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上清经中的“符”

东晋南朝上清经中的“符”

一、东晋南朝上清经中的“兆”(论文文献综述)

甘沁鑫[1](2021)在《论古灵宝经对般若经中“经台”的接受与改造》文中指出古灵宝经研究是近几十年道教学界的研究热点,不少前辈学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做出了後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尽管如此,作爲"天书"的灵宝经在出世前保管於何处?灵宝经在天界的藏经处有何特徵?这些藏经处及相关的崇拜方式是否与佛教有关?是否如敦煌本《灵宝经义疏》(《通门论》)所説元始旧经都藏於玄都玉京山?这些与灵宝经的神圣来源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却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至今没有对古灵宝经藏经处的专题研究1。

朱寒青[2](2021)在《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文中研究表明佛教初传中国以后,在魏晋南北朝进入中国化的重要时期,奠定了此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佛教与地区社会的结合,是佛教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具体实践。中国各地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地方特色,佛教在不同地方的传播自然要采取不同的路径。南北朝政治的多变,又使佛教在社会中的建设历史更为复杂多绪。以南方的会稽地区为例,东晋南朝会稽佛教曾一度为人所称道,但佛教渗入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表现的动态性和地区特性却罕见关注,值得做更深度的考察。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史籍中会稽地区僧尼与佛寺这两个传播载体的踪迹,发现二者形成了适应会稽人口结构与信仰需求的时空分布。第二章讨论东晋南朝僧团逐渐纳入国家管控的过程及其对会稽僧团的影响。在佛教知识流动和皇权复兴的背景下,南方统治者通过征召高僧、设立僧官和编修官方经藏等方式,以建康权力为主导,确立了全国僧团在组织、行为和心理上的秩序。第三章分析会稽主要的佛教义学与崇拜活动。会稽地区除法华学一直特为发达以外,先后流行过般若、毗昙、涅盘、成实等佛理学说,以及弥勒、弥陀的净土崇拜,显示会稽佛教在东晋以后迅速世俗社会化,适应民众的信仰心理。第四章关注会稽地区儒、道、佛三教关系。会稽士族曾保有汉儒学风和道教信仰的遗留,但随着家风家学的转变以及与政治利益的考量,以余姚虞氏和山阴孔氏为代表的大族渐渐以儒兼佛、以道兼佛,发生信仰转向。在会稽的山岳信仰空间中,佛道二教势力则有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冲突。第五章论述东晋南朝会稽佛教为后一历史阶段的隋唐越州留下的历史遗产。大一统的新局势打破了建康对地方佛教的结构性压力,借助深入地方社会的建设基础,隋唐越州义理佛教强势复兴,成为江南佛教中心。而在唐人的精神世界中,有关东晋南朝会稽佛教的记忆大多脱离了宗教观点,与当时文化风尚相联系,真实的历史经历了文化意涵的再塑造。本文通过分析东晋南朝佛教与会稽社会的结合的条件与方式,旨在从一个侧面对这时期的宗教、地区与国家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做更深入的研究。

王长松[3](2020)在《南齐逸士顾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顾欢是南朝着名隐士,跨宋齐两朝,着作丰富。本文通过分析顾欢存世着作研究其思想,并以此反映南朝社会发展状况。第一章论述顾欢生平和身份。顾欢是兼综儒道、精通玄理的隐士,交往之人也多崇道。本文考证,顾欢生于420-427年间,卒于483-490年间。正史关于顾欢记载较少,与撰史者沈约、萧子显的政治献媚不无关联。顾欢所作《三名论》,弥补了钟会《四本论》的缺陷,创新了才性论题的辩论形式。分析顾欢临终赋诗,他的隐逸之志及文学风格或受陶渊明影响,契合渊明之“新自然说”,是对南朝士人自然与名教并重的反映。第二章阐释《夷夏论》创作背景、主要思想及性质。《夷夏论》的核心思想是卫儒排佛,排佛是手段,卫护儒道才是实质。顾欢反佛,以儒家伦理为阵地,以道教的宗教形态为辅助。他承认佛教义理优势,反对佛教教规教俗,反映了时人对文化冲突的思考,也折射出南朝社会多种思想文化融合的特色。影响顾欢写作《夷夏论》的,除三教论衡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葛洪《抱朴子内篇》、社会清谈风尚、刘宋白黑之争等诸多因素。《夷夏论》之争实质是一场文化论辩。南朝反佛护佛之辩的性质非中外文化对峙,而是中国文化内部的分歧。第三章解析顾欢注解《老子》的思想。今存《老子》顾注非顾欢《治纲》文,可能为顾欢《老子义疏》文。《道德真经注疏》、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和敦煌残本中的顾注都是研究顾欢解老的重要材料,这三种顾注体现的思想呈高度一致,互有连通。顾欢解老遵循《老子》本旨,但冲破了哲学局限,与社会实际结合,最重要的就是将儒家伦理与道家哲学融汇,诠释《老子》哲学的现实性,富有实践意义。他的解老思想还受佛道两教影响,对佛、道理论皆有运用,但影响并不深,仅是零星体现。一言以蔽,顾欢依儒论道、以道辅儒,把老庄哲学注入社会教化。第四章探究顾欢所撰《真迹经》的相关问题,并作辑佚与辨疑。顾欢在世时《真迹经》即已成书,辑佚发现,其佚文几乎没有超出今本《无上秘要》引文,据此推测《真迹经》在唐以前就已亡佚。经考辨,《道迹灵仙记》《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皆非顾欢《真迹经》文,《道迹灵仙记》晚于《真诰》且可能取自《真诘》。本文考证,今存《道迹经》非顾欢《真迹》文,其出世早于《真迹》,亦属早期上清经,当为晋宋之际道教造经热潮的产物。《真迹》是对早期上清经的整理和创新,《真诰》与《真迹》是部分继承、大量改造的关系,这反映出陶弘景与顾欢的道教思想分歧,揭示了早期上清派造经理念矛盾重重的现实。顾欢道教思想可能受葛洪影响,他的造经风格,以及他和陶弘景的访经行动可能受到《抱朴子内篇》启发。顾欢虽为隐士,却非消极避世者,无论从其给齐高帝的上表,还是他的存世着作,都能看到其思想受南朝社会现实影响的痕迹。顾欢的着作体现了南朝儒释道交融的思想特色,是三教合流的预兆。

