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受体研究进展

尿激酶受体研究进展

一、尿激酶受体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菲[1](2020)在《suPAR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种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特征的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易受累器官之一。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作为一种血管炎症生物标记物,不仅参与免疫系统激活,还与多种肾脏疾病相关,并可能为肾功能进展的预测因子。目前suPAR在AAV中的临床意义很少被关注,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suPAR与AAV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探讨suPAR是否在AAV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潜在的作用,为AAV的诊断评估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首先,临床研究部分,我们收集90例AAV患者血液,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中suPAR水平,分析血浆suPAR水平与AAV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发现急性期AAV患者血浆suPAR水平显着高于缓解期AAV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且患者血液suPAR水平与多项临床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较高的suPAR水平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接下来在细胞实验部分,我们使用人u PAR重组蛋白和AAV患者血浆提取的IgG刺激肾小球内皮细胞(GEn C),检测内皮细胞活化与损伤相关指标。结果显示u PAR联合ANCA阳性IgG刺激可显着活化内皮细胞,加重细胞损伤,并上调Toll样受体4(TLR4)表达,而下调TLR4表达或采用TLR4抑制剂可有效逆转u PAR和ANCA阳性IgG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化。综上所述,AAV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预后显着相关,u PAR蛋白可通过TLR4途径增强ANCA阳性IgG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化,suPAR可能是参与AAV发生发展的潜在标记物。因此,降低u PAR表达可能为AAV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潜在治疗靶点。第一部分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血浆suPAR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血浆suPAR水平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0例AAV患者并进行随访。采用标准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suPAR水平,分析血浆suPAR水平与AAV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AV患者的血浆suPAR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5,920.08±3,447.17 pg/m L vs.1,441.97±835.04 pg/m L,P<0.001),活动期AAV患者suPAR水平显着高于部分缓解期AAV患者(6,492.19±3,689.48 pg/m L vs.5,031.86±2,489.01 pg/m L,P=0.03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AV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BVAS、血清肌酐、CRP和PCT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C3和e GFR水平呈负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血浆suPAR水平大于5683.3 pg/m L的AAV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suPAR水平低于5683.3 pg/m L的AAV患者(log-rank,P=0.001)。多元COX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年龄、性别的条件下,血浆suPAR水平是患者发生终点事件(ESRD或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5,95%CI=1.01-1.11,P=0.04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提示suPAR水平为6,662.2 pg/m L时对终点事件的预测效率最高,灵敏度为68%,特异性为88%,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CI=0.68-0.96,P<0.001)。结论:AAV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预后显着相关,suPAR可能是评估AAV疾病活动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第二部分suPAR通过TLR4途径参与ANCA阳性IgG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活化目的:根据我们前期研究AAV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和预后显着相关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人u PAR重组蛋白是否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活化。方法:使用人uPAR重组蛋白和MPO-AAV患者血清提取的ANCA阳性IgG刺激人肾小球内皮细胞(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GEn C)。采用q RT-PCR检测ICAM-1、VCAM-1 m RNA水平,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s ICAM-1、s VCAM-1水平,评估内皮活化损伤情况。采用渗透性实验检测内皮屏障功能改变,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形态变化。q RT-PCR、Western-blot法检TLR4表达情况,进一步使用TLR4 si RNA或TLR4抑制剂处理内皮细胞,再次采用q RT-PCR、ELISA等方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化损伤情况。结果:AAV患者血清或人uPAR重组蛋白刺激可显着增加肾小球内皮细胞活化标记分子ICAM-1和VCAM-1在RNA水平的表达。与u PAR蛋白或ANCA阳性IgG单独刺激相比,u PAR联合ANCA阳性IgG刺激可显着活化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在RNA水平的表达显着上调,内皮细胞渗透性明显增加,紧密连接受损,TLR4水平明显上调。沉默TLR4可显着下调u PAR联合ANCA阳性IgG诱导的ICAM-1、VCAM-1m RNA水平增高。而TLR4抑制剂预处理可显着下调u PAR联合ANCA阳性IgG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 m RNA、s ICAM-1、LDH的增高。结论:人u PAR重组蛋白可通过TLR4途径增强ANCA阳性IgG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活化,suPAR在AAV中可能存在潜在的病生理作用,本研究可为AAV的临床干预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王海瑞[2](2020)在《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几年关于IgA肾病的血浆及尿液生物标志物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suPAR蛋白可在血液、尿液中检测到,且含量保持稳定。