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切入诗意深处的独特视角

错觉:切入诗意深处的独特视角

一、错觉:切入诗艺深层的一个独特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马潇[1](2021)在《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汉学研究成果的再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趋势。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论着和翻译着作对于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接受和影响起着桥梁作用,同时也给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们提供了一定的反思价值。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B.M.Алексеев,1881-1951)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在俄罗斯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其中涉及中国古代诗学思想、中西诗学比较和诗歌译研的部分还有待深化和扩展。本文立足于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文学研究着作和诗歌翻译的文本,在中国古典美学、古代诗学、比较诗学、创作论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本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论性阐释和实践性总结为核心主线,将阿列克谢耶夫的“儒道二元性”这一概念做了阐发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阿列克谢耶夫所分析的《二十四诗品》(以下也称《诗品》)等“诗书画三部曲”的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继而从翻译和比较两个实践的维度,探讨了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古代诗学的方法论建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古代诗学上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其研究所依托的中国文化特性和文学语境,由点及面地将其诗学研究的诸多方面涵纳为融通的整体。全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绪论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由此衍生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呈现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等。第一章基于对文化、文学和古代诗学的理解介绍了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文学观和诗学观。阿列克谢耶夫在其着作《中国文学论集》中对文化、文学等基础性概念做了清晰准确的定义。阿列克谢耶夫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脉络,指出中国文学的两个主要特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功能上的双重性,并由文学的双重性溯源出了中国思想史的两大源头:儒家与道家,进而从对生命价值的认知角度出发,比较了儒道思想的异同。阿列克谢耶夫的儒道思想是在文学的场域下进行表述的,所以我们将阿列克谢耶夫提出的中国文学的“二元性”,进一步扩展为中国文学的“儒道二元性”,并以诗作为代表性文体解剖“儒道二元性”的诗学表现。第二章以《二十四诗品》等诗书画三部曲研究为例分析了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上的成果。阿列克谢耶夫从外在形式和精神内涵两方面对《二十四诗品》做了分析,以核心词“道”所容纳的文艺美学思想为依据,从创作论的角度将“道”类比为创作中的灵感,认为以道为特征的独特灵感和这种灵感的载体——道家诗人是《二十四诗品》在诗学意义上推崇的对象,进而由此及彼将这一看法运用到了书画领域。阿列克谢耶夫重点以书法为例,高度认可了艺术创作的主体性,对艺术家们与道交融的创作过程进行了浪漫的描绘。三部曲均统摄在古代文艺美学的范畴之下,阿列克谢耶夫的研究是在诗学和美学领域就“儒道二元性”内涵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第三章首先重点拣选了阿列克谢耶夫翻译思想中的几组概念,以他对翻译的基础理解入手,从整体上呈现了阿列克谢耶夫的翻译观。在诗歌尤其是唐诗的翻译策略上,从文本选择论的角度展示了阿列克谢耶夫出于教学、研究目的的方法考量。他在诗学翻译实践中的探索精神和基于诗歌性质对翻译难点的思考,以及为面临多重困境的译者所提出的建议,对我们的汉语文学翻译都有着借鉴和启发意义。第四章指出,诗学层面的比较在阿列克谢耶夫的汉学研究生涯中是重要的部分。他以比较为手段,为俄罗斯的比较诗学做了学科意义上的方法论建构。他没有直接从中西诗学特征的整体对比这样的宏观层面入手,而是选取了两组具体的对象:贺拉斯和陆机、布瓦洛和宋濂、袁黄,基于各自的理论着作,对双方的文学观念、哲学思维进行了细节上的微观对比,完成了中西诗学的朴素交流与对话。结论总结概括了以上几章的主要观点,指出论文的成果、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焦宏丽[2](2020)在《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1941-)是当今时代最具开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她的学术影响力是“世界性的、前沿的、多领域的和持续性的”。从学科门类上看,其思想涵盖了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和文化批判领域,其核心是“主体与互文”,其应用是“新人文主义”。“主体与互文”具有理论互渗的关系:互文性是具有主体维度的互文性;主体是关注符号态的精神分析学主体,而且主要是女性主体。抛开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都无法理解克里斯蒂娃在另一维度的贡献。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国内外鲜有抓住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全貌,关注其理论整体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尝试以“主体与互文”为切入点,对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加以整体性探究,以期为国内克里斯蒂娃理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角度,更积极的启发。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以及结语几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大致梳理克里斯蒂娃的学术生涯,并对国内外克里斯蒂娃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其次涉及论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研究路径、创新之处等。本文与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尝试经由“主体与互文”这对具有理论互渗关系的概念,勾勒出克里斯蒂娃理论的整体性。第一章聚焦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克里斯蒂娃的语言学主要贡献在于突破了欧美语言学的语音中心主义的线性逻辑,超越了“文本”世界,重建了比“文本”世界更为广阔的“互文”世界。首先,语言学方面,她受到东方的语言学理论的启发,看到在象征秩序之外也有“文”的秩序,比如“肢体动作”的“文”,就不能放到结构主义的“文本”中加以考察。它们“先于符号和句法”,甚至构成语言的某种“前提和必要条件”。其次,符号学方面,受东方语言学的启发,以及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引导,克里斯蒂娃建立了自己的符号学体系——“复量符号学”,弥补了结构主义理论对主体维度的忽视。由此,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中,可以提炼出“互文性”这一关键概念,这也是克里斯蒂娃最广为流传、也被人误解最深的概念。如果忽略克里斯蒂娃的“肢体动作”“徽标”的语言学概念,以及“复量符号学”“0-2”的符号学分析,那就不能看到互文性概念背后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主体维度),甚至进而将互文性概念误读为“影响的焦虑”。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是建筑在“互文性”基础上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个“互文性”内含了精神分析学的主体维度,而非仅仅关注“文本世界”。第二章重点关注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主体”生成的过程也是符号生成的过程。首先,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显然是拉康派的,但不同于拉康关注的“俄狄浦斯阶段”后诞生的“主体”概念,克里斯蒂娃的“主体”概念兼容了“前—俄狄浦斯阶段”。随着这一框架的搭建,她进一步区分了意指实践的两种模态:“符号态”和“象征态”。其次,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最突出的理论发明在于她的“女性”主体、“女性禀赋”概念。这种女性特质是可分享的,并非为女性所独有,这也为女性主义带来了新的活力。再次,克里斯蒂娃关注的重心在于自我内在的“陌异性”。从这种“陌生的自我”概念出发,她重建了新的“人文主义”方法。