辜天平[4](2020)在《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古时期造制出大量道经,这些道经有个显着特徵,便是与《庄子》在主题与结构上有着密切关联。尽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明先生就提出“究竟《庄子》书里有哪些言论与道教思想密切相关”这一论题,随後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但大多侧重於道教义理对《庄子》哲学的融摄,在此基础上的研究也是属於“站桩定点式”研究、单向比较研究,缺乏对《庄子》文本与道教经典之透视研究,尤其是忽视了道派内部各经典对《庄子》的接受差异,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所以,本文立足於传统文献的考证,以《庄子》与“中古道经”的文本构造关系作爲主要研究内容,并尝试从生死观、鬼神观、宇宙观、语言观、体道养生论及经典的诠释传统等方面,对二者作一较爲全面而深入的考察。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历程,促进庄学研究向纵深化发展,还可以扩展对中古时期道派经典的形成、道教经义的发展的认识。大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思路,并从历时视角考察了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及现状,从而抽绎出道教对《庄子》接受研究的三个阶段,即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正文部分,分爲五章。第一章爲“庄子又名‘南华’考”,旨在阐明庄子称“南华”,实自东晋以後,爲道教神权与皇权相互作用下,各士族智识分子及爱庄人士推波助澜的结果。考其源流,盖与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及其嬗变有关,而《庄子》一书称《南华》,亦可依人之号而徵之。第二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本章筑基於道家道教谱系结构之流衍,尝试説明中古道教不仅只“重生贵生”,它在义理上还主张“生死自然”“齐生死”“出离生死”“生死本空”;且非只专注於“守形全身”,而又别有“遗形灭形、变化无形”一路。在此主题上,也可看出《庄子》对道教“一以贯之”的作用,这属於生死观范畴。第三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着力论证《庄子》对道教神仙体系的建构之功,并结合具体案例,透过文本深层结构,揭示出《庄子》与中古道经对道德秩序的选择,与第一章同属於名物、鬼神观范畴。第四章爲“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从道术的潜修与文本误读、流传等视角,论説了《庄子》“兼忘”“坐忘”“心斋”“心灰”与中古道经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并认爲《庄子》“心如死灰”论,古本作“坐若聚死灰”,今本或爲郭象删改的结果。此章属於体道养生论范畴。前四章集中论证了中古道经与《庄子》文本的互涉及其接受程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兼及道派内部各经典的接受异同。而第五章“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则立足於宇宙观、语言观、民族心理发展等范畴,从经典的诠释传统出发,继续追问这种接受何以成爲可能。结语部分,总括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对本文未论及的接受范畴提出设想,爲後续研究提供方向。此外,文末还附有两篇附録。附録一爲“《南华论》考辨”;附録二爲参閲之“中古道经”。总之,本文首次将《庄子》置於整个中古道教经义的形成、发展历程中来研究,认爲在历史与想象的交织中,这种在主题结构、人物形象、语辞风格、道术理论、思维模式等上的关联性、相似性、共通性,决定了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程度;二者的分歧与冲突,即矛盾性、差异性、互斥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消化、吸收与改造、超越。而此接受的过程,既是中古道教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庄子》经典化、宗教化、神圣化的过程。

王承文[5](2020)在《再论“元始旧经”和“新经”出世先后问题——兼评刘屹博士《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古灵宝经"元始旧经"要比"新经"更早出世。近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见解。而"新经"《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在这一讨论中具有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意义。将该经的神灵系统、主神观念、《灵宝五篇真文》的版本以及文本结构等问题,置于整个古灵宝经系列以及东晋南朝道教发展演变的背景中进行通盘性的考察和研究,证明该经是在多部"元始旧经"的基础上形成的。针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分歧和争议越来越大的状况,也讨论了古灵宝经研究的基本认知和基本方法问题。

