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卡桑盛开的河边

在那卡桑盛开的河边

一、在那格桑盛开的小河边(论文文献综述)

高宝军[1](2021)在《在西藏》文中研究指明阿里看云阿里,有天上人间之美誉,以藏西秘境而着称。这个神秘的地方,自然景观让人销魂,风土人情使人忘情。别的暂且不提,光阿里的云,就把我一次次看得痴迷,看得陶醉,看得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地。和其他地方一样,阿里的云也有阴晴雨雪之异,晨暮昼夜之别;也随季节更替而更替,因天气变化而变化。但人们见得最多的,也是我认为最好的,是阿里的白云。那是一种比白还白的白,白得无法比喻,白得难以形容,白得让人发痴、发呆、发困,多看几眼就觉得眼皮子沉重。

赵晶晶[2](2021)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叙事表达始终与诗化现象相伴而行。无论史传文学、唐传奇,还是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诗化现象或隐或现存在。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简单的表现为文本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诗意化、意象的抒情化等特征。而是指小说叙事表达之外存在诗性气质的诸多层面,具体表现在文本空间、小说世界、作家及个体追求的精神气质等维度。因此,笔者将诗化书写现象定位为三个层面:1.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意话语的呈现、风景书写等。2.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于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诗化存在。3.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作家及人物个体的生命态度与精神气质层面。本文以此贯穿十七年时期小说文本的研究,意在打破人们对十七年时期相关小说的认知惯性,从文学的当代性与历史性视域来理解新时期以来的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本文将“十七年”时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探析其中的诗化书写现象。论文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人情、人性的角度上,试图在坚硬的叙事话语中找寻柔软的诗意追求,通过诗化书写探知此时作家的艺术人生如何体现在主流的文学导向中。或者从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挖掘诗性日常生活场景及细节,让大众从作品表现中体会到独属“十七年”时期的诗意生活状态。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将此时一些小说定位为诗化小说,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诗化传统之中,分析当代文学的诗化品格之走向。新时期初小说的诗化之风,正是作家直接承续十七年文学中或隐或显的诗化追求之体现。如铁凝、贾平凹在新时期初创作中,深受孙犁的影响。铁凝结合自己的特性形成诗化较强的创作风格,将笔下的女性塑造为如从“荷花淀”中走出的淳朴善良女性。贾平凹继承孙犁“简洁、清新”的语言魅力,以及孙犁的艺术人生般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创作作品的精神支撑。这些作家的创作既体现了新时期以来诗化书写的传承,也呈现了当代文学诗化追求的路径与走向。论文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做大致梳理。此部分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文化来源与流变发展。诗化书写现象源自国内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外诗学文化的传承。对诗化书写现象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厘清古代文学到近、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诗化书写现象这条发展主线。第二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该部分分别从现实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对“十七年”时期小说中民俗风景的诗化表现展开分析。坚持以现实原则的“自我”表现,描绘“十七年”主流政治下的本真的民俗及生态环境。以快乐原则的“本我”突破“自我”,在民间传统中突出民俗的魅力。以道德原则的“超我”实现诗意的栖居,从而构建“十七年”时期的理想世界。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此部分分别从革命战争题材、乡村变革题材、城市生活题材等方面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日常生活的诗化表现。本文以诗化书写的叙述风格展现革命环境中英雄的另一面,探知乡村“生活化民间”的日常空间。通过挖掘“异质性”写作方式,表达在城市知识分子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寻找家国情怀之外的感情归属。第四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该部分从情感结构的角度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体征。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情感角度构建十七年小说的情感模式,排除仅就一种静态的情感论述的可能性。该部分将主流叙事中的“异质类”作品,通过个体情感来呈现独特的情感结构。“十七年”小说中城乡之间情感的流动,成为时代情感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分析“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此部分主要挖掘“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成长中知识女性、农村传统妇女、“落后”女性等形象并研究其诗化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中女性的存在作用如诗化书写那般淡化或缓解激烈的矛盾,或者中和宏大叙事及男性象征的阳刚之气。知识女性自带独特的诗性话语,以及农村妇女常态化的表现,“落后”女性形象独特的存在,不但是源自现实生活的创作,同时也丰富了“十七年”文学的诗意空间。第六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该部分从个体伦理、民间伦理、情爱伦理等方面突出“十七年”时期小说叙事的诗化伦理。文学复杂性生成的个体伦理,与人民伦理形成共存的张力现象。“十七年”时期国家伦理的主导下渗离而出的民间伦理,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从主流文化中分离而出。“十七年”小说中的情爱伦理带着时代话语的重负,又潜在地表现出情爱追求的个人气质。论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研究,把握其中一些文本的诗化风格,探究主流话语规约下的诗性生活状态,并深入理解文本中传达出来的作家及人物个体身上的诗性精神与气质。研究的根本就在于将其置于百年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诗化追求的美学走向。

