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花园和秀华花园

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花园和秀华花园

一、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庭园和秀华园(论文文献综述)

刘方馨,赵纪军[1](2021)在《20世纪80年代境外中国园营造中的文化输出与再现》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国门开放,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象征再次引起世界的极大兴趣,这也成为80年代大量中国园林出口的重要背景。本文基于此,对1980—1989年间境外所建成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进行系统性考察,从建造背景、蓝本因借、空间意向、意境表达4个方面,分析对比境外不同国家、地域的中国园设计理念的共性与差异。文章认为,80年代境外中国园的建造再现了我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异质性",而且在全球背景下构建了与世界对话的"同质性",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及异域风格的新园林,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输出与再现提供了重要媒介,同时也为当下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创新提供历史镜鉴。

刘方馨[2](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翟炼[3](2016)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是中国园林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数码传播时代所呈现的新状态。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从历史背景,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研究讨论。本文以改革开放后传播海外的中国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文献研究,动态考察海外园林的建造背景,设计思路,造园过程以及受众认知。以期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现象作出较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将改革开放后的海外中国园林视为一个传播过程进行研究,在总结基本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从三个时空维度展开剖析:第一个维度是从整体角度,宏观展现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的传播历史。其中,基于传播现象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将历史图景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侧重,三个阶段中重点侧重对第一阶段的案例剖析;第二个维度是从园林角度,围绕海外园林物质实体的特点及其成因,从传播者的角度重点剖析;第三个维度是从受众角度,分析使用者的行为体验和心理感知,以了解园林传播的影响和作用。基于上述三个方面,论文最后就海外园林的价值定位和生存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论文的意义在于:1.从跨文化传播角度研究传统建筑学议题,拓展了研究的时空维度;2.全景式展现作为物质实体的海外中国园林与国际政治变迁,文化审美差异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个案研究奠定基础;3.对于增进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乃至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杜安,周在春[4](2013)在《周在春:园林设计界的探路先锋》文中提出周在春先生是我国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园林界德高望重的专家和前辈。他的园林艺术创作生涯横跨五十年,亲历了上海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和艰辛,是一位作品高产、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师,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业绩。同时他也是一位管理有方的设计院院长和为人师表的长者。

沈唯[5](2013)在《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探讨上海设计的历史成就及其文化意蕴。上海文化及其设计成就,无疑是中国设计文化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重大标志性的事件,如何合理完整地把握其生理机质和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属于个案性研究——即以淮海路设计文化为核心探讨上海设计文化问题。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大地,在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在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张力中,铸造着经典与辉煌;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几度重大变化中,在城市形态层层叠叠的构筑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海派”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在设计传播的来来往往中,彰显着包容与创新的气魄与精神,闪耀着追求时尚与摩登的精雅光芒。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梳理上海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对上海设计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上海传统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扬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寻求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注入创新的设计活力,使上海的设计艺术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简要归纳了上海设计的主要特征,即现代性、物质化、海派设计文化表现等。第二、“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主要探讨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淮海路的形态设计史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第三、“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欧陆风情以及襄阳公园、国泰电影院等景观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段。第四、“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广告设计中的身体美学表现、视觉构成法则应用以及霓虹灯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第五、“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器物设计中的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特点、交通工具设计发展特征以及照明设计的艺术表现。第六、“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中淮海路设计以上海工商业发展作为基础的特点、视觉与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时尚与高雅交融的特点。第七、“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主要探讨了上海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态”、“传统”、“智慧”、“视觉”、“美育”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勾勒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的发展轮廓,并研究其主要特征。第二、重点研究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淮海路上部分重要设计实例的艺术特色。第三、从对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研究引申出对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上海设计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肖灿[6](2004)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与诗美学》文中认为本文将中国古典诗美学与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艺术联系起来,从文化层面和审美通感上研究这两种艺术门类相通相融的特性。文章主要针对环境艺术中的意境问题提出了“诗意环境”的建筑环境美学理论。 文章开篇起兴,以弥尔顿的《失乐园》为契子,隐喻后文的众多理念。在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问题的缘起、学界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立论所需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依据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里的诗境分类说将环境中诗意表达的类型归为四类:即优美、壮美、崇高和逸境。接着又论及了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与建筑环境设计的关系。 第三章从诗的自然美、含蓄美、情感美、时空美这几个典型特性来剖析诗意环境的美学特征。这些不仅是中国诗及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艺术的特性,也是中国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要旨。文中对含蓄美的分析以及对环境悲情美的阐述是作者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研究小结。 第四章是对诗意环境之具体创作的探讨,借用了语义学的概念将诗意环境的创作过程分为赋意、传达、解读三部分。所谓“赋意”就是构思立意,其手法主要有:运用具有拟人化性格的景物、借助诗句的意境、利用极富浪漫色彩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而“传达”指的是具体设计手法的运用。在这章里,重点提出了建筑环境设计中“线”的艺术特性以及古雅、古朴风格的形成。至于“解读”是关乎审美欣赏的问题,虽与创作不直接相关,但诗意环境之意境的形成需要设计者与欣赏者之间能产生共鸣,两者的结合才使诗的意境真正生成。 结论部分强调了本文的立论宗旨和根本论点,提出以古典浪漫主义的诗意环境理论来对抗现代环境设计思想受社会资本控制、浮华重利的状态。

