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a=1.37m/s~2”之谜

揭开“a=1.37m/s~2”之谜

一、揭开“a=1.37m/s~2”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吕佼容[1](2021)在《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及其互动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作为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形式,是我国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其中,工程堆积体是侵蚀最严重的地貌单元之一。然而,已有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的研究不仅简化了所含砾石特征,未能完整反映砾石在侵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还忽略了坡面微地形、结构体等对堆积体土壤流失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本论文以陕西关中地区重壤质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野外定位观测、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研究砾石、雨强、结构体对工程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和微地形演化特征的影响,进而分析微地形特征与土壤水蚀的关系。整合研究结果,对工程堆积体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的修订提出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砾石含量增加导致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延长、产流率减小。侵蚀率随砾石含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较少含量砾石(0~30%)有促进坡面土壤侵蚀的作用,30%砾石含量是临界点所在;当砾石含量>30%时,侵蚀率成倍显着减小,当砾石含量增加至75%,土壤侵蚀量则可忽略不计。堆积体坡面产流率随砾石粒径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粒径为7—10 cm时产流率最小。当堆积体砾石含量为30%,且砾石粒径较小(1—7 cm或混合粒径)时滑坡易发生,使侵蚀量显着增大。砾石含量和粒径中,砾石含量对堆积体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贡献率大于50%。(2)雨量相同情况下,长历时小雨强的降雨造成土壤侵蚀量更大。1.0~2.0mm/min雨强下,土壤结构体的存在可减少坡面产流12.1~29.4%,但土壤流失量增加20~230%。野外堆积体自然降雨下产流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侵蚀量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10%砾石含量时达到最大,产流产沙变化趋势与室内试验结果相同。各砾石含量下,每次侵蚀性降雨引发的侵蚀量主要与累积降雨量有关,而与雨强无显着相关关系。(3)地表粗糙度随累积降雨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主要变化发生在前2场降雨中,其中粗糙度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表明降雨侵蚀中,上坡位由于侵蚀导致的地形破碎化最为严重。初始表面粗糙度随砾石含量、砾石粒径的增加而增大。降雨后地表粗糙度与侵蚀程度密切相关,堆积体砾石含量30%(混合粒径)和砾石粒径为1—3.5 cm(含量30%)时因滑坡规模相对较大,微地形因子显着大于其他处理,而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在连续降雨过程中,汇流网络随着侵蚀发育过程逐渐汇集和收敛,导致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均随累积降雨的增加而减小,汇流路径的蜿蜒度增大,梯度减小。整体来看,不同降雨强度对汇流网络特征的影响不显着。(4)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地表粗糙度增加有利于延长堆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但对次降雨平均产流率没有显着影响;地表粗糙度与次降雨平均土壤侵蚀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粗糙度较大的堆积体坡面侵蚀更剧烈。地表粗糙度与坡面水系网络的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水流功率是对汇流网络特征变化最为敏感的水动力学参数,相关系数在0.644~0.832之间,其与汇流密度、路径蜿蜒度和梯度均有较好的拟合线性关系式(R2=0.961~0.979)。(5)野外实地观测表明堆积体侵蚀量测算模型精度较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为26.7%,但这仅针对堆积体所含砾石为均匀1—3.5 cm粒径时。当砾石粒径增大(3.5—14 cm)或为混合粒径时,模型中土石质因子计算值偏大。总体来看,砾石含量越小或者粒径较大(7.5—14 cm、混合)时,G因子的计算值偏大越多。实际情况下堆积体含有结构体会导致侵蚀量增大,模型预测值偏小。当出现重力侵蚀时,微地形因子可直观反映侵蚀量大小,提高土壤侵蚀测算效率,应当作为重要因子纳入模型修订范畴。

秦格[2](2021)在《景区人行悬索桥静动力特性及人致振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景区人行悬索桥是指以缆索作为桥跨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建设于景区供人行走的桥梁。景区人行悬索桥通常是景区的地标式建筑,由于其相对建设投入少、吸引游客和经济回报高,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然而,由于当前缺少相关规范和研究成果,很多景区人行悬索桥成为“三无工程”,造成景区安全隐患。本文对景区人行悬索桥的静动力特性及人致振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1)首先,概述人行悬索桥的发展历史、结构特点和结构体系,介绍人行悬索桥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采用资料搜集整理与市场调研结合的方式开展背景调研,讨论景区人行悬索桥的工程应用现状。(2)本文进行了人行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研究,计算确定合理成桥状态的缆索线形,比较了主缆与抗风缆分别找形和整体找形这两种找形方法的计算效率与可靠性,并基于成桥状态验算结构极限状态。对于设置抗风缆的人行悬索桥,主缆与抗风缆分别独立找形的方法可避免同时调整两类缆索,有效提高找形效率。(3)以合理成桥状态为基础,针对景区人行悬索桥的建设特点,选取主缆垂跨比、抗风缆倾角、抗风缆矢跨比、抗风缆初始预应力和空间主缆倾角这五项设计参数进行静动力特性相关的参数研究,通过所得的规律总结出景区人行悬索桥主要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对于最常见的吊挂式悬索桥而言,较合理的参数范围:主缆竖向垂跨比1/10~1/12,抗风缆倾角30°~60°,抗风缆矢跨比1/10~1/15。当不设置抗风缆时,也可设计为空间主缆悬索桥,空间主缆倾角宜取30°~40°。(4)介绍了人致振动分析所采用的激励模型以及目前国内外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采用现场实测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响应,并进行舒适度评价。通过人致振动模拟与实测的对比,可知模拟分析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实测结果,可以通过设计阶段对峰值加速度计算值的控制来保证最终人行悬索桥的实际舒适度情况。(5)选择不同形式不同参数的人群激励模型进行人致振动参数分析,得到了各参数对人致振动分析的影响规律。实际设计中,可根据结构预期的振动振型设置激励分布,以获得最不利的人致振动响应。对于大跨度人行悬索桥,需注意人群附加质量的影响。对于全桥加载的人群激励,当激励频率与自振频率足够接近时,结构会产生显着的整体振动;当激励频率与自振频率差距较大时,结构可能以更容易激发的低频振型作整体振动,此时振动较小。

段世检[3](2021)在《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日光温室作为我国独创的一种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的设施农业建筑,为我国北方反季节蔬菜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对保证城乡居民蔬菜长期、安全、稳定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充实,是发展日光温室的优势地区。虽然国内现有的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墙体在一定程度上均有较好的蓄热效果,对改善室内夜间热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墙体主动蓄放热量小、蓄放热效率较低等问题,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主动蓄放热系统进行合理的运行控制以达到较优的效果。因此,基于西北地区日光温室作物对其室内热环境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在不同运行控制策略和参数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通过总结归纳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日光温室墙体蓄热和夜间放热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国内外关于日光温室蓄热墙体的研究大都是只针对蓄热理论和实验研究阶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日光温室内热环境的温度问题,虽然有些研究采用了主动蓄热研究,但是在实际运行条件下未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大多文献只针对墙体蓄热、温室通风或者室内温度场等某一部分进行研究,对于日光温室主动蓄放热系统整体在太阳辐射时间分配上的不规律性如何运行控制以提高主动蓄放热量鲜有报道。为此本文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在不同运行控制策略和参数下的运行性能及可靠性进行了研究。