刘栋[3](2020)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琳琳[4](2019)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研究 ——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试图探索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编排的规律,检验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与内容。本研究选取全国使用范围最广的人音版和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手册)》及前人对德育内容的论述,将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归纳为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个人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其它德育内容等,并逐一对其进行量化数据分析与研究。绪论含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指标。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音乐教育德育的要求、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出发,划分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指标。第二、三、四、五、六章分别对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个人道德教育内容、情感教育内容及其它德育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第七章,是对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编排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最后,总结两版小学音乐教材德育内容编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杜文娟[5](2019)在《岩兰花开——汶川大地震伤残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汶川大地震过去11年了,死者长己矣,那些幸存者的生活却仍然被我们牵挂,那些在大难中煎熬过的丧子爸爸、丧子妈妈、地震孤儿、重组家庭、长大了的伤残孩子、重度伤残的中老年男女,他们如今的生存状况如何?大难之后他们是在痛苦中继续挣扎还是浴火重生奋勇前行?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他们的生活。谨以此文纪念汶川大地震11周年——题记

徐锁荣[6](2018)在《风的舞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该轮到两人排场了。在这个叫郎扎的地方,藏民都将出场说成排场。严格地说,排场比出场更为贴切,一台演出,演员出场都是事先排好的,谁先谁后,谁开场,谁压轴,都有讲究。一台节目,就像是一帧草书作品,有起转承合,有高潮迭起,也有微澜不惊。这个双人舞,应该是这台节目的高潮部分,当然,最吸引观众的,是女主角那根垂