已有研究表明suPAR蛋白是原发性FSGS病变致病因子,且原发性IgA肾病中的局灶节段性硬化病变即S病变有类FSGS病变,这两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且有研究发现具有S病变的IgA肾病患者的eGFR下降明显更快。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对于评估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方面的作用。探讨suPAR蛋白与S病变的相关性及suPAR蛋白能否将伴有S病变和无S病变的IgA肾病区分开,从而评估IgAN患者的S病变及预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2例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首次经肾活检且均未开始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给予治疗后部分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其中实验组50例原发性IgAN,实验对照组42例为非IgAN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另外选取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收集各组未经治疗前空腹血、尿标本,以及给予治疗后原发性IgAN组3月、6月、1年后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别检测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并且收集各组一般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24尿蛋白定量、白蛋白、血脂、血常规等指标,分析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各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所得数据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浆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N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1.1原发性IgAN患者的血浆suPAR蛋白浓度与牛津分型中的T(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随着T病变程度越重,显示出更高的suPAR水平。但与S(节段肾小球硬化)之间无相关性(P>0.05)。1.2原发性IgAN患者的血浆suPAR蛋白浓度与eGFR呈负相关趋势(r<0),与CREA、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趋势(r>0)。1.3随着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越重及WHO分级越重,原发性IgAN患者的血浆suPAR蛋白浓度均显示更高水平。2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N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2.1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与牛津分型中的T(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随着T病变程度越重,显示出更高的su-PAR水平。此结果同血浆suPAR蛋白。2.2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与牛津分型中的S(节段肾小球硬化)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伴有S病变的IgA肾病比无S病变IgA肾病显示出更高的suPAR水平。尿液suPAR蛋白可协助区分IgAN有无S病变。2.3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与eGFR指标呈负相关趋势(r<0),与CREA、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趋势(r>0)。2.4随着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越重及WHO分级越重,原发性IgAN患者的尿su-PAR蛋白浓度均显示更高水平。结论:1尿液suPAR蛋白可协助评估IgAN患者的S病变及预后。2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均可协助评估原发性IgAN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段双丽[3](2019)在《VTN基因多态性与仔猪腹泻ETEC F4ac抗性的相关分析》文中提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c Escherichia coli,ETEC)F4是导致仔猪断奶前后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其致病关键是菌毛黏附素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受体蛋白识别黏附。ETEC F4不仅能够导致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和断奶仔猪腹泻等诸多疾病,还易混合和继发多种疾病感染。ETEC F4菌毛的特异性结合受体蛋白分为F4ab、F4ac和F4ad三种血清型,其中F4ac流行范围最为广泛,并且较难治愈,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迄今为止ETEC F4ac受体蛋白及致病基因仍未得到证实。因此,找到引发该疾病的遗传因素(基因或者突变)就成为国内外多数育种专家们的首要目标,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解释腹泻原因,并在生产上培育具有抗性的猪品系,从根本上解决仔猪腹泻问题,减少养猪业的经济损失。本实验随机选取3头35日龄的大白仔猪,屠宰后取其心、肝、脾、肺、肾、胃、小肠、骨骼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TN基因在仔猪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VTN基因在所检测的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最高的组织是小肠,达到2.128,其次是肺,达到1.596,表达量相对较低的组织依次是心、肝、胃、肾和骨骼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大白,长白,松辽黑猪三个品种共335头仔猪为动物资源群体,分别采集这三个品种的耳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质检,通过PCR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筛选分析了猪VTN基因外显子区域的全部SNP位点,并进一步在各个群体内展开了基因型分型检测,并在外显子8区域找到一个8bp插入/缺失片段,进一步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仔猪腹泻黏附表型性状开展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一 8bp插入/缺失片段显着影响仔猪大肠杆菌F4黏附,为下一步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具有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抗性猪品系奠定了基础。