2)搭建了该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实验台,研究了该系统在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集热器的集热性能和墙体主动蓄放热性能,并研究了该日光温室供热系统在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的蓄放热效果,得到以下结论:在变频风机出口风速8.23m/s时,集热器集热量和墙体主动蓄热量分别为37.40MJ、20.20MJ,墙体主动蓄热效率为54.03%,之后随着变频风机出口风速的增大集热器集热量和墙体主动蓄热量上升幅度较小,墙体主动蓄热效率始终维持在54%左右。通过对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的主动放热性能分析,发现该系统在主动放热风速4m/s、3m/s、2m/s时,在晴天夜间(22:00~次日10:00)墙体主动放热量为4.40MJ、3.29MJ、1.52MJ,在阴天夜间墙体主动放热量分别为3.92MJ、2.60MJ、1.44MJ;而在不同主动放热风速下,风速越大墙体主动放热速率越大。同时对晴天、阴天不同风速下室内墙体内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对比发现,较普通温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根据本文所研究的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在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的一系列数据,获得了主动蓄热量Qas与变频器出口风速v及太阳辐射强度I之间的关联式。4)根据现有试验温室的实际尺寸创建了比例为1:1的3D模型,并对网格质量按照Skewness(网格畸变度)标准进行控制,本研究中网格Skewness在0.75以下,网格质量良好。为了平衡计算时间和模拟精度,验证了模型的数值解对网格的独立性,最终确定模拟计算的网格数为2493991,其最大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15%、1.89%。同时对模拟B箱体相变材料、墙体内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误差分析,发现数值模拟值与试验数据吻合程度较好,经分析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0.56%、11.67%、10.61%,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09%、7.36%、6.73%,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1.68℃、1.73℃、1.48℃。5)在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主动放热风速为4m/s、3m/s、2m/s时,墙体的总放热量为40.58MJ、38.86MJ、36.84MJ,较被动放热分别提高29.44%、23.96%、17.51%,较普通墙体分别提高164.88%、153.66%、140.47%;在分时段变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结合上述分析和墙体放热量及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改善效果,推荐主动放热风速为3-2-4m/s,此时墙体总放热量分别为37.33MJ,较被动放热和普通墙体分别提高19.07%、143.67%,且室内空气温度始终维持在10℃以上;在定风速变时长运行控制策略下,结合上述分析和墙体放热量及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改善效果,推荐主动放热时间为8h,在放热风速为3m/s、2m/s时,墙体总放热量分别为35.9MJ、34.6MJ,较被动放热分别提高14.51%、10.37%,较普通墙体分别提高134.43%、125.85%,室内空气温度均能维持在9.4℃以上,在不同运行控制策略下室内空气温度较被动放热和普通温室均有提高。6)通过对不同运行控制策略的研究,发现在分时段变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主动放热风速3-2-4m/s时可以确保日光温室夜间室内温室在10℃以上,并通过试验台对其进行了验证,发现可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

王文明[4](2021)在《双行山药种植机的研制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山药既是一种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又是中医里的一种药材,深得世人的喜爱,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山药的生产成本较高,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种植成本高。目前国内还没有较成熟的山药种植机械,山药的种植多靠人工来完成。为此,本文研制了双行山药种植机,该机可大幅度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显着提高生产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试验山药种段为铁棍山药种段,平均长度为156.57 mm±5.31 mm,长轴平均长度为24.23 mm±1.95 mm,短轴平均长度为21.66 mm±1.82 mm;对山药种段的密度进行测定,得到其平均密度为1001.16 kg/m3±0.36 kg/m3;对山药种段试验试样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得到其含水率为80.6%±0.35%;对山药种段试验试样进行压缩、弯曲、剪切、拉伸等力学特性试验,测得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山药种段抗弯强度和山药种段弯曲弹性模量、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得到山药种段力学特性参数,抗压强度的平均值为0.68 MPa±0.056 MPa;抗压弹性模量平均值为3.93 MPa±0.24 MPa;山药种段试验试样的抗弯强度的平均值为0.87 MPa±0.23 MPa;抗弯弹性模量平均值为6.16 MPa±0.94 MPa;试样的单位直径最大剪切力为0.61 N±0.08 N;抗剪强度平均值为0.036 MPa±0.0073 Mpa;抗拉强度平均值0.51 MPa±0.17 MPa。(2)介绍了山药种植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山药种植农艺流程和山药机械化作业要求,对山药种植机的基本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和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和选型。本文设计了一种回转链式排种装置,主要包括双链输送装置、V形投种盒和种盒开启装置,并对山药种植机排种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山药种植机关键部件的选型和设计,包括开沟器、覆土器、传动系统的设计;对液压系统总体设计和关键部件进行计算设计。利用ADAMS进行了双链输送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分析了回转链式排种装置在排种过程中种盒夹板质心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特性,为排种装置的设计提供指导。利用ANSYS进行了山药种段投种过程山药种段受力仿真,仿真计算了不同行进速度、不同投种高度下山药种段落入种沟里的受力情况。(3)进行双行山药种植机田间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机具行进速度、种盒线速度和投种高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试验主要因素(机具行进速度、种盒线速度和投种高度)与试验指标(种距合格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回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优化后的工作参数组合,并对优化后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到以下结论:随着行进速度的增大,合格指数逐渐减小;随着种盒线速度的增大,合格指数增大;随着投种高度的增大,合格指数减小。影响合格指数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投种高度>种盒线速度>行进速度。优化求解后,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行进速度为0.12 m/s,种盒线速度为0.4 m/s,投种高度为0.15 m时,合格指数为88.04%。进行田间试验,合格指数为80.67%,田间试验结果与预测值偏差9.14%,田间验证试验结果与优化后的结果基本接近。

李发永[5](2021)在《浙江典型农田土壤胶体磷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流失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田土壤磷流失是造成我国河流与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表明,胶体磷的易化迁移是农田土壤磷向外部环境输送的关键途径,但目前对农业土壤中胶体磷的流失行为、形态特征、分布规律和调控策略的认知仍不够深入。本论文在比选土壤胶体磷分离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团聚体中胶体磷的赋存形态和控制因素,并采用AF4-OCD-ICP-MS在线耦合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纳米及胶体颗粒的元素组成,在微观尺度上探讨了土壤有机碳与不同尺寸胶体磷组分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建立了农田土壤胶体磷流失指数评价方法,最后考察了固体有机肥、沼液有机肥和炭基有机肥(即炭基土壤改良剂+有机肥)等不同外源碳输入策略对三种典型农业种植类型(双季稻、稻麦轮作和露地蔬菜)土壤胶体磷径流流失的阻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胶体磷分离方法的比较,发现超速离心法误差小,便于获得胶体,但耗时长;超滤法分离效果最好,分离步骤简单可靠,但机械误差大;场流分离法可实现不同尺寸胶体和纳米颗粒的连续无损分离及元素测定,但不易收集胶体。土壤水分散胶体溶液(WDC)中的磷主要富集于<220 nm的细胶体中;不同土壤WDC中胶体磷的含量占胶体溶液总磷的7.3%–88.6%,且以钼蓝反应磷为主;胶体磷是硅酸盐矿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合体,但尺寸更小的纳米颗粒与较大尺寸的胶体颗粒的化学组成不同;胶体矿物晶体主要由多水高岭石和白云母组成;胶体溶液中以腐殖质类的富里酸为主,而真溶态溶液的类色氨酸相对含量最高;与原始土壤相比,胶体颗粒具有较高的磷酸单脂和磷酸二脂浓度。(2)研究了农田土壤颗粒和团聚体中胶体磷的磷形态、流失潜力及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酸性土壤中,0.26–2 mm的团聚体中的胶体磷含量最高,而碱性和中性土壤则与之相反;团聚体相关的总碳(TC)、总氮(TN)、C/P和C/N对胶体磷流失潜力有显着的负影响;胶体磷含量与团聚体中TP、Al含量以及p H值有关,而团聚体中胶体磷的流失潜力则受其碳含量控制。