白叶茹[7](2018)在《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元到清,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曾用汉语进行创作。直到建国以后,这种现象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各个文体完善的创作体系。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坛散文热度的回升,蒙古族汉语散文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形成了蒙汉双语共存的新格局。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在用汉语进行着散文创作。然而,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一直处于中国文学史和蒙古族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两种文学视野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蒙古族散文的全貌,也为了给汉语创作散文的蒙古族作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学界理应脱离传统的文学史观,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将这些作家、作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学界对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划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以创作主体的框定是本论文研究的首个议题。笔者以“作家族属”和“作品题材”做为准则,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后根据出生地、生活环境、创作语言的不同,将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进行了划分。并从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两方面入手,详细研究了作家创作背景,挖掘其汉语创作的原因。进而研究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与蒙古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蒙古族汉语散文在平行与交叉中体现了灵活多变的题材类型。回忆性散文、纪实性散文和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其中,回忆性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敖德斯尔、朋斯克和安柯钦夫等老一辈作家在拾回的记忆中再造纯清的孩童世界、塑造真与诗之间的人物、用二维的时间感知,在回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蒙古族汉语纪实性散文在新时期呈现出了小说化倾向。具体体现为人物性格典型化、叙述结构情节化、题材内容细节化。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主体行走中的心灵自传。他们利用还乡机制,亲近乡村、游走自然、踏足故乡,记述着别样的还乡感触,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着民族文化的根源。蒙古族汉语散文在情感方面主要呈现出了“颂赞”与“批判”的二元话语。颂赞性话语建立在历史寻根书写的基础上。作家在身份的确认、族群的认同、原乡的溯源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成颂赞话语呈现在文本中。批判性话语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批判中。批判性话语是赞颂性话语的升华,是这些作家做为蒙古民族的主人公对于蒙古大地的破坏与骨肉同胞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颂赞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虽然分而述之,实则密不可分,这两种话语深度配合,不仅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设计,更深层的展现了作家心灵世界与民族历史。蒙古族汉语散文整体来说遵循了散文的写实传统,追求创造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同时,他们也注重散文的意象美,通过意象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原型式意象注重传承,保持了蒙古族符号世界的原汁原味。象征式意象则通过文学手段,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更艺术的表达。理性是蒙古族汉语散文自律的选择。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哲理来追求理性的审美风格。他们以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用感悟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丰富了其散文世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创作是历代汉语创作实践的延续,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流母语文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现象,蒙古族汉语创作拓展了蒙古文学的边界,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陈红[8](2018)在《发展视野下的西藏当雄牧民主体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对主体性的阐释,我们可以从主体性“被感知之物”的本质入手,从其作为存在方式的“相对性”和“被动性”,描述主体性如何展现自己。主体性实现自我的过程被视为是有机主体不断总体化的进程。群体或个人为单位的“复合体”,其实践过程无不显示所坚持的方向、原则以及行动指南等内在理念。主体需要经过具体的时空实践过程来展现主体性。本文以西藏自治区当雄县乌村为例,讨论主体性三个主要实践过程,即界限认同、社区维护与个人决策。来自历史文化的身份认同界限同发展语境相结合构成了探讨主题的时代背景。上世纪60年代之后,行政规划和乡规民约式的村落、草场界线之间的互动构成了现有的社区规模,使社区作为有机体,将维护界限的义务贯穿到了常识性的本土知识体系之中,但界限的守护从来都是未尽的事业。界限的不断被突破,在寻求发展、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中显得更加明显,个人消费、求学、完满生活意义的努力中无不体现个体及集体性的跨越社区界限的诉求和行动。社区日常生活在文中被概括为“作为常识的本土知识体系”,以社区为单位的本土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现阶段的日常常识结合构成牧民群体主体性的呈现方式。文中,通过日常关系、劳动分工合作等展现乌村牧民当下日常实践所遵循的规则。这是规定乌村牧民调试主体性的主要来源,是主体性的“非知”的部分。此外,“作为常识的本土知识体系”也涵盖了处于“聚”与“散”之间的缺憾状态。这意味着,社区性的作为常识的本土知识体系需要在更大的社会文化情景之内完成其存续。从日常消费、现代教育、平等理念以及象征寓意的演化等方面,笔者对现代化、发展欲望下的牧民个体对社区规则所做出的修整状态进行了分析。从社区对个体成员的规范,也可以理解这种修整的能力为社区和成员之间的双向运动。本文最终所回答的问题是牧民主体性如何展示,而非牧民主体性是什么。文中所选的解释牧民主体性展示视角是以牧民、草场为交集的偏差整体内,牧区话语和常识性的本土知识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过程。笔者认为对偏差存续的认可是认识牧民主体性的关键,发展视角下国家牧区话语在“因地制宜”式的模糊叙述内应当确认偏差存续对发展的当下意义。

张峥雯[9](2017)在《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审美研究》文中提出世界上各地各民族都曾经发生过殉情这种人间悲剧,但没有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民族像丽江纳西族这样惨重,并成为了一种历史性的社会习俗,以致于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殉情文化”。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已经融入在纳西族社会中,影响着纳西族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哲学观念,是纳西族社会的最为重要,最为原始的美学基础,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纳西族殉情文化,把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多元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和种类繁多的纳西族文化展示出来。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源流进行梳理,从传统丽江纳西族婚姻恋爱观的不同时期进行梳理,分析了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出现的原因,为论文的展开交代了背景。第二章为纳西族殉情文化总结出了哲学基础,把远古时期的纳西族先民们一直信奉的哲学观念运用到了殉情文化中,丰富了论文的学术性,也从另一面表现了丽江纳西族悠久的文化。第三章分节论述了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中展现的审美特质,通过梳理和总结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中体现出的,乐生之美,爱情之美,生态之美,归家之美,引用了很多东巴古籍和文献来分别论述,揭示出少数民族的丰富灿烂的文化。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把殉情文化表现出的审美意识与纳西族的殉情绘画、殉情文学、殉情音乐、殉情舞蹈等结合起来,分别论述了这些艺术形式中显现出的审美意识,这样不仅丰富了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审美特征,也展示了纳西族传统审美观念的深沉意蕴。也起到了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丰富纳西族审美文化的意义。

杜文娟[10](2017)在《红雪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选题东莞文学院签约作品李敬泽阿来刘醒龙贾平凹联袂推荐一、热血青年柳渡江并非孤儿,也不是穷得穿不起裤子的人家出身。他的父母高呼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随大部队挥师南下。父亲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中所向披靡,顺风顺水先期到达南方,急着接收并管理南方的大中等城市。他随母亲和保育