潘立平[4](2019)在《suPAR对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诊断价值的研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中suPAR的表达,初步探讨s uPAR与肾脏疾病中各病理类型中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影响suPAR表达的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四大数据库,并通过联系作者或者通过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建库以来的已经发表的suPAR与不同病理类型肾脏疾病相关的一次性文献。由2名评价人员各自根据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原始文献,并提取出相关数据,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汇总数据后,应用STATA 12.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S MD值及95%可信区间(condence interval,CI),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1)通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9篇临床对照研究,其中一共包含658例FSGS患者、404例MCD患者、612例IgA肾病患者、225例MN患者以及136例对照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横向对比中1.FSGS与MCD 比较中s uPAR 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SMD=0.89,95%CI(0.10,1.69),Z=2.20,P=0.028);2.FSGS组与IgA组比较中suPAR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SMD=1.95,95%CI(0.92,2.98),Z=3.70,P=0.000);3.FSGS 组与 MN 组比较中 suPAR 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性(SMD=0.26,95%CI(-0.77,1.26),Z=0.49,P=0.627);4.FSGS组与对照组比较中suPAR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性(SMD=1.91,95%CI(0.91,2.91),Z=3.75,P=0.000)。(2)纵向对比中FSGS患者中suPAR在不同性别中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性(SMD=-0.08,95%CI(-0.43,0.27),Z=0.43,P=0.667);在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非肾病综合征中比较suPAR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性(S MD=-0.84,95%CI(-2.9,1.22),Z=0.80,P=0.426);在 eGFR>60 mL/min/1.73 m2、e’GFR<60 mL/min/1.73 m2的比较中suPAR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性(SM D=-2.97,95%CI(-0.66,-0.29)Z=2.16,P=0.031)。结论:suPAR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肾脏疾病中表达是不同的,且在FSGS中的表达较其他病理类型较高,但是不能作为显着区分FSGS与其他肾脏病理类型的标志,尤其是不能区分FSGS与MN。并且suPAR在FSGS中的表达与多因素相关,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以及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及非肾病综合征也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其与eGFR的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郭水明[5](2016)在《IgA肾病患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水平与FSGS样病理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IgA肾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水平与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样病理改变发生相关[目的]已有研究报道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oluble urokinase receptor, suPAR)与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的病理发生可能相关。本研究将分析suPAR是否参与1gA肾病患者的FSGS样病理改变。[方法]检测138例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水平,然后分析它们的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结果]我们发现无论是通过单变量分析还是多变量分析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值均与年龄和肾功能显着性相关。通过多变量分析发现,女性血浆suPAR水平更高,血浆suPAR水平与患者IgA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水平和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在我们的1gA肾病患者队列中,60例患者病理切片中包含FSGS样病理改变。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发现,与不伴FSGS样病理改变的IgA肾病患者相比,伴FSGS样病理改变的IgA肾病患者有着显着升高的血浆suPAR水平。血浆suPAR值也可以成为区分IgA肾病患者是否伴有FSGS改变的有效因子。最佳的分界值为1806 pg/ml。同样无论单变量分析还是多变量分析我们都发现血浆suPAR浓度均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显着性相关。多变量分析中,血浆suPAR水平与肾小球新月体形成百分比显着相关,与肾小球球性硬化百分比和动脉损伤程度无关。[结论]该研究的结果表明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水平显着性相关于年龄,性别,肾功能,肾小球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和新月体形成百分比。在中国IgA肾病患者中,血浆suPAR可能是判断FSGS样病理改变是否存在的潜在预测因子。第二部分尿激酶受体蛋白提高小鼠原代足突细胞运动能力的研究[目的]根据我们前期研究循环suPAR水平与IgA肾病患者FSGS样病理改变相关的结果,继续明确uPAR蛋白对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学技术鉴定所提取小鼠原代足突细胞的纯度。运用划痕实验及迁移实验检测uPAR蛋白对小鼠原代足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并且,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原代足细胞运动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所提小鼠原代足细胞均高表达足细胞特异蛋白Nephrin、Synaptopodin及WT-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为98.4%。划痕实验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μg/ml uPAR重组蛋白显着性增强小鼠原代足细胞24小时及48小时内的运动能力(P<0.05)。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μg/ml(P<0.05)及10μg/ml(P<0.01)uPAR重组蛋白均显着性增强小鼠原代足细胞24小时及48小时内的迁移能力。同时,10μg/ml uPAR蛋白可显着性增加原代足细胞RhoA、Rac1及Cdc42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且可显着性降低其Nephrin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通过对RhoA、Rac1及Cdc42蛋白水平表达的调节,uPAR蛋白可以促进小鼠原代足细胞运动能力的增强。第三部分尿激酶受体在不同环境下影响小鼠系膜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目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凋亡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是多种肾脏疾病中常见的病理改变。尿激酶受体是一种多功能胞膜外蛋白,具有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多重作用。