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时间序列突变分析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时间序列突变分析

一、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突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冰玉[1](2021)在《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原作为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主体,既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同时又是地表生物环境保护的最大天然防线,而且畜牧业的发展也极大的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内蒙古草原蝗虫灾害频频出现,对农牧业生产、人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开展草原蝗虫监测预警研究刻不容缓,这既有助于生态保护,又可以使人民安居乐业,对边疆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蝗虫种群的发生、繁育机理,利用历年蝗虫发生资料以及气象资料,并结合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影响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构建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的气象预测模型,为蝗虫防治预警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尽可能减轻蝗虫发生的为害。通过一系列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别对阿鲁科尔沁旗历年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相对应的各旬气象因素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分别确定影响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的关键各旬气象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蝗虫的发生产生影响的因子有气温、地温、降水、光照、相对湿度、风速。(2)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构建蝗虫发生气象预测模型时,通过进入模型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在众多相关性较大的自变量中,只需要以下7个因素就可以预测草原蝗虫的发生密度值,包括上年10月上旬平均风速,当年6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上年11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当年4月上旬平均地温,上年11月上旬平均最低地温,上年12月上旬累积日照时数,当年6月中旬累积降水量;同样,预测草原蝗虫的发生面积值也只需7个因素,分别是当年6月中旬平均风速,上年11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上年10月上旬平均最高地温,上年10月下旬平均气温,上年10月下旬平均最高地温,上年10月上旬累积降水量,上年11月上旬累积日照时数。(3)通过本文所用的全样本数据来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对比三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和误差偏离程度可以得知,在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预测模型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绝对值误差分别是4.07%、8.63%;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绝对值误差分别是1.36%、8.36%;组合模型的绝对值误差分别是2.33%、7.62%。(4)虽然组合模型的某个预测值,可能会高于其中某个方法的某个样本的预测值,但仅用一种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波动会比较大,而由组合模型得到的误差相对较平稳,可以有效提高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的预测精度。

李志珍[2](2020)在《基于蝗虫生境因子的蝗灾监测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例》文中提出内蒙古草原是中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同时也是中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其占地面积为全国草场面积的27%左右。它不仅是我国北疆的重要防护屏障,同时也是阻止地表风沙肆虐的天然防线,在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蝗灾时有发生。蝗灾发生时,成群的蝗虫会啃食牧草,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土壤结构,造成草原荒漠化,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将遥感技术应用于蝗虫的生境监测研究中,对于全方位、大尺度监测内蒙古草原蝗灾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以阿鲁科尔沁旗为研究区,从地形、气象、土壤、植被四方面提取了蝗虫的生境因子,确定了蝗虫生境适宜阈值,并构建蝗虫生境适宜性评估模型对蝗虫的生境进行评价,为草原蝗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应用合成法、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了生境因子对蝗灾发生的影响,应用分区统计法并结合蝗虫生态学特性确定了蝗虫各个生境因子的适宜阈值。经研究发现,蝗虫在产卵期主要受气温、TVDI、NDVI和光照的影响,各生境因子的适宜阈值分别为:16-38℃、0.75-0.95、0.1-0.75、≥270h;蝗卵在越冬期主要受封冻前、冬季、出土前累积降水量和地温的影响,各生境因子的适宜阈值分别为:≤10mm、1-10mm、5-20mm、≥-30℃;蝗卵孵化期主要受地温和TVDI的影响,各生境因子的适宜阈值分别为:16-35℃、0.7-0.9;蝗蝻发育期主要受TVDI、NDVI、气温的影响,各生境因子的适宜阈值分别为:0.75-0.95、0.25-0.75、25-40℃。