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汉江两岸“自死窑”之谜

郧县汉江两岸“自死窑”之谜

一、郧县汉水两岸“自死窑”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赵静[1](2019)在《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研究》文中指出武当山古建筑群大兴于明代,作为明代“皇室家庙”,其现存的明代建筑在中国官式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武当山地处汉水流域,南北与东西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促使武当山古建筑并不仅仅呈现出皇家建筑的孤立形象,而呈现出极具包容性的特质。武当山古建筑最早可追溯到传说中西周尹喜所居的“石门”“石室”,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岩庙”这种武当山最具特色的古建筑形式,最终形成武当“72岩”这一奇观,妙华岩为现存的72岩之一。本文基于建造与文化两个维度,对位于武当山妙华岩中的无梁殿加以讨论,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加以论述。希望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入手,探索武当山砖石建筑营造思想的深度内涵,以丰富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视野。首先,通过史料研究,梳理妙华岩和清微宫的历史沿革,确定了妙华岩是明代永乐大修武当之时,依托于清微宫而建造起的一处岩庙,并明确了妙华岩和清微宫二者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地位。基于实地调查,对妙华岩内已破损的无梁殿和三座神台的营造技艺分别进行研究,并对坍塌的无梁殿屋顶形制进行复原研究和施工方式推测。以此为基础,将三维扫描数据与华中科技大学历年测绘资料相结合,依托可靠的一手资料对除无梁殿以外的其他类型砖石建筑进行建造工艺相关研究,以探究武当山石作技艺。进一步,从文化角度出发,探究无梁殿这一建筑形式出现的意义,和妙华岩无梁殿在永久性与纪念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武当山现存的元代无梁殿实例——武当山琼台中观石殿,所体现的武当山道教建筑营造思想展开研究。并对无梁殿在元代开始出现、明代变得流行这一现象与建筑材料、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通过长期对武当山及周边地区崖造洞窟建筑实例的田野调查,对岩庙建筑在测绘基础上加以史料、当地志书的研究,将其分为崖居、崖墓、修道洞和石窟四类分别总结与岩庙的共性,探讨武当山岩庙原型。最后,从妙华岩无梁殿的建筑纪念性、体现武当山砖石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地位,从武当山道教思想文化的包容性入手,提出基于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的研究具有建筑学与历史学的双重意义。

梁晓晨[2](2019)在《明清上津古城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郭是中国城市的传统景观,随着近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象征着封建统治的传统城郭逐渐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只有少量古城幸运的得以保存,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实证显得弥足珍贵。然而,在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工作的推进中,许多地方不去努力发掘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反而短视地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借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在痛心之余,我们更要抓紧进行对传统聚落原始信息的记录和研究。上津古城地处今湖北省西北部,是明清时期遗址,作为湖北省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城之一,对研究明清鄂陕交界地区建筑历史、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在历史文化聚落保护工作火热开展和城市发展加速的背景下,古城已入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众多历史名城名镇一样,面临保护、开发、建设、旅游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对其开展有效、合理的保护的前提。现有的研究依然匮乏,上津古城的来龙去脉尚未明了,古城内外却已开始了“翻新”和仿古商业街的建设,显得有些急躁和盲目。笔者认为,只有理清上津古城建成、演变的脉络,才能明确其保护发展的特色与方向。在此背景下,笔者从史学视角展开了对明清时期上津古城的研究。本文首先从以明清方志为主的大量历史文献入手,整理文字和图像线索,并结合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现存空间等透露的信息,反复对照、互证,逐步梳理出上津古城的发展脉络,并总结出其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明清时期上津古城的空间划分为行政管理空间、文化教育空间、宗教信仰空间以及居住商贸等日常生活的空间,分别整理了它们的时空分布情况,并总结出其演变特征。然后基于现状遗存分析了上津古城的城镇肌理,并对上津古城内外的建筑特征进行了分类解读。最后总结出古城整体的风貌特色,以期为下一步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的进行提供依据。

杨菁,水边的明素素[3](2016)在《汉江流域“寄死窑”与《楢山节考》》文中认为遗憾的是,汉砖、纤夫石、寄死窑,这样货真价实的历史遗存却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可到处都在假模假式地搞莫名其妙的文化开发文化产业,却不宣传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类文化学的珍贵历史遗产前些年我们回老家时,在有关部门的安排和文友的陪同下,到郧县青曲镇汉江边的一个小村落考察了传说已久的"寄死窑"。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弃老"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年满60