二、在那格桑盛开的小河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那格桑盛开的小河边(论文提纲范文)

(1)在西藏(论文提纲范文)

阿里看云
过林卡
今夜阿里月
春雪飘然
    一
    二
    三
    四
春风吹过狮泉河风把高原唤醒
鸟将春山唱醉
春在牧区漫延
错季的生态园
墨脱遇雨
雨中阿里
    一
    二
    三
    四
风从戈壁刮来
乡下随笔
路边处处是画卷
平常日子过成诗
邻家何尝不是家
又逢牧区宰杀季
仰望阿里的星空

(2)“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
        (一)诗性传统的接续及延伸
        (二)个体诗性的呈现及追求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一)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
        (二)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世界
        (三)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
    四、选题的意义及创新性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创新性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概述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探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诗性书写
        (二)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的诗意表达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流变
        (一)小说文体的流变
        (二)小说诗化现象的流变
    三、“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可能性构成
        (一)国内政策的支持及国外文学的影响
        (二)对古代及现代诗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三)作家个体诗性品格的呈现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
    一、现实原则下的诗化图景
        (一)现实生活汇聚下的风景描画
        (二)理想世界建构下的风景构图
        (三)内心世界折射下的风景显现
    二、快乐原则下的民间传统
        (一)焕然一新的民俗空间
        (二)明朗欢快的民俗风格
        (三)革命诗性的民俗表达
    三、审美原则下的诗意栖居
        (一)现实关照下诗意的空间
        (二)审美感知下诗意的寄托
        (三)精神追求下诗意的栖居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
    一、革命战争下的日常生活
        (一)革命战争下的“自在存在”
        (二)革命生活中的日常交往
        (三)战争风云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
        (一)乡村新空间中的日常观念世界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结构图式
        (三)乡村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运行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一)城市体系下的日常生活图式
        (二)城市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交往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消费世界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
    一、主流规约下的爱情书写
        (一)革命英雄传奇的浪漫追求
        (二)乡村现实空间的罗曼蒂克
        (三)城市建设历程的诗性情爱
    二、“非主流”叙事的夹缝生存
        (一)革命叙事环境下的人性情感表现
        (二)宏大叙事视域下的个体生命追寻
        (三)主流叙事背景下的社会情感构建
    三、主流文学渗透的情感流动
        (一)城乡联结下的相互守望
        (二)一体多元的“异族情调”
        (三)主流情怀中的情感张力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
    一、成长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一)知识女性笔下的知性女子
        (二)革命战争中绽放的诗性之花
        (三)革命事业中成长的率性巾帼
    二、农村传统妇女形象
        (一)革命战争催生的“乡间芦苇”
        (二)农村变革过程中滋生的“田野玫瑰”
        (三)异族融合发展萌生的“活力女子”
    三、“落后”女性形象
        (一)革命战争走出的“异质”女子
        (二)城市环境培植的“非主流”女性
        (三)乡村空间孕育的“落后”妇女
第六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
    一、人民伦理标榜下的个体伦理叙事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个体伦理叙事的存在
        (二)个体伦理叙事的双重无奈
        (三)个体伦理叙事的诗化精神
    二、国家话语渗透中的民间伦理叙事
        (一)国家话语建构下民间伦理叙事的显现
        (二)民间伦理叙事存在意义
        (三)民间话语情理的“冲突”
    三、革命伦理建构下的情爱伦理叙事
        (一)“十七年”时期情爱伦理的建构
        (二)情爱伦理的张力叙述
        (三)情爱伦理诗意的“碰撞”
结语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二、新时期以来作家诗化写作的接受与传承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研究 ——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和教材的德育内容指标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材的德育内容指标
第二章 凸显爱国主义——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各项内容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爱国爱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使学生建立民族自信——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质性分析
第三章 重视生态环保——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各项内容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热爱自然树立环保意识——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质性分析
第四章 关注学生道德品质——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个人道德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个人道德教育各项内容量化分析
    第二节 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个人道德教育内容质性分析
第五章 强调情感教育——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各项内容量化分析
    第二节 小爱与大爱、感恩与博爱——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各项内容质性分析
第六章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其它德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
    第二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世界观教育内容
    第三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社会公德教育内容
第七章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德育内容编排特点
    第一节 内容比例:突出生态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个人道德教育
    第二节 内在编排规律:观照小学生生活世界符合小学生德育发展规律
        一、观照小学生的生活世界
        二、符合小学生的德育发展规律
第八章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编排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存在问题
        一、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师生情等方面内容不足
        二、新时代德育内容较为缺失
    第二节 建议
        一、德育内容适当增加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师生情等内容
        二、德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增加新作品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承担的科研任务
    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岩兰花开——汶川大地震伤残人员生存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感谢双拐
二不想结婚
三媒婆杨姐
四点一盏明灯在大地上
五多赚的日子