吴冬[6](2019)在《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研究》文中指出中古时期是汉语词汇系统产生发展的承上启下阶段,但是词汇研究方面却属于薄弱点,可以说中古汉语复音词研究方兴未艾。道教是国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与儒、佛一起构成传统文化的根底。道经是记录道教文化、思想的典籍,凡是收入《道藏》的道教文献,均被称为道经。中古时期是道教重要的建立和成长时期,道经词汇发展速度应该是非常快的,数量也是非常大的,相对佛典、儒家文献来说,道教文献的研究并不充分,相关研究没有充分展开,成果较少。其中法术类诸道经又是道教以及民俗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传达了多样化的社会信息,但是在汉语词汇研究领域却是空白。另一方面,法术类诸道经体裁独特,语言容量大口语性强、材料封闭而明确,复音词演变规律似乎迥然不同、多义化普遍、词义丰富、新词新义多、道教专词多,这些特点,都值得且适合进行研究。按照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一书中的分类标准收录法术类道经共31篇,这些道经合计55卷,约40万字。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8篇,按照一定的复音词切分原则梳理出6457个复音词,主要尝试进行解决了如下四个问题。一是挖掘中古法术类道经词汇造词法、构词法特点,勾连发现汉语词汇发展独特魅力,共时历时对比研究中古法术类诸道经复音词的汉语史特点。中古法术类道经偏正式复音词数量大增情况与中古时期联合式构词法最为高产一大特色相反;法术类道经复音词发展的趋势,即联合式、偏正式构词产量趋势(与近代数据相似)相似。可以说明中古道经复音词造词阶段是一个反复消化融合的发展阶段。可以丰富中古词汇构词研究,对目前中古汉语汇释研究的多,构词研究的少的现状有所增益。二是通过研究中古法术类道经语义构成,揭示中古法术类道经语义面貌、归纳常用语素、揭示同类专词情况,补充中古词汇专词同义词研究。三是通过对比文献资料归纳整理、深入呈现描写中古法术类诸道经新词新义、研究其产生途径,提炼总结新词新义特点,并进行道教专科复音词的词义演变研究,发现通过一般或抽象化的引申,道教专词与普通一般用语双向演变、固定成词。补充中古新词新义及词义演变研究。四是通过分析总结中古法术类道经构词、语义、新词新义三方面的特点,找出中古法术类道经词汇的复音化动因,补充复音化动因研究。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化的动因是经济性要求、韵律要求、模仿性要求、道经经咒文体本身的功能及特性要求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从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构词特点、语义构成、新义产生三个方面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来源大多是短语凝固成词。

葛相明[7](2019)在《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是身神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身神系统中占有主要的地位,在存思身神修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关于六朝道教上清派身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为主的经典之经的文本基础上,研究上清派的存思机制,较少的关注身神的本身和身神观念在六朝之前的源流。本文共分有四个章节来研究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第一章梳理了先秦秦汉魏晋时期身神观念的源流,得出上清派形成前身神观念是由先秦时的身体观发展为秦汉时的身体养生思想进而形成为魏晋时的身神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方仙道士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断吸收改造前人的思想并创造出魏晋时期的身神观念。除此之外,本文的第二章开头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五藏六府神”的衍变。第二章和第三章以六朝涉及“五藏六府神”的上清经为主,采用的是《中华道藏》收录的六朝上清经,并以《中华道藏》和《中华道教大辞典》中所确定的六朝上清经的时间为依据,从“五藏六府神”的来源、数量变化和形象特点三方面入手,对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上清派在存思身神修炼过程中和前人一样都意识到人体内五脏六腑的重要性,在先前存思修炼内容的基础上,尤其在东晋的两次造经活动中对“五藏六府神”的来源、形象和数量上不断改进增加其内容,形成了上清派独具特色且丰富全面的存思身神修炼成仙术。第四章在第二、三章所梳理的六朝上清派“五藏六府神”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对六朝古上清经成书时间的研究成果,对六朝涉及“五藏六府神”的上清经按成书时间进行一个重新的排序,以期对今后研究六朝上清派的发展和中医学参考道教身神体系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上清经发展脉络。

