 生长指标的测定
        2.4.5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
        2.4.6 土壤全氮、无机氮含量的测定
        2.4.7 膜脂过氧化程度与保护酶活性测定
        2.4.8 ~(15)N同位素丰度测定
        2.4.9 产量、品质指标的测定
    2.5 分析方法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生长动态的影响
        3.1.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株高的影响
        3.1.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茎粗的影响
        3.1.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量的影响
        3.1.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生长动态的影响
        3.2.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3.2.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茎粗的影响
    3.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3.3.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3.3.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叶片CAT含量的影响
        3.3.5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叶片POD含量的影响
    3.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3.4.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MDA含量的影响
        3.4.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4.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POD活性的影响
        3.4.5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CAT活性的影响
    3.5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氮素的影响
        3.5.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氮素分配率的影响
        3.5.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叶片含氮量的影响
        3.5.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茎含氮量的影响
        3.5.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块茎含氮量的影响
        3.5.5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叶片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5.6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茎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5.7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块茎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5.8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植株全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3.6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植株氮素的影响
        3.6.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叶片含氮量的影响
        3.6.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茎含氮量的影响
        3.6.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穗含氮量的影响
    3.7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8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3.8.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苗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8.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块茎形成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8.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块茎膨大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8.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苗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8.5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块茎形成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8.6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块茎膨大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8.7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8.8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块茎形成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8.9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块茎膨大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9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间作系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10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3.10.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3.10.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3.10.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3.10.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优势形成的影响
    3.1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11.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3.11.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燕麦品质的影响
    3.12 马铃薯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生长相关系数分析
    3.13 燕麦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燕麦生长相关系数分析
    3.1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燕麦间作系统~(15)N累积、运移
        3.14.1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马铃薯~(15)N原子百分超
        3.14.2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燕麦~(15)N原子百分超
        3.14.3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马铃薯各器官Ndff
        3.14.4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燕麦各器官Ndf
        3.14.5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马铃薯各器官~(15)N积累量
        3.14.6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燕麦各器官~(15)N积累量
        3.14.7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吸收的肥料氮和土壤氮在马铃薯各器官中的积累量
        3.14.8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吸收的肥料氮和土壤氮在燕麦各器官中的积累量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燕麦间作系统生长及生理特性影响
        4.1.2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燕麦间作系统氮素分配、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4.1.3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燕麦间作系统土壤氮素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4.1.4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燕麦间作系统产量、品质的影响
        4.1.5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燕麦间作系统氮素累积、运移
    4.2 结论
    4.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论文发表情况

(6)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间作的概念和增产机理
    1.4 小气候的研究进展
        1.4.1 间作对光能利用的影响研究
        1.4.2 间作对防风效应的影响研究
        1.4.3 间作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研究
        1.4.4 间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
        1.4.5 间作复合系统中土壤水分效应的研究
        1.4.6 间作复合系统中CO_2 浓度的研究
    1.5 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1.6 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研究
    1.7 不同间作模式的研究进展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8.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地枣树生长情况分析
    3.2 枣农间作系统生育时期调查分析
    3.3 枣农间作系统小气候的变化特征分析
        3.3.1 不同间作模式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3.3.2 不同间作模式对空气温、湿度的影响
        3.3.3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3.4 不同间作模式对防风效应的影响
        3.3.5 不同间作模式对CO2 浓度的影响
    3.4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4.1 不同间作模式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4.2 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量在空间上的影响
    3.5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3.5.1 间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5.2 间作对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5.3 间作对枣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6 经济效益的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间作模式中小气候效应的调节和改善
        4.1.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1.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探讨
        4.1.4 试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4.2 结论
        4.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气候的影响