(2)基于蝗虫生境因子适宜阈值,分别构建了蝗虫在产卵期、越冬期、孵化期、发育期四个生理阶段的适宜性评估模型。基于蝗虫发育、演化规律对整个生命周期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应用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的蝗虫生境因子反演2017年蝗虫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情况,结果发现,最适宜生境分布区域与阿鲁科尔沁旗农牧业局调查的蝗灾发生区域一致;较适宜生境分布区域与近年来蝗灾发生区域基本一致。(3)通过对蝗虫生境适宜性研究发现生境适宜性指数在整体上呈现西部和北部低、东部和中南部高的分布格局。阿鲁科尔沁旗的东部及中南部为蝗灾的潜在发生地,应从监测机制、政策资金、科学防治方面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本研究应用遥感技术手段提取了蝗虫生境并结合蝗虫的相关生态学特性来研究阿鲁科尔沁旗蝗虫适宜生境,通过建立蝗虫生境适宜性评估模型来大范围预测蝗灾发生区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提前防灾、减灾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以便提高蝗灾防治效率。

孔冬艳[3](2017)在《近千年来(960-1949AD)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蝗灾与水灾、旱灾频发,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历史时期我国的蝗灾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尤以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为最,成为我国蝗灾暴发的主要源地,因此选择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作为研究区开展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基于宋至民国时期区内的文献资料,建立和完善宋至民国时期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数据库。从灾害地理学的视角,借助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在时间上,构建近千年来(960-1949AD)蝗灾的朝代、月份、等级、频数、县次序列并解析其周期特征,以及整合历史蝗灾记录的强度(等级)与规模(县次)构建的历史蝗灾指数序列,并尝试区分历史蝗灾记录的代次(夏蝗、秋蝗)属性,进而构建更为精细的历史蝗灾序列(夏蝗序列、秋蝗序列等);在空间上,绘制宋至民国时期各个朝代蝗灾发生县次的空间分布图,探究其差异与变化的原因,并对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分布进行热点和趋势分析;最后解析蝗灾频发与大发的气候环境意义与社会影响,并总结历史时期的应对措施。结果显示:(1)近千年来(960-1949AD)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有711年发生过蝗灾,明清时期更为频繁;蝗灾主要发生在夏半年的四月至八月,其中六月和七月是蝗灾暴发的峰值月份,而冬半年的九月至次年三月较少;宋至民国时期蝗灾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平均等级为2.5。(2)在年代际变化上,华北五省蝗灾频数和县次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累积频数和累积县次呈现波动变化,10a尺度上蝗灾频数距平变化显示其数值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0a蝗灾频数和10a蝗灾县次整体上呈现线性上升趋势;夏蝗序列、秋蝗序列、蝗序列和综合蝗灾序列中县次、等级累加以及蝗灾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小波分析指示华北蝗灾存在330a和100a左右的长周期,以及30a和20a左右的短周期。(3)蝗灾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地区、湖区周边、长江沿岸地带,即蝗灾分布具有低海拔和“水缘性”特征;蝗灾在不同朝代的热点存在区域差异,蝗灾的热点区域即高发区域相对集中于湖泊周围和河流沿岸地区;蝗灾发生的县次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倒U型(中间高两边低)趋势,即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中部地区发生蝗灾的频率最高。(4)蝗灾的发生与冬半年温度的关系不明显;蝗灾序列与降水序列呈反相位对应、与Nino3指数呈正相位对应,即降水量减少,干旱程度的加剧,蝗灾发生的县次也随之增加;蝗灾与厄尔尼诺事件遥相关,这可能归因于“El Nino-华北干旱—蝗灾”关系链;特征水文时期的10a蝗灾频数与10年黄河决溢频数、10a潮灾频数对应关系良好,即黄河决溢和潮灾较为频繁发生时蝗灾也频发。(5)在社会影响方面,由于大范围蝗灾的发生,导致农作物减产,一方面,造成米价上升,经济恶化;另一方面,引发饥饿现象,加上古代卫生防御能力薄弱,最终导致瘟疫流行,形成“蝗灾-饥荒-瘟疫”灾害链,进而引起人口数量减少及社会动荡(如战乱等)。针对蝗灾造成的严重破坏,历史上智慧的劳动人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治理蝗灾,主要防治方法有人工防治法、农业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等。

徐梦雅[4](2017)在《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加剧,我国旱涝灾害事件愈演愈烈。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华中地区1644-1991年旱涝灾害的历史文献资料,建立历史旱涝灾害资料数据库,重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运用多种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如:启发式分割算法(BG分割)、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函数(CEEMD)、经验正交函数(EOF)、交叉小波功率谱和交叉小波相干谱等,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清代华中地区268a的旱涝灾害的演变规律,并探讨其成因机理。结果表明:(1)收集整理华中地区1644-1911年旱涝灾害的资料,建立各个府(州)和全区的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序列。从整个时间序列来看,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呈先轻微上升,后平缓下降,最后再上升的趋势,各等级洪涝灾害的发生年次均多于干旱灾害。