路旻[8](2018)在《晋唐道教天界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晋唐道教天界观的考察认为,道教天界包括平面和层级两种结构:平面结构的天界观最初来源于中国传统的五方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九天等内容;九天包含了五方(天)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四天;古灵宝经又吸收了佛教十方(天)的内容,将九天的平面结构扩充至包括上下、八方在内的十方天界结构;三十六天观是在吸收佛教的基础上而构建的,南齐严东时,为了和佛教三界二十八天的天界相对应,将三十二天中的前二十八天去匹配佛教的二十八天,多出来的四天就将其置于二十八天之上,形成了佛道融合的新的层级的天界结构。后世造经者在此基础上,又依据《道德经》中“一生三”的思想,构建了更高的四层天界置于三十二天之上,由此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三十六天结构。三十六天天界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才得以成型,其以大罗天为最高,太皇黄曾天为最低,各天界均为神仙的居所,且随着天界的升高,所居神仙的能力和寿数亦随之上升。在道教的天界结构中,以三天和大罗天为最上的四层天界。通过考察可知,三天观念自东晋末诞生以来,至刘宋已广泛被道教造经者接受,并逐渐赋予了气、色、名、神等多种内容。而从清微天等三天名称及地位来看,其最初并非是作为三天的内容构建的,而是作为九天中的前三天所生成的天界名称而构建的。自南齐严东将其独立、顺序排列之后,清微天等三天才具备了成为三清天别称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一直被认为是420-425年出世的《太真科》中关于清微天等三天部分的论述当为严东之后,即485年之后所作。道教最上一层天界为大罗天,其在道经中自出现之始,便具备了最高天界的意涵。后世造经者在敷演大罗天的过程中,虽然在其中所居神灵的问题上有一些矛盾的说法,但是仍不能动摇其作为最高天界的地位。通过对六天观念的考察,可知其是古人为去世的人安排的去处,故含有空间的含义。虽然最初是死人所归,但是从宗教天界观的角度出发,又可被引申为人的居所。而正是因为六天的构建的完成,才使得人、鬼都有了存在的空间,从而从天界的角度对教义有了极大的补充。通过对儒、道的六天含义、道教对血食、淫祀的禁止等内容的考察,进一步证明六天并不是作为反对儒家而构建的,道教对血食、淫祀的反对和禁止是为了向世俗政治靠拢,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道教神灵构建特别是至上神的神格问题,也充分反映着道教教义教理的深刻内涵。通过考察元始天尊的构建过程,可知其是在吸收了传说、先民信仰等内容的基础上,作为灵宝派的至上神而构建出来的。随着各教派之间的交流融合,逐渐被尊为整个道教的至上神,但其后陷入了“敬而不尊”的尴尬境地。实际上,元始天尊能被尊为至上神是因为其具备了“道”无形无象的抽象属性,这些从其来源和居所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但是元始天尊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道”,相对而言,大罗天更具抽象意义,更符合“道”的特性,故不在大罗天安放神灵才能进一步体现“道”的意义。

谢明[9](2017)在《宋前道书疑难字词考释》文中指出历史上道教曾一度比较繁盛,影响遍及各个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徒造作了大量的道教经书,而道书的语言研究长期爲学界忽略,近年来才稍有改变。1500多种道书中,藴涵着大量的新词新义和疑难字词,具有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这些还未被学界充分利用和研究,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本文即对宋前道书中的疑难字词,进行了详尽的考释。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宋前道书范围的界定。即把《道藏》中《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书的注疏及医药文献排除在外。二,宋前道书的断代。利用敦煌遗书、道教类书进行对比,并参考各类道书提要。三,研究综述。对270种左右的相关文献作了全面的回顾,梳理了其中的脉络,重点分析了其中的研究专着。四,研究价值。有助於推进道教文献的整理,增补辞书未收録的字形和词语,纠正辞书释义之误。五,研究方法。总结了考释道书字词的方法,包括校正字形,排比异文,因声求义,寻求典源等几个方面。六,具体考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以上所论的研究方法,从疑难俗字和词语两个方面对宋前道书作了详尽的考释。