发现自我内在的陌异性,并领受这种命运的男女,就具有可分享的、普遍的“女性禀赋”。精神分析学拓宽了超出“文本世界”的“互文性”,使得其语言符号学具有了精神分析的维度。换句话说,克里斯蒂娃关注的“主体”,也是“互文性”的、符号态(而非象征态)的主体,其核心是“女性主体”及其可分享的特质:女性禀赋。第三章从克里斯蒂娃的“主体与互文”的互渗思想体系,延伸到文化批判之中,从而展现其理论的开放性活力。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具有开放的人文主义特性,其领域覆盖了从小说、诗歌、女性主义到神学、艺术、文化政治等众多方面。首先,这种理论的开放性,一开始就在互文性概念中奠定了。因为“互文性”不仅仅考察文学行为,而且也讨论更为广泛的美学实践一—电影、音乐、绘画、舞蹈等。其次,克里斯蒂娃的理论直接针对的是宗教保守主义复兴的危机。她通过圣母“玛利亚”的人文主义阐释,将宗教的标志扭转为艺术的理解。这种“互文性”解读,示范的是一种文化政治意义上的反抗,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时代关怀。再次,克里斯蒂娃将陌异性的“贱斥”概念视为理论反抗的动力,这导向了对文学和美术领域的重新阐释,揭示了文艺作品内含的陌异性维度,她的阐释具有人文主义反抗的意义。这种新人文主义的形成,也是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进入文化批判和艺术批评领域的自然结果。第四章试图总结克里斯蒂娃理论的限度问题。克里斯蒂娃认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复兴是一种时代危机,因此在个体中被压抑的欲望必须得到安抚(而非否定),才能超越敌对性的“禁忌”框架,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的欲望框架。由于欲望的“非意义”部分,可以得到符号态的描述,从而不再被压抑,所以时代危机可以转向一种开放的新人文主义。然而,在这种政治哲学当中,克里斯蒂娃对“互文”的界定始终过于泛化,一方面是“互文”的符号态无所不在,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前俄狄浦斯阶段”无法标出起始时间。她的理论甚至无法区分动物性和人性的界限,而动物性的维度仍然会否定掉她试图建立的新人文主义的意义。因此,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更适合讨论边际泛化的文艺领域,而非政治哲学。结语部分总结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整体性,是由“主体与互文”这对互渗性概念构成的,其文化批判的应用是“新人文主义”。

孟冬冬[3](2020)在《“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文中提出“诗”是中西轴心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尽管它的形态有所差异,但仍有若干共性因子。本论文以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为研究对象,将中西不同的城邦文明和空间想象作为讨论的起点,并以之为文化基础把握中国和古希腊在轴心时代不同的文学样态,以及在文学样态背后潜存的文学观念。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诗”及“诗学”概念属于广义用法,抒情传统和叙述传统的差异对诗的类型、诗学内涵、诗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对深入把握轴心时代艺术思想的发生以及美学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本论文除了绪论之外包括五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对“轴心时代”和“诗学”的概念进行厘定,认为“轴心时代”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文化范畴,也指出在当代背景下“诗”、“诗学”虽被广泛使用,但仍有必要对它进行一下界定,因为文学的边界就是它们的边界。第一章主要关于“轴心时代与城邦文明”。就春秋时代而言,“城邦”已经广泛存在,它们的空间布局蕴含着轴心时代最基本的空间想象,因此,城邦空间折射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想象和“以德配天”的惯性思维,它们对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产生了持续影响;就古希腊而言,对理性的追求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关之外,亦可在城邦结构中寻找答案。古希腊城邦是人本意识和悲剧精神的主要发生场域。所以,城邦不仅是中西社会结构形成的策源地,也是文学艺术产生、定型、发展的主要空间,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学史、艺术史意义。第二章讨论“诗的说唱与演唱形式”。中西文学在发端期都具有“唱”的属性,只不过古希腊文学往往唱中含叙,先秦文学则唱中富情,因此前者表现为“说唱”,后者表现为“演唱”。说唱是西方叙事艺术的源头,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说唱文本中已经含有较为明显的叙事策略和叙事逻辑。演唱是中国抒情艺术的萌芽,“百兽率舞”的记载以及《乐记》对乐舞的强调构成了事实和理论的双重证明,由诗、骚发端的“情兼雅怨”抒情模式对演唱文学产生了持续影响。除此之外,中西对“人性世界”和“神性世界”的不同态度也是促使演唱与说唱传统形成的文化密码。第三章着眼于“风诗与史诗”。风诗是中国诗歌的原型,“风”由自然概念逐渐演变为文学概念,决定了风诗鲜明的民间性或民俗性。“十五国风”是音乐文学的典型代表,在形式层面它是音乐与文学一体性的标准,在内容层面,它体现了中国文学最早的“谲谏”特征。史诗作为西方叙事文学的原型,其叙事形式和英雄主题构成了后世叙事文学的重要借鉴对象,同时,它也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对象化。史诗与戏剧具有相通性,英雄特质与公民精神构成了史诗影响戏剧的深层基础,对模仿和语言的重视更加强化了两者的亲缘关系,20世纪以后,“史诗剧”的出现是这种亲缘关系的回归。除此之外,语言的民族性借助思维的中介,最终作用于文学领域,这是中西诗体风格和审美风格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四章说明“轴心时代思想家的诗学观念”。儒家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化,其“诗教”可以具体化为对“雅正”艺术标准的认同,对“温柔敦厚”艺术形态的肯定,对“成于乐”艺术目标的坚守。相形之下,道家诗学观念则表现出更多的诗性特征。老子的诗性可以通过《老子》一书的韵律化的语言、“以象设喻”的行文方式以及对现实的深沉关怀体现出来。庄子的诗性表现为对自然本体的推崇,以及对自由人性的向往,这使整部《庄子》成了一个整体性意象。柏拉图的诗学观念一方面体现出与儒家的相似性,表现为对文学道德性和政教功能的承认,同时,其“和谐”论亦从音乐切入而衍及社会和谐,这与儒家如出一辙。另一方面,尽管其理论带有明显的主客二分模式,但在对美的认知方面,“凝视”与“迷狂”的统一则表现出与道家审美观接近的一面。第五章探讨“《乐记》与《诗学》的比较与会通”。《乐记》与《诗学》是中西轴心时代两部重要美学典籍,两者在艺术发生观、艺术功能论、艺术真实论层面存在彼此会通的可能。就发生观而言,《乐记》将“感物”视作艺术起源的根基,《诗学》则推崇“模仿说”。本质来说,它们都遵循“以类相动”的思维逻辑。就艺术功能论而言,《乐记》从“人性本静”的人性观出发,认为使人性复归道德是艺术的根本作用,与之类似,《诗学》所推崇的“净化”亦是一种理性层面的道德“快乐”,所以《乐记》与《诗学》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了道德。就艺术真实论而言,虽然《乐记》以“着诚去伪”表达了对“情真”的肯定,《诗学》通过对“诗比历史更真实”阐发了“理真”观念,但两者都无一例外地肯定形式的真实,从而形成了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真实观念。

田语[4](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赵京强[5](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研究说明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马君程[6](2020)在《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文中研究说明贾樟柯以一种“睁眼看世界”的正视态度对待生活,以一种严峻的态度,不虚假的面对现实。他以对真实生活的还原作为出发点,以对底层群众的人文关怀作为立足点,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步一趋地表现着当下时代的宽度与生活的厚度。他的电影作品使得观众看到了当下的真实现实生活,形成了对过去时代不可再现的总结与反思。笔者以贾樟柯的故事片创作为研究基础,以电影真实性为研究视角,来论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丰富内涵。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良心影人,他一直以对时代的文献性记录作为己任,以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为核心,既反映出了贾樟柯的电影良知,也体现出他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情有独钟。他是巴赞纪实美学的中国“代言人”,他的镜头之下是别样的中国真实写照,他一直执着于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探寻是他不变的电影母题,贾樟柯用他充满东方哲理的笔触在世界影史上书写下他电影真实性的注脚。本文分为九个章节来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探讨:第一章是电影真实性概述,首先对于电影真实性发展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再对电影真实性的四个维度和三个超越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对于贾樟柯的独特电影真实性进行了解读。