分散的土壤颗粒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均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依次增加,且磷单脂在胶体颗粒中高度富集,表明分散的胶体颗粒对有机磷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与之相反,与小团聚体相比,大团聚体各形态磷(尤其是磷单脂)含量较高。因此,土壤团聚导致了磷(尤其是有机磷)的持留,土壤团聚和分散引起了磷在两个相反维度的富集。持续的碳输入以增加土壤团聚体尺寸及减少颗粒分散度是降低胶体磷流失的有效方法之一。(3)采用场流分离在线耦合有机碳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AF4-OCD-ICP-MS),深入开展了胶体磷组分的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土壤的水分散性胶体磷颗粒(<500 nm)主要包含纳米胶体磷(NCP;0.6–25 nm)、细胶体磷(FCP;25–160 nm)和中颗粒胶体磷(MCP;160–500 nm)三个组分;在区域尺度上,确定了三个水平的胶体磷含量(3583–6142、859–2612和514–653μg kg–1),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发现NCP主要由有机碳(Corg)、钙(Ca)和磷组成,而FCP组分则为Corg、粘土和磷组成的复合物;有机碳含量控制了胶体的磷饱和度,进而影响了胶体对磷的负载能力;土壤胶体磷生成的第一要素为原始土壤矿物的化学组成,而碳肥输入显着影响了特定土壤中不同组分胶体磷的峰值浓度;炭基有机肥替代使土壤细胶体磷浓度显着降低;而沼液替代则显着增加了土壤各组分的胶体磷的含量。(4)以土壤有机碳(TOC)、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粘粒含量(Clay)、p H和有效磷(AP)为胶体磷指数变量因子,对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力评估表明:“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力”等级可划分为低(<-0.82)、中(-0.82至-0.22)、高(-0.22至0.83)和非常高(>0.83)四个等级;“土壤真溶态磷的流失潜力”等级可划分为低(<-0.73)、中(-0.73至-0.13)、高(-0.13至0.88)和非常高(>0.88)四个等级;获得了土壤胶体磷指数方程如下:胶体磷的流失潜力=(-0.263×ZGMD)+(-0.479×ZTOC)+(-0.188×Zp H)+(0.422×ZAP)+(0.448×ZClay);真溶态磷的流失潜力=(-0.549×ZGMD)+(-0.205×ZTOC)+(0.629×Zp H)+(0.426×ZAP)+(-0.147×ZClay);采用上述磷指数方程对浙江省典型农田系统胶体磷流失潜力进行评估表明,浙江省农田土壤胶体磷的流失潜力整体较高。(5)在不同外源碳输入下,对三种种植类型农田中磷的径流流失监测表明,炭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显着降低了径流中各种磷组分浓度,固体有机肥替代则显着降低了径流中颗粒磷和胶体磷的浓度,但施用沼液则具有与之相反的效果;与单独施用化肥相比,炭基有机肥替代在双季稻、稻麦和蔬菜系统中分别减少了41.1%、29.7%和37.8%的总磷径流流失;同时,固体有机肥和炭基有机肥替代显着降低了颗粒磷和胶体磷的流失量,而沼液替代则增加了各种磷形态流失量;与单独施用化肥相比,炭基有机肥替代使土壤胶体磷含量降低了26.7%–51.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碳含量与胶体磷的流失量呈负相关关系。

周跃鹏[6](2020)在《多源激励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振动机理及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作为一种复杂的大型农业机械,承载了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重任。目前国产联合收割机的收获性能指标已基本满足收获需求,有的机型收获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国产联合收割机工作时普遍存在振动较大、部件易损坏、可靠性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收获效率和驾驶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针对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获时存在剧烈振动的问题,采用了理论计算、试验分析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的分析了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机架及其各部件的结构特性、工作特征和振动特性,得到了机架和各部件的振动产生机理和响应特性规律,为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减振降噪和新机型的结构设计及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对提高国产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综合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底盘机架和脱粒机架结构,对其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理论分析其结构特性。通过称重试验和公式计算得到了机架各处所承受载荷的幅值大小,并对底盘机架和脱粒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其强度及形变量满足设计要求。(2)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工况下的振动试验,研究分析整机及主机架在多源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特性。试验表明,脱粒滚筒的横向振动,振动筛产生的前后往复运动,输送槽与脱粒机架连接处的上下摆动和发动机产生的上下振动是联合收割机在X、Y、Z三个方向上的主要振源。割刀、输送槽驱动轴和振动筛等低转速的振源对整机的振动贡献量也较大,需要在其与主机架连接部分增加减振装置,尽可能让各个振源之间的转速错开并且避开结构的固有频率。(3)为研究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上多个振源的激励频率与主机架结构固有属性之间的关系,对机架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脱粒清选机架和底盘机架的有限元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得到的机架固有属性基本相同。脱粒清选机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为14-60Hz,振型主要以梁弯曲和扭转为主。底盘机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处于23-51Hz之间,振型以弯曲、扭转和局部模态为主。脱粒机架、底盘机架及整体主机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处于联合收割机上多个振源的工作频率范围之内,在20-25Hz和40-45Hz两个区间内产生较多重叠,可能会引起复杂的振动耦合和共振,导致整机在工作时机身振动剧烈,容易造成关键零部件疲劳破坏并大大降低了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寿命。(4)针对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上的主要振源振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根据各个振源的结构特征和工作特性建立各自的动力学模型,从而进一步分析其振动机理和激励特性,并求解其激励力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振源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再辅以单独的多工况振动试验,从而总结出各个激励源对主机架的激振特性,为整机在多源激励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5)建立了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的动力学模型和田间路面激励时域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了整机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和田间路面激励仿真模型,研究和计算了各仿真参数以及各振源的激励表达式,求解得到在多源激励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的振动响应。研究表明,路面条件、车速和仿真参数的变化均对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的振动响应有较大影响。为降低多源激励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的振动响应可以在不影响机架位移幅值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机架刚度,并适当增加机架阻尼。

耿东现[7](2020)在《不同散热方式下生态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光温室的温度调控对温室内作物安全越冬与周年生产起到关键作用。为了研究不同散热方式下生态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对温室气温和地温的影响情况,本文通过对比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墙体散热方式、地面散热方式、墙体和地面同时散热的方式对温室室内气温和地温的加温效果。结果表明:(1)晴天条件下,试验区与对比区相比,墙体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提高3.5℃,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提高1.2、0.9、0.5℃;地面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提高0.9℃,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提高2.4、3.2、2.8℃;墙体和地面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提高2℃,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提高2、2.6、1.8℃。(2)阴天及雪天条件下,试验区与对比区相比,墙体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提高1.6℃,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提高0.6、0.4、0.3℃;地面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提高0.5℃,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提高1.7、2.3、1.8℃;墙体和地面同时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提高1.1℃,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提高1.2、1.6、1.3℃。