李政阳[10](2017)在《宋本《度人经》信仰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度人经》共分六十一卷,第一卷为魏晋时期所出,后六十卷则产生于北宋末年,是对第一卷所阐发的“无量度人”信仰的进一步阐述。该经文体多为四字、八字短句,充满隐喻和隐语,读之朗朗上口,其思想则十分庞大、驳杂,内涵丰富,颇不易解。全经被置于《正统道藏》的首位,归属《洞真部·本文类》。为便于研究,笔者将北宋所出的《度人经》称为宋本《度人经》,使用思想史、观念史及其它研究方法对此经典的历史、文本、思想与信仰观念等进行综合考察。本论文是第一部对宋本《度人经》思想观念与义理的综合研究。笔者认为,该经是北宋末年道教界以金阙帝君的神学内涵塑造宋徽宗的人、神形象的产物,由于金阙帝君拥有清整道教,恢复中华正朔,并作为道法和信仰的新源头的“使命”,因此宋本《度人经》及其它几部同样出于该目的被构造的道经和科仪书,一方面整合和发展新的道教思想(宇宙论、道性论等),另一方面又构造新的道法(新真文及咒术等),而且自然而然的在经典中浓笔重墨地描绘了“新神”长生大君的形象与内涵。当时的道教界将传统信仰中改革道教拯救“世运”的道教“救世主”——长生大君投射到了宋徽宗身上,宋本《度人经》的信仰观念是魏晋道教末世论神学的宋代延续。构经者们按照道教传统对金阙帝君“使命”的描绘,在回应魏晋道教终末论的基础上,融合灵宝“无量度人”(《度人经》传统)的精神,意图整合当时道教各种信仰资源以成一全面圆的道教,并以宋徽宗为教主。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要博采众道,发动改革,将传统道教的宇宙论、道性论等思想融会进来,展现出整合性、融合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立足于《度人经》传统,秉持“无量度人”的精神大量构造新的真文与信仰,以将传统真文的权威性让渡给新的经典,并以“长生大君”(神霄玉清王)为信仰核心,突出其作为经中道法神力渊源的地位。宋本《度人经》带有宋徽宗改革道教的思想印痕,又是其改革道教的产物之一。正因为宋本《度人经》的构造是出于整合道教思想与信仰为宋徽宗作符应所用,故经文不但对传统道教思想观念有所继承,而且对这些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和解析,体现出很强的理论性。宋本《度人经》的道教理论体系沿着“道体→道性→心性→形神→修炼”的逻辑脉络展开,其中宇宙论和心性论是重点。宋本《度人经》认为,作为宇宙本根的“混洞太无”在自然生化的过程中沿着“道性”和“道气”两个方向发展,其中精神性的一面——“道性”被区分为“心性、情欲”等几个维度,而物质性的一面——“道气”也被视为具有“祖气”、“玄、元、始三气”等几个层次,“道性”与“道气”交会而成的正是作为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宋本《度人经》在论述道气和道性时将二者各分作两个维度:就道性而言,分为“向上的超越”及“自溺的沉陷”;就道气而言,既有本源性的祖炁,又有沉沦后天的气质。道气和道性二者与“混洞太无”是即一即异的关系,且各有正向性质及负面性质。心性的“自陷沉溺”是两厢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禀气方面的原因,宋本《度人经》往往将负面性质归于气,也有对大道的迷妄方面的原因。从心性角度来看,“混洞太无”与“道性”、“道气”未尝不是即一即异的关系,道不能离开心,因此心性本自清静无染,但被妄念幻相遮蔽其智慧,只要去妄破执,清静自然的道性就莞尔自现。在道性观念向人性的自然延展过程中,为了解释人性中的恶、欲等负面因素,宋本《度人经》在“有、无、染、净”等二元对立的概念中来回游刃,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将其道性本净、心性常净之义说圆。但道教心性论并非仅是带有一些伦理观念的形而上学,其探讨道体、道性也有在“天、地、人”三才的天人关系框架下探视人的生命问题的用意。在道教的信仰和思想体系中,某种程度上,宇宙论是为了说明生命的位置,心性论是为了说明生命的性质,而修道论讲的是生命如何超越,因此在心性论之后,论文就转而对该经的生命论进行探索,解析其生命观如何根植于“人神一如”的信仰立场之上。需要指出的是,宋本《度人经》构造的首要目的是树立新神,而且也为回应灵宝无量度人的宗旨构造了一些以长生大君、神霄玉清王为法力渊源的道法,因此整部经的信仰和思想架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推崇长生大君的信仰层面之上。此即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架构。论文指出,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宋本《度人经》所推崇的长生大君信仰很快脱离了宋徽宗这个具体的、历史中的人物而作为与南宫炼度有关的神灵融入了整个道教信仰之中。该经中与宋徽宗有关的信仰已经成为历史,但其丰富的信仰资源和思想内涵使该经至今依然是道教奉持的对象,并对北宋之后的道教特别是宋元新道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东晋南朝上清经中的“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晋南朝上清经中的“兆”(论文提纲范文)