第二章是通过空间、时间、视觉和听觉四个方面,较为完整地解读了贾樟柯的生活表象维度。第三章是生活真实是对于生活表象的内在深入,通过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来深入生活表象肌理,实现对于生活表象第一次超越,达到生活真实维度。第四章是通过对贾樟柯生活真实的来源、体现、尊重和真义,来对生活真实维度进行分析,阐述贾樟柯对于生活真实的正确把握。第五章是贾樟柯对于生活表象和生活真实的一种艺术重塑,脱离生活的范畴,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是对于二者的第二次超越。第六章是通过艺术真实动态模型来对贾樟柯艺术真实维度进行全面解读,艺术真实的实现需要导演、电影作品和观众三者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第七章是贾樟柯通过电影对于现实去蔽的第三次超越,实现艺术的澄明,达到艺术真理维度。第八章是通过市场、艺术、国家、民族这四个方面,来对贾樟柯的艺术真理进行分析,解读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意义。第九章是从数字媒体技术出发,来阐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真正内涵以及电影真实性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以上九个章节,以“电影真实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来进行分层次论述,分析其在生活表象、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艺术真理四个不同维度的表达,以及在三个超越之中,四者如何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以求能够将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通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例,对电影真实性这一动态开放系统的不同层面和丰富内涵作出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予广大学者以些许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刘莉[7](2019)在《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戏剧性独白(the dramatic monologue)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它虽然在英美文学中早已经产生,但作为文体术语直接源于维多利亚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凸显了诗人客观化主观世界的意识,是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语诗人探索自我的一种典型而普遍的方式。勃朗宁把自己的观点客观化在人物身上,使独白具有双重话语声音,从而导致戏剧性独白蕴含丰富的对话:如人物的内在对话、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人物与现实的对话以及诗人与人物的对话、诗人与社会现实的对话、诗人与文学传统的对话。这些对话密切关联,相互交叉。勃朗宁把人物当作平等的主体而与之构成对话关系,允许人物通过内在对话而以独立和发展的姿态出现,塑造出能概括社会生活本质的典型人物,真正做到了以人为中心;勃朗宁与人物进行隐含地对话,透过人物的话语隐射自己的观点,表达对维多利亚社会现实的反思;勃朗宁把人物当作自己的第二意识而通过诗歌艺术与自己对话,以回应不确定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自我迷失。本论文结合巴赫金对话理论、精神分析论、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诗艺美学、新批评理论等,选取勃朗宁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性独白进行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探讨勃朗宁通过戏剧性独白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对话。论文除绪论与结语之外,包含四章,总共六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意义、戏剧性独白的性质、文献综述、论文的结构与观点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第一章从诗歌传统的角度定义戏剧性独白,为后文的探讨打下基础。戏剧性独白诗人是英美文学中首次有意识地从客观性方向探索自我,研究它就须从诗歌中的自我探索传统说起。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倾向于通过自我创造主观地探索自我,把主观性与客观性诗歌的概念首次引入了诗歌传统。戏剧性独白既继承了浪漫主义抒情诗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又结合了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反叛了抒情诗的主观性。它运用戏剧性的手法,将独调性独白发展为对话性独白,客观地探索自我。诗人选择与自己差距很大的人物,把自己的观点戏剧化在人物身上,间接地批判社会现实和描写人性,独白就成为既是人物又是诗人的双重声音话语。因此戏剧性独白有两个基本特点:独白者不是诗人自己以及独白具有双重声音。戏剧性独白诗人尤其是勃朗宁的强烈的双重意识导致独白蕴含的丰富对话。如果说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自我探索是自我创造行为,那么戏剧性独白诗人的自我探索则是客观性的对话行为。第二章借用勃朗宁的术语“灵魂的发展”,分析人物的内在对话,剖析勃朗宁在理解与呈现人物心理时所做的客观性自我探索。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一般都发生在现在,但与抒情诗中的现在不同,戏剧性独白中的现在与人物的过去紧密相连并相互对话,缔造了人物的开放性心理,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抒情性现在是勃朗宁反叛浪漫主义抒情诗之主观性的起点。勃朗宁把抒情性时刻替换为戏剧性时刻,从内部打破了主体的整一性,人物就被分裂了。人物往往受戏剧性时刻所迫,在话语中冒出第二意识“你”,与“我”对话而颠覆了自己精心建构的抒情性形象,在不经意中暴露了自己的真性情。人物内在的“我-你”冲突,突出了第二意识对自我意识的内在塑造力,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你”不仅隐含晦涩、力量强大,而且富含多重身份,具备现代心理学中潜意识的特征。潜意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不自觉地迸发而出,反讽性地与显意识对话,客观地促进并展现了自我的“进步”。勃朗宁通过人物的内在对话追溯“灵魂的发展”,不仅捕捉了人物的心理现实,而且还使人物的性格发展独立于诗人的干涉,从内容和手法上实现了客观性的自我探索。第三章选择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突出的历史主题,通过人物的微观和宏观对话探讨勃朗宁为应对社会历史语境所做的自我探索。勃朗宁充分发挥了维多利亚社会普遍存在的怀疑精神,否认词语能代表真实的事物,竭力消解历史记录中的主观性,推崇外在现实大多由内在现实所决定的现实主义。勃朗宁特意选择过渡期的社会历史人物,聚焦于他们被社会塑造的心理现实,从内部现实反映外在现实,让非人性化的社会意识形态自动凸显在人物的微观对话与宏观对话中。历史人物的心理现实为读者创造一个“内在距离”,复现的不主要是历史社会的现实,而是维多利亚社会的现实。诗人通过“内在距离”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并暗含自己的社会批判。现实,尤其是心理现实构成勃朗宁戏剧性独白的客观性内容,而“内在距离”是他的客观化手段。第四章通过勃朗宁在诗歌艺术上的对话,探讨勃朗宁的诗人自我。自古以来,用真理定义诗人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悠久的传统。勃朗宁深受新柏拉图主义与福音派的影响,始终笃信超验性真理的客观存在,他对诗人身份的探索围绕着真理展开。真理既存在于诗人心中,又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勃朗宁在这两者之间的对话是使诗歌的内容转向客观性的根本因素。与此同时,真理不仅具有个人性,而且需要达到观照普通读者的普世性。勃朗宁为平衡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试验了许多客观化手法,如意识中心、显现、反讽、象征。尤其是诗人在创作《环与书》的过程中动态地结合了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形象地展示了“完整诗人”的概念,并用“环”象征了自己的“一元三层”的真理结构。勃朗宁的真理观秉承了自英语文学发轫之初突出的自我探索传统,在新的时代添加了特具个人特征的客观性因素,谱写了自我探索的新篇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实际上演绎了诗人在独白中寻求对话的客观性自我探索过程,不仅彰显了勃朗宁以包容的姿态搭建多元对话平台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突出了诗歌本身的内在特质而更有力地发挥了诗人的独创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性独白并不限于一种诗歌形式,而是一种对话态度,一种思考世界和探索自我的方式。戏剧性独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文学。