周在春[7](1994)在《上海推向世界的中国园林》文中提出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独树一帜,成为东方园林的代表。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再现自然山水,极富自然情趣;中国园林追求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富有文化内涵;中国园林景物(建筑、山水、植物)丰富多样、造型独特……中国园林融文化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于一体,构成有生命、有灵感的艺术体,深为世人喜爱,中国园林曾被洋人赞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广泛、深入,诸多友好城市不断建立,纷纷要求建造

甘伟林,王泽民[8](1991)在《让世界人民共赏中国园林艺术》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园林艺术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人类文化艺术百花园里的一簇芬芳的花。中国园林在中华大地上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世界上独立的造园体系,这早已为国际园林界人士所重视,无数来华观光考察的国外朋友更为能亲身体验享受中国园林艺术之美而赞不绝口。千百年来,我国的造园活动一直是在相对封闭的状况下走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同国际的联系交往甚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绚丽阳

二、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庭园和秀华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庭园和秀华园(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80年代境外中国园营造中的文化输出与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园林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使节”
3 本土园林蓝本形式的拟仿与再现
4 传统园林空间意向及游观体验的移植
5 传统文化意蕴的异域表达与转换
6 结语

(2)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3)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对象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已有文献,研究及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跨文化传播学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概况
    2.1 分布
        2.1.1 分布地区
        2.1.2 美国
        2.1.3 欧洲
        2.1.4 日本
    2.2 动机
        2.2.1 动机分类
        2.2.2 动机与分布
        2.2.3 动机与面积
    2.3 风格
    2.4 本章小结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历史图景
    3.1 海外造园起步期(1970-1985)
        3.1.1 “明轩”——“园林外交”的开端
        一. 历史背景
        二. 园林外交
        三. 意义与影响
        3.1.2 “明轩”的直接影响:加拿大温哥华“逸园”
        一. 建造缘起
        二. 合作过程
        三. 意义
        3.1.3 “明轩”的间接影响:德国慕尼黑芳华园
        一、从盆景到园艺展
        二. 造园经过
        三. 影响
        3.1.4 小结
    3.2 海外造园发展期(1985-2000)
        3.2.1 中美关系波折下的造园:美国纽约寄兴园
        3.2.2 欧洲与日本的造园:城市外交的推进
        一. 中欧关系
        二. 中日关系
        3.2.3 园林:作为对非洲的援建
        3.2.4 特殊历史事件下的造园:香港九龙城寨公园
        3.2.5 小结
    3.3 海外造园稳定期(2000至今)
        3.3.1 欧洲造园:持续稳定
        3.3.2 美国西雅图西华园:波折中推进
        3.3.3 市场化效应下的造园转变
        3.3.4 小结
    3.4 本章小结
四、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过程
    4.1 传播者与“能主之人
        4.1.1 间接传播者
        一. 投资与时间
        二. 投资与地域
        4.1.2 直接传播者
        一. 设计机构
        二. 设计者与设计方式
        4.1.3 海外华人与外国友人
        4.1.4 立意
        一. 园林命名
        二. 心理诉求
    4.2 造园要素
        4.2.1 相地
        4.2.2 围墙
        4.2.3 布局
        4.2.4 叠石
        4.2.5 建筑
        4.2.6 动植物
        一. 植物配置原则
        二. 对欧洲中国园林的植物调研
        三. 植物传播史初探
        四. 欧洲中国园林中的动物
    4.3 案例分析
        4.3.1 英国汉普顿园林展蝴蝶园
        一. 立意
        二. 设计构思
        三. 修改设计
        四. 选购材料
        五. 建造过程
        4.3.2 美国亨廷顿博物馆流芳园
        一. 造园背景
        二. 立项合作
        三. 遭遇的挑战
        四. 植物配置
        4.3.3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潜园
        一. 建造缘起
        二. 园林设计
        三. 中德合作
    4.4 本章小结
五、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意涵
    5.1 文化消费
        5.1.1 使用概况
        5.1.2 调研分析
        一. 整体性消费类型——比利时天堂公园
        二. 单一对象消费类型——德国汉堡豫园
        5.1.3 小结
    5.2 受众认知
        5.2.1 问卷调查
        5.2.2 历史上西方对中国园林的认知
        5.2.3 文字与文化含义
    5.3 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与价值
        5.3.1 “传播现象”:园林作为媒介
        5.3.2 “跨文化”:边界与边界意识
        5.3.3 “中国园林”:文化记忆的复制性
六、结语
    6.1 处于中西文明进程中的海外中国园林
    6.2 对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反思
    6.3 对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图表出处
附录A: 海外中国园林列表(按建成时间排序)
附录B: 调查问卷样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周在春:园林设计界的探路先锋(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高产、业绩丰硕的着名设计师
风景园林设计创新的积极探索者
    1.规划设计手法的创新
    2.海派假山的艺术创新
钻研学术、见解独到的科技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1.对于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总结
    2.对海派园林特色的阐述
    3.为推进园林绿化行业规范所作的基础性、资料性工作
管理有方的领导, 为人师表的长者
结语