本研究将明确尿激酶受体对于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具体作用。[方法]运用MTT及Brdu方法分别于正常、高糖或血清饥饿培养条件下分析uPAR重组蛋白对小鼠系膜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系膜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AKT、P-AKT、MEK、P-MEK、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同样运用MTT技术分析整合素抑制肽RGD对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5μg/ml及10μg/ml浓度水平uPAR显着性降低正常培养小鼠系膜细胞24小时及48小时内的增殖能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及血清饥饿处理24小时或48小时内均导致系膜细胞增殖能力显着性降低。uPAR重组蛋白的干预显着促进高糖环境下小鼠系膜细胞增殖能力抑制水平。相反,uPAR重组蛋白的干预促进血清饥饿环境下小鼠系膜细胞的增殖水平。10μg/ml浓度的uPAR蛋白作用最为显着。与此相对应,与单纯高糖处理组相比,10μg/ml uPAR重组蛋白显着性降低高糖处理小鼠系膜细胞P-AKT、MEK、P-MEK及P-ERK蛋白表达水平。相反,与单纯血清饥饿处理组相比,10μg/ml uPAR重组蛋白显着性提高血清饥饿处理小鼠系膜细胞P-AKT、MEK、 P-MEK及P-ERK蛋白表达水平。AKT及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没有发生显着性改变。整合素抑制肽RGD可以显着性降低uPAR重组蛋白对血清饥饿环境下小鼠系膜细胞的促增殖能力(P<0.05)。然而,对uPAR重组蛋白促进高糖环境下小鼠系膜细胞增殖抑制过程,RGD没有显着性拮抗作用。[结论]通过对P-AKT、MEK、P-MEK及P-ERK蛋白表达的不同调节,uPAR对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作用,而对血清饥饿环境下系膜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uPAR的促进血清饥饿培养条件下小鼠系膜细胞增殖的过程需要整合素蛋白的参与。第四部分uPAR蛋白与补体系统激活相互作用性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表明补体通路的激活及血浆suPAR水平均与IgA肾病患者FSGS样病理改变相关,本研究将观察补体系统的激活与suPAR的表达是否相关。[方法]检测210例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水平,并与患者肾小球系膜区C3沉积行相关性分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小鼠系膜细胞及原代足细胞C3aR及C5aR mRNA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不同浓度uPAR蛋白对小鼠系膜细胞及原代足细胞C3aR及C5aR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不同浓度C3a及C5a蛋白对小鼠系膜细胞及原代足细胞uPA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肾小球系膜区补体C3沉积3+~4+的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浓度显着性高于C3沉积2+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水平(P<0.001)及C3沉积0~1+的IgA肾病患者血浆suPAR水平(P<0.0001)。小鼠系膜细胞及原代足细胞均有C3aR及C5aRmRAN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PAR蛋白可以显着性增加小鼠系膜细胞及原代足细胞C3aR及C5aR蛋白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反过来,补体C3a及C5a也可显着性增加小鼠系膜细胞及原代足细胞uPAR蛋白水平的表达,也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肾脏疾病系统中,uPAR蛋白的表达与补体系统的激活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翁沁婕[6](2016)在《尿液小分子蛋白在肾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糖皮质激素是合并大量蛋白尿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一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差,但目前没有预测激素疗效的方法。尿液小分子蛋白包括多种小分子物质,小样本研究发现这些小分子蛋白在尿液中的浓度与肾脏病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包含三个部分,入选大组PGN患者,对多种尿液小分子蛋白进行检测,筛查出对PGN患者激素疗效及预后有意义的小分子蛋白并加以验证。方法第一部分筛查研究入选286例经至少八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PGN患者,观察激素疗效。记录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U)、α1酸性糖蛋白(ORM)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五种尿液小分子蛋白浓度,初步分析其与激素抵抗的关系。第二部分验证研究前瞻性入选410例患者,对筛查研究得到的小分子蛋白在前瞻性队列中进行检测,分析尿β2-MG及α1-MG与激素疗效的相关性并评判其对于激素抵抗的预测价值。第三部分预后研究入选532例IgAN和FSGS患者,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尿β2-MG及α1-MG对PGN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第一部分筛查研究:入选286例PGN患者,其中激素抵抗104例(36.4%),非激素抵抗182例。激素抵抗较非激素抵抗患者尿Ln(β2-MG)(7.1±1.6 vs 5.1±1.8)及Ln(α1-MG)(2.0±1.1 vs 1.1±1.0)显着升高(P<0.01)。尿MAU、ORM及RBP在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第二部分验证研究:前瞻性入选410例患者,其中136例激素抵抗(33.2%),与第一部分相似,274例非激素抵抗。激素抵抗组较非激素抵抗患者基线Ln(β2-MG/uCr)(4.2±2.2 vs 3.5±1.8)及Ln(α1-MG/uCr)(-0.6±1.1 vs-0.9±0.9)显着升高(P<0.05)。激素抵抗患者肾组织中间质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程度较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FSGS及MCD患者中,高Ln(β2-MG/uCr)是激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以Ln(β2-MG/uCr)=3.53作为诊断界点,预测激素抵抗的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61%。在IgAN和MN中未发现其与激素疗效相关;第三部分预后研究:532例PGN患者中肾功能进展组43例(8.1%),非进展组489例。肾功能进展组血压较非进展组高,而eGFR(35.5±33.9 vs 76.8±35.6)、血红蛋白(114.4±21.7 vs 127.8±20.7)较低。尿Ln(β2-MG/uCr)(6.0±2.6 vs 3.2±2.2)和Ln(α1-MG/uCr)(-0.4±1.2 vs-1.3±1.3)在进展组患者中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高尿Ln(β2-MG/uCr)(OR=1.80,95%CI 1.53-2.11)和尿Ln(α1-MG/uCr)(OR=1.43,95%CI 1.17-1.74)与肾功能进展的发生相关(P<0.01)。以性别、年龄、eGFR、蛋白尿及α1-MG校正后,高尿β2-MG是IgAN和FSGS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对5种小分子蛋白进行筛查,验证发现尿β2-MG有助于预测FSGS与MCD患者激素治疗疗效,是激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疾病进展中,尿β2-MG是IgAN和FSGS患者肾功能进展的独立危险风险。