(2)运用趋势拟合法、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BG分割、CEEMD和显着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华中地区1644-1911年旱涝灾害等级序列的世纪分布特征、阶段性分布特征、突变特征和周期性特征。①洪涝灾害除1644-1699年外,其余时段均高于干旱灾害,且各等级洪涝灾害的频次均高于干旱灾害。②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具有5个偏旱期和6个偏涝期。③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在1702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旱灾转为涝灾。④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存在2.8a、6.9a、10.6a、21.1a、55.6a和100.9a的显着周期。(3)从空间分布来看,华中地区1644-1911年干旱灾害的年次在长沙府、澧州和武昌府、黄州府较为严重;洪涝灾害的年次在长沙府和汉阳府、安陆府、荆州府较为频繁。旱涝灾害年均受灾县次比分布图,与旱涝灾害年次图有着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又有部分差异。(4)EOF分解结果表明,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等级序列前11个空间模态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51%。第一模态为以全区旱涝灾害一致性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全区旱涝灾害普遍偏多(少),而其他的典型模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的局地差异,如南部与北部、中心与四周的反相位变化的空间特征。(5)交叉小波相干谱、小波位相谱和相关系数法的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数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与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交叉小波功率谱表明两者存在3-14a的密切关系,且在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程度的影响;而小波相干谱表明两者存在4-30a的强凝聚共振周期。华中地区旱涝灾害与东亚夏季风在年代际变化上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在空间分布上呈“南正北负”,其“零线”大致位于黄河沿岸。(6)华中地区1784-1786年极端干旱事件,致使大部分地区赤地千里,禾穗多枯,稻禾籽粒绝收,河流井泉持续枯涸,以致于米价昂贵,民多逃窜,卖男鬻女,饿殍载道,人相食等惨景的记载屡见不鲜。

孔冬艳,李钢,陈海[5](2017)在《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蝗灾的时空特征及环境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是中国的小冰期,也被称为方志时期,蝗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且记录丰富。华北平原是中国历史蝗灾暴发的主要源地,对其开展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基于明清时期的文献资料,从灾害地理学的视角,借助数理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京津冀地区蝗灾等级、频数和县次序列,揭示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解析其成因。结果表明:(1)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蝗灾平均1.8 a一遇,年均受灾3县次;蝗灾主要发生在夏半年的三月至八月,其中六月和七月是蝗灾暴发的峰值月份,而冬半年的九月至次年二月较少;(2)蝗灾等级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平均等级为2.17;"十年蝗灾频数"和"十年蝗灾县次"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3)蝗灾代际县次变化,夏蝗县次多于秋蝗县次,且次年夏蝗的发生与上年暖冬并未良好对应;(4)小波分析指示蝗灾存在100 a和30 a的主周期和53 a、17 a和11a的次周期;(5)蝗灾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东南远多于西北,受地形起伏和水系格局的影响较大;(6)蝗灾的发生与温度关系不明显,但与旱涝关系密切,并与Nino3指数有良好的对应。

李钢,孔冬艳,李丰庆,刘倩,王会娟[6](2017)在《中国历史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蝗区是孕育和发生蝗灾的地理空间载体,是具有不同结构类型的一类自然生态地理单位。中国东部季风区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及其毗邻地区是历史蝗灾研究的焦点区域。围绕"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的主线,重点回顾了飞蝗与蝗区的研究背景,梳理了历史蝗灾与历史蝗区、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等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亟需关注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意义,包括历史蝗灾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地图集的编绘,"面―线―点"聚焦解析与"气―水―蝗"集成研究,蝗灾的社会影响及未来风险等方面,认为尤其要挖掘蝗区显着的"水缘性"特征,在东部季风区开展河泛、滨湖、沿海、内涝4类蝗区演化历史及其相互转化的格局、过程与机制的研究,进而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的响应过程与机理。