税晓洁[4](2015)在《古栈道与楚长城》文中认为1994年徒步汉江的时候,开始知道有古栈道这回事,那一趟,我的主要工作是为《十堰日报》连续发稿,走到后来最用功的却是一篇几万字的《古栈道》,试图说说不同历史时期,贯穿汉江的褒斜、故道、傥骆、子午、荔枝、文川、金牛、米仓、阴平等等十余条古栈道,说说那个秦蜀之间,江为横,道为纵,构成的联络四方的庞大网络。探完汉江新源,我们离开太白县沿褒河而下,路边残存的几处古栈孔让我欣喜。这是古褒斜道的一段,路边还有碑亭,存有"汉相国萧何追韩

税晓洁,成志平[5](2012)在《汉江“老人洞”悬崖里的谜》文中研究表明"老人洞"是古人在河流上方的崖壁上开凿的方形洞穴,集中在汉江流域。有人说它能证明中国人曾经有弃老习俗,是供60岁以上的老人自生自灭之用的;有人说它跟悬棺、崖墓一脉相承;还有人说它是古人墓葬风俗的一个过渡阶段,至今莫衷一是。

徐永安[6](2010)在《汉水流域“自死窑”遗址类型及其传说的民俗信仰内涵》文中提出在汉水流域存在大量自死窑遗址,关于自死窑的传说广泛流传。通过实地调查,自死窑的形制类型主要有敞口纵进式结构、小门侧进式结构和小门纵进式结构。"老人自死"是基于民俗信仰的"神圣行为",自死窑的传说的确反映了"老人自死习俗"的历史真实性,并且该传说是后人调和原始信仰之礼(有关老人死亡)与文明社会"孝"道之礼的产物,是在"敬老"、"孝道"的文明社会价值判断的视野下,对原始社会"老人自死仪式"内涵的传承和叙述。

胡遂生,付鹏,阮湛钧[7](2009)在《汉水文化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认为

宫哲兵[8](2007)在《野蛮“弃老”俗的见证——武当山寄死窑》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湖北省武当山周边村落的寄死窑的考察,及对有关寄死窑理论解释的叙述,作者指出弃老习俗并非只出现在中国,还出现在世界许多民族中;寄死窑现象并不与中国传统道德相悖,相反,它说明中华民族的孝道是从野蛮习俗中逐渐发展过来的。

潘世东[9](2004)在《汉水流域“寄死窑”大文化观系统阐释》文中提出自2000年以来,在川、陕、鄂、豫交界的汉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发现了大批古代"寄死窑",专供到了60岁的老人自我死亡时使用。与对日本、韩国的弃老山、印度的弃老国一样,学术界先后提出了死亡地说、古老久远说、生存法则说、灾年不得已说、野葬遗留物说、野蛮习俗说、生产力落后说等等。事实上,"寄死窑"风俗的形成和延续,不仅反映了汉水流域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社会文化和文明的进化程度,并突出而鲜明地折射出汉水流域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与观念。可以说,"寄死窑"习俗不是野蛮落后,也不是恶俗、不孝,它所昭示的是一种最古老、最朴素的死亡观,同时也是一种最自然、最理性、最世俗、最崇高的死亡观,它所反映出的是汉水文化在生命哲学上的深厚底蕴。

潘世东[10](2004)在《汉水流域“寄死窑”之文化哲学解读》文中研究表明汉水流域的丧葬习俗,许多与各地相同,惟独与丧葬有关的寄死窑习俗,在国内却极为罕见。自2000年以来,有关在武当山发现“寄死窑”的消息经《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传媒披露后,产生了热烈反响。