王琴[8](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蓝诗玲鲁迅小说翻译创造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迅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端和代表之作,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价值。鲁迅小说蓝诗玲译本2009年以企鹅经典的形式出现在世界文学场域,创造性翻译在其文学性的重新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译本在翻译创造性方面存在哪些较为突出的特征,是否具有系统性,表达效果如何,和之前译本是否存在差异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将以上问题作为起点,自建“鲁迅小说英译平行语料库”,对鲁迅小说蓝诗玲英译创造性展开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对其系统性创造性特征进行描写和解释,以拓展翻译创造性研究方法,进一步了解翻译创造性规律。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翻译不可避免会有所失,创造性翻译(创译)可以弥补翻译中之所失,在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赋予原文另一种生命形态,也会给译入语带入新的表现形式。目前,翻译创造性研究应突破微观考察的局限,向系统性和宏观性的考察扩展,以深化对翻译创造性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本研究以鲁迅小说英译为创译的研究文本,通过选取两组具有不同类型译者、赞助人和翻译方向的译本进行比较,以文本阅读和语料库技术综合应用为手段,对创译的规律性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对表达效果进行了讨论,对创造性的动因进行了解释。本研究通过观察和语料库驱动检索确定了四类考察项,包括:临时词、移就定中搭配、拟人隐喻动词和心理动词。蓝译这四类参数上创造性程度较高。同时,这四类参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涉及最基本的词汇或搭配形式为基础,或者具有形式上的前景化特点,或者兼有形式和意义上的前景化特点,或涉及语义维度的转变。此外,对参数范围的确定可以使统计在一定范围内更为全面,以确保比较结果更具客观性。在临时词的应用上,蓝译无论总数量,还是三个类别的数量上均超过杨译。其中蓝译和杨译在总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三个类别中,除了创造性复合词不存在显着差异外,派生临时词和仿音临时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这表明蓝译创造性程度更高。临时词使译文表达简洁灵活,并使词汇本身、意象和人物形象得到突显。对定中移就搭配参数以翻译和应用的“双向考察模式”展开。一方面,在原文定中结构创造性搭配的翻译中,两组译文(C-N)范化翻译比率都超过(C-C)创造性再现比率,蓝译范化比例更高。在(C-C)中,两组译本的(C1-C1)创造性移植数量都高于(C1-C2)创造性重构数量。另一方面,在定中移就搭配的创造性应用中,蓝译定中移就搭配的应用数量远超原文定中移就搭配数量和杨译应用数量,蓝译在创造性应用方面创造性程度较高。翻译和应用构成翻译创造性不同的考察方向;而不同的翻译方式,包括(C-N)式和(N-N)式的范化翻译,(C-C)式和(N-C)式创造性翻译,构成翻译创造性程度的梯度标准,以上共同形成对翻译创造性判定的多维参数。范化翻译比例只能作为翻译创造性程度判定的一个参考性指标;基于翻译(ST到TT)和应用(TT)两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对翻译创造性进行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判断。对译文比拟隐喻动词(PMV)的考察显示,蓝译在总数和其三个子类的数量上均超过杨译,存在显着性差异。PMV的三个子类的数量分布中,两组译文具有相同的趋势,从少到多依次是生命物为本体的PMV,无生命物为本体的PMV,和抽象为本体的PMV。蓝译三个子类中抽象为本体的PMV数量最多,这类PMV属于拟人隐喻的非典型范畴类型,陌生化程度更高,创造性程度更高。在本体类型上,蓝译也是类型更丰富性,数量更多。从对应原文是否也是比拟隐喻上看,蓝译创造性移植(C1-C1)比率远低于杨译。总体上看蓝译比拟隐喻的使用更多来自译者的创造;杨译比拟隐喻更多来自对原文比拟隐喻的移植。在PMV应用效果上,蓝译较为突出地表现为三方面的特征,即身体和器官的人化和人的物化,万物有灵的自然意象的塑造,以及戏剧性氛围的营造。PMV的应用使得生命度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得以转移,拓展了语义的表现空间,使表达更富新意。蓝译在对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方面,数量更多,例示类型方面也更丰富,而且使用了更多“特有”类型。总体来看,蓝译在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应用方面创造性比杨译更高,译者能动性更强。蓝译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拓展了表现纬度,给译文带来以下特殊的表达效果,即1)可以增强译文语言表达的语境协调和适应性;2)拓展了对人物的表现维度;3)使叙述视角转变,营造心理叙事或回忆叙事的氛围;4)使译文表达的灵活性增强。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的创造性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赞助人是鲁迅小说英译在世界文学场域更新的重要因素。赞助人将鲁迅小说纳入企鹅经典出版,明确了其大众经典的定位,并对译者提出对译本更新的要求。企鹅出版社选取新生代汉学家蓝诗玲作为译者,目的是达成一个和以往译作不同的译本。其次,译者蓝诗玲对鲁迅小说文学价值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殊地位有着深入的了解,为了再造原作的阅读效果,她在翻译中进行了系统性的“忠实性的再创造”。第三,创造性可以使译作更好地适应翻译多元生态系统,实现译作的进化。第四,两译本在翻译创造性中体现出某些类似的模式特征,也说明翻译受到认知心理机制的驱动和制约。本研究在理论层面的意义在于,提出“翻译创造性张力偏离说”,即1)翻译创造性是对常规表达形式张力性的偏离,张力性的偏离处于创造性程度不同的连续统上,创造性强度由低到高表现为:C1-C1型创造性移植<C1-C2型创造性重构<N-C型创造性译写;2)偏离具有开放性,可以包括多个层面,如形式、内容、视角、维度等;3)偏离的程度越大,层面越多,则创造性程度越高。在方法论方面,将语料库方法用于对翻译创造性的研究,有助于发现翻译创造性的系统性特征,从而加深对创译的认识。其次,使用语料库工具对翻译创造性词汇项的检索进行探索,拓展了语料库技术手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范围。第三,对创造性翻译进行分类,并按照等级序列进行排列,为翻译创造性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工具;第四,提出翻译创造性的单向和双向考察模式,使翻译创造性考察路径更为明确,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实践层面,本研究对创译不同类型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为翻译创造性实践提供指导。创造性翻译有利于中国文学翻译中文学性的重构,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场域中的地位。

李桂玲[9](2019)在《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文中指出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莫言研究热潮。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数量巨大,研究成果各有特色。本文以“生存体验”为视角,审视莫言的小说创作,论证方向集中于其小说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的读解,努力挖掘其小说所葆有的人性共通性特征,通过对这种共通性特征的学理性发掘,探寻莫言如何运用体验性文学观念与方法创造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辉煌,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与世界文学交流融通。论文主要围绕“体验”这一理论进行论证与铺展,详细解读莫言小说创作主体诉求中所蕴藉的生存体验及其来源,及其小说创作艺术中的体验性、感觉性表现特征,进一步解析莫言如何以这种体验性的方式实现了生存体验、主体叙事、民间立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联通,即莫言对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故乡,是莫言生存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神秘土地是莫言魂牵梦绕、安身立命的“家”,源于故乡的生存体验是莫言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里的乡村生活、乡土经验既是承载其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承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人性血脉的基础,这其中的中国故事和民族传统构建了莫言的诗性灵魂,构建了其文学创作的思想理念,也构建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作为一种体验性文学观念,是莫言创作理念的核心。莫言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就是源于故乡源于自我的生存体验的“为自己而写作”,他要作为老百姓写作,书写农民和土地,书写土地上的历史与传奇,书写故乡生存现实中的中国经验和悲悯情怀。莫言小说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是一种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他既主张民间立场的写作态度,又提倡一种自我个性化的写作精神;他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努力把作家主观自我的体验、把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积极融入小说的艺术表现之中,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情感,出色地实现了一种超越故乡实有的超验性故乡想象与建构。