叶莉莉,谢波[7](2015)在《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在重症感染及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尿激酶受体(uPAR)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系统主要组成之一,与其配体——尿激酶(uPA)结合后引起细胞号转导。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是尿激酶受体的水解产物,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炎性标志物,反应了机体的免疫活化水平,在ICU患者的严重感染(SIRS、脓毒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显着表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此外suPAR还在细胞的粘附、迁移和渗出中起重要作用,在多种疾病中升高。本文就suPAR的结构、作用机制、在多种疾病中的监测、预后评估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陈香美,孙雪峰[8](2011)在《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诠释血瘀证的内涵》文中指出血瘀证是中医最常见的临床病证,包括广泛的病理过程;活血化瘀治法作为中医重要治法也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早在《武威汉代医简》中就对血瘀证进行了描述,并首先提出活血化瘀治法;《黄帝内经》则通过对血瘀证的分析,奠定了活血化瘀理论基础;而《伤寒杂病论》丰富、系统地论述了血瘀证的病因、病机、治法和治则,完善了活血化瘀理论。可以说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理论贯穿了中医形成、发展过程。

许晶,管晓翔,陈龙邦[9](2011)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uPA)及其受体(uPA receptor,uPAR)在肿瘤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肿瘤转移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uPA系统是目前肿瘤治疗重要的分子靶点,关于抑制与uPAR结合以及PA抑制剂(PA inhibitor,PAI)的研究成为抑制肿瘤转移的新的思路。文中就近年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uPA系统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

刘永娟[10](2010)在《suPAR、SccAg联合检测在诊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疾病中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居首位,其病因目前已经阐述的较多: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早婚、早育、多产、性生活紊乱、吸烟等因素;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但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却存在较多困惑,经过几十年广泛开展妇女普查,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降低了近68%,但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不完善,在我国主要受经济条件影响,宫颈癌的发病率仍是发达国家的6倍,其中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己是浸润癌,而且出现了宫颈癌患病逐渐年轻化的趋势【1】。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的资料表明,35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的比例由十年前的5.01%上升至目前的9.88%,手术是目前早期宫颈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仍有10%-15%的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2】。如何早期诊断宫颈癌、筛选出有复发和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并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妇科肿瘤领域值得探讨的课题。尿激酶受体(uPAR)是一种与肿瘤的自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的单链膜糖蛋白,它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研究表明宫颈癌细胞表面uPAR呈现异常高表达。但由于获取肿瘤组织困难及组织标木处理过程复杂,组织标本中uPAR表达的检测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且也不便于检测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进展。由于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PI一PLC)能够切断uPAR与细胞结合的GPI锚使得uPAR从细胞表而脱落,以可溶性尿激酶受(soluble uPAR, suPAR)的形式存在于外周循环和其他体液中,同时uPAR蛋白水解活性能够在体内外裂解其自身受体,所以血液中的suPAR可能是体内一个更方便、更可靠的反映uPA系统活性的指标【3】【4】。而且目前国内关于血浆中的suPAR在宫颈癌方面的临床研究较少。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子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子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在于术前临床分期、预测肿瘤浸润深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评估治疗效果、术后随访监测,早期发现肿瘤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本研究通过suPAR与SccAg的在诊断宫颈癌中的比较,从而判断suPAR做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在宫颈鳞癌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二者的联合检测从而提高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率,并研究它们与临床分期、肌层侵润、病理分级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相关性,监测宫颈癌患者的复发并对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做出判断。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72例宫颈癌、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1例宫颈原位癌患者血浆suPAR、血清SccAg值,以3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TCT阴性);并测定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及放化疗后的血浆suPAR、血清SccAg值;对不同期别、手术前后及放化疗前后血浆suPAR、血清SccAg的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健康妇女血浆suPAR浓度的测定结果30例健康妇女血浆suPAR水平为0.8939±0.0304(Log10(ng/ml)),参考值范围0.8297~0.9581 (Log10(ng/ml)),提示对照组妇女各年龄之间血浆suPAR浓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及CIN患者血浆suPAR浓度的测定结果各期宫颈癌及CIN患者的血浆suPAR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NK-q两两比较得出:ⅠaⅡa宫颈癌患者较癌前病变患者血浆suPAR升高,ⅡbⅣ宫颈癌患者较癌前病变及ⅠaⅡa的患者suPAR水平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患者和原位癌患者血浆suPAR浓度之间无差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Ⅰ期和宫颈癌Ⅱa血浆suPAR浓度之间无差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suPAR浓度及血清SccAg浓度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侵犯肌层深度为影响宫颈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的重要因素。