(3)在晴天条件与阴天(或者雪天)条件下,对比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对温室的加温效果。墙体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多提高1.9℃,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多提高0.6、0.5、0.2℃;地面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多提高0.4℃,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多提高0.7、0.9、1℃;墙体和地面同时散热方式下:日平均气温多提高0.9℃,地下10、30、50cm处日平均地温多提高0.8、1.6、0.5℃。由以上结论可以得出,墙体散热方式在温室气温的加温效果方面优势明显,地面散热方式对温室地温的加温效果最理想,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加温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高晗菡[8](2020)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当中,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同时也是对思维的训练。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物理教学也强调了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在思维的评价上,SOLO分类评价理论兼备质性和量性评价的特点,因而用以评价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具有界定清晰和可操作性的优势。本篇论文在综合分析SOLO分类理论运用于教学指导和评价的相关方法的基础上,论证了运用SOLO分类理论评价学生物理思维的可行性,将SOLO分类理论进行进一步细化,增加了 R0、R1、R2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层次,与高中物理新课标描述的物理思维进行了对应,分别建立了高中物理实验题与非实验题考核思维层次的标准。然后,基于学生解题的实际情况和SOLO分类理论的概念界定,将学生在计算题解题中的表现与思维水平相对应,把关联结构水平层级的划分细化,建立了高中学生解题中体现的物理思维水平的标准,为实际的测量、评价和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发现高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处于中关联结构水平,其次是高关联结构水平,说明学生们大体上能够在不同物理情境中,识别知识,提取模型,联系知识进行综合求解。少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未达到关联结构水平,对知识的综合整理、分析的能力还十分不足。学生在实验题上表现欠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薄弱。对思维层次与成绩之间的关联分析发现,学生考试成绩与其思维水平关联性高,这表明利用典型题中学生的表现来判断其思维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应的思维水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A类学生需要拓展创造性思维,B类与C类学生要增强物理模型构建能力,D类学生则要打牢物理基础。通过结合直观实验、培养建模能力、增强学习热情等途径,更好地为实际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龙哲[9](2020)在《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边坡数量巨大,加之地震频发,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锚固因其具有突出优势在边坡支护中获得广泛应用。但迄今为止,地震作用下边坡锚固机理的研究刚刚起步,这严重阻碍了锚固边坡稳定性研究和锚固技术的推广应用,并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本文以全长黏结锚杆锚固含软弱层顺倾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创新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地震作用下边坡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切作用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以揭示地震作用下边坡锚固机理,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所做的创新研究和取得成果主要如下:(1)研制出了符合相似关系,且具有较好流动性、黏结性和合适固结时间的岩体相似材料,采用浇筑方法构建了大型锚固岩体边坡模型及其地震响应测试系统,并完成了振动台模型试验。(2)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测得了边坡模型的加速度和位移,研究了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响应规律和失稳破坏机制。并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测得了边坡两锚固界面上的应变,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锚固应变沿杆长的分布及其演化。且对边坡模型施加不同波型和不同激振方向的地震波,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锚固界面的剪切作用,揭示了锚固界面剪切作用规律及其与边坡坡面地震响应的关系。(3)基于FLAC3D开发了“接触面单元—实体单元”和“改进锚索单元—实体单元”两种数值建模方法,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一致性,指出了二者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与振动台模型试验实现了相互印证。(4)振动台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地震作用下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及其演化,揭示了地震作用下边坡两锚固界面从变形到脱黏破坏的演化过程,发现地震作用下杆体—砂浆界面上的剪应力演化过程可分为正负循环、快速增长、振荡、脱黏破坏四个阶段;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演化过程可分为正负循环、快速增长、脱黏破坏三个阶段。(5)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地震动参数、锚固参数和边坡软弱夹层参数对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和边坡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下,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峰值、脱黏长度及边坡位移的变化规律。

查浩[10](2020)在《浅埋煤层采动覆岩渗流稳定理论及其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能源发展及生态化建设的推进,“能源-生态”平衡发展成为研究重点,煤炭资源开采中,开采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绿色开采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西北煤炭开采中的水资源保护基础理论研究,是国家、地区、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必须将资源开采、生态资源保护等相结合,建立集覆岩运移与水资源流动为一体的采动覆岩渗流稳定理论体系,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覆岩运移及生态水动态响应关系,本文以采动覆岩渗流稳定性为中心,结合现场调研,实验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程序演算等方法,明确了采动覆岩等效渗透稳定性判据,进行了浅埋煤层覆岩水力特性测试,建立了浅埋覆岩应力分布模型,提出了采动覆岩渗流的等效层组分析方法,设计了覆岩等效渗透数值计算程序,分析了西北地区采动覆岩生态水渗透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西北地区天然岩石试样进行宏观和细微观的结构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了材料性质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围压的增加,各种砂岩的强度逐渐增长,增长趋势大致为线性。裂隙岩样渗透系数随着围压的增大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最大改变率在60%以上,最小改变率不足1%。建立了西北地区采动覆岩相似模型,对西北某矿区进行了开采模拟,分析了覆岩运移以及应力演化规律。揭示了岩层“渐序”破坏模式,由此出发建立了基于“渐序”破坏模式的梁假设覆岩模型,分析模拟了覆岩应力场演化规律。且通过与数值解进行对比,应力相对误差小于10%。开采后覆岩结构呈现明显的“三带”结构。地表沉降形态呈“漏斗”状。裂隙带高度约为覆岩总厚度的45%。(2)通过层状岩体渗流特性,建立了基于岩层组合系统的等效渗透流动模型。提出了覆岩层组特征区分析方法。分析了特征区占比对等效渗透系数的影响,得知裂隙区高度是影响渗透系数的主要原因。覆岩层组等效渗透系数的变化是由多组岩层渗透性质共同决定的。以MATLAB为平台,建立了随机裂隙网络渗流数值计算模型。且由于随机性的存在,对裂网真实性模拟优于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特征区以及特征区渗透系数的岩层等效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分析了各随机因子对裂隙区域等效渗透系数的影响。(3)结合新疆伊犁四矿现场气象水文及地质工程参数,对覆岩等效渗透系数进行了演算,程序模拟伊犁四矿随开采的进行,覆岩等效渗透系数呈现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最后趋于平缓的过程,模拟伊犁四矿等效渗透情况属于大型植被无法种植,植被大量退化阶段,与工程现场每年翻新只种牧草的情况相符。与现场采动水位数据实测结果相对比,程序计算结果误差在10%以内。利用自设计“流-固”耦合实验设备,对现场采动渗透情况进行了模拟,发现随着开采的进行,裂隙带高度逐渐趋于稳定,工作面推进至140m时裂隙带高度大致为69.3m,与程序模拟结果误差约为5%。水位线变化由缓慢下降逐渐加速直到大量渗漏,根据裂隙带发育规律,可以预测在水资源持续补给时,水位会逐渐恢复稳定。论文有图87幅,表17张,参考文献185篇