李兴宇[7](2016)在《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特征挖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加剧,历史气候研究成为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和气候变化与可预报性(CLIVAR)两大国际研究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搜集整理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文献记录,对研究区历史地图进行矢量化,建立旱涝史料时空数据库,而后逐年逐站点重建旱涝等级序列。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历史时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划分敏感气候分区,讨论旱涝灾害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受东亚夏季风、太阳黑子数、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强迫下的响应情况。以期了解有器测资料之前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变化的时空规律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重建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涝等级序列,干旱发生总体略多于洪涝,且平均强度较大。将前人重建的长时间降水序列、石笋δ 180值与旱涝等级序列作对比分析,证明了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重建历史早涝等级序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2)442a间,旱涝在50a尺度上存在7次明显突变,主要经历了 3个变化阶段:1470-1595年,旱涝等级在多年平均值上下出现5次交替变化,偏旱时段多于偏涝时段;1596-1775年,旱涝等级值在多年平均值附近波动,旱涝均有发生,但偏涝时段偏多;1776-1911年,旱涝等级值常年处于多年平均值以下,总体上表现为一开始偏旱,随后转向偏涝期。旱涝变化存在3a、5a、7a、16a、25a、和87a的变化周期,其中3a、5a、16a、87a属于具有全域性的主变化周期,7a、25a周期在个别时段表现较弱。(3)从灾害频次空间分布来看,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区域北部的山西大部、陕北地区及山东半岛西北部;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区域东部,全区呈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的态势。EOF分解结果表明,早涝变化主要存在4个明显空间分布型,即“全区一致性”、“东西反向型”、“西南-东北反向型”和自西向东的“+、-、+”极型分布。REOF分解的结果主要给出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变化的5个敏感变化区域,将全区依次划分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5个气候敏感分区。(4)442a间东亚夏季风变化存在准3a、准5a、准16a、准25a的年际变化周期,同时还存在89a左右的准世纪际尺度变化周期和147a左右的世纪际尺度变化周期,其中准3a、5a、准16a、准25a的变化周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变化周期一致。(5)旱涝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和太阳活动强迫的响应明显,但在不同地区间有较大差异。在第1-4气候敏感分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当东亚夏季风偏强(弱),伴随太阳活动偏强(弱)时,有利于该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而在第5气候敏感分区(北部地区),当东亚夏季风偏强(弱),伴随太阳活动偏弱(强)时,有利于该地区洪涝(干旱)多发。

李钢,刘倩,杨新军,颜祥,黄兵兵[8](2015)在《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文中指出利用史料记录建立了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数据库,进而构建了蝗灾年份序列和蝗灾县次序列,再现蝗灾发生的时空特征,探讨了蝗灾动态与气候变化的关联。结果表明:明清时期河南蝗灾平均2.4年一遇,是过去千年较为频繁的时期;1520-1530年、1580-1590年、1610-1640年、1690年和1850-1860年是河南蝗灾的5个高发期;蝗灾县次序列没有明显的递增趋势,17世纪是典型的重大蝗灾的群发期。河南蝗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广泛但不均的特点,豫北、豫东地区是蝗灾高发区域,豫西、豫南地区则发生相对较少。小波分析显示,蝗灾爆发没有显着的周期性;蝗灾频率与规模之间存在类似古登堡-里查德关系。蝗灾在气温偏冷和偏暖时期都有可能爆发,受温度变化影响不显着;蝗灾与降水关系密切,与干旱呈正相关关系。

王秀君[9](2013)在《遥感技术支持下不同时间尺度土壤水分与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我国东亚飞蝗重点发生区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研究区内三个重点蝗区的飞蝗密度分布信息以及研究区内土壤含水量信息,研究黄骅市不同时间尺度土壤含水量与东亚飞蝗爆发的关系。研究首先基于TM/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飞蝗密度指数监测飞蝗爆发并得到黄骅市三个重点蝗区夏蝗发生时的飞蝗密度等级分布图。该指数通过计算飞蝗爆发前后该地植被指数的变化估算出飞蝗密度,同时也考虑了爆发前研究区的植被生长状况。同时,研究基于TM数据运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得到地表温度(LST,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同样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构建了LST-EVI特征空间,计算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Temperature-Vegetation Dryness Index)。最后分别研究黄骅市年际尺度、季节尺度以及飞蝗发生关键期土壤含水量和飞蝗爆发的关系。通过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基于2002年5月31日和2010年6月14日的TM/ETM+影像数据,反演出研究区内的飞蝗密度指数分布图,并利用调查整理资料验证所得结果,发现监测结果与实地调查基本一致,飞蝗密度指数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测研究区内蝗灾爆发的地点和程度。(2)通过构建LST-EVI特征空间计算出研究区内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和对应TVDI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两者相关性较高,TVDI方法在研究区是完全可行的,拟合精度较高。