生命谱系的书写,是体验性视域下莫言小说创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核心话语。莫言写出了自我生存体验下的乡土世界,其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大都源于其生活现实、社会历史,其作品的精神意向又具有通过主观想象建构起来的民间性想象特征,深刻地展示出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史、情感史。小说从感觉、记忆等角度出发,写出了生活与生命自由存在、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较量;从“我”、“我母亲”、“我父亲”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角度,写出了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从小说的主题意象、结构情节、美感体验等方面解析了莫言小说如何以体验性、感觉化的艺术方式,使得其讲述的中国故事具有丰富而张扬的独特个性与民族性特征。生存体验是莫言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值得深度挖掘的有价值的命题。莫言选择了非常适合自己的一种体验性、感觉性的创作方法,而选择体验性视域的研究视角,来解读莫言的生存体验及其体验性的小说创作,更能够发现莫言小说联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途径与意义。首先,莫言小说的体验内容主要是生存体验,这是最根本的体验之一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个体存在,指向生命、人性等普适性向度。其次,莫言小说体验性书写的性质是一种自我主体的诉求,它指向人的主体存在、人性的奥秘、人道主义的悲悯等思想启蒙、现实批判、历史反思问题。最后,莫言小说体验性的艺术表达最明显的特征是感觉化、体验式,这种主观感觉的艺术方式既立足于现实主义根基,又充分吸收现代主义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体验性叙事升华为一种超验性的艺术表征,从而以感觉化、体验式的故事书写,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融。关于体验性文学创作的思辨与追问,也关乎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层面的交流融通问题。一方面,体验性书写及其研究作为心灵沟通的方式,使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文学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体验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但不应该是其终极目标,即对生存体验的描写不能限于体验层次,如何使感性体验在面对理性认知时,实现一种互补或超越,而不是逃逸或规避,是对作家的一种挑战。如面对写生存与思想、写肉体与灵魂等关系时,将莫言小说与鲁迅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莫言小说描写生存体验,对于体验性、感觉性层面的书写有时甚至达到了一种极致,但对比鲁迅刻画民族的灵魂特质、挖掘国民劣根性方面,仍显得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魏骏瑶[10](2019)在《论乔治·英尼斯风景画的表现性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乔治·英尼斯(George Inness,1825-1894)是十九世纪晚期美国领军性的风景画家,他的绘画具有明显的表现性特征,其表现性不仅源于欧洲传统风景画审美表现的借鉴和创新,而且富有自我审美意识的觉醒和思索,其强烈的形式感、内在情感的宣泄、对自然及宗教神秘性的探索预示了美国绘画现代主义的来临,形成了独具美国民族特征的风景画新风格。英尼斯风景画的表现性内涵包括了自然之美、理想之美、构图表现、色彩情感、宗教神性等方面,这种表现性不仅能够为我们当代所感受,而且在英尼斯所处的时代也已经得到认同,从本质上看,这是英尼斯本人内在表现性的呈现。本论文研究融绘画作品的形式分析、理论评析及情感剖析为一体,着力探索英尼斯作品表现性风格嬗变和内在形成机制。虽然论文的落脚点在于英尼斯个体艺术家,但是,并没有单纯地论述其个体特征,而是注意将英尼斯置于群体艺术氛围中,把不同时段画家作品、不同评论家观点、不同理论阐释穿插结合,通过群体的普遍性找出个体的特殊性。本论文把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英尼斯风景画的形式风格等本体因素的演变为主线,追溯英尼斯当时真实的创作观点和创作方法。在三个方面体现研究方法的创新,一、把抽象的理论阐释与具体的作品分析结合,注重应用沃尔夫林、贡布里希、夏皮罗、李格尔、苏珊·朗格等西方一些经典的形式主义理论和风格理论,阐释英尼斯的绘画形式构成及风格演变机制。二、把纵向的作品分析与横向的作品比较结合,既分析英尼斯作品形式等本体因素表现性的演变规律,又与欧洲、美国风景画以及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比较,整体把握英尼斯的绘画风格特征。三、把自律的风格演变与他律的外部因素结合。引入了如画、情感、诗性、趣味等概念以及社会学有关理念,突出了形式风格的表现性特征。本文对英尼斯风格演变的划分综合考虑了构图形式因素、造型意志和表现性特征等,概括出英尼斯风格演变的四个时期,即:发生在19世纪五十年代初(1851-1854)的理想风景模式期、发生在1853-1859年的理想和现实风景融合模式、发生在1859-1874年N的表现性科学构图模式、发生在1875年左右的具有美国民族特征的色调主义表现模式。从英尼斯风格借鉴与脱离的嬗变轨迹中,探讨乔治·英尼斯绘画表现性形成动因,提炼山英尼斯基于表现性绘画观形成的三个方面来源,即,欧洲传统绘自然观的影响、美国本土艺术思想及实践的影响、英尼斯特有的表现性观察理念的支配。通过进一步分析论证,提出英尼斯的表现性思想有三个具体内涵,即,乌托邦精神的体现、如画家园的憧憬、神性的寻觅。英尼斯色彩涂绘性具有四个维度的特征。一是在对造型方式的把握上,注重观察线条组合与块面组合的差异;二是在表现自然的把握上,强调画面的入画性及装饰效果;三是在视觉效果的把握上,注意由清晰转向模糊;四是在形式特征的把握上,强调静态向动态的过渡。进而探讨了英尼斯用色特征(偏好)与情感表现,包括个性与和谐、蓝色的韵味、色彩的情感寄托等。聚焦英尼斯作品的呈现的自我精神表现、道德取向、宗教信仰及诗性情怀等内在因素,同时,挖掘在其个性表现特质下所蕴藏的与大众趣味及赞助体系的博弈关系,比较系统地展现了艺术家在金钱与审美冲击下的内心坚守、冲突和妥协等,由此,把其作品风格的内在根源与外部动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联。英尼斯技法的现代性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色彩的抽象性,主要体现在朦胧感、过渡色和阴影处理上,特别是,对英尼斯具有一定现代主义特征的戳、点、刷、溅、挍以及大面积的色域铺陈等技法应用,也进行了描述和理论探讨;二是构图抽象,主要体现在点景和简化、科学构图和概要构图的应用;三是色彩、构图与“艺术意志”等主观意识的关联。

二、错觉:切入诗艺深层的一个独特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错觉:切入诗艺深层的一个独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目的
    第二节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阿列克谢耶夫其人及其主要着作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夫诗学研究现状述评
        二、中国的阿列克谢耶夫诗学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文学观——以儒道二元性为基点
    第一节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文学二元思想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性
        二、“儒道二元性”思想溯源
    第二节 作用于诗的儒道二元性
        一、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观
        二、诗的性质和功用
        三、儒道诗学观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节 阿列克谢耶夫的文学史观和文学观
        一、文学史的书写:沿用四部图书分类法
        二、文学和文化概念辨析
第二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以《诗品》及“诗书画三部曲”为例
    第一节 “分类辨体”——对《诗品》形式的定义
    第二节 “道”与“人”——《诗品》思想的二元结构基点
    第三节 创作者形象——得道之艺术家的双重身份
    第四节 《诗品》美学在书画领域的延伸
    第五节 “诗书画三部曲”的文化传播价值
第三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诗学翻译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翻译思想的基础概念构建
        一、文学翻译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二、“幻想式”翻译——文学翻译的误区
        三、“移植”与“转化”:方法和理念的融合
    第二节 诗歌翻译的策略
        一、以主题为先的文本选择论
        二、基于教学的文本选择论
    第三节 诗学翻译模式下的汉语文学翻译实践
        一、以《文赋》为中心的翻译实践
        二、诗歌全人类性和独特性对翻译的影响
        三、汉语文学翻译的路径
第四章 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古代诗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的学科背景与方法生成
    第二节 贺拉斯与陆机文论思想比较研究