二、揭开“a=1.37m/s~2”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揭开“a=1.37m/s~2”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及其互动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1.2.2 侵蚀下垫面微地形研究进展
        1.2.3 微地形与土壤侵蚀特征的关系研究进展
        1.2.4 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测算模型研究
    1.3 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2.1.2 堆积体侵蚀过程中微地形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2.1.3 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互动关系研究
        2.1.4 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测算模型修订建议
    2.2 研究方法
        2.2.1 室内试验设计
        2.2.2 室内试验设备及材料
        2.2.3 室内试验步骤
        2.2.4 野外定位观测试验设计
        2.2.5 技术路线
        2.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砾石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3.1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流特征
        3.1.1 初始产流时间
        3.1.2 产流率随时间变化
        3.1.3 产流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3.2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3.2.1 侵蚀率随时间变化
        3.2.2 侵蚀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3.3 不同砾石粒径下堆积体产流特征
        3.3.1 初始产流时间
        3.3.2 产流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3.4 不同砾石粒径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3.4.1 侵蚀率随时间变化
        3.4.2 侵蚀量随降雨场次变化
    3.5 砾石含量和粒径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评价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雨强和土壤结构体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4.1 不同雨强下堆积体产流与入渗特征
    4.2 不同雨强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4.3 土壤结构体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的影响
        4.3.1 产流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4.3.2 侵蚀率随降雨场次变化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降雨下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特征
    5.1 年内观测自然降雨信息
    5.2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流特征
    5.3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产沙特征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堆积体坡面微地形时空变异特征
    6.1 不同砾石含量下堆积体微地形因子变化
    6.2 不同坡位微地形因子变化
    6.3 不同粒径处理下微地形因子变化
    6.4 不同雨强处理下地表粗糙度变化
    6.5 野外堆积体自然降雨下微地形因子变化
    6.6 堆积体坡面汇流网络特征
        6.6.1 汇流网络与累积流量阈值设置的关系
        6.6.2 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
        6.6.3 径流路径蜿蜒度和梯度
        6.6.4 汇流网络分形维数
    6.7 讨论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特征的互动影响
    7.1 不同砾石处理下坡面产流、产沙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
        7.1.1 坡面产流与微地形因子关系
        7.1.2 坡面产沙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
    7.2 不同雨强下坡面产流、产沙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7.3 野外堆积体侵蚀量与地表粗糙度关系分析
    7.4 地表粗糙度与汇流网络特征参数的关系
    7.5 水动力参数与汇流网络特征参数的关系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工程堆积体土壤流失测算模型修订建议
    8.1 野外定位实测与模型测算结果对比分析
    8.2 土石质因子G值的修订建议
    8.3 微地形因子修订建议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景区人行悬索桥静动力特性及人致振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行悬索桥概述
        1.1.1 悬索桥发展历史
        1.1.2 人行悬索桥结构特点
        1.1.3 人行悬索桥结构体系
        1.1.4 人行悬索桥抗风体系
    1.2 人行悬索桥研究现状
        1.2.1 设计方法研究
        1.2.2 动力特性和抗风性能研究
        1.2.3 人致振动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3.1 景区人行悬索桥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行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
    2.1 人行悬索桥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2.1.1 人行悬索桥找形的意义和方法
        2.1.2 人行悬索桥找形流程
    2.2 工程概况
    2.3 有限元模型优化
    2.4 成桥态计算结果
    2.5 结构极限状态分析
        2.5.1 承载力极限状态分析
        2.5.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行悬索桥静动力特性参数分析
    3.1 悬索静力计算理论
    3.2 结构参数对人行悬索桥静力特性的影响
        3.2.1 主缆垂跨比
        3.2.2 抗风缆倾角
        3.2.3 抗风缆矢跨比
        3.2.4 抗风缆初始预应力
        3.2.5 空间主缆倾角
    3.3 自振模态分析
        3.3.1 自振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3.3.2 模态分析的实用数值方法
        3.3.3 自振模态分析结果
    3.4 结构参数对人行悬索桥自振特性的影响
        3.4.1 主缆垂跨比
        3.4.2 抗风缆倾角
        3.4.3 抗风缆矢跨比
        3.4.4 抗风缆初始预应力
        3.4.5 空间主缆倾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分析与实测
    4.1 人致振动分析激励模型
        4.1.1 行走激励模型
        4.1.2 本文采用的行走激励模型
        4.1.3 跳跃激励模型
    4.2 国内外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
    4.3 人致振动测试方案
        4.3.1 工程概况
        4.3.2 测试系统
        4.3.3 测试方法和测点布置
    4.4 人致振动实测结果
        4.4.1 实测工况及峰值加速度
        4.4.2 实测阻尼比
    4.5 对实测工况的模拟分析
    4.6 人群激励的人致振动分析及参数对比
        4.6.1 人群附加质量
        4.6.2 行走激励频率
        4.6.3 行走激励分布
        4.6.4 阻尼比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3)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日光温室蓄热技术的研究
        1.2.2 日光温室墙体对温室热环境的改善研究
        1.2.3 日光温室传热模型的构建与求解方法研究
        1.2.4 供热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工作
2 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在定风速运行策略下的试验研究
    2.1 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介绍
    2.2 日光温室主被动协同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试验台的搭建
        2.2.1 试验日光温室概况
        2.2.2 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2.3 评价参数
        2.3.1 空气集热器热性能评价参数
        2.3.2 温室墙体主动蓄放热量及主动蓄热效率
    2.4 不确定度分析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1 测试间室外气象参数
        2.5.2 日光温室供热系统在定风速运行策略下的蓄热效果
        2.5.3 日光温室供热系统在定风速运行策略下的放热效果
        2.5.4 日光温室供热系统在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的蓄放热效果分析
        2.5.5 经济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的数值模型构建