有三个自变量选入方程,“最优”回归方程为Y= -0.693 +0.376X1 +0.499X2+0.202X3;侵犯肌层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样有三个自变量选入方程,“最优”回归方程为Y=-0.711+0.425X1,+0.378X2+0.301X3 4 s u PA R、S c c A g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含量测定值的结果比较suPAR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1%、59.87%、89.46%、91.38%,SccAg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35%、93.56%、96.79%、41.39%。ROC曲线下面积suPAR为0.858,标准误0.064,可信区间(0.733,0.983)。SccAg为0.805,标准误0.050,可信区间(0.707,0.904)。结论:1 SccAg升高与肿瘤浸润的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suPAR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浸润的深度有密切关系,因此二者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预测宫颈鳞癌侵袭及转移情况。2在宫颈鳞癌的检测中血浆suPAR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而血清SCC-Ag的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低,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鳞癌检出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尤其可以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二、尿激酶受体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激酶受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suPAR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索引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血浆SUPAR的表达及意义
    引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UPAR通过TLR4途径参与ANCA阳性IGG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活化
    引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NCA相关性血管炎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2)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原发性IgA肾病概述
        1.1.2 原发性IgA肾病发病机制
        1.1.3 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概述
2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suPAR与FSGS相关性
血浆、尿su-PAR蛋白与原发性IgA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排除标准
        1.1.2 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相关资料
    2 方法
        2.1 标本采集
        2.2 实验过程
        2.3 实验操作程序
        2.4 实验步骤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组间比较
        3.2 血浆suPAR蛋白组内比较
        3.3 尿液suPAR蛋白组内比较
        3.4 治疗后随访
    4 讨论
        4.1 血浆suPAR蛋白部分讨论
        4.1.1 血浆部分小结
        4.2 尿液suPAR蛋白部分讨论
        4.2.1 尿液部分小结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3)VTN基因多态性与仔猪腹泻ETEC F4ac抗性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1 抗病育种
        1.1 实施抗病育种的必要性
        1.2 抗病力的遗传基础
        1.3 抗病育种取得的研究进展
        1.4 抗病育种研究展望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VTN基因
        1.1 VTN介绍
        1.2 VTN的生物学功能
        1.3 VTN粘附受体
        1.4 VTN受体的特征及作用
        1.5 VTN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2 仔猪腹泻
        2.1 仔猪腹泻的研究背景
        2.2 仔猪腹泻的机理
        2.3 仔猪腹泻的病因
    3 仔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3.1 ETEC
        3.2 仔猪ETEC F4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3.3 ETEC的致病物质
        3.4 ETEC的致病机理
        3.5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预防
第二章 猪VTN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样本采集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与耗材
        1.4 实验试剂配制
    2 实验流程
    3 实验方法
        3.1 耳组织DNA提取的步骤
        3.2 DNA质量检测
        3.3 组织RNA提取
        3.4 cDNA合成
        3.5 PCR引物设计
        3.6 PCR扩增
        3.7 PCR产物检测
        3.8 PCR产物测序
        3.9 突变位点的RNA二级结构预测
        3.10 VTN基因的mRNA组织表达分析
        3.11 小肠上皮粘膜细胞刷状缘的制备
    4 结果与分析
        4.1 DNA检测
        4.2 PCR产物检测
        4.3 SNP检测结果
        4.4 SNP突变的RNA二级结构预测
        4.5 VTN基因的mRNA组织表达分析
        4.6 粘附表型性状
        4.7 关联分析
    5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suPAR对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诊断价值的研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文献选择标准
    1.3 文献的筛选和数据的提取
    1.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Meta分析及异质性分析结果
    2.3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IgA肾病患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水平与FSGS样病理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IgA肾病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水平与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样病理改变发生相关