    第三节 布瓦洛与宋濂、袁黄比较研究:跨文化诗学比较研究的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俄文资料
    二、中文资料

(2)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超越文本的世界: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
    第一节 作为符义实践过程的语言学
        一、东方语言学的启迪:“意指是一个过程”
        二、“文”的语言学的构建:被遮蔽的符义实践
    第二节 具有主体维度的复量符号学
        一、建立复量符号学
        二、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对亚里士多德的误读
        四、用主体维度弥补结构主义
    第三节 被误读的“互文性”
        一、对互文性的误读
        二、对《词语、对话与小说》的常见误读
        三、精神分析学对互文性误读的纠正
        四、互文性概念的精神分析维度
第二章 女性主体可分享的禀赋: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学
    第一节 前俄狄浦斯阶段的女性主体
        一、“子宫间”里的女性主体
        二、驱力理论与欲望书写
        三、克里斯蒂娃构建的前俄狄浦斯框架
    第二节 从女性主体到女性禀赋
        一、颠倒《时间揭示真理》的女性理解
        二、对“中国妇女”的理论诠释
        三、走向女性禀赋的女性主义
    第三节 可分享的自我的陌异性
        一、母性孕育生命的经验
        二、从自我的陌异性到一种人文主义
第三章 开放的新人文主义:克里斯蒂娃的文化批判思想
    第一节 互文性的实践:重构神学、诗学与艺术
        一、玛利亚中的爱、宗教和艺术
        二、身体转向中的女性身体
        三、发现基督教中的母性情欲
    第二节 陌异性的实践:新人文主义的反抗观
        一、反抗的理论动力:贱斥
        二、反抗在文艺中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 克里斯蒂娃理论的限度
    第一节 反抗的意义与局限
        一、从反抗到禁忌
        二、从禁忌到神圣
    第二节 泛化的理论边界
        一、漫无边际的主体概念
        二、模糊的政治哲学界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轴心时代”的概念及意义
    二、“诗学”的含义及范围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轴心时代”与城邦文明
    一、春秋时代的城邦结构与空间想象
        (一)春秋时代城邦的基本空间结构
        (二)城邦想象与“天人合一”的关系
        (三)宇宙的道德化与“以德配天”
    二、古希腊城邦文明与理性传统的形成
        (一)禁锢的生存条件与求知欲
        (二)悲剧意识:从神话到艺术
        (三)民主精神与人本意识
    三、城邦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形成
        (一)西周春秋时代的宗法制度
        (二)古希腊公民的德性与正义
        (三)城邦社会的文学史意义:以先秦诗歌为对象
第二章 诗的说唱和演唱形式
    一、说唱与叙事艺术的形成
        (一)古希腊的说唱形态及种类
        (二)说唱艺术的叙事策略
        (三)《荷马史诗》的叙事逻辑
    二、演唱与抒情文学的形成
        (一)“百兽率舞”与抒情艺术的萌动
        (二)《乐记》对乐舞的强调
        (三)诗、骚“情兼雅怨”的共性抒情内涵
    三、人性世界与神性世界:“唱”的不同指向
        (一)先秦演唱文学中的人性基因及表现
        (二)神人二元性在古希腊说唱文学中的表现
第三章 风诗与史诗
    一、风诗:中国诗歌原型
        (一)“风”的自然属性与文学含义
        (二)“十五国风”的音乐文学属性
        (三)风诗的“谲谏”属性
    二、史诗:西方叙事文学原型
        (一)史诗的文化身份
        (二)《荷马史诗》的人性观念及文学史意义
        (三)史诗与戏剧的会通
    三、民族性与诗体的形成
        (一)作为逻辑起点的语言与思维问题
        (二)语言与诗体风格的形成
        (三)审美差异与诗体的关系
第四章 轴心时代思想家的诗学观念
    一、儒家“诗教”的内涵
        (一)“雅”与诗教
        (二)“温柔敦厚”与诗教
        (三)“成于乐”与诗教
    二、老庄哲学的诗性特征
        (一)《老子》的诗性内涵
        (二)《庄子》的诗性智慧:自然与自由
    三、柏拉图的诗学观念与中西暗合
        (一)柏拉图的“诗教”思想
        (二)柏拉图对“美”的理性认知
        (三)柏拉图的“和谐”论:由音乐形式上升到城邦正义
第五章 《乐记》与《诗学》的比较与会通
    一、两种艺术发生观的会通
        (一)《乐记》的“感物说”
        (二)“模仿说”的沿革及构成
        (三)“以类相动”:感物说与模仿说的会通
    二、两种艺术功能论的会通
        (一)《乐记》独特的人性观
        (二)《乐记》从人性出发的道德指向
        (三)《诗学》的道德目标:“快感”与“净化”
    三、两种艺术真实论的会通
        (一)“情真”:《乐记》“着诚去伪”观的提出
        (二)“理真”:《诗学》对“诗比历史更真实”的诠释
        (三)形式之真:《乐记》与《诗学》艺术真实观的共性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5)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孔孚其人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一、“源与流”的辨正
    二、“失重期”的选择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六、减隐的极限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二、诗与“道”
    三、心灵距离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五、距离的标准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一、“看山”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一、错位的批评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三、文体试验:触壁
    四、丝人茧行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文献综述
        一、研究内容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电影真实性概述
    第一节 中国电影真实性观念的发展与变迁
        一、社会写实主义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三、纪实美学
        四、对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一、电影真实性的维度划分
        二、电影真实性的不同类型
        三、电影真实性的概念界定
        四、电影真实的超越式书写
    第三节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独特表达
        一、导演自身的真实性品格
        二、电影作品的真实性蕴含
        三、电影影像的真实性超越
第二章 生活表象:客观现象的原生态刻描
    第一节 社会现实的摹仿拼贴
        一、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写照
        二、新闻事件的独创文本互文
        三、权利协商的社会热点表达
    第二节 生活空间的原貌摹写
        一、现实空间的真实还原
        二、故乡小城的迷恋情节
        三、庸常生活的公共空间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时间书写
        一、过去时的个人成长经历
        二、现在时的社会发展现状
        三、将来时的未来社会担忧
    第四节 嘈杂声音的历史质感
        一、环境音响的生活空间表征意义
        二、媒介声音的时代背景指代意义
        三、人物方言的多重层次指示意义
    第五节 视觉符号的真实隐喻
        一、服饰装扮的时代指涉
        二、生活用品的物化情感
        三、荒凉废墟的象征表达
        四、光影色彩的悲凉底色
第三章 第一超越:深入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第一节 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
    第二节 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第四章 生活真实:真实生活本质的能动书写
    第一节 生活真实来源: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
        一、成长的生活环境
        二、成长的相关人物
        三、成长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生活真实体现:生活矫饰的理性去蔽
        一、纪实镜头对真实生活原貌的刻描
        二、良知影像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揭示
    第三节 生活真实尊重:世态百相的独立思考
        一、保持世态百相的隐忍客观
        二、尊重电影观众的独立思考
    第四节 生活真实真义:电影叙事的平淡诗意
        一、真实的生活状态