二、郧县汉水两岸“自死窑”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郧县汉水两岸“自死窑”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既往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田野调查法
        1.6.3 比较分析法
        1.6.4 归纳法
        1.6.5 演绎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2.妙华岩概况
    2.1 妙华岩的历史沿革与地位
        2.1.1 历史沿革
        2.1.2 武当山“72 岩”之一
    2.2 妙华岩基本概况
        2.2.1 妙华岩现状
        2.2.2 妙华岩选址特点
        2.2.3 妙华岩中发现“现代岩庙”
    2.3 妙华岩与清微宫关系研究
        2.3.1 清微宫历史沿革
        2.3.2 清微宫建筑地位
        2.3.3 清微宫与妙华岩关系考辩
    2.4 本章小结
3.妙华岩石殿研究
    3.1 妙华岩无梁殿建筑要素研究
        3.1.1 基座
        3.1.2 墙体
        3.1.3 门窗
        3.1.4 屋顶
        3.1.5 蓄水池
    3.2 妙华岩无梁殿建造技术研究
        3.2.1 妙华岩无梁殿标准化建材研究
        3.2.2 妙华岩无梁殿同形制现存案例榔梅祠石殿研究
        3.2.3 妙华岩无梁殿屋顶形制研究
        3.2.4 妙华岩无梁殿施工方式推测
    3.3 妙华岩石殿内神台营造技艺研究
        3.3.1 须弥座
        3.3.2 靠椅
        3.3.3 武当山杂样石作研究
    3.4 妙华岩神台与石棺床的共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4.妙华岩岩庙原型探讨
    4.1 崖居——物理需求
        4.1.1 陕西旬邑县三水河流域崖居群
        4.1.2 鄂西北崖居
    4.2 崖墓——心理转化
        鄂西北崖墓
    4.3 修道洞——伦理发展
        4.3.1 陕西修道洞
        4.3.2 鄂西北修道洞
    4.4 石窟——技艺成熟
        4.4.1 陕西旬邑县三水河流域石窟群
        4.4.2 陕西汉阴月河石窟群
        4.4.3 鄂西北及周边石窟
        4.4.4 武当山道教石窟
    4.5 本章小结
5.妙华岩无梁殿与砖石营造
    5.1 妙华岩无梁殿营造的原因
        5.1.1 无梁殿出现的意义
        5.1.2 无梁殿与追求“永生”的墓葬建筑之间的关联
        5.1.3 妙华岩无梁殿的永久性及纪念性
    5.2 国内现存早期石殿营造技艺研究
        5.2.1 国内现存最早砖材无梁殿——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5.2.2 国内现存最早石材无梁殿——武当山琼台中观石殿
        5.2.3 国内现存最大抬梁式石殿——武当山天乙真庆宫石殿
    5.3 武当山建造了中国现存最早无梁殿的原因
        5.3.1 岩庙的岩屋传承
        5.3.2 中国传统文化的汇集
        5.3.3 武当山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5.4 石殿发展背后砖石营造技艺的发展
        5.4.1 砖石建材发展简述
        5.4.2 拱券结构发展历程
        5.4.3 武当山建筑实例研究
    5.5 明代无梁殿开始流行的原因
        5.5.1 砖石与石灰浆的普遍使用
        5.5.2 筒拱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5.3 元明民族大融合时代
        5.5.4 木材资源的匮乏
    5.6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妙华岩无梁殿在建筑学与历史学方面的意义
        6.1.1 妙华岩无梁殿的建筑纪念性
        6.1.2 妙华岩无梁殿建造体系体现武当山砖石建筑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6.1.3 妙华岩无梁殿蕴含武当山道教思想文化的包容性
    6.2 砖石在中国未成建材首选的原因
        6.2.1 自然条件的制约
        6.2.2 中国古代对木构体系的选择
        6.2.3 中国古人价值观念的影响
    6.3 不足与展望
        6.3.1 不足
        6.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明清上津古城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时间界定——明清时期
        1.3.2 空间界定——上津古城
    1.4 既往研究概况
        1.4.1 关于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的研究
        1.4.2 关于鄂西北传统聚落空间的研究
        1.4.3 关于上津古城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田野调查法
        1.5.3 比较研究法
        1.5.4 归纳演绎法
    1.6 研究框架
2 上津古城的现状概述及发展背景
    2.1 现状概述
        2.1.1 上津镇概述
        2.1.2 上津古城概述
    2.2 自然环境
        2.2.1 山川地貌——山岭环绕,金钱河畔
        2.2.2 气候条件——季风气候,雨量波动
        2.2.3 生态资源——种类多样,分布不均
    2.3 社会环境
        2.3.1 政治环境——秦楚咽喉,兵家要塞
        2.3.2 经济环境——山区集镇,水陆码头
        2.3.3 文化环境——民风浓郁,文化多元
    2.4 历史源流
        2.4.1 地名由来
        2.4.2 建制沿革
    2.5 本章小结
3 上津古城的建成与演变脉络
    3.1 城池营建的历史分期
        3.1.1 明以前的城池探源
        3.1.2 明清城池营建的历史分期
    3.2 明以前上津一带的古城遗址
    3.3 明代至清初的上津县城
        3.3.1 建成——成化四年(1468 年)创筑土城
        3.3.2 发展——嘉靖二年(1523 年)展筑砖城
        3.3.3 衰落——顺治十六年(1659 年)重建旧址
    3.4 清中后期的上津堡城
        3.4.1 营建背景分析
        3.4.2 具体建城情况
    3.5 明清上津古城建成、演变的影响因素
        3.5.1 基础作用——自然因素
        3.5.2 主要作用——社会因素
        3.5.3 直接作用——突发因素
    3.6 本章小结
4 上津古城主要功能空间的演变特征
    4.1 行政管理空间——从县级到次县级
        4.1.1 总体时空分布情况
        4.1.2 县级——系统集中
        4.1.3 次县级——因地制宜
    4.2 文化教育空间——官学短暂发展
    4.3 宗教信仰空间——正祀民祀殊异
        4.3.1 总体时空分布情况
        4.3.2 正祀——昙花一现
        4.3.3 民祀——细水长流
    4.4 居住与商贸空间——从城内到城外
        4.4.1 总体时空分布情况
        4.4.2 城内——日渐寥落
        4.4.3 城外——码头聚居
    4.5 本章小结
5 上津古城的城镇肌理
    5.1 整体特征
    5.2 要素特征
        5.2.1 城墙边界
        5.2.2 城门节点
        5.2.3 街巷结构
    5.3 本章小结
6 上津古城的建筑空间构成
    6.1 公署类
    6.2 庙宇类
        6.2.1 正祀
        6.2.2 民祀
    6.3 铺舍类
        6.3.1 店宅
        6.3.2 住屋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从上津古城的演变历史看其空间形态
    7.2 关于上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7.2.1 上津古城文保价值的明确
        7.2.2 上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7.3 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2 上津古城历史空间信息一览表