(3)基于2001年7月-2002年6月(飞蝗大爆发年份)、2010年7月-2011年6月(蝗虫无危害年)的MODIS影像数据,对比两个时段内的年平均土壤含水量,本文开展了年际时间尺度黄骅市三个蝗区(南大港、藤南大洼、黄灶)飞蝗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研究,发现飞蝗爆发年份的土壤含水量低于没有飞蝗发生年份,这说明研究区内干燥的土壤环境更适合飞蝗生存。(4)基于2001年7月-2002年6月和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MODIS数据,对比这两个时段内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结果发现,土壤含水量对飞蝗发生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飞蝗爆发年份的旱情指数高于蝗虫无为害年,而差异最为明显的是3、4、5月(夏蝗孵化期)和上一年的9、10月(秋蝗产卵期),这期间土壤含水量低的区域更易爆发蝗灾。(5)基于2002年5月31日和2010年6月14日的TM/ETM+影像数据研究蝗虫孵化盛期土壤含水量与飞蝗发生的关系,发现飞蝗爆发年份该时期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要大于没有飞蝗发生年份,进一步研究发现飞蝗密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研究利用TM数据拟合了蝗虫孵化盛期飞蝗密度指数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指数关系式,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拟合精度较高,这说明研究区内土壤含水量较低的环境更适合飞蝗生存。

娄延霞[10](2013)在《绿僵菌经口饲喂侵染东亚飞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蝗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 IMI330189对草原蝗虫及东亚飞蝗有较高毒力,田间应用绿僵菌油剂、饵剂都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关于绿僵菌饵剂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绿僵菌孢子能否通过消化道侵染昆虫,还是争议不断的话题。本文拟通过不同方法感染蝗虫,应用石蜡切片显微观察技术阐明绿僵菌饵剂防治东亚飞蝗的侵染途径。通过饲喂饵剂与体表喷雾两种方式处理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剂量(3.73×105个/头)处理时,饵剂处理的死亡率为95.3%,LT50=5.68d;体表喷雾处理的死亡率为85.2%,LT50=8.61d,饵剂杀虫效果显着高于体表喷雾。饵剂饲喂24h后蝗虫的取食量显着下降,蝗虫的取食量与孢子浓度呈负相关。中肠部位的病理切片显示,绿僵菌可以破坏蝗虫中肠的完整性,进食饵剂2d后中肠围食膜溶解消失,3d后中肠微绒毛逐渐脱落。活虫取样未发现组织中有菌丝,虫体死亡2d后菌丝自消化道外侧穿透消化道内壁。东亚飞蝗唾液和粪便提取液对绿僵菌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唾液和粪便的稀释倍率呈负相关:1)不同稀释倍率的唾液与孢子混合时,唾液浓度为10%时孢子萌发率低于30%,唾液浓度升高至20%以上时未见孢子萌发;唾液处理的孢子经清洗分离后萌发率有所恢复,但孢子萌发率仍较低,当唾液浓度为100%时孢子的萌发率为30%~40%,结果表明唾液可抑制大部分孢子的萌发。2)不同稀释倍率的粪便悬浮液与孢子混合时,粪便浓度增至20%时孢子的萌发率为50%~60%;粪便悬浮液处理的孢子经清洗分离后萌发率显着回升,结果表明粪便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可经清洗后解除。饵剂接种后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蝗虫口器周围生长有大量的菌丝,其胸、腹部菌丝量很少。此后分别对蝗虫口器和体壁进行切片,结果表明口器和腹部节间膜是饵剂饲喂接种的两个主要侵染部位。

二、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突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象因子与蝗虫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1.2.2 多元线性回归法在蝗虫发生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2.3 BP神经网络法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蝗虫灾害发生情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实地调查法
        2.3.2 线性趋势分析法
        2.3.3 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
        2.3.4 蝗虫发生的预测模型法
第3章 草原蝗虫发生情况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
    3.1 蝗虫发生情况
    3.2 研究区气象条件分析
    3.3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
        3.3.1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温度
        3.3.2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降水和相对湿度
        3.3.3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
        3.3.4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日照时数和风速
        3.3.5 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压
    3.4 小结讨论
第4章 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预测模型建立
    4.1 影响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因子
    4.2 构建草原蝗虫发生密度的气象预测模型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2.2 BP神经网络模型
        4.2.3 组合模型
    4.3 构建草原蝗虫发生面积的气象预测模型
        4.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3.2 BP神经网络模型
        4.3.3 组合模型