        二、诗意的叙事结构
        三、留白的开放结局
第五章 第二超越:建构生活真实的影像世界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艺术重塑
    第二节 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
第六章 艺术真实:开放的动态艺术真实模型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真实性的历史变迁和影响
        一、中国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二、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三、中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电影影响
        四、中西方电影真实观念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贾樟柯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一、艺术真实(A):创作主体的创作真实
        二、艺术真实(B):艺术作品的本体真实
        三、艺术真实(C):鉴赏主体的鉴赏真实
第七章 第三超越:超越艺术真实的真理澄明
    第一节 艺术真实的现实澄明
    第二节 艺术真理的生命敞亮
第八章 艺术真理:艺术生命的敞亮与去蔽
    第一节 “独立影人”面对市场困境的坚守
        一、艺术电影的艰难处境
        二、市场困境的顽强坚守
    第二节 “夹缝一代”高举纪实美学的旗帜
        一、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二、纪实美学的持续关照
    第三节 “电影诗人”构建时代良知的影像
        一、时代变迁的文献记录
        二、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第四节 “民间导演”对于民族符号的传播
        一、影像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民族符号的广泛传播
第九章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再思考
    第一节 数字化电影浪潮的到来
    第二节 摄影影像本体论的消解
    第三节 诠释电影真实性的本质
        一、创作自由是电影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二、真情实感是电影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三、生活逻辑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命根基
        四、时代语境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存土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章 英语诗歌中的自我传统与戏剧性独白
    第一节 自我的概念
    第二节 抒情性独白:独调性自我
    第三节 “我”非“我”?浪漫主义诗人矛盾的自我意识
    第四节 戏剧性独白:对话性自我
    小结
第二章 人物的内在对话:“灵魂的发展”
    第一节 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自我的开放性
    第二节 对话性的“我-你”关系:自我的内在冲突
    第三节 显意识与潜意识之对话:自我的“进步”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人物对话:人物自我的塑造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与勃朗宁的选材意图
    第二节 人物的微观对话:自我的异化
    第三节 人物的宏观对话:自我的建构
    小结
第四章 诗歌艺术中的对话之源:诗人自我
    第一节 心灵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勃朗宁的真理观
    第二节 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的对话:文如其人
    第三节 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的结合:完整诗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诗作索引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基于语料库的蓝诗玲鲁迅小说翻译创造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翻译创造性研究
        1.1.2 鲁迅作品英译和对外传播
    1.2 选题缘由
        1.2.1 翻译创造性规律的探寻
        1.2.2 语料库方法应用的拓展
        1.2.3 范化与创造性关系的探讨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西方翻译创造性相关学说
        2.1.1 西方古代:“演说家的翻译”和“竞争说”
        2.1.2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族语翻译中的创造性学说
        2.1.3 西方近代翻译中创造性学说:原作精神的创造性再现
        2.1.4 西方现当代的创造性翻译学说:科学性和系统性
    2.2 中国翻译创造性相关学说
        2.2.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中的创造性实践和论述
        2.2.2 中国近代“信达雅”译论和严复的创译实践
        2.2.3 中国现当代译论:艺术论-创作论-神似化境说
    2.3 翻译创造性研究概况和趋势
        2.3.1 不同理论视角在的翻译创造性研究中的应用
        2.3.2 体裁相关的翻译创造性研究
        2.3.3 翻译主体相关的创造性研究
        2.3.4 翻译创造性研究评述
    2.4 鲁迅小说英译相关研究
        2.4.1 鲁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
        2.4.2 鲁迅小说翻译的语言和风格特征研究
        2.4.3 鲁迅小说英译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3.2 语料设计
        3.2.1 翻译版本和对比语料库的选取
        3.2.2 鲁迅小说英译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3.3 理论基础:前景化理论
        3.3.1 前景化理论的产生背景:陌生化理论的提出和局限
        3.3.2 前景化理论的提出
        3.3.3 前景化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3.4 研究步骤与方法
        3.4.1 临时词的界定和检索
        3.4.2 移就定中搭配翻译和应用的界定和检索
        3.4.3 拟人隐喻动词的创造性应用的界定和检索
        3.4.4 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界定和检索
第四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4.1 蓝译和杨译临时词应用的种类和数量分布
    4.2 派生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4.3 复合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4.4 仿音临时词的创造性应用
        4.4.1 语音偏离临时词
        4.4.2 音译临时词
        4.4.3 拟声临时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和创造性应用
    5.1 原文和译文定中移就种类和数量分析
    5.2 原文移就定中搭配翻译
        5.2.1 原文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类型总体分布
        5.2.2 原文移觉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
        5.2.3 原文移情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
        5.2.4 原文转类移就定中搭配的翻译
    5.3 译文定中移就搭配创造性应用
        5.3.1 译文定中移就搭配应用类型分布
        5.3.2 译文定中移就搭配应用:翻译类型结构和语义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比拟隐喻动词的创造性应用
    6.1 比拟隐喻动词的分类和数量分布
    6.2 蓝译动词性拟人隐喻构成和效果分析
        6.2.1 蓝译生命物本体动词性拟人隐喻
        6.2.2 蓝译无生命物本体动词性拟人隐喻
        6.2.3 蓝译抽象本体动词性拟人隐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
    7.1 蓝译和杨译增添感觉认知心理动词数量和丰富度比较
        7.1.1 蓝译和杨译增添感觉认知心理动词数量比较
        7.1.2 蓝译和杨译增添感觉认知心理动词丰富度比较
    7.2 蓝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总体应用效果分析
        7.2.1 语境适应性的增强
        7.2.2 人的表现维度的拓展
        7.2.3 叙述视角的转变
        7.2.4 译文表达灵活性的增强
    7.3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的创造性应用
        7.3.1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find”的创造性应用