(5)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
小结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
附1、附2的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与诗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第1章 引言
    1.1 缘起
    1.2 建筑环境之诗情的萌生
    1.3 迷失的追求
    1.4 诗美学的启示
第2章 中国古典诗美学与环境艺术
    2.1 诗的意境与环境的意境
        2.1.1 花鸟缠绵--充满抒情气氛的优美之境
        2.1.2 云雷奋发--气吞万里的壮美之境
        2.1.3 弦泉幽咽--环境设计中的“逸品”
        2.1.4 雪月空明--崇高感的创造
    2.2 关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论的探讨
第3章 诗意环境的美学
    3.1 山水纤歌--诗意环境的自然美
        3.1.1 诗美学中的自然美
        3.1.2 中国古典环境美学中的自然美
        3.1.3 诗意环境中的自然美
        3.1.4 自然之理
        3.1.5 人工自然之“造境”
    3.2 弦音雅意--诗意环境的含蓄美
        3.2.1 含蓄美的特性
        3.2.2 含蓄美的表现方法
    3.3 冷月无声--诗意环境的情感美
        3.3.1 情景交融的环境
        3.3.2 环境中感伤的美
        3.3.3 情境的静谧与迷狂
    3.4 逝者如斯--诗意环境的时空美
        3.4.1 时空审美感知
        3.4.2 时空表现艺术
第4章 诗意环境之意境创作
    4.1 诗意环境的赋意
        4.1.1 运用具有拟人化性格的景物
        4.1.2 源于诗情画意
        4.1.3 神话传说的摹写表现
    4.2 诗意环境之意境的传达
        4.2.1 虚空的灵韵
        4.2.2 线的艺术
        4.2.3 古雅和古朴
    4.3 诗意环境之意境的解读
        4.3.1 对复义的领会
        4.3.2 审美主体的感悟力
        4.3.3 审美习惯和审美经验
        4.3.4 诗意环境的审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庭园和秀华园(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80年代境外中国园营造中的文化输出与再现[J]. 刘方馨,赵纪军. 中外建筑, 2021(01)
  • [2]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3]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跨文化传播研究[D]. 翟炼. 东南大学, 2016(12)
  • [4]周在春:园林设计界的探路先锋[J]. 杜安,周在春. 园林, 2013(09)
  • [5]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D]. 沈唯. 上海大学, 2013(04)
  • [6]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与诗美学[D]. 肖灿. 湖南大学, 2004(04)
  • [7]上海推向世界的中国园林[J]. 周在春. 上海建设科技, 1994(04)
  • [8]让世界人民共赏中国园林艺术[J]. 甘伟林,王泽民. 中国园林, 1991(04)

标签:;  ;  ;  ;  ;  

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花园和秀华花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