    4.4 小结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基于蝗虫生境因子的蝗灾监测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常规的蝗灾监测研究进展
        1.2.2 基于蝗虫生境的蝗灾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蝗灾发生情况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实地调研法
        2.3.2 合成分析法
        2.3.3 相关性分析法
        2.3.4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
3 蝗虫生境因子的确定
    3.1 蝗虫繁育机理
    3.2 影响蝗灾发生的蝗虫生境因素分析
        3.2.1 气象因素分析
        3.2.2 植被因素分析
        3.2.3 土壤因素分析
        3.2.4 地形因素分析
    3.3 蝗虫发育阶段生境阈值确定
        3.3.1 产卵期生境阈值确定
        3.3.2 越冬期生境阈值确定
        3.3.3 孵化期生境阈值确定
        3.3.4 发育期生境阈值确定
    3.4 小结与讨论
4 蝗虫适宜生境的研究
    4.1 蝗虫生境适宜性评估
        4.1.1 产卵期适宜性评估
        4.1.2 越冬期适宜性评估
        4.1.3 孵化期适宜性评估
        4.1.4 发育期适宜性评估
        4.1.5 综合分析
    4.2 蝗虫适宜生境反演与验证
    4.3 基于适宜生境的防灾对策
        4.3.1 建立健全蝗灾长期监测机制
        4.3.2 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
        4.3.3 加强科学防治
    4.4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与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3)近千年来(960-1949AD)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1.2.1 蝗灾的时空特征
        1.2.2 蝗灾与气候
        1.2.3 蝗灾与水文
        1.2.4 蝗灾的社会影响研究
        1.2.5 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灾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资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及蝗灾范围的确定
        2.2.2 处理方法
第三章 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千年蝗灾时间特征
    3.1 朝代分布
        3.1.1 近千年蝗灾朝代特征
        3.1.2 不同省份不同朝代的蝗灾县次和频数变化
    3.2 月份特征
    3.3 等级序列
        3.3.1 蝗灾等级划分
        3.3.2 蝗灾等级变化
    3.4 年代际变化
        3.4.1 频数序列
        3.4.2 县次序列
    3.5 代次序列
        3.5.1 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3.5.2 代次构建
    3.6 周期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千年蝗灾空间特征
    4.1 蝗灾的空间分布特征
        4.1.1 不同朝代蝗灾的空间分布
        4.1.2 原因解析
    4.2 热点分析
    4.3 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的气候环境意义
    5.1 夏蝗与冬半年温度
    5.2 秋蝗与夏半年降水
    5.3 蝗灾与旱涝、厄尔尼诺现象
    5.4 蝗灾与水系变迁
        5.4.1 蝗灾与水系
        5.4.2 蝗灾与水文变迁序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的社会影响与应对措施
    6.1 蝗灾与米价
    6.2 蝗灾与饥荒
    6.3 蝗灾与疫灾
    6.4 蝗灾与战乱
    6.5 蝗灾与朝代更替
    6.6 应对措施
        6.6.1 蝗虫的防治策略
        6.6.2 蝗虫的防治方法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历史旱涝灾害的重建
        1.2.2 旱涝灾害的时空特征和成因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结构组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处理
        2.3.1 历史文献资料的处理
        2.3.2 空间数据的处理
    2.4 研究方法
        2.4.1 趋势拟合法
        2.4.2 滑动平均法
        2.4.3 累计距平法
        2.4.4 启发式分割算法(BG分割)
        2.4.5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函数(CEEMD)
        2.4.6 显着性检验
        2.4.7 经验正交函数(EOF)
        2.4.8 交叉小波功率谱
        2.4.9 交叉小波相干谱
第三章 华中地区1644-1911年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
    3.1 旱涝等级判定的依据及标准
        3.1.1 区域旱涝等级的划分方法
        3.1.2 区域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
    3.2 旱涝等级序列的对比分析和可靠性验证
        3.2.1 与前人重建的降水序列对比
        3.2.2 与石笋氧同位素序列的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中地区1644-1911年旱涝灾害的时间特征
    4.1 世纪分布特征
    4.2 阶段性分布特征
    4.3 突变检验
    4.4 周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中地区1644-1911年旱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5.1 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年次的空间差异
    5.2 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年均旱涝县次比的空间差异