        7.3.2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think”的创造性应用
        7.3.3 蓝译高频感觉认知心理动词“remember”的创造性应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蓝诗玲鲁迅小说英译创造性动因分析
    8.1 赞助人:鲁迅小说英译在世界文学场域的更新
        8.1.1 赞助人对鲁迅小说大众经典的重新定位
        8.1.2 赞助人的译者选择:新生代汉学家的文化资本助力
        8.1.3 小说副文本经典化形象的多模态突显
    8.2 译者:以翻译之所得重塑鲁迅小说文学性
        8.2.1 序言:鲁迅小说的深度解读
        8.2.2 致谢和翻译札记:“忠实性再创造”翻译观
    8.3 多元社会文化系统中:创新作为选择与适应的策略
        8.3.1 源语与译入语的多元社会文化系统
        8.3.2 原作与译作的多元生态系统
        8.3.3 创造性:译作进化中生长点的寻求
    8.4 翻译认知心理机制的驱动和制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研究发现
    9.2 主要贡献
        9.2.1 理论意义
        9.2.2 方法意义
        9.2.3 实践意义
    9.3 局限性和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手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着作
致谢

(9)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莫言研究现状概述
        1.2.2 海外莫言作品传播、研究概述
    1.3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写作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体验的视域:生存体验与文学的体验性表现
    2.1 体验与生存体验:文学创作的本原性探寻
        2.1.1 体验的切入:文学活动的原点与指向
        2.1.2 体验的书写:源于生存源于主体的共生共存
        2.1.3 体验的重构:对传统经验的借鉴与传承
    2.2 莫言的生存体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
        2.2.1 生存体验:乡土经验与民族性的承载
        2.2.2 民间立场:民族精神与中国故事的生成
        2.2.3 体验性言说:生命话语与世界性品格的感觉性汇通
第3章 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生命根基
    3.1 故乡的生命根性与文学地理的源头
        3.1.1 土地的承载:安身立命的“家”
        3.1.2 生命的寓言:动植物的灵性及其隐喻
        3.1.3 农民的形象:乡野性情与生命的强力
    3.2 故乡的文化根性:历史性的积淀与民族性的传承
        3.2.1 民间故事:志怪神话与鬼狐幻化的理想世界
        3.2.2 民间艺术:茂腔与忧郁悲凉曲调的情感寄托
        3.2.3 民俗信仰:民风巫术与因果报应的原始崇拜
        3.2.4 民间视角:管氏家族的传奇经历与生存智慧
    3.3 故乡的生存体验:人性探微与生命存在的焦虑
        3.3.1 饥饿情结:苦难的原初记忆带来生存现实的执着批判
        3.3.2 孤独幽闭:自卑的性格与文学创作的感觉化言说
        3.3.3 精神创伤:焦虑的创作心理与生命本体的超验性追求
第4章 体验性的文学理念:“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
    4.1 故乡情结:源于生命体验的为内心而写作
        4.1.1 生命体验:文学的原创性与“影响的焦虑”
        4.1.2 人性与人心:自由地表现人的复杂多义的本性
    4.2 故乡记忆:源于民间生命体验的创作资源
        4.2.1 农民与土地:回归土地的作为老百姓而写作
        4.2.2 传奇与历史:心灵史的描述与英雄情结的变种
        4.2.3 苦难与命运:中国经验和中国感受的大悲悯
    4.3 故乡想象: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
        4.3.1 发现故乡:对人类普遍认可的情感的揭示
        4.3.2 民间写作:超越故乡的自我个性化写作
        4.3.3 现实主义主流:作家主观体验的介入性契合
        4.3.4 想象与虚构: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
第5章 体验中的生命谱系:生存本能与生命本体论的焦虑书写
    5.1 生存与身体的献祭:生存体验与生命谱系的建构
        5.1.1 身体体验:生存欲望与生命自由存在的挣扎呼唤
        5.1.2 生存体验:乡村生活与民间伦理道德的怅惘叩问
        5.1.3 平民记忆:个体体验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博弈较量
    5.2 人与生命的实践: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
        5.2.1 “我”:敏感羸弱的金童与灵魂炼狱的磨难
        5.2.2 “我母亲”:最宽容最坚强的胸怀与生殖女神的屈辱沧桑
        5.2.3 “我爷爷”:最丑陋最英雄的性格与生命意志的自由不羁
    5.3 体验与感觉化的描述:人鬼神共舞与东方想象主义的狂欢
        5.3.1 意象与主题象征:中国故事借助东方想象而丰富而张扬
        5.3.2 体验与结构情节:叙事时间伴随生命体验而敞开而断裂
        5.3.3 超验与美感语言:民间艺术倚重生命气息而释放而怪诞
第6章 体验与超越:生存体验与乡土中国的世界性交流
    6.1 生存的体验:个性体验与生命本体意义的普适性关怀
        6.1.1 底层的生存体验:个体生命与生存现实的挣扎和自我博弈
        6.1.2 民间的道德理想:个体自由与传统理性之间的寻找探索
    6.2 主体的体验:自我存在与乡土中国经验的批判性指向
        6.2.1 现实性批判:自我主体的叙事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审判
        6.2.2 历史性批判:生命主体的搏斗与民族脊梁的精神呼唤
    6.3 感觉的体验:主观感觉与现代主义艺术的超验性表现
        6.3.1 体验的内向性:现代主义感觉与生命强力的民族性张扬
        6.3.2 体验的超越性:现代主义隐喻与中国故事的世界性沟通
第7章 体验与思辨: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的心灵性沟通
    7.1 体验的追问:感性体验面对理性认知的感觉性规避
        7.1.1 生存体验的拘囿:生存物欲与灵魂批判之间的悖论性选择
        7.1.2 审美体验的异质:感性叙事与美感意象之间的迷失性狂欢
    7.2 体验的思辨:现实经验与文学叙事的象征性隐喻
        7.2.1 个体体验的镜像:自我想象与现实真实之间的文学性指向
        7.2.2 文学体验的主体:本土经验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世界性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论乔治·英尼斯风景画的表现性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英尼斯风景画主题中的心灵图式及其秘诀
    1.1 自然中的神性意志及其天性
    1.2 超验性绘画的风格演变
    1.3 传统表现的借鉴与升华
第二章 英尼斯风景画构图中的真实与定型
    2.1 涂绘性造型的内在情感表现
    2.2 点景和简化构图中的视觉寓意
    2.3 抽象性构图的情感表现与不确定性
第三章 英尼斯风景画色彩中的造型与组合
    3.1 色彩和素描的二元性特征
    3.2 充满表现性的色域倾向
    3.3 多元化的选择偏好
第四章 英尼斯风景画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及价值
    4.1 如画的母题与梦境
    4.2 自然情感的神性之美
    4.3 价值抉择中的风格显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错觉:切入诗艺深层的一个独特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列克谢耶夫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研究[D]. 马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主体与互文: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D]. 焦宏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3]“轴心时代”的中西诗学形态与诗学观念[D]. 孟冬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5]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D]. 马君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7]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基于语料库的蓝诗玲鲁迅小说翻译创造性比较研究[D]. 王琴.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D]. 李桂玲. 辽宁大学, 2019(01)
  • [10]论乔治·英尼斯风景画的表现性风格研究[D]. 魏骏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错觉:切入诗意深处的独特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