(6)风的舞姿(论文提纲范文)

(7)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一)创作主体的界定
        (二)民族题材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中国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2.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3.蒙古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二)蒙古族汉语散文评论及研究
        1.题材研究
        2.艺术研究
        3.综合研究
        (三)序跋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1.作家创作动机研究
        2.作家创作风格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史学建构
        (二)理论建设
        (三)史料整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与离乡:星罗棋布的创作主体
    第一节 作家分类
        一、本土作家
        二、离乡作家
    第二节 创作背景与汉语创作
        一、生活环境与汉语创作
        二、工作环境与汉语创作
    第三节 民族精神与汉语创作
        一、民族情感的流露
        二、蒙古元素的体现
第二章 平行与交叉:灵活自如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回忆:复现人与事的记忆
        一、再造清纯的孩童世界
        二、处于“真”与“诗”之间的人物
        三、二维的时间感知方式
    第二节 纪实:散文文体的小说化倾向
        一、小说家对散文创作的涉足
        二、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倾向
        三、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游移
    第三节 记游:创作主体归乡途中的心灵自传
        一、有着别样感触的还乡之旅
        二、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山水记游
        三、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化记游
第三章 颂赞与批判:遥相呼应的二元话语
    第一节 历史溯源中的颂赞性话语
        一、身份的确认
        二、族群的认同
        三、溯源之旅
        四、颂赞性话语之体现
    第二节 现实思考中的批判性话语
        一、抚摸大自然的“伤痕”
        二、复原大自然的原生态
        三、批判性话语之体现
第四章 探索与实践:不同语境下的审美观照
    第一节 审美真实:叙述语境中的故乡写实
        一、创作的真实
        二、情感的真实
        三、意味的真实
    第二节 审美意象:抒情语境中的物象写意
        一、象征式意象
        二、原型式意象
    第三节 审美理性:议论语境中的哲理体现
        一、现实与生活背景下的哲理思索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哲理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传略
附录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集书目索引
附录三: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目录索引
附录四: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着索引
附录五: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采访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8)发展视野下的西藏当雄牧民主体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1.1 发展视野中的主体性
        1.1.1 发展与主体性
        1.1.2 牧民的调试主体性
        1.1.3 偏差整体内的主体性展示
        1.1.4 主体性的研究限度
        1.1.5 小结:不同角度的尝试
    1.2 牧民主体性展示的重要维度
        1.2.1 经验之谈
        1.2.2 藏北牧区研究
        1.2.3 话语中的模糊部分
        1.2.4 本土知识、社区、常识与主体性
        1.2.5 界限实践中的牧民主体性
        1.2.6 小结:偏差整体内谈维度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被选择”的当雄和乌村
        1.3.2 乌村与笔者
        1.3.3 当雄的自然条件及人口
        1.3.4 研究方法及资料构成
        1.3.5 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二 界限实践与牧民主体性
    2.1 身份、地域的界限及村落的形成
        2.1.1 身份区分与尴尬
        2.1.2 关于霍尔之称
        2.1.3 当雄的双重认同界限
        2.1.4 当雄的现代叙事模式
        2.1.5 村落和草场的边界线
        2.1.6 生活中多变的界限
        2.1.7 小结:关于界限/线的遵守与突破
    2.2 藏北牧区新的界限
        2.2.1 民主改革时期:行政规划上的界限
        2.2.2 推广牧区经验:模糊的草场边界线
        2.2.3 西藏工作座谈会:界线的现代感
        2.2.4 关于西藏的现代化
        2.2.5 小结:发展的逼近
    2.3 村落草场界限的实践
        2.3.1 阿妈的“抗争”
        2.3.2 乌村与其近邻
        2.3.3 牧区话语和界限实践
        2.3.4 草场使用证书与宝贝牦牛
        2.3.5 现金收入、牦牛与草场划分