    5.3 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的EOF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中地区1644-1911年旱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6.1 太阳黑子对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
    6.2 东亚夏季风对华中地区旱涝灾害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华中地区1784-1786年极端干旱个例分析
    7.1 极端干旱的气候背景
    7.2 极端干旱的实况复原
        7.2.1 极端干旱的灾情
        7.2.2 极端干旱的动态演变
    7.3 极端干旱程度的推断
        7.3.1 无透雨日数
        7.3.2 河流井泉干涸记录
    7.4 社会的影响
        7.4.1 人畜伤亡的实况
        7.4.2 农业收成与粮价的实况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创新点与特色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蝗灾的时空特征及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及蝗灾范围的确定
3 蝗灾时间特征
    3.1 蝗灾的时间分布
    3.2 月份特征
    3.3 等级变化
    3.4 年代际变化
    3.5 代次变化
    3.6 周期变化
4 蝗灾的空间特征
5 蝗灾的环境背景
    5.1 蝗灾与气候
        5.1.1 蝗灾与温度
        5.1.2 蝗灾与旱涝、厄尔尼诺现象
    5.2 蝗灾与水系
    5.3 蝗灾与地形
6 结论

(6)中国历史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研究背景
    1.1 飞蝗研究背景
    1.2 蝗区研究背景
2 历史蝗灾与历史蝗区研究
    2.1 历史蝗灾时空特征研究是历史蝗区划分的基础
    2.2 蝗区研究以20世纪以来为主, 对20世纪以前的讨论相对缺乏
3 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研究
    3.1 水系变迁研究承前启后, 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是新的重要方向
    3.2“蝗灾与气候”研究是“蝗区与水系”研究的先导
4 亟需关注的相关科学问题

(7)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特征挖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历史旱涝灾害序列的重建及时空特征研究
        1.2.2 旱涝灾害时空特征的可能成因探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结构组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3.1 历史文献资料处理
        2.3.2 空间数据的处理
第三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等级序列重建及可靠性验证
    3.1 历史旱涝等级的判定依据
        3.1.1 各站点历史旱涝等级的确定
        3.1.2 区域历史旱涝等级的确定
    3.2 历史旱涝等级序列的可靠性验证
        3.2.1 重建降水序列的选取和对比验证
        3.2.2 石笋碳氧同位素的选取和对比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时间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最小二乘法下的多项式拟合
        4.1.2 滑动平均法
        4.1.3 滑动T检验法
        4.1.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4.2 旱涝变化的基本时间特征与阶段性分析
        4.2.1 旱涝灾害的基本频次特征
        4.2.2 旱涝灾害的突变检测与阶段性分析
    4.3 旱涝灾害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4.3.1 旱涝等级序列的EEMD分解
        4.3.2 IMF分量的显着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空间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
        5.1.2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
    5.2 不同等级旱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5.3 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EOF分析
    5.4 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REOF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的成因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相关分析方法
        6.1.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6.2 旱涝变化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
        6.2.1 年际变化关系
        6.2.2 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的EEMD分解
        6.2.3 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变化关系
    6.3 旱涝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6.3.1 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
        6.3.2 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2 蝗灾的时空特征
    2. 1 蝗灾的时间变化特征
        2. 1. 1 蝗灾爆发的季节特征
        2. 1. 2蝗灾年份特征
        2. 1. 3 蝗灾县次特征
    2. 2 明清时期蝗灾的空间分布特征
3 蝗灾爆发周期和频率 - 规模分析
    3. 1 周期分析
    3. 2 频率 - 规模分析