        4.2.2 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2.3 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间作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1.2.2 间作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 间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4 间作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1.2.5 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取样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基本农艺性状的测定
        2.5.2 干物质生产与分配
        2.5.3 光合指标的测定
        2.5.4 农田小气候的测定
        2.5.5 产量构成指标的测定
        2.5.6 计算公式
        2.5.7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茎粗的影响
        3.1.3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主茎节数的影响
        3.1.4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叶片数的影响
        3.1.5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绿叶面积的影响
    3.2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3.2.1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茎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4 不同间作模式对小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3.4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下的农田小气候效应
        3.4.1 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株间气温的变化
        3.4.2 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株间相对湿度的变化
        3.4.3 不同间作模式下小豆株间光照度的变化
    3.5 不同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玉米和小豆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形态指标的影响
    4.2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光合和小气候指标的影响
    4.3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 玉米-小豆间作种植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效应分析及其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作效应评价
        1.2.2 间作系统产量
        1.2.3 间作系统养分吸收
        1.2.4 间作系统光能利用
        1.2.5 间作系统对根系的影响
        1.2.6 间作系统土壤微环境
        1.2.7 间作系统水分利用效率
        1.2.8 间作对作物植株性状及生物量形成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品种选用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样品收集
        2.3.2 产量及产量构成
        2.3.3 间作优势
        2.3.4 叶面积指数(LAI)
        2.3.5 光合特性
        2.3.6 叶片衰老特性
        2.3.7 氮代谢
        2.3.8 根际土壤特性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3.1.1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经济产量优势分析
        3.1.2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生物产量优势分析
        3.1.3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3.2 玉米花生间作对各作物植株性状的影响
        3.2.1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3.2.2 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
    3.3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3.2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3.3.4 玉米花生间作对夏玉米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3.3.5 玉米花生间作对夏玉米13C同化物转运分配的影响
        3.3.6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4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3.4.1 玉米花生间作对夏玉米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3.4.2 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3.5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及氮代谢特性
        3.5.1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中玉米氮素积累
        3.5.2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花生氮素吸收与利用
        3.5.3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氮素优势分析
    3.6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
        3.6.1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6.2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6.3 玉米花生间作对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效益分析
    4.2 玉米花生间作对光能利用的影响
        4.2.1 间作对群体冠层光能截获的影响
        4.2.2 间作对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2.3 间作对作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4 间作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2.5 间作对作物碳代谢酶及13C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4.3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4.4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氮素吸收利用
    4.5 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
5 结论
    5.1 玉米花生间作群体是一个高产高效的复合体系
    5.2 玉米花生间作显着提高夏玉米光能利用
    5.3 玉米花生间作能够延缓玉米叶片衰老
    5.4 玉米花生间作能够提高氮肥吸收利用
    5.5 玉米花生间作能够改善土壤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干旱区滴灌枣-棉间作系统蒸发蒸腾量及地下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农林复合系统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灌溉制度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5 数据处理应用的公式及统计方法
第3章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
    3.1 枣—棉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变化
    3.2 枣—棉间作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变化
    3.3 基于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分析单、间作系统蒸发蒸腾量
    3.4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_0)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
    3.5 小结
第4章 枣-棉间作系统生理指标变化特性
    4.1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对枣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4.2 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对棉花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4.3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日变化年际差异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单—间作枣棉复合系统根系时空分布特征
    5.1 单作枣树根系时空变化特征
    5.2 间作枣树根系时空变化特征
    5.3 单、间作模式下棉花根系时空变化特征
    5.4 小结
第6章 枣-棉间作系统种间地下竞争关系
    6.1 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
    6.2 枣-棉间作系统根系重叠区变化规律
    6.3 枣-棉间作地下竞争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枣麦(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方案
    2.2 测试项目及方法
    2.3 数据分析与统计
第三章 枣麦(棉)间作模式中农作物的光合特性变化
    3.1 间作与单作棉花的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
    3.2 枣棉间作模式中棉花的光合特性动态变化
    3.3 小结
    3.4 间作与单作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
    3.5 枣麦间作模式中小麦的光合特性动态变化
    3.6 小结
第四章 枣麦(棉)间作模式中农作物的农艺性状变化
    4.1 枣棉间作系统农艺性状动态变化
    4.2 枣麦间作系统农艺性状动态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枣麦(棉)间作模式农田小气候变化
    5.1 枣棉间作模式田间小气候变化
    5.2 枣麦间作模式田间小气候变化
    5.3 小结
第六章 枣麦(棉)间作模式产量及产量构成与土地当量比
    6.1 枣棉间作模式中棉花的产量与产量构成
    6.2 枣棉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
    6.3 枣麦间作模式中小麦的产量与产量构成
    6.4 枣麦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
    6.5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表

四、枣粮间作复合种植对作物生态及产量的动态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氮素及其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李燕芳.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不同油茶间作模式的土壤特性和光合生理及效益比较研究[D]. 黄天忠. 贵州大学, 2020(01)
  • [3]滴灌水肥调控对果农间作系统生理生长及种间互作的影响 ——以苹果×大豆为例[D]. 李超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冬小麦间套作苜蓿的土壤与作物产量效应[D]. 李恩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宁夏半干旱区马铃薯燕麦间作复合系统氮素吸收利用研究[D]. 蔡明. 宁夏大学, 2020(03)
  • [6]不同间作模式对枣园小气候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曹琦. 塔里木大学, 2019(04)
  • [7]玉米—小豆间作模式对小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张西亮.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产量效应分析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 李艳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干旱区滴灌枣-棉间作系统蒸发蒸腾量及地下竞争关系研究[D]. 马亮.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10]枣麦(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与产量形成机理研究[D]. 段志平. 石河子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枣粮间作与复合种植对作物生态及产量的动态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