    3.1 日光温室物理建模与模型假设
        3.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3.1.2 模型假设
    3.2 数值模拟方法
        3.2.1 控制方程
        3.2.2 湍流模型
        3.2.3 辐射模型
        3.2.4 边界条件的设置
        3.2.5 求解器设置
    3.3 网格独立性与模拟结果验证
        3.3.1 网格独立性验证
        3.3.2 模拟结果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运行控制策略下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的放热特性分析
    4.1 数值模拟方案
    4.2 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4.2.1 典型时刻温度场分析
        4.2.2 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墙体内表面温度分布
        4.2.3 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温室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4.2.4 定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墙体进出口温度分布
    4.3 分时段变风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4.3.1 典型时刻温度场分析
        4.3.2 分时段变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墙体内表面温度分布
        4.3.3 分时段变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温室室内空气温度分布
        4.3.4 分时段变风速运行控制策略下墙体进出口温度分布
    4.4 定风速变时长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4.4.1 主动放热风速4m/s时变时长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4.4.2 主动放热风速3m/s时变时长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4.4.3 主动放热风速2m/s时变时长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4.5 控制模式转换条件
    4.6 实验验证
        4.6.1 室外气象参数
        4.6.2 日光温室供热系统在主动放热变风速3-2-4m/s下的放热效果分析
        4.6.3 日光温室供热系统在主动放热变风速3-2-4m/s下的的运行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A 拟合关联式所用试验数据
附录B 符号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双行山药种植机的研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根茎类作物种植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根茎类作物国外研究现状
        1.2.2 根茎类作物种植机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我国山药种植机械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3.1 我国山药种植机械存在的问题
        1.3.2 发展对策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小结
2 山药种段物料特性测定试验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3 山药种段的物理特性测定
        2.3.1 试验方法
        2.3.2 试验结果
    2.4 山药种段力学特性试验
        2.4.1 试验方法
        2.4.2 试验结果
    2.5 小结
3 山药种植机总体方案设计
    3.1 山药种植农艺工艺流程
    3.2 山药种植机作业的技术要求
    3.3 整机结构
    3.4 山药种植机主要设计参数
    3.5 各部分结构功能分析
        3.5.1 动力装置
        3.5.2 排种装置
        3.5.3 开沟装置
        3.5.4 机架
        3.5.5 液压系统
        3.5.6 覆土装置
    3.6 工作原理
    3.7 小结
4 山药种植机关键部件设计
    4.1 排种装置设计
        4.1.1 山药排种装置的主要要求
        4.1.2 排种装置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4.1.3 双链输送机构设计
        4.1.4 V形种盒设计
        4.1.5 种盒开启装置设计
        4.1.6 山药种植机排种过程分析
        4.1.7 山药种段投种过程仿真
    4.2 双链输送机构的ADAMS动力学仿真
        4.2.1 ADAMS仿真软件简介
        4.2.2 三维几何模型
        4.2.3 ADAMS仿真模型的建立
        4.2.4 仿真结果分析
        4.2.5 结果总结
    4.3 开沟器的配置选型
    4.4 覆土装置的配置选型
    4.5 行走传动系统设计
    4.6 机架设计
    4.7 液压系统设计及系统元件选型
        4.7.1 总体设计
        4.7.2 液压系统重要元件选型
    4.8 小结
5 山药种植机试制与试验
    5.1 山药种植机试制
    5.2 山药种植机田间试验
        5.2.1 试验地点及条件
        5.2.2 试验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2.4 试验评价指标测定方法
    5.3 山药种植机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回归模型建立
        5.3.2 因素效应分析
        5.3.3 试验优化与验证
    5.4 田间试验验证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5)浙江典型农田土壤胶体磷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流失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胶体磷及其环境学意义
        1.1.1 土壤胶体颗粒
        1.1.2 土壤纳米颗粒
        1.1.3 胶体磷及其环境效应
    1.2 胶体磷的分离与表征方法
    1.3 胶体磷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3.1 土壤矿物组成
        1.3.2 土壤pH值及电化学特性
        1.3.3 土壤有机物
        1.3.4 土壤水分条件
        1.3.5 农田施肥管理
    1.4 外源碳输入对土壤磷流失的影响
        1.4.1 有机肥对土壤磷流失的影响
        1.4.2 生物炭对土壤磷流失的影响
    1.5 土壤磷的流失潜力评估方法
    1.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田不同尺寸胶体磷的分离与特征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土样的采集与处理
        2.2.2 胶体磷的分离方法
        2.2.3 胶体磷的物化表征
    2.3 结果分析
        2.3.1 土壤胶体磷分离方法的比较
        2.3.2 不同尺寸的土壤胶体磷组成
        2.3.3 胶体磷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
    2.4 讨论
        2.4.1 土壤胶体磷的分离方法
        2.4.2 胶体磷的物理化学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田土壤团聚体中胶体磷的赋存及主控因子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3.2.2 团聚体分离与磷素分析
        3.2.3 不同分散颗粒的重力分离
        3.2.4 团聚体及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3.2.5 团聚体及颗粒的~(31)P NMR分析
        3.2.6 水稳定性团聚体的组成
        3.2.7 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
        3.2.8 团聚体对胶体磷流失的贡献
        3.2.9 团聚体中胶体磷流失潜力
        3.2.10 磷富集系数计算
        3.2.11 统计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土壤和团聚体的基本物化特征
        3.3.2 不同团聚体中胶体磷的含量
        3.3.3 团聚体中胶体磷流失潜力分析
        3.3.4 影响团聚体胶体磷含量和释放的因素
        3.3.5 不同尺度的土壤分散颗粒组成
        3.3.6 土壤分散颗粒中磷的形态组成
        3.3.7 不同尺寸团聚体中磷形态组成
    3.4 讨论
        3.4.1 团聚体中胶体磷含量及流失潜力
        3.4.2 团聚和颗粒分散过程中磷的富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碳对土壤胶体磷组分和形成的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及采样
        4.2.2 土壤物理化学分析
        4.2.3 胶体组分提取方法
        4.2.4 胶体磷的场流分离
        4.2.5 胶体磷饱和度计算
        4.2.6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土壤的胶体磷组分特征
        4.3.2 胶体磷颗粒组分的影响因素
        4.3.3 有机碳输入对胶体磷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区域尺度上胶体磷的形成机制
        4.4.2 碳肥输入对胶体磷组分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田间尺度上的土壤胶体磷流失潜力评估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5.2.2 试验设计及采样
        5.2.3 模型变量的组成
        5.2.4 胶体磷指数变量
        5.2.5 胶体磷相关变量
        5.2.6 磷指数评价模型
        5.2.7 胶体磷指数方程