        2.3.6 小结:模糊的话语以及界限
三 界限维护、社区与牧民主体性
    3.1 关系网内的共享知识
        3.1.1 新年第一天和新年宴请
        3.1.2 乌村的孩子们
        3.1.3 关爱彼此的习惯
        3.1.4 请喇嘛为村子念经
        3.1.5 小结:关系常识
    3.2 性别与劳动分工
        3.2.1 外来者的标准与尴尬
        3.2.2 藏式房间
        3.2.3 年轻的夫妇
        3.2.4 接受批评
        3.2.5 家务活儿的范围
        3.2.6 分歧
        3.2.7 次子的决定
        3.2.8 小结:社区期待
    3.3 实践中的草场界限
        3.3.1 割草节
        3.3.2 草场和山里
        3.3.3 营地和定居点
        3.3.4 村长和村民大会
        3.3.5 牧区话语和藏北游牧
        3.3.6 小结:偏差与其归零
    3.4 牦牛放牧与劳动分工
        3.4.1 乌村人饲养的动物
        3.4.2 牦牛的分类管理
        3.4.3 关于食物的来源
        3.4.4 被忽略的忙碌
        3.4.5 小结:续偏差与其归零
四 跨越社区界限与修整关系
    4.1 日常消费
        4.1.1 饮食结构的变迁与“反作用”
        4.1.2 服饰的实用性
        4.1.3 交通工具的更新
        4.1.4 休闲娱乐
        4.1.5 小结:支配与被支配
    4.2 学生群体
        4.2.1 学习动力与社区
        4.2.2 不同的标准
        4.2.3 求学的尴尬
        4.2.4 小结:跨越社区界限的新身份
    4.3 藏北女人们
        4.3.1 关于求学
        4.3.2 世俗与神圣
        4.3.3 亲人、远方与孕育
        4.3.4 创造与奉献
        4.3.5 小结:忙碌而从容的女人们
    4.4 屋内视界
        4.4.1 墙上的装饰画
        4.4.2 佛龛周围
        4.4.3 小结:非单向度的象征
五 结语
    5.1 偏差整体与界限实践
    5.2 对概念对子的检视
    5.3 牧民主体性展示
参考书目
后记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9)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综述
    第一节 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源流
        一、“改土归流”之前的纳西族爱情观
        二、“改土归流”时期殉情现象的产生
        三、“改土归流”之后殉情现象的消失
    第二节 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成因
        一、殉情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二、纳西族传统宗教风行对情死者的同情和安排
        三、东巴教盛行的大祭风推崇对情死者的鼓励
第二章 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人神同体的自然观
    第二节 雌雄对应的演化观
    第三节 人人互爱的道德观
第三章 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乐生之美
        一、乐生之美
        二、乐生之美的形成
    第二节 爱情之美
        一、爱情之美
        二、爱情之美的形成
    第三节 生态之美
        一、生态之美
        二、生态之美的形成
    第四节 归家之美
        一、归家之美
        二、归家之美的形成
第四章 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殉情绘画与乐生之美
        一、纳西族殉情绘画
        二、殉情绘画中显现的乐生之美
    第二节 殉情文学与爱情之美
        一、纳西族殉情文学
        二、殉情文学显现的爱情之美
    第三节 殉情音乐与生态之美
        一、纳西族殉情音乐
        二、殉情音乐显现的生态之美
    第四节 殉情舞蹈与归家之美
        一、纳西族殉情舞蹈
        二、殉情舞蹈显现的归家之美
余论: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在那格桑盛开的小河边(论文参考文献)

  • [1]在西藏[J]. 高宝军. 美文(上半月), 2021(08)
  • [2]“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D]. 赵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D]. 刘栋.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研究 ——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D]. 王琳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岩兰花开——汶川大地震伤残人员生存状况调查[J]. 杜文娟.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9(05)
  • [6]风的舞姿[J]. 徐锁荣. 红岩, 2018(04)
  • [7]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D].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8]发展视野下的西藏当雄牧民主体性[D]. 陈红.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9]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的审美研究[D]. 张峥雯.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10]红雪莲[J]. 杜文娟. 红豆, 2017(05)

标签:;  ;  ;  ;  ;  

在那卡桑盛开的河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