(6)汉水流域“自死窑”遗址类型及其传说的民俗信仰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死窑遗址分布与传说
二、自死窑遗址形制分析
    (一)敞口纵进式结构。
    (二)小门侧进式结构。
    (三)小门纵进式结构。
    (四)自死窑各种形制的关系。
三、“自死窑”和“老人自死”——一个“神圣的空间”的“神圣行为”
四、自死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7)汉水文化研究论文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汉水文化理论
汉水文化
汉水人物
汉水文学
汉水民俗
汉水经济
汉水军事
汉水艺术
汉水移民
汉水城镇
汉水山水

(8)野蛮“弃老”俗的见证——武当山寄死窑(论文提纲范文)

一、 盐池河镇的疑问:“寄思窑”还是“寄死窑”?
二、 婚礼上的采风:原来“寄思窑”是瞎编的
三、 叶家垭采访方永海
四、 登山考察寄死窑
五、 官山镇调查寄死窑
六、对寄死窑的理论解释
七、 古今中外弃老俗
八、中国关于放弃“弃老令”的故事
九、 寄死窑与中国传统孝道

(9)汉水流域“寄死窑”大文化观系统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寄死窑”的形制与遗存
二、“寄死窑”的文化历史哲学解读
    (一) 死亡地说。
    (二) 古老久远说。
    (三) 生存法则说。
    (四) 灾年不得已说。
    (五) 野葬遗留物说。
三、“寄死窑”产生的原始思维基础与生命哲学底蕴
    1、“寄死窑”昭示的是一种最朴素、最古老的死亡观。
    2、“寄死窑”昭示的是一种最自然、最理性的死亡观。
    3、“寄死窑”昭示的是一种最世俗、也最崇高的死亡观。

四、郧县汉水两岸“自死窑”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武当山清微宫妙华岩无梁殿研究[D]. 赵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明清上津古城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D]. 梁晓晨.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汉江流域“寄死窑”与《楢山节考》[J]. 杨菁,水边的明素素. 中国民商, 2016(06)
  • [4]古栈道与楚长城[J]. 税晓洁. 中国三峡, 2015(04)
  • [5]汉江“老人洞”悬崖里的谜[J]. 税晓洁,成志平. 三月风, 2012(01)
  • [6]汉水流域“自死窑”遗址类型及其传说的民俗信仰内涵[J]. 徐永安. 湖北社会科学, 2010(11)
  • [7]汉水文化研究论文索引[J]. 胡遂生,付鹏,阮湛钧.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 [8]野蛮“弃老”俗的见证——武当山寄死窑[J]. 宫哲兵.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2)
  • [9]汉水流域“寄死窑”大文化观系统阐释[J]. 潘世东.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5)
  • [10]汉水流域“寄死窑”之文化哲学解读[A]. 潘世东. 汉水文化研究——汉水文化暨武当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4

标签:;  ;  ;  ;  ;  

郧县汉江两岸“自死窑”之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