        5.2.8 实验主成分解释
        5.2.9 胶体磷流失潜力级别划分
        5.2.10 胶体磷指数方程的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胶体磷指数变量和相关变量的统计性分析
        5.3.2 胶体磷指数的主成分分析
        5.3.3 胶体磷指数的主成分解释
        5.3.4 胶体磷流失潜力等级划分
        5.3.5 胶体磷的指数方程及验证
        5.3.6 典型农田的胶体磷流失评估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碳肥输入的农田胶体磷径流流失阻控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田间处理布置
        6.2.3 样品采集及分析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研究区的降雨量和地表径流量
        6.3.2 径流中不同形态磷的浓度变化
        6.3.3 径流中不同形态磷的流失负荷
        6.3.4 土壤残留态磷及流失因素分析
    6.4 讨论
        6.4.1 不同生产系统中磷的径流流失规律
        6.4.2 不同生产系统土壤中磷的残留量
        6.4.3 磷径流流失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农田不同尺寸胶体磷的分离方法及表征
        7.1.2 农田土壤团聚体中胶体磷的赋存及主控因子分析
        7.1.3 有机碳对土壤胶体磷组分和形成的作用机制
        7.1.4 田间尺度上的土壤胶体磷流失潜力评估
        7.1.5 基于碳肥输入的农田土壤胶体磷径流流失阻控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成果

(6)多源激励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振动机理及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联合收割机动态载荷激振特性研究现状
        1.2.2 振源结构模态及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 多源激振耦合及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多源激振特性分析
    2.1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振动因素分析
    2.2 机架结构设计与计算
        2.2.1 机架结构选型及参数
        2.2.2 机架结构三维建模
        2.2.3 脱粒清选机架承受载荷计算
        2.2.4 底盘机架承受载荷计算
    2.3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振动测试信号采集与处理
        2.3.1 主机架振动时域信号采集
        2.3.2 主机架振动频域特性分析
        2.3.3 不同工况振动信号时频域分析
    2.4 多工况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的振动分析
        2.4.1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试验工况及测点分布
        2.4.2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振动强度的时域对比
        2.4.3 主机架多源振动的频域特性分析
        2.4.4 多工况下主机架振动时频域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结构静力学与模态分析
    3.1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静力学分析
        3.1.1 主机架三维结构有限元建模
        3.1.2 静载对主机架强度的影响
    3.2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计算模态分析
        3.2.1 主机架的模态分析方法
        3.2.2 主机架约束模态模型简化
        3.2.3 主机架结构固有特性的求解
    3.3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试验模态分析
        3.3.1 主机架试验模态分析方法
        3.3.2 机架室内试验模态测试
        3.3.3 频响曲线的参数识别与验证
    3.4 结构有效模态及振型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要振源的激振特性
    4.1 割台和输送槽的激振特性
        4.1.1 割台与输送槽的结构参数
        4.1.2 力学特性与运动方程建立
        4.1.3 割台和输送槽激励力理论特性
    4.2 振动筛的激振特性
        4.2.1 振动筛的结构参数
        4.2.2 振动筛动力学特性分析
        4.2.3 振动筛振动激励力理论特性
        4.2.4 振动筛运行振动特性分析
    4.3 脱粒滚筒的激振特性
        4.3.1 脱粒滚筒动力学模型
        4.3.2 脱粒滚筒振动激励力理论特性
        4.3.3 切流滚筒运行振动特性分析
        4.3.4 纵轴流滚筒运行振动特性分析
    4.4 风机的激振特性
        4.4.1 风机动力学模型
        4.4.2 风机振动激励力理论特性
        4.4.3 风机运行振动特性分析
    4.5 发动机的激振特性
        4.5.1 单缸发动机动力学模型
        4.5.2 4缸发动机动力学模型
        4.5.3 发动机产生的振动激励力
        4.5.4 发动机运行振动特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动力学模型及仿真分析
    5.1 多自由度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
    5.2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振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2.1 主机架上各激励源在模型中的简化
        5.2.2 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振动微分方程的描述
        5.2.3 振动力学方程矩阵形式的描述
        5.2.4 系统频响函数求解
    5.3 整机平顺性仿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分析
        5.3.1 随机路面模型的建立
        5.3.2 整机平顺性仿真模型的建立
        5.3.3 仿真参数的计算
        5.3.4 路面等级对主机架振动加速度的影响
        5.3.5 车速对主机架振动加速度的影响
    5.4 主机架目标参数的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7)不同散热方式下生态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特性、保温性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研究现状
        1.2.3 温室辅助增温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
        1.2.4 温室中热利用效率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简介
    2.1 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工作原理
        2.1.1 集热系统
        2.1.2 蓄热系统
        2.1.3 自动控制系统
        2.1.4 散热系统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传热机理
    3.1 散热管道的管壁与管道内循环热水之间的传热
    3.2 散热管道与空气之间的传热
    3.3 散热管道与土壤之间的传热
    3.4 温室内空气与土壤之间的传热
    3.5 温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之间的传热
    3.6 温室内土壤与围护结构之间的换热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散热方式下生态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加温效果
    4.1 试验区概况
    4.2 试验测点布置
    4.3 试验运行方案
    4.4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4.4.1 晴天时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加温效果
        4.4.2 阴天及雪天时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加温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物理思维层级的界定
    2.1 SOLO分类理论
        2.1.1 SOLO分类理论的来源
        2.1.2 SOLO分类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SOLO分类理论的优势
    2.2 物理思维
        2.2.1 物理思维
        2.2.2 物理试题的思维能力水平划分标准
        2.2.3 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划分标准
第三章 思维水平的测量工具及结果分析
    3.1 测量目标
    3.2 测量对象
    3.3 测量工具
    3.4 思维层次分析
        3.4.1 整体水平
        3.4.2 不同水平学生具体表现
    3.5 错误特点分析
        3.5.1 错误分类与统计
        3.5.2 小结
    3.6 考试成绩与思维层次的相关性
        3.6.1 得分率分析
        3.6.2 离均差率分析
        3.6.3 不同类型学生的思维水平及特点
    3.7 实验题分析
    3.8 物理建模能力分析
    3.9 小结
第四章 教学建议
    4.1 D类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
        4.1.1 培养物理学习热情
        4.1.2 结合实验教学
        4.1.3 多角度增强记忆
        4.1.4 利用集体力量进行教学
    4.2 B/C类学生——着眼于模型构建
        4.2.1 树立学生物理建模意识
        4.2.2 结合生活情境构建物理模型
        4.2.3 总结归纳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