4 蝗灾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4. 1 蝗灾与温度
    4. 2 蝗灾与降水
5 讨论
6 结论

(9)遥感技术支持下不同时间尺度土壤水分与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蝗虫与蝗灾
        1.1.2 蝗虫生境及其遥感监测
        1.1.3 不同时间尺度土壤含水量与蝗虫发生关系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蝗虫生境及其遥感监测研究
        1.2.1.1 蝗虫生境的研究进展
        1.2.1.2 蝗虫生境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水分遥感反演进展
        1.2.3 不同时间尺度土壤含水量与蝗虫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LDI指数的东亚飞蝗密度遥感监测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
    2.2 研究数据介绍
        2.2.1 TM/ETM+数据介绍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监测方法
        2.3.1 植被指数的选取
        2.3.2 飞蝗密度指数的构建
    2.4 结果与讨论
    2.5 LDI方法可行性评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ST-EVI特征空间的土壤水分含量反演
    3.1 研究数据
        3.1.1 遥感数据
        3.1.2 实测数据
    3.2 TVDI方法
    3.3 基于LST-EVI特征空间的土壤含水量反演
        3.3.1 基于TM数据的TVDI遥感反演
        3.3.2 基于MODIS数据的TVDI遥感反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时间尺度土壤水分和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研究
    4.1 年际尺度土壤水分与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研究
    4.2 季节尺度土壤水分与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研究
    4.3 飞蝗发生关键期土壤水分与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绿僵菌经口饲喂侵染东亚飞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蝗灾发生与防治现状
        1.2.2 绿僵菌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绿僵菌侵染飞蝗组织病理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不同接种方式对 3 龄试虫的致病力
        2.2.2 饲喂绿僵菌饵剂后东亚飞蝗的组织病理变化
        2.2.3 饲喂绿僵菌饵剂后蝗虫取食量变化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飞蝗消化道内容物对绿僵菌孢子抑制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4h 内粪便中孢含量
        3.2.2 消化道内孢子分布与状态
        3.2.3 唾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2.4 粪便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2.5 孢子通过消化道后的萌发率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绿僵菌经口侵染途径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饲喂绿僵菌饵剂后蝗虫的外观病变
        4.2.2 饲喂绿僵菌饵剂后蝗虫体内的菌丝分布
        4.2.3 饲喂绿僵菌饵剂后蝗虫体内的菌丝来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突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蝗虫发生密度和面积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D]. 张冰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蝗虫生境因子的蝗灾监测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为例[D]. 李志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近千年来(960-1949AD)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蝗灾地理研究[D]. 孔冬艳. 西北大学, 2017(02)
  • [4]清代华中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D]. 徐梦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5)
  • [5]明清时期京津冀地区蝗灾的时空特征及环境背景[J]. 孔冬艳,李钢,陈海. 古地理学报, 2017(02)
  • [6]中国历史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研究回顾与展望[J]. 李钢,孔冬艳,李丰庆,刘倩,王会娟. 热带地理, 2017(02)
  • [7]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特征挖掘分析[D]. 李兴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5)
  • [8]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J]. 李钢,刘倩,杨新军,颜祥,黄兵兵.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1)
  • [9]遥感技术支持下不同时间尺度土壤水分与东亚飞蝗发生关系研究[D]. 王秀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10]绿僵菌经口饲喂侵染东亚飞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D]. 娄延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标签:;  ;  ;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时间序列突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