    引言
    患者和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尿激酶受体蛋白提高小鼠原代足突细胞运动能力的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尿激酶受体在不同环境下影响小鼠系膜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uPAR蛋白与补体系统激活相互作用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功能蛋白因子尿激酶受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撰写文章及发表情况
致谢

(6)尿液小分子蛋白在肾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中文部分
    第一部分 系列尿液小分子蛋白预测肾小球肾炎患者激素疗效的筛查研究
        绪论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设计
        2.资料收集及检测方法
        结果
        1.数据处理及正态性转换
        2.患者临床资料
        3.患者基线临床特征与尿液小分子蛋白水平比较
        讨论
    第二部分 前瞻性验证尿β2、α1微球蛋白对肾小球肾炎患者激素疗效的预测价值
        绪论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设计
        2.基线资料收集
        结果
        1.数据处理及正态性转换
        2.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3.激素抵抗及非激素抵抗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讨论
    第三部分 β2、α1 微球蛋白与IgAN和 FSG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绪论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设计
        2.研究方法
        结果
        1.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2.数据处理及正态性转换
        3.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语翻译
    PART 1 Screening Studies of Urinary Biomarkers That Can Predict Effect of Steroi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lomerulonephritis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PART 2 Prospective Study of Predictive Value of β2, α1 microglobulin to Steroid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lomerulonephritis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PART 3 Study of β2, α1-Microglobulin and Prognosis in FSGS and Igan Patients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CONCLUSION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uPA、uPAR及PAI分子结构及其功能
    1.1 uPA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
    1.2 uPAR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
    1.3 PAI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
2 uPA及uPAR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3 uPA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4 uPA、uPAR及其PAI与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展
    4.1 阻断uPA与uPAR的结合
    4.2 利用uPAI
5 PAI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机制及其存在问题

(10)suPAR、SccAg联合检测在诊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suPAR、SccAg 联合检测在诊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统计学处理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可溶性尿激酶受体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尿激酶受体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suPAR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黄菲.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血浆、尿suPAR蛋白浓度与原发性IgA肾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研究[D]. 王海瑞.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3]VTN基因多态性与仔猪腹泻ETEC F4ac抗性的相关分析[D]. 段双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suPAR对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诊断价值的研究:meta分析[D]. 潘立平.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5]IgA肾病患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水平与FSGS样病理损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 郭水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6]尿液小分子蛋白在肾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D]. 翁沁婕.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7]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在重症感染及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A]. 叶莉莉,谢波.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三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5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5
  • [8]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诠释血瘀证的内涵[A]. 陈香美,孙雪峰. 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 2011
  • [9]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J]. 许晶,管晓翔,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10)
  • [10]suPAR、SccAg联合检测在诊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D]. 刘永娟.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尿激酶受体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