(2)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一)地区视角下的研究
        (二)宗教视角下的研究
    三、基本史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会稽郡佛寺与僧尼概况
    第一节 会稽郡佛寺概况
    第二节 会稽郡高僧概况
    小结
第二章 政教关系中的会稽僧团
    第一节 会稽僧团的产生土壤
        一、僧人的最初集中
        二、僧人独立于皇权的意识
    第二节 游方盛况与僧团组织
        一、知识、游方与僧团建设
        二、皇权控制下的都城优势
        三、会稽僧团对刘宋皇权的认同
    第三节 知识权威与政治权威
        一、南齐会稽佛学的衰落
        二、梁朝建康教团的政教权威
    小结
第三章 会稽郡佛教的义学与崇拜活动
    第一节 从《般若》性空到《涅盘》《成实》妙有
    第二节 《法华经》中的救济与修行实践
        一、义理研究:各家宗旨频出
        二、经卷崇拜:字纸的神奇力量
        三、观音信仰:救苦偶像的流行
        四、药王信仰:焚身燃臂的宗教热情
    第三节 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
    小结
第四章 会稽郡的三教关系
    第一节 会稽士族的三教取向
        一、儒学世家虞氏对佛教的接受
        二、孔氏通源三教
    第二节 共同空间中的佛道关系
        一、会稽郡佛道山岳空间分野
        二、东晋南朝天台山宗教关系
        三、东晋南朝白山的佛道关系
    小结
第五章 会稽佛教传统在隋唐越州的影响
    第一节 隋唐前期越州佛教新格局
    第二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会稽佛教景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3)南齐逸士顾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关于顾欢《夷夏论》的研究
        二 关于顾欢《老子》注解的研究
        三 关于顾欢《真迹经》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点、难点及不足
第一章 乱世隐逸——顾欢生平与身份研究
    第一节 生平概况
        一 顾欢事迹及着作
        二 生卒年考证
        三 史书乏于记载问题
    第二节 隐者之风
        一 平生交往
        二 麈尾、素琴之蕴意
        三 临终赋诗
        四 再起玄风——顾欢《三名论》探微
    第三节 顾欢道士身份问题
        一 道士界定
        二 顾欢身份
第二章 卫儒排佛——顾欢《夷夏论》研究
    第一节 《夷夏论》创作的背景
        一 背景——三教论衡
        二 《夷夏论》创作时间考证
    第二节 《夷夏论》之争
        一 《夷夏论》的主要思想
        二 崇佛者驳《夷夏论》
        三 《夷夏论》之争的性质
    第三节 《夷夏论》反映的顾欢思想特色
        一 《抱朴子内篇》之影响
        二 清谈风尚之影响
        三 “白黑之争”之影响
        四 夷夏论争性质的转变
    第四节 《夷夏论》创作缘由探析
        一 缘由诸说
        二 缘由再论
第三章 儒道兼综——顾欢《老子》注解研究
    第一节 关于顾欢注的来源问题
        一 今存顾注版本
        二 敦煌本顾注非顾欢《治纲》之文
    第二节 顾欢解老的主要思想—对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和敦煌本顾注的综合分析
        一 宝精爱气的养生之道
        二 无为无争的“上德之化”
        三 善者为胜的教化之法
    第三节 《道德真经注疏》顾注探究
        一 对道家和儒家思想的融汇与变通
        二 道教思想对顾欢解老的影响
        三 佛教理论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道经之谜——顾欢《真迹经》研究
    第一节 关于《真迹》的成书问题
        一 上清经初传与杨许真迹的混杂
        二 马家存经流散过程探析
        三 顾欢访经考论
    第二节 《真迹经》辑佚与辨疑
        一 辑佚
        二 辨疑
    第三节 《真迹经》与《道迹经》关系再考
        一 《真迹经》与《真诰》的文本对比
        二 《道迹经》非顾欢《真迹经》
        三 《道迹经》与早期上清经关系再论
    第四节 《真迹经》与《真诰》关系探微
        一 陶弘景眼中的《真迹经》
        二 《无上秘要》中《真迹经》引文研究
        三 承继与分歧——顾欢与陶弘景道教思想对比探析
        四 对比反映出的南朝道教与社会—从葛洪对顾欢作《真迹经》的影响谈起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拟解决的问题
        (一)中古道经的界定
        (二)拟解决的问题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一)道家与道教:不同道教史观下的早期研究
        (二)主题的诠释:对比印证与单向影响研究
        (三)定式的突破:双重互动与内部差异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庄子又名“南华”考
    第一节 庄子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考
    第二节 庄子称“南华”真仙考论
        一、庄子於东晋後始称“南华”
        二、庄子爲道教仙宫“南华”门下真仙
        三、庄子与“南华”之号的关联
    第三节 庄子称“南华”的定型
    第四节 “南华”余论
第二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
    第一节 由老庄及道教:生死观的双綫发展
        一、贵生派、齐生死派述略
        二、道教生死观的发展
    第二节 道气生万物与身形有无
第三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寓言人物的接受
    第一节 求道与步纲:人物镜像的移用
    第二节 《庄子》与道经构造中的黄帝
    第三节 道教仙阶的形成与身神的産生
第四章 中古道经对《庄子》道术的接受
    第一节 相忘乎道术——兼忘与坐忘
    第二节 无以心损道——心斋心灰论
    第三节 道术的交接——存思与降神
第五章 历史与想象:文本的敞开与接受的可能
    第一节 经典的诠释:《庄子》入道教依托於老子
    第二节 道与言:叙事模式的解构与重构
        一、中古道经对“道不可言”的转化
        二、中古道经对“何以得道”的改造
        三、余论
    第三节 有无之际:“无限”的想象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録一 《南华论》考辨
附録二 中古道经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再论“元始旧经”和“新经”出世先后问题——兼评刘屹博士《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对早期上清经神灵的大量吸收和改造
二、“元始旧经”对早期上清经神灵的大量吸收和改造
    (一)太上大道君神格的转变和重新塑造
    (二)高上玉帝神格的转变和重新塑造
    (三)后圣金阙帝君神格的转变和重新塑造
    (四)上相青童君神格的转变和重新塑造
    (五)太微天帝君神格的转变和重新塑造
    (六)西王母和清虚真人神格的转变和重新塑造
    (七)小结
三、早期上清经和古灵宝经中元始天王的神格及其转变
    (一)早期上清经中元始天王的神格
    (二)“元始旧经”中元始天王神格的转变和重新塑造
    (三)“新经”《真文要解上经》中元始天王神格的辨析
    (四)如何看待《真文要解上经》中其他上清经神灵问题?
四、《真文要解上经》是否有更早而且不同的《灵宝五篇真文》?
    (一)关于“灵宝真文的来源”问题
    (二)关于“灵宝真文”的用途以及“元始”的神格问题
    (三)关于《灵宝五篇真文》的“绝对宇宙本源性”问题
    (四)关于两经在《灵宝五篇真文》表述上的语言差异问题
    (五)关于“新经”与“元始旧经”中“劫”的含义及其区别问题
    (六)古灵宝经并不存在两种不同版本的《灵宝五篇真文》
后 论