        4.2.4 在习题中教会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4.2.5 变式训练掌握模型本质
        4.2.6 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构建物理模型
        4.2.7 采用逆向思维构建物理模型
    4.3 A类学生——促使创造性思维的飞升
        4.3.1 巧用提问拓展学生思维
        4.3.2 设计开放性实验灵活变通
        4.3.3 利用试题变式拓展思维
        4.3.4 多角度解题发展思维
第五章 研究总结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岩土锚固界面作用机理研究
        1.2.2 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及稳定性研究
        1.2.3 地震作用下锚固边坡及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锚固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及准备
    2.1 引言
    2.2 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
        2.2.1 相似理论
        2.2.2 量纲分析
        2.2.3 相似关系确定
    2.3 振动台模型试验准备
        2.3.1 振动台试验系统
        2.3.2 试验模型设计
        2.3.3 模型箱设计及制作
        2.3.4 模型箱边界处理
    2.4 边坡模型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2.4.1 边坡模型相似原材料
        2.4.2 基岩、危岩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2.4.3 软弱夹层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2.4.4 砂浆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2.4.5 锚杆杆体相似材料测试
    2.5 应变片粘贴和锚固体模型制作
        2.5.1 应变片布设位置安排
        2.5.2 应变片粘贴及防水防潮处理
        2.5.3 锚固体模型制作
    2.6 边坡模型构建
        2.6.1 基岩面控制板安装
        2.6.2 锚固体模型安装
        2.6.3 边坡模型制作
    2.7 边坡模型地震响应测试系统构建
        2.7.1 测试元件布设设计
        2.7.2 坡面加速度传感器的选择及安装
        2.7.3 坡体内加速度传感器选择、防水防潮及安装
        2.7.4 拉线式位移计的选择及安装
    2.8 试验加载及测试
        2.8.1 试验加载方案设计
        2.8.2 试验加载工况安排
        2.8.3 振动台试验流程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动参数对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应变测试原理
    3.3 地震波幅值对界面剪切作用的影响研究
    3.4 地震波激振方向对界面剪切作用的影响研究
    3.5 地震波类型对界面剪切作用的影响研究
    3.6 边坡加速度地震响应及其与锚固界面剪切作用的关系研究
        3.6.1 边坡加速度地震响应分析
        3.6.2 锚固界面剪切作用与边坡加速度地震响应的关系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锚固界面剪切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锚固岩体边坡地震响应规律研究
        4.2.1 破坏工况边坡加速度地震响应分析
        4.2.2 破坏工况边坡位移地震响应分析
    4.3 地震作用下杆体—砂浆界面剪切作用规律研究
        4.3.1 杆体—砂浆界面剪应力地震响应基本特征分析
        4.3.2 杆体—砂浆界面剪应力随加载时间的演化分析
        4.3.3 杆体—砂浆界面剪应力分布随高程的变化分析
    4.4 地震作用下砂浆—岩体界面剪切作用规律研究
        4.4.1 砂浆—岩体界面剪应力地震响应基本特征分析
        4.4.2 砂浆—岩体界面剪应力随加载时间的演化分析
        4.4.3 砂浆—岩体界面剪应力分布随高程的变化分析
    4.5 地震作用下两锚固界面剪切作用综合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锚固界面剪切作用数值建模研究与印证
    5.1 引言
    5.2 接触面单元—实体单元法介绍
        5.2.1 数值模拟方法及理论研究
        5.2.2 测点布设和监测数据提取
    5.3 改进锚索单元—实体单元法介绍
        5.3.1 改进锚索单元剪应力提取方法
        5.3.2 改进锚索单元砂浆力学模型
        5.3.3 测点布设
    5.4 不同数值建模方法对比研究
        5.4.1 建立边坡数值模型
        5.4.2 边界处理、动力加载及阻尼设定
        5.4.3 界面剪应力沿杆长的分布分析
        5.4.4 界面剪应力分布随加载时间的变化分析
        5.4.5 两种数值建模方法的对比分析
    5.5 数值计算与振动台试验的相互印证
        5.5.1 建立边坡数值模型
        5.5.2 边界处理、动力加载及阻尼设定
        5.5.3 数值计算与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6.1 引言
    6.2 地震动典型工况分析
        6.2.1 建立边坡数值模型
        6.2.2 动力加载
        6.2.3 锚固界面剪切作用与边坡位移地震响应的关系分析
        6.2.4 杆体—砂浆界面剪应力沿杆长的分布及演化分析
        6.2.5 砂浆—岩体界面剪应力沿杆长的分布及演化分析
        6.2.6 两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对比分析
    6.3 地震动参数对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的数值分析
        6.3.1 地震波幅值的影响分析
        6.3.2 地震波频谱的影响分析
        6.3.3 地震波持时的影响分析
    6.4 边坡锚固参数对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的数值分析
        6.4.1 锚杆锚固角的影响分析
        6.4.2 锚杆竖向间距的影响分析
        6.4.3 杆体横截面积的影响分析
        6.4.4 锚孔横截面积的影响分析
        6.4.5 锚固段长度的影响分析
    6.5 边坡软弱夹层参数对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的数值分析
        6.5.1 软弱夹层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
        6.5.2 软弱夹层黏聚力的影响分析
        6.5.3 软弱夹层内摩擦角的影响分析
        6.5.4 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浅埋煤层采动覆岩渗流稳定理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2 浅埋煤层覆岩材料力学实验特性
    2.1 引言
    2.2 浅埋天然岩样三轴压缩特性
    2.3 浅埋天然岩样的渗透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浅埋煤层采动覆岩应力分布和演化
    3.1 引言
    3.2 浅埋人工岩样制备和实验特性
    3.3 浅埋采动覆岩破坏相似实验
    3.4 基于“渐序”破坏分析的覆岩应力场
    3.5 浅埋覆岩采动应力分布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采动区覆岩渗流的等效层组分析方法
    4.1 引言
    4.2 岩层组合系统和等效渗透系数
    4.3 覆岩特征区渗流和等效层组分析方法
    4.4 覆岩特征区渗流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MATLAB的采动覆岩等效渗透数值计算
    5.1 引言
    5.2 裂隙网络渗流计算模拟
    5.3 随机因子对裂隙网络的影响
    5.4 采动覆岩等效渗透分析程序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实例分析
    6.1 引言
    6.2 等效渗透系数程序实例应用
    6.3 现场采动水位数据实测
    6.4 覆岩采动渗流响应相似模型实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揭开“a=1.37m/s~2”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与微地形演化及其互动影响机制研究[D]. 吕佼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2]景区人行悬索桥静动力特性及人致振动研究[D]. 秦格.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3]日光温室主被动相变蓄热墙体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 段世检.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4]双行山药种植机的研制与试验[D]. 王文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浙江典型农田土壤胶体磷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流失控制研究[D]. 李发永. 浙江大学, 2021
  • [6]多源激励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主机架振动机理及响应研究[D]. 周跃鹏. 江苏大学, 2020(02)
  • [7]不同散热方式下生态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试验研究[D]. 耿东现.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评价研究[D]. 高晗菡.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研究[D]. 龙哲.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浅埋煤层采动覆岩渗流稳定理论及其应用[D]. 查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揭开“a=1.37m/s~2”之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