(6)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中古法术类道经
        二、复音词
    第二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一、道教词汇研究现状
        二、道教词汇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
第一章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的构词及结构类型
    第一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语法构词
        一、联合式构词
        二、偏正式构词
        三、支配式构词(动宾、介宾)
        四、表述式构词
        五、补充式(动补式)
        六、附加式构词
    第二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中的语音构词
        一、联绵词
        二、重叠词
    第三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结构类型统计
        一、图表综合统计
        二、数据综合分析
        三、数量趋势特点
    第四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的特点
        一、与中古时期非道藏类专书复音词共时对比
        二、与中古时期道藏类专书复音词共时对比
        三、差异产生的成因
        四、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与上古、近代非道经类专书复音词对比
        五、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与早期道经专书复音词对比
        六、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构词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及特征
    一、关于仙、道、神、魔
    二、关于法术类功法、动作、活动
    三、关于法术类空间、功景、功态
    四、关于法术类仙境
    五、关于法术类法器、物品、文书典籍
    六、关于法术类教义、理旨
    七、源自佛教的词汇
    八、源自儒学的词汇
第三章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
    第一节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中的新词
        一、“首例”出自中古法术类道经的复音词
        二、“首例”出自与中古法术类道经共时典籍中复音词中的新词
        三、“首例”早于《汉语大词典》等语料库引例的复音词中的新词
        四、补充《汉语大词典》等语料库失收的复音词中的新词
    第二节 复音词中的新义
        一、新义的首例出自中古法术类道经的复音词
        二、新义首例出自中古法术类道经共时典籍的复音词
        三、新义首例晚于中古法术类道经时期的复音词
        四、补充《汉语大词典》失收的复音词中的新义
第四章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中新词新义产生的途径
    第一节 创造新词
        一、通过近义词素结合造词
        二、通过同义词素替换造词
    第二节 创造新义
        一、利用联想的方式引申
        二、利用词类活用方式的引
        三、利用修辞的方式引
    第三节 道经专词演变
        一、道经专词新义的特点
        二、道经专词新义演变
第五章 汉语复音化动因的探讨
    一、汉语词汇复音化动因问题
    二、中古法术类道经词汇复音词化动因
结语
    一、本文结论
    二、不足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词条
附录二 比照《汉语大词典》等语料库未收录的词条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一)身神本身的研究
        (二)上清派存思机制的研究
        (三)身神与医学关系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五)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身神炼养与上清派的关系
    第一节 上清派形成前身神观念发展概况
        一、先秦时期的身体观
        二、秦汉时期的身体养生
        三、魏晋时期的身神观
    第二节 上清派的身神炼养
        一、上清派的形成和六朝上清经的概况
        二、六朝上清派身神炼养和“五藏六府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来源
    第一节 体内自生
    第二节 外神化气进入人体
    第三节 外神之光下照人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数量和形象
    第一节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数量
        一、“守三一”数量类型
        二、“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神”数量类型
        三、“五方神”数量类型
        四、“人体全身”数量类型
    第二节 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的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由“五藏六府神”看六朝上清经成书时间
    第一节 东晋时期的上清经
    第二节 东晋南朝时期的上清经
    第三节 南朝时期的上清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晋唐道教天界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晋唐道教的天界结构
    第一节 以平面结构为主的天界
        一、五(方)天
        二、九天
        三、十方(天)
    第二节 以层级结构为主的天界
        一、三界二十八天
        二、三十二天
        三、三十三天
        四、三十五天
        五、三十六天
        (一)东晋“九炁生三天”结构
        (二)北魏寇谦之的三十六天结构
        (三)南北朝“九玄三十六天”结构
        (四)南北朝玉清十二天、上清十二天、太清十二天结构
        (五)唐代层级结构
        附论
    结语
第二章 晋唐道教的三天观和大罗天
    第一节 道经中的三天和大罗天
    第二节 三天观念的具体化
        一、三天何出:玄、元、始三气
        二、三天何色:青、黄、白三色
        三、三天何名之一——“三清境”
        四、三天何名之二——“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
        五、三天何属——三宝君、三清神
    第三节 清微天等三天与九天的关系
    结语
第三章 晋唐道教的六天观
    第一节 道教中的“六天”
        一、“三界”中的“六天”
        二、酆都山的六天
        三、作为鬼神和世人居所的六天
    第二节 六天折射的现实问题
        一、儒家的六天和道教的六天
        (一)儒家六天的来源及含义
        (二)道教六天的来源及含义
        (三)儒道“六天”的异同
        二、六天与淫祀的关系
        (一)统治者对“淫祀”的禁止
        (二)早期道经中“六天”和“淫祀”的关系
        三、道教的血食观、泰山治鬼说
        (一)道教的血食观
        (二)泰山治鬼说
        (三)道教选用六天的原因
    结语
第四章 晋唐道教天界观与神灵的构建
    第一节 道教神灵构建的特点及内涵
        一、道教神灵构建的依据及作用
        二、道教神灵分类
        三、神灵的形象
    第二节 元始天尊的构建
        一、元始天尊之前的至上神
        二、元始天尊与盘古
        三、元始天尊与元始天王
        四、元始天尊的神格特性
    第三节 元始天尊与天界观
        一、元始天尊和始青天
        二、元始天尊和大罗天、玉清境清微天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宋前道书疑难字词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绿起
    二、宋前道书的范围
    三、宋前道书的断代
第一章 宋前道书字词研究综述
    一、宋前道书研究
    二、《太平经》研究
    三、敦煌道书研究
第二章 宋前道书字词研究价值
    一、校勘学价值
    二、文字学价值
    三、训诂学与词汇学价值
第三章 宋前道书字词研究方法
    一、排比异文
    二、校正字形
    三、破除音误
    四、谐声求义
    五、系联同源
    六、寻求典源
第四章 宋前道书字词考释
    一、疑难俗字考释
    二、疑难词语考释
附录一:宋前道书校勘记
附録二:宋前道书字词待质录
附録三:宋前道书目录
词目索引
主要徵引及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宋本《度人经》信仰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宋本《度人经》的文本与作者
    三、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思想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进路
第一章 宋本《度人经》思想与信仰的出现
    第一节 宋本《度人经》的成立背景
        一、三洞架构与“灵宝中乘之道”的产生
        二、《度人经》地位的攫升与佛教的关系
        三、“真文”、“后圣”与道经的政治意涵
    第二节 宋本《度人经》的神谱叙事
        一、壬辰“降经”神话的内涵
        二、壬辰、庚子与道教终末论
第二章 宋本《度人经》的神灵观
    第一节 宋本《度人经》的主要神格
        一、宋本《度人经》所见的长生大君
        二、长生大君神格的发展脉络
        三、宋本《度人经》中的神霄玉清王
        四、对扶桑帝君与青华帝君神格的构造
    第二节 独特的身神观念
        一、身神观念的基础
        二、对五脏身神观念的构造
        三、对八景神神格的继承
第三章 宋本《度人经》的宇宙论
    第一节 道气生成论
        一、以“混洞太无”为宇宙本体
        二、道一体而表征五端
        三、道本一气体有分殊
    第二节 真文创生论
    第三节 元始创世论
    第四节 五行衍生论
        一、土主生化
        二、金主坚固
        三、水主润化
        四、木主舒张
        五、火主冶炼
第四章 宋本《度人经》的心性论
    第一节 道性论、心性论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道性论、心性论的基本内涵
        一、空玄至真、道性五义
        二、心性本净、执妄为真
第五章 宋本《度人经》的生命观
    第一节 天人相符、人命尊贵
    第二节 形为灵宅、神为元灵
    第三节 五神入身、受胎为人
    第四节 胞胎尸灭、闭塞死门
    第五节 顺治五行、存道于形
第六章 宋本《度人经》的修道论
    第一节 宋本《度人经》与修道方法的关系
    第二节 宋本《度人经》对修道方法的整合
        一、与“奔辰法”的交涉
        二、对“碧落空歌”的发挥
        三、对内丹法的融摄
结论: 宋本《度人经》的特质与精神
参考文献
个人成果
致谢

四、东晋南朝上清经中的“兆”(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古灵宝经对般若经中“经台”的接受与改造[J]. 甘沁鑫. 古典文献研究, 2021(04)
  • [2]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与会稽社会[D]. 朱寒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南齐逸士顾欢研究[D]. 王长松. 山东大学, 2020(11)
  • [4]中古道经对《庄子》的接受研究[D]. 辜天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4)
  • [5]再论“元始旧经”和“新经”出世先后问题——兼评刘屹博士《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J]. 王承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中古法术类道经复音词研究[D]. 吴冬.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六朝道教上清派“五藏六府神”研究[D]. 葛相明. 兰州大学, 2019(08)
  • [8]晋唐道教天界观研究[D]. 路旻. 兰州大学, 2018(10)
  • [9]宋前道书疑难字词考释[D]. 谢明. 浙江大学, 2017(12)
  • [10]宋本《度人经》信仰与思想研究[D]. 李政